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工序
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

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一、印后工艺流程印后工艺是印刷生产流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是印刷产品印刷完成后,为了达到最终的质量要求而进行的加工,包括以下几种:1、折页:指把原稿的长卷张折页成多个册刊,用来把折页机上的短稿加工成封面多边形形状的册刊。
2、裁切:裁切完成后,印刷产品的图文完成,主要包括机动裁切、手动裁切、数码裁切等。
3、烫金:烫金是印刷行业中常用的一种印刷装饰工艺,即在页面印刷的图案上覆膜,以增加其表面光洁度,使其形成起光点或金黄色膜层。
4、 UV涂层: UV涂层是指在印刷品的表面用UV光固化的方式涂布光洁度、有色度高的薄膜,广泛应用于书刊、广告单等。
5、高光:高光表面的涂覆技术,它能够在印刷品的表面覆盖一层折射光的膜层,可以大大提升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度,使印刷效果更加美观清晰。
6、过胶:过胶是印刷生产流程中最常见的印后工艺,指应用热合固化胶进行册页组合,使得印刷产品变得更加坚固耐用。
二、印后工艺原理1、折页原理:将原稿的长卷张折页到多个册刊,主要的折页原理是借助机械的抬顶动作,使短边加工后形成封面多边形形状的册刊。
2、裁切原理:裁切是把纸张加以切割、萃取,用来把印刷的图文完整定位、形成正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形状的印刷品。
裁切原理主要是依靠机械装置对纸张进行切割,以实现预定规格的定位和切割。
3、烫金原理:烫金的原理是在页面印刷的图案上覆上一层金黄色的膜层,使其表面有起光点或金色膜层,使印刷品有质感和装饰效果。
4、UV涂层原理:UV涂层是指在印刷品的表面用UV光固化的方式涂布光洁度、有色度高的薄膜,使印刷品有更高的美观度和耐用性。
5、高光原理:高光涂层是在印刷品的表面覆盖一层折射光的膜层,能够大大提升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度,使其形成起光点或金黄色膜层效果,更加美观明亮。
6、过胶原理:过胶是印刷生产流程中最常见的印后工艺,指应用热合固化胶进行册页组合,使得印刷产品变得更加坚固耐用。
过胶原理是在应用压力、高温和热合固化胶以结合印刷品表面,使其成型,从而达到更高的坚固度和美观。
书籍印刷工艺流程

书籍印刷工艺流程书籍印刷是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技艺,它将文字和图像永久地记录在纸张上,让人们能够阅读和传播知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印刷工艺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手工印刷到现在的数字印刷,每一种印刷工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流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下书籍印刷的工艺流程,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了解这门古老而又现代的技艺。
1. 印前设计。
印前设计是书籍印刷的第一步,它决定了书籍的版面设计和排版方式。
在印前设计阶段,设计师会根据书籍的内容和风格,确定文字和图像的排列方式,选择合适的字体和颜色,并进行页面的排版。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到印刷的工艺和材料,以确保最终的印刷效果符合预期。
2. 色彩分离。
在印前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色彩分离,将彩色的图像和文字分离成几种颜色的色片,以便于后续的印刷。
色彩分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直接影响到最终印刷的效果。
在色彩分离过程中,需要根据印刷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色彩模式和色彩分离方式,以确保最终的印刷效果符合预期。
3. 制版。
制版是书籍印刷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印刷的质量和效果。
在制版过程中,需要将印前设计和色彩分离的结果转化成印刷版,以便于后续的印刷。
制版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和柔版印刷等,每一种制版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制版过程中,需要根据印刷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制版方式和制版材料,以确保最终的印刷效果符合预期。
4. 印刷。
印刷是书籍印刷的核心环节,它将设计和制版的结果转化成实际的印刷品。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根据制版的结果和印刷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印刷机器和印刷材料,以确保最终的印刷效果符合预期。
同时,印刷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印刷速度和压力,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5. 后道加工。
印刷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道加工,包括裁切、折页、装订和覆膜等环节。
在后道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印刷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后道加工方式和后道加工设备,以确保最终的印刷品符合预期。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
印刷主要分为四大步骤:第一步为印前,第二步为印中,第三步为印后,第四步为包装。
第一步印前:印前的工作就是印刷的前期工作,先要设计,制作,排版,出印刷版。
如客户对颜色要求严格的,最好是通过上机台打样提供样品给客户确认,只是核对内容,可以通过数码打样就可以。
第二步印中:就是印刷出成品的过程中,此步最为重要。
在印此前,第一要先审单(印刷产品需要什么材料,规格,数量和核对内容)。
如客户有提供实际样品或潘图号(专色号),就要根据提供的潘图号调试油墨,调试好之后把油墨放入墨槽进行印刷,印刷出来的产品颜色同样品核对是否一样。
如果有色差,要知道那个颜色偏多偏少,在机台上就要针对那个颜色的增加和减少,调试最终的效果。
在核对颜色过程中要同时进行套位是否标准,印刷面有标准的“十”字线,也就是套位线,一看就比较清楚。
套位标准,颜色同样品或专色号OK 之后进行生产印刷,在印刷过程中机长还要时常抽检。
第三步印后,产品印刷好之后,我们得到的往往是一整张一整张印刷半成品,很明显这样的印刷产品不能使用,那就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去后道加工。
如复膜,轧盒,折页,截切,装订等。
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道工序,成品出来之后,品检要抽检,同样品的内容和颜色以及工艺是否一致,品检OK之后,根据客户需求的包装出货!。
3印刷工艺-印刷及印后工艺

印刷工艺-印刷及印后工艺
主要的印刷特种工艺 (五)模切压痕
模切压痕是印后加工的一项重要出产工艺,适合各 类印刷品表面的整饰加工,模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 个产品市场形象,因此把握传统的模切压痕技术和对新 的模切技术的研发能有效增强印刷企业竞争力。
印刷工艺-印刷及印后工艺
主要的印刷特种工艺 (六)覆膜
创意说明: 采用烫金工艺的颜色最常 见的金色、银色。 优 点:颜色闪亮,质 感强烈;覆盖力强,可以 烫印在不同颜色的纸上。 注意事项:因为是压印, 金属锌板的精度有限,不 能印太小或太细的文字/ 图形。
考核测试:
1、自行设计一件设计原稿; 内容:为自己设计名片; 要求:以自己“姓名”为元素进行标志设计,以“长春大学旅 游学院”为工作单位,以“平面设计专业”为工作部门,以“学生” 为职务。(其它内容自行处理) 2、使用相应软件进行符合设计原稿内容的分色设置; 3、针对设计原稿进行印刷工艺分析,及创意说明; 要求: •此设计中,各个元素所适用的色值标注; •此设计所适用于何种印刷方式; •此设计采用何种纸张,此类纸具有何种特性; •此设计采用何种印后工艺; •此设计在印刷过程所需的注意事项; 4、提交内容: •工程文件格式 •输出预览文件格式 •输出打印文件格式
印刷工艺-印刷及印后工艺
主要的印刷特种工艺 (七)上光油
上光油是印刷品表面装饰加工技术之一,它是在印 刷品的表面涂上一层无色透明材料,经过流平、干燥、 压光后在印刷品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透明光亮保护层, 以增加印刷纸品的耐磨性,起到了保护图文的作用,防 止印刷品受到污染。 应用领域: 包装、书籍装帧、广告等印刷品的表面加工中。
印刷工艺-印刷及印后工艺
主要的印刷特种工艺 (七)上光油
上光油分类: 3、珠光光油:这是一种特殊涂料的光油,在光线的发射之下能 够显出迷幻的色彩效果。 4、UV上光:UV上光是一种添加了光固化剂的树脂,涂抹方式和 油墨印刷类似,不同在于UV采用了紫外光固化方式干燥。它比其 它上光技术更加安全环保,并且具有干燥速度快、不受承印物种 类的限制、耗能低节约能源、质量好耐摩擦耐腐蚀等优点。利用 UV局部上光来强调某个画面的视觉效果,赋予印刷品材质质感变 化。
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

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一、引言印后工艺是指印刷完成后的一系列加工工序,主要包括装订、复合、覆膜、烫金、模切等。
印后工艺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印品的实用性和美观度,提高印刷品的附加值。
本文将介绍印后工艺的流程和原理。
二、印后工艺流程1. 装订装订是将印刷好的纸张进行裁切、折叠、缝装等工序,使其成为一本完整的书籍、杂志或画册。
装订的流程包括裁切、折页、贴页、缝装、烫金等环节。
2. 复合复合是将印刷好的纸张与其他材料(如塑料薄膜、铝箔等)进行粘合,以增强纸张的硬度、防水性或耐磨性。
复合的流程包括清洁表面、涂布胶水、复合纸张、烘干等步骤。
3. 覆膜覆膜是将印刷好的纸张表面覆盖一层薄膜,以增加纸张的光泽度、耐磨性和防水性。
覆膜的流程包括涂布胶水、覆盖薄膜、压平、烘干等环节。
4. 烫金烫金是在印刷品表面加热并施加一定压力,使金属箔转移到纸张上,从而形成金属光泽的图案或文字。
烫金的流程包括制作烫版、加热烫版、烫印等步骤。
5. 模切模切是利用模切刀具将印刷品按照特定形状进行切割,使其成为特殊形状的产品,如贺卡、礼品盒等。
模切的流程包括制作模切刀具、调试模切机、进行模切等环节。
三、印后工艺原理1. 装订原理装订的原理是通过裁切、折页、缝装等工序,将印刷好的纸张制作成完整的书籍或画册。
裁切可以使纸张边缘整齐,折页可以使纸张成为一本书的页码,缝装可以将纸张固定在一起。
2. 复合原理复合是通过涂布胶水将印刷好的纸张与其他材料进行粘合。
胶水的粘合力可以使纸张与其他材料紧密结合,增加印刷品的硬度、防水性或耐磨性。
3. 覆膜原理覆膜是通过涂布胶水将一层薄膜覆盖在印刷品表面。
薄膜的光泽度可以增加印刷品的外观效果,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水和耐磨作用。
4. 烫金原理烫金是利用烫版将金属箔转移到纸张表面。
烫版的加热可以使金属箔与纸张表面粘合,从而形成金属光泽的图案或文字。
5. 模切原理模切是利用模切刀具将印刷品按照特定形状进行切割。
模切刀具通过一定的切割力将纸张切割成特定形状,从而制作出特殊形状的产品。
说明书印刷工艺与流程

说明书印刷工艺与流程说明书印刷工艺和流程在提高书刊质量、扩大市场宣传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方面,无论是设计人员、出版单位、印刷企业还是客户,都根据具体书刊印刷的质量,选择和确定自身所需要的印刷工艺,并对印刷工艺提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以达到最后所需的效果。
说明书印刷工艺流程包括以下部分:拼版—晒版—显影—擦版—烘版—装版—印刷—印后加工—装订。
说明书印刷主要是胶版印刷。
现以胶版印刷为例,说明书印刷工艺流程和印前、印中、印后加工详细介绍。
◆印前准备包括:纸张的调湿处理、油墨的调制、润湿液的配制、印版的检查、印刷压力的调试等。
◆装版试印印刷印前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可装纸、装版、开机调试。
开机运行中,要对输纸机构、收纸机构、输墨装置、输水装置、印刷压力等方面对行调节,以保证走纸顺畅,供水量、给墨量适中,以印刷压力适宜,印出高质量的印品。
上述工作准备好后,将机器开一会儿,使给墨量、供水量适中且均匀,之后在给纸台上加一些过版纸进行试印。
如果是多色印刷或是套色印刷,还需要进行套准调节工作,确定版面位置是否合适,图文是否歪斜,天头、地脚、左右大小及方向是否套准(一般以规矩线进行套准调节)。
套准作业完成后,开始试印,印出几张样品,进行质量检查。
油墨调制工作包括专用油墨的配制、对常规油墨添加一些助剂等。
如油墨黏度不合适,应添加提高或降低黏度的调墨油;油墨干澡性不好,可添加干澡剂。
添加各种助剂必须根据工艺、设备、纸张及环境温度等情况,用量要适当。
印版的检查包括:印版类别、色别的检查,印版的厚度的检测,印版叨口大小的检查,规矩线的检查,印版深浅的检查,以及版面图文质量,有无污损、划伤等方面的检查。
印刷压力的调试:根据印版厚度、纸张规格,橡皮布的厚度、包衬材料厚度、印刷工艺的要求等诸多因素,选择合适的滚筒包衬,使得印刷压力符合印品工艺与质量要求。
◆正式印刷正式印刷前,再加一些过版纸,过版纸印完后使计数器归零。
印刷中要经常进行抽样检查,注意水上水的变化、油墨的变化、印版耐印力、橡皮布的清洁情况,以及印刷机供油、供气状况和运转是否正常等。
印刷产品后期加工的生产流程

印刷产品后期加工的生产流程印刷产品后期加工是指在印刷后对产品进行裁剪、烫金、上光、装订等处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以下是一般印刷产品后期加工的生产流程:1. 接收和检查印刷产品:印刷产品从印刷车间送到后期加工车间,工作人员会接收并检查产品的数量、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发现问题,会及时与印刷车间沟通解决。
2. 裁切: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将大幅印刷材料裁剪成所需的大小。
通常会使用切纸机或切片机进行裁切,确保裁切的精度和一致性。
3. 烫金:对需要进行烫金的区域进行处理。
首先,制作好烫金版(模)或选择适当的烫金芯片。
然后,将烫金版或烫金芯片放置在需要烫金的位置上,使用烫金机对其施加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使烫金材料与印刷产品表面产生热粘结。
这样,就能实现烫金效果。
4. 上光:在需要增加产品光泽度的区域上进行上光处理。
通常会使用上光机或高光涂布机进行上光。
先将上光剂涂布在产品表面,然后通过机械或热风等方式将上光剂固化或挥发,形成光滑、亮光的表面。
5. 折页和装订:对需要折叠的产品进行折页处理,使其形成所需的折页构造。
通常会使用折页机进行折页操作。
然后,针对不同的产品要求,进行不同的装订操作。
例如,可以使用胶装机进行胶装,将产品的页码粘合在一起;或使用订书机进行钉书、锁线、蝶背等装订方式。
6. 印刷品质检查:在所有加工步骤完成后,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尺寸、烫金效果、上光效果、折页质量、装订质量等。
发现问题后,必须及时处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表现。
7. 包装和出货:将加工好的产品进行包装。
通常会使用塑料薄膜、纸箱、胶带等材料进行包装。
然后,按照订单要求,将产品安排到适当的出货区域,等待出货。
以上是一般印刷产品后期加工的生产流程。
当然,不同的产品可能会有不同的加工要求和流程。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工艺规范和质量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同时,加强与印刷车间和其他部门的协作,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
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

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总1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绪论1.印刷的定义;印刷的五要素;印前、印刷、印后的含义。
印刷(Printing):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印前(Prepress):正式上机印刷之前的所有生产工序,即信息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材料上之前。
如原稿的设计、图文信息处理、制版。
印刷(Press):印版上的油墨向承印物上转移的过程。
常见的有胶印、凹印、凸印、孔(丝)印等方式。
印后(Postpress):包括纸张(或其他承印材料)印刷之后的全部加工过程。
如覆膜、上光、烫金、模切、压痕等。
印刷的要素: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
原稿(Original):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
常用的原稿有文字原稿、图像原稿、实物原稿、数字原稿等。
印版(Plate):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图文载体。
根据图文与空白部分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孔版。
数字印刷不需要印版。
承印物(Substrate):接受印刷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如常见的纸(新闻纸、胶版纸、铜版纸、白纸板、瓦楞纸板等)、纤维织物、塑料、木材、金属、玻璃、陶瓷等。
油墨(Printing Inks):图文信息的显示介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着色物质。
印刷机械(Printing Machinery):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
印版类型不同,印刷机械也不同。
2.直接印刷、间接印刷的区别。
直接印刷:承印物直接与印版接触,印版上的图文是反的。
间接印刷:承印物与印版不接触,印版上的图文是正的。
3.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
中国人,印刷术、造纸术1440年,德国人谷登堡,铅活字印刷工艺和印刷机1796年,德国人,石印术1960年,胶印工艺成熟1990年激光汉字和桌面系统1995年,CTP工艺1999年,PDF工艺流程2004年,JDF工艺流程现今的印刷技术可谓日新月异4.常见的印刷工艺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平版印刷的基本原理
2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处理方式
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有粘花、水化、不够水、墨点等。
下面将
对质量问题和对应的处理方式一一介绍。
3表面处理
为了防止在粘合机流水线上或搬运过程中擦伤起污,影响商品价值,使用于包装的纸张印刷品要有良好的耐摩、耐水性、耐脏污性等性能,同时也为了提高产品档次,增强产品吸引力,因此往往需要对印品进行印后表面处理。
一般有裱胶,过油,磨光,过UV ,局部UV 等几种表面处理工艺。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几种表面处理方式的特点以及适用产品。
◆ 粘花
当出现此类情况时,应适当增加喷粉用量,或者减慢机器速度。
◆ 水花
当出现此类情况时,机台一般会采取减少供水量或适当加大供墨量的办法。
同时,对容易起水花的产品会增加抽检次数。
◆ 不够水
当出现此类情况时,应减少供墨量或适当加大供水量。
同时,对容易起水花的产品会增加抽检次数。
◆ 墨点
增加抽检次数,及时发现墨点问题。
同时,提醒机台发现墨点及时插标并及时清
除橡皮布上的杂质。
◆ 喷粉
在不会造成粘花的情况下,减少喷粉量。
◆ 色差
出样阶段与客户确定颜色上下限标准;同时,与客户沟通使用X-Rite 测量色差。
◆ 擦花
擦花分两种情况: 一为由从收纸台拿出抽检时造成的擦花:此时应减少抽检的次数,改进拿出的技巧;
二为由收纸台收纸时造成的擦花:适当改变收纸台吹风大小及方向或改用幅面更大的
机器印刷。
裱胶
裱胶又称“过塑”、“覆膜”等。
裱胶是使OPP 膜之贴
平版胶印油墨是非极性性质为主的物质。
平版印刷所用的润湿液是极性性质为主的物质。
根据极性理论:“相似相溶,相似相亲和”。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不相溶,不相亲和,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相互混合成乳状液。
由极性理论可以明白,平版胶印油墨与润湿液的关系符合极性理论的规律:两者不相溶,不
相亲和。
但在印刷时,由于受到剪切和挤压的作用,两者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乳化。
4模切、烫金
模切基本知识
过油: 过油后的产品就有较好的光泽性,防水性,耐光性和油墨色彩持久性,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装饰效果和使用价值。
尤其适合大多数铜板纸,卡纸,及金箔等。
过吸塑油时,采用高温,及压力,使产品有较强的吸附力。
主要适用于牙刷盒等。
磨光: 磨光后的产品平滑度及光泽度有很大提高,主要适用于咖啡盒及纸巾盒等。
过UV : 过UV 时,为取得较好的产品效果,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先过底油,再过面油。
先过底油是为印刷制品紫外线固化涂布之打底而设的底油,可消除印刷过程中喷涂之粉末和油墨表面的脏质,油质,使UV 光油上光后对制品油优良的附着性,高光泽度,白度和平坦性;且可防止UV 光油渗透纸张底部,避免纸纤维因吸附UV 光油而残留味道。
还可减少UV 光油之涂布量,节省成本。
过面油使纸张具有高光泽,优异的耐磨性及附着力,适用于纸张,卡片和各种塑料材质上。
模压前,需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用啤刀和啤线或钢模排成模压版即啤版,将模压版装到模压机上,在压力作用下,将纸板坯料轧切成型,并压出折叠线和其它模纹。
啤刀进行轧切,是一个剪切的物理过程;而啤线或啤
模则对坯料起到压力变形的作用;橡皮用于使成品或废品
易于从模切刀刃上分离出来;垫板的作用类似砧板。
模切工序介绍
A. 模切版制作:
B. 生产安排:
模切机台会根据卷宗、样办、工程单从啤板房领取啤版,然后进行装版调机,具体
C. 烫金介绍:
在模切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公司配套啤版房,可根据产品要求,用啤刀、啤线制作相对简单的啤版,而对精密程度要求高的产品,例如化妆品盒,则是需要激光制版。
电化铝烫印是包装印刷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印后加工工艺,主要是烫印图案、文字、线条以突出产品的名称、商标。
昂牌,美化产品,从而提高包装产品的档次。
电化铝烫印还常被用于精装书籍封面、贺卡。
挂历等产品的印后加工。
5粘盒基本知识
纸张、纸板或胶片通过压痕模切成形后,按产品要求在需要涂胶的位置涂上胶水,折叠成型即粘合。
又称“糊盒”或“贴盒”。
粘合方式一般有两种:手工粘盒和机器粘盒。
根据粘合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单侧边粘,两侧边粘贴及勾底贴。
粘合机情况
◆ 啤偏 产生故障的原因是排刀位置与印刷产品不相符,模切与印刷格位未对正;纸板叼口不一;模切操作中位置不一致;针对产生故障的原因,减少印刷和材料本身缺陷对模切质量的影响。
◆ 不断 产生原因是钢刀质量不良,刃口不锋利,模切适性差,钢刀刃口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机器压力不够;模切压力调整时,钢刀处垫纸处理不当,模切时压力不适。
排除方法是根据模切纸板的不同性能,选用不同质量特性的钢刀,提高其模切片适性,经常检查钢刀刃口及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新的钢刀,适当增加模切机的模切压力,重新调整钢刀压力并更换垫纸。
◆ 切后纸板粘连 原因是刀口周围填塞的橡皮过稀,回弹力不足,或橡皮硬,中,软性的性能选用不合适;钢刀刃口不锋利,纸张厚度过大,引起夹刀或模切时压力过大。
◆ 痕不清晰有暗线,啤爆 引起故障的原因是:钢线垫纸厚度计算不准确,垫纸过低或过高,钢线选择不合适,模压机压力调整过大或过小,纸质太差,纸张含水量过低使其脆性增大,韧性降低。
应重新计算并调整钢线垫纸厚度;检查钢线是否合适;适当调整模切机的压力,根据模切线板状况调整模切工艺条件,使两者尽量适应。
◆ 叠成型时,纸板折痕处开裂;折叠时,纸板压痕外侧开裂 其原因是压痕过深或压痕宽度不够;若是纸板内侧开裂,则为模压压痕力过大,折叠太深。
可适当减少钢线垫纸厚度,根据纸板厚度将压痕线加宽;适当减少模切机的压力或改用稍低一些的钢线。
◆ 痕线不规则 原因是钢线垫纸上的压痕槽留的太宽,纸板压痕时位置不定;钢线垫纸厚度不足,槽形角度不规范,出现多余的圆角,排刀,固刀紧度不合适,钢线太紧,底部不能同压板平面实现理想接触,压痕时易出现扭动;钢线太松,压痕时易左右窜动。
排除办法是更换钢线垫纸,将压痕的槽留得窄一点,增加钢线垫纸厚度,修整槽角;排刀、固刀时,其紧度应适宜。
粘合机可生产的纸板厚度为:220-500g 纸板,部分机台可粘胶片,及横坑纹E 坑合。
粘合机最高的线速度可达300米/分。
勾底类最大生产规格为:1000mm, 侧边贴类最大可生产规格为420mm,最小可生产规格为:8.2mm 。
粘盒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纸盒牢固度不高,纸盒脱胶,开胶
出现此类情况时,解决方法为:
(1)依照纸盒的要求,纸张的特点以及纸盒表面处理的特点来选择正确的
胶水;
(2)根据表面处理的特征和纸板吸水性能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胶水量;
(3)输送带要给纸盒有足够的时间合压力加压,但同时要注意纸盒受压后
的压痕情况;
(4)定时给胶水盅清洗和定期保养,保修胶水盅。
◆口溢胶,造成粘心,粘连
解决方法:
减少胶水量,逐步减轻输送带的压力,并采用吊尾的上胶方法,减少
粘心的发生。
◆变形(大小头,不对线)
解决方法:
(1)按工艺标准来模切纸合的压痕线,并且使纸合的压痕线受到合理的压
力,用手预折时压痕线饱满不扁平;
(2)最好用专业的皮带快慢测速器来调校整个机组各段皮带,务求各段皮
带的速度都能统一;
(3)重新调校好折叠杆和折合部之间的距离.
◆盒双张及风琴式粘连
解决方法:
(1)由于给纸部拉头的给纸刀,只能过一张纸合,两个顶杆的高度和距离
要依照纸合的纸板特征和纸合的形状选择合理的高度、角度和距离;
(2)把给纸部凹凸不平的皮带换掉;
(3)把给纸部严重颤动的皮带及轴承换好;
(4)重新调校折合部折合时的角度、高度和折合距离及时间,当纸合越大
时要选择越长的折合时间,车速相应减慢。
◆盒拉花、刮花
解决方法:
(1)给纸部放纸合时要合理;
(2)重新选择合理的角度、高度皮带数量来调校给纸部;
(3)重新检查各辅助配件,是哪一个位置和方向刮花,再重新调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