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后加工终知识总结
印后加工复习资料

印后加工1.覆膜概念:是将涂有黏合剂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印刷品表面,经加热、加压处理,使印刷品与塑料薄膜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纸塑合一成品的印后加工技术。
2.覆膜的作用:经覆膜的印刷品,由于表面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表面更加平滑光亮,从而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图文颜色更鲜艳,富有立体感,同时还起到防水、防污、耐摩擦、耐潮湿、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作用。
A:对印品起到耐磨、耐折、耐化学腐蚀、防水和防污的功能;B:提高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使图文颜色更鲜艳;C:延长印刷品的使用寿命3.覆膜材料组成:主要由黏合剂﹢塑料薄膜﹢承印材料a粘合剂又称它是覆膜加工中重要的材料作用:把两个同类或不同类的物体,依靠粘附和内聚等作用牢固连接在一起。
4.黏合剂组成:主体材料+辅助材料①主体材料是黏合剂的主要成分,能起到黏合作用。
②辅助材料的作用:用以改善主体材料性能或便于涂布。
5.对于某一类的聚聚合物来讲,只有当聚合度在一定范围内,或者是缩聚后一定范围的分子量的分子量时,才能既有良好的黏附性有有较好的内聚强度。
6.常用辅助材料:增塑剂、溶剂、填料,和固化剂等。
7.覆膜对黏合剂的要求:(1)具有一般粘合剂的基本性能;(2)无色透明,不影响印刷品图文的色彩;(3)能在纸张、油墨层及塑料薄膜表面形成良好的润湿、扩散,并对其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和持久的粘合力;(4)有较好的耐油墨性;不易受印刷品油墨层中石油溶剂的侵蚀,而引起颜色改变和粘合力下降;8.黏合剂对粘合剂一系列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10 内应力一般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黏合剂层在固化过程中因体积收缩而产生的收缩应力;其二是由于黏合体系,在受到热或冷却时产生的热应力;其三是复合材料在复合过程中,由于牵引拉伸而使被粘物(塑料薄膜、印刷品)和黏合剂层的尺寸有较大的伸长,而形成的弹性应力。
11.覆膜常用黏合剂有溶剂型、醇溶型、水溶性和无溶剂型等12 覆膜用塑料薄膜的性能要求;(1)厚度(2)表面张力(3)透明度和色泽(4)耐光性(5)机械性能(6)几何尺寸稳定(7)化学稳定性(8)外观(9)其他13对塑料薄膜表面的处理方法有数种,常用的有: 化学处理法、电晕放电处理法以及光化学处理法等。
印后加工复习(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章1、印后加工:将经过印刷的承印物加工成人们所需要的形态或符合使用性能的生产过程。
2、印后加工在印刷生产中的用:装配、整理、装饰和美化3、印后加工分类:印刷品表面整饰加工、成型加工和功能性加工。
第二章1、覆膜(贴膜、过塑、贴塑):通过某种方式将塑料薄膜与纸印刷品贴合在一起的工艺。
作用:①增强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②图文颜色更鲜艳,富有立体感;③改善印品的耐磨性、防水、防污、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作用;④提高印品的艺术效果、延长产品的寿命。
2、覆膜原理:将粘合剂涂布塑料薄膜表面,再由复合装置将塑料薄膜与印刷品进行复合,最后获得纸塑合一的产品。
3、覆膜方法:预涂覆膜、即涂覆膜(干式覆膜、湿式覆膜)干式覆膜:在塑料薄膜上涂布一层粘合剂,经干燥烘道蒸发除去溶剂后在热压状态下与纸印品粘合成覆膜产品。
印品输入工艺流程:工艺准备薄膜放卷涂布粘合剂烘干复合复卷定型分切成品试样检测4、覆膜材料主要包括:粘合剂、塑料薄膜、纸张5、对粘合剂的要求:(1)无色透明;(2)良好的粘合性能和持久的粘合力;(3)耐高温、抗低温、耐酸碱性好;(4)韧性好。
6、粘合剂的组成:主体材料、溶剂、助剂7、溶剂型粘合剂可用于干式覆膜和预涂膜覆膜。
8、覆膜工艺对塑料薄膜的质量要求:a、厚度以0.01~0.02mm之间为宜;b、表面张力应达到4×10-2N/m,以便有较好的湿润性和粘合性能;c、透明度越高越好,以保证被覆盖的印刷品有最佳的清晰度,透光率通常在92~93%之间;d、良好的耐光性;e、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柔韧特性;f、几何尺寸要稳定,常用吸湿膨胀系数、热膨胀系数、热变形温度等指标来表示;g、一定的化学稳定性;h、外观膜面应平整、干净;i、厚薄均匀。
9、印刷对覆膜的影响?10、影响覆膜的工艺因素有哪些?第三章1、上光:在印刷品表面涂敷(或喷、或印)上一层无色透明的涂料,经流平、干燥以后,在印刷品的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透明光亮层的加工技术。
印后加工

第一章概论1.印后加工:将经过印刷的承印物加工成人们所需要的形态或符合使用性能的生产过程。
2.根据目的印后加工主要包括:表面整饰加工,成型加工,功能性加工三类。
第二章覆膜1.覆膜(贴膜,贴塑):将塑料薄膜涂上粘合剂与纸印刷品经加热,加压后使它们粘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产品的加工技术。
2.覆膜原理:将粘合剂涂布在塑料薄膜表面3.实现一定粘合强度的基本条件:粘合剂分子对薄膜和印刷品表面的润湿,移动,扩散和渗透。
其中前三个为化学结合力,后一为机械结合力。
4.印刷对覆膜的影响(1)印刷品基层厚度与面积:印刷品墨层过厚,粘合剂不能正常渗透油墨层,造成假性粘合或当时起泡。
(2)印刷油墨的种类(3)油墨冲淡剂的使用:亮光油:亲和性好,干燥速度好维利油:易形成隔离层,难干燥白墨:颜料易浮于表面。
(4)喷粉的影响:印刷品中的粉状油墨如金银墨等,颗粒较粗,隔开粘合剂和纸张,影响粘合,粘合不牢。
(5)印刷品中油墨添加燥油的影响(白/红):可以提高油墨干燥速度,但是油墨表面结成油亮光滑的低能界面,即晶化,覆膜易使印刷品起泡。
(6)印刷品表面墨层干燥情况:干燥不良产生起泡,脱层现象。
5.覆膜方法:即涂覆膜(干湿和湿式覆膜)和预涂覆膜。
干式覆膜:是在塑料薄膜上涂布一层粘合剂,经过覆膜机烘道除去粘合剂中的溶剂,在热压状态下与纸或纸板粘合成覆膜产品。
工艺流程:工艺准备--薄膜放卷--涂布粘合剂--烘干--复合(印品输入)--试样检测--复卷--定型--分切--成品检测。
定型的目的:让产品降温,保证粘合剂的后期熟化及粘合牢度,防止膜面起泡,起皱,翘起。
干式覆膜特点:工艺操作简单,粘合剂用量少,成本低,覆膜速度快,覆膜质量好,但有溶剂挥发污染环境。
预涂覆膜:将粘合剂预先涂布在塑料薄膜上,经烘干复卷后备用,需要时将预涂膜与基材经过热压后粘合在一起。
预涂覆膜的工艺流程:预涂膜薄膜放卷→复合→复卷→分切↑印品输入预涂覆膜要掌握好温度,压力,速度,三个技术参数。
数字印前技术-第9讲 印后加工技术1

不变。 ④ 牢度,经100g砝码摩擦,要求耐磨次数为2000~3000次。 ⑤ 清晰度,以四号字烫印、笔划清晰不粘连为合理。
6.电化铝烫印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现象
原因
解决方法
烫花或烫印不牢
•a.压力轻或温度低 b.烫印材料与被烫物不符 合
迹
垫的不合适
面,并应光滑产整适当
烫印色片或金属箔不黏 •a.没加助黏料
结或黏结不牢
b.温度或压力等不适当
•a.织品类封面要加助黏粉,光滑无 孔或少孔封面加助粘液 b.烫印温度要适中
覆膜
1.覆膜的概念 1.1 将粘合剂涂覆在塑料膜表面,经干燥处理后,再将其
覆盖在印刷品表面上进行加热、加压使他们牢固的粘合在 一起的加工技术。
第十讲 印后技术
印后加工主要技术: 1.烫金(电化铝烫印) 2.覆膜 3.上光压光 4.凹凸压印 5.模切压痕
烫金(电化铝烫印)
书籍印后加工
电化铝烫印(烫金):是一种不用油墨的 特殊的印刷工艺,它是借助于一定的压力 与温度,运用装在烫印机上的模版,使印 刷品和烫印箔在短时间内相互受压,将金 属箔或颜料箔按烫印模版的图文转移到印 刷品表面,俗称烫金。
•a.凹凸过大的花纹面料不宜烫印细 线图案 b.加大压力和温度弥补
烫印后漏
•a.被烫印物花纹过深 b.压力小、温度低
•a.加大压力 b.提高温度5℃
烫印后字迹棱角不明显
烫版不平或烫版本身字迹 的棱角就不突出
a.上烫版前检查烫版图文是否便条, 不合格的要修理 b.将字迹棱角部位,在下版上垫高
凹形烫版烫后不出凸印 底版上版垫出凸形或凸形 将底版烫迹处垫起同样凹形版的凸出
印后加工复习资料

第一章1、古籍装订方法有哪些?2、描述书籍的结构?3、什么是书刊的开本?32开的书籍如何定义?4、书刊印刷品如何分类?5、描述卷轴卷的装订形式?第二章6、什么是裁切?7、裁切的基本原理有哪些?8、在印刷上,单张纸裁切机多采用什么方式裁切,其裁切力最小?简单描述。
9、什么是卷筒纸的横向裁切?多采用什么原理的裁切?10、裁切时,控制哪些参数来保证裁切精度?11、书帖裁切的类型有哪些?第三章12、什么是折页?折页有哪几种方式?其特点是什么?13、试述折页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14、影响折页质量的因素有哪些?15、折页的质量要求是什么?16、折32开双联书帖时,采用什么折页方式?需折几次?17、折页机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第四章18、什么叫配页?配页有几种方式?如何选用?19、试述衬页的类型、特点及选用。
20、插页有哪几种类型?21、影响配页生产效率的因素有哪些?22、常用配页检查方法?23、影响衬页粘接牢度和使用寿命的因素有哪些?24、为什么要进行上蜡和浆背?第五章25、常用的书芯订连方法有哪些?特点?26、锁线订有哪几种方式?简单描述。
27、什么是无线胶订?无线胶订原理和方式?28、影响无线胶订牢度因素有哪些?29、什么是塑料线烫订?有什么特点?30、影响锁线订牢度的因素有哪些?第六章31、平装封面包裹形式有哪些?32、什么是烫背?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33、平装书刊包封面质量要求?34、平装书刊成品质量要求?第七章35、精装工艺和平装工艺有什么区别?36、什么叫扒圆、起脊?其工作原理及特点是什么?37、精装书壳有哪几种类型?38、精装书壳翘曲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39、上书壳的方法有哪几种?40、上书壳要进行哪些操作?41、书壳的作用是什么?42、精装书芯书背的形状有哪些?第八章43、覆膜原理是社么?44、覆膜的工艺准备过程?45、常见的覆膜故障有哪些?第九章46、模压加工有何特点?47、设计模切压痕版时,一般注意哪些问题?48、模切压痕加工中有哪些常见故障?49、制模切压痕版排刀拼版方法有哪些?。
印刷实习总结(通用5篇)

印刷实习总结印刷实习总结(通用5篇)一段时间的实习生活又接近尾声,这次实习让你有什么心得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实习总结吧。
可是怎样写实习总结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印刷实习总结(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印刷实习总结1我觉得,实习是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实习可以积累工作经验,而虚心请教是积累工作经验最直接的途径,因此,实习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我就虚心地请教老师,在老师耐心的教导中我不断走向成熟,也积累起一定的经验。
实习,就是从实践中学习。
学习不能光靠舒舒服服地坐在课室里听老师讲理论,还要走出课室,抛开重重的书本,走向社会去学习。
因为,外面的世界无限大,那里有很多在书里学不到的宝贵知识,况且书本知识也是来源于实践,理论知识就是在实践中体验生活、体验工作而形成的理论概括。
现代的科技日新月异,知识需要不断拓宽。
因此,我们更应学习、实践、再学习,发掘自己的实力,寻找我们的理想,实现我们的理想。
通过实习,我认识到我们应该将课本与实际实习结合起来,通过两个课堂提高自己的能力,验证、巩固、深化和扩充所学的课程的理论知识,使自己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在实习中,我对生产实习的目的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会认真的把实习的知识运用到我今后的学习当中,从中获取有帮助的知识,更好完成后续课程,并且把知识运用到我今后的工作中。
理论结合实践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出它那金子般的光芒。
实习中我们系统地了解包装工程要学的知识结构,学校意在培养“多面手”,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包装成品和包装机械,在车间真实地看到了流水线生产作业,总之对于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有了这次机会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感受到了那种不畏艰难的勇气和斗志。
给我们传授了很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在这我非常感谢各位老师与企业给我的这次实习机会。
印刷实习总结2在这个暑假里,我选取了在xx印刷有限公司为期一个月的假期打工生活。
据了解,xx印刷有限公司是一家港商独资企业,全部产品都是远销欧美等地区,是中国印刷业的巨头。
(提纲内容)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

(提纲内容)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第一篇:(提纲内容)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第一章绪论1.印刷的定义;印刷的五要素;印前、印刷、印后的含义。
印刷(Printing):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印前(Prepress):正式上机印刷之前的所有生产工序,即信息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材料上之前。
如原稿的设计、图文信息处理、制版。
印刷(Press):印版上的油墨向承印物上转移的过程。
常见的有胶印、凹印、凸印、孔(丝)印等方式。
印后(Postpress):包括纸张(或其他承印材料)印刷之后的全部加工过程。
如覆膜、上光、烫金、模切、压痕等。
印刷的要素: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
原稿(Original):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
常用的原稿有文字原稿、图像原稿、实物原稿、数字原稿等。
印版(Plate):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图文载体。
根据图文与空白部分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孔版。
数字印刷不需要印版。
承印物(Substrate):接受印刷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如常见的纸(新闻纸、胶版纸、铜版纸、白纸板、瓦楞纸板等)、纤维织物、塑料、木材、金属、玻璃、陶瓷等。
油墨(Printing Inks):图文信息的显示介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着色物质。
印刷机械(Printing Machinery):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
印版类型不同,印刷机械也不同。
2.直接印刷、间接印刷的区别。
直接印刷:承印物直接与印版接触,印版上的图文是反的。
间接印刷:承印物与印版不接触,印版上的图文是正的。
3.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
中国人,印刷术、造纸术1440年,德国人谷登堡,铅活字印刷工艺和印刷机1796年,德国人,石印术1960年,胶印工艺成熟1990年激光汉字和桌面系统 1995年,CTP工艺1999年,PDF工艺流程 2004年,JDF工艺流程现今的印刷技术可谓日新月异4.常见的印刷工艺分类。
印后加工的一些常识

11、裁切加工的质量要求裁切加工质量要求如下。
①裁切尺寸应保证准确,误差小于2mm;不歪斜,切口光洁,无刀花和刀痕,无残破。
②开料的误差允值为:开大张、插图料、零散页张,误差不超过2mm。
开封面料误差不超过1mm±0.5mm。
开双联误差为1mm,最多不超过l.5mm。
开精装纸板误差不超过1mm。
开图表料天头空白要大于地脚空白,一般比例为(4:5)~(4:6)。
欧洲国家与我国相反,设计形式通常为上小下大。
③开料设计上,应考虑使书芯装订线与纸张丝缕方向一致,即纸张丝缕沿书页上下方向。
这样处理可避免打开书时出现书页竖立的毛病,能更好地保持书的敞开状态。
12、纸张的裁切过程纸张的裁切过程大致如下:①根据被裁切的纸张幅面大小,试移推纸器,确定其移动的前后位置。
②将撞齐的纸张放到工作台上,并使其靠近推纸器和侧挡规。
③用推纸器将已放好的纸叠推送到规定的裁切线上。
④放下压纸器把纸叠压紧、定位。
⑤切刀下落、开始裁切。
⑥裁切完成,切刀上升离开纸叠,随后压纸器也上升,返回原始位置。
13、常见的裁切故障①规格不合要求,切口不光洁,出现上长下短或者左右歪斜等现象。
产生此种故障的原因主要是操作不熟练,裁切前纸张未撞齐,定位不准,纸张本身不平、起皱、软硬不匀,以及切纸机结构不良或调整不适等。
②裁切后纸摞上层的纸比下层的纸长。
主要是刀刃迟钝或刀片与工作台不垂直,推纸器与工作台不垂直以及压纸器的压力不足等造成。
应视具体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14、折页操作折页作业是将印张按照页码顺序折叠成开本大小的书帖或规定的幅面。
15、折页方法分类折页方法分为:垂直交叉折,平行折,混合折。
16、垂直交叉折垂直交叉折的前一折折缝和后一折折缝呈相互垂直状。
由于在操作时页张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直角后,再对齐页码及折边折叠,故又称转折。
依次转折几次后可得到所需开本或幅面的书帖。
17、垂直交叉折的特点垂直交叉折是最常用的折页方法,其特点是书帖折页、粘套页、配页、订锁等加工方便,折数与页数、版数存在一定的规律,易于掌握,尤其便于折刀式折页机折叠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译英双时杆施压机构 the dual-elbow-bar mechanism切纸机 cutter压纸器 paperweight裁刀 cutting shear覆膜机laminating machine糊盒机box pasting machine上光机lustering machine模切机 die-cutting machine粘合剂 bond定位结构 locative structure双张检测器 double detector烫金机 bronzing machine前挡归 front lay印后加工 post-press finishing填空1、切纸机的组成:推纸器、压纸器、裁刀、刀条、侧挡板、工作台2、裁切刀下落的四种运动形式:(1)垂直下落的运动(2)倾斜直线下落运动(3)曲线平行运动(4)复合下落运动3、覆膜方式分为:即涂覆膜、预涂覆膜、水性覆膜4、塑料薄膜表面的处理方法:化学氧化法、火焰处理法、电晕处理法5、覆膜产品的检验方法:撕揭检验、烘烤检验、水浸法、压折法、拉力测试法6、即涂覆膜设备的主要结构:主要由放卷、上胶涂布、干燥、复合、收卷五个部分以及机械传动、张力自动控制、放卷自动调偏等附属装置组成7、上胶方式:逆转式、凹式、无刮刀直接涂胶以及有刮刀直接涂胶8、即涂覆膜机复合部分主要由镀铬热压辊、橡胶压力辊、压力调整机械几部分组成9、预涂覆膜机由预涂塑料薄膜放卷、印刷品自动输入、热压区复合、自动收卷四个主要部分组成10、上光油的分类:油性上光油、水性上光油、UV上光油11、上光涂料的基本组成:主剂、助剂、溶剂12、常用的烫印材料:金属箔、粉箔、电化铝、色片13、烫印工艺参数主要包括:烫印温度、烫印压力、烫印速度烫印工艺参数的确定:压力的确定、烫印温度的确定、烫印时间的确定14、烫印机的基本结构:机身机架、烫印装置、电化铝传送装置15、烫印装置主要有哪几种:电热板、烫印版、压印版、底板16、纸张定位机构的调节:前挡规、侧归、压纸板17、纸张传送机构的组成:接纸辊、导纸轮、传送带、输纸板、导纸装置18、模板材料:木质多层胶合板高密度板、电木板、纤维塑胶板、钢质板切割方法:锯床切割、激光切割19、根据模切材料不同钢刀材料可分为:硬性、中硬性、软性20、MK1050平压平模切压痕机主机部分:主传动系统、双肘杆施压机构、纸张后定位机构、咬牙排转动链间歇机构21、自动糊盒机主要由:输料部、预折部、本折部、上交辊、压折部、收料部22、糊盒机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半自动糊盒机、全自动糊盒机23、UV上光材料主要有:丙烯低聚物、丙烯预聚物、光引发剂24、模切压痕机根据压印形式可分为:圆压圆、圆压平、平压平模切压痕机名词解释1、上光:在印刷品表面涂布上一层无色透明的上光油,经流平、干燥、压光后,在印刷品的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透明亮光层2、印后加工:在印刷以后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和提高外观质量,对承印物所进行的一系列加工制作过程3、UV上光:通过UV辐射而固化的上光油4、烫金:借助一定的压力和温度,运用在烫金机上的模版,使印刷品和烫印版在短时间合压,将金属箔或彩色颜料箔按烫印模版的图文要求转印到被烫材料表面的加工工艺。
5、模切压痕:利用钢刀、钢线排成模版,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轧切成所要求的形状的工艺过程。
6、反拉:烫印后不是电化铝箔层牢固地附着在印刷品底色墨层或白纸表面,而是部分或全部底色墨层被电化铝拉走7、过桥:在绘制过程中,为了保证在制版过程中模切版不散版,要在大面积封闭图形部分留出若干处以上不要锯断,这一位置叫做过桥8、覆膜:是将粘合剂涂覆在塑料膜表面上,经干燥处理后,再将其覆盖在印刷品表面上进行加热、加压使它们粘合在一起的印刷品印后加工技术。
简答1、切纸机裁切过程:(1)根据被裁切纸张尺寸,移动推纸器大约调好推纸器的前后位置(2)使已闯齐的纸张紧靠推纸器前表面和侧挡板,进行纸张初定位(3)用推纸器按尺寸要求将纸叠推送到裁切线上,完成纸张的定位(4)压纸器先下降压紧纸张,而后裁切刀再下落裁切纸张(5)裁切完毕,裁切刀先离开纸叠返回,而后压纸器再上升复位2、常用的覆膜工艺:印刷品覆膜前处理→涂胶→烘干→试覆膜→正式覆膜→收卷、分切3、简述预涂覆膜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预涂覆膜机由预涂塑料膜放卷、印刷品自动输入、热压区复合、自动收卷四个主要部分,以及机械传动、预涂塑料薄膜展平、纵横向分切、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辅助装置组成。
送纸↓工作原理:放卷→覆膜→收卷4、试分析覆膜产品起泡的原因及解决办法1、印刷墨层未干:应热压一遍再上胶:推迟覆膜时间,使其干燥彻底2、印刷墨层太厚:应增加粘合剂涂布量,增大压力及复合温度3、干燥温度过高、粘合剂表面结皮:应降低干燥温度。
4、复合辊表面温度过高。
应降低复合辊温度。
5、薄膜有褶皱或松弛现象,薄膜不均匀或卷边:应更换薄膜,调整张力。
6、薄膜表面有灰尘杂质:应及时清除。
7、粘合剂涂布不均匀、用量少:应提高涂覆量和均匀度8、粘合剂浓度过高、黏度过大、涂覆不均匀:应用稀释剂降低粘合剂浓度。
5、分析覆膜产品脱胶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原因:1粘合剂选用不当,涂胶量设定不当,配比计量有误。
2稀释剂中含有消耗NCO基的醇和水,使主剂的羟基不反应。
3印刷品表面有喷粉4 印刷品墨层太厚。
解决:1应重新选择粘合剂种类及用量2应使用高纯度的酸乙酯。
3用干布轻轻拭去。
4应增加粘合剂涂布量,增大压力。
6、试分析覆膜产品出现雪花点的原因及解决办法1.印刷品喷粉很多:产生原因:喷粉过多,粘合剂不能完全溶解,覆膜产品上就会出现大面积雪花点。
解决方法:应该在覆膜前扫去印刷品上的一些喷粉或者是增大胶量。
2.施压辊的压力不合适:产生原因:压不实会出现雪花点,施压辊压力太大会把处于印刷品边缘的粘合剂挤出,导致印刷品边缘出现雪花点。
解决方法:应该正确的整施压辊的压力。
3.涂胶辊上有一些干燥的胶皮:产生原因:涂胶辊上有干燥胶皮的地方上胶量较小,会使覆膜产品在此处出现雪花点。
解决方法:应该去擦干净涂胶辊。
4..施压辊上的胶圈:产生原因:从印刷品边缘挤出的粘合剂或从薄膜孔处挤出的粘合剂,粘在施压辊上,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干燥胶圈。
后面的印刷品再覆膜时,就会在此出现微小雪花点。
解决方法:要及时的揩擦施压辊。
5.粘合剂中有残留杂质:产生原因:周围环境中的灰尘太多,或粘合剂中有干燥胶皮及切下的薄膜碎片,覆膜产品上就会有雪花点。
解决方法:应当特别的注意环境卫生;粘合剂用不完应倒回胶桶内密封好,或在上胶前先过滤。
7、UV上光的上光固化原理8、简述上光常用的干燥方式及干燥原理1热风干燥:利用热风吹向纸面图层使之干燥 2红外线干燥:采用能在非常狭窄的波长区域上发射能量的光源对在该范围内吸收辐射的涂层膜进行高温加热,涂层中的有机分子吸收能量,促使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振动或转动,从而增加物质内部能量,诱导物质的物理与化学变化,使涂层干燥。
3电子束EB干燥,高能电子辐射使涂料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形成光亮层。
9、论述如何确定烫金工艺参数?(1)压力的确定:一是保证电化铝能够黏附在承印物上,二是对电化铝烫印部位进行剪切分割。
(2)烫印温度的确定:烫印温度是依据被烫印物的质地与烫印形式决定。
烫印温度过高,会出现花白或变成蓝色,金属光亮度降低,并出现糊版、图文不清晰等弊病:温度过低,烫印不上、断比划、附着力不强,容易擦掉、无光泽、发花等弊病。
(3)烫印时间的确定:烫印时间是电化铝与承印物的接触时间,接触时间与烫印牢固在一定条件下是成正比的。
10、烫印的发展11、全息烫印与普通烫印的区别12、电化铝烫印工艺流程:烫前的准备工作-装版-垫板-烫印机的调整-试烫-签样-正式烫印13、烫金机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平压平烫金机:平面对平面的烫印方式圆压平烫金机:烫印轮对平面的烫印方式圆压圆烫金机:烫印辊对承压辊的烫印方式14、双张检测器调节:当纸张厚度增加时,下面的棍子逐渐升高,同上面的辊子接触,两者一接触,上面的辊子就会转动,辊子转动后,辊子上面的拔销也随之一起转动,从而推动微动开关,发出双张检测信号。
作用:避免出现双张和多张15、模切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16、压力调节装置17、简述糊盒机操作流程:糊盒机工作状态检测-输纸部分调节-预折部分调节-上胶部分调节-本折部分调节-成型、收盒18、试分析纸盒粘贴牢固度不高,纸盒脱胶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原因:1胶黏剂的黏度不够或涂胶量不足2胶黏剂和纸盒材料不适应3纸盒的粘口部分经过覆膜、上光等表面处理4涂胶后压力不足、加压时间不够长,不利于粘贴结实解决方法:1控制胶黏剂的黏度和涂布量,如全自动糊盒机,胶黏剂的黏度控制在50-100pa·s,涂胶量控制在厚度0.3mm左右为宜2胶黏剂选择要与纸盒材料相适应3经过覆膜、上光处理的纸盒,可以在粘口处压针线刀、磨边等方法提高胶液的渗入4增加糊盒机压着部的压力,延长压着时间,或者更换粘结力的胶黏剂19、简述自动糊盒机的糊盒的工艺流程:调整机器-上料-预折-上胶-本折-压折-收盒20、简述影响糊盒牢固度的因素(1)纸张黏结特性的影响:1纸张表面的多孔结构2纸张对胶黏剂的渗透特性(2)粘胶剂的影响:胶料、溶剂、增塑剂、填料(3)糊盒工艺:胶黏剂的涂布量胶黏剂的固化压力和时间粘口的表面状况(4)糊盒工作环境的影响:温度、湿度。
21、试述单面切纸机的裁切过程1根据被裁切纸张尺寸,移动推纸器大约调好推纸器的前后位置2使已闯齐的纸张紧靠推纸器前表面和侧挡板,进行纸张初定位3用推纸器按尺寸要求将纸叠推送到裁切线上,完成纸张定位4压纸器先下降压紧纸张,而后裁刀再下落裁切纸张5裁切完毕,裁刀先离开纸叠返回,而后压纸器再上升复位。
22、上光涂布方式有哪些?如何控制涂布量上过涂布方式:三辊涂布、逆向辊涂布、网纹辊涂布、气刀涂布、刮刀涂布23、采用逆向辊涂布方式是如何控制上光油的涂布量的24、试述单面切纸机的压纸器的种类和作用种类:弹簧结构压纸器、液压压纸器作用:压纸器用来压紧定好位的纸张,使其在裁切过程中不移动,定位不被破坏,确保裁切质量。
25、论述平压平模切机工作原理及侧拉规作用与调节方法原理:模切版被固定在平整的版台上,被加工材料放在压板上。
工作时,模切版台固定不动,压板通过曲轴连杆作用往复运动,使得版台与压板不断地离压,每合压一次便实现一次模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