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的实际朗读音节

一次的实际朗读音节

案例一:

普通话说应该是yīci(四声)如“第一次”

但是很多地方将yī(一)读成yí(姨)口语化,如东北话“一次有趣的经历”中就读成二声yí

案例二:

词语“一次”中“一”的拼音是“yí”,“次”的拼音是“cì”,因为音节yⅰ、cⅰ都是整体认读音节,所以“一次”的拼音各是整体认读音节。词语“一次”中的“一”是数字,“次”是量词。“次”作为量词是用于反复出现或可能反复出现的事情。(cì次)组词有:次序、次日、次数、次品、次要、车次、名次等。

案例三:

一次的拼音是,一的拼音是yⅰ的第二声、次的拼音是Cⅰ的第四声,两个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案例四:

一次声调的调整是,一的拼音音节yi一声,次的拼音音节ci 四声。一的声调的调整是在四声前面读二声。yi二声,ci四声。yici 都是整体认读音节,拼读时,可用直呼的方式,直接呼出整体认读

音节yici。书写时,声母y占中下格,二画。i占上中格,二画`,i。c占中格,一画c。

普通话朗读60篇,说话30篇,单双音节及轻声词语

2010年普通话考试说话题目30篇范文 1.我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有的人希望将来当工程师,有的人希望当科学家,而我很小时候就有一个愿望,就是长大后考上师范学校,当一名优秀的教师。 我喜欢当教师有几个原因,外在原因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很神圣,我觉得做教师的最大价值在于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其次当教师许多业余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每年有两个假期,寒假与暑假,每周有两天休息,我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来学习,回顾或总结。此外父母都希望我将来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不用那样奔波。 我喜欢当教师的最大的原因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在离家乡三百里外当一名中学教师,在我还没有出世的时候,父亲在一次整风运动中被错划成右派,被迫回到农村,一次次的上诉,都是无功而返,所以我从小就暗暗地对自己说,我长大后要当教师,实现父亲未遂的心愿。 初中毕业后,为了早点出来工作,我报考中等师范学校,我的分数425分,远远地超出录取线百多分,但因为各个缘故,我没有被录取,我的愿望落空了。心里很难过,感觉上天是那样不公平,但在父母的鼓励下,我又恢复了自信心。 2.我的学习生活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所以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丝毫没有放弃学习,最近又练起了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也是国际语言之一。它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不仅能给人一种美感,还能给人一种无穷的享受。尤其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我认为,说好普通话更是我们的必修课。 学普通话的过程,有苦也有乐。要想学好普通话,首先要从拼音练起。如果拼音不过关,说好普通话是何其之难,简直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每天我都早早的起来练习,不懂的就向其他人请教,有时为了读准一个拼音,经常练到嘴巴发痛,舌头发硬。然后,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看电视、听广播的时候,要注意主持人的发音,并默默跟读,练习说普通话的感觉。这还可以帮助我们注意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我们要多向字典请教,不懂就查,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与多义等。其次,我认为,要把一些经常读错的字记录下来,抽时间专门练习,这样可以做到更有针对性,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最后,坚持用

朗读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朗读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内容提要: 朗读课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朗读能力的培养,而这种朗读能力的培养必须注意一些实际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就是朗读的发音吐字要正确、清楚;朗读的轻重、停顿要准确、合理;朗读的语速、语调要恰当、自然;朗读的语言要流利、生动,朗读要注意语音规范,并且掌握技巧。这些应该注意的问题解决了,朗读教学的朗读能力培养也就成功了。 朗读课是语文课的一个训练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课程。朗读课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可以说,朗读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在朗读课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识字、解词、理解句子,特别是写作、交际的基础,对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朗读就是放开声音去读,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出声音,与发音器官同时参与活动,朗读就是要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语言再恢复为有声的语言,用声音再现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它一方面涉及到朗读的技巧,同时又涉及到对文章的领会程度。因此,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单靠几节朗读课就能训练提高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所以学生应在

课堂上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在朗读课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朗读的发音吐字要正确、清楚 发音正确。发音正确、清楚是朗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是说不能把字音读错,对形近字要注意分辨,对多音字要按字意确定读音。比如:“曲折”中的“曲”读“qu”第一声,不能读第三声。对不认识的字,不能瞎蒙,对读不准的字要勤查字典。 读音清楚。读音清楚就是要求每个字的声、韵、调都要读得清清楚楚,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声母读得短促有力,韵母读得充沛响亮,声调要准确到位,音节要界限分明。不然的话,吐字不清,模模糊糊一大片,文章的内容也表达不清楚,思想感情也表达不出来。另外,朗读时还要注意不能丢字,不能加字,也不能字句颠倒或错行。 二、朗读的轻重、停顿要准确、合理 轻重,是指词、句、段中轻重音的变化时表达意义的一种手段,这在字面上是无法看出来的,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表达出来。因此,在朗读中要准确地掌握好轻重音。 朗读中特别需要轻读的地方不多,除了有些词语中的词头词尾读轻声外,主要的还是一些特殊的内容。如表示安静、轻微等方面内容时,可读轻一些,例如:“广场回音:…呵,轻些啊,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这段文字不能读得太重,文字中需要读重音的地方比较少。 在朗读教学中,重音具体可分为词语重音、句子中的意群重音、

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技能与策略

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技能与策略 刘占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学教研室、教师) 一、“诵读”要义概说 (一) 概念分辨:“朗读”“美读”“诵读”“吟诵” 近些年,中小学语言教学研究领域里,“朗读”“美读”“诵读”“吟诵”这四个概念经常交错使用,对它们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我在这里简要分辨一下,主要目的是探求“诵读”的要义。 “诵”这个词先秦即有,一般认为是依照语言的节奏朗声而读;“歌”“吟”则更注重表现音乐性,与“诵”还是有区别的。《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诵”后来与“读”联结成“诵读”,意思还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陈少松语,《古诗词文吟诵》第二版第7页)。 20世纪前期,“诵读”这个词在教学研究中普遍使用,和它并行且意思相近的概念还有“朗读”“朗诵”。有的学者把“朗诵”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称“诵读”,适合读古代散文;第二类称“吟读”和“咏读”,大致等同于“吟诵”,即比较随意地吟哦咏唱,分别适合于读短的诗词韵文和读长诗长篇韵文等;第三类称“讲读”,其“讲”取“说”“谈”之意,也就是用平时说话、对话的语调来朗读,这适合于读语体文(白话文)。(概述黄仲苏语,见《朗诵法》,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版)20世纪后期至今,语文教学界多用“朗读”这个概念。因为“吟诵”后来几乎断绝,暂且不论。那么,“朗读”便大致涵盖了原来的“诵读”和“讲读”这两种类型。 新时期以来,叶圣陶先生等前辈在三四十年代使用过的一个概念,被发掘出来,使用率比较高,即“美读”。美读的要义有三条:带着感情朗读文学作品;读出文学作品语言之美;通过美读获得美感。这是一种带有一定的审美取向的朗读方式,对于内化和积淀语言、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作出分辨: 其一,“朗读”“美读”和“诵读”,共同点是出声地读;与它们相对的乃是“默读”,只看而不读出声。 其二,“吟诵”主要不是读,而是近于哼唱,当然还只是随意吟哦,与按照乐谱严格地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z c s》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z c s》教案及反思 导读:本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z c s》教案及反思,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教案 课前准备 1.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以前学过的声母和韵母的卡片、zcs的拼音卡片、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卡片。(教师) 2.萝卜形状的带调整体认读音节卡片。(教师) 3.生字和词语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逐个出示字母卡片,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声母和韵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字母卡片。) 2.创设情境,引出新课:今天,是拼音宝宝小i的生日,我们一起为小i唱《生日歌》好吗?(课件出示:卡通的韵母i,面前放着一个点燃蜡烛的蛋糕。)小i有一个愿望,它希望大家帮它邀请三位新的拼音朋友来参加它的生日会,大家愿意帮忙吗? 3.出示z、c、s的拼音卡片,揭示教学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邀请的三位拼音宝宝,在邀请它们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欢的过生日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为小i找三位新朋友,并邀请新朋友来参加生日会的过程中快乐轻松地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带着任务去学习。 二、图文结合,学习声母及整体认读音节 (一)学习声母z和整体认读音节zi。 1.过渡:现在,我们就出发,去结识我们的新朋友吧! 2.学习声母z。 (1)课件出示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地方?谁在做什么? (2)教师出示z的卡片,引导学生发现z就是今天要邀请的第一个声母宝宝。引导学生借助“写字”的“字”试着认读声母z。学生试读。 (3)教师讲解发音要领:把“写字”的“字”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z 的读音。 (4)教师范读z,学生观察教师发音的口形。 (5)学生练读z,体会发音要领。开火车读声母z。 (6)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系插图,想办法记住声母z的样子。 (7)引导学生读儿歌:我会写字zzz,像个2字zzz。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 (1)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认识了声母z,也就可以邀请它去参加小i的生日会了,小i特别高兴,马上走过来和声母z跳起了舞,瞧,它们组成了一个音节,这个音节不能拼读,只能整体认读。(出示整体认读音节zi。)这样的音节叫整体认读音节。 (2)教师示范对比朗读声母z和整体认读音节zi,学生认真倾听,找出差别。

普通话第8套

第8套)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 女nǚ贼z?i 宣xuün 弱ru?童t?ng 思s?驴lǘ略l?a东dōng 虹h?ng 邹zōu 穷qi?ng 军jūn 邢xíng 兄xiōng 远yuǎn 训xùn 剜wün 撞zhuàng 拐guǎi 泉quán 柔r?u 广guǎng 堆du?怀huái 短duǎn 翁w yng 嫩nan 胞büo 垮kuǎ吹chu?吞tūn 蚌bàng 刷shuü嗑ky肥f?i 尼ní垒lti 经j?ng 鳃süi 觉ju?角jiǎo 我wǒ阳yáng 价jià催cu?抢qiǎng 谋m?u 热ra腺xiàn 额?浮fú俩liǎng 勤qín 算suàn 字zì尊z ūn 仍r?ng 野yt紧jǐn 省shtng 骨gǔ含hán 槛jiàn 缝f?ng 止zhǐ分fyn 浊zhu?逞chtng 俏qiào 濒b?n 闪shǎn 沉ch?n 拔bá丢diū港gǎng 靠kào 鸣míng 擦cü索suǒ埋mái 扒bü伤shüng 庙miào 贰ar 海hǎi 超chüo 拗ǎo 坡pō百bǎi 实shí梯t?枕zhtn 挠náo 舔tiǎn 劣lia撤cha草cǎo 乳rǔ苍cüng 二、读双音节词语50个旅途掠夺迥然暖和民间儿歌贵重偏差爽朗模型容易岁月快板儿慷慨沙发漂亮眉毛篡改面条儿只好搜集寻找取得聘书裁定损害如果洽谈滑冰群岛参政自焚最初捐献皇帝困难衰退丝绸始祖寡妇全部下放痴心别人内在碾盘牛油蝶泳草垫儿铿锵 三、朗读作为普通人, 可能没人反对环保, 可许多并不反对环保的人实际上也没为环保做点什么。于是, 下面的状态并不会受到谴责, 良心也坦然。我没有把洗澡的水存起来冲厕所casuǒ, 我也没有把淘米的水用来洗菜, 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妥, 因为我付水费了……我在办公室或者在家里用纸从没考虑到两面利用, 仅仅因为我用的那些纸都

正确的发音方法

主讲:王玲玲 声调就是一个音节声音高低的变化。这种音高的变化由区别意义的重要作用。比如“很鲜”“很咸”“很险”就是因为“鲜”“咸”“险”的声调不同,所以意义也不同。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第一声也叫阴平声,调值是55;第二声也叫阳平声,调值是35;第三声也叫叫上声,调值是214;第四声也叫去声,调值是51。 请看下面声调调值图: 1、普通话声调的一些特点: ①四个声调的调型有明显的区别,一平、二升、三曲、四降。除阴平外,其他三个声调升降的幅度都比较大,所以普通话听起来抑扬交错,音乐性很强。 ②高音成分多,阴、阳、去声都有最高度5,上声末尾也到4,所以普通话语音显得比较高昂。 ③四个声调的长度有一定的比例,上声最长,阳平次长,去声最短,阴平次短,在词语中形成和谐的节奏。 方言跟普通话声调的主要差异有三:一是声调种类的多少不同;二是声调的调值不同;三是方言跟普通话之间各类声调所包含的字不尽相同。普通话有阴、阳、上、去四种声调,也就四种调类。这个声调系统是从中古汉语的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八类声调分合演变而来。比如吴方言许多方言点完整地保存了中古地八个调类;江淮西北方言五种调类,多了入声;江淮东南区六种调类,入声分阴阳,有的还有七种调类,去声也分阴阳,而北方方言基本相同,所以除去北方方言,江苏方言与普通话在调类上共同差异是入声,至于调值则存在很大差异。 2、声调的感知问题 普通话五度制标调是根据听觉的感知来标写的,数值之间是等分的,但如果正好处在两度之间,这时只能参考其他调类的调值情况和感知印象确定应该是5度还是4度。五度制本来就是根据感知划分的相对标度,是不可能有绝对的数值分界线的。 在声调语言中,声调的数目都比元音和辅音少得多,声调得数目自然也比声母和韵母少得多,声调在语音结构中的负担自然也就重得多。例如,普通话有22个声母,可是只有四个声调,如果某一个声母读得不正确,并不一定很快就被听得人觉察出来,因为另外还有21个声母也在话语中不断出现,各声母的出现率都不会很高。如果某一个声调读不准,很快就会被人听出来,因为平均每四个音节就要出现一次这个声调,出现率非常高,自然容易被人觉察。声调可以说是语音结构中最为敏感的成分。但是,

普通话水平测试及朗读作品50篇示范录音

普通话水平测试及朗读作品50篇示范录音 普通话水平测试及朗读作品50篇示范录音普通话水平测试(PSC:PUTONGHUA SHUIPING CESHI)是一种是我国为加快共同语普及进程、提高全社会普通话水平而设置的一种语言口语测试,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 作品1号《海上日出》(巴金)作品2号《可爱的小鸟》(王文杰)作品3号《珍珠鸟》(冯骥才)作品4号《珍珠鸟》(冯骥才)作品5号《春》(朱自清)作品6号《一言既出》(爱薇)作品7号《朋友和其他》(杏林子)作品8号《落花生》(许地山)作品9号《火烧云》(萧红)作品10号《第一场雪》(峻青)作品11号《小鸟的天堂》(巴金)作品12号《上将与下士》(刘云喜翻译)作品13号《父亲的爱》([美]艾尔玛·邦贝克)作品14号《和时间赛跑》(林清云)作品15号《捐诚》(青白)作品16号《妈妈喜欢吃鱼头》(陈运松)作品17号《永远的记忆》(苦伶)作品18号《迷途笛音》(唐绿意翻译)作品19号《我不再羡慕》(艾菲)作品

20号《轻轻的一声叮咛》(言者)作品21号《难以想象的抉择》(沈亚刚翻译)作品22号《悉尼歌剧院建设轶事》(司徒一凡)作品23号《匆匆》(朱自清)作品24号《美国历史上的西红柿案件》作品25号《第一次》(孙继梓翻译)作品26号《金子》(陶猛翻译)作品27号《启示的启示》(伊人)作品28号《“猫”和“老鼠”》作品29号《珍视自己的存在价值》作品30号《贪得一钱丢了官》作品31号《锁山艺术》(裘艺)作品32号《张太太的英语角》(文国艺)作品33号《小河》(马如琴)作品34号《献给母亲的歌》(王胜厚)作品35号《放牛的日子》(华宣飞)作品36号《雪花飘呀飘 ……》(曹展)作品37号《我的母亲独一无二》([法]罗曼·加里)作品38号《在国外的中国孩子应学点中文》(王浚国)作品39号《世界民居奇葩》(张宇生)作品40号《神奇燕子洞》(钦文)作品41号《爱痕》(庞玉秀)作品42号《家乡的桥》(郑莹)作品43号《“挤油”》(刘宗礼)作品44号《生命在于奉献——电视连续剧〈猴娃〉观后》(新凤霞)作品45号《荔枝蜜》(杨朔)作品46号《海燕》(高尔基)作品47号《高楼远眺》(林非)作品48号《十渡游趣》(刘延)作

音变

其实是音变,不是变音哦。以后要记住哦,嘻嘻。 一、轻声: 1、什么是轻声? 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 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 ōngdì([名]哥哥和弟弟) 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 能干n énggà([形]有才能,会办事) 能干n éngg a ([形]心灵手巧;精明) 言语y ányǔ([名]指所说的话) 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 运气y ùnqì(词组。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 运气y ùqi ([名]幸运) 3、轻声的规律 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 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 是吗他呢看啊走吧 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 看过忙着来了我的勇敢地喝得(好)朋友们 ③、名词的后缀“子、头”: 桌子椅子木头石头

④、方位词: 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 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 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 ⑥、表示趋向的动词: 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 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 三、儿化 1、儿化和儿化韵: 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儿化后的韵母称儿化韵。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用汉语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 2、儿化的作用: 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个(量词)--个儿(名词) ②、区别词义: 信(信件)--信儿(消息) 末(最后)--末儿(细碎的或呈粉状的东西)

1读一读,注意“一”字声调的变化。在这道题的练习中,我们要体会“一”的变调规律。在实际说话时,“一”在与其他音节连接时

1读一读,注意“一”字声调的变化。 在这道题的练习中,我们要体会“一”的变调规律。在实际说话时,“一”在与其他音节连接时,会发生一种有规律的变调现象。这就是“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例如:一、二十一、第一、初一等。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 1在四声前念二声。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等。 2在一声、二声、三声前念四声。例如:一般、一年、一口、一起等。 3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例如:试一试、想一想、看一看等。 4用在动词、形容词与量词中间一般也读轻声。例如:去一趟、认识一下、好一点儿、贵一些等。 2汉字真有趣。 汉字很有趣,这道题中我们认识的是会意字。“会意”是我国古代造字法“六书”中的一种,指把两个或两个上以上的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会意字,是用“会意”的方法所造的字。例如: 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尖:上小下大,形似山尖。 休:一人倚树,立足休息。 采:手在树上,采摘东西。 艳:彩丰富,鲜艳美丽。 尘:小土为尘,尘土飞扬。 灾:室中失火,酿成火灾。 苗:田间长草,植物幼苗。 泪:眼睛流水,泪水汪汪。 歪:不端不正,东倒西歪。 3读句子,查词典,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 保险:①保证;担保。②根据保险法进行的一种保障投保人受损失后能得到赔偿的商业保险行为。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精神:①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②活跃;有生气。 读读背背。 我们要积累的是关于生活和学习的名言,一边读一边想,想想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课外多积累一些这样的名言。 《苏东坡改联立志》讲述了苏东坡改对联发愤攻读的故事。苏东坡,即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一起被称为“三苏”。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 书籍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阶梯。相信同学们一定读过一些书,那怎样才能更好地汲取书中的营养呢制作读书卡是一种好办法。读书卡片的制作很简单,能帮助我们随时记录好词佳句,也便于随时记下自己的感想。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大家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内容: 夸夸同学的闪光点。

朗诵技巧之语速

朗诵技巧之语速 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那么朗诵应该怎么读呢?应该快还是慢呢?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朗诵语速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朗诵技巧之语速 一、什么是语速? 语速是指朗读或说话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 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一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思想感情总是千差万别的。朗读各种文章时,要正确地表现各种不同的生活现象和人们各不同和思想感情,就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朗读速度。例如: 1.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提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鲁迅《故乡》) 以上是两种不同的动态。这不同的动态在我们心里引起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朗读时必须体现出前者“将身一扭,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之快和后者“你便提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之慢。 二、决定语速不同的各种因素 (一)不同的场面 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宜用快读;平静、严肃的场面宜用慢读。例如: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一般。又象是情人的密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象微风拂过琴弦;象落花飘零在水上。 海睡熟了。 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象要睡了。 许久许久,我俩也象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

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象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就象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着,而且声音愈响愈大起来。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象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思考:这段描写是怎样实现速度的转换的。 (二)不同的心情 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宜用快读;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慢读 前者如: ……她猛然喊了一声。脖子上的钻石项链没有了。 她丈夫已经脱了一半衣服,就问:“什么事情?” 她吓昏了,转身向着他说: “我……我……我丢了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了。” 他惊惶失措地直起身子,说: “什么!……怎么啦?……哪儿会有这样的事!” 他们在长衣裙褶里,大衣褶里寻找,在所有口袋里寻找,竟没有找到。 他问:“你确实相信离开舞会的时候它还在吗?” “是的,在教育部走廊上我还摸过它呢。” “但是,如果是在街上丢的,我们总得听见声响。一定是丢在车里了。” “是的,很可能。你记得车的号码吗?”

教师口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口语考试试题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音是的表现形式,是的依托。() 2、吐字归音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三个阶段。() 3、调值是的实际读音,也就是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 4、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变调、、、语气词“啊”的变读。() 5、朗读是把,转化为发音规范的的再创作活动。() 6、普通话是语音、和的统一体。() 7、态势语的基本要求、、适度。() 8、反应分和两种。() 9、复述有详细复述、、。() 10、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有规范性、、、生动性、可接受性。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声母() 2、三腔共鸣() 3、音强() 三、分析题(共40分) 1、分析下面词组中的变调现象,在发生音变的音节下面加·标注,并说明音变 后的实际读音。(5分,每题1分)() 美好()() 海洋()() 一样()()

不去()() 一般()() 2、指出下面词组中“啊”音变的实际读音。(5分,每题1分) 真大啊!()好事啊!()多高兴啊!() 真险啊!()这么多书啊!()()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轻声,将轻声字写在括号里。(5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 4、分析下面语句朗读时语气、停顿、重音的变化,然后填空。 (15分,每空1分)() (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 这段话出自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朗读时感情是(), 气息是(),声音是()。() (2)这时候,妻心中的喜悦正和我一样,我俩一句话都没有说。 这句话是在大海一片静寂,朦胧欲睡的夜晚说的,感情是(),气息是(),声音是()。()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感情是(),气息是(),声音是()。()(4)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这句话在朗读时的重音是(),重音处理的方式是()。() (5)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句话在朗读时的重音是(),重音处理的方式是()。() (6)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广东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参考标准(正式)

广东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参考标准 根据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要求,维护测试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从广东省的实际出发,制定本测试评分参考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普通话水平测试。测试员在测试过程中必须按本标准评分。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本标准有问题,应及时向省语委办公室反映。任何人及地市(高校)测试机构无权改动本标准。 现阶段,广东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包括4个测查项目: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命题说话。满分100分。 一、读单音节字词 读100个单音节字词(不含轻声、儿化)。限时3.5分钟,共10分。 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一)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某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读成其他声母、韵母(含儿化)、声调,该音节按“错误”扣分。 (二)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某个音节在声母、韵母、声调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

读音没有达到标准的程度,但是还不至于读成其他声母、韵母(含儿化)、声调,该音节应按“缺陷”扣分。 (三)每个音节允许应试人改读一次。如果改读,以第二次读音作为评分依据。隔音节改读无效。 (四)如果是多音节,只要准确读出其中的一个读音,就算正确;如果有词语语境的要求,必须按要求读出。 (五)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二、读多音节词语 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一)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 1.词语中某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读成其他声母、韵母(含儿化)、声调,该音节按“错误”扣分。 2.变调:未按变调规律变调。 (1)上声音节相连没有按照规律变调的,应判为错误。 (2)“一”和“不”应变调而读原字调,应判为错误。 3. 轻声: (1)《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中列出的轻

超有用普通话考试必看

一、考试题型: 〔一〕读单音节字词。 〔共一百个音节,即一百个字;限时三分半钟;共10分。〕 〔二〕读多音节词语。 〔共一百个音节,即假设干词共一百个字;限时2.5分钟;共20分。〕 〔三〕朗读短文。 〔共400个音节,即四百个字;限时四分钟;共30分。〕 〔四〕命题说话。 〔不少于三分钟。共40 分。〕 第三题:书上有四十篇短文,考试抽其中任意一篇〔书上内容〕; 第四题:书上有四十个话题,考试抽其中任意一篇。 都是机考,系统自动抽题。 二、分数:97分以上,一级甲等。92~97分,一级乙等。 87~92分,二级甲等。80~87分,二级乙等。 80分以下,那么没有通过。 三、考试考前须知: 1、考前30分钟到候测室; 2、考前15分钟,领取试卷; 3、进入备测室; 4、准备看题。〔注意看题时,先看第四题,再看第三题,最后分别看第二题,第一题〕 5、到测试室找对座位号。 6、按页面提示操作。 四、考试流程: 考生登录——核对考试信息——试音——考试——提交试卷 注意:麦在左侧,离嘴越近越好,不能触皮肤。 下一步:输入准考证号——进入——试音 五、最最要注意的: 1、考试时,听到“嘟〞的一声,再开场答题; 2、第一题,第二题,要横向朗读,切忌纵向朗读。 不要错行,漏行。 3、右下角点击“下一题〞,进入下一题。 4、切忌说及考试内容无关的话,如“我现在开场答第一题〞等等不能说。 六、各个题目注意: 〔一〕每个字要分开读,不能读几个字停顿一下。 注意“三声〞应该如何朗读。如“我〞。 〔二〕尤其注意儿话音〔一会儿,慢慢儿〕、轻声音〔一辈子,外面,怎么〕、以及词语中两个字均为三 声的情况〔产品〕。 “产品〞均为三声,那么第一个字读二声,第二个字读三声。 〔三〕注意停顿,长句不能停。读到文章中的双斜线就可以停顿了,四百个音节已经读完。 〔四〕一般给妳两个题目让你选择一个,选好后先说“我选择的题目是…….〞,然后开场说。必须 说够三分钟。〔该题得分点: 1、语音是否标准,扣1~15分; 2、词汇语法是否准确,扣1~4分; 3、自然流畅程度如何,扣0.5~3分; 4、是否离题偏题,是否内容雷同,扣4~6分; 5、不能说及题目无关的话〕 完成后“提交试卷〞。 注意:1、每个题都有限时,假设第一题已经答完,而时间条显示还有时间没用完,妳最好直接进入下一 题。不要等时间走完了再进入下一题,教师说的。 2、第一、二题,读时,如果读完一个词发现自己看错了,读错嘞,那么最好不要改,如果你改了 ,机器会默认妳所改的那个词是妳读的下一个词,这样后面的就全部错位,都错完了。所以最好一下子就 看准,然后再读。 1、去的时候带上字典,考前有准备时间可以用来查自己不确定的字。考试的地方借用字典是要钱的,很不划算。 2、考试时前往别忘了把手机关上,信号干扰会影响你的声音

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体会

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体会 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体会1 透过在进修校四天普通话的集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一开始觉得自我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很不错,为什么还要去学习它呢?心中不解。当真正坐下来虚心学习普通话时,其实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就拿学习读单音节词、双音节词来说吧。她让我明白了每个“声母”怎样发音,每个韵母怎样发音,明白了自我“O”、“e”不分的缺陷。怎样去矫正呢?跟着老师认真去读,看老师口型怎样发音,怎样矫正。在学读“婆婆”一词时,一开始怎样读也读不对,读不准,总是带“e”音,这时电视连续剧《笑傲江湖》中令狐冲领着婆婆走在林中小路上的画面出此刻我的眼前:令狐冲回眸一笑叫“婆婆”的画面给我印象最深刻,“‘婆婆’、‘婆婆’咱们去哪?”婆婆不许他看她,总是拿着那根棍子指着他转过去。其实我们都明白:圣姑十分十分喜欢令狐冲,令狐冲也从心里乐意在圣姑那里学到做人等很多道理。所以令狐冲叫圣姑“婆婆”时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读的十分准、甜润。因此,我就从心里克服了“e”音,跟着老师虚心地学习“婆婆”二字,经过不断的、反复地学读,最后读准了像“模范”、“磨磨”、“磨蹭”等带“O”音的单音节词或者双音节词。

和张海红老师学习朗读和说话时,我明白了讲好普通话需要注意四点:第一点是提颧肌;第二点是打牙关;第三点是松下吧;第四点是提软腭。除了以上四点外,更重要的.还需要注意虚实相间,过需则靡,过实则直。口盖提起如穹窿,唇舌灵活力集中。明白在朗读时“东北大嫂”的声音应尽量避免,尽量控制。同时我也明白了说话就应从哪几个方面去准备,从哪几个方面去说,怎样应对每一位测试员。我觉得这四天的学习对我来说时十分有好处,十分有价值,也再次唤醒我的梦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多学几回——世界上说汉语最多的,中国人独有的专利——普通话!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体会2 说文明话,做文明人!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普通话水平,20__年12月7日星期二晚上8:00在高一年级办公室,青年教师培训班请到了陈雄梅老师对我们进行普通话,感觉受益颇多。 第一、陈雄梅老师为我们深入浅出、幽默诙谐的讲述了普通话的概念及其有关的理论知识,她的课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她的学识及成长经历更是让我佩服,所以在学习时我学的非常专心,通过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普通话专业知识,找到了自己学习和发音中的不足,而且对普通话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从而也提高了自己说好普通话的信心。

四年级诵读指导教案

四年级诵读指导教案 [日期:2011-04-15]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诵读技巧:两课时 1、美文诵读技巧 朗读是一项再创造活动,除了理解作品,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读音准确、吐字清晰这些基本要求之外,成功的朗读还应该善于运用一些朗读技巧,即能掌握运用声音表情达意的规律,注意音色、音量、音强和音高的配合与变化,通过适当的停顿、读音的轻重、合适的速度、语调的变化,使朗读产生最佳效果。 1.停顿。在表情达意的朗读中,正确的停顿起很大的作用,它是语言结构上的一种表现,也是朗读的基本要求。朗读中适当的停顿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的内容、语言的结构和作者的感情,它有助于听者更清楚地理解作品,在停顿的间隙进行及时的思考、消化、回味,同时也让朗读者有换气的机会。 2.重音。读好重音的目的在于加深听者的印象。重音的确定要以中心意思为主导,根据词语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具有对比作用的词以及用作比喻的词都应该重读。能使听者对一些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语要重读。例如,《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朗读时要把“飞”读重音,才能体现出大桥凌空架设的雄伟气势,而且表现了建设速度之快。 3.速度。朗读速度的快慢是根据所表达的作品的具体内容来决定的,要与语意感情相协调。内容决定速度,一般地说,诗词特别是

古典诗词要读得慢些,给人以体味的余地,景物描写也应读得慢些,给人清晰的印象。与此相反,快速的动作、紧张的场面、引人入胜的情节,都应该读得快些。在表达欢乐、兴奋、惊惧、激动情绪时语速较快,在表达忧郁、悲伤、痛苦、失望、迟疑情绪或心情沉痛及回忆往事时,语速比较缓慢。 4.语调。语调的抑扬变化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和效果。依据感情内容的不同,采用升降平曲四种曲调,可形成朗读中的声音变化,表现各种感情态度。一般地说,表达高昂激动的感情或疑问、命令的语句,用升调;表达低沉平缓的感情或感叹、祈使的语句,用降调;表达内容分量较重的文句或仅是叙述、解释的话,用平调;表达复杂的情绪或隐晦的感情等,用曲调。 语调和语速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调的抑扬升降和语速的快慢缓急往往连为一体:语速缓慢的,语调往往下降而平抑;语速急切的,语调往往随之上升而高扬。反之,语调低沉平抑的,语速就较慢;语调激昂高扬的,语速就较快。 2、古诗文诵读技巧(两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趣。 二、传授新知。 诵读古诗,主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诵读技巧的把握、处理好语言的声音表达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轻声和次轻音问题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轻声和次轻音问题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轻声和次轻音问题 普通话轻声与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都有关联,但主要语音特征是音长,音高并不具有“一票否决”的权威。轻声和次轻音在音高、音强和音色上基本无法辨别,因此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完全可以不再区分。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轻声和次轻音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的《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常用词语》表一和表二共23021条,其中注为轻声词语的有1293条,约占5.6%;这1293个词语中,《现代汉语词典》标注为“一般轻读、间或重读”或非轻声词的有71个。此外,表一和表二中还有《大纲》注为非轻声的219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则注为轻声或“一般轻读、间或重读”。《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现代汉语词典》都未提及次轻音现象。 一、从语音特性和语言实践再认识轻声现象 对于轻声的定义,《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总论部分提出: “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由于它长期处于口语轻读音节的地位,失去了原有声调的调值,又重新构成自身特有的音高形式,听感上显得轻短模糊。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例如:哥哥、婆婆、姐姐、弟弟。说它‘特殊’,是因为这种变调总是根据前一个音节声调的调值决定后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值,而不论后一个音节原调调值的具体形式。”“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不能独立存在。固定读轻声的单音节助词、语气词也不例外,他们的实际轻声调值也要依靠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来确定。绝大多数的轻声现象表现在一部分老资格的口语双音节词中,长期读作‘重·最轻’的轻重音格式,使后一个音节的原调调值变化,构成轻声调值。” 对任何一种语音现象的特征分析,不外乎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这四个方面。《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总论部分是这样描述的: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及答案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及答案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读单音节字词、读双音节词语、朗读、说话构成,今天为大家收集的是普通话测试试卷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欢送阅读参考。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共10分,限时3.5分钟) yǎ zhù rǎn tínɡ hòu wǎn jìnɡ chuānɡ yóu ɡuāi zhónɡ jūn còu wěn qiā jiànɡ yē bó fēnɡ zhànɡ 哑铸染亭后挽敬疮游乖仲君凑稳掐酱椰铂峰账 jiāo pènɡ nuǎn pū lónɡ ài lí niǎo qué mì chénɡ bīn hé zhuān cǐ sōu xuě féi xūn liú 焦碰暖扑龙碍离鸟瘸密承滨盒专此艘雪肥薰硫 xuān biǎo dí qiān tào diān qì zǎo shuā huài suī ɡǔn zá juàn kěn qū suǒ ɡuàn shí chě 宣表嫡迁套滇砌藻刷坏虽滚杂倦垦屈所惯实扯 zāi é lǚ ɡōnɡ ná wù fěn kuí tǎnɡ ròu tiě rì fān ménɡ ɡuǎ māo jiǒnɡ nèi xiónɡ sǎn 栽额屡弓拿物粉葵躺肉铁日帆萌寡猫窘内雄伞 wā zànɡ kuā dài luó bìnɡ cuī kuánɡ bǎo pò ér shěn xián rùn má yǎnɡ pán zì nín hǔ 蛙葬夸戴罗并摧狂饱魄而沈贤润麻养盘自您虎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共20分,限时2.5分钟) ɡōu huà ɡānɡ cái sōnɡ ruǎn bàn jié qiónɡ rén chǎo zuǐ pīnɡ pānɡ qiú shǎo nǚ cuàn duó niú dùn 勾画刚才松软半截穷人吵嘴乒乓球少女篡夺牛顿 chén mò fù wēnɡ shǎ zǐ chí xù fó xiànɡ bèi wō ér quán bù rǔ zhī duì zhào 沉默富翁傻子持续佛像被窝儿全部乳汁对照 jiā huǒ miè wánɡ lián mián xiǎo tuǐ yuán zé wài ɡuó xì fǎ ér qīn lüè yǒnɡ tàn diào yú kuài sā huǎnɡ 家伙灭亡连绵小腿原那么外国戏法儿侵略咏叹调愉快撒谎 xià lái kūn chónɡ yì sī shēnɡ mínɡ huàn zhě wèi cénɡ ɡǎn kǎi lǎo tóu ér qún tǐ hónɡ niánɡ jué dé 下来昆虫意思声明患者未曾感慨老头儿群体红娘觉得 pái yǎn zàn měi yùn shū zhuā jǐn ér tónɡ zhènɡ zhuànɡ jī línɡ ánɡ shǒu 排演赞美运输抓紧儿童症状机灵昂首 三、朗读短文(400个音节,共30分,限时4分钟) 作品37号 快乐,这是一种详细的被看得到摸得着的事物所唤起的情绪。它是心理的,更是生理的。它容易来也容易去,谁也不应该对它视而不见失之交臂,谁也不应该总是做那些使自己不快乐也使旁人不快乐的事。让我们说一件最容易做也最令人快乐的事吧,尊重你自

(整理)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的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的教材分析本册汉语拼音教材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与以往的汉语拼音教材相比,我们现在的教材在汉语拼音的内容编排和呈现方式上加强了汉语拼音与识字和发展语言的整合,每一课的汉语拼音教材编入了情境图、词语和儿歌,共要求认识70 个常用字。这样编排,将汉语拼音学习与识字,学词、阅读、说话、积累语言紧密结合起来,不但丰富了汉语拼音阶段的学习内容,增强了初入学阶段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使各方面相互促进,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新课标》在汉语拼音教学建议中汉语拼音教学要“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合”的思想。 本册汉语拼音部分共有13 课,分4 个单元。第一单元(1—4 课),教学6 个单韵母、10 个声母及两个整体认读音节。第二单元(5—8 课)教学13 个声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单韵母音节(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节)。第三单元(9—11 课)教学8 个复韵母,1 个特殊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复韵母音节(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节)。第四单元(12—13 课),教学9 个鼻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鼻韵母音节(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节)。 每课一般包括5 个部分:①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②汉语拼音书写教材;③要求学生练习、拼读的常用音节;④拼音词和与

之相配的插图;⑤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这样的编排循序渐进,适合迁移,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每单元除了学习声、韵母、音节外,还要认识70 个生字。四个单元各安排了一个练习,对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一个整体的回顾和梳理。 本册教材中的练习形式具有不少的特色: (1)练习形式,变教师教为学生自主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拼音部分共集中安排了四次复习内容,从复习一到复习四。老师们可以看到其中大量采用了“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认”“我会画”“我会摆”“我会说”等练习形式。这种以学习者为第一人称的方式,频繁地出示,其实就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我是学习的主人,我一定能行的。这样的形式,可以激励学生充分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2)练习形式多种多样。每一次集中复习的内容都涵盖了关于拼音的不少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复习一》。“我会读”是单韵母、声母的复习。“我会写”则是形近声母的比较和强化。“看看读读”要求学生看图拼读音节,在形象的提示下进行音节拼读的练习。“我会连”是读拼音认事物的练习,培养学生将抽象的拼音字符和具体的现实事物建立联系的一种能力。“我会认”则是已学生字的巩固认读。除了这些常规性的练习,教材还特别增加了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练习,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来学习。另外还安排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动手做一做的题目,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玩乐中学。如复习二中的“我会摆”(24 页),用绳子、小棒、手势摆出学过的字母;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