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5统计年鉴1-2

合集下载

2015中国卫生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2015中国卫生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2015中国卫生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一、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数
二、卫生人员
2014年儿童医院卫生机构人员数
妇幼保健院(所、站)人员数
三、卫生设施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万张)
四、卫生经费
卫生总费用
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
2014年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收入与支出
2014年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
五、医疗服务
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
2014年医疗卫生机构分科门急诊人次及构成
医院诊疗人数
各类医院诊疗人次数(按登记注册类型/管理类别/等级)
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医院入院人数
2014年分科出院人数
2014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情况
医院病床使用情况
医院病床使用率(%)
医平均住院日
八、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
儿童保健情况
九、人民健康水平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此同时自然增长率
城市7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情况
农村7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情况
青少年身体发育情况
十四、人口指标人口数构成
人口基本情况。

历年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统计年鉴更新后正确数据)

历年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统计年鉴更新后正确数据)

V 地区生产总值 海南省 年 亿元 260.41 331.98 363.25 389.53 409.86 438.92 471.23 518.48 558.41 621.97 693.2 798.9 897.99 1044.91 1254.17 1503.06 1654.21 2064.5 2522.66 2855.54 3177.56 3500.72 3702.76 4044.51
W 地区生产总值 重庆市 年 亿元 553.05 755.96 1016.25 1179.09 1350.1 1429.26 1479.71 1589.34 1765.68 1990.01 2272.82 2692.81 3467.72 3907.23 4676.13 5793.66 6530.01 7925.58 10011.37 11409.6 12783.26 14262.6 15717.27 17558.76
J 地区生产总值 上海市 年 亿元 1519.23 1990.86 2499.43 2902.2 3360.21 3688.2 4034.96 4551.15 5210.12 5741.03 6694.23 8072.83 9247.66 10572.24 12494.01 14069.86 15046.45 17165.98 19195.69 20181.72 21818.15 23567.7 25123.45 27466.15
K 地区生产总值 江苏省 年 亿元 2998.16 4057.39 5155.25 6004.21 6680.34 7199.95 7697.82 8582.73 9456.84 10606.85 12442.87 15003.6 18598.69 21742.05 26018.48 30981.98 34457.3 41425.48 49110.27 54058.22 59753.37 65088.32 70116.38 76086.2

云南与东盟贸易情况简析

云南与东盟贸易情况简析

云南与东盟贸易情况分析2010——2015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贸易区的建立开启了中国和东盟境经济贸易的新篇章,为双方经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云南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和国际大通道,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中国和东盟经贸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对自贸区建立五年2010——2015以来云南和东盟的经贸情况做简要分析,概述了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云南与东盟的贸易前景进行展望;一.中国东盟自贸区及云南区位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马来、印尼、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组建的;中国和东盟对话始于1991年,中国1996年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历史性的一步;它充分反映了双方领导人加强睦邻友好关系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中国和东盟之间不断加强的经济联系,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中新的里程碑;自贸区建立后,双方对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从%降到%,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降到%;关税水平大幅降低有力推动了双边贸易快速增长;云南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结合部,是连接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三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国家支持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使云南从开放“末端”,一跃成为“前沿”;云南融入“一带一路”,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中国一建设,使位于中国一东南亚两大区域经济往来交汇地带的云南省一跃成为该的前沿,为云南经贸发展和对外开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 云南参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取得的成绩,使云南在中国一建设中具有了桥头堡的地位;二.云南与东盟近五年贸易概况2010——2015云南与东盟贸易数据单位:亿美元年份进口同比出口同比进出口同比占比2010%%%%2011%%%%2012%%%2013%% % % 201429,4% % % % 2015-8%% 注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省商务厅数据整理;一2010年云南——东盟贸易概况2010年,是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的头一年,外贸业绩喜人;云南省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亿美元,与2009年同期同比增长%,占全省出口总量比重%;其中,2010年云南省对东盟国家出口总额亿美元,与2009年同期同比增长%,占全省出口总量比重38%;云南从东盟国家进口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全省进口总量比重29%;2010年云南省对东盟贸易呈现以下几个显着特点:1、边贸大贸均衡发展:2010年,云南省对东盟出口贸易中,边境小额贸易累计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全省对东盟进出贸易口总额比重38%;一般贸易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同比增长50%,占全省对东盟进出贸易口总额比重62%;其中,边境小额贸易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对东盟出口贸易比重34%;一般贸易累计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对东盟出口贸易比重66%;边境贸易进口完成亿美元,同比增长%;占云南省从东盟进口的45%;一般贸易累计进口亿美元,同比增长86%,占对东盟进口贸易比重55%;2、市场多元化取得进展:多年来,云南省大力推进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目前在市场多元化上取得较快发展;云南省已与包括周边缅、老、越在内的东盟10国建立了广泛贸关系;2010年,云南省与东盟10国除菲律宾外进出口贸易实现较快增长,其中与文莱、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新加坡等国贸易增长幅度居前;在进口上,云南省与缅甸、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泰国等5国实现进口贸易额较快增长,进口额位居从东盟十国进口前5位;云南省从上述5国进口占云南省与东盟进口总额的93%;在出口上,目前缅甸和越南仍是云南省最大贸易伙伴;2010年对缅、越两国出口额占云南省对东盟出口总额66%,其中云南省对缅出口额亿美元,对越出口额亿美元,占云南省对东盟出口贸易比重分别为38%和27%;2010年,云南省对东盟其它一些国家出口贸易额也取得新进展,其中对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出口额增长较快;3、商品结构更趋优化:针对东盟国家特点,经过近年来对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调整,云南省对东盟主要出口产品结构已有根本性变化,云南省与东盟国家市场互补作用越来越明显;2010年云南省对东盟市场重要出口大类商品为机电产品、农产品,,%、电力、纺织品及服装等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有色金属等资源类产品出口比重已大大下降;全年云南省累计出口总额亿美元,其中对东盟国家出口总额为亿美元,占云南省出口总额比重的38%;在主要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对东盟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42%,占同类产品出口比重43%;农产品对东盟出口6亿美元,同比增长57%,占同类产品出口比重为44%;电力对东盟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39%,出口全部为东盟市场;纺织品及服装对东盟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49%,占同类产品出口比重为38%;有色金属对东盟国家出口9167万美元,同比增长%,占同类产品出口比重%;2010年,云南省从东盟进口大宗商品主要为我国工农业发展急需的生产性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主要有农产品、金属矿砂、橡胶及制品、木材及制品、电力等,约占云南省从东盟进口的73%;4、积极开拓东盟市场:今年以来,云南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拓展东盟市场,大幅带动出口贸易增长;例如云南医药企业加快对东盟出口力度,全年出口3545万美元,同比增长17%;出口产品中,西成药占比25%,中药材出口同比增长%,出口额超300万美元医药企业有2户,超100万美元企业有7户,已成为云南医药产品出口龙头企业;二2011年云南——东盟贸易概况2011年云南省对东盟实现贸易总额59亿美元,同比增长%;其中,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口亿美元,同比增长%;在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进出口结构调整也取得明显成效;出口商品中重化工和初级加工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农产品和机电产品成为出口主力;资源性商品和农产品进口增长强劲,在有力拉动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更加有益于贸易结构调整;市场多元化战略逐渐凸显效果;目前,除了缅甸、越南等周边传统贸易伙伴外,云南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老东盟国家都建立了稳固的贸易伙伴关系,滇越、滇马贸易总额均今年突破了10亿美元;三2012年云南——东盟贸易概况点,占全省出口比为%;在全省十大贸易伙伴中,东盟国家占居半壁江山,分别是缅甸、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缅、老、越、泰是我省对东盟出口的传统市场;2012年出口为亿美元,占全省对东盟出口的近80%;缅甸仍然是我省对东盟的主要市场,出口达亿美元,同比增长%,占东盟出口比%;对老挝、泰国需求稳定,出口稳中有升,贸易额分别达到亿美元、亿美元,同比增长9%、%;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政策的实施,我省对印尼、马来西亚出口增长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印尼超过越南、泰国跻身云南对东盟第二贸易伙伴国,对文莱出口首次突破500万美元;东盟一直是云南主要贸易伙伴,2012年,云南对东盟贸易的传统市场继续得到巩固,新市场不断拓展,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市场成为增长新亮点;印尼既是老东盟国家,又是云南对外贸易近年来崛起的新市场,2012年1―11月,双边贸易额达亿美元,同比增速达%,超过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成为云南第四大贸易伙伴国,增速居东盟各国之首;在云南十大贸易伙伴国中,就有缅甸第二、印度尼西亚第四、越南第五、马来西亚第六和泰国第九5个东盟国家;农产品成为云南对东盟最大宗商品,去年前11月,出口额亿美元,增长%;;进口东盟农产品12亿美元,增幅达%;随着下半年以来边贸出口的恢复增长,机电产品和纺织品出现了较大增长,分别同比增长%和%;民营企业依然是拉动云南对东盟贸易的重要力量,去年1―11月云南民营企业完成对东盟贸易额亿美元,占云南对东盟贸易总额的%;边境贸易方面,民营企业完成了云南边贸总额近98%,占据绝对优势;国有企业实现贸易额12亿美元,增速明显落后于民营企业;四2013年云南——东盟贸易概况2013年我省对东盟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据统计,2013年云南省与东盟贸易实现进出口额109亿美元,较上年下同增长61%,再创历史新高,高于全省外贸整体增速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总额的比重达42%,贸易重心地位进一步凸现;其中,对东盟出口亿美元,增长%;自东盟进口亿美元,增长%,进出口均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我省对东盟贸易呈现出新亮点;国别集中度较高,滇缅贸易额稳居首位;2013年,全省与缅甸贸易额亿美元,增长%,占全省与东盟贸易额%;马来西亚位居第2,贸易额亿美元,增长%;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分别实现贸易额亿美元和亿美元,增长%和%;与泰国、老挝贸易额相当,均达到亿美元,增长50%和2倍;与新加坡贸易额增幅显着,达到亿美元,增长倍;与文莱、柬埔寨贸易增长较快,但贸易规模依然较低;此外,全省与菲律宾贸易额出现下滑,仅为亿美元,减少%;多种贸易方式齐头并进,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速较快;这也是去年我省对东盟贸易呈现出的新亮点之一;海关统计显示,2013年,一般贸易方式在全省与东盟贸易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全年实现进出口额亿美元,增长%,占东盟贸易额的53%;与此同时,边境小额贸易也呈现出稳速增长态势,全年进出口亿美元,增长%,占比为%;与东盟的加工贸易也得到全面发展,贸易额亿美元,增速达%;此外,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出口14亿美元,激增21倍;海关统计显示,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国企份额下滑明显;2013年,全省民营企业与东盟贸易额达94亿美元,增长82%,占与东盟贸易额的86%,进一步巩固了其领头羊地位;国有企业贸易额出现明显下滑,仅为亿美元,下降26%,占比由上年的%回落至%;此外,全省外商投资企业与东盟实现贸易额亿美元,规模虽低,但增长势头良好,增速达%;机电产品出口成倍增长,多品种出口增幅明显;2013年,机电产品继续保持全省对东盟出口的优势地位,出口额亿美元,增长倍,其中以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规模最大、增速最快;全省对东盟出口农产品亿美元,增长%;出口纺织品及服装亿美元,增长1倍;出口电力亿美元,增长%;出口有色金属8851万美元,增长倍;而化肥出口亿美元,下降%;农产品进口趋缓,原材料进口快速攀升;2013年,全省从东盟进口农产品14亿美元,增长%,其中棕榈油占73%;水果进口增幅达31%;进口各类金属矿砂亿美元,增长%,铁矿砂、锡矿砂是主要进口品种且增速较快;五2014年云南——东盟贸易概况2014年云南省与东盟贸易额去年达亿元,增长%,占全省外贸总额的%,其中与缅甸、越南、老挝贸易额分别增长%、%和%,是全省与东盟的前三大贸易伙伴;昆明海关统计,今年1月—10月,云南省与东盟实现贸易额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占全省外贸总额的%,较上年同期上升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出口亿元,增长%;自东盟进口亿元,增长%,进、出口实现“稳步双增”;1月—10月,云南省与缅甸贸易额348亿元,增长倍,占全省与东盟贸易额的%;海关分析认为,10月单月,全省与缅甸贸易额亿元,增长倍,占全省与东盟贸易额的%,天然气成为今年我省自缅甸进口新增大宗商品,并对贸易拉动作用明显;与老挝贸易额亿元,增长2倍,在东盟贸易中份额由上年同期第六升至第二;与越南贸易额亿元,增长%;与印度尼西亚贸易额亿元,增长%;同时,全省与马来西亚贸易额亿元,下降%;与泰国贸易额亿元,下降%;机电产品是全省出口东盟的最大商品,出口亿元,增长%,占全省对东盟出口额的%;全省出口农产品亿元,增长%;出口化肥21亿元,增长%;此外,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额亿元,下降%;电力出口额亿元,下降%;全省自东盟进口农产品亿元,下降%,占全省自东盟进口额的%,其中棕榈油进口额亿元,下降%;水果进口额亿元,下降14%;同时,经中缅油气管道进口缅甸天然气132万吨、亿元;进口天然橡胶7亿元,增长1倍;六2015年云南——东盟贸易概况云南省与东盟分国别贸易总值表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亿美元,比上年下降%;其中出口总额亿美元,下降%;进口总额亿美元,下降27%;全年对欧盟进出口亿美元,下降%;对东盟进出口亿美元,下降8%;对南亚进出口亿美元,增长%;2015全年机电产品出口亿美元,比上年下降%;农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纺织品及服装出口13亿美元,下降%;电力出口亿美元,下降%;有色金属出口亿美元,增长%;在进口产品中,机电产品进口亿美元,下降%;金属矿砂进口亿美元,下降%;农产品进口8亿美元,下降%;三.存在问题及对策一云南与东盟贸易存在的问题1.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结构不平衡首先是云南省与东盟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结构不平衡;根据云南对东盟十国进出口统计可以看出云南对东盟双边贸易主要集中在缅甸、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发展中国家,而对新加坡、文莱这两个发达国家贸易额却很低表现出了极度的发展失衡;其次云南省与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和四个新成员国贸易的发展也表现出了不平衡;2012年云南省与东盟六个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为亿美元而与东盟四个新成员国贸易额达亿美元;虽然至2015年云南省与东盟四个新成员国才可实现90%产品零关税的目标,但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仍然集中在与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2.口岸建设滞后云南省的口岸大多开辟于条件较差的地区汉有景洪港、河口、王湍丽等几个口岸属于大口岸其余大部分口岸的基础设施暂时都无法满足云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要求;这些口岸和其他省市的沿海省区贸易口岸相比较危储、物流、加工等功能无法有效的发挥同时阻碍了贸易量的扩容;此外云南省的口岸电子化、网络化、现代化建设进程缓慢,口岸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仍需加强,在出口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产品对云南省出口在东盟市场上的产品产生了负面影响;3.国际经贸人才匾乏目前,云南省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与国内其他省区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云南省的国际经贸人才不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而且云南省的经贸人员国际化素质较低;此外云南省还缺乏能够熟练运用外语的国际经贸人才,只有大量的拥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加强云南与东盟的广泛合作;4.广西等邻近省市竞争激烈云南在中国一东盟自贸区中面临的最主要的竞争来自广西;与云南省相比广西紧挨云南具有沿江、沿海、沿边三大地理优势其海岸线长达1590公里广西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和东盟其他不接壤的岛屿进行经贸往来,对东盟贸易发展迅速云南省对东盟的贸易则主要集中在互相接壤的国家;近年来虽然广西对东盟贸易额低于云南但是增速却远高于云南,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因此从长期看广西与云南在对东盟贸易的发展上竞争大于合作;5.东盟各国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增加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自贸区内的关税壁垒通过调整不断削减各成员国为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以及国内企业发展在不同程度上通过绿色壁垒、技术标准壁垒等限制进口;这些具有灵活性和隐蔽性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得到法律和协定的约束因此其具有更强烈更直接的贸易保护作用;二对策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及商品结构在对东盟贸易中目前云南省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仍然与东盟邻国存在相似性,对双方贸易合作形成了阻碍;因此云南应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其烟草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业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通过资金、技术的投入使得这些产业得到发展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此外云南省应该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增加传统农产品的附加值并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及科技含量;对于旅游产业云南省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努力开拓东盟等外国市场并与东盟邻国联合开发旅游资源捉进经济发展;2.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云南省应该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电子口岸加大高科技的投入使得口岸的通关便利,电子技术普及减少通关时间降低交易成本;在口岸人才培养方面应提高口岸人员的素质通过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及业务熟练度;只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才能为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保障;3.加强与相邻省市特别是广西的联合首先云南省应加强与广西的交通建设合作共同构建国际大通道共同建设连接两省的铁路、公路、航运设施各自发挥地理优势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损失;形成一个统一的贸易整体提高对外贸易的整体实力;同时对于旅游业方面两省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宣传服引东盟市场;最后两省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通过各种平台展示各自优势联手开拓东盟市场推动与东盟的贸易合作;4.充分利用关税减让政策合理应对非关税贸易壁垒首先云南省应当适度的调整产品种类尽可能多出口低关税产品;云南省应当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结构使农业结构向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同时云南省应加快调整工业结构激发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潜力加速发展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以及优化服务产业;同时在面对东盟成员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应该加强对各国贸易政策的研究台理应对其挑战提高云南省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以及创汇能力;云南省应该增强反倾销意识充分发挥商会作用提高政府宏观管理的能力;同时还应不断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维护企业的权利;应该提高贸易产品的技术水平,以合理的应对技术贸易壁垒通过进行标准化的建设着重完善产品的质量监控提高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从而减少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摩擦;四.总结近5年来,在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特别是伴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云南已形成了面向东南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与东盟十国在双边贸易、相互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后危机时代,云南与东盟的贸易额一路攀升2010-2014,相信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发展,云南在“一路一带”的春风里,搭乘“十三五”发展的快车,将云南——东盟经济贸易推向更高的台阶;。

中国林业草原统计年鉴:2015年各办事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统计(四)

中国林业草原统计年鉴:2015年各办事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统计(四)

出口 小计
62859 6870 17 298 29121 6232 3150 8570 468 3609 4454 70 -
统计年鉴2015》
动物
10125 1147 4967 103 3867 41 -
植物
52735 5724 17 298 24154 6232 3047 4703 428 3609 4454 70 -
单位
总计 濒管办北京办事处 濒管办内蒙古自治区办事处 濒管办长春办事处 濒管办黑龙江省办事处 濒管办上海办事处 濒管办福州办事处 濒管办合肥办事处 濒管办武汉办事处 濒管办广州办事处 濒管办成都办事处 濒管办云南省办事处 濒管办西安办事处 濒管办乌鲁木齐办事处 濒管办贵阳办事处
中国2015年各办事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情况统计(四)
进出口贸易额(万元)物种证明贸易额
合计
进口
小计
动物
1280693
1217819
122051
220092
213221
10314
15
-
8
28
11
10
1391
1094
1070
309782
280660
54441
15588
9355
1581
48410
45260
21306
1256
1256
166
568124
559554
32687
793
325
118
108596
104987
-
4593
139
139
2027
1958
211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云南省的人口总量与就业人口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云南省的人口总量与就业人口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本文以被解释变量Y表示云南省GDP,以X_1表示云南省人口总量,以X_2表示云南省就业人口量,X_1与X_2为解释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表1 2006年至2017年云南省GDP、人口总量及就业人口统计表
年份 云南省GDP(万亿) 云南省人口总量(万人) 云南省就业人口量(万人)
2006 3 988.14 4 483.0 2 517.60
2007 4 772.52 4 514.0 2 573.80
2008 5 692.12 4 543.0 2 638.37
2014 12 814.59 4 713.9 2 962.25
2015 13 619.17 4 741.8 2 942.50
2016 14 719.95 4 770.5 2 998.89
2017 16 376.34 4 800.5 2 992.65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云南统计年鉴》
3.2变量选取
2.2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许多学者就网上购物的现状、影响因素、对策与建议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诸多学者研究证明总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并且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而就业人口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成线性关系. 相关研究者表明人均收入下降会导致就业陷入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经济发展受制于人口的快速增长. 这是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得出的观点. 但也有不少学者反对这些84.80
2010 7 224.18 4 601.6 2 765.90
2011 8 893.12 4 631.0 2 857.24
2012 10 309.47 4 659.0 2 881.90
2013 11 832.31 4 659.0 2 912.36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云南省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云南省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云南省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作者:阎锦林孝松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12期摘要:运用AHP法并结合聚类分析法,在获取云南16州市经济数据,人口数据和环境社会数据的基础上,选取16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城市宜居性评价模型对云南省16个地级市进行了宜居性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昆明、曲靖为优先选择城市,宜居等级为优;红河、玉溪、丽江,大理宜居等级较优;楚雄、普洱、西双版纳宜居性等级为良;文山、昭通、临沧宜居等级为中;保山、德宏、怒江、迪庆宜居等级为差。

通过宜居性评价分析,提出了云南各地级市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定位,为政府制定相关发展政策与人们进行性住房选址提供依据。

关键词:宜居性;AHP法;聚类分析;云南省中图分类号:X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193031引言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适合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1]。

2005年1月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首次提出宜居城市这一城市职能发展目标,引起国内学者广泛关注[2]。

熊鹰[3]等探讨了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的定量评价;李雪铭[4]等进行了城市人居环境气候因子综合评价;刘钦普[5]对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差异进行了定量评价;陈浮[6]进行了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叶依广[7]等研究了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宜居”成为了当前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8]。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幅员面积39万km2,东临贵州,南接广西,北临四川,西北连接西藏。

地势北高南低,海拔相差大,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998 mm,自然资源丰富,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之乡”美誉。

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GDP)达13717.88亿元,人口4513万人。

在获取云南省16地级市相关数据基础上,基于地级市尺度,构建层次分析评价模型评价各市的宜居性,并与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得到云南16州市宜居等级及其分布情况。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中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方法研究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中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方法研究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中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方法研究摘要:众所周知,土地资源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建设用地的供应和需求发生冲突,在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指标分配问题作为省、市级战略性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对科学划定城镇建设发展的范围,保护耕地资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指标分解;新增建设用地引言土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载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0%)进程的加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的有效供给矛盾日益突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发布实施,为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有效利用研究工作,揭示了全新的领域和角度,如何在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有限的国土空间科学合理地分配至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空间”,是新时代自然资源系统的重大课题。

深入研究空间规划体系下建设用地动态供给保障的实现路径,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建设用地基本概念建设用地,指用于开发建设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

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的定义与分类,本文采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的定义,区别于农用地和其他土地,主要包括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特殊用地、风景旅游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等。

建设用地动态保障,是指为解决人口以及城镇化快速发展、国土空间资源日益匮乏和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的发展困境,在切实做好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做到空间规划体系下建设用地的有效供应保证,实现资源保障与经济发展两不误、双协调。

在建设用地需求方面,主要是经济社会以及人口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等方面的满足和保证,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个需求是越来越高、越来越大,需要合理控制;在建设用地供给方面,主要是建设用地保障的多种实现路径,包括存量与低效建设用地挖潜再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措施,科学合理地提升建设用地的有效供给和高效配置能力。

数字普惠金融能缩小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吗--以云南省为例

数字普惠金融能缩小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吗--以云南省为例

一、引言及文献述评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一直我国治理工作的重点,城乡发展失衡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供求扭曲及经济效率低下等问题。

城乡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很导致的,金融排斥使金融资本无法有效流向乡村地区,从而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活力不足。

2013年我国虽正式引入普惠金融提议,但其运行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和逆向选择等问题。

我国2016年在G20峰会上提出数字普惠金融,显然,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有效将数字技术和金融普惠结合,展示出未有的包容性和普适性。

关于数字金融的减贫机制传导,不同学者得出不同的研究。

其主要为:一是数字金融更加开放包容,有助金融延伸从而达到减贫效果,李海峰等(2019)指出数字助力金融能够更高效使金融资本触达到以前银行无法接触到的贫困人群、小微企业等,数字化金融服务带来的快捷、便利和高效使面向群体更加广泛,从而扩大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

二是数字普惠金融推进金融资本合理配置来达到减贫效果,谢绚丽等(2018)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创业和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明显的促进了新兴经济的发展,同时,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于农村占比较大的省份、启动资金较少的微型企业有更强的激励创业的作用。

三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消费从而带来经济增长。

数字普惠金融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从缓解流动性约束、居民支付便利两个方面进行的,其显著提高了居民基础消费和服务性支出,消费的增加能在短期内促进就业投资,长期实现经济增长(易行健等,2018)。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大部分作者以全国省份作为研究样本得到的观点也各有不同,刘贯春(2017)认为金融发展增加了投资机会,刺激了经济增长,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金融服务,增加了其收数字普惠金融能缩小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吗?—以云南省为例徐曼芸杨德琪张会荣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数字技术不断应用以及我国加速实施对外金融开放,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解决普惠金融高成本、高门槛、低效率的难题以及满足边缘地带的金融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 靖 市 Qujing 玉 溪 市 Yuxi 保 山 市 Baoshan 昭 通 市 Zhaotong 丽 江 市 Lijiang 普 洱 市 Pu'er 临 沧 市 Lincang 楚 雄 州 Chuxiong 红 河 州 Honghe 文 山 州 Wenshan 西双版纳州 Xishuangbanna 大 理 州 Dali 德 宏 州 Dehong 怒 江 州 Nujiang 迪 庆 州 Diqing 全 省 Yunnan
1
1
7
1
8
1 1
4 10
1 1
4 9
1
7
1
பைடு நூலகம்
9
4
9
1
7
1 1
2 11
2
3 4 3
8个省辖市、8个民族自治州;13个市辖区、12个县级市、29个民族自治县、75个县 8 Provincial Jurisdiction Cities,8 Ethinic Minor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s, 13 Municipal Jurisdiction Districts,12 Cities at County Level,29 ethi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75 counties
1-2 全省行政区划及代码(2014年)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and Their Codes in Yunnan (2014)
州、市 Autonomous Prefectures and Municipalities 昆 明 市 Kunming 市、县、区 Cities at County Level, Counties and District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Cities 县级市、县、区数 Number of Cities at County Level, Counties and District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Cities 市辖区 县级市 县 Districts under Cities at Counties Municipal Jurisdiction County Level 6 1 7
呈贡区 五华区 盘龙区 官渡区 西山区 东川区 晋宁县 富民县 宜良县 石林县 嵩明县 禄劝县 寻甸县 安宁市 Chenggong District, Wuhua District, Panlong District, Guandu District, Xishan District,Dongchuan District,Jinning, Fumin, YiLiang, Shilin, Songming, Luquan, Xundian, Anning City 麒麟区 马龙县 陆良县 师宗县 罗平县 富源县 会泽县 沾益县 宣威市 Qilin District, Malong, Luliang, Shizong, Luoping, Fuyuan, Huize, Zhanyi, Xuanwei City 红塔区 江川县 澄江县 通海县 华宁县 易门县 峨山县 新平县 元江县 Hongta District, Jiangchuan, Chengjiang, Tonghai, Huaning, Yimen, Eshan, Xinping,Yuanjiang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县 龙陵县 昌宁县 Longyang District, Shidian, Tengchong, Longling, Changning 昭阳区 鲁甸县 巧家县 盐津县 大关县 永善县 绥江县 镇雄县 彝良县 威信县 水富县 Zhaoyang District, Ludian, Qiaojia, Yanjin, Daguan, Yongshan, Suijiang, Zhenxiong, Yiliang, Weixin, Shuifu 古城区 玉龙县 永胜县 华坪县 宁蒗县 Gucheng District,Yulong, Yongsheng, Huaping, Ninglang 思茅区 宁洱县 墨江县 景东县 景谷县 镇沅县 江城县 孟连县 澜沧县 西盟县 Simao District, Ning'er, Mojiang, Jingdong, Jinggu, Zhenyuan, Jiangcheng, Menglian, Lancang, Ximeng 临翔区 凤庆县 云 县 永德县 镇康县 双江县 耿马县 沧源县 Linxiang District, Fengqing, Yunxian, Yongde, Zhenkang, Shuangjiang, Gengma, Cangyuan 楚雄市 双柏县 牟定县 南华县 姚安县 大姚县 永仁县 元谋县 武定县 禄丰县 Chuxiong City, Shuangbo, Mouding, Nanhua, Yao'an, Dayao, Yongren, Yuanmou, Wuding, Lufeng 蒙自市 个旧市 开远市 弥勒市 屏边县 建水县 石屏县 泸西县 元阳县 红河县 金平县 绿春县 河口县 Mengzi City, Gejiu City, Kaiyuan City, Mile City, Pingbian, Jianshui, Shiping, Luxi, Yuanyang,Honghe, Jinping, Luchun, Hekou 文山市 砚山县 西畴县 麻栗坡县 马关县 丘北县 广南县 富宁县 Wenshan City, Yanshan, Xichou, Malipo, Maguan, Qiubei, Guangnan, Funing 景洪市 勐海县 勐腊县 Jinghong City, Menghai, Mengla 大理市 漾濞县 祥云县 宾川县 弥渡县 南涧县 巍山县 永平县 云龙县 洱源县 剑川县 鹤庆县 Dali City, Yangbi, Xiangyun, Binchuan, Midu, Nanjian, Weishan, Yongping, Yunlong,Eryuan, Jianchuan, Heqing 芒市 瑞丽市 梁河县 盈江县 陇川县 Mangshi City, Ruili City, Lianghe, Yingjiang, Longchuan 泸水县 福贡县 贡山县 兰坪县 Lushui,Fugong,Gongshan,Lanping 香格里拉县 德钦县 维西县 Shangri-La, Deqin, Weix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