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式印刷生产流程

合集下载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
印刷生产工艺是指从印刷设计到最终成品的整个制作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印刷厂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工艺流程,确保最终成品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一般印刷生产工艺的流程:
1. 设计与排版:首先,设计师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和产品特点进行设计,包括图案、文字、颜色等元素的确定。

然后进行排版,将设计好的图案和文字进行整理和布局,以便后续的印刷制作。

2. 制版:根据设计好的排版文件,制版工程师需要将其制作成印刷所需的版式。

通常有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等不同的制版方法。

3. 印刷:在制版完成后,印刷工人将版式安装在印刷机上,进行印刷生产。

印刷工艺主要包括上墨、平衡、定位、印刷、烘干等环节,需要经验丰富的印刷工人进行操作。

4. 后道工艺:完成印刷后,还需要进行后道加工。

比如覆膜、过胶、烫金、烫银、裱糊等。

这些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质感和视觉效果。

5. 裁切与装订:最后,需要对印刷好的成品进行裁切和装订。

根据客户要求,可进行骑马订、胶装、平装等不同的装订方式。

以上是印刷生产工艺的一般流程,不同的印刷产品可能会有所
不同,但整体的流程是类似的。

印刷生产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最终成品的质量和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印刷、UV平面印刷等新工艺也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了印刷生产工艺的内容。

印刷流程的详细说明

印刷流程的详细说明

印刷流程的详细说明印刷是一种复杂的工艺,通过印刷可以将文字、图案和图片等内容印刷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用于出版、宣传、包装等方面。

印刷的过程包括设计排版、制版、印刷、后道工艺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才能保证最终的印刷品质。

一、设计排版阶段设计排版是印刷的第一步,它决定了印刷品的整体外观和版面结构。

在设计排版阶段,首先需要确定印刷品的规格、尺寸、颜色、字体等要素,然后根据这些要素进行排版设计。

一般来说,设计排版可以分为手绘排版和电脑排版两种方式。

手绘排版是指通过手工绘制出版面的结构和图案,而电脑排版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排版设计。

在设计排版阶段,还需要考虑图像的处理和调整,确保图像清晰、鲜艳,符合印刷要求。

设计排版完成后,需要进行审稿、审校和修改,直至达到印刷要求。

二、制版阶段制版是印刷的第二步,它是将设计排版的内容制作成印刷版,用于后续的印刷生产。

在制版阶段,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印刷版材料,如金属版、橡皮版、胶印版等。

然后将设计排版的内容通过化学或物理方式转移到印刷版上,形成印刷版图案。

在制版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印刷版的质量和精度,确保其与设计排版一致。

制版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校样和确认,确保印刷版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三、印刷阶段印刷是印刷的核心环节,它是将设计排版的内容印刷到印刷材料上的过程。

在印刷阶段,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印刷设备,如平板印刷机、胶印机、凹版印刷机等。

然后根据设计排版和印刷版的要求,进行印刷调整和印刷设置,以确保印刷品质。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印刷设备的操作,确保印刷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印刷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验收和调整,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品相。

四、后道工艺阶段后道工艺是印刷的最后一步,它是对印刷品进行加工和处理,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后道工艺阶段,需要进行切纸、烫金、上光、装订等加工和处理,以确保印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后道工艺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加工设备的操作和材料的选择,确保印刷品的品质和效果。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设计好的印刷品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印刷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1. 设计与制版:首先,根据客户的要求和设计师的设计,确定印刷品的样式、尺寸、颜色等要素,然后进行制版。

制版包括制作底版、印刷版和印刷板等。

2. 调色与调稿:根据客户的要求和设计师的设计,将所需的颜色调配出来,并在草稿上进行试印,进行颜色调整和稿纸的选择。

3. 印刷准备:将制作好的印刷版放在印刷机上,然后根据需要设置印刷机的相关参数,如压力、速度等。

4. 印刷过程:将预先调好的色料涂刷在印刷版上,然后将印刷品放置在印刷机上,启动印刷机进行印刷。

5. 毛边处理:印刷完成后,用切纸机将印刷品修边。

6. 印后处理:将印刷品进行折页、压痕、裁剪等后续处理工序,使之成为最终的产品。

7. 包装与装订:根据客户的要求,将印刷品进行包装,如装进纸箱、塑料袋等,并通过胶装、锁线、钉订等方式进行装订。

8. 品检与质量控制:在以上各个环节中,都需要进行品检和质量控制,确保印刷品达到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9. 成品交付:经过以上工艺流程,印刷品完成后,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最终的成品交付。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印刷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具体的工艺流程还会根据印刷品的种类和要求不同而有所变化。

但总体来说,印刷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设计与制版、调色与调稿、印刷准备、印刷过程、毛边处理、印后处理、包装与装订、品检与质量控制以及成品交付等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依赖,需要进行严格的合作和协调,以确保最终的印刷品达到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印刷生产流程步骤

印刷生产流程步骤

印刷生产流程步骤印刷生产流程是指将设计好的图像或文字通过印刷技术加工到印刷品上的过程。

以下是标准印刷生产流程的主要步骤:1. 准备工作:确定印刷品的需求和规格,包括尺寸、印刷材料和印刷数量等。

同时,收集和整理印刷文件,确保文件可供后续处理。

准备工作:确定印刷品的需求和规格,包括尺寸、印刷材料和印刷数量等。

同时,收集和整理印刷文件,确保文件可供后续处理。

2. 图像处理: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印刷文件进行处理,包括调整颜色、清除噪点以及增强图像的清晰度等。

图像处理的目的是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图像处理: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印刷文件进行处理,包括调整颜色、清除噪点以及增强图像的清晰度等。

图像处理的目的是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3. 制版:根据印刷品需求,制作印刷版面。

常见的制版方法包括胶片制版和数码制版。

制版是将印刷文件转化为可以用于印刷的版面。

制版:根据印刷品需求,制作印刷版面。

常见的制版方法包括胶片制版和数码制版。

制版是将印刷文件转化为可以用于印刷的版面。

4. 调色: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对油墨进行调色。

调色的目的是确保印刷品的颜色和效果与设计图纸一致。

调色通常通过调整油墨的浓度和比例来实现。

调色: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对油墨进行调色。

调色的目的是确保印刷品的颜色和效果与设计图纸一致。

调色通常通过调整油墨的浓度和比例来实现。

5. 印刷:将制版好的版面放置于印刷机上,并将油墨传输到印刷材料上。

印刷机根据制版上的图案和文字进行印刷,完成印刷品的制作。

印刷:将制版好的版面放置于印刷机上,并将油墨传输到印刷材料上。

印刷机根据制版上的图案和文字进行印刷,完成印刷品的制作。

6. 后处理:印刷完成后,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工作。

例如,修整印刷品的边缘,使其达到规定的尺寸;折叠或装订印刷品,以便于分发和使用。

后处理:印刷完成后,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工作。

例如,修整印刷品的边缘,使其达到规定的尺寸;折叠或装订印刷品,以便于分发和使用。

柯式印刷生产流程

柯式印刷生产流程

4.5、后道生产加工
• 、产品的标识:
• (1)、产品标识卡分为三种:正常通行卡---《产品 流程卡》、异常通行卡黄色《产品标识卡》、 停止通行卡红色《产品标识卡》;
• (2)、各道工序生产出来的每板产品必须挂《产品 流程卡》---蓝色卡(填写“工单号”、“客户”、 “产品”、“印刷”---数量、“作业员”和“品 质状态”---签名/日期);
4.3、程序---印刷作业
• 、环境卫生 • 每班各机台提前15分钟停机整理、整顿、
清扫、清洁区域环境卫生。 • (1)、机身和地面灰尘、油垢、等脏物的
清扫、清洁(区分回收与不可回收) 。 • (2)、油墨罐/盖、废油墨、脏碎布等清理。 • (3)、较版纸和余料清理分开堆放。
4.3、程序---印刷作业---环境卫生
• (1)、印刷前或印刷后发现纸张少数(少数的确认: 未印刷前目测→尺量→计算;印后生产记数器), 机台人员立刻协同部门主管(领班)跟上工序负 责人一起查找原因。如属自身机台损耗,填写 《补料申请单》---附件3按补料申请程序办理补料。
• (2)、较版时用废纸较版减少白料损耗,较正版、 较正颜色、对准样稿后才能一路开。
• 、发现纸张有跟《生产工单》信息不同的应立刻 跟仓库管理员沟通并加以改正。
• 、切好的白料必须挂《产品流程卡》(填写“工 单号”、“客户”、“产品”、“开白料”---数 量、“作业员”和“品质状态”---签名/日期)。
• 、货物摆放在规划好的区域内,做到符合“6S”管 理要求。
4.3、程序---印刷作业
对颜色、做首样)。 • (2)、印前白料常规品质质量做目测检查(如纸张
烂、起荷叶边、打皱、涂布不均匀、纸色偏差、 等)。 • (3)、印前必须做首件样才可生产大货{自签品质 签主管签(领班),夜班:自签品质签}。 • (4)、如因来料不良影响品质不合格,暂停生产并 与相关部门沟通,不能在短时间处理的异常落版 并出《内部联络单》。(内部联络单填写与汇报 程序:机长填写《内部联络单》部门主管(领班)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
印刷主要分为四大步骤:第一步为印前,第二步为印中,第三步为印后,第四步为包装。

第一步印前:印前的工作就是印刷的前期工作,先要设计,制作,排版,出印刷版。

如客户对颜色要求严格的,最好是通过上机台打样提供样品给客户确认,只是核对内容,可以通过数码打样就可以。

第二步印中:就是印刷出成品的过程中,此步最为重要。

在印此前,第一要先审单(印刷产品需要什么材料,规格,数量和核对内容)。

如客户有提供实际样品或潘图号(专色号),就要根据提供的潘图号调试油墨,调试好之后把油墨放入墨槽进行印刷,印刷出来的产品颜色同样品核对是否一样。

如果有色差,要知道那个颜色偏多偏少,在机台上就要针对那个颜色的增加和减少,调试最终的效果。

在核对颜色过程中要同时进行套位是否标准,印刷面有标准的“十”字线,也就是套位线,一看就比较清楚。

套位标准,颜色同样品或专色号OK 之后进行生产印刷,在印刷过程中机长还要时常抽检。

第三步印后,产品印刷好之后,我们得到的往往是一整张一整张印刷半成品,很明显这样的印刷产品不能使用,那就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去后道加工。

如复膜,轧盒,折页,截切,装订等。

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道工序,成品出来之后,品检要抽检,同样品的内容和颜色以及工艺是否一致,品检OK之后,根据客户需求的包装出货!。

珂罗版印刷流程

珂罗版印刷流程

珂罗版印刷流程珂罗版印刷是平版印刷的一种。

珂罗版是英语Collotype的音译,也有说“珂罗”可译为胶质的意思,珂罗版印刷极大多数是用于古代藏画、书法、碑拓、玺印等数量不多的复制。

其过程是将原稿尽可能原大地经照相分色成四色胶片,经过修正后,复晒在涂布感光胶层并经过研磨的玻璃印版上,经涂上彩色油墨后以宣纸复盖其上,通过手动压力机(时称落石架子,后改为电动)逐一按规线将图像转印至宣纸上。

对彩色图像需反复套色。

因宣纸较薄,故套色正确颇为不易。

它没有网点组合,故易最大可能地类似原稿。

因印品数量极少,至今即使是书画复制膺品,了弥足珍贵了。

珂罗版印刷技术是德国人阿尔贝特发明的。

关于此项技术发明的确切时间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早在1864年,有的说是1867年、1868年、1869年等等,总之,这应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事儿。

这个时期,欧洲近代印刷技术发展很快,以蒸汽为动力的印刷机械也发明并投入使用。

1814年,德国制成蒸汽驱动滚筒式平台铅印机;1839年,法国发明银版照相法;1841年,英国发明碘化银纸照相法;1847年,法国人发明蛋白印相法;1850年,法国制成蒸汽驱动滚筒式平台石印机;1855年,法国人发明照相石印;1865年,美国制成卷筒纸轮转铅印机;1867年,平板印刷用金属板材替代了印石;1884年,德国发明加网复制出浓淡色调的印刷品;1907年,英国取得丝网印版专利;珂罗版产生在印刷技术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年代,一出现就显示出独特的、难以替代的艺术魅力。

它的工艺大致如下:在约10毫米厚的磨砂玻璃上,涂上一层很薄的硅酸钠为基底,上面再涂明胶和重铬酸盐,干燥后形成感光膜。

这层干燥的薄膜产生一些细微的皱纹,用它和连续调阴图接触拷贝,在光照下,感光膜产生不同的硬化反映,最终制成印版。

珂罗版印刷技术发明后,很快传到日本,1876年上海有正书局聘请日本专家实验成功珂罗版印刷;随后文明书局亦开始珂罗版印刷。

1907年,商务印书馆开始实验珂罗版技术,1919年,终于成功地印出来宣纸15色套印。

什么是珂罗版_工艺流程及特点

什么是珂罗版_工艺流程及特点

什么是珂罗版_工艺流程及特点珂罗版是为保护那些具有高度艺术价值或历史价值、科研价值的书法、绘画作品,那么你对珂罗版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珂罗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珂罗版为保护那些具有高度艺术价值或历史价值、科研价值的书法、绘画作品,常常会由文物部门组织专业人员从事书画复制工作,书画作品的复制主要采用的是:人工临摹法、照相复制法、木版水印法、珂罗版法、胶印和数字印刷法。

相比较几种复制技术而言,珂罗版复制法在复制要求、复制技术方面具有明显地优越性。

珂罗版工艺流程及特点珂罗版制版印刷的工艺流程如下:研磨玻璃→涂布感光液→接触曝光→显影、润湿处理→印刷。

一、研磨玻璃板把厚度约为10毫米的平板玻璃,用适量的金刚砂,再复以同样厚的玻璃板,相互进行研磨,使表面光滑的玻璃板磨成粗糙的表面,经清洗、干燥、涂布一层硅酸钠混合液(硅酸钠和蛋白液的混合物)作为底层,涂布底层是为了防止玻璃表面弄脏,和使感光膜粘附在玻璃板上更牢固。

二、涂布感光液将一定量的经加温后的重铬酸盐明胶感光液,在暗室里涂布到玻璃板涂有底层的面上,平放在40~60℃的烘箱内烘干,烘干时温度太高会产生气泡,感光膜一经干燥,其表面就产生细微的皱纹,温度较高时形成皱纹较粗,温度较低时形成皱纹较细。

三、接触曝光将连续调阴像底片与感光板密接曝光,因板面各部分受光量的不同,感光膜产生不同程度的硬化反应,因光照射而硬化的部分变得难于吸收水分而易吸附油墨,图文曝光后,再从感光板背面进行全面曝光,使胶膜紧密附着在版基上。

四、显影、润湿处理用水对曝光后的感光板显影,未受光部分的胶层吸水膨胀而后溶去,受光作用部分膨胀度较小,根据底片密度的大小来吸水,密度大的部分吸水多,反之则吸水少,且影后使其自然干燥。

用以甘油为主的湿润剂,对版面进行湿润处理,目的是使水分能充分保持并防止水分散失。

五、印刷印刷在专用的珂罗版平台式印刷机上进行,结构为圆压平型,用手工揩水、滚墨和摆纸,要求油墨的流动性和粘性小些,连结料的抗水性能良好,颜料容易分散而结构软,以免损坏印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9、部门主管审核《生产欠数单》---附件1,对 欠数原因进行追查分析;对品管部提出的品质矫 正产品认真按《品质质量标准》加以返工,事后 总结原因制定规程,预防事故再次发生。
• 3.10、品管部审核《生产欠数单》,出具《质量事 故报告》,描述造成欠数过程,分析与预防事故的 再次发生。
• 3.11、组长、机长确保生产安全,严格按《生产 操作指引》作业,切实维护自身安全,部门主管 (领班)认真做好监督工作。
• (3)、按制程检验程序抽查生产品质,做到及时发 现及时杜绝不良(不良例:水干、水大、偏色、 色不均、喷粉、墨屎、花点、花面、版花、杂斑、 粘花、拖花、过底、拉规不到、版走位、等)。
4.3、程序---印刷作业
• 4.3.4、产品标识
• (1)、印刷好的印张每板必须挂《产品流程卡》 (填写“工单号”、“客户”、“产品”、“印 刷”---数量、“作业员”和“品质状态”---签名/ 日期)。
• (1)、印刷前或印刷后发现纸张少数(少数的确认: 未印刷前目测→尺量→计算;印后生产记数器), 机台人员立刻协同部门主管(领班)跟上工序负 责人一起查找原因。如属自身机台损耗,填写 《补料申请单》---附件3按补料申请程序办理补料。
• (2)、较版时用废纸较版减少白料损耗,较正版、 较正颜色、对准样稿后才能一路开。
4.2、程序---领料切纸
• 4.2.1、 根据《生产计划表》按《生产工单》要求 去仓库领取相应的纸张并核对纸张数量和纸质是 否相同,同时对纸张的常规品质质量做目测检查 (如纸张烂、起荷叶边、打皱、纸张色差、等)。
• 4.2.2、发现纸张有跟《生产工单》信息不同的应 立刻跟仓库管理员沟通并加以改正。
IQC 裱纸材料
啤成 型
QC 裱好纸印张 QC
啤模板
QC
手工裱纸 机器裱纸
胶 水 IQC 订购单
据客户要求确定物料
QC 进仓
QC 切成 QC 品
勒口 QC
交付
售后服务
骑 钉 QC
胶装
QC 捆 书
QC
套书 排书 锁线
QC 表面处理好印张
客户要求

QC 折 QC 订


1.0、目的
• 规范设计制版、开白料、印刷、后道生产 作业流程。
品质经理/生产经理生产总监及上级处理事 故结果 )。
• (5)、生产过程中以200张至400张抽样检查一次。
4.3、程序---印刷作业
• 4.3.3、数量控制
• (1)、印刷前或印刷后发现纸张少数(少数的确认: 未印刷前目测→尺量→计算;印后生产记数器), 机台人员立刻协同部门主管(领班)跟上工序负 责人一起查找原因。如属自身机台损耗,填写 《补料申请单》---附件3按补料申请程序办理补料。
4.1、程序---设计制版
• 4.1.1、收到生产部《印刷品资料袋》和 《生产工单》,结合《生产计划表》按序制 作。
• 4.1.2、客来菲林制作程序:菲林检查拼版 晒版PS版检查上机印刷.
• 4.1.3、客来文件制作程序:文件检查设计 CTP拼版CTP版输出CTP检查上机 印刷.
• 4.1.4、出兰纸程序:出兰纸(依据:生产单、 内联单---附件3 )拼版晒兰纸 (打喷墨 稿) 业务确认兰纸(喷墨稿)。
• (2)、较版时用废纸较版减少白料损耗,较正版、 较正颜色、对准样稿后才能一路开。
• (3)、按制程检验程序抽查生产品质,做到及时发 现及时杜绝不良(不良例:水干、水大、偏色、 色不均、喷粉、墨屡、花点、花面、版花、杂斑、 粘花、拖花、过底、拉规不到、版走位、等)。
4.3、程序---印刷作业
• 4.3.3、数量控制
2.0、范围
• 适用于柯式印刷生产作业。
3.0、职责
• 3.1、遵守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等程序制度 文件。
• 3.2、生产依据《生产工单》和样稿(生产资料袋)。
• 3.3、各部门、班组、机台按《生产计划表》的计划 要求按序生产,并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指 导工作。
• 3.4、生产部各组长、机长掌握本班组、机台生产数 量的完成情况并做记录(建立产量记录本),存在欠 数追查原因,填写《生产欠数单》---附件1。
烂、起荷叶边、打皱、涂布不均匀、纸色偏差、 等)。 • (3)、印前必须做首件样才可生产大货{自签品质 签主管签(领班),夜班:自签品质签}。 • (4)、如因来料不良影响品质不合格,暂停生产并 与相关部门沟通,不能在短时间处理的异常落版 并出《内部联络单》。(内部联络单填写与汇报 程序:机长填写《内部联络单》部门主管(领班)
• (1)、提前到白料存放区按《产品流程卡》 标识领用相应的白料。
• (2)、仔细详看《生产工单》核对样板、 CTP版/PS版。
4.3、程序---印刷作业
• 4.3.2、质量控制: • (1)、生产大货前认真做好印前对稿(如对内容、
对颜色、做首样)。 • (2)、印前白料常规品质质量做目测检查(如纸张
客户要求 客户要求
客户要求
柯式印刷生产流程示意图
确定物料 确定物料
订购单
IQC
烫金纸
菲林输出 QC IQC IQC
菲林 PS 版 CTP 版
IQC
油墨
订购单
IQC
纸张

IQC 表面处理材料
烫金菲林
设 计 制 QC 版 中 心
出版
卷切
烫金版
烫金 QC 烫金 加工
QC
大 检
表面处 理加工
手 制 QC 作
除 废 QC
• 4.2.3、切好的白料必须挂《产品流程卡》(填写 “工单号”、“客户”、“产品”、“开白料”--数量、“作业员”和“品质状态”---签名/日 期)。
• 4.2.4、货物摆放在规划好的区域内,做到符合 “6S”管理要求。
4.3、程序---印刷作业
• 4.3.1、筹备生产:
• 提前筹备PS版或CTP版、资料袋、白料, 按物料交接做好生产资料的领用交接(按 《工艺文件袋交接程序》执行)。
• 3.5、生产部各组长、机长认真执行首件签样制度保 证本机台、班组制程中品质合格。
• 3.6、统计员按岗位职责要求做好投入产出统计,以 实事求是原则如实填写日报和计件。
3.0、职责
• 3.7、部门主管依据岗位职责做好监控各机台小组 的生产安全、效率、品质,保证计划顺利完成。
• 3.8、部门主管按6 S管理要求,稳健推进6S管理 并维护其成果。(如:产品标识、物料分区摆放、 区域清洁卫生、机器日保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