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竞赛无机化学复习检测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重要的无机物专题训练检测试题_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重要的无机物一、选择题1.为了验证NaH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2CO3,下列实验及判断中,正确的是()A、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B、溶于水后加BaC12,看有无沉淀C、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D、取固体变色试样加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2.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至饱和,此过程看不到现象;再向溶液中加入一种物质,溶液变浑浊。
加入的这种物质不可能是()A.FeCl3溶液B.AlCl3溶液C.Na2S溶液D.AgNO3溶液3.下列物质能与水反应放出氧气的是A.氧化钠 B.过氧化钠 C.碳酸钠D.硫酸钠4.把金属钠投入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HClB.Na2SO4C.FeCl3D.CuSO4 5.下列实验最终能看到白色沉淀的是A.CO2或SO2通入CaCl2溶液中 B.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过量SO2通入Ba(OH)2溶液中 D.过量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6.将等体积的SO2和Cl2充分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品红溶液褪色 B.品红溶液不褪色C.溶液褪色速度比单一气体更快 D.产生浅黄色沉淀7.下列物质不能跟金属钠反应的是()A.甲醇 B.乙醚 C.福尔马林 D.乙二醇8.将下列金属投入到1L 2mol/L的盐酸溶液中,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56gNa B.56g铁 C.1molAl D.1molMg9.新电灯泡的玻璃柱上涂有一点暗红色物质,以除去灯泡内残留的氧,该物质是()A.CuO B.Fe2O 3 C.红磷 D.铜粉10.制备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A.Na2SiO3 B.CaCO3 C.Na2CO3 D.SiO211.将金属Mg、Fe的混合物16 g投入到200 mL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状况下11.2 L 氢气。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Mg、Fe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0.5 molB.Mg与Fe物质的量之比为3︰1C.生成MgSO4的质量为45 gD.该稀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2.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化合物往往在结构和性质上很相似。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重要的无机物专题训练检测试题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重要的无机物一、选择题1.最近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中微量的H2S能有效预防心脏病、老年性痴呆症。
下列有关H2S的说法正确的是A.H2S属于非电解质 B.人体内H2S可由含硫蛋白质降解产生C.大量吸入H2S对人体无害 D.H2S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2.实验室中制备HClO溶液的最好方法是将Cl2缓慢通入A.蒸馏水 B.烧碱溶液 C.纯碱溶液 D.石灰石的悬浊液3.下列物质的用途(括号内为用途)错误的是A.二氧化硅(光导纤维) B.晶体硅(计算机芯片)C.氧化镁(耐火材料) D.水玻璃(玻璃器皿)4.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该溶液中存在A.NO3- B.Fe3+ C.SO42- D.Mg2+5.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其中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都正确的是6.常温常压下,将一定质量的Fe、Fe2O3、Fe3O4的混合物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溶于足量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1 mol NO气体,将另一份溶于足量稀盐酸中生成一定量气体,向两次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颜色均无明显变化,则固体溶于盐酸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A.2240mL B.3360mL C.3675mL D.4480mL7.如图所示,在一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有一悬浮的小球,当向烧杯中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质后,小球沉到水底的是A.HCl B.NH3 C.浓H2SO4 D.浓HNO38.下列描述的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的是A.能失去电子的物质 B.能得到电子的物质C. 由含11个质子的原子构成的物质 D.能与水反应的物质9.氮化钠和氢化钠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如下:Na3N+H2O→NaOH+NH3,NaH+H2O→NaOH+H2。
有关它们的叙述①与水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与水反应后的溶液都显碱性;③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④两种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10.要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行的方法是A.滴入KSCN溶液B.通入氯气C.加入适量铜粉并过滤D.加入适量铁粉并过滤二、非选择题11.(9分)无水AlCl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催化剂,该物质在183℃时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
高二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二年级)·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纸(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笔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题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第1题选择题(12分)(多选,每选1.5分)(1)实验室配制SnCl2溶液,必须先用盐酸溶解SnCl2,才能配成澄清溶液,若用这种固体直接溶于水得不到澄清的溶液,用盐酸的目的是()A.利用同离子效应B.缓冲溶液C.抑制盐的水解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定量分析中可用AgNO3溶液滴定Cl-溶液,加入K2CrO4为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体积为50mL,[Cl-] = 10-5 mol·L-1,AgNO3与CrO42-生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
已知K sp(AgCl) = 1.77×10-10,K sp(AgI)= 8.51×10-17,K sp(Ag2CrO4) = 1.12×10-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定开始时应向含Cl-的溶液中滴加0.1mol/L的K2CrO4溶液4.00mLB.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rO42-的浓度约为3.6×10-3 mol·L-1C.滴定开始时,若向试液滴加的K2CrO4溶液超过4.00mL,测定出的Cl-浓度小于实际浓度D.可用0.1 mol·L-1的KI溶液代替K2CrO4做指示(3)向蓝色的CuSO4溶液逐滴加氨水,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溶解成深蓝色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到热的10M/L浓硫酸中,生成红色粉末和SO2气体。
高二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石油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
A. 热能B. 电能C. 光能D. 机械能3. 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的元素是()。
A. 锂B. 钠C. 镁D. 铝4.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的浓度增加,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反应物的浓度减少,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D. 压力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5. 酸雨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含量过高。
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氮氧化物6.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
A. 与酸反应生成氢气B. 与碱反应生成氢气C. 与水反应生成氢气D. 与氧气反应生成氢气7. 根据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在原子核内运动C.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D. 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等于质子数8.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氯化钠B. 氢氧化钠C. 硫酸铜D. 碳酸钙9.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剂被还原B. 还原剂被氧化C. 氧化剂被氧化D. 还原剂被还原10. 根据化学计量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质量B.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体积C.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摩尔数D.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重量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是______。
2. 化学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3.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当酸和碱完全中和时,溶液呈______性。
4. 根据化学键理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5.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放热反应的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高二化学竞赛试卷

高二化学竞赛试卷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已知H —H 键的键能为436 kJ/mol ,O =O 键的键能为498 kJ/mol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H 2(g )+ O 2(g ) =H 2O ( l ) ΔH =-286 kJ/mol ,判断H 2O 分子中O —H 键的键能为( )A .485.5 kJ/molB .610 kJ/molC .917 kJ/molD .1220 kJ/mol 2.用石墨电极电解100mL H 2SO 4与CuSO 4的混合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 (标况)气体,则原混合液中Cu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1mol/LB .2mol/L C .3mol/L D .4mol/L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B .分子式为C 3H 8与C 6H 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C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化合物一定互为同系物D .两个相邻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一定相差14 4.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如图表示的是A 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 +n>p +qB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 +n<p +qC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 +n<p +qD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 +n>p +q 5.下列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 ) A .2-甲基-4-乙基戊烷B .2,3-二乙基-1-戊烯C .2-甲基-3-丁炔D .对二甲苯6.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 2+2H 2O =2Fe(OH)2;②4Fe(OH)2+O 2+2H 2O =4Fe(OH)3; ③2Fe(OH)3=Fe 2O 3+3H 2O 。
【配套K12】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重要的无机物专题训练检测

重要的无机物一、选择题1.最近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中微量的H2S能有效预防心脏病、老年性痴呆症。
下列有关H2S的说法正确的是A.H2S属于非电解质 B.人体内H2S可由含硫蛋白质降解产生C.大量吸入H2S对人体无害 D.H2S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2.实验室中制备HClO溶液的最好方法是将Cl2缓慢通入A.蒸馏水 B.烧碱溶液 C.纯碱溶液 D.石灰石的悬浊液3.下列物质的用途(括号内为用途)错误的是A.二氧化硅(光导纤维) B.晶体硅(计算机芯片)C.氧化镁(耐火材料) D.水玻璃(玻璃器皿)4.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该溶液中存在A.NO3- B.Fe3+C.SO42- D.Mg2+6.常温常压下,将一定质量的Fe、Fe2O3、Fe3O4的混合物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溶于足量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1 mol NO气体,将另一份溶于足量稀盐酸中生成一定量气体,向两次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颜色均无明显变化,则固体溶于盐酸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A.2240mL B.3360mL C.3675mL D.4480mL 7.如图所示,在一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有一悬浮的小球,当向烧杯中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质后,小球沉到水底的是A.HCl B.NH3 C.浓H2SO4 D.浓HNO38.下列描述的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的是A.能失去电子的物质 B.能得到电子的物质C. 由含11个质子的原子构成的物质 D.能与水反应的物质9.氮化钠和氢化钠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如下:Na3N+H2O→NaOH+NH3,NaH+H2O→NaOH+H2。
有关它们的叙述①与水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与水反应后的溶液都显碱性;③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④两种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10.要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行的方法是A.滴入KSCN溶液B.通入氯气C.加入适量铜粉并过滤D.加入适量铁粉并过滤二、非选择题11.(9分)无水AlCl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催化剂,该物质在183℃时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
高二化学竞赛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竞赛练习题及答案自己整理的高二化学竞赛练习题及答案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1.海带是一种碘含量很高的物质,可以用来提取碘。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氧化剂,如亚硝酸钠、氯化钠、氯气、二氧化锰等。
1.写下分别使用上述氧化剂提取碘的离子方程式。
1.如果用Cl2做氧化剂,你认为最有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是什么?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2.如果发生(2)中的副反应,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再次得到碘?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2.亚硝酸和亚硝酸盐中NO2电极的电位数据可以推断它们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1.绘制NO2的结构图;-2.写一个表明NO2起还原剂作用的反应方程式,画出其含氮产物的结构图;-3.写一个指示NO2为氧化剂的反应方程式,画出最常见的待还原含氮产物的结构图。
第三,高分子材料在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易燃性,阻燃技术受到广泛关注。
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是优良的无机阻燃剂。
1.比较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分解温度,为什么?2.写出加热下Mg(OH)2和Al(OH)3的分解方程,并进行平衡。
3.为什么Mg(OH)2和Al(OH)3是阻燃剂?4.(10分)选择正确答案,填入以下各项的括号内。
1.中心原子通过dsp2杂化轨道与配体键合的分子是()-A. H2SO4 B. H3PO4C。
Re (H2O) 4 D. MnO42。
在下列八面体配合物中,哪一个显示磁性()-. Fe(CN)64b . Co(NH3)63c . Mn(CN)65d . Mn(H2O)623。
四面体构型的分子是()-PTCL 42b。
镍(一氧化碳)4碳镍(氯化萘)4 24。
没有共轭键的分子是()-a . rcon H2 b . bcl 3 . so42d .(NH2)2co 5。
下列哪个分子有共面原子()a .01 16.00 32.06 35.45 6。
氧化物被其含氧酸加热脱水。
在前者中,氧原子位于分子的中心和末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二 无机化学综合(专题测试)

专题十二 无机化学综合1..................................()物质 选项甲 乙 丙 A AlCl 3 NH 3·H 2O NaAlO 2 B NaOH (NH 4)2SO 3 H 2SO 4 C SiO 2 NaOH HF DCO 2Ca(OH)2Na 2CO 3(aq)....A....A..NaAlO 2...NH 3·H 2O...........B..H ..NH.4.OH ......SO2.3...H .....NaOH.(NH 4)2SO 3.H 2SO 4...................C.......SiO 2..NaO H.....HF.........NaOH.HF........................D..CO 2.Ca(OH)2.Ca(OH)2.Na 2CO 3(aq)..........Na 2CO 3(aq).CO 2..........................2...................()A.H 2SO 4(.)――→Cu .SO 2――→....NH 4HSO 3――→....(NH 4)2SO 3 B.NH 3――→O 2.../.NO――→O 2NO 2――→H 2O HNO 3C.Fe――→..Cl 2.FeCl 2――→NaOH..Fe(OH)2――→.....Fe(OH)3 D.Al ――→NaOH..NaAlO 2――→....AlCl 3..――→...AlCl 3 ....B....A..Cu..H 2SO 4.......C..Fe.Cl 2..........FeCl 3....D..AlCl 3.........Al 3.......HCl.......Al(OH)3........Al 2O 3.... 3.X.Y.Z.W..............................()A.................W........X...NaAlO 2 B.................W........X...NH 3 C................W.........Z...CO 2 D................W........Z...FeCl 3 ....C....A..NaAlO 2..OH ....B..NH 3.H .....NH.4..NH .4.....H ....C..C ――→O 2CCO 2O――→O 2CO 2...4.A.........B.C............A.B.C.....X...........(............).........()A.X.....AlB.X...........C............D...................D....A.S(.Cl2)................SO2.3.S2.(.ClO..Cl.)...................S(.Cl2).A...........................................5...................(......................).....................()选项甲乙丙丁A Fe FeCl3Fe(OH)3Fe2O3B NaAlO2Al(OH)3Al2O3AlC Na Na2O2Na2CO3NaClD SiO2H2SiO3Na2SiO3Si....D....SiO2........H2SiO3.6.A.B.C.D..............................(.......)..A....()A.....B......C......D......C ....A..A...B.....C......D..............A...B..A...B......C......D..............B...C...........................................C...D..A......B......C.....D................D...7...X.Y.Z.W..............................(.......)..W.X....()选项 W X A 盐酸 Na 2CO 3溶液B Cl 2 FeC CO 2 Ca(OH)2溶液 DNaOH 溶液AlCl 3溶液....B....A..Na 2CO 3――→..HCl NaCl CO 2.NH 3.H 2O HClNaHCO 3――→..HClNa 2CO 3. B..Fe.....Cl 2.....Cl 2.....FeCl 3.C..Ca(OH)2――→..CO 2Ca(HCO 3)2NaOH CO 2CaCO 3――→..CO 2Ca(OH)2.D..AlCl 3――→..NaOH NaAlO 2CO 2.H 2O NaOH Al(OH)3――→..NaOHAlCl 3. 8.........................“...”....() 物质 选项甲 乙 丙 A Si SiO 2 H 2SiO 3 B NO NO 2 HNO 3 C Na NaCl NaOH DCH 2===CH 2CH 3CH 2OHCH 3CHO....A ....A..SiO 2CSiO 2.SiO 2...H 2O....H 2SiO 3....B..NOO 2H 2ONO 2H 2O CuHNO 3....D..CH 2===CH 2H 2O.H 2SO 4..CH 3CH 2OHO 2H 2CH 3CHO....9...A.......T.R................D...........C.........H........A.W...............1............D.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 .2.A...............________(...).A..... B.......C..... D......3.....E.......W........________(...).A....KSCN.. B.KSCN..C.... D..........4.B.E....H.........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B.R....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Fe3O4NaAlO2.2.BC.3.B.4...............................5.2Al.2OH..2H2O===2AlO.2.3H2↑Fe(OH)3.3H.===Fe3..3H2O....A......Na2O2........B.NaOH.C.O2.NaOH.Al.....2Al.2NaOH.2H2O===2NaAl.O2.3H2↑..N.NaAlO2.O2.R(Al)....4Al.3O2=====2Al2O3..Q(Al2O3).Al2O3.NaOH.......Al2O3.2NaOH===2NaAlO2.H2O...N(NaAlO2).O2.T(Fe)........D(Fe3O4).Fe3O4....HCl.Fe.....E(FeCl2).FeCl2.NaOH......H[Fe(OH)2].Fe(OH)2...........4Fe(OH)2.O2.2H2O===4Fe(OH)3..M[Fe(OH)3].Fe(OH)3.HCl........Fe(OH)3.3HCl===FeCl3.3H2O...W(FeCl3..)..1.D.Fe3O4.N.NaAlO2..2.A.....2Na2O2.2H2O===4NaOH.O2↑...........................................................2Na2O2.2H2O===4Na..4OH..O2↑....B.C..3.....E(FeCl).......W(FeCl3)...........Fe3.........KSCN......Fe3............2.....Fe3...4.B(NaOH).E(FeCl2)....H[Fe(OH)2].........M[Fe(OH)3]...........................................5.B(NaOH).R(Al)....N(NaAlO2).......2Al.2OH..2H2O===2AlO.2.3H2↑.M[Fe(OH)3]―→W(FeCl3).......Fe(OH)3.3H.===Fe3..3H2O.10.(2015·.....28).........SO2....0.1mol·L.1.Ba(NO3)2.......BaSO4.....................SO2....................NO.3..........O2.1...................................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 mL 0.1 mol·L-1 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假设一成立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 mL 0.1 mol·L-1 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2..........................pH...SO2............1...p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1....2...pH....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O2.KNO3.....H2SO3..(..........)..........p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SO2......H2SO33SO2.2NO.3.2H2O===3SO2.4.2NO.4H.(. 3H2SO3.2NO.3===2NO↑.3SO2.4.4H..H2O).3.............(..........)...1.........3.....SO2.........O2...25 mL 0.1 mol·L.1 BaCl2.........................4.................O2.NO.3........H2SO3...H............(....................).....1...1.....O2.....SO2.BaCl2................2.SO2.NO.3...SO2.4.....Ba2.....BaSO4....2...1.SO2......H2SO3.H2SO3...H.(H2SO3 HSO.3.H.).........SO2......pH......SO2..Ba(NO3)2.........3SO2.2NO.3.2H2O===3SO2.4.2NO.4H........V1...SO2....2...pH....1..3....................................(..........)...1.........3.....SO2.........O2...25 mL 0.1 mol·L.1 BaCl2.........................4.2H2SO3.O2===4H..2SO2.4.3H2SO3.2NO.3 ===2NO↑.4H..H2O.3SO2.4...............O2....KNO3.....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1页
高二化学竞赛 无机化学复习检测2
一、 氧族元素
1. 试用分子轨道理论描述下列各物种中的键、键级和磁性(顺磁性、逆磁性)和相对稳定
性。
(1) O2+(二氧基阳离子)
(2) O2
(3) O2-(超氧离子)
(4) O22-(过氧离子)
(5) O3
解:见下表
物种 分子轨道 键级 磁性 相对稳定
性
O2+ 2.5 顺 依
次
减
小
O2 2 顺
O2- 1.5 顺
O22- 1 逆
O3
2. 油画放置久后为什么会发暗、发黑?为什么可用H2O2来处理?写出反应方程式。
答:油画放置久后会变黑,发暗,原因是油画中的白色颜料中含PbSO4,遇到空气中的H2S
会生成PbS造成的。
PbSO4+H2S=PbS(黑)+H2SO4
用H2O2处理又重新变白,是因为发生以下反应
PbS+H2O2=PbSO4+H2O
2
3.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
(1)H2S+ClO3+H
+
(2)Na2S2O3+I2
(3)Na2S2O3+Cl2
(4)H2O2+KMnO4+H+
(5)KO2+H2O
(6)K2S2O8+Mn2++H++NO3
(7)H2SeO3+H2O
2
答:
3H2S+ClO3-=3S+Cl-+3H2O
(1) 2S2-+SO32-+6H+=3S+3H2O
(2) 2Na2S2O3+I2=Na2S4O6+2NaI
(3) Na2S2O3+4Cl2+5H2O=Na2SO4+H2SO4+8HCl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2页
(4) 5H2O2+2MnO4-+6H+=2Mn2++5O2+8H2O
(5) 2KO2+2H2O=2KOH+O2+H2O2
(6) 5S2O82-+2Mn2++8H2O=10SO42-+2MnO4-+16H+
(7) H2SeO3+H2O2=H2SeO4+H2O
4.每升含12.41克Na2S2O3·5 H2O的溶液35.00 cm3,恰好使50.00 cm3的I3溶液退色,
求碘溶液的浓度?
解:
I3-+2S2O32-=S4O62-+3I- 1.75×10-2mol/L
5.下述反应在298K时的△Hm为284.5kJ·mol-1
3O22O3
已知此反应平衡常数为10-54,试计算该反应的
△Gm和△Sm。
解:307.97kJ /mol, -78.76k-
6.利用电极电势解释在
H2O2中加入少量Mn2+,可以促进H2O2分解反应的原因。
答:22/MnMnO= 1.23V
H2O2作为氧化剂时OHOH222/=1.776V
H2O2能氧化Mn2+ Mn2+ + 2H2O2 == MnO2 + 2H2O
H2O2作为还原剂222/OHO= 0.68V〈 1.23V
H2O2能还原MnO2 MnO2 + 2H2O2 == Mn2+ + O2 + 2H2O
总反应式为 2H2O2 O2 + 2H2O
二、碳族元素
1. 分别向0.20mol·dm3的Mg2和Ca2的溶液加入等体积的0.20 mol·dm3的Na2CO
3
溶液,产生沉淀的情况如何,试讨论其规律性。
答:分别有Mg(OH)2和CaCO3生成
2. CCl4不易发生水解,而SiCl4较易发生水解,其原因是什么?
答:C为第二周期元素,只有2s,2p轨道可以成键,最大配位数为4,CCl4无空轨道可以
接受水的配位,因此不水解。
Si 为第三周期元素,形成SiCl4后还有空的3d轨道,d轨道接受水分子中氧原子的孤电
子对,形成配位键而发生水解。
3. 计算当溶液的pH分别等于4,8,12时,H2CO3,HCO3,CO23所占的百分数。
解:pH=4
MnO2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3页
CO2的饱和状态下,H2CO3的pH=3.9,HCO3的pH=8.1,CO23的pH=12.6
pH=4时,体系中主要成分为[H2CO3],[CO23]可忽略
H2CO3==H+ + HCO3
m 104 n (m+n=1)
m
xn410
=4.2×107 所以mn=4.2×103
[H2CO3%]=99.4%,[ HCO3%]=0.06%
HCO3== H+ + CO23
0.6% 104 x %6.0104x=K2a
所以x=2.4×1010%。
pH=8,12同理。
4. 实验室中配制SnCl2溶液时要采取哪些措施?其目的时什么?
答:加入一些Sn粒,以防止被空气氧化成Sn4+;加入稀盐酸是为了防止Sn2+的水解。
5. 试述铅蓄电池的基本原理。
答: 放电时:负极 PbSO4 + 2e== PbSO4 + 2e
正极 PbO2 + 4H+ + SO24 + 2e == PbSO4 + 2H2O
充电时:阳极 PbSO4 + 2H2O == PbO2 + 4H+ + SO24 + 2e
阴极 PbSO4 + 2e== PbSO4 + 2e
6. 铅的氧化物有几种,分别简述其性质?如何用实验方法证实Pb3O4中铅有不同价态?
答:铅的氧化物有:PbO2,Pb2O3,Pb3O4,PbO
7. 在298K时,将含有Sn(ClO4)2何Pb(ClO4)2的某溶液与过量粉末状Sn-Pb合金一起振荡,
测得溶液中平衡浓度[Sn2+]/[Pb2+]为0.46。
已知 PbPb/2=-0.126V,计算SnSn/2值。
解:22PbSnSnPb
达到平衡时,E=0,即;0][][lg205916.022PbSnEE
所以,0146.0lg205916.0)126.0(/2Sn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