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营销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在品牌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品牌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品牌营销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营销已经成为了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如何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众所周知的是,中国拥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也可以成为品牌营销的利器。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品牌营销中的应用。

一、文化品牌的兴起在品牌营销中,文化品牌已经成为了一个新潮流。

文化品牌指的是在某种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形成的品牌特征并受到社会公众所认可和推崇的品牌。

文化品牌不仅仅是商业品牌,更是一种特定文化理念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和展示。

红星二锅头、老字号(例:同仁堂)、旅游品牌(例:丽江),都是典型的文化品牌。

在传播方式上,文化品牌是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品牌,其传播过程中展示和传达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文化价值和情感认同。

二、中国传统文化品牌的营销实践1、传统文化应用于品牌命名命名作为品牌基础,传统文化命名也成为了近年来的营销常规。

如百草味、四川什锦烤肉串、花椒带鱼、京都念慈庵”。

这样的命名将田园风、特色地域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品牌曝光度。

2、品牌价值与传统文化结合品牌的定位及传播是品牌推广环节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讲究“道法自然”,从古至今,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讲求德、行、言、信、忍等品质。

在品牌推广过程中,将品牌与传统文化的价值相结合,不仅可以体现品牌的社会价值,更能够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和好感度,同时能够传递更为深刻和具有感染力的品牌形象。

3、创新文化与品牌结合传统文化总结既要承认“道统”,又要承认“变通”,既要继承传统,也要有创新的思想。

品牌的传播要适应多元文化的混合,需要真实感和创新感相结合。

品牌要为消费者展示不仅有传统文化的感悟,也要具有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

如宝丽斯、三只松鼠搭结合传统文化开发出新产品新项目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这些品牌不断跟进消费者的新需求,也通过这种方式将传统文化展示的淋漓尽致。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看似是两个毫不相关的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两者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代市场营销的重要源泉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互补关系。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华文化中,有一些重要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不仅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演进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崇尚和谐在中华文化中,和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中国人常常将和谐比作天下大同,认为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状态。

和谐的准则在中华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社会和家庭关系、个人信仰和性格等方面。

2、厚德载物在中华文化中,人们非常强调“厚德载物”的观念。

这个词汇包含了很多的含义,其中最重要的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应该足够高,才能够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

同时,厚德载物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作为企业经营哲学的重要支撑。

3、诚信为本诚信是中华文化中另一个十分重要的价值观。

无论是在个人方面还是商业领域,诚信都是人们处理事务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在商业领域中,诚信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和品牌声誉的重要保障。

4、重视教育中华文化中也极其重视教育。

古代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意思是说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懂得所以然,而教育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

因此,中华文化中也奉行一种注重教育的传统观念,让教育成为一个人形成健全世界观、价值观和情感观的重要途径。

二、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顾客至上在现代市场营销中,顾客至上是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企业只有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够提供出最好的服务。

因此,顾客需求分析和顾客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便愈发凸显。

2、品牌建立品牌建立是现代市场营销的另一个核心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在营销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营销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营销中的应用策略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许多企业越来越关注如何打破竞争的激烈环境,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

而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热门的营销策略。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营销中的应用策略。

1. 中国传统文化对营销的影响在营销领域,传统文化是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厚重深刻,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因此在现代传媒和社交媒体中备受关注。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影响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度联系的产品将自然而然的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关注从应用文化转向实际消费行为,会提高市场需求,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其次,对于商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能够传达出更多的情感价值。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一个响亮的品牌口号是十分重要的。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名言等语汇,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广大的口碑传播群体,能够引起广泛的思考和调动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能够帮助企业塑造高度认同的品牌文化特性,强化品牌口碑及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有趣的是,现代人们在购物的时候,不仅关注于产品本身,也关注于品牌对社会群体的传递价值,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营销中的重要价值。

2. 传统文化与现代营销的融合方式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营销方式充分融合,实现传统文化在营销上的最大化价值?以下是一些融合方式的建议。

首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多媒体宣传方式相结合。

通过电视、广告、互联网等各种媒介进行宣传,能够将传统文化内容更直观地传达给广大消费者。

其次,通过产品设计与文化符号结合。

在产品设计中,将文化符号融入产品的设计,如古典图案、文化象征、词语等,将衍生出更具有文化韵味的产品,这种产品能够使人们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文化的内涵。

最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营销方式进行跨界合作。

这种方式可以在传统创意市场上进行,如刺绣、宜春图案、传统手工艺等进行精心设计,并将其运用到现今的礼品、装饰、文房用品等的产品之中。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与城市营销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与城市营销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与城市营销中国传统节日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既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又成为城市发展与营销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城市营销的关系,分析传统节日对城市形象塑造、商品推广以及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一、传统节日文化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影响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

城市作为传统节日的舞台,通过举办传统节日活动,不仅可以展现城市的历史底蕴,也可以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

例如,北京的春节庙会以传统民俗表演、美食摊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特色,为游客营造了浓厚的年味,同时也提升了北京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二、传统节日文化对城市商品推广的影响传统节日是商家促销的黄金时机。

通过与传统节日文化相结合,城市可以推出一系列与节日相关的商品,实现商品销售和品牌推广。

例如,中国的中秋节与月饼文化紧密相连,许多城市都推出了自己的特色月饼作为旅游纪念品,吸引游客购买并增加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经济收入。

三、传统节日文化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传统节日文化也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举办传统节日活动吸引游客,不仅可以增加旅游消费,还能够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例如,广州的元宵节花灯展、成都的川剧变脸表演等,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四、传统节日文化与城市营销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营销需要结合传统节日文化,创新推出具有地域特色和现代元素的活动和产品。

例如,上海国际电影节与端午节结合举办的“夜电影放映会”,不仅传承了端午节的传统元素,还结合了现代的电影艺术,吸引了更多观众参与,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结:传统节日文化与城市营销密切相关,既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形象塑造、商品推广以及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城市可以通过创新举办传统节日活动、推出相关商品以及整合现代元素,实现传统节日文化与城市营销的双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征和民族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基础,一种文化的出现和传承必然会诞生一种经济活动。而一种经济模式的发展也需要一种文化来作为支撑,否则是不可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This paperison the basis of the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Analysisingthe us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marketing activities. Article is mainly to traditional culture, Confucianism, Taoism, Buddhism and three culture-based, analysisand described th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helping to establish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marketing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health played a positive role. The presents were greatly improved through the use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marketing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acquisition of corporate economic interests, and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rketing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in a certain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市场营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市场营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市场营销摘要: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5000年的文明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它不仅影响了中华民族的衣冠制度,更对中华民族的繁荣及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创新性地将现代经营理念和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探讨了中国元素文化对中国市场营销的影响,以及中国元素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元素传统文化市场营销特色正文:一、中国元素分类总结及在服装上的应用(一)中国元素的概念中国元素——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都是中国元素,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即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

如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体系、民俗事象、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科技、法律、伦理等,上至三皇五帝,下到宋元明清,大到故宫长城,小至窗棂门钉。

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中国元素,但中国元素不全等于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国现代文化。

(二)中国元素的分类①现代著名建筑及伟大成就类② 著名历史人文景观类③ 重大发明创造、创举类④ 民俗节日、手工艺、服饰、特色食品等类⑤ 传统戏曲、乐器、体育项目类⑥ 重要学术思想、著作类⑦ 著名历史人物类⑧ 著名自然景观类⑨ 动、植物类(含图腾、吉祥物等)⑩ 著名城市、企业、学校类(三)中国传统审美特征中国传统造物艺术是通过物品的形态语言而传达出一定的审美境界,体现出一种审美愉悦和审美功能的。

它的造物理念,体现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

是社会的和谐之美;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是天人合一之美;体现在人与物的关系中,是心与物、文与质,形与神,材与艺、用与美的统一。

总之,中国传统造物艺术具有五种美的特征,即灵动美,意匠美,雅致美。

材质美,工巧美。

由手其深厚神秘的东方风采,丰富神奇的质感肌理,诗情画意的优雅意境,以及对细部的精致处理。

使得中国器物造型耐人寻味,美不胜收。

(四)中国传统元素在服饰上的应用中国装设计的突出点是具有一眼就能看出的中国味道,或许是中国五千年的服装文明太过悠久,历史的粘稠反而给我们的服装概念不是点的清晰而是面的模糊,它不像美国西部风格可以用牛仔裤来形容,而是有太多的内涵,以至于有时我们在提到中装时无法有具体款式的联想,中国漫长的历史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除了常见的立领、侧衩、盘纽、滚边、还有纹样、配色特别是风格理念等很多中式元素可以在现代设计中加以应用,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良好的中国服装文化素养,不断努力挖掘。

传统文化在推广促销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在推广促销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在推广促销中的运用1、什么是传统文化2、表现的类型3、运用传统文化的作用4、如何运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精彩被运用借以表达进行宣传,如“人文情怀,天人合一,山水画,人诗意的居住”等具有诗歌形式的楼盘推广言语。

这就是传统文化在现实商业推广促销中的运用。

首先什么是传统文化呢?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物质和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是指居住在中华大地上所产生的事与物。

其表现形式有1、民俗、民间工艺,例如中国刺绣、风筝、皮影戏、中国结、鞭炮、对联等2、图案,例如剪纸、太极图案等,3传统文学,例如诗歌、唐诗宋词等,4、书画琴棋,例如笛子、竹、菊、梅花、写意画、国画山水画等,5、中国戏剧:中国京剧、脸谱等6、中国建筑,园林、长城、故宫、鸟巢、水立方等7、武术,中国的武术图案等、8、服饰,汉服、唐装、中山装、民族服装等以上所有的表现形式都可以结合我们所需进行推广促销,以达到推广品牌的效果。

运用这些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知道,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中国人来时意义非同寻常,传统文化中我们心中已经上升为一个心理层面,以文化为基础的软营销越来越受到青睐以及重视,而且传统文化易于接受,视觉冲击力强,能很好的表现个性或者差异性,让读者产生共鸣,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真功夫以功夫李小龙为表现形式,服装柒牌以梅、菊、竹、等表现“男子就要对自己狠一点”的概念,取得很好的推广效果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怎么去运用这种传统文化呢?1、产品营销:在产品包装赫产品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例如月饼、茶得包装等或者产品设计,如以生肖为图案,进行设计衣服,引人购买。

2、广告语/宣传画:如房地产,碧桂园,“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家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一个港湾,是一个人灵魂的归属。

而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更是引的许多消费者的共鸣。

3、终端形象上的运用,如真功夫等或者终端宣传海报的运用,4、软文宣传。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班级:经济1101姓名:谭孟舸学号:110110001完成日期:2012年5月26日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班级:经济1101 姓名:谭孟舸目录摘要 (2)关键词 (3)引言 (3)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推动营销的案例 (3)(一)、正面案例 (3)(二)、反面案例 (4)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论述 (4)(一)、相互联系 (4)(二)、相互作用和影响(利) (5)(三)、相互作用和影响(弊) (7)(四)、关系综述 (7)第三章、启示 (7)(一)、从二者关系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8)(二)、如何更好地以传统文化推动市场营销 (8)(三)、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如何注重传统文化保护 (9)第四章、结论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2)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对市场营销的影响越来越重大。

二者虽然时代背景气息不同,但是并非毫无相关,相反,它们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相互之间也有着许多有利或者有弊的作用和影响。

只有仔细地分析他们之间地关系,并且为各自的平衡发展提出对策,才能促使两者和谐共赢的进步。

本文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的具体关系内涵为研究目的,对一些现象和案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从而进一步进行两者的关系探讨,并且提出具体措施以分析其真正内涵,最终得出结论:只有采取措施平衡好二者的利益,促进二者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共赢。

关键词:传统文化;市场营销;营销理念引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研究已有先例,但是对其二者的具体关系进行探究暂时十分稀少,因而有进行探究的必要。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的具体关系内涵进行探究剖析是进行此次研究和论文写作的目的所在。

本文第一章从中国传统文化推动营销的具体案例入手进行分析,第二章进而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的相互关系,第三章具体阐述由二者关系所得到的基本认识和方法论探究,第四章说明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营销
儒家“仁,义,礼,智,信”与市场营销
21世纪的中国企业竞争走向激烈化,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单单学习西方的营削思想是远远不够的,华夏文化上下五千年,具有悠久传统文化,我们要把这种科学文化植根于中华大地上,适用于中华民族的需要,必然要在现代各种成功的营销策略中熔铸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集众家之所长,发挥“组合”优势,并且结合工作实际,灵活加以运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营销之路。

贯穿在中国传统商业活动中的儒家伦理有其明显的特征:一是内省性。

儒家伦理的内省性,重个人的自觉,重自我约束,修身养性以正心。

“正心、诚意、修身”是根基,“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外向拓展。

二是共利性。

儒家伦理重共同发展,互惠互利,“己欲达而达人”,“为一己之利而损天下之利,不为也”众所周知,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从现代市场营销的角度去诠释,就会发现“仁义礼智信”不仅是伦理之道,而且是营销之道。

汲取儒家伦理思想之精华,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理论,则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赢得竞争优势,谋求高速发展,走向事业辉煌的关键举措。

“仁”是儒家伦理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道德准则。

子曰:“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营销活动的目的是在满足消费者需要和维护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获得利润。

使消费者满意,本身也就是“仁”,从长远利益来考虑,企业对消费者“仁”,消费者也会对企业“仁”,即成为长期顾客。

因此应树立以“仁”为内核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用户对企业的“仁”,建立牢不可破的买卖关系,并会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社会的关照,从而促进本企业的蓬勃发展。

“义”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指人的思想和行为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义者,宜也”。

宜即合宜,行为必须合理,即自觉地做合理之事。

营销活动应该“行其义、兴天下同利”,以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就企业来说,一方面求利是正当的、必要的;另一方面又不能把求利作为唯一目的,因此应建构以“义”为特征的市场营销准则
抛开企业的社会责任话题和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实际上王老吉是借助公益活动进行的事件营销。

同其他类型的事件相比,利用公益活动进行事件营销的效果要好得多。

企业参与公益活动,如王老吉的赈灾捐款,不同于一般的广告传播。

广告是一种买卖关系,企业花钱向广告主购买广告传播权是为了企业的私利,是一种纯粹的交换关系。

而公益活动在一般人看来完全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奉献活动,在提供人类福利和增进公共利益,它包括提供有形的财物或无形的劳务,对他人表达善意,对社会做有意义的贡献等等。

企业资助公益活动是以企业名义,用提供金钱、实物或实务等方式,主办、参与或协办上述的公益活动,所以更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共鸣。

而企业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借助良好的企业形象影响消费者,使其对该企业的产品产生偏好,在做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产品。

公益行为效果亲切自然、易于被接受,而它实质上是一种软广告,只不过其商业性及功利性不像硬广告那么明显。

其次,公益活动的沟通对象面广量大、有针对性。

公益行为虽然不能直接带来产品的销售,但长远地看,它会改变人们对企业的看法,间接地促进品牌的声誉、形象以及销售等。

赞助灾区活动。

王老吉捐助灾区,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是社会公益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人素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当灾情到来之际,企业能够适时地组织此项公关活动,就会极大地触动社会公众的情感心弦,使社会公众产生共鸣。

就在王老吉捐款后不久,一则“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在网络热传,几乎各大网站和社区都能看见《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他!》等帖子。

“王老吉,你够狠”。

网友称,生产罐装王老吉的加多宝公司向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这是迄今国内民营企业单笔捐款的最高纪录,“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封杀”王老吉。

这显然是正话反说,目的是鼓励大家都去购买王老吉,支持王老吉。

王老吉现象。

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爱人者,人恒爱之。

王老吉在汶川地震中的突出表现以及随后网友们的反应,客观上让国货重新以醒目、高昂的姿态进入了国人的视野,前所未有地拉近了国货与国人的距离。

而通过王老吉在地震之前公布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得出,他们2007年在王老吉凉茶业务方面的总利润也就是1亿元左右。

也就是说,本次汶川地震捐款,等于是捐出了企业2007年的全部利润。

这才是让广大网友感动不已,并号召“封杀”王老吉的主要原因。

在感性的网友号召“封杀”王老吉的同时,也有理性的声音说王老吉此举从主观上或许存在营销策略的考量。

即使王老吉方面主观上确实有这种考量,客观上也确实取得了这样的效果,但这种做法不但无可厚非,反而值得提倡。

很多企业和商家在平时总喊着要回报社会,回报消费者,而在灾难面前站出来,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是对社会和消费者最好的回报。

企业通过回报社会赢得赞誉和树立形象,这种赞誉和正面的形象又帮助企业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选择,促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的后续发展才会更有力量,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这样的一种良性循环显然是企业和社会都需要的。

营销要学王老吉
从王老吉这一事例来看,进行事件营销不但要求营销人员有全面的攻关技巧,更要有深刻的洞察能力,从而发现“事件”的价值、事件的影响及事件的后果。

此外,企业策划人员还要有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如果是东施效颦、人云亦云,不可能制造出有轰动效应的亮点。

企业进行事件营销,一方面可以通过密谋策略来亲自制造,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热点事件”这个便车开展营销活动。

比如,近年来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申奥成功、非典流行都是世人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此次大地震更是亿万人关注的焦点。

万众注目之下,也正是营销人员可资利用的事件营销资源。

为达到预期的效果,事件营销必须策略先行。

对于企业而言,公益赞助可能视为一项企业营销行为,所以在执行公益赞助时必须视同企业其他营销行为一样,策略先前,预先将整个过程的每个步骤考虑周到,包括何时赞助、赞助多少、何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是否邀请政府官员见证、媒体宣传计划如何执行等等。

只有考虑充分,把握得当,才能使企业避免成为“无名英雄”,使结果朝着企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虽说不可能预测事件的发生,但企业也应有整体的预案,做到有备而来。

事件营销及公益捐助与营销战略相一致。

擅长于公益营销的公司在选择公益项目时其实是非常谨慎的,他们注重项目和时机的选择,往往选择能够促进本身目标的社会公益事业,绝大多数的公益项目针对公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客户、员工、社区、政府官员或供应商,以有意义的方式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重要的一条是公益活动的受众面,应与自己的消费者群有相关性。

王老吉此次的大规模捐助就是看准了事件对消费者的影响力。

事实上,从收到的效果来看,也确实如此。

公益性事件营销要把握时机:恰当的时机进行恰当地赞助。

当社会出现重大事件或重大事故时,社会、媒体、民众对事件的关注度是最高,如果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主动表态,必须可以引来更多注意力,也最能吸引媒体的报道。

与市场营销一样,最重要的并不在于投入的数量,而是能够预先抓住最适合的时机,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比如,同样捐1亿元,王老吉与万科的结局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王老吉在爱国热情高涨的敏感时期,树立了爱国品牌正确而良好的形象,赢得了人们的好感,其次,王老吉在网络营销中,起用“封杀”王老吉的口号,直接拉动了销售的增长。

当前,网络媒体的传播力已经丝毫不逊于传统媒体,而中国现在有2亿多的网民。

可以说,王老吉利用为灾区捐款的企业行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超级情感营销。

而万科却由于捐款而陷入一场危机之中,原因是万科先捐出区区200万,迫于舆论压力,数日之后又做出回应,将拨出1亿元在未来的3到5年用于灾后重建。

谁料,此公告一出,还是难以平息网友们的“愤怒”,甚至有网友大骂万科为“奸商”,认为万科做出的捐款1亿元毫无诚意,而是在玩弄人们的感情。

长期坚持的原则:公益赞助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性的营销策略。

持续投入与持续回报,才能使企业积累起深厚的品牌美誉度,也获得媒体持续的报道与关注。

事实上,作为饮料行业的翘楚,王老吉一贯将商业运营与企业公民责任进行了很好的平衡,始终把有益社会、关注民生作为企业发展的理念。

持续八年的“学子情”活动,将自助和助人的信念贯彻始终,为企业、贫困学生、热心公益的个体建立了互助学习平台,让关爱和帮助始终延续和传递下去。

王老吉的种种善举,同时也展现了“中国饮料第一罐”企业所应有的大家风范。

所以,在实力允
许情况下,企业应将公益赞助纳入企业战略的一部分,通过对某一公益项目持续性的赞助,最终获得政府、媒体的高度认可与持续关注。

在事件营销的具体运作中,企业在展现爱心、责任、业绩过程中,都应该尽量淡化商业痕迹,引导第三方进行评价,增加大众对企业价值的认可。

任何企业的成功都与社会良性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连,我们只有远离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倡导和谐和发展,才能与社会、政府产生良好的互动,为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