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组分划分方法_景彦平

合集下载

沥青化学组分分离方法探索

沥青化学组分分离方法探索
k + . . + + + .
沥 青化 学( 中国石油 工程建设公 司华东设计分公 司 )

要: 沥青 的使 用性能与其化学 组成有着密切 的关系 , 从 酸碱角度 出发 , 建立 了沥青化学组分 分离方法 , 利
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沥青 分为中性分 、 酸性分 、 碱性分及 两性分 , 确定 了沥青 I E C组分 分离 方法 中沥青 最佳用 量为 1 0 g及其 冲洗各 组分所用 的溶 剂 , 得到 了沥青化学组分含量范 围: 中性分含量在 6 0 %一 7 2 %之间 , 酸性
己烷冲 洗后仍无变化 , 这说明阳离子树脂可 以过夜。而活化好 的阴离子树脂过夜后发现 , 树脂颜色由活化后的浅黄色变为微 黄白 色, 且首先从树脂顶部开始失活 。 这就需要当天活化 阴离 子树脂应当天进样 , 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实验进程。
1 . 4 冲洗 液 的 选择
I E C的分离原理是 流动 相连续 提供 与 固定 相离 子交换 位置的平衡离子相同电荷 的离 子 , 这种平衡 离子 ( 淋洗液 中 的淋洗离子 ) 与 固定相 离子 交换 位 置的相 反 电荷 以库 伦力 结合 , 并保持 电荷平衡 。进样 之后 , 样 品离子 与淋洗 离子竞 争固定相上的电荷 位置 。当固定相 上的离子 交换位 置被样 品离子置换时 , 由于样 品离子 与 固定 相电荷之 问的库伦 力 ,
选取 国内四种 沥青 ( B 9 0 、 G L 、 X 9 0和 B 3 0 ) ,并 将其 进 行老化模拟实 际路面沥青 。不同老化 阶段 沥青样 品的制备 : 用石油沥青薄膜烘箱试 验法 ( T F O T , G B / T 5 3 0 4~ 2 0 0 1 ) 模 拟 沥青在拌 和和铺筑过程 的老化。将 四种新 鲜沥青经过 T F O T 试验 , 制备新 路 面沥 青 样 品 , 其 简称 是 在 沥青 简 称后 加 T 。 所 以四种新路面沥青样 品为 B 9 0 T、B 3 0 T 、 G L T、 X 9 0 T 。用 压 力老化容器加速沥 青老化试验法 ( P A V, S H / T 0 7 7 4— 2 0 0 5) 模拟路面多年使用 中的老 化 。将 五种新 路面 沥青样 品经 过 P A V试验过 程 , 获得五种 路 面使用 8 —1 0 a 后 的沥青样 品。 其简称是在沥青简称后加 P 。所 以四种 路面使用 8~1 0 a后 的沥青样 品为 B 9 0 P 、 B 3 0 P 、 C L P 、 X 9 0 P 。新鲜 沥青 样品编 号

沥青组分和分子量分布规律

沥青组分和分子量分布规律

沥青组分和分子量分布规律
宋艳茹钱沧源张水燕张玉贞
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研究所(东营257061) 摘要根据冲洗溶剂的量和极性直接将沥青分成不同的组分,详细考察了沥青组分分布情况,并用VPO法测定了各组分的分子量,考察了沥青组分中分子量的分布规律,沥青组分分布及分子量分布规律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沥青的粘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沥青的粘附性能与沥青的极性和分子量有关,而溶剂淋洗体积和极性的变化,间接反映了沥青的极性和分子量的大小。

将沥青直接分成不同组分,研究沥青组分和分子量分布规律,对深入了解沥青的工程使用性能一粘附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芳香分的存在提高了沥青中分散介质的芳香度,优质沥青中需要含有较多的芳香分,以使沥青的胶体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胶质加沥青质组分集中沥青中的强极性组分,强极性组分越多,与集料界面的相互作用就越强,则粘附性越好,其路用性能越好
a)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加沥青质中,同族组分分子量递增。

饱和分中含有相对大的烷烃分子,则
b)与芳香分的相容性好,沥青稳定性相对高些。

c)分子的极性越大,组分的分子量增加的梯度越大。

胶质加沥青
质分子量增加幅度较大,其中集中了大量的杂原子化合物,分子间和分子内的氢键作用,形成大分子的趋势比较大,则多官能团分子量增多,与集料界面的粘附性则越强。

(完整word版)四组分分离

(完整word版)四组分分离

四组分分析法是将沥青分离为沥青质、饱和分、芳香分和胶质。

其组分性状见表6—2.表6—2 石油沥青四组分分析法的各组分性状按照四组分分析法,各组分对沥青性质的影响,根据科尔贝特的研究认为:饱和分含量增加,可使沥青稠度降低(针入度增大);树脂含量增大,可使沥青的延性增加;在有饱和分存在的条件下,沥青质含量增加,可使沥青获得低的感温性;树脂和沥青质的含量增加,可使沥青的粘度提高。

焦油的分析1)测定沥青质含量:(1)称取焦油样1 g(W,准确到0.0001 g)于经恒重的磨口锥形瓶中,按每克试样加50mL 溶剂之比例加入正庚烷。

(2)将锥形瓶1、抽提器、冷凝器相连,放到电热套上,打开冷凝水,加热回流0.5h,使样品与正庚烷混合均匀,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取下锥形瓶1,盖好塞子.在暗处静置1h,使沥青质沉淀完全.(3)在装有定量滤纸的玻璃漏斗上过滤,先将锥形瓶1 中上部溶液倒入,滤液收集于锥形瓶2中,最后将沉淀及溶液摇动倒入漏斗,瓶1 中残留物用50~60℃热正庚烷30 mL分3次洗涤,洗涤液亦倒入漏斗,滤液收集于锥形瓶2 中.(4)折叠带有沉淀的滤纸,并放入抽提器中,将锥形瓶2 同抽提器、冷凝器相连,在电热板上回流1 h,除去沥青质中夹杂的油质及胶质。

(5)回流完毕后稍冷却,取下瓶2,在瓶1 中加苯30 mL,装上抽提器和冷凝器,在电热板上回流1 h,抽提到流下的液体无色为止。

(6)冷却后取下瓶1,在水浴上赶去大部分溶剂,放到真空烘箱内,在105~110℃、53。

3~66。

7 KPa负压下放置1 h,取出冷到室温,称重为。

1(7)将锥形瓶2 放在水浴上,赶去溶剂后即得脱沥青质试样。

2)测定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含量:(1)将(7)节得到的全部脱沥青质试样加热溶解后用10 mL石油醚稀释。

(2)在吸附柱下端塞少许棉花,上部填装氧化铝40g,敲紧后加入石油醚30 mL预湿吸附柱。

(3)待预湿石油醚全部进入氧化铝后,加入稀释的试样,用10 mL (80 mL石油醚的一部分)分3 次清洗锥形瓶内残留物,洗涤液亦加入吸附柱内,全部试样进入氧化铝后,再加少量氧化铝。

沥青四组分流程

沥青四组分流程

沥青四组分流程
沥青是一种由石油提炼而来的混合物,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

四组分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沥青中不同组分的方法。

以下是沥青四组分法的大致流程:
1. 选择合适的溶剂: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溶剂来将沥青样品溶解。

常用的溶剂包括戊酮、四氯化碳和苯。

2. 采集沥青样品:将待分离的沥青样品采集到一个容器中,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加入溶剂:将选定的溶剂逐渐加入到沥青样品中,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使沥青完全溶解在溶剂中。

4. 分离组分:将溶解后的混合物通过过滤的方式进行初步分离。

将沥青溶液过滤到一个玻璃过滤瓶中,通过重力作用将固体残渣分离出。

5. 加热蒸发:将沥青溶液放入蒸发皿中,通过加热将溶剂蒸发掉。

加热过程需要控制温度,以免热分解沥青组分。

6. 分离组分:经过蒸发后,沥青中的不同组分会按照其沸点的不同而分离。

较低沸点的组分会首先蒸发掉,较高沸点的组分会在溶剂完全蒸发后残留在蒸发皿中。

7. 检测和分析:分离出的不同组分可以通过各种分析方法进行进一步检测和分析,以确定其化学成分和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四组分法只是一种常用的沥青分离方法之一,具体步骤和条件可能会因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而有所调整。

路面材料答案

路面材料答案

简答题1.沥青组分分析法分为三组分分析法和四组分分析法。

三组分分析法可将沥青分为:油分,作用:赋予沥青以流动性,但含量多时,沥青的温度稳定性差。

树脂,作用:赋予沥青以塑性,树脂组分含量高,不但沥青塑性好,粘性也好。

沥青质,作用:赋予沥青温度稳定性和粘性,其含量高,温度稳定性好,但沥青的塑性降低,硬脆性增加。

四组分分析法可将沥青分为:沥青质:作用:极性很强;影响着沥青的粘结力、粘度、温度稳定性、硬度。

饱和分:作用:非极性稠状油类。

作用是软化胶质和沥青质,保持体系的稳定性芳香分:作用:非极性,分子量最低,是主要的分散介质。

溶解力很强胶质:作用:极性很强,具有很好的粘附力,是沥青质扩散的介质,赋予沥青以可塑性、流动性和粘结性。

沥青老化后组分变化:胶质、芳香酚和饱和酚(挥发)含量减小,沥青质含量增加;空气的氧化作用,使沥青组分发生变化;沥青分子结构的硬化(聚合作用)。

导致沥青使用性能变坏,从而影响了路面的耐久性。

2.沥青按级配组成类型分类分为:路用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能,耐老化性能、抗疲劳性能、表面服务性能、行驶舒适性能等(1)连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小于间断级配的,因此更为密实,用作表面层能够较好的起到防水的作用。

但是连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由于其沥青用量较多,如果不能形成很好的嵌挤结构,即嵌挤密实型级配的话,很容易在高温条件下形成车辙,也易于出现泛油的情况,导致沥青路面抗滑性能下降。

但是,其低温抗裂性能较好。

(2)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较大,用作表面层可以消除路面噪音、提高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易于排出路表积水。

但是,空隙率大也会导致混合料内部在车辆作用下形成较大的动水压力,如果沥青胶结材料性能不佳,将会导致剥落等水损害现象。

而且,空隙也构成了沥青混合料与大气环境相互作用的通道,会加剧沥青的老化。

因此,对于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多采用性能好的改性沥青或粘结力强的橡胶沥青。

(3)密级配按联讯级配原理设计组成,其孔隙率一般为3%-6%,代表性的沥青混合料有AC型和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还有沥青玛蹄脂碎石SMA。

沥青化学结构

沥青化学结构

沥青化学结构
沥青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含有多种环状和非环状化合物。

沥青的化学结构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烷烃、环状化合物和多环芳烃。

1. 烷烃:烷烃是沥青的主要成分之一,占总质量的40%至70%。

烷烃是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直链或支链烃类化合物。


们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或固体,具有低挥发性。

这些烷烃化合物在沥青中起到润滑和粘合作用。

2. 环状化合物:环状化合物是由具有环状结构的碳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主要包括苯和其衍生物。

环状化合物是沥青中的次要成分,通常占总质量的10%至30%。

它们具有较高的挥发性
和化学活性,且对沥青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影响。

3. 多环芳烃:多环芳烃是沥青的另一类重要成分,是由多个环状化合物组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它们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化学惰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沥青的粘性和粘聚性。

多环芳烃是沥青中的主要组分,通常占据总质量的20%至50%。

总的来说,沥青的化学结构非常复杂,由各类碳氢化合物组成。

其中,烷烃、环状化合物和多环芳烃是沥青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决定了沥青的物化性质和用途。

沥青四组分分析的实验研究

沥青四组分分析的实验研究

沥青四组分分析的实验研究摘要石油沥青广泛应用在道路建设中,不同的加工工艺使得沥青的组成成分不同。

本文主要利用四组分分离法,考察了沥青中不同组分对沥青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和动力黏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沥青的化学组成决定了沥青的使用性能。

沥青中油分越多、沥青质越少,软化点和60℃动力黏度越小,25℃针入度越大;沥青中的胶质越多,10℃延度越大。

关键词:四组分;针入度;软化点;延度1前言沥青是有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的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物,一般可分为天然沥青、石油沥青和焦油沥青三大类。

道路沥青主要是石油沥青。

沥青组分是不同领域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将沥青混合物划分为几种组分。

我国道路沥青一般分为四种组分:沥青质、胶质、芳香分、饱和分[1]。

沥青的每一组分都反映了沥青的不同性质,组分划分有利于研究沥青的性质[2-4]。

沥青中的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存在形式如图1所示[1],其中饱和分和芳香分统称为油分。

沥青的化学组分不是简单的混合或溶解,大多数沥青都是以胶体溶液的形式存在。

按照胶体结构理论,沥青是以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沥青质为中心,在周围吸附了一些极性较大的胶质形成胶团,分散在油分中。

2试验部分2.1 原料实验原料为6个连续批次的金陵70#A重交沥青(分别编号为A、B、C、D、E、F)。

6组重交沥青样品的25℃针入度、软化点、10℃延度和60℃动力粘度指标如表1所示。

图1 沥青胶体结构表1 重交沥青指标编号针入度/0.1mm 软化点/℃延度/cm 动力黏度/(Pa·s)A 68.1 48.4 29 220.5B 64.9 48.6 26 244.1C 65.2 48.9 29.2 227.9D 66.1 48.9 27.3 221.9E 69.8 48.7 25.8 216.8F 69.4 49.5 33 211.42.2 实验内容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分别测量6个重交沥青样品的四组分含量,分析沥青的组分对重交沥青性能的影响。

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

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

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石油沥青是一种基本的建筑材料,它的主要用途包括用于马路、桥梁及某些表面覆盖工程。

由于它的受技术、环境、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沥青的性能参数还在不断发展。

为了确定沥青的性能,一般采用组分分析法来分析沥青的组成物质,进而选择最佳原料,以满足沥青工程建设的要求。

组分分析法是对沥青混合料中的各种组分成分进行分析,以确定混合料的性能,满足质量要求的最佳成分比例。

组分分析法可以用来确定沥青混合料的后续修复质量。

要确定后续修复质量,必须先知道混合料中各种组分成分的比例。

例如,要确定能够改善沥青混合料稳定性的组分成分,应先知道该组分含量的多少,以决定是否可以改善稳定性。

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技术手段,用来检验沥青三组成部分的比例。

它使用沥青分离器或称沥青研磨仪,把沥青混合料分成三个不同的组分,分别按照沥青沥青分子重量比(WT)、沥青油含硫量(ST)和沥青沥青凝胶形态(G/W)的比例进行检验。

沥青沥青分子重量比(WT)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沥青沥青分子重量比所占比例,它通常用来衡量高度综合性能成分,例如韧性、低温性能和耐酸性等。

沥青沥青分子重量比越高,混合料性能也就越好。

沥青油含硫量(ST)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沥青油含硫量所占比例,它通常用来衡量耐久性能成分,例如耐温性能和耐久性能等。

沥青油含硫量越高,混合料的耐久性就越好。

沥青沥青凝胶形态(G/W)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沥青沥青凝胶形态所占比例,它通常用来衡量润滑性能成分,例如抗滑性能等。

沥青沥青凝胶形态越高,混合料的润滑性能也就越好。

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通过测量沥青混合料中各种物质的比例,以确保混合料的质量,使沥青混合料能够满足建设工程的性能要求,从而可以保证质量及安全的工程施工。

此外,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还允许工程建设者重新设计沥青混合料,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例如,在满足经济效益的条件下,工程建设者可以对沥青混合料的成分比例进行调整,让混合料更好地满足性能要求,同时减少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 At p resent , t he met hodolo gy of road asp halt adop t s“solutio n2adsorptio n”t hree or fo ur co mpo nent s analytical met ho d. GPC met hodolo gy was utilized to analyze t he result of p resent as2 p halt co mpo nent , which showed t hat t wo different co mpo nent s exit in o ne asp halt co mpo nent . Acco rding to a large amo unt of indoor experiment s , T G met ho dology is p ut forward as a new met hodology . The result of experiment s showed t hat T G met hodology not o nly co mpart mentalize t he asp halt co mpo nent , ensure it’s p roportio n st ruct ure ,but al so can estimate temperat ure stabil2 it y of asp halt . 2 tabs , 4 figs , 9 ref s. Key words : road engineering ;asp halt co mpo nent ;temperat ure stabilit y ; GPC met hod ; T G met hod
0 引 言
沥青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且结构复 杂 。为认识沥青的性质 ,很多研究者致力于沥青化 学组分的分析和研究 ,并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 目前中国在道路石油沥青的组分分析方法中 ,规定 采用的 是“溶 解 吸 附 ”三 组 分 或 四 组 分 的 分 析 法[1~4] 。这种方法能否把沥青化学性质“相近”的组 成部分分到“一组”呢 ? 根据 J TJ 05222000 要求 ,通
图 4 沥青分解温度与组分的确定
( T1 、β1 ) 所对应的沥青分解温度 T 、沥青各组分失重 剩余量β的试验结果见表 2 [7~9 ] 。
以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 I 组分沥青或 II 组分 沥青的“I 组分”起始分解温度为 252~371 ℃,分解 终止温度为 457~506 ℃,其相应组分为沥青全组分 的63 . 9 %~86 . 0 % ; Ⅱ组分沥青的“ Ⅱ组分”的分
“弧”型 ,可认为该沥青是由性质相近的 Ⅱ组分或 Ⅲ
组分物质组成的 ,该沥青可称为 Ⅱ组分沥青或 Ⅲ组 分沥青 。连接 2 个同向“弧”中间反向“弧”切线交点 沿横轴平行与纵轴交点对应数值 ,就是上一组分沥 青所占沥青全组分的比例数 ,见图 4 。
本试验采用美国生产的 T G 仪器 ,在升温速率 20 ℃·min - 1 条件下 ,对常用的沥青各组分的分解 温度 、沥青组分及组分结构进行了试验 。各组分在温 度升高过程中 ,其失重 0 %( T0 、β0 ) 、5 %、50 %、100 %
从图 1~图 3 可以看出 ,每个分离出的单组分 中 ,都包含有 2 种不同的组分物质 。在济南沥青分 组中 ,尽管饱和分组分的分散度小于济南沥青全组 分的分散度 ,但在饱和分的 GPC 分布图中 ,仍出现 2 个明显的峰值 ,这说明在饱和分组分里也包含有 明显不同的 2 种组分物质 。
通过对沥青整组和分组的 GPC 试验分析 ,说明 现行沥青分组方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寻找一 种快速测出沥青组分及其组分比例结构的方法 。本 文以为应用 T G 法分析便可以做到 。
沥青组分划分方法
景彦平1 ,2
(1. 许昌市交通局 ,河南 许昌 461000 ; 2. 长安大学 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64)
摘 要 :目前道路石油沥青的组分采用“溶解 吸附”三组分或四组分的分析法 。以沥青凝胶渗透 色谱 ( GPC) 方法对目前划分沥青组分结果的分析为基础 ,指出了沥青同一组分结果中存在 2 种不 同的组分 ,不能很好地把性质相似的化合物分到 1 个组分中 。通过对济南 、韩国和加德士等 3 种沥 青的大量室内试验研究 ,提出了用沥青热重法 ( T G) 划分沥青组分的新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 ,用 T G 法不仅可以划分沥青组分和确定沥青组分比例结构 ,而且还可以判断沥青温度稳定性的优劣 。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组分 ;温度稳定性 ;沥青凝胶渗透色谱 ( GPC) 方法 ;沥青热重法 ( T G) 中图分类号 :U414. 75 文献标识码 :A
9 镇海 A H290 343 100 355 95. 9 459 59. 3 500 18. 7 0. 52
目前分解温度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按 A S TM 的 规定 ,过热重损失 5 %与 50 %两点的直线与基线的 延长线的交点定为分解温度 ;按 ISO 规定 ,把失重 20 %和 50 %两点的直线与基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定 义为分解温度 。
为了达到既对沥青组分进行划分 、测出沥青各 组分比例结构 ,同时还可测出沥青不同组分的分解 温度 ,本试验按照 A S TM 的规定来测定沥青各组分 的分解温度 。
第 25 卷 第 3 期 2005 年 5 月
长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π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 25 No . 3 May 2005
文章编号 :167128879 (2005) 0320033204
沥青质
2 464
1. 713
Z005
韩 国
饱和分
1 203
1. 856
Z006
韩 国
胶质
3 162
3. 750
Z007
韩 国
芳香分
2 328
3. 272
Z008
韩 国
沥青质
4 422
5. 043
Z009
加德士
饱和分
1 125
1. 752
Z010
加德士
胶质
3 821
3. 779
Z011
加德士
芳香分
过对济南 、韩国和加德士沥青四分组后进行沥青凝胶 渗透色谱 ( GPC) 分析 ,结果表明 ,现有的沥青分组方 法 ,不能很好地把性质相似的化合物分到 1 个组分 中[1~3] 。对此 ,在对济南 、韩国和加德士沥青分组进行 GPC 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用沥青热重法 ( Thermo2 gravimetry , TG) 对沥青进行组分划分的方法。
图 1 济南沥青分子量分布
图 2 韩国沥青分子量分布
图 3 加德士沥青分子量分布
表 1 3 种沥青“分组”的分子量 、分散度分析
编号
产地
组分
Mw
d
Z001
济 南
饱和分
1 024
2. 588
Z002
济 南
胶质
4 451
5. 444
Z003
济 南
芳香分
2 520
2. 807
Z004
济 南
2 TG法分析沥青组分试验
T G 法是在程控温度下 ,测量沥青试样的质量 与温度关系的技术 ,是把沥青试样放在炉子上进行 加热称量的技术 。用 T G 法可以对沥青组分进行划 分 ,测出沥青组分比例结构 ,同时还可以根据沥青分 解温度的高低来判断沥青温度稳定性的优劣 。 2. 1 沥青分解起始温度的确定
2 079
2. 948
Z012
Hale Waihona Puke 加德士沥青质5 193
5. 348
从以上试验结果得出 : (1) 济南沥青组分的组成结构 , 饱和分 ∶芳香
分 ∶沥青质 ∶胶质 = 1 ∶2. 461 ∶2. 406 ∶4. 347 , d 的变化范围为 1. 713~5. 444 ,济南沥青分散度为
3. 712 。 (2) 韩国沥青组分的组成结构 ,饱和分 ∶芳香
表 2 热重分析结果
序号 产地
标号
T0 β0 T5 %1 β5 %1 T50 %1β50 %1 T1 β1 ΔT/Δβ T2 β2
T5 %2 β5 %2
T50 %2 β50 %2
T3
β3
1 兰州
A260 215 100 234 96. 1 394 61. 1 472 22. 9 0. 30 566 22. 9 579 22. 0 716 15. 3 825 5. 8
第 3 期 景彦平 ,等 :沥青组分划分方法
35
2. 2 沥青组分的划分及沥青组分比例结构的确定
(1) 对于沥青 T G 图谱中 ,只有 1 个同向“弧”
型 ,可认为该沥青是由性质相近的物质组成的 。该
沥青称为 Ⅰ组分沥青 。
(2) 对于沥青 T G 图谱中 ,有 2 个或 3 个同向
4 北科氏 A H270 313 100 322 95. 9 419 58. 7 483 18. 0 0. 48 5 泰国 A H290 240 100 252 97. 4 349 78. 0 457 35. 6 0. 30 577 30. 7 586 29. 0 668 15. 5 723 2. 7
(4) 由于沥青的分组使其分子量更趋于均一化 , 使组分分子量的分布更为均匀 ,分组分散度更小 ,沥 青全组分分散度与各组分分散度的关系为 :沥青全 组分分散度要大于各分组组分的分散度 ,但济南沥 青胶质分 ,韩国沥青芳香分 、沥青质 、胶质和加德士 沥青芳香分 、沥青质 、胶质的组分分散度 ,都分别大 于各自沥青全组分的分散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