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传读后感
读李白传读后感7篇

读李白传读后感7篇读李白传读后感精选7篇读李白传读后感篇1思念,仿佛是在这个早春的黎明附着在心上的一层霜,有一点寒意,却不至于将人冻伤。
甚至有可能在晨曦中,迎来一丝温暖的光芒。
——《闲敲棋子落灯花》吴雨亭李白的思乡诗在前期还只是思,但在后期的诗作上却多了一丝悲情在里面,我以为李白在初离家时,心怀远志,因此心中的悲情被高远的理想之情所掩盖了,因此不觉得离家有伤怀之感,但在外久了,有了思归之情之后就不同了,离家久了之后所引发的思归之情有多种情况,如思念渐渐老去的父母,思念许久未见面的亲人,以及在外经历苦难与在家安逸日子的对比等等,这时的思乡之情,怎能不带有悲情色彩呢?思乡之情的表达方式最普遍的就是通过明月传情思啦,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而李白的思乡之作,除了借助月亮,还借助家乡的地名、家乡可看到的山川草木、花草虫鱼,还有传信的动物等等,例如: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故园情。
又如: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带上诗人特有的思乡情怀的‘传情物’,使得私人的思乡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别具一格。
难道李白想归家却不能归吗?并不是的,家并非不能归,而是报负未成,不甘心就这么回去。
现在离家展怀者不也是这样吗?谁都想衣锦还乡,可是与自己一样的人有千千万万,又有几个是能功成身就,光荣返乡的呢?志向越远大,责任就越重,压力也就越大,而这压力并非他人施予,而是自己垒上的重量,这是人生的历练,想成长,谁都少不了这一步。
热爱自然之人,看到的自然万物都与他一样是有灵性的生命体,因为充满生机的人,总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朝气赋予每一种事物,这样,他看到的自然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二者相互影响,才会在时光流逝中保持永不消逝的激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啊李白,你的梦想真是远大,可惜这一辈子你也只能是个诗人,做不成一个政治家。
李白传读后感

李白传读后感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白传》是一部对李白生平和诗歌创作进行全面解读的著作,通过对李白一生的经历和诗歌创作的深入剖析,让人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创作背后的故事。
在读完《李白传》之后,我对这位诗仙的生平和诗歌创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李白生于唐代,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对诗歌的热爱。
他酷爱自由,不喜受拘束,常常游历各地,与各种人交往,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也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豪情壮志,表现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在《李白传》中,对李白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对酒的赞美和对逍遥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了他对自由和放浪不羁的向往。
同时,他的诗歌中也表现出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的诗歌作品中既有豪放奔放的诗篇,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思考,这种多样化的创作风格使他的诗歌更加丰富和深刻。
通过阅读《李白传》,我对李白这位诗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豪情壮志,也表现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李白的诗歌创作进行深入的剖析,我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风格和内心世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他的诗歌作品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李白传》,我对这位诗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豪情壮志,也表现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李白的诗歌创作进行深入的剖析,我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风格和内心世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他的诗歌作品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读李白传有感

读李白传有感
读完《李白传》后,我对李白的生平和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坎坷,但他的诗歌却充满了激情和豪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李白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然而,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后,他的生活变得困难重重。
他曾经在朝中担任过官职,但因为得罪了高力士而被贬谪。
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并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
李白的诗歌涉及广泛的主题,包括人生、爱情、自然、历史等等。
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语言,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的诗歌中常常运用比喻和象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在阅读《李白传》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李白的人格魅力和诗歌的魅力。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他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总之,《李白传》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李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欣赏他的诗歌作品。
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人生道路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李白传》 的资料整理与读后感

对《李白传》的整理李白是中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推为“谪仙”“诗仙”,李白与同时代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双峰并立,并称“李杜”。
李白字太白,谪仙只指受了惩罚降到人间的神仙,古人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后专指李白。
有一子一女,女名为平阳,子名为伯禽,是与第一任夫人许氏所生。
李白有三段婚姻,第一任许氏(生一对子女),许氏二胎产后病死。
第二任刘氏(后离婚)第三任宗氏(与李白隐居庐山,李白流放夜郎时曾设法营救,后病死)5-25 岁,李白在蜀中家乡度过20 个年头。
初盛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道教十分昌盛,李白去峨眉山学道。
认识元丹丘。
——游江汉,江陵(湖北荆州市,旧楚国国都)写大鹏赋,黄鹤楼,庐山瀑布。
——东游吴越,金陵(今南京,六朝古都),李白写下一系列旧题乐府诗一夜成名,《静夜诗》——安陆十年李白的三件大事,第一与安陆大户许氏结亲,第二入长安寻找岀仕门路,第三到洛阳向唐玄宗献《明堂赋》。
入京入都都失败而归,但李白得到历练,且越战越勇,表现出强烈的仕进之心。
同时北游太原,对边塞地区有更深的了解。
《行路难》《将进酒》诗篇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
——移家东鲁,与山东五名氏结为“竹溪六逸”,也与迂腐儒生发生冲突,与第二任妻子刘氏合离。
游梁园上泰山抒发思想上的极度苦闷与急于解脱的愿望。
——长安风云,李白42岁才奉召入宫,玄宗诏其为翰林供奉,为杨贵妃作《清平调词三首》,还有名作《蜀道难》虽然李白从此名扬天下,但唐玄宗仅将李白当作御用文人看待,同时周围的人(如高力士、张垍)想方设法排挤李白,挑拨他与唐玄宗的关系,使李白感到在长安已无路可走,“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也离他越来越远,他为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而感到悲哀。
后被玄宗“赐金放还”。
翰林时期李白最大的收获是在诗坛上赢得了盛名,也了解了官场的腐败与堕落。
——李杜相会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的日月双耀,他们一见如故情如兄弟,相约梁、宋之游,他们在汴州与高适相会。
在济南,李白加入道籍,以避奸人陷害。
李白传读后感

李白传读后感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千古,为后人所传颂。
《李白传》是一部描写李白生平的传记,通过对他的生平、成就、性格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这位伟大诗人的一生。
在阅读《李白传》之后,我对李白这位诗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他的诗歌有了更深的感悟。
首先,通过《李白传》,我了解到了李白这位伟大诗人的生平经历。
李白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但他却有着卓越的才华和远大的志向。
他在诗歌创作上勇于突破传统,大胆创新,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奔放的气息,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同时,李白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游历各地,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通过《李白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李白这位伟大诗人的坎坷命运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其次,通过阅读《李白传》,我对李白的诗歌有了更深的感悟。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作中蕴含着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
他的诗歌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江河,充满了激情和活力,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启迪。
在他的诗中,我感受到了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他的诗歌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使人陶醉其中,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和力量。
最后,通过《李白传》,我对李白这位伟大诗人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
李白是一个豪放不羁、热爱自由的人,他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对理想充满了向往和追求。
他不愿受拘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后人。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给人以无穷的启迪和力量。
通过《李白传》,我对李白这位伟大诗人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他的诗歌有了更深的感悟。
总之,《李白传》是一部描写李白生平的传记,通过对他的生平、成就、性格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这位伟大诗人的一生。
通过阅读《李白传》,我对李白这位伟大诗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他的诗歌有了更深的感悟。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作中蕴含着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
李白传李长之读后感

李白传李长之读后感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星,李白一直备受世人关注。
李长之的《李白传》以详实的史料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李白。
本文将分享我阅读《李白传》后的感悟。
---
标题:李白传李长之读后感
阅读李长之的《李白传》,仿佛穿越千年时空,与唐代大诗人李白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灵魂交流。
这部传记以严谨的史料为依据,融入了作者对李白生平事迹的深入研究,让我对这位传奇诗人有了更为全面和立体的认识。
首先,我被李白的豪放不羁所打动。
李长之在书中描绘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激情场景,以及他游历江湖、遍访名山大川的壮阔生涯。
李白那种追求自由、渴望摆脱世俗束缚的精神风貌,让我感受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不屈的精神。
其次,书中对李白诗歌创作的背景和动机进行了深入剖析,使我对其诗歌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李白在诗中倾诉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失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这些情感在李长之的笔下得到了细腻的展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李白诗歌的魅力。
此外,李长之在《李白传》中对李白晚年生活的描述也让我感慨万千。
面对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李白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
尽管晚年遭遇不幸,但他仍然以诗酒自娱,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
读完《李白传》,我对李白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
人,更是一位勇敢的追梦者。
在那个时代,他敢于挑战封建礼教,敢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总之,李长之的《李白传》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它不仅让我更加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诗人对理想、对生活、对友谊的执着追求。
李白传读后感

李白传读后感《李白传》是一部关于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生平和诗歌创作的传记,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这部传记以其生动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李白的一生经历和诗歌创作,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伟大诗人的风采和创作成就。
在阅读这部传记之后,我对李白这位诗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更深的感悟。
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豪情和豪放著称,被誉为“诗仙”。
《李白传》通过对李白一生的经历和创作进行全面的介绍,展现了他的个性魅力和诗歌创作的独特魅力。
在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少年时代的豪情壮志,他的旅行经历和诗歌创作过程,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这部传记,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李白这位伟大诗人的一生和诗歌创作,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的诗歌魅力和文学价值。
在阅读《李白传》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李白的一生经历和诗歌创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豪情和壮志,表现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在内容上也表现出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对人生的豪情和壮志,以及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和追求。
这些都使他的诗歌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
通过阅读《李白传》,我对李白这位伟大诗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更深的感悟。
李白的诗歌作品以其豪放、奔放、豪情和豪放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对人生的豪情和壮志,以及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和追求。
通过他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诗歌魅力和文学价值,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感动。
总之,《李白传》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传记,它通过对李白一生的经历和诗歌创作进行全面的介绍,展现了他的个性魅力和诗歌创作的独特魅力。
通过阅读这部传记,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李白这位伟大诗人的一生和诗歌创作,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的诗歌魅力和文学价值。
读《李白传》有感800字

读《李白传》有感读《李白传》有感800字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李白传》有感8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仙般缥缈?如诗般潇洒谪仙,傲骨,嗜酒,白衣,倚剑,游于山水,诗由心生。
相信你已知道在形容谁啦吧!没错的李白就像一个绝世剑客,斗酒诗百篇,三分酿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仰天大笑出门去”,“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李白,不难看出他是一位多么豪迈,不屈的诗人。
若你觉得这不足以证明那么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又是何等豪放这些也正是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我想要看看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位如神仙般一样伟大的诗人。
有人说李白是游侠,他几乎都是在江湖游行,是怎么创作的呢?那就要说说李白的少年了,他的少年是在四川度过的,那里对他来说可是风水宝地,在那里他创作了许多非常佳的作品,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在那里逢见磨针老婆婆的故事,并明白用功的道理;在那里他学习武术,为以后成为游侠做好了铺垫。
所以他的成功离不开四川。
当然光是这样也是不足够的,他壮年的漫游也是很重要的,他在游行过程中结交了很多朋友,经历了很多事情,明白了很多人生哲理更重要的是国家大事,可他的政治失败,常常喝酒消愁,这也为什么想到他就想到酒啦。
李白在一生长期的流浪中,从政和学道是他基本的矛盾,他厌弃了从政,而学到也终归幻灭,最后逃避与酒。
他的苦闷不幸是一般封建社会底下文人的苦闷和不幸。
他的人格虽然复杂,也有一些小毛病,例如苦大,自居优越,又有时把享乐放在第一为,可他有极其优良高贵的品质,这就是坦率潇洒和真致使他那些小毛病在百姓心中微不足道。
因为他刻骨学习,所以传说他逢见“钢梁磨绣针的老婆婆,所以传说他曾三拟《文选》;因为他有不屈的人格,所以传说他有“傲慢”弯不下腰而在他的事迹中,也特别称道他曾叫高力士脱过靴,这是证明他敢于嘲弄权贵的,因为他有爱国的思想,所以传说他写了《吓蛮书》,那是要证明他在轻视,蔑视,仇视侵略我们的敌人!这就是人民对于李白的了解,了解中自然也包含这对于像李白那样是人的期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传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白传读后感(一)
带着对李白的景仰之情,我轻轻翻开了《李白传》这本书。
虽说对李白十分景仰,但对他的了解却甚少。
只闻其才气和名气,却不曾细致了解他的生平经历。
我翻开本书,看到了作者安旗于1983 年7 月写的“初版前言”中的一句话,“最发人深省的是:为什么他失败了而又成功了?”由此让我更想要深入地了解一下李白的一生。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游历中度过,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开元初年,赵蕤来访李白的父亲,交谈间听得隔壁有琅琅书声,便问:“这是何人?是你的儿子吗?今年多大了?”李客:“正是我那孽根祸胎。
快满十五了。
”客人又问:“从这书声听来,这孩子不是很好学吗?”李客:“好学倒是好学,而且已经写作了几百首诗文。
他五岁发蒙识字,十岁读完了《诗》、《书》,以后便再不肯在儒家经典上好好下功夫,只爱杂学旁搜。
《楚辞》、《庄子》,他百读不厌,可是对举业却一窍不通。
”从这几句对话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聪明好学,从小就饱读诗书的李白,也看到了一个从小就有独立思想,极富个性的李白。
这些可都是我少年都不曾拥有的啊!倒是,我从小也和李白很相像,就是爱“神说”。
十二岁上,爸爸教他读了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他就看见了千里以外的云梦大泽,那里的山是什么样,水是什么样,土地是什么样,出产的东西是什么样,说得活灵活现。
当他漫步江边,又常常从粼粼波光中看见:“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离骚》中上天入地的幻想,《庄子》中翱翔宇宙的神话,更使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如此看来,爱神说的我也有作诗的天份,只是空有万千的想像却无法用丰富、精准的语言来转化成诗文。
与之相比,我从小就读书太少,读得经典名着更是少之又少。
这样,即使我和李白一样有天赋,结果也是天壤之别了。
由此,让我又一次深深感受到:一个人后天的学习远远比先天的聪明更重要的多。
李白读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在他离开梓州郪县长平山的那天夜里,做了一个梦。
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大鹏。
我们从书中的这些话里,不难看出李白的雄心壮志,还有那份掩饰不住的自信!
若说李白能成为诗仙只是因为他从小饱读诗书,还有丰富的想像力,我觉得并不全面。
其实他作诗的灵感大多都来自他四处游历的过程中。
他每到一处不光是为了欣访胜迹,更是为了拜访得道高僧、隐士、地方官吏和社会名流……他为听渔歌还特地找了一家清雅的酒楼,听两个歌女为他唱曲。
听着听着,他会觉得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曲子就是歌女自己心里的歌;听着听着,李白会情不自禁地为之地击节赞赏不已,并将其中一首歌词反复咏哦;更会感叹“民间竟有如此优美的天籁!如此动人的绝妙好词!这一支支曲子都是浑金璞玉
啊!……”李白加倍给了歌女赏钱,临走时,她们再三道谢,李白却说:“该我谢你们哩!”两人大惑不解。
李白又说:“我给你们的是铜钱,你们给我的是黄金。
”是啊,李白在游历中不断地搜集“黄金”,也是他最终能成为诗仙的重要原因啊!
其实,读《李白传》一书,不仅仅让我了解了李白游历的一生,几经波折的一生,才华尽现的一生……也让我明白了诗仙是怎样炼成的。
另外,这本书让我赞叹不已的还有作者安旗的语言功力,此书以李白游历的过程一一道来,而作者所述李白游历景观之词无一重复,而且一词一句都妙不可言,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极度贫乏;所记李白拜访的名人,形容才华横溢之词也总是让人倍感绝佳且新鲜,简直就是词库大全啊!
说实话,读完《李白传》后,我依然觉得自己只是触到了一点皮毛,对李白的一生我还是无法细致而确切地道来,对文中的佳词妙句也没能记住多少。
我想这本书,还要再读,三读,四读……也许才能真正获得其精华,理解其内涵。
李白传读后感(二)
李白的诗歌充满热烈的人生之恋。
他的诗往往于旷放中洋溢着童真般的情趣,如:“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生活如同馥郁的浓酒使诗人心醉,这当然不是说生活中没有悲哀和痛苦,但诗人的乐观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战胜忧患意
识,所谓“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襄阳曲》之四),就是他旷达心态的写照。
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独,如《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只有充溢着生命活力的诗人才能发出如此的奇思妙想。
他有一首《短歌行》,诗中构想道:“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
”这里没有嗟老叹卑的哀惋,却用“劝酒”的天真想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限依恋之情。
这些诗篇以其纯真的情趣,感召着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没了的美好的人性,并因此而获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传读后感(三)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
这里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子夜吴歌》其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有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如《秋浦歌》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所有这些诗篇,都无不是以理想的光轮使日常生活题材焕发出诗意的丰采。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
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用他的双脚和诗笔丰富了大唐的山水他的大笔横扫,狂飙突进,于是,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在诗中,诗
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
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
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