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的介绍、分类、标准、用途
沥青型号分类

沥青型号分类沥青是一种多用途的建筑材料,也是最常用的公路制建材料,其种类繁多,型号也不尽相同,通常可分为常见型号和特殊型号两大类。
常见型号:一、硫化沥青(LS):通常采用改性的汽油和合成的聚烯烃配制而成,适用于低温抗冻性高的地区,具有抗冻性好,低温柔硬性优越,耐静磨耐活磨性好,延伸性好,真拉比值高的特点,不适宜于高温抗老化、抗耗损性要求较高的地区应用。
二、热熔沥青(HS):采用原油和热熔剂配制而成,可耐热性、耐腐蚀性、耐水性良好,但抗拉性能较差,适用于大多数山区、海岸地带、中高温地区公路建设,以及港口桥梁等,但对抗折曲性要求较高的裂口处理不佳。
三、改性沥青(MS):由热熔沥青为基料,通过改性材料的添加组成,兼有热熔沥青的特性,表明出良好的抗折性能和弹性模量,耐温稳定性好,可用于抗折与耐热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四、沥青混合料(HM):由砂砾、石灰泥、填充料等构成,添加一定量的沥青与混合料进行搅拌、熔结过程,有松散型和硬度型,用于公路基层构造层和表面饰面。
五、清水防护层:也称防水性沥青,是一种水泥-黏土沥青,采用低固含量的热熔沥青,搭配水泥-黏土作为粘合剂,具有耐水性好、弹性低、裂缝抗扩展性好等特点,用于防止水蚀,通常应用于铁路轨道、桥梁等抗水工程。
特殊型号:一、反孔沥青混凝土(HM):由沥青、沙子、碎石、矿石、砂、水泥等组成,可用于地面、屋面建设,可用作压实层、面层或走道使用,耐磨性高,气温和湿度不受太大影响,抗压性较好。
二、非硫化沥青(NLS):采用水性标准成沥青和热熔沥青的混合做改性后制成,可耐热性、耐水性良好,抗分解性、耐撞击性均较佳,通常用于建筑物、公路等采用反射工艺施工的地段,或长时间高温、低温交替的地域施工,以及抗折耐蚀均为优秀的含沥青材料。
三、吸声沥青(AS):其主要成份为改性沥青,加入一定量的岩棉纤维,可安装在桥梁、隧道、高架,用以减少噪声和减衰幅度,以改善环境。
四、防腐沥青(RS):其主要成份是热熔沥青,加入防腐剂和耐磨剂,如聚二氧化硅、矽酸镁片状材料等,具有抗酸性、抗冲蚀性好,表现出优异的抗撞击性与抗蠕变性,可用于地下采暖管道等极端腐蚀性环境施工。
沥青是什么材料

沥青是什么材料沥青是一种黑色的黏稠物质,常用于道路建设和防水工程。
它是一种由石油提炼得到的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下面将对沥青的成分、性能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介绍。
一、成分:沥青主要由碳、氢、氧和少量的硫、氮等元素组成。
它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含有各种碳氢化合物,其中以烷烃、芳烃和脂环烃最为主要。
不同类型的沥青具有不同的成分,如道路用热沥青主要以芳烃为主,防水用冷沥青则以脂环烃为主。
二、性能:1. 黏性:沥青具有很高的黏附性和黏性,能够黏结接合其他材料并形成坚固的结构。
2. 柔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弯曲性,能够适应道路沉陷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
3. 防水性:沥青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透,防止基层材料受潮、发霉等。
4. 耐久性:沥青经过适当处理和施工可以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承受机械、化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三、应用:1. 道路建设:沥青是道路建设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用于路面的铺设和修补。
它能够增加道路的耐久性、提高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2. 防水工程:沥青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防水工程中,如地下室、屋顶、墙面等。
它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透,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3. 石油与化工工业:沥青在石油提炼、炼油和化工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用作石油产品的原料,如燃料油、煤油、润滑油等。
4. 装饰材料:沥青还可以用于装饰材料的生产,如沥青瓦、彩色沥青等。
这些材料具有耐久性好、防水性强、色彩丰富等特点。
四、环境影响:沥青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如挥发有害物质、气味扩散等。
此外,沥青的生产过程和废弃物处理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在使用沥青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合理处理废弃物,选择低挥发性的产品,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沥青是一种由石油提炼得到的有机胶体物质,具有黏性、柔性、防水性和耐久性等特点。
它在道路建设、防水工程、石油与化工工业以及装饰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沥青材料知识点总结

沥青材料知识点总结一、沥青的基本概念1.1 沥青的定义沥青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或人工产生的油质物质,主要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
它是一种具有胶质性质的物质,能够在适当条件下变为流体状态,也可以在干燥空气中凝固成为坚硬的物质。
1.2 沥青的来源沥青可分为天然沥青和人工合成沥青两大类。
天然沥青主要来源于石油的裂解过程中产生的渣油,或是从石油矿床中开采出来的天然产物。
而人工合成沥青则是通过在实验室或工厂中用化学方法合成的。
1.3 沥青的用途沥青主要用于道路铺设、建筑物防水、防腐、防腐蚀等领域。
在道路建设中,沥青通常用于铺设路面,以增加其耐用性和抗水性;在建筑防水领域,沥青则被用作防水层的主要材料。
二、沥青的性质2.1 物理性质沥青是一种具有胶质性质的物质,具有坚固性和可塑性。
在室温下,沥青呈固态或半固态,但在适当温度下,可以变为流体状态。
此外,沥青还具有抗老化、不透水、耐腐蚀等优良物理性质。
2.2 化学性质沥青主要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具有较高的碳氢比。
它在高温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此外,沥青还具有不溶于水、耐酸碱的化学性质。
2.3 热性质沥青的热性质主要体现在其软化点、粘度和流动性等方面。
软化点是指沥青在一定条件下软化成半流体状态的温度,通常用来表示沥青的硬度和耐高温性能。
粘度是指沥青的流动性,高粘度的沥青具有较强的坚固性,而低粘度的沥青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三、沥青的生产工艺3.1 天然沥青的提取天然沥青的提取是通过石油开采或天然沥青矿床开采等方式获取。
石油开采后的渣油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精制,可以得到茶胶沥青、硬质沥青和软质沥青等不同类型的沥青;而天然沥青矿床中的天然沥青则可直接用于生产。
3.2 人工合成沥青的生产人工合成沥青通常通过在实验室或工厂中进行化学合成的方式获得。
常见的方法包括热裂解、催化裂解以及油页岩加工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石油、天然气或煤等原料转化为沥青原料,再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精制,得到所需的沥青产品。
沥青的分类

沥青的分类复习:1、沥青的分类2、沥青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3、沥青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掺配4、煤沥青的特点§10、3改性沥青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改型沥青在沥青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矿物填充料,可以提高沥青的粘性和耐热性,减小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同时也减少了沥青的耗用量,主要适用于生产沥青胶。
1、矿物改性沥青矿物填料有粉状和纤维状两种,常用的有滑石粉、石灰石粉、硅藻土、石棉绒和云母粉等。
矿物填充料改性机理由于沥青对矿物填充料的润湿和吸附作用,沥青可以单分子状态排列在矿物颗粒(或纤维)表面,形成结合力牢固的沥青薄膜,称之为“结构沥青”。
结构沥青具有较高的粘性和耐热性等。
2、树脂改性沥青用树脂改性石油沥青,可以改善沥青的耐寒性、耐热性、粘结性和不透气性。
在生产卷材、密封材料和防水涂料等产品时均需应用。
3、橡胶改性沥青石油沥青中掺入橡胶后,可使其气密性、低温柔性、耐化学腐蚀性、耐光、耐臭氧性、耐候性和耐燃性等得到大大改善。
4、橡胶和树脂共混改性沥青以合成橡胶及合成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防水材料。
具有高弹性、耐老化性强、可单层冷施工等特点。
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是以聚合物为基础,配以适当的助剂配制而成的。
高分子材料的特性与传统材料相比,高分子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密度小、比强度高,加工性能优良,装饰性好,耐腐蚀性好,电绝缘性好,减震、吸声和隔热性好,耐水性和耐水蒸汽性好。
高分子材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弹性模量较低,热膨胀系数较大,易燃烧、有毒烟。
§10、4建筑防水制品一、防水卷材1. 沥青防水卷材凡用原纸或玻璃布、石棉布、棉麻织品等胎料浸渍石油沥青(或焦油沥青)制成的卷状材料,称为浸渍卷材(有胎卷材)。
将石棉、橡胶粉等掺入沥青材料中,经碾压制成的卷状材料称为辊压卷材(无胎卷材)。
这两种卷材通称沥青防水卷材。
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为涂盖层、纤维织物或纤维毡为胎体,粉状、粒状、片状或薄膜材料为防粘隔离层的片状可卷防水材料。
沥青分类 国家 标准

沥青分类国家标准
沥青的分类标准主要基于其在自然界中的获得方式和化学组分。
按照在自然界中获得的方式,沥青可以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两大类。
地沥青又可以分为天然沥青和石油沥青,天然沥青是石油在自然条件下,长时间经受地球物理因素作用而形成的产物,而石油沥青是石油经精制加工成油品后,最后加工而得到的产品。
焦油沥青则是各种有机物(煤、泥炭、木材等)干馏加工得到的焦油,经再加工而得到的半成品。
另外,根据沥青的化学组分,石油沥青可以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
此外,道路沥青也是沥青的一种重要分类,主要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
按照国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觃范》的规定,道路石油沥青的分级依据沥青的针入度共分为160、130、110、90、70、50、30
等七个标号,其中常用的70号沥青针入度在61~80之间,15度延度大于100CM,软化点在44~54℃之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沥青的介绍、分类、标准、用途及检验指标

沥青材料沥青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所组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混合物,憎水性材料,结构致密,几乎完全不溶于水、不吸水,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因此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的防水、防潮和防渗;沥青属于有机胶凝材料,与砂、石等矿质混合料具有非常好的粘结能力,所制得的沥青混凝土是现代道路工程最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1.元素组成石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元素组成主要是碳(80%~87%)、氢(10%~15%);其余是非烃元素,如氧、硫、氮等(<3%);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
2.组分组成通常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与其工程性能有一定联系的几个化学成分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
我国现行规程中有三组分分析法和四组分两种分析法两种。
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三个组分。
1)油分为淡黄色透明液体,赋予沥青流动性,油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沥青的柔软性、抗裂性及施工难度。
我国国产沥青在油分中往往含有蜡,在分析时还应将油、蜡分离。
蜡的存在会使沥青材料在高温时变软,产生流淌现象;在低温时会使沥青变得脆硬,从而造成开裂。
由于蜡是有害成分,故常采用脱蜡的方法以改善沥青的性能。
2)树脂为红褐色粘稠半固体,温度敏感性高,熔点低于100℃,包括中性树脂和酸性树脂。
中性树脂使沥青具有一定塑性、可流动性和粘结性,其含量增加,沥青的粘结力和延伸性增加;酸性树脂含量不多,但活性大,可以改善沥青与其它材料的浸润性、提高沥青的可乳化性。
3)沥青质为深褐色固体微粒,加热不熔化,它决定着沥青的粘结力、粘度和温度稳定性,以及沥青的硬度、软化点等。
沥青质含量增加时,沥青的粘度和粘结力增加,硬度和温度稳定性提高。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1、粘滞性粘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
各种石油沥青粘滞性的变化范围很大,与沥青组分和温度有关。
沥青分类和规格等级

沥青分类和规格等级沥青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机场跑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
沥青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和规格等级的划分。
本文主要介绍了沥青的分类和规格等级,旨在帮助工程师和用户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
一、沥青的分类1.矿物沥青:主要由天然矿物沥青或改性矿物沥青组成,从煤矿或油田中提取。
因为其天然资源和良好的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矿物沥青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沥青材料。
2.石油沥青: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含油质地物质,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石油沥青由于能有效地利用石油燃料的副产品,具有吸水性能高、柔软性好、耐久性强等特点,近年来已经成为了沥青材料中的一大类型。
3.改性沥青:主要是通过对石油沥青进行改性,使其具有新的特性与性能,从而改善沥青的耐久性,例如防水性、耐老化性、抗紫外线性等。
改性沥青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稳定性和防止路面开裂。
二、沥青的规格等级1.粘度:是沥青材料常用的一个规格等级,它用来衡量沥青的黏着性和粘着性。
在沥青应用中,粘度是最常用的规格等级之一,其单位为Pa.s。
2.柔软点:是沥青材料中的重要技术指标,它用来测量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
柔软点取决于沥青中纯度、成分、粘度以及其他复合材料的添加量等各种因素。
3.黏结性:是沥青与其它物质(如聚合物、橡胶、沥青垫等)组合时的一个重要指标。
黏结性能力好的沥青能够与外部物质形成紧密的连接,从而提高路面的抗压性和抗拉强度。
4.弯曲疲劳性能:是沥青材料的一种重要性能指标,其表达了沥青材料在应力周期载荷下的耐久性。
弯曲疲劳性能好的沥青能够长期保持路面平整和舒适,减少路面维修的频率。
5.抗龟裂性:是沥青路面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沥青路面在承受车辆重量和大量行驶时的性能。
抗龟裂性好的沥青可以有效地减少路面上面的裂纹,从而提高路面的平整和耐久性。
三、综合因素的考虑在选择沥青材料时,需要考虑上述规格等级和其他综合因素,比如环保性、可再生性、低温抗裂性、抗滑性、抗水性等。
沥青知识点和总结

一、沥青的基本性质1. 物理性质:沥青是一种由油质和沥青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它具有很强的粘附性和黏附性。
在室温下,沥青呈固态,但在高温下会变成液态。
这种特性使得沥青成为一种很好的道路建筑材料。
2. 化学性质:沥青主要由碳、氢、氧和少量的硫、氮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它在加热时会发生热解,产生一些气体和液体。
3. 工程性质:在道路建设中,沥青主要用作黏结剂,它能够将道路表层材料牢固地黏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实的路面。
同时,它还能够保护路面不受水的侵蚀,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二、沥青的分类1. 按来源分:沥青主要分为天然沥青和人工合成沥青两种。
天然沥青是从天然矿石或含油页岩中提炼而来,它的成分与性质是非常稳定的。
人工合成沥青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一种沥青,它的质量和性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 按用途分:根据不同的用途,沥青又可以分为路用沥青、建筑沥青和工业沥青。
路用沥青主要用于道路建设,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建筑沥青主要用于建筑材料的制备;工业沥青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工业领域。
三、沥青的性能要求1. 稳定性:道路表层材料需要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性能,因此,路用沥青需要具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和抗裂能力。
这就需要沥青具有较高的粘度和弹性模量。
2. 粘附性:沥青的粘结性能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它需要能够将道路表层材料牢固地黏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实的路面。
因此,沥青的粘附性需要足够高。
3. 耐水性:路面经常会受到雨水的侵蚀,因此,沥青需要具有一定的耐水性,保持良好的黏结性能。
同时,沥青还需要具有较高的耐老化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四、沥青的应用1. 道路建设:沥青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主要用于路面层的施工。
在道路建设中,沥青需要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量进行选用,以满足其性能需求。
2. 建筑材料:沥青还可以用于建筑材料的制备,例如防水卷材、涂料等。
这些材料在建筑工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工业应用:工业沥青主要用于某些特殊的工业领域,如化工、能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行试验法是采用环与球法软化点。将沥青试样注于内径为18.9mm的铜环中,环上置一重3.5g的钢球,在规定的加热速度(5℃/min)下进行加热,沥青试样逐渐软化,直至在钢球自重作用下,使沥青下坠25.4mm时的温度称为软化点,符号为TR&B。软化点越低,表明沥青在高温下的体积稳定性和承受荷载的能力越差。
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
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将沥青划分成不同的种类和标号(等级),以便选用。目前石油沥青主要划分为三大类: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和普通石油沥青。
在对沥青划分等级时,是依据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指标。针入度是划分沥青标号的主要指标。对于同一品种的石油沥青,牌号越大,相应的粘性越小(针入度值越大)、延展性越好(塑性越大)、感温性越大(软化点越低)。
煤沥青是由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及其氧、硫、碳的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元素为C、H、O、S和N,煤沥青元素组成的特点是“碳氢比”较石油沥青大得多。煤沥青化学组分的分析方法与石油沥青相似,可分离为:油分、软树脂、硬树脂、游离碳C1和游离碳C2五个组分;其中油分中含有萘、蒽、酚等有害物质,对其含量必须加以限制。
石油沥青的选用
选用石油沥青时应根据工程性质(房屋、道路、防腐)、当地气候条件、所处工程部位(层面、地下)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由于高牌号沥青比低牌号沥青含油分多、抗老化能力强,故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牌号高的石油沥青,以保证有较长的使用年限。
1)道路石油沥青道路石油沥青又分为重交通石油沥青、中轻交通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等。道路工程中选用沥青材料应考虑交通量和气候特点。南方高温地区宜选用高粘度的石油沥青,以保证夏季沥青路面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不出现车辙等;而北方寒冷地区宜选用低粘度的石油沥青,以保证沥青路面在低温下仍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避免出现开裂。
沥青
地沥青
天然沥青
石油沥青
焦油沥青
煤沥青
木沥青
页岩沥青
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
1.元素组成
石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元素组成主要是碳(80%~87%)、氢(10%~15%);其余是非烃元素,如氧、硫、氮等(<3%);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
2.组分组成
2)建筑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针入度较小(粘性较大)、软化点较高(耐热性较好),但延伸度较小(塑性较小),主要用作制造油纸、油毡、防水涂料和沥青嵌缝膏等。它们绝大部分用于建筑屋面工程、地下防水工程、沟槽防水、防腐蚀工程及管道防腐工程等。使用时制成的沥青胶膜较厚,增大了对温度的敏感性;同时黑色沥青表面又是好的吸热体,一般同一地区沥青屋面的表面温度比其他材料的都高;沥青屋面达到的表面温度比当地最高气温高25℃~30℃。为避免夏季流淌,一般屋面用沥青材料的软化点还应比本地区屋面最高温度高20℃~25℃,可选用10号或30号石油沥青。例如武汉、长沙地区沥青屋面温度约达68℃,选用沥青的软化点应在90℃左右,低了夏季易流淌;但也不宜过高,否则冬季低温易硬脆、甚至开裂。一些不易受温度影响的部位、或气温较低的地区,如地下防水防潮层等,可选用牌号较高的沥青,如60号或100号沥青。所以,选用石油沥青时要根据地区、工程环境及要求而定。
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相比,在技术性质上存在下列差异:温度稳定性较低;与矿质集料的粘附性较好;气候稳定性较差,老化快;耐腐蚀性强,可用于木材等的表面防腐处理等。煤沥青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粘度、蒸馏试验、含水量、甲苯不溶物含量、萘含量、酚含量等。其中,粘度表示了煤沥青的粘结性,是评价煤沥青质量最主要的指标,也是划分煤沥青等级的依据,其测试方法与石油沥青类似。
≯50
≯60
≯60
≯65
≯65
≯70
≯70
≯65
-
闪点(℃)
≮180
≮200
≮230
≮230
≮230
≮230
≮99
≮99
≮99
石油沥青牌号的简易判断方法见表。
石油沥青牌号的简易判断方法
牌号
简易鉴别方法
牌号
简易鉴别方法
140~100
质软
60
用铁锤敲,不碎,只变形
30
用铁锤敲,变成较大的碎块
10
用铁锤敲,变成较小的碎块
通常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与其工程性能有一定联系的几个化学成分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我国现行规程中有三组分分析法和四组分两种分析法两种。
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三个组分。
1)油分为淡黄色透明液体,赋予沥青流动性,油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沥青的柔软性、抗裂性及施工难度。我国国产沥青在油分中往往含有蜡,在分析时还应将油、蜡分离。蜡的存在会使沥青材料在高温时变软,产生流淌现象;在低温时会使沥青变得脆硬,从而造成开裂。由于蜡是有害成分,故常采用脱蜡的方法以改善沥青的性能。
表6–1石油沥青技术标准
质量指标
道路石油沥青
建筑石油
沥青
普通石油沥青
200
180
140
100
甲
100
乙
60
甲
60
乙
30
10
75
65
55
针入度(25℃,100g,5s)
(0.1mm)
201~300
161~200
121~160
91~120
81~120
51~80
41~80
25~40
10~25
75
65
55
延度(25℃,5cm/min)
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常以蒸发损失和蒸发后针入度比来评定。其测定方法是:先测定沥青试样的质量及其针人度,然后将试样置于加热损失试验专用烘箱中,在160℃下加热蒸发5h,待冷却后再测定其质量和针人度,再按下式计算其蒸发损失百分率和蒸发后针入度比:
(公式6-1)
(公式6-2)
蒸发损失百分率愈小,蒸发后针人度比愈大,则表示沥青大气稳定性越好,沥青耐久性越高。
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被称为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
4、大气稳定性
大气稳定性是指石油沥青在大气综合因素(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长期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大气稳定性好的石油沥青可以在长期使用中保持其原有性质。
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水分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石油沥青中代分子组分向高分子组分转化,即沥青中油分和树脂相对含量减少,地沥青质逐渐增多,从而使石油沥青的塑性降低,粘度提高,逐渐变得脆硬,直至脆裂,失去使用功能,这个过程称为老化。
2)针入度法
该法适用于粘稠(固体、半固体)石油沥青的粘度测定。在规定温度25℃下,以规定重量100g的标准针、经历规定时间5s贯入试样中的深度(以l/10mm为单位)来表示,符号为P(25℃,100g,5s)。针入度值反映了沥青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其值越大,表示沥青越软、粘度越小。
2、感温性
感温性是指沥青的粘滞性和塑性随着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当温度升高时,沥青由固态或半固态逐渐软化,发生象液体一样的粘性流动,称为粘滞流动状态;与此相反,当温度降低时,沥青又逐渐由粘流态凝固为固态、甚至变硬变脆。工程要求沥青随着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粘滞性及塑性变化的幅度应较小,即感温性应较小。建筑工程中宜选用温度敏感性较小的沥青。评价沥青感温性的指标很多,常用的是软化点和针入度指数。
3)普通石油沥青普通石油沥青的含蜡量高达20%~30%。当沥青温度达到软化点时,容易产生流淌现象;沥青中石蜡的渗透还会使得沥青粘结层的耐热性和粘结力降低。故在工程中一般不宜采用普通石油沥青。
沥青的掺配
当某一牌号的石油沥青不能满足工程技术要求时,可采用两种品牌的石油沥青进行掺配。在掺配时,为了防止掺配后沥青胶体结构的破坏,应选用同产源的沥青,即同属石油沥青或同属煤沥青;但根据工程需要,有时也可以将建筑石油沥青与道路石油沥青掺合使用。两种沥青掺配的比例可用下式估算。
沥青材料
沥青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所组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混合物,憎水性材料,结构致密,几乎完全不溶于水、不吸水,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因此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的防水、防潮和防渗;沥青属于有机胶凝材料,与砂、石等矿质混合料具有非常好的粘结能力,所制得的沥青混凝土是现代道路工程最重要的路面材料。
5、安全性
闪点(也称闪火点)是指沥青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与火焰接触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燃点(也称着火点)是指沥青加热挥发出的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与火焰接触能持续燃烧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和燃点的高低表明沥青引起火灾或爆炸的可能性的大小,它关系到运输、储存和加热使用等方面的安全。例如,建筑石油沥青闪点约230℃.在熬制时—般温度为185~200℃,为安全起见,沥青还应与火焰隔离。
煤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都比石油沥青差,在建筑工程上较少使用;但其抗腐性能好,故适用于地下防水层或作防腐材料等。
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的简便鉴别方法见表。
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的鉴别
鉴别方法
石油沥青
煤沥青
密度
1.0×103kg/m3左右
(1.25~1.28)×103kg/m3
燃烧
烟少、无色、有松香味、无毒
2)树脂为红褐色粘稠半固体,温度敏感性高,熔点低于100℃,包括中性树脂和酸性树脂。中性树脂使沥青具有一定塑性、可流动性和粘结性,其含量增加,沥青的粘结力和延伸性增加;酸性树脂含量不多,但活性大,可以改善沥青与其它材料的浸润性、提高沥青的可乳化性。
3)沥青质为深褐色固体微粒,加热不熔化,它决定着沥青的粘结力、粘度和温度稳定性,以及沥青的硬度、软化点等。沥青质含量增加时,沥青的粘度和粘结力增加,硬度和温度稳定性提高。
(cm),≮
-
100
100
90
60
70
40
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