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传》读后感
读李白传读后感7篇

读李白传读后感7篇读李白传读后感精选7篇读李白传读后感篇1思念,仿佛是在这个早春的黎明附着在心上的一层霜,有一点寒意,却不至于将人冻伤。
甚至有可能在晨曦中,迎来一丝温暖的光芒。
——《闲敲棋子落灯花》吴雨亭李白的思乡诗在前期还只是思,但在后期的诗作上却多了一丝悲情在里面,我以为李白在初离家时,心怀远志,因此心中的悲情被高远的理想之情所掩盖了,因此不觉得离家有伤怀之感,但在外久了,有了思归之情之后就不同了,离家久了之后所引发的思归之情有多种情况,如思念渐渐老去的父母,思念许久未见面的亲人,以及在外经历苦难与在家安逸日子的对比等等,这时的思乡之情,怎能不带有悲情色彩呢?思乡之情的表达方式最普遍的就是通过明月传情思啦,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而李白的思乡之作,除了借助月亮,还借助家乡的地名、家乡可看到的山川草木、花草虫鱼,还有传信的动物等等,例如: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故园情。
又如: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带上诗人特有的思乡情怀的‘传情物’,使得私人的思乡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别具一格。
难道李白想归家却不能归吗?并不是的,家并非不能归,而是报负未成,不甘心就这么回去。
现在离家展怀者不也是这样吗?谁都想衣锦还乡,可是与自己一样的人有千千万万,又有几个是能功成身就,光荣返乡的呢?志向越远大,责任就越重,压力也就越大,而这压力并非他人施予,而是自己垒上的重量,这是人生的历练,想成长,谁都少不了这一步。
热爱自然之人,看到的自然万物都与他一样是有灵性的生命体,因为充满生机的人,总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朝气赋予每一种事物,这样,他看到的自然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二者相互影响,才会在时光流逝中保持永不消逝的激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啊李白,你的梦想真是远大,可惜这一辈子你也只能是个诗人,做不成一个政治家。
李白传读后感

李白传读后感
读完《李白传》这本书,我深深被这位诗仙对生命和创作的热爱所感染。
这本书是作者吕秀莲所著的一本传记,以李白生平为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他的成长经历、诗歌创作以及历史时代的大背景。
在阅读过程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李白这个人物的执着和追求。
他从小生活在相对贫困和艰苦的家庭环境中,但他天生的才华、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却从未间断。
他不断地通过融合文化和自然,追求艺术上的自由和宇宙的奥秘,最终用他的诗歌成就了自己和后人。
除了对于李白这位诗仙的赞叹,我还在这本书中看到了诗歌对于人类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
生活和诗歌相互依存的无限美好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歌不仅仅是美学表现,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一种人类对于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探索和追求。
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诗人,李白的诗歌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千年深厚底蕴,也蕴含着人类文化的共通性。
阅读《李白传》也让我想起我们这个时代中,蕴藏在现代诗歌中的巨大力量和精神财富。
虽然这个时代中诸多的文化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但是可以看到,在数以亿万计的网络空间中,仍然有一批人在发掘和创造着诗歌的新鲜表现形式。
这些人可能既是爱好者也可以是投身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士,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对诗歌充满着热情和信仰。
总的来说,这本书深刻地展示了李白身上的独特品质和人生追求,以及诗歌对于人类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
也让我重新认识和对诗歌这个文学形式深入思考,以及对于这个时代中的文化创新和艺术追求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思考。
阅读这本书真的是对人生的一次醒悟和触动,也让我更加珍视和欣赏了诗歌这一人类最为奇妙的表达方式。
李白传李长之读后感

李白传李长之读后感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星,李白一直备受世人关注。
李长之的《李白传》以详实的史料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李白。
本文将分享我阅读《李白传》后的感悟。
---
标题:李白传李长之读后感
阅读李长之的《李白传》,仿佛穿越千年时空,与唐代大诗人李白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灵魂交流。
这部传记以严谨的史料为依据,融入了作者对李白生平事迹的深入研究,让我对这位传奇诗人有了更为全面和立体的认识。
首先,我被李白的豪放不羁所打动。
李长之在书中描绘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激情场景,以及他游历江湖、遍访名山大川的壮阔生涯。
李白那种追求自由、渴望摆脱世俗束缚的精神风貌,让我感受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不屈的精神。
其次,书中对李白诗歌创作的背景和动机进行了深入剖析,使我对其诗歌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李白在诗中倾诉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失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这些情感在李长之的笔下得到了细腻的展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李白诗歌的魅力。
此外,李长之在《李白传》中对李白晚年生活的描述也让我感慨万千。
面对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李白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
尽管晚年遭遇不幸,但他仍然以诗酒自娱,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
读完《李白传》,我对李白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
人,更是一位勇敢的追梦者。
在那个时代,他敢于挑战封建礼教,敢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总之,李长之的《李白传》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它不仅让我更加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诗人对理想、对生活、对友谊的执着追求。
李白传读后感

李白传读后感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的气息和浪漫的情感。
《李白传》是一部生动感人的传记,通过对李白一生的描写,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伟大诗人的人生和诗歌创作。
在读完《李白传》之后,我深深地被李白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李白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他不拘小节,豪放不羁,对于自由和独立有着执着的追求。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放荡不羁的个性和豪放的诗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热情,他的诗歌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感动。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放的气息和浪漫的情感,他的诗歌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感动。
他的诗歌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热情,他的诗歌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感动。
他的诗歌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感动。
他的诗歌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感动。
在《李白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对人生的豪迈。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放荡不羁的个性和豪放的诗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热情,他的诗歌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感动。
通过阅读《李白传》,我对李白这位伟大诗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放荡不羁的个性和豪放的诗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热情,他的诗歌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感动。
总的来说,《李白传》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传记,通过对李白一生的描写,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伟大诗人的人生和诗歌创作。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放荡不羁的个性和豪放的诗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热情,他的诗歌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感动。
通过阅读《李白传》,让我对李白这位伟大诗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放荡不羁的个性和豪放的诗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李白传》有感800字

读《李白传》有感读《李白传》有感800字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李白传》有感8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仙般缥缈?如诗般潇洒谪仙,傲骨,嗜酒,白衣,倚剑,游于山水,诗由心生。
相信你已知道在形容谁啦吧!没错的李白就像一个绝世剑客,斗酒诗百篇,三分酿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仰天大笑出门去”,“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李白,不难看出他是一位多么豪迈,不屈的诗人。
若你觉得这不足以证明那么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又是何等豪放这些也正是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我想要看看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位如神仙般一样伟大的诗人。
有人说李白是游侠,他几乎都是在江湖游行,是怎么创作的呢?那就要说说李白的少年了,他的少年是在四川度过的,那里对他来说可是风水宝地,在那里他创作了许多非常佳的作品,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在那里逢见磨针老婆婆的故事,并明白用功的道理;在那里他学习武术,为以后成为游侠做好了铺垫。
所以他的成功离不开四川。
当然光是这样也是不足够的,他壮年的漫游也是很重要的,他在游行过程中结交了很多朋友,经历了很多事情,明白了很多人生哲理更重要的是国家大事,可他的政治失败,常常喝酒消愁,这也为什么想到他就想到酒啦。
李白在一生长期的流浪中,从政和学道是他基本的矛盾,他厌弃了从政,而学到也终归幻灭,最后逃避与酒。
他的苦闷不幸是一般封建社会底下文人的苦闷和不幸。
他的人格虽然复杂,也有一些小毛病,例如苦大,自居优越,又有时把享乐放在第一为,可他有极其优良高贵的品质,这就是坦率潇洒和真致使他那些小毛病在百姓心中微不足道。
因为他刻骨学习,所以传说他逢见“钢梁磨绣针的老婆婆,所以传说他曾三拟《文选》;因为他有不屈的人格,所以传说他有“傲慢”弯不下腰而在他的事迹中,也特别称道他曾叫高力士脱过靴,这是证明他敢于嘲弄权贵的,因为他有爱国的思想,所以传说他写了《吓蛮书》,那是要证明他在轻视,蔑视,仇视侵略我们的敌人!这就是人民对于李白的了解,了解中自然也包含这对于像李白那样是人的期待。
李白传读后感600

李白传读后感600篇一李白传读后感读完李白的传记,我整个人都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给击中了,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你说李白这人,他咋就那么牛呢?也许他就是天生带着那股子仙气儿,下凡来给咱们这些凡人展示啥叫真正的才华横溢。
他那豪放不羁的性格,简直就像一阵狂风,想刮到哪儿就刮到哪儿,谁也拦不住。
我觉得吧,他的一生就像是一场绚丽多彩的梦。
一会儿在皇宫里跟皇帝老儿谈笑风生,一会儿又跑到江湖上跟朋友们喝酒作乐。
这人生的起起落落,他好像根本就不在乎。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话说得多么霸气!好像在向全世界宣告:我李白,就是这么牛!不过呢,也许他也有自己的烦恼。
可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会望着那轮明月,心里琢磨着:我这一腔抱负,到底能不能实现啊?但就算有这些纠结,他还是能写出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诗句来。
想到这儿,我不禁反问自己:要是我处在他那个境地,能有他那份洒脱和勇气吗?我心里没底啊!李白的一生,难道不就是告诉咱们,要活得轰轰烈烈,管他什么困难挫折,都不能把咱的脊梁骨给压弯了?总之,读了李白的传记,我是又佩服又感慨。
他的故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路。
说不定哪天,我也能像他一样,活出自己的精彩!篇二李白传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李白传,我这小心肝儿那是久久不能平静啊!李白,这位大唐的诗仙,他的人生简直就是一部传奇大片。
你瞧瞧,人家一会儿“举杯邀明月”,一会儿又“欲渡黄河冰塞川”,这情绪波动得,比坐过山车还刺激呢!我就在想啊,他到底是咋做到这么牛掰的?也许是老天给他开了个超级大的外挂,让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无数绝妙的词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比喻,这夸张,谁能不服?不过呢,李白也不是一直顺风顺水的。
他可能也会在心里犯嘀咕:我这么有才,咋就没人真正懂我呢?我觉得吧,这就是人生,哪能事事如意呢?就像咱自己,有时候觉得自己牛得不行,可一遇到挫折,也得灰头土脸一阵子。
但李白厉害就厉害在,就算他郁闷了,失落了,转个身就能写出一首让人热血沸腾的诗来。
《李白传》读后感

《李白传》读后感轻舟已过万重山(崔琦惠)盛唐,充满传奇,是个海纳百川的时期。
它有气度,万国来朝,不夜长安,胡璇琵琶,葡萄美酒;它有诗意,诗人齐聚一堂,皆为大鹏,皆可超然,世间万物都能在他们的笔下转动。
盛唐是那么灵动,那么雍容,那么肆意。
身为华夏儿女,我们总想着去见一见历史中光辉的大唐,当然也想去会一会传说中的李白。
读完《李白传》后,我更加理解他,甚至心疼他。
李白是少有的天真的人。
一人、一剑、一马、一酒壶,他从二十多岁便寄情山水,登黄鹤楼、游洞庭湖,还去看赤壁。
风至听风,花开看花,雨落赏雨,雪至观雪,李白那么率性,有抱负,更有自由的灵魂。
李白的一生都在奔波,故乡总是被李白抛在身后。
可他又是那个富有情怀的人。
他会把浓烈的乡愁寄托于月光,在那个寂静的夜晚,由衷地感叹出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还是个既侠骨柔情又胸怀天下的人。
《李白传》中不仅讲述了李白少长巴蜀、出蜀漫游等故事,还提及了他的抱负和理想,自然也会讲到他的狂妄与不羁。
毕竟世上还没有几位诗人可以让贵妃磨墨、让高力士脱靴,大概只有李白一人吧!成也才华,败也才华。
当一个人对自我的才学太过自信后,往往就会为此执念一生。
无疑,李白就是这样的人。
他不甘心自己早被誉为“谪仙人”,却还是没能登入朝堂;他不甘心拥有那么多崇拜他的人,却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更不甘心,为何不能实现心中理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年少时,初读这句诗,我以为这不过就是李白感叹小舟在湍急的江水中穿过重重山峦的场景。
长大后,我才发现,他能写出这句诗是因为拥有宽广的胸怀。
尽兴而活,永是赤子。
愿每个人都能不惧山高水长,都能看九天银河、追青天明月,最后也能说出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 1 页共 1 页。
《李白传》读后感

《李白传》读后感假期期间,看到女儿读《李白传》读的挺入迷,我也凑凑热闹,为了能跟上孩子的步伐,在一起有共同的话题聊,也是带着对李白的景仰之情,我轻轻翻开了《李白传》这本书。
《李白传》这本书,不仅仅让我了解了李白游历的一生,几经波折的一生,才华尽现的一生……也让我明白了诗仙是怎样炼成的。
另外,这本书让我赞叹不已的还有作者的语言功力,此书以李白游历的过程一一道来,而作者所述李白游历景观之词无一重复,而且一词一句都妙不可言,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极度贫乏;所记李白拜访的名人,形容才华横溢之词也总是让人倍感绝佳且新鲜,简直就是词库大全啊!读完《李白传》后,我觉得自己只是触到了一点皮毛,对李白的一生我还是无法细致而确切地道来,对文中的佳词妙句也没能记住多少。
我想这本书,还要再读,三读,四读……也许才能真正获得其精华,理解其内涵。
李白自少年时就天才英丽,聪颖异常,诗赋文章,下笔不休。
当他知道自己并非平头百姓,而是帝室之后,就仗剑出蜀,辞亲远游。
这一走,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费了大半生的努力,之后,才走进了长安。
尽管一路坎坎坷坷,尽管生活起起落落,他终于还是在忘年交贺知章的力荐下得到了玄宗皇帝的赏识,被称为大唐诗仙。
然而,朝中的污浊使李白大失所望。
唐玄宗后期身在其位,不谋其政。
他本来也很知人善任,但是很多东西麻痹他的眼睛。
到头来,这个王朝的政治核心里,尽是青一色的当道豺狼;这个无敌帝国的统治基础里,都是一群混世魔王领导下的虾兵蟹将。
李白再也呆不下去了!让他阿谀奉承?他不肯!让他点缀生平?他不愿!让他同流合污?他不能!只有一条路——辞京还山。
李白作为让后人喜爱的大诗人。
他的精神是活的,他的形象是高大的,他永远活在读者的心里。
他的诗大气飘逸,超凡脱俗,有“蓝天做纸写白云”的气势。
有时“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可叹又是何等的自由自在,逍遥解放。
读着《李白传》,我的心情为之沉浮。
当他边舞剑边吟诵“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传》读后感400字
《李白传》读后感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喝酒能喝成
这样,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他是谁,不错,他是李白。我十
分喜爱李白,自认为与他有“三同”,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同”:喜远游四方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李白年少便远游四方,志向远大,历经各地,所到之处,所
写即所想,天地渺茫,皆在笔墨之下。
远游四方不仅是我的目标,更是我心之所向。“大鹏
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愿与鹏同翔,飞至名山
大川,飞到九霄之上。
“二同”:喜笑傲江湖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
名。”他进不离身武功高强,不慕富贵,才华横。因为他清
高自傲,所以招惹了不少人,我却认为他是“行为偏僻性乖
张,那管世人诽谤”。最后虽然有高力士等人的挑拨离间,
他被赐金还乡,却仍然潇洒无比。
我或许不能像他一样说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我不得开心颜”这种话,我却能像他一样,做个“仰天大笑
出门去”的蓬蒿人,广结好友,交谈甚欢,笑谈磨难。
“三同”:喜吟诗作赋
“李白斗酒诗百篇”,每每想到李白酒杯一拿,一饮
而尽,大手一挥,笔墨横飞,脍炙人口的诗就写了出来,流
传至今,便觉得那是何等的潇洒飘逸。
我这点远不及他,毕竟“诗仙”可不是白叫的,而正
是这点更加重了我对他的敬爱,我要向他学习。
他人尽皆知,而我顶多算个无名小辈。
不过,正是如此,我要做个李白,与鹏同来;我要做
个李白,明震天外;我要做个李白,逍遥自在;我要做个李
白,被人崇拜
白即我,我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