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后加工工艺
印后加工工艺概述

书函的加工
书函的作用是保护书册, 增加艺术感。 书函的形式比较多, 而且结构也不同,下图的 书函由大小不同的五块厚 纸板组成,外面用织物裱 牢,书籍装入书函后,除 天头和地脚能被看到外, 其余四面都被书函遮盖住。 书函的加工方法大致 为:裱攀带销孔带→舌板 包边→粘板条→组袋纸板 →包边和压实→粘补布条 →做销孔和攀带→裱衬纸 →贴答条等工艺过程。
专业 规范 责任
印后加工工艺概述
专业 规范 责任
内容
1、印后加工的定义 2、印后加工的分类 3、印后加工的重要性 4、书刊的印后加工:包括折页、配帖、装订、书芯加工、书壳制作和书函制作 5、包装产品的印后加工:包括上光、复膜、模切压痕、电化铝烫印和凹凸压印
专业 规范 责任
印后加工的定义
印刷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划分为印前、印刷、印后加工三大 工序。印后加工是使经过印刷机印刷出来的印张获得最终所要求的形态 和使用性能的生产技术的总称。
专业 规范 责任
上光中常见的故障
1、膜面出现条痕或起皱 2、印刷品互相粘连 3、成膜膜层光泽度差 4、压光后印刷品空白部分呈浅色部分,而浅色部位变色 5、涂层不均匀、有气泡、麻点等 6、膜面起泡 7、压光中,印刷品与上光带之间粘附不良 8、印刷品压光后,表面易折裂 9、压光后两侧膜面亮度不一致
专业 规范 责任
复膜
用粘合剂或热粘合等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材(纸、塑料薄膜、铝 箔等)粘合在一起即成复合薄膜。复合薄膜一般具有构成它的各基材的优 良性能;同时又弥补了相互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多种物品的包装 要求,尤其在食品包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专业 规范 责任
干法复合薄膜的结构、特点及用途
结 BOPP(20)*/LDPE (25~60) BOPA(15)/CPP (30~80) 镀铝PET(12)/CPP (30~80) BOPP(20)/A1(714)/LDPE (25~60) BOPP(20)/PVDC/LDPE (25~60) BOPET(12)/A1/(7-14) /CPP(30~80) 玻璃纸(20)/镀铝PP (20)/LDPE(25~60) 特 点 用 途 机械强度好,耐磨性优良,防湿、防潮,可低温冷藏 良好的冷藏性,耐腐蚀好,抗穿剌,阻气,保香,可 低温冷藏 机械强度高,阻气,保香性好,可蒸煮 包装快餐面、饼干、酱菜、密饯、化妆品 豆腐干,鱼类制品,肉和香肠、奶酷、咖啡、医疗器具、 冷冻食品 调味品,香肠,咖啡
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

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一、印后工艺流程印后工艺是印刷生产流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是印刷产品印刷完成后,为了达到最终的质量要求而进行的加工,包括以下几种:1、折页:指把原稿的长卷张折页成多个册刊,用来把折页机上的短稿加工成封面多边形形状的册刊。
2、裁切:裁切完成后,印刷产品的图文完成,主要包括机动裁切、手动裁切、数码裁切等。
3、烫金:烫金是印刷行业中常用的一种印刷装饰工艺,即在页面印刷的图案上覆膜,以增加其表面光洁度,使其形成起光点或金黄色膜层。
4、 UV涂层: UV涂层是指在印刷品的表面用UV光固化的方式涂布光洁度、有色度高的薄膜,广泛应用于书刊、广告单等。
5、高光:高光表面的涂覆技术,它能够在印刷品的表面覆盖一层折射光的膜层,可以大大提升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度,使印刷效果更加美观清晰。
6、过胶:过胶是印刷生产流程中最常见的印后工艺,指应用热合固化胶进行册页组合,使得印刷产品变得更加坚固耐用。
二、印后工艺原理1、折页原理:将原稿的长卷张折页到多个册刊,主要的折页原理是借助机械的抬顶动作,使短边加工后形成封面多边形形状的册刊。
2、裁切原理:裁切是把纸张加以切割、萃取,用来把印刷的图文完整定位、形成正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形状的印刷品。
裁切原理主要是依靠机械装置对纸张进行切割,以实现预定规格的定位和切割。
3、烫金原理:烫金的原理是在页面印刷的图案上覆上一层金黄色的膜层,使其表面有起光点或金色膜层,使印刷品有质感和装饰效果。
4、UV涂层原理:UV涂层是指在印刷品的表面用UV光固化的方式涂布光洁度、有色度高的薄膜,使印刷品有更高的美观度和耐用性。
5、高光原理:高光涂层是在印刷品的表面覆盖一层折射光的膜层,能够大大提升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度,使其形成起光点或金黄色膜层效果,更加美观明亮。
6、过胶原理:过胶是印刷生产流程中最常见的印后工艺,指应用热合固化胶进行册页组合,使得印刷产品变得更加坚固耐用。
过胶原理是在应用压力、高温和热合固化胶以结合印刷品表面,使其成型,从而达到更高的坚固度和美观。
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

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一、引言印后工艺是指印刷完成后的一系列加工工序,主要包括装订、复合、覆膜、烫金、模切等。
印后工艺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印品的实用性和美观度,提高印刷品的附加值。
本文将介绍印后工艺的流程和原理。
二、印后工艺流程1. 装订装订是将印刷好的纸张进行裁切、折叠、缝装等工序,使其成为一本完整的书籍、杂志或画册。
装订的流程包括裁切、折页、贴页、缝装、烫金等环节。
2. 复合复合是将印刷好的纸张与其他材料(如塑料薄膜、铝箔等)进行粘合,以增强纸张的硬度、防水性或耐磨性。
复合的流程包括清洁表面、涂布胶水、复合纸张、烘干等步骤。
3. 覆膜覆膜是将印刷好的纸张表面覆盖一层薄膜,以增加纸张的光泽度、耐磨性和防水性。
覆膜的流程包括涂布胶水、覆盖薄膜、压平、烘干等环节。
4. 烫金烫金是在印刷品表面加热并施加一定压力,使金属箔转移到纸张上,从而形成金属光泽的图案或文字。
烫金的流程包括制作烫版、加热烫版、烫印等步骤。
5. 模切模切是利用模切刀具将印刷品按照特定形状进行切割,使其成为特殊形状的产品,如贺卡、礼品盒等。
模切的流程包括制作模切刀具、调试模切机、进行模切等环节。
三、印后工艺原理1. 装订原理装订的原理是通过裁切、折页、缝装等工序,将印刷好的纸张制作成完整的书籍或画册。
裁切可以使纸张边缘整齐,折页可以使纸张成为一本书的页码,缝装可以将纸张固定在一起。
2. 复合原理复合是通过涂布胶水将印刷好的纸张与其他材料进行粘合。
胶水的粘合力可以使纸张与其他材料紧密结合,增加印刷品的硬度、防水性或耐磨性。
3. 覆膜原理覆膜是通过涂布胶水将一层薄膜覆盖在印刷品表面。
薄膜的光泽度可以增加印刷品的外观效果,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水和耐磨作用。
4. 烫金原理烫金是利用烫版将金属箔转移到纸张表面。
烫版的加热可以使金属箔与纸张表面粘合,从而形成金属光泽的图案或文字。
5. 模切原理模切是利用模切刀具将印刷品按照特定形状进行切割。
模切刀具通过一定的切割力将纸张切割成特定形状,从而制作出特殊形状的产品。
印后工艺流程

印后工艺流程印后工艺流程指的是在印刷作业完成后所进行的各种加工工艺流程,以使印刷品达到最终的成品效果。
下面是一份常见的印后工艺流程:1. 裁剪:印刷品根据设计尺寸进行裁剪,使其符合要求的大小和形状。
2. 折叠:将印刷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折叠,使其成为所需的折页册、折页文件夹等。
3. 装订:根据需要进行装订,可以选择钉装、胶装、螺旋装订等方式,使印刷品更加牢固整齐。
4. 烫金:使用烫金机,将烫金箔通过高温热压的方式印在印刷品上,使其表面呈现出金属质感。
5. 覆膜:为了增强印刷品的防水、耐磨等功能,可以对其进行覆膜加工,比如使用亚光膜、光膜等。
6. 凹凸印:采用凹版印刷机或凸版印刷机,将凹凸版图案印在印刷品上,使其具有立体感。
7. 擦银:使用擦银机,将银色擦银粉末均匀地涂刷在印刷品上,使其呈现出镜面效果。
8. 凸凹移印:使用凸凹移印机,将凸凹版图案移印到印刷品上,使其具有凸凹感和纹理。
9. 喷墨打码:可以在印刷品上进行喷墨打码,用于标记、编码等目的。
10. 模切:使用模切机进行模切,将印刷品按照设计要求切割成特定的形状,如名片、贴纸等。
11. 裱糊:将印刷品黏贴在纸板或其他材料上,使其更加坚固,并增加立体感。
12. 胶装:使用胶装机进行胶装,将多页印刷品粘合在一起,形成册页。
13. 穿绳或穿线:通过穿绳或穿线将印刷品固定在一起,常见于书籍、画册等。
14. 打孔:在印刷品上打孔,以方便装订、悬挂等。
15. 压痕:使用压痕机,在折页、封套等需要折叠的地方压出痕迹,使其更容易折叠。
16. 上光:使用上光机对印刷品进行上光处理,使其表面更加光滑、明亮。
17. 包装:将成品印刷品进行包装,可以选择塑料袋、纸箱等包装材料,以保护印刷品不受损。
以上是一份较为常见的印后工艺流程,不同的印刷品可能还有其他特定工艺的需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工处理。
这些印后工艺流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印刷品更具观赏性、实用性和耐久性。
印刷品印后加工的例子

印刷品印后加工的例子
印刷品印后加工是指在印刷品印刷完成后,对印刷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工艺,以提升印刷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以下是十个印刷品印后加工的例子:
1. 覆膜加工:通过在印刷品表面覆盖一层透明薄膜,增加印刷品的光泽度和耐用性,提高印刷品的质感和品质。
2. 烫金加工:利用热压技术,在印刷品表面施加金属箔,如金箔或银箔,使印刷品具有金属质感,增加其视觉效果和档次感。
3. 凹凸印刷:利用凹版印刷技术,将印刷品表面的图案或文字凹陷或凸出,增强印刷品的触感和立体感,提高视觉效果。
4. 压纹加工:通过在印刷品表面施加压纹模具,使印刷品产生纹理效果,增加触感和质感,提升印刷品的附加值。
5. 切割加工:通过切割技术,将印刷品切割成特定的形状,如折页、名片等,增加印刷品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6. UV光固化:利用紫外线照射技术,将印刷品表面的UV油墨或UV 涂层快速固化,提高印刷品的耐磨性、耐水性和耐光性。
7. 穿线装订:通过穿孔和穿线的方式,将印刷品的多页纸张固定在一起,形成书籍或册子,提供方便翻阅和使用。
8. 装订加工:通过胶装、硬壳装订、骑马钉装订等方式,将印刷品的单页或多页纸张固定在一起,增加印刷品的完整性和稳固性。
9. 激光切割:利用激光切割技术,将印刷品表面的纸张或材料进行精确切割,实现特殊形状的设计效果,提升印刷品的独特性和可玩性。
10. 空气吹塑:通过对印刷品表面进行高压气流吹塑,使其呈现立体的效果,增加印刷品的立体感和触感,提高视觉冲击力。
以上是十个印刷品印后加工的例子,这些加工工艺能够提升印刷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使印刷品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印刷厂如何进行印刷品的印后加工和处理?

印刷厂如何进行印刷品的印后加工和处理?一、涂布加工涂布加工是印刷品印后加工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通过在印刷品表面涂布一层透明的保护膜,提高印刷品的耐磨性和耐水性,增强其外观质感和使用寿命。
涂布加工通常采用定量涂布法,即通过涂布机将适量的涂料均匀地涂布于印刷品表面,并经过干燥处理以形成保护膜。
在涂布加工中,印刷厂需要根据不同印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涂料和涂布方法,并确保涂布均匀、干燥完全,以保证印刷品的品质和工艺。
二、烫金加工烫金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印后加工技术,通过将金属箔或热熔胶压印于印刷品表面,使其具有金属质感和视觉效果。
烫金加工通常分为平烫和凹凸烫两种方法。
平烫是将金属箔压印于印刷品表面,使其形成金属箔烫印图案。
而凹凸烫是通过将热熔胶压印于印刷品表面,并与金属箔结合,形成凹凸纹理的烫印效果。
烫金加工需要印刷厂掌握合适的烫印温度和压力,以及熟练的烫印技巧,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三、覆膜加工覆膜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印后加工方式,通过在印刷品表面覆盖一层透明的膜,提升印刷品的光泽度、耐磨性和防水性。
覆膜加工通常采用热覆膜或冷覆膜的方法。
热覆膜是通过覆膜机将热敏胶片与印刷品表面复合,然后经过加热和压力处理以形成膜层;而冷覆膜是使用冷敏胶片进行覆膜。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印刷厂都需要选择合适的覆膜材料和方法,并掌握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覆膜效果和印刷品的质量。
四、折页和裁切折页和裁切是印刷品印后加工中常见的环节。
折页是将印刷品按照一定的规格和方式进行折叠,使其具有更好的可阅读性和便携性。
折页需要印刷厂掌握合适的折叠方法和规格,以确保折页线的准确度和外观效果。
裁切是将印刷品按照一定的尺寸进行切割,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最终成品规格。
印刷厂需要使用专业的切纸机和裁切工具,并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操作,以确保裁切的准确度和成品质量。
五、装订和装箱装订和装箱是印刷品印后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
装订是将印刷品的各个部分按照设计要求和规格进行组合和固定,形成成品。
胶印印后加工工艺有哪些?

胶印印后加工工艺有哪些?通常印刷品的效果未达成效果或想要进一步加工以获得更炫酷视觉效果,则需要用到一系列的“印后工艺”,分为表面加工、成型加工、书刊装订及其他工艺。
以下介绍的工艺知识,让你印刷工艺认识更上一层楼。
一、表面加工工艺定义。
覆膜:覆膜工艺可分为覆亚膜和覆亮膜两种,亚膜不如亮膜光亮但更显档次,覆膜可增强印刷品的防潮、防晒、耐磨、防污、抗水、耐热等性能。
UV:UV印刷是一种通过紫外光干燥、固化油墨的一种印刷工艺。
UV可以增加产品亮度与艺术效果,保护产品表面,其硬度高,耐腐蚀摩擦,不易出现划痕等,有些覆膜产品现改为上UV,能达到环保要求,但UV产品不易粘接,有些只能通过局部UV或打磨来解决。
过胶:给印刷品压一层塑料膜,有水晶膜、光膜、亚膜、柔触膜等材质可供选择。
烫金烫银:使用热移印的方法将金属箔(金、银箔)烫印在印刷品表面上,使印刷品表面有金属质感和效果。
击凸:又称压印,使用压力将图形或文字压在印刷品表面,以达到特殊的触感和视觉效果。
植绒:在印刷品表面刷一层胶,然后再贴上一些绒毛材质,使得印刷品表面有绒布的效果。
压纹:压纹工艺是一种使用凹凸模具,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用印刷品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对印刷品表面进行艺术加工的工艺。
经压纹后的印刷品表面呈现出深浅不同的图案和纹理,具有明显的浮雕立体感,增强了印刷品的艺术感染力。
上光:上光有三种形式,分别是涂布、压光和UV上光,可增强印刷品的防潮、防晒、耐磨、防污、抗水性能。
二、成型加工工艺。
模切:模切工艺就是根据印刷品的设计要求制作专门的模切刀,然后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承印物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
折页:折页是常见的印后工艺,有对折、三折、四折、五折、手风琴折等折法。
压痕:纸张太厚,或是纸浆太脆的印品直接折页的话,内部的纸浆外露,导致画面严重破损。
压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压痕分为平压、滚压、和旋转压三种原理,分别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应场合。
印后加工技术

Chunyang Han
Department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 SYAU
Post-press Finishing Technique
Chunyang Han
Department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 SYAU
Post-press Finishing Technique
Post-press Finishing Technique
Chunyang Han
Department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 SYAU
Post-press Finishing Technique
Chunyang Han
Department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 SYAU
Chunyang Han
Department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 SYAU
Post-press Finishing Technique
Chunyang Han
Department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 SYAU
Post-press Finishing Technique
Post-press Finishing Technique
Chunyang Han
Department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 SYAU
Post-press Finishing Technique
Chunyang Han
Department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 SYAU
Post-press Finishing Techniqu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后加工工艺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印后加工工艺
印刷品印后加工,按加工的目的,可分为三大类:印刷品印后加工,按加工的目的,可分为三大类:
①印刷品表面装饰。
②装订
③纸容器加工
印刷品表面装饰主要包括覆膜、上光、模切压痕、装订、印后装饰
一、覆膜,就是将塑料薄膜涂上粘合剂,与纸印刷品经加热、加压后使之粘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的产品加工技术。
覆膜的作用和特点如下;
1、作用:
①增加印刷品光亮度;②改善耐磨强度,防水、防污、耐光、耐热等性能;
③提高商品的艺术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2、特点:
①吸附作用②静电作用③扩散作用
覆膜工艺流程
覆膜的工艺流程为:工艺准备→安装塑料薄膜滚筒→涂布粘合剂→烘干→设定工艺参数(烘道温度和热压温度、压力、速度)→试覆膜→抽样检测→正式覆膜→复卷或定型分割。
覆膜可分为干式覆膜、湿式覆膜、预涂膜覆膜
覆膜的基本材料
(1)粘合剂
干式:溶剂型粘合剂
湿式:水溶性粘合剂
预涂膜:热熔型粘合剂(无溶剂)
涂布量太大产生问题:薄膜收缩,涂布量太大产生问题
(2)薄膜
电晕处理
(3)纸张
胶版纸、铜版纸、白纸板
覆膜的基本设备
干式覆膜机、湿式覆膜机
二、上光
上光就是在印刷品表面涂敷(或喷、或印)上一层无色透明的涂料,经流平、干燥、压光以后,在印刷品的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透明光亮层。
上光的作用和特点
(1)作用
增强印刷品的外观效果;
②改善印刷品的使用性能
③增进印刷品的保护性能
(2)特点(与覆膜相比)
环保、成本低、效率高
上光工艺
(1)形式:涂布、压光和UV上光
(2)基本工艺:送纸(手动、自动)→涂布上光涂料→干燥。
(3)上光涂料涂布方法:刮刀式涂布和辊式涂布。
(4)干燥方法:热风干燥、红外线干燥、紫外线干燥、电子束干燥
(5)UV上光的特点
上光材料
上光涂料的基本组成由主剂(成膜树脂)、助剂和溶剂三部分组成。
主剂是上光涂料的成膜物质,助剂是为改善上光涂料的理化性能和工艺特性而需加入的一些辅助物质,溶剂的作用是分散、溶解、稀释主剂和助剂。
上光设备
上光机的组成(涂布装置、干燥装置、传送装置、输纸和收纸装置)
三、模切压痕
模切工艺就是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它板状坯料轧切成所需形状和切痕的成型工艺。
压痕工艺则是利用压线刀或压线模,通过压力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利用滚线轮在板料上滚出线痕,以便板料能按预定位置进行弯折成型。
在大多数情况下,模切压痕工艺往往是把模切刀和压线刀组合在一个模版内,在模切机上同时进行模切和压痕加工的,故可简单称之为模压。
模切压痕的工艺流程
上版→调整压力→确定规矩→粘塞橡皮→试压模切→正式模切→整理清废→成品检查→点数包装
模切压痕原理
(1)原理
模压前,需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用钢刀(即模切刀)和铜线(即压痕刀)或钢模排成模切压痕版(简称模压版),将模压版装到模压机切压痕版(简称模压版),将模压版装到模压机在压力作用下,将纸板坯料轧切成型并压出折叠线或其它模纹。
模切压痕设备
根据模切版和压切机构两部分主要工作部件的形状不同,模切机可分为平压平、圆压平和圆压圆三种基本类型;而在平压平模压机中版台及压板的方向位置不同,又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四、电化铝烫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书刊、包装装潢印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印刷色彩不仅需要光谱色彩,还需要更为高级的金属色彩。
电化铝烫印是一种不用油墨的特种印刷工艺,它是借助一定的压力与温度,运用装在烫印机上的模版,使印刷品和烫印箔在短时间内相互受压,将金属箔或颜料箔按烫印模版的图文转印到被烫印刷品表面,俗称烫金。
电化铝箔材分类及特点
电化铝烫印箔,一般由五层不同材料组成,从反面到正面依次为基膜层(也称片基)、隔离层(也称脱离层)、保护层(又称颜色层)、铝层和粘胶层。
电化铝箔材的分类及特点
就其颜色品种而言,以金属最为普通,另有银色、大红色、桔红色、蓝色、绿色、棕红色、淡金墨色、黑色等。
烫印机的类型及特点
烫印机就是将烫印材料经过热压转印到印刷品上的机械设备。
烫印设备按烫印方式分: 有平压平、圆压平和圆压圆三种烫印机,按自动化程度分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三种,根据整机形式的不同,烫印机又有立式和卧式之分。
电化铝烫印工艺
电化铝烫印是利用热压转移的原理,将铝层转印到承印物表面。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热溶性的有机硅树脂脱落层和粘合剂受热熔化,有机硅树脂熔化后,其粘结力减小,铝层与基膜层剥离,热敏粘合剂将铝层粘接在烫印材料上,带有色料的粘层就呈现在烫印材料的表面。
五、凹凸压印
凹凸压印又称压凸纹印刷,是印刷品表面装饰加工中一种特殊的加工技术,它使用凹凸模具,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印刷品基材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对印刷品表面进行艺术加工。
压印的各种凸状图文和花纹,显示出深浅不同的纹样,具有明显的浮雕感,增强了印刷品的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
凹凸压印印版制作
凹凸压印工艺需要制作两块印版,一块为凹版,一块为凸版,并要求两版有很好的配合精度。
工艺方法
凹凸压印根据最终加工效果的不同,一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单层凸纹、多层凸纹、凸纹清压、凸纹套压
六、印后加工的重要性
1、赋予印刷品以美感;提高印刷品的档次;赋予印刷品新的功能和新的生命。
2、印后加工是决定印刷产品成败的关键,往往由于印后加工的质量问题而造成印刷品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