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背诵篇目易错字训练附详细答案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高考默写篇目易错字汇总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高考默写篇目易错字汇总《离骚》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特别警示:“哀”不要误写成“衰”)2、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特别警示:“犹”不要误写成“尤”;“未”不要误写成“末”)3、宁溘死以流亡兮–鸷鸟之不群兮(特别警示:“溘”“鸷”都是较生僻字)4、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特别警示:“尤”不要误写成“犹”;“伏”不要误写成“服”)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特别警示:“芰”不要误写成“技”)6、余独好修以为常–岂余心之可惩(特别警示:“常”不要误写成“长”;“惩”不要误写成“成”)《蜀道难》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特别警示:“尔”不要误写成“而”;“塞”的最下部分是“土”)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特别警示:“摧”不要误写成“催”;“栈”的左半部分是“木”)3、百步九折萦岩峦–以手抚膺坐长叹(特别警示:“萦”“膺”都是较生僻字)4、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特别警示:“规”不要误写成“归”)5、枯松倒挂倚绝壁–砯崖转石万壑雷(特别警示:“倚”不要误写成“依”;“砯”是较生僻字,“壑”中间有一横)6、剑阁峥嵘而崔嵬–所守或匪亲(特别警示:“嵬”不要误写成“巍”;“匪”不要误写成“非”)7、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特别警示:“青”不要误写成“清”;“咨嗟”都是较生僻字)《登高》1、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特别警示:“渚”是较生僻字;“清”不要误写成“青”;“萧”不要误写成“潇”或“啸”)2、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特别警示:“作”不要误写成“做”;“繁”不要误写成“烦”;“霜”不要误写成“双”)《琵琶行》1、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特别警示:“惨”不要误写成“残”)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特别警示:“犹”不要误写成“尤”)3、转轴拨弦三两声–弦弦掩抑声声思(特别警示:“拨”不要误写成“拔”;“抑”不要误写成“仰”)1、大珠小珠落玉盘–幽咽泉流冰下难(特别警示:“幽”不要误写成其他同音字)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特别警示:“幽”不要误写成“忧”)3、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特别警示:“帛”不要误写成“绵”)4、血色罗裙翻酒污–秋月春风等闲度(特别警示:“秋月春风”不要误写成“春风秋月”;“度”不要误写成“渡”)5、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特别警示:“鞍”的左半部分是“革”)6、绕船月明江水寒–梦啼妆泪红阑干(特别警示:“妆”不要误写成“装”;“阑干”不要误写成“栏杆”)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特别警示:“涯”不要误写成“崖”;“沦”不要误写成“沧”)8、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特别警示:“鹃”不要误写成“娟”;“哀”不要误写成“衰”)9、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特别警示:“坐”不要误写成“座”)10、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特别警示:“座”不要误写成“坐”;“州”不要误写成“洲”)《念奴娇·赤壁怀古》1.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特别警示:“郎”不要误写成“朗”;“壁”的下半部分是“土”)2.卷起千堆雪–一时多少豪杰(特别警示:“豪”的下半部分是“豕”)3.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特别警示:“乔”不要误写成“桥”;“纶”的右半部分是“仑”)4.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特别警示:“华”不要误写成“花”)《师说》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孰能无惑(特别警示:“受”不要误写成“授”;“孰”不要误写成“熟”)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特别警示:“庸”不要误写)3、无长无少–道之所存(特别警示:“道”不要误写)4、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特别警示“犹”不要误写成“尤”“耻”不要误写成“齿”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特别警示:“遗”不要误写)6、君子不齿–其可怪也欤(特别警示:“齿”不要误写成“耻”;“欤”不要误写)7、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特别警示:“攻”不要误写成“功”)《劝学》1、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特别警示:“砺”的右半部分不要误写成“历”;“知”不要误写成“智”)2、而致千里–假舟楫者(特别警示“致”不要误写成“至”;“楫”的左半部分是“木”)3、积土成山–蛟龙生焉(特别警示:“蛟”的左半部分是“虫”)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特别警示:“跬”的左半部分容易误写;“至”不要误写成“致”)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特别警示:“锲”的左半部分不要误写成“木”;“镂”的左半部分容易误写)6、筋骨之强–下饮黄泉(特别警示:“黄”字不要误写成“皇”)《阿房宫赋》1、覆压三百余里–骊山北构而西折(特别警示:“覆”不要误写成“复”;“骊”不要漏掉左半部分的“马”;“折”的右半部分是“斤”)2、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特别警示:“蜂”的左半部分是“虫”)3、春光融融–而气候不齐(特别警示:“融”不要误写成“溶”)4、开妆镜也–渭流涨腻(特别警示“妆”不要误写成“装”)5、尽态极妍–缦立远视(特别警示“妍”的左半部分是“女”;“缦”不要误写成“漫”)6、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特别警示“砾”的左半部分是“石”;“逦迤”不要误写成“迤逦”)7、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特别警示:“锱铢”是较生僻的字)8、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特别警示:“呕哑”的左半部分都是“口”)9、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特别警示“拒”不要误写成“距”或“据”)10、秦人不暇自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特别警示:“暇”的左半部分是“日”)。
高中语文必修3背诵默写易错字填空

高中语文必修3背诵默写易错字填空《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通人烟。
西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
地崩山壮士死,然后天梯石相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欲愁攀。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岩。
扪历井仰息,以手抚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绝壁。
飞湍瀑流争,转石万雷。
其险也如此,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而,一夫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玉露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上风云接地。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漠,独留青向黄昏,画图春风面,环空归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哀,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难苦恨霜鬓,倒新停酒杯。
《琵琶行》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花秋。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抹复挑,初为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小弦切切如私。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四弦一声如裂。
东船西悄无言,见江心秋月白。
高考语文 默写篇目易错别字汇编(含答案)

2015高考默写篇目易错别字汇编(一)高中背诵篇目易错字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则明而行无过矣。
2、假者,非利足也,而千里;3、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马十,功在不舍。
5、故不积步,无以千里;6、蟹六跪而二,非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也。
7、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8、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今其反不能及,其可怪也!11、风来,水波不兴。
举酒客,明月之诗,歌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之所如,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虚御风,而不知其所;飘飘乎如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余音袅袅,不绝如;舞幽之蛟,泣孤舟之妇。
1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千里,旗空,酒临江,横赋诗。
14、况吾与子于江之上,侣鱼虾而友鹿,一叶之扁舟,举以相;寄于天地,海之一。
哀吾生之,羡长江之无穷;飞仙以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6、者如彼,而莫消长也。
17、取之无,用之不。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8、二川,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19、高低,不知东西。
歌台暖响,春光;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20、,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来于秦。
朝歌夜,为秦宫人。
明星,开镜也;绿云,梳晓也;渭流涨,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兰也。
雷乍惊,宫车过也;远听,不知其所也。
21、鼎玉石,金块珠,弃,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22、几世几年,其人,倚叠如山;23.、奈何取之尽,用之如泥沙?2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多于在之粒;25.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直栏横,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多于市人之言语。
26、摄提贞于孟兮,吾以降。
皇初度兮,以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7、江离与兮,秋兰以为;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易错字挖空+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一上语文期末理解性默写练习1、《短歌行》(曹操)一、默写天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如朝露,去日苦多。
()当以(),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有杜康。
青青子(),()()我心。
但为君故,沉()至今。
()()鹿鸣,食野之()。
我有()宾,鼓()吹()。
明明如月,何时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阡,枉用相存。
()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飞,绕树三(),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天下归心。
二、情境句默写1.《短歌行》中比喻人生短促的句子:“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短歌行》中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的句子:“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3.《短歌行》中比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的句子:“绕树三匝 , 何枝可依”。
4.《短歌行》中比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的句子:“山不厌高 , 海不厌深”。
5.《短歌行》中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的句子:“呦呦鹿鸣 ,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 鼓瑟吹笙”。
6.《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7.《短歌行》中出自《管子·形解》,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句子:“山不厌高 , 海不厌深”。
8.《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句子:“周公吐哺 , 天下归心”。
9、《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10.曹操《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 , 海不厌深”被唐代立学家刘禹锡《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北则灵”这一千古名句。
11.曹操《短歌行》中“_譬如朝露 , 去日苦多”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1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表达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高中语文高考篇目背诵课文易错字汇总

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君子()学而日()()乎己,则()明而行无过()。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假()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假舟()者,非能水也,而绝()()。
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步,无以()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一跃,不能十步;()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六()而二(),非()()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也。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道解()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焉,小学而大(),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今其智()()不能及,其可怪也()!圣人无常师。
人教版语文高二下默写常见错别字

2013.1.625、或百步而后止,则何如?2627、28、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92013.1.7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壑眄2013.1.8(一)5、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13.1.8(二)6、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2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13.1.9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7、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1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diao也。
2013.1.108、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1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124、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di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013.1.119、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16、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沛10、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3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背古诗文易错字汇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背古诗文易错字汇集黎文必修一1、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3、兰亭集序王羲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赤壁赋苏轼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完整word版)高考14篇背诵篇目易错字提醒.doc

高考背诵篇目易错字提醒高中1 学荀子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直,金就(注意其下半部是“”)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明而行无矣。
⋯⋯吾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也。
⋯⋯假者,非利足也,而千里;假舟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故不步,无以千里(注意与“而千里”区);⋯⋯十(注意:两字底下都是),功在不舍。
⋯⋯六而二(注意:其下是“ ”),非蛇(注意:旁)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注意:旁)也。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2 愈古之学者必有。
者,所以道(注意:)解惑也。
⋯⋯巫医百工之人,不相;⋯⋯位卑足羞,官近。
呼!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百工之人,君子不(注意与“不相”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孔子子、、、老。
⋯⋯余其能行古道,作《(注意:)》以(注意:个字的意思)之。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3 阿房杜牧廊腰回,檐牙高(注意:)。
各抱地,心斗角。
焉,焉,蜂房水,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高低迷,不知西。
歌台暖响,春光;⋯⋯妃,王子皇,辞楼下殿,来于秦;朝歌夜弦,秦人。
明星,开也;云,梳也;渭流(注意:右是“ ”,那两横在下面),弃脂水也;烟斜横,焚也。
雷霆乍惊,也;(注意:旁)听,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极,(注意:旁)立,而望幸焉。
⋯⋯几世几年,其人,如山。
⋯⋯鼎玉石,金珠,弃,秦人之,亦不甚惜。
嗟乎!⋯⋯奈何取之尽,用之如泥沙?⋯⋯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女;(注意:),多于在(注意:是偏旁)之粒;⋯⋯管弦呕,多于人之言。
⋯⋯秦人不(注意:个暇是“日”字旁)自哀,而后人哀之。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4 赤壁酒客,明月之,歌之章。
⋯⋯一之所如,凌万(注意:个字没有人旁)之茫然。
浩浩乎如虚,而不知其所⋯⋯于是酒甚,(注意:扣是用手,舷是船舷)而歌之。
歌曰:“桂兮,空明兮流光。
兮,望美人兮天一方。
”⋯⋯舞幽之潜蛟,泣孤舟之。
⋯⋯山川相,郁乎,⋯⋯千里,旌旗空,酒江,横⋯⋯况吾与子樵于江渚之上,而友鹿。
一叶之扁舟,以相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背诵篇目易错字训练(附详细答案)人教版各地历年高考题中诗文名句多出自课本中大纲规定篇目,并且重复出现,鉴于很多考生答错此题并不是因为不会背而是因为写错字,对名句名篇进行如下训练,并附详细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1--6册课本中应背诵名篇名诗易错字填空练习第一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925年)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岁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飞舟。
(2005年福建高考考了此题)●毛泽东《采桑子•重阳》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江天万里霜。
(2006年天津高考考了此题)●荀况《荀子•劝学》3.青,取之于(),而青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君子()学而日()省乎(),则()明而行无过矣。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见也。
6.假()马者,非()足也,而()千里;假舟()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龙生焉;积善成(),而()()自(),圣心备焉。
故不()()步,无以()千里;不( )小流,无以成江海。
( )( )一跃,不能十步;()马十(),功在不舍。
()而舍之,朽木不折;()而不舍,金石可()。
(2006年北京高考考了此题)●《邹忌讽齐王纳谏》8.群臣()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寡人者,受中赏。
能()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006年全国高考Ⅰ卷考了此题)第二册●韩愈《师说》9.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0.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1.吾师道也,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006年江西高考考了此题)1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焉,小学而大(),吾未见其()也。
15.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业有专(),如是而已。
●杜牧《阿房宫赋》16.六王毕,四海一,蜀山(),阿房出。
()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山北()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流入宫墙。
17.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高低()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舞()冷袖,风雨凄凄。
18.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用之如泥沙?(2004年江苏省高考考过此题)19.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灭也?秦人不()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004年福建省、北京市高考、2006年北京高考考了此题)第三册●苏洵《六国论》2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在()秦。
()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1.思()先祖父,()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惜,举以()人,如弃草()。
22.呜呼!以()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威之所()哉。
(2004年北京市高考、2006年北京高考考了此题)2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至于()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也而不能()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之乎?(2004年辽宁省高考考过此题)●《诗经·氓》25.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体无()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则有岸,()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屈原《离骚》26.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江离与辟()兮,()秋兰以为()。
27.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之木兰兮,夕()洲之宿莽。
28. 余固知()()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29.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素手,札札弄机()。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006年江西省高考考了此题)30. 河()清且浅,相去()几许?()()一水间,()()不得语。
(2006年上海高考考了此题)●曹操《短歌行》3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如朝露,去日苦多。
()当以(),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月明星稀,乌()南飞。
绕树三(),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天下归心。
(2004年重庆市高考、2006年北京高考考了此题)●《白马篇》32. ()手接飞(),()身散马()。
()()过猴猿,勇()若()()。
33. 捐()赴国难,视死()如归。
●陶潜《归园田居》34.()鸟恋旧林,池鱼思故()。
开荒南野(),守()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柳()后檐,桃李罗堂前。
()()远人村,依依()里烟。
狗()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笼里,复得()自然。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5.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眉折腰()权贵,使我不得开()颜!(2004年广东省高考考了此题)●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6.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抱琵琶半遮面。
转()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7.大弦()()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
()()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语花底滑,()()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悄无言,()见江心秋月白。
(2006年上海高考考了此题)38.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
同是天涯()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王维《山居秋暝》3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归()女,()动下()舟。
随意春()歇,王孙自可留。
(2005年北京高考考了此题)●杜甫《登高》40.风急天高猿()哀,()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霜(),()倒新停()酒杯。
(2003全国、2005北京、2006四川高考都考了此题)●杜甫《蜀相》41.丞相()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森森。
()阶碧草自春色,()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身先死,()使英雄泪满()。
(2004年全国卷Ⅱ、2006年全国卷Ⅱ高考考了此题)●刘禹锡《石头城》42.山围故国周()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004年浙江、2006年安徽高考考了此题)●李商隐《锦瑟》4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
()海月明珠有泪,()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然!(2004年湖北省、天津市高考考过此题)●陆游《书愤》44.早岁那知世事(),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已先()。
出师一表真()世,千()谁()伯仲间!(2005年北京、2006年四川安徽浙江高考都考了此题)●陆游《临安春雨初霁》45.世味年来()似(),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杏花。
●李煜《虞美人》4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栏玉()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04年全国卷Ⅳ高考考过此题)●柳永《雨霖铃》47.寒()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都门帐饮无(),留恋处,兰舟催发。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004年全国卷Ⅲ、2006年北京高考考了此题)●秦观《鹊桥仙》48.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期如梦,忍()()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李清照《一剪梅》49.红藕香残玉()秋,()解罗(),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005年全国卷Ⅰ高考考了此题)●姜夔《扬州慢》50.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麦青青。
自胡马()江去后,废池乔木,()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