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细胞系

合集下载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赖德华副教授团队发现真核生物中心体的关键结构蛋白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赖德华副教授团队发现真核生物中心体的关键结构蛋白

◆学术前沿◆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赖德华副教授团队发现真核生物中心体的关键结构蛋白中心体(基体)的自身结构稳定和其维系的遗传信息稳定均是真核细胞生存发育的重要基础。

在细胞增殖中,中心体的严谨复制和分离在时间和空间上精确受控。

这个过程需要中心粒连接纤维(Linker )负责连接同一对中心体中的母子中心粒。

Linker 是解释哺乳动物细胞中心体数量控制和遗传模式的关键结构,它的适时存在和解体对细胞周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此结构自1981年的电镜研究中发现以来,其组成蛋白一直未被鉴定。

生命科学学院赖德华副教授团队与牛津大学英国皇家学会会员Keith Gull 教授以及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Flavia Moreira-Leite 研究员合作,另辟途径以布氏锥虫为材料,历时数年鉴定发现锥虫BBLP 是Linker 的组成蛋白。

合作团队通过荧光蛋白融合原位标记技术,发现BBLP 定位于基体和原基体之间。

后续的RNA 干扰等实验发现若BBLP 缺失则导致原基体定位和分配异常,乃至后续基体成熟异常直至细胞死亡。

这些结果证实BBLP 起着连接基体和原基体的Linker 功能,确认其为真核生物的首个Linker 蛋白,填补了真核生物中心体Linker 蛋白未知的空白。

该研究成果揭示了锥虫的基体自身装配和遗传的关键分子机制,促进了真核生物中心体起源与演化的研究。

题为“A specific basal body linker protein provides the connection function for basal body inheritance in trypanosomes ”的研究成果已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 Natl Acad Sci USA 》发表。

该研究发现了非洲锥虫病病原体-布氏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的一种中心体蛋白,发现其起着连接母中心粒(基体)和子中心粒(原基体)的关键功能(图1),正是相关领域生物学家苦苦寻找了近40年的Linker 蛋白,因此被命名为基体Linker 蛋白(BBLP )。

中山大学细胞库版

中山大学细胞库版

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细胞库细胞目录一、人类肿瘤细胞株
(三)血液系统
(四)神经系统
(六)其它
二、人类正常细胞株
三、动物肿瘤细胞株
NIT-1
4T1小鼠胰岛素瘤β细胞(NOD/Lt转基因小鼠,SV40巨T抗原)小鼠乳腺癌细胞
四、动物正常细胞株
BRL大鼠正常肝细胞(Buffalo)
RAW 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BALB/c小鼠)
NIH/3T3NIH小鼠成纤维细胞(NIH/swiss)
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C3H/An)
BALB/C-3T3BALB/C小鼠成纤维细胞
MEF早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KM鼠)
c2c12小鼠成肌细胞系
PA317逆转录病毒包装用的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V79中国仓鼠肺细胞
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CHO-AA8转入Tet-off调控,含EGFP基因的CHO细胞
Cos-7SV40转化的非洲绿猴肾细胞
Vero非洲绿猴肾细胞
Vero-E6非洲绿猴肾细胞
MA-104恒河猴肾细胞(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惠赠)MDCK狗肾细胞
VX2兔的肝细胞
NRK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
HBZY-1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EC
五、干细胞类
D3129小鼠ES细胞
E14129小鼠ES细胞
B/c-ES BALB/c小鼠ES细胞
MSCS(曹)猴的骨髓间充质细胞
SDBMSC SD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pdf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pdf

前言细胞生物学是高校生命科学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生命科学的许多重大发现与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是分不开的。

因此,学习和掌握细胞生物学最基本的技术和最新的实验方法,对于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完全必要的。

目前,适用于高等院校不同层次使用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不多。

由于细胞生物学已成为重要的前沿生物学科,其发展速度之快可谓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异常迅速。

各种研究新方法、新技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紧密相联。

如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实验技术之间就具有很强的依存性和相融性。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巨大变化,将推动细胞生物学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

我们为了紧跟学科发展的趋势,把握学科前进的方向,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将多年来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积累及编写的细胞生物学技术编写成《细胞生物学实验》一书。

旨在让学生能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新的实验技术,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生物学中的问题,为独立进行研究打下基础。

本书是王金发教授主编的《细胞生物学》的配套教材之一。

全书共有64个实验,内容较丰富,知识面广,既包括常规的经典实验,又新增了不少与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相关的新技术,如电穿孔和电融合技术、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导技术、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体外分化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细胞显微注射、共聚焦显微技术、细胞凋亡检测技术等。

这些实验内容新颖、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本书第1~4章由戚康标编写;第5~7章由何炎明编写;第8章由何炎明、张利红编写;第9、12章及附录由刘兵编写,并对全书进行文字编辑和校对;第10、11章由张利红、张为民编写;冯冬茹参加了部分实验的初稿编写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王金发教授的亲自指导和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难免出现错误,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中山大学鱼类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和鱼类白细胞形态和分类计数生理学实验报告

中山大学鱼类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和鱼类白细胞形态和分类计数生理学实验报告

鱼类红细胞的渗透脆性与鱼类白细胞形态和分类计数一、实验目的1.学习鱼类采血取样的方法并探究红细胞的渗透脆性2.学习血液涂片的制作和染色方法3.了解鱼类血液中的白细胞特征二、实验原理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中含量最高的是红细胞。

红细胞的渗透压与血压相等,使进出红细胞的水分平衡。

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过量水分进入细胞,细胞膨胀成球形,甚至破裂,进而导致血红蛋白逸出,该过程称之为溶血;反之,若血浆的渗透压升高,水分析出过多,致使红细胞皱缩,沉积于试管底部。

2.将正常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在等渗溶液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和双凹圆碟形;在渗透压递减的一系列溶液中,红细胞逐步胀大并双侧凸起,当体积增加30% 时成为球形,体积增加45%~60% 则细胞膜损伤而发生溶血,仅留下一个双凹圆碟形细胞膜空壳。

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而引起此特性称为渗透性脆性。

3.白细胞是位于血液中的一类无色、球形的有核血细胞。

鱼类白细胞的数量因为鱼种属不同而不同,其大小与红细胞相差不大。

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白细胞比例的任何异常变化都可能意味着疾病的发生。

4.鱼类白细胞可以分为颗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无颗粒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其分类计数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统计50-100个白细胞样品中不同白细胞数量,来确定不同白细胞比例。

三、实验材料、仪器、试剂与方法1.实验材料:鲈鱼2.实验仪器:显微镜、一次性采血注射器、针头、载玻片、试管、滴管、移液枪3.实验试剂:瑞氏染液(A、B液)、171 mM NaCl溶液、草酸盐抗凝剂、蒸馏水4.实验方法:将从鲈鱼身上取得的血液滴入配置的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观察得到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将血液滴到载玻片上涂片后染色,洗净后显微镜下观察白细胞形态特征图1 Wright染色条件下不同血细胞形态模式图(包含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四、实验步骤1.配置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将10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1~10,按照下图向不同试管中加入不同体积的171 mM NaCl溶液和蒸馏水。

关于清理离职人员系统账号的通知

关于清理离职人员系统账号的通知

关于清理离职人员系统账号的通知
各课题组:
因空间和资源有限,目前实验动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设施只对校内在职人员开放。

近年来,中心大小鼠饲养笼位十分紧张,年需求增量在5000笼以上,即使中心不断增加设施建设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

鉴于此,中心拟近期开展离职人员的账号清理工作。

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1.请已离职的原中山大学教职员工,于8月2日之前结束实验,停止使用share系统账号,并清理实验动物离场。

如有特殊情况,请提交说明,由上级管理部门处理,并执行校外收费标准。

2.在中山大学系统内工作单位调整的教职工,请于8月2日之前在中心管理系统完成个人工作单位更新。

请各课题组配合中心的工作安排,为校内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多的设施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课题组排队等候的时间。

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021年6月25日。

CD133和CD44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5年生存率的相关性分析

CD133和CD44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5年生存率的相关性分析

CD133和CD44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5年生存率的相关性分析陈仕才;宋新明;陈志辉;李明哲;何裕隆;詹文华【摘要】目的:探讨不同CD133/CD44细胞亚群的成瘤能力及CD133、CD44的表达水平对根治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明确CD133和CD44作为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SW480细胞系中CD133和CD44标记的不同细胞亚群,比较其在裸鼠皮下成瘤情况;并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D133和CD44在90例结直肠癌患者石蜡切片标本的表达情况,对CD133、CD44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CD133+CD44+细胞群成瘤能力明显优于其它各组.CD133和CD44均在细胞膜上表达,两者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UICC分期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显示,CD133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45.2%,CD133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83.8%,两者有明显差异(P <0.01);而CD44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75.6%)与低表达组(70.1%)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CD133/CD44同时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较差(P<0.01).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CD133、肝转移、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几个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D133可作为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的良好标志物.CD133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尽管CD44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但联合检测CD133/CD44却能更好地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11(027)005【总页数】7页(P883-889)【关键词】CD133;CD44;结直肠肿瘤;预后【作者】陈仕才;宋新明;陈志辉;李明哲;何裕隆;詹文华【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动物细胞培养常用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常用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常用技术动物细胞培养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前言1885年Roux最早尝试使组织离体培养,材料是鸡胚神经板,采用生理盐水为培养液,并首次采用组织培养这个术语。

1907年Harrison 和1912年Carrel开始把组织培养作为一种方法,用于研究离体动物细胞的培养。

由于组织培养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如抗病毒疫苗的生产等,现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精细技术。

许多细胞株、细胞系的培育成功,尤其是以人的肿瘤组织为材料建立的各种细胞系,如Hela细胞系(Gey,1952),可用来进行一系列研究,更加促进了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

组织培养中热门的研究领域1)细胞内部的活动,如DNA的复制和转录、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2)细胞内部的流动,如RNA从细胞核向细胞质方向运转,激素受体复合物的易位等;3)生态学,如营养、感染、病毒或化学诱变、药物作用;4)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胚胎诱导、细胞群体的动力学等。

组织培养的分类及基本概念分类:1.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 指的是从体内取出组织,在模拟体内生理环境,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使之生存和生长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2.细胞培养(Cell Culture) 培养物是单个细胞和细胞群。

3.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培养的是器官的原基、器官的一部分或整个器官,使之在体外生存、生长和保持一定功能的方法。

组织培养的细胞生物学特点:1.体内外细胞的差异:当人工条件和体内实际情况不完全相同时,细胞在体外培养后,一旦失去神经体液调节和细胞间相互影响,生活在缺乏动态平衡的环境中,发生变化则是必然。

细胞最多见的表现是:返祖(Atavism)现象,即失去原有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分化减弱或不显、细胞趋单一化、不死性、恶性状。

2.细胞增殖和分化:是细胞生命进化中所获得的基本属性,增殖使细胞数量增多;分化使机体结构和功能多样化,最后演变成完整的有机体。

思考题 中山大学考研细胞学

思考题 中山大学考研细胞学

第一章:1. 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客观地、恰当地估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它生物科学的关系。

2. 从细胞学发展简史,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3. 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4.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为什么?第二章:1. 简述各种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

2. 简述各种实验方法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第三章:生物膜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征是什么? 这些特征与膜的功能有哪些相?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过程?细胞表面有哪几种常见的特化结构?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动物细胞间有哪些连接方式?胞间连丝的基本结构与作用是什么?胞外基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及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什么?第四章:1.比较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2. 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部位及其去向如何?3. 粗面内质网上合成哪几类蛋白质,它们在内质网上合成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4. 指导分泌性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需要哪些主要结构或因子?它们如何协同作用完成肽链在内质网上的合成。

5. 结合高尔基体的结构特征,谈谈它是怎样行使其生理功能的。

6.溶酶体是怎样发生的? 它有哪些基本功能?7.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有哪些区别? 怎样理解过氧化物酶体是异质性的细胞器?8.图解说明细胞内膜系统的各种细胞器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9.何谓蛋白质的分选?已知膜泡运输有哪几种类型?第五章:1.准确描述线粒体的结构2.线粒体中电子传递链的主要成员有哪些?3.解释ATP合成的化学渗透学说4.何谓线粒体的半自主性5.准确描述叶绿体的结构6.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7.叶绿体的半自主性第六章:1. 通过细胞骨架一章的学习,你对生命体的自组装原则有何认识?2. 除支持和运动外,细胞骨架还有什么功能? 怎样理解“骨架”的概念?3. 试述微管在体外组装的条件以及微管的主要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 转染了tk基因的SW038-C2细胞 人星形胶质细胞瘤细胞 人神经胶质瘤细胞 人星形胶质细胞瘤细胞 人XG恶性胶质瘤细胞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人脑胶质瘤细胞
人宫颈癌细胞 人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系 人子宫内膜癌细胞 人卵巢癌细胞 人卵巢腺癌细胞 人乳腺癌细胞 人乳腺癌细胞 人乳腺腺癌细胞 人前列腺癌细胞 人前列腺腺癌细胞 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系
SUME-a HNE-2
(三)血液系统
K562 HL-60 U937 HEL KG1a
Raji SW1353 MG-63 Daudi
(四)神经系统
SW038-C2 SW038-C2-tk SHG-44 BT-325 U251 SF-295 SK-N-SH U87
(五)泌尿生殖系统
Hela Siha RL-952 HO-8910 OVCAR-3 Bcap-37 MDA-mB-231 MCF-7 Du-145 PC-3 T-24
(六)其它
A431(暂无) HT-1080
人鼻咽癌细胞 人鼻咽癌细胞
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 人早幼粒急性白血病细胞系 人组织细胞淋巴瘤细胞 人红白细胞白血病细胞Erythroleukemia 人髓系白血病细胞系 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人B淋巴细胞瘤细 胞株 人骨肉瘤细胞 人成骨肉瘤细胞 人白血病细胞
人皮肤基底细胞癌细胞 人纤维肉瘤细胞
RD
二、人类正常细胞株
ED-25 ECV304 Ealy926 D407 HLF (暂无) HSC L-02 PA317-tk
PA317-GFP 293 293t HEK-293 HK-2 人脑细胞 HEB OKT3
三、动物肿瘤细胞株
H22 RM-1
Walker-256 CBRH7919 Heap HePa1-6 Lewis C26 CT-26 SNL S-180 B16 PC-12 C6
BALB/c小鼠肝癌细胞 小鼠前列腺癌细胞 大鼠肝癌细胞(乳腺癌细胞接种到肝脏成 瘤) 大鼠肝癌细胞(wistar 大鼠) 小鼠肝癌细胞(体内) 小鼠肝癌细胞(C57BL小鼠) 小鼠肺癌细胞 小鼠结肠癌 BALB/C结直肠癌 稳定转染了neor和LIF基因的STO细胞株 C57BL/6小鼠肛门纤维肉瘤细胞 C57BL/6小鼠黑色瘤细胞 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褐鼠) 大鼠胶质瘤(褐鼠)
五、干细胞类
D3 E14 B/c-ES MSCS(曹) SDBMSC
褐鼠胰岛素瘤上皮细胞 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 小鼠白血病细胞 小鼠白血病细胞NK细胞靶细胞 小鼠肾癌细胞 K562
大鼠正常肝细胞(Buffalo) 小鼠单核巨噬细胞(BALB/c小鼠) NIH小鼠成纤维细胞(NIH/swiss) 小鼠成纤维细胞(C3H/An) BALB/C小鼠成纤维细胞 早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KM鼠) 小鼠成肌细胞系 逆转录病毒包装用的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中国仓鼠肺细胞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转入Tet-off调控,含EGFP基因的CHO细胞 SV40转化的非洲绿猴肾细胞 非洲绿猴肾细胞 非洲绿猴肾细胞 恒河猴肾细胞(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 究所惠赠) 狗肾细胞 兔的肝细胞 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EC 大鼠心肌细胞 大鼠肝星状细胞
KV HIC
(二)呼吸系统
HLamp A549 95D NCI-H460 NCI-H446 GLC-82
人胃腺癌细胞 人胃腺癌细胞 人胃癌细胞(未分化) 人结肠癌细胞 人结肠腺癌细胞系 人肝细胞癌细胞 人肝细胞癌细胞 人肝细胞癌细胞 人肝癌细胞 人肝癌细胞 转染四环素正向调控表达基因7402细胞
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和四环素正向调控表达基 因7402细胞 人胰腺癌细胞 人胰腺癌细胞 人原位胰腺癌细胞 人口腔上皮癌细胞 人喉癌细胞
一、人类肿瘤细胞株
(一)消化系统
MCG803 SCG-7901 HGC-27 LOVO SW480 BEL-7402 HePG-2 SMMC-7721 QGy-7701 Hep-3b Bel-7402-Tet-on
7402-Tet-on-EGFP Panc-1 SW1990 Bxpc-3 KB Hep-2
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细胞
人肝静脉内皮细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肠系膜下腔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人肝星状细胞 人胎肝细胞 转染入tk基因的PA317细胞 转染入GFP基因的PA317细胞(GFP-绿色荧光 蛋白) 腺病毒包装的人胚肾细胞 人胚肾T细胞 人胚肾细胞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 (自建) 人脑胶质细胞株 总T淋巴细胞
人口底癌细胞耐药株[长春新碱(VCR)诱 导高表达(p-gp)] 人小肠癌细胞
人肺巨细胞癌细胞 人肺小细胞腺癌细胞 人高转移肺腺癌细胞 人大细胞肺癌细胞 人小细胞肺癌细胞 人肺腺癌细胞
GLC-82-TK NCI-H1299 L78 CNE-1 CNE-2
人肺腺癌细胞(转染TK基因的GLC-82细胞) 人肺腺癌细胞 人肺腺鳞癌细胞 人鼻咽癌细胞(高分化) 人鼻咽癌细胞(低分化)
129小鼠ES细胞 129小鼠ES细胞 BALB/c小鼠ES细胞 猴的骨髓间充质细胞 SD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
RIN-m P815 P388 Yac-1 Renca 4T1
四、动物正常细胞株
BRL RAW 264.7 NIH/3T3 L929 BALB/C-3T3 MEF c2c12 PA317 V79 CHO CHO-AA8 Cos-7 Vero Vero-E6
MA-104 MDCK VX2 NRK HBZY-1 H9c2 HSC-T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