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恶心、呕吐及 睡眠障碍的影响
优化组合中医护理措施对慢性肾衰恶心呕吐干预的效果观察

优化组合中医护理措施对慢性肾衰恶心呕吐干预的效果观察魏㊀婷作者单位:300120天津,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ʌ摘要ɔ目的㊀探究优化组合中医护理措施对慢性肾衰恶心呕吐干预的效果.方法㊀选取在我门诊接受医治的慢性肾衰恶心呕吐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隔姜灸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耳穴埋籽加穴位按摩组合护理方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㊀实验组患者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 <0.05.结论㊀慢性肾衰恶心呕吐患者接受耳穴埋籽加穴位按摩组合护理方法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呕吐.恶心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ʌ关键词ɔ耳穴埋籽;穴位按摩;慢性肾衰;恶心呕吐ʌ中图分类号ɔR 47㊀㊀㊀㊀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B ㊀㊀㊀㊀㊀ʌ文章编号ɔ1004-5511(2018)02-01009-01㊀㊀慢性肾衰竭是由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严重受损,出现不可逆转的肾功能减退所导致的疾病[1].此病是肾脏疾病患者的晚期症状,主要有入食即吐㊁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病情特别严重者无法服用药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优化组合中医护理措施对慢性肾衰恶心呕吐干预的效果,如下文:1㊀临床资料与方法1.1㊀临床资料㊀选取在我门诊接受医治的慢性肾衰恶心呕吐患者7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随机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实验组患者中,年龄处于28-84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5.76ʃ6.83)岁;男女比例为22/13.对照组患者中,年龄处于29-8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6.39ʃ6.79)岁;男女比例为20/15.2组患者均知情㊁同意㊁自愿接受相关护理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 >0.05,可进行比较.1.2㊀方法㊀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护理和健康知识教育.对照组患者接受隔姜灸治疗,方法为:取患者神阙㊁中脘两处穴位;用厚度约为0.6c m 的生姜片,在中心处穿数个小孔,把艾绒捏成艾柱,放在生姜片上,点燃施灸,每次灸3-5壮.每次施灸时,使患者的皮肤红润,但不能起泡.实验组患者接受耳穴埋籽加穴位按摩组合护理方法治疗,方法为:①对患者的耳穴(神门㊁胃㊁肾㊁脾)进行按压,2-3次/d ,1-2m i n /次,使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患者耳穴,按压时,手法由轻及重,使患者能够感觉到耳部产生涨㊁痛㊁酸㊁麻等感觉.根据季节的不同2-7d 进行换籽1次,若患者的王不留行籽发生移位或者脱落,应及时给予患者更换补充.②对患者的内关穴和足三里穴进行按摩,实施按摩前,医护人员应和患者进行沟通,讲解按摩的手法和流程,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按摩.按摩时,穴位找准确,力度合适,动作轻柔,用力的方向要与患者的体表呈垂直方向,力度要由轻及重,再由重及轻,以患者的感觉进行力量的控制.按摩3-4次/d ,1-2m i n /次.2组患者均接受2周的治疗.1.3㊀观察指标㊁评判标准1.3.1㊀观察指标㊀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1.3.2㊀评判标准㊀临床治疗效果评判标准:显效:患者恶心症状完全消失,有轻度呕吐(每日呕吐1-2次);好转:患者恶心症状得到缓解(每日泛恶心1-2次),呕吐症状有所改善(每日呕吐3-4次);无效:患者具有严重恶心现象(每日泛恶心4次以上),呕吐现象较为严重(每日呕吐4次以上).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1.4㊀数据处理㊀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用s ps 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临床治疗效果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两组数据之间p 值小于0.05,则代表2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P <0.05.如表1:表1㊀两组临床医治效果对比[n (%)]组别例数(n )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3519(54.29)14(40.00)2(5.71)33(94.29)∗对照组3515(42.86)10(28.57)10(28.57)25(71.43)㊀㊀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3㊀讨论慢性肾衰竭是由于肾脏疾病的长久积累所导致,患者需长期的服用药物来缓解病情,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严重损伤[2].中医认为慢性肾衰竭是由于脾肾虚衰㊁毒损肾络所致;痰饮㊁淤毒㊁湿浊㊁药毒等损伤患者五脏六腑,造成脾胃失运,出现食滞饮停,留于胃脘,最严重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3].中医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时,以健脾补肾㊁祛湿化浊为主,同时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4].本文对选取的70例慢性肾衰恶心呕吐患者中的35例实验组患者实施耳穴埋籽加穴位按摩组合护理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耳穴埋籽可以对患者耳部轮廓的穴位进行刺激,能起到调理脏腑㊁平衡阴阳㊁镇静止吐㊁疏经通络的功效.穴位按摩是通过对患者特定的穴位进行按摩,可以对患者的经络进行疏通,可以健脾益身,降逆止呕,调整人体机能,达到祛邪扶正的效果.将两种方法并用能够很好的医治慢性肾衰恶心呕吐,改善患者恶心㊁呕吐的临床症,能够促进患者进食,从而提高患者身体素质,使其更有效的接受以后的治疗.研究结果得出,实验组患者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P <0.05.综上所述,慢性肾衰恶心呕吐患者接受耳穴埋籽加穴位按摩组合护理方法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病情的缓解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㊀周浩.中医综合护理干预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恶心呕吐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3):1795-1796.[2]㊀赵莹,杨小娟,张海燕.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7,9(20):63-64.[3]㊀曾梅珍.慢性肾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3):3107-3108.[4]㊀冯勤丽,姚明,张小平,等.中医护理干预慢性肾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95-1797.9001。
耳穴埋豆在慢性肾衰患者恶心呕吐中的应用

耳穴埋豆在慢性肾衰患者恶心呕吐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耳穴埋豆在慢性肾衰患者恶心呕吐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6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数字排序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中医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参照组76.47,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饮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饮食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耳穴埋豆应用于慢性肾衰患者恶心呕吐中疗效十分显著,缓解临床引发恶心呕吐不适症状,改善患者饮食情况且具备应用价值。
【关键词】耳穴埋豆;慢性肾衰;恶心呕吐;应用效果中医视角分析,慢性肾衰竭发病机制多数与脾肾虚衰相关,伴随出现湿热、血瘀症状,两者结合会加重病情。
根据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机为“虚”,肾虚为中心,脾虚为基要;肾脏虚弱导致肾阳失去气化蒸腾、推动、温煦,并对脾阳造成损伤,引发湿浊内生、脾失健运、水湿运化,因中焦气机运动受到阻碍,引起脾失和降,导致恶心呕吐现象发生。
耳穴与机体各部位联系密切,刺激耳穴能产生神经反射,耳穴埋豆对脏腑病理兴奋灶起到抑制作用,有效缓解各种不适症状。
本次研究选取慢性肾衰患者68例,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3月-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6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数字排序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参照组男29例,女5例,年龄35-67岁,均值(49.12±2.13)岁;观察组男30例,女4例,年龄37-75岁,均值(49.21±2.35)岁。
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且身体除肾脏无其它器官功能障碍者。
两组一般资料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性。
1.2方法1.2.1 参照组给予常规中医疗治,包括纠正贫血、改善机体内循环等。
慢性肾衰竭患者失眠症的中医护理干预

12 诊断标准 .
慢性 肾衰竭依据 《 内科 学》 确诊 , K CD
分期… ( ~V) 失 眠症采 用 匹兹堡 睡眠质 量指 数量 表 Ⅲ ; ( S I评分 ; PQ ) 辨证分型参照《 中医病证 诊断疗效标 准》 分 ,
为 5型 』 即肝郁化火 型 、 , 痰热 上扰 型、 阴虚 火旺 型 、 心脾 两虚型及 心虚胆 怯型 。P Q 评 分量 表 由 7项 成分 组成 : SI
并 发 心 室 颤 动 患者 的 急 救 、 情 观 察 及 护 理 过 程 中 , 发 病 早
饱食 。急性期给予流质饮食 , 逐渐过渡到半流质 、 软食 , 宜 清淡 、 易消化 、 富含 膳食 纤 维食 物 , 食辛 辣 油腻 生冷 之 忌 品, 忌饮浓茶 、 咖啡等 。便 秘时用 力排 便可 造成迷 走神 经 对心脏的抑制反射 , 导致 急性 心脏停 搏 。因此 , 嘱患者 顺 时针按摩腹部 , 以促进 胃肠道蠕动 , 避免便秘发 生 , 必要 时
1 , 1 9例 女 4例 ; 龄 1 7 年 8~ 6岁 , 均 ( 6 8±1 . ) ; 平 4. 2 1 岁 已
< 7代表睡眠质量好 。
13 治 疗 方 法 .
13 1 对 照 组 ..
13 1 1 基础治疗 . ..
予低盐 、 低脂及 优质低蛋 白饮 食 , 保
证足够热量 , 给予慢性 肾衰竭基础治疗 , 如降压 、 改善 肾眭
贫血 和肾性骨病 , 纠正水 、 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 调等 ,
中药 灌 肠 ( 物 组 成 : 大黄 3 , 参 3 , 牡 蛎 3 。 药 生 0g 丹 0g煅 0g
婚2 8例 , 离异 或丧偶 5例 ; 因 : 性 肾炎 l 病 慢 6例 , 血压 高
肾衰的中医特色护理,你了解吗

肾衰的中医特色护理,你了解吗肾衰在中医属于肾脏疾病。
肾脏相当于是一个过滤系统,可以将血液当中的代谢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分排出,也就形成了我们身体中所排出的尿液。
当肾功能出现异常之后,患者就会出现水肿等表现,同时检验结果会提示体内的尿素氮以及血肌酐升高,患者临床症状则会伴随出现纳差、恶心、腹泻、乏力等情况。
由于该病的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护理变得尤为重要。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护理当中加入中医特色护理就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状态,因此本文对于中医在肾衰疾病当中的特色护理进行探讨。
1.肾脏在我国祖国医学当中,肾脏与精气存在一定关系,认为肾主藏精,而精气充足才能够有神气,并且肾脏和生殖以及发育有关,人在肾气旺盛的时候天癸至,女生才会出现月经,男生出现遗精,此时便拥有了生殖能力。
许多患者出现不孕不育时,在中医治疗当中多是进行补肾益精。
此外肾脏还与智力、水代谢、记忆力、头发等存在一定的关系。
2.中医护理饮食护理:中医认为,吃咸了会伤肾,饮食清淡有利于毒物的排出,因此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应当进行低盐饮食。
同时对于患有水肿以及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应当对其盐摄入进行严格控制,尽可能达到无盐低盐饮食。
肾病的患者应当以米面作为主要的食物,同时限制患者对于蛋白质的摄入,这有利于患者肾脏负担的减轻,在摄入蛋白质的时候应当选用动物性之类的优质蛋白,例如鸡蛋、牛奶等,禁止使用植物性蛋白,例如花生、豆制品等。
进行透析的患者可以适当的进行优质蛋白质的补充。
由于肾脏在人体当中对于体液平衡、尿液排出等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当注意患者的体液状况,在饮食当中禁止食用生冷腥辣等食物,同时还应当对于患者进行维生素的补充,在患者尿量减少的时候,含钾类食物应当少吃或者不吃,防止出现高血钾症状。
药物指导:在中药当中,由于其是由天然植物而做,因此其有较少的副作用。
患者在服用中药时,应当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避免服用含有毒性的药物。
在中药服用过程中,在为患者进行补气时,应当注意尽量不要食用通气的食物,例如萝卜之类的,从而降低原本补气药物的效果。
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概述慢性肾功能衰竭(CKD)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其特征是肾脏逐渐失去功能,导致血液中的毒素和废物不能有效排泄。
随着CKD的加重,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包括贫血、骨质疏松、高血压、心脏疾病等。
对于CKD患者,早期干预和适当的治疗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和减轻症状。
护理干预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和减轻症状。
本文将探讨护理干预在CKD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的内容及效果饮食管理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CKD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减轻肾脏的负担并控制病情的进展。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提供相关的营养教育。
其中,低蛋白饮食是CKD患者饮食管理的核心,在减少肾脏负担的同时避免营养不良。
此外,限制钠和磷的摄入也是饮食管理的重点内容。
研究表明,科学的饮食管理可以降低CKD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和死亡率,延缓疾病的进展。
疼痛管理CKD患者常伴随有疼痛症状,如头痛、腹痛、背部疼痛等。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包括采用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等。
物理疗法包括按摩、理疗、热敷等,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疼痛和关节疼痛。
药物治疗则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
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的焦虑和紧张情绪,缓解症状。
情绪管理CKD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常常伴随有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护理人员应该通过心理疏导、特别关注和情感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情绪问题。
情绪管理对于CKD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
运动治疗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CKD患者改善肾脏排泄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并且可以有效减轻症状。
但是,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制定,并注意提醒患者注意运动后的休息和饮水。
结论护理干预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在CKD患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合的护理干预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并延缓疾病的进展。
中医护理慢性肾衰更有疗效

中医护理慢性肾衰更有疗效慢性肾衰的概述慢性肾衰是指肾脏长期受到各种原因的损害,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出现肾功能衰竭的一种疾病。
慢性肾衰的病程较长,症状逐渐加重,可以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西医学对慢性肾衰的治疗主要是以血液透析和肾移植为主,而中医在慢性肾衰的护理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医护理慢性肾衰的原理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肾衰主要是由于肾脏气血不足所致,致使肾脏功能逐渐衰竭。
中医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手段,通过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保护肾脏、修复肾功能的目的。
中医护理的核心思想是“扶正祛邪”,即通过调整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病理反应,达到治疗肾衰的目的。
中医护理慢性肾衰的方法1.中药调理:中医使用具有温肾补虚、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的中药来调节患者的肾脏功能。
常用的中药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汤等。
患者根据自身病情和中医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
2.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通过饮食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康复。
慢性肾衰患者可以适量摄入一些温补性食物,如山药、枸杞子、黑豆等;避免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烟酒等。
3.针灸推拿:中医的经络理论认为,通过针灸推拿可以在人体经络上调整气血的运行,改善肾脏功能。
慢性肾衰患者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手段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肾脏负担,提高肾脏的自愈能力。
4.养生保健:中医注重平衡养生,强调个体差异。
慢性肾衰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保持身心健康。
中医护理慢性肾衰的疗效中医护理慢性肾衰在一些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一方面,由于中医注重整体调理,可以促进患者的体质得到改善,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另一方面,中医药物和针灸等疗法可以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肾脏的康复和修复。
中医护理的疗效需要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积累,并且因人而异。
中医护理肾衰患者的办法都有哪些

中医护理肾衰患者的办法都有哪些肾衰竭是指因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水肿、高血压等,严重可发展成尿毒症,危害身体健康。
可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部分急性肾衰竭可治愈,而慢性肾衰竭需要终身治疗。
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延缓肾功能恶化,控制并发症,降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初期表现为食欲降低、恶心、呕吐,后期症状较为严重,表现出呕血、呼吸困难、脑出血等。
中医护理通过情志护理、饮食护理、中药灌肠、中药熏洗、艾灸、耳穴埋豆等方式,调整患者身心状态,缓解不良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内容如下:1.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人的情绪会直接影响腑脏的生理功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很重要。
人患病后会产生很多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部分是由于对疾病的未知,在心里扩大了疾病带来的危害;还有部分患者是担心长期服用药物增加了经济负担,降低了家人的生活水平;或者恐惧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及后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需要为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到配合治疗的重要性,明白经过有效治疗能降低对生活的不良影响。
鼓励患者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2.饮食护理。
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汤、粥。
蛋白质长期流失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损害肾功能,可导致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因此需要摄入适量优质蛋白,如瘦肉、蛋清、牛奶等。
蛋白质摄入量不能过多,过多会引发蛋白尿,造成血压升高、水肿等,加重病情。
肾功能受损不能排除盐分,应限制每日食盐量。
患者可能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所以需限制食物中脂肪及含糖量较高的食物。
3.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可以让药物在结肠内发挥作用,排除肾衰患者体内的毒素。
可取生大黄30g、龙骨20g、牡蛎20g,湿热者再加黄柏10g,阳虚者可加制附片10g,加水煎煮。
取200ml,放凉至39-40℃,再进行灌肠操作。
灌肠前患者应先排便,并在晚上进行操作,减少活动,灌肠筒应清洁消毒,肛管可使用一次性的,使用后按规定处理。
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

83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9月 B 第 7 卷第 26期Sept. B 2019 V ol. 7 No. 26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苏亚拉其木格,额尔定达来(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恢复的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患者为9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利用中医护理。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且改善其躯体功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恢复效果【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6.83.01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升高而不断增长,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可以为提高其恢复效果[1],而本研究主要分析,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的研究,100例患者的来源为我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对以上患者利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人员为46例,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最高值为77岁,最低值37岁,中位年龄值为(58.92±1.26)岁,平均病程为(4.39±1.27)年,而对照组人员为46例,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最高值为76岁,最低值为38岁,中位年龄值为(58.79±1.35)岁,平均病程为(4.28±1.36)年,上述患者的组间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下方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恶心、呕吐及
睡眠障碍的影响
发表时间:
2016-08-26T14:29:47.47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作者: 杨玉丹 杨晨敏 高婧臻
[导读] 综合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的影响。
1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肾病科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呼吸内科 646000;
3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肾病科 646000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
取在我院
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CRF患者临床资料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
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CRF患
者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的评分。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干预;CRF患者;恶心、呕吐;睡眠障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463-01
CRF
好发于慢性肾脏疾病晚期,主要指的是各种原发性或者激发性肾脏疾病所引起的肾功能损害[1]。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
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
CRF患者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的影响,为治疗CRF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CRF患者临床资料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关于
CRF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精神障碍者以及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有
26
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63±10.02)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32±0.41)年,疾病类型:23例慢性肾小
球肾炎患者、
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7例其他。观察组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中有27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该组患者
的平均年龄为(
45.11±10.22)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39±0.52)年,疾病类型:2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5例其
他。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治疗、常规护理等。在基础治疗阶段,提供优质蛋白且控制患者血压,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在常规护理阶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水肿以及血压等变化,定时测量患者的血压与体重,消除患者的消极
心理情绪。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取穴按压。针对恶心呕吐者,取CRF患者足三里、内关以及三阴交等穴位进行按摩,使用拇指对穴位进行交替按摩,每次按摩
时间为
2min~3min,1d3次;
(2)穴位注射。利用针刺以及胃复安对患者的足三里穴进行穴位注射;
(3)耳穴压豆。针对精神障碍患者,选择交感、神门以及肝等耳穴配合脾胃等进行耳穴压豆,左右耳交替取穴,3d1次,1个疗程为4
次。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恶心、呕吐评分标准按照WHO标准:无恶心、呕吐为1分, 轻度恶心、呕吐为2
分,明显恶心、呕吐为
3分,严重恶心、呕吐为4分。睡眠障碍评分保准按照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总分为0~21分,大
于
7分为睡眠功能紊乱,小于7分说明睡眠质量好,得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
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评分分别为(3.45±1.52)分、(14.56±4.59)分,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评分
分别为(
3.48±1.49)分、(14.51±4.71)分,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恶心、
呕吐及睡眠障碍评分分别为(
1.32±0.77)分、(6.33±1.25)分,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评分分别为(3.15±1.26)分、
(
14.02±3.98)分,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CRF
的主要临床表现为:(1)水电解质失衡;(2)酸碱平衡紊乱;(3)代谢产物潴留[2-3]。由于CRF患者不能食用过多的盐,所
以体内潴留的毒性代谢物刺激到患者的胃肠黏膜,
CRF患者往往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再加上CRF患者长期处于抑郁以及焦虑等情绪状
态使得机体应激性增高,交感神经处于极度紧张状态所以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恶心、呕吐症状使得患者的营养摄取大量流失,而长期
睡眠障碍则会给患者带来精神方面的困扰,从而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
穴位按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功能,达到阴阳平衡状态,继而能够促进大脑皮质功能恢复生理平衡,有效改善CRF患者的睡
眠障碍状况。祖国医学认为按摩
CRF患者的足三里穴位可以有效调理脾胃,既能够消除CRF患者的恶心、呕吐状况,又能够通畅气血。采
用针刺对患者的足三里进行注射可以使得药物的药理作用相互结合,发挥出健脾和胃的功效。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CRF患者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的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邱淑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13(19):86-87.
[2]
王夫青.对慢性肾衰竭所致失眠的患者进行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133-134.
[3]
林秀红.耳穴压豆结合中药封包治疗慢性肾衰竭水肿伴失眠40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5,11(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