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概念综述
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分析一、概述财务风险分析是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财务风险分析,可以匡助企业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
二、财务风险的定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与财务相关的不确定性,可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财务风险通常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三、财务风险分析的方法1. 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常用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之一。
通过计算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比率,如偿债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运营能力比率等,可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水平。
2. 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财务报表之一。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以及资产负债的风险情况,进而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
3. 利润表分析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的财务报表。
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以及利润水平,从而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
4.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现金流入流出情况的财务报表。
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评估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和偿债能力。
四、财务风险分析的指标1. 偿债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是评估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
通过计算和比较这些指标,可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债务风险。
2. 盈利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净利润率、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等。
通过计算和比较这些指标,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风险。
3. 运营能力比率运营能力比率是评估企业运营能力的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通过计算和比较这些指标,可以评估企业的运营能力和运营风险。
4. 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比率是评估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的指标,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比率、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比率等。
企业财务风险文献综述范文

企业财务风险文献综述范文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可能导致财务损失的不确定因素。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复杂多样化,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和综述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各种财务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这些风险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资金运作和偿债能力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减少和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预测、评估、控制和应对财务风险的过程。
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建立起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测等环节。
通过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企业可以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风险抵御能力。
财务风险管理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
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来识别、评估和控制财务风险。
常见的方法包括风险管理框架、风险评估模型、风险管理流程等;常见的工具包括风险矩阵、风险指标、风险控制措施等。
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和工具,以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财务风险管理要注重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时,需要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分析有关的财务信息和市场信息。
只有通过对信息的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才能够准确识别和评估财务风险,并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
因此,企业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财务风险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所有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财务风险概念综述

财务风险概念综述第一篇:财务风险概念综述财务风险概念综述财务081 第六组组员:200800706026 潘贞苗 200800706027 张丽铮200800706028 胡敏 200800706029 许秋城 200800706030 卢浩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下,财务风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各各行业领域的关注,更多的人对财务风险进行研究,本文以财务风险的定义为中心,顺承财务风险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分析财务风险的原因,并针对这几项原因分析解决和预防的方法,同时还介绍现今常用解决财务风险的方法。
关键词:财务风险;理论发展;原因;防治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产生财务风险。
其影响是不现实的。
财务风险最毫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的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许多企业正是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最终破产。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财务风险有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决策理论学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
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
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是广义风险的概念。
二、财务风险理论发展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财务风险是一种信号,通过它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要求企业经营者要进行经常性财务,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财务危机,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決策。
风险管理的定义和风险的定义一样,国内外学术界存有不同的观点。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综述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综述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可能影响企业财务健康状况和利润能力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已成为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提高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深入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影响因素和管理对策,为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四种类型。
1.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市场行情变化而导致的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等。
企业在市场风险方面的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定价和对冲交易。
2.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受到的信用损失风险。
企业面对的主要信用风险包括客户信用风险、对手方信用风险和集团信用风险等。
企业应该加强信用风险的评估和监控,建立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3.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而导致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无法及时偿还债务、无法完成支付等问题。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的流动性充足。
4.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企业在内部管理和运营过程中受到的损失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人为因素、系统风险和外部事件等。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有效应对各种操作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和演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环境、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等。
1.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周期、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国际贸易和政治环境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影响。
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财务风险论文主要内容

财务风险论文主要内容
引言
财务风险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稳定性和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在本文中,将重点讨论财务风险的定义、类型、评估方法以及应对措施。
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资金运作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等。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甚至导致倒闭。
财务风险的类型
1.市场风险:市场波动导致资产价格的波动,例如股票、债券等价值的
变化。
2.信用风险:债务人不履行其还款义务所导致的损失。
3.流动性风险:企业资金周转不畅,无法满足支付义务。
4.汇率风险:企业涉及外汇交易时,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风险。
财务风险的评估方法
财务风险评估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评估方法包括: - 利用财务比率分析:比如偿债能力比率、流动比率等。
- 财务模型分析:通过建立财务模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 风险管理工具:如衍生品市场等工具可帮助企业规避一定的财务风险。
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
1.多元化投资:通过投资多种资产类别来分散风险。
2.控制杠杆率:降低企业的负债水平,减少偿债压力。
3.规避汇率风险:采取合适的对冲手段来规避外汇波动带来的风险。
4.建立紧密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编制风险
管理手册等。
结论
财务风险不可避免,但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特点、评估方法和应对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企业的财务稳健性。
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分析一、引言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与财务相关的潜在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了解和分析财务风险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财务风险的概念、分类以及分析方法,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和管理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概述1. 定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外部或内部因素而可能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利润和企业价值造成不利影响的潜在风险。
2. 分类财务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市场风险:受市场行情波动、竞争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变动。
- 流动性风险:企业面临支付短期债务的难度或无法满足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
-信用风险:与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发生违约或支付问题相关的风险。
- 汇率风险:与外汇波动和跨国业务相关的风险,可能导致企业在外汇兑换方面的损失。
- 利率风险:由于利率波动引起的资金成本变化,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成本支出产生影响。
三、财务风险分析方法1. 比率分析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比率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流动性和运营效率等关键指标。
常用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资产收益率等。
2. 资产负债表分析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情况,进而评估企业的资产负债风险和偿债能力。
3. 利润表分析通过对企业利润表的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成本结构和毛利率等关键指标。
4. 现金流量表分析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和经营活动的可持续性,从而判断企业的流动性风险。
5. 敏感性分析通过对关键变量的敏感性分析,可以评估这些变量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帮助企业了解风险的来源和可能的后果。
六、结论财务风险分析对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企业可以全面了解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和管理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综述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综述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经济形势、管理制度等因素所导致的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这些都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发展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企业管理中,风险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控制风险,并且采取一些措施来规避和应对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1.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行情波动、价格变化等因素所带来的风险。
一般来说,市场风险是指企业所在行业或相关市场的整体风险,如市场需求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可能导致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2.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企业在交易中,对方因为无法履行合约或者延迟支付货款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信用风险主要包括客户信用风险和供应商信用风险,同时也包括银行信用风险。
当企业的主要客户或者供应商出现信用问题时,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3.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风险。
当企业的资金流入和流出出现不匹配时,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资金紧张和偿债困难的局面,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
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及时地发现并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
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可以借助一些指标来进行。
1. 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利用债务资本来进行经营和投资活动的程度。
财务杠杆可以通过负债占资产比率、负债占净资产比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估。
通常情况下,财务杠杆越高,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2. 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以及净资产状况,从而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综述

三、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影 响效果
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企业内部因素主要包括 治理结构、内部控制、财务政策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流动性、 盈利能力等方面,从而增加财务风险。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环境、政策法规等。这些因素可 能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和财务状况,从而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影响。例如,在宏 观经济下行时期,企业可能面临销售收入下降、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导致财务 风险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可能会过度自信地做出冒险决策,从而增加企业的财 务风险(李寿喜等,2018)。最后,股权制衡可以抑制一股独大的现象。在有效 的制衡机制下,多个大股东可以相互监督、制约彼此的决策行为,从而降低企业 的财务风险(陈德萍等,2019)。
结论
本次演示对企业股权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研究发现,企 业股权结构对财务风险具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
1、国有股比例较高的企业财务风险较低; 2、一股独大的现象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3、适度的股权集中度能够降低财务风险;反之,过度集中的股权会导致内部 控制人问题,从而增加财务风险;
4、股权制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一股独大的现象,避免内部控制人问题的 出现,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然而,现有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如缺乏对不同国家、地区和企业类型的比较 研究以及实证分析方法的统一和完善等。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首先,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考虑不同样本的异质性,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和 可信度;其次,加强不同国家、地区和企业类型的比较研究,深入探讨不同股权结 构下的财务风险差异及其原因;最后,从多个角度综合考察企业股权
在财务指标方面,不同的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 例如,偿债能力指标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重要影响,而盈利能力指标则对企业 财务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成长能力指标和运营能力指标等也对企业的财 务风险产生一定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风险概念综述财务081 第六组组员: 200800706026 潘贞苗200800706027 张丽铮200800706028 胡敏200800706029 许秋城200800706030 卢浩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下,财务风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各各行业领域的关注,更多的人对财务风险进行研究,本文以财务风险的定义为中心,顺承财务风险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分析财务风险的原因,并针对这几项原因分析解决和预防的方法,同时还介绍现今常用解决财务风险的方法。
关键词:财务风险;理论发展;原因;防治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产生财务风险。
其影响是不现实的。
财务风险最毫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的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许多企业正是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最终破产。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财务风险有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决策理论学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
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
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是广义风险的概念。
二、财务风险理论发展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财务风险是一种信号,通过它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要求企业经营者要进行经常性财务,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财务危机,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決策。
风险管理的定义和风险的定义一样,国内外学术界存有不同的观点。
传统的观点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六大管理功能之一。
这种观点来自著名的法国管理理论学家法约尔。
法约尔在其1949年发表的著作《一般与工业革命》中认为,风险管理活动是企业的基本活动之一。
只不过,费尧书中的“安全活动”所指的范围远比现在“风险管理活动”所指的范围要小。
美国风险管理学家格理森在其所著的《财务风险管理》一书中,强调了风险管理对企业这一组织的重要性并将风险管理的内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而:(1)对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风险做出准确和及时的测量;(2)建立一种过程用以分析企业总风险在生产经营业务范围内如何进行评估;(3)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以控制企业风险和处理企业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
1964年,美国风险管理专家威廉姆斯和汉斯在其合著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的五个要素。
并认为,尽管不同企业风险管理在操作上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但都有着相同的确定要素。
这些共同的风险管理要素是:企业风险任务的确定;企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评价;企业风险控制;企业风险融资;企业风险管理信息反馈。
(1.百度百科)著名的风险管理顾问费力克斯•克洛曼和约维•海门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也提出了自己的解释。
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要素的观点是基于企业作为“系统”这一结构的。
该观点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信息系统,该观点是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理论技术运用于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重要理论基础。
中国理论界的普遍认识是将公司风险管理看作为各经济主体通过风险识别、度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宜的措施防范控制风险,用合理经济的手段综合处理风险,以最大限度实现保障的科学管理过程。
三、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
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规模扩张无论是企业、行业或地区都有一个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个企业在做出规模扩张的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生产规模是否适度。
同时还要考虑是否构建了与企业规模扩张相配套的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否则,如果一个企业无限度扩大生产规模、盲目扩张,终将导致企业失败。
(二)投资失误巨人集团曾一度涉足电脑业、保健业和房地产业等,德隆也在短短的几年内进入到十几个他们不熟悉的领域.而在新进入的领域中短时间内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使得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
有限的资金被套死。
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弹性,使企业形成协同效应,降低费用。
但是过度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由此导致的企业经营的微观环境方面会分散企业的资源和精力。
削弱经营业务能力和竞争优势,加大经营风险。
因此.企业多元化经营必须建立在专业化经营基础上,即当出现可能“相关多元化”。
(三)内部控制不力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相互制衡。
保证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
同时。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组织保障,它具有权力配置、激励约束和协调功能,从而影在事项、管理风险。
将其控制在企业风险容量之内,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四)资本结构不合理根据资产负债表。
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
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类型。
第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
第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
而且也吃掉了负债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这种情况的出现。
(五)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
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
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针对上述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加强财务预算,并制定适合本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
从而回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控制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一)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加强风险文化建设现代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则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
为此,企业应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从董事长各级职能部门及每个员工都要树立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将风险管理融人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依法履行职责,形成高效运转、相互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
(四)利用信息系统来帮助企业识别和规避风险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财务风险识别方法的应用,都需要靠技术手段来实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由此导致的企业经营的微观环境的变化,信息系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可以借助信息系统提供的有关经营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否存在财务风险。
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索时,能预先发出风险警告,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
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
(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以全面风险管理为中心,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
将其控制在企业风险容量之内,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六)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和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重要。
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管理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企业通过编制财务预算.加强对现金收支的控制。
可以增强优化现金流量的意识。
增强企业防范与化解风险的意识,强化财务监督。
从而确保经营有序地进行。
确保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除了以上的的针对以上原因提出的解决方法之外,还有以下常用的的风险的管理方法。
五、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损失。
企业可以采取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规避风险。
一是决策时,事先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或无风险的备选方案,对超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难以掌控的财务活动予以回避;二是实施方案过程中,发现不利的情况时,及时中止或调整方案。
(二)预防风险。
当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规避时,企业可以事先从制度、决策、组织和控制等方面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例如企业销售产品形成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较高的,应对客户信用进行评级,确定其信用期限和信用额度,从而降低坏账发生率。
风险一旦爆发,企业将蒙受较大损失的,应进行预测分析,预先制定一套自保风险计划,平时分期提取专项的风险补偿金,如风险基金和坏账准备金,以补偿将来可能出现的损失。
(三)分散风险。
财务风险分散是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多方投资、多方筹资、外汇资产多元化、吸引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等措施分散相应风险。
以多元化经营为例,这是企业分散风险的通常做法。
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可以结合自身的人力、财力与技术研制和开发能力,适度涉足多元化经营,分散财务风险。
(四)转移风险。
财务风险转移是企业通过保险、签订合同、转包等形式把财务风险部分或者全部转嫁给其他单位,但同时往往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如保险费、履约保证金、手续费、收益分成等。
转移风险通常有多种形式:(1)购买保险;(2)签订远期合同;(3)开展期货交易;(五)转包,将风险大的业务,采用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的方式,转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来经营,企业定期收取承包费或租金;等等。
企业应当能够通过适当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识别与评估不同财务活动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既要控制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又要控制财务风险发生后的影响,以达到风险与收益的均衡。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稳健地成长。
参考文献[1] /view/2933533.百度百科[2] 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 风险管理和保险(第12版) .JAMES S .TRIESCHMANN、ROBERT E.HOYT、DA VID W.SOMMER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8出版)[4] 王小惠.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经济师》-2006年3期[5] 温桂菊,田兴胜.论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9-10-01[7] 李祚梅.财务风险管理之我见.《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1-03-17[8] 宋文静.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及管理.《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年第12期[9] 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会计研究》PKU CSSCI -2008年10期[10] 崔洁,袁放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理论导刊》PKU CSSCI -2011年4期[11] 高雷,戴勇.管理层激励、企业发展潜力与财务风险——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PKU CSSCI -2011年3期[12] 齐莉.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会计之友》PKU -2009年21期[13] 栾玉梅.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民营科技》2010年第1期[14] 于元元.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概述.《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03-19[15] 赵远夕.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施工企业风险分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