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师用书电子版-第8组第八单元教学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八单元)23 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
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
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1.自学要求:(出示课件)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
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
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
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zǔānónɡwànɡzhāi tāo dàn yì祖啊浓望摘掏蛋忆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
(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那/浓绿的/树阴/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3)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简析及课时安排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简析及课时安排教材简析第八单元的教材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围绕儿童成长和感恩主题展开,通过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和课文,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
本单元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课文《小草和小松鼠》:讲述了小草和小松鼠的友谊,教会学生珍惜友情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 课文《孩子们的节日》:介绍了儿童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和珍惜属于自己的节日。
- 课文《谢谢你,地球》:告诉学生要感恩地球,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 听写练:通过听写练,提高学生的听写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时安排根据教材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建议将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为以下四堂课:第一课:《小草和小松鼠》教学-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草和小松鼠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友情观念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 教学内容: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小草和小松鼠的故事。
-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参与度,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表现。
第二课:《孩子们的节日》教学-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儿童节的由来和意义,引导学生感受属于自己的节日。
- 教学内容: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节日的意义、开展儿童节庆祝活动。
-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小组讨论、庆祝活动组织。
-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节日的理解和参与度,评价庆祝活动的参与情况。
第三课:《谢谢你,地球》教学-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心环境,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 教学内容: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环保的重要性、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小组讨论、环保活动组织。
-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地球和环境的理解和关注程度,评价环保活动的参与情况。
第四课:听写练- 教学目标:通过听写练,提高学生的听写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教学内容:听写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完整word)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师用书

第八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以“世界之初”为主题,编排了《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3篇课文。
既有追想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场景的诗歌,也有编织出世界之初简单自由、童话般生活的故事,还有想象神奇的中国古代神话。
课文语言富有童趣,想象丰富,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本册第二单元已安排“读句子,想象画面”的训练,培养学生根据词句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能力。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是“读句子,想画面”训练的发展和提升,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3篇课文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和奇幻色彩,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供了条件。
《祖先的摇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要求体会文中奇妙的想象,并发挥想象讲故事;《羿射九日》,要求和同学交流故事里哪些内容很神奇。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中蕴含的想象因素,拓宽学生思维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23祖先的摇篮教材解析…………………课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
诗歌共有4小节,结构清晰明朗。
第一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写出了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的特点。
第二、三小节具体推想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生活的情景,这些想象都源于真实的生活。
第四小节,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我”对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深深的慨叹,真挚的感情由衷表露,强调辽阔丰茂的原始森林是祖先赖以生存的摇篮,与开头彼此照应。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这些句子生动地描绘出推想中的祖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
疑问的句式,尽显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3、祖先的摇篮一、教学内容:祖先的摇篮二、教学目标:1、按要求预习课文。
掌握预习方法。
2、自学生字新词。
积累相应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2、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识字卡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1、资料展示,引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2、齐读课题。
理解“祖先”和“摇篮”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新词;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大意是什么;三、检查自学情况1、课件显示齐读。
“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看,这就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这是多大的摇篮呀,一望无边,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神奇的森林,齐声朗读《祖先的摇篮》。
2.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师精讲点拨1、指名回答。
问:“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2、小组讨论。
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3、交流。
同学们搜集了许多人类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生态的资料。
大家来交流一下。
4、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五、课堂练习。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六、拓展仿照课文,试着学写一段小诗。
用彩色纸抄写出来。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教学内容: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二、教学目标:1.会认“纪、必”等12个生字,会写“世、界”等10个生字。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精编(最新部编人教版)

23 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
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
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1.自学要求:(出示课件)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
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
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
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zǔā nónɡ wànɡ zhāi tāo dàn yì祖啊浓望摘掏蛋忆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
(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那/浓绿的/树阴/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3)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祖啊浓望摘掏蛋忆1.讨论如何识记字形呢?2.教给学生识记方法:①用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比如:“组”与“祖”,“淘”与“掏”,“忆”与“亿”。
部编二下语文教师用书第8单元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Unit 8 Lesson PlanXXX:The theme of this unit is "Mythical Stories"。
The texts in this unit include mythical stories。
poems。
and articles full of XXX "The Cradle of Our Ancestors"。
we can learn about the magical place of the primitive forest and how our ancestors lived。
"When the World Was Young" introduces how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fulfills its duties。
From the article "The Shooting of the Nine Suns"。
we can explore the XXX。
Let us enter each text and learn the knowledge we need to master.Key Points:1.Recognize and write the characters learned in this unit。
using us methods to XXX.2.Read the text correctly。
fluently。
and with XXX.3.Understand the general content of the article and be able to imagine it.Difficulties:1.Understan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ext and appreciate the character XXX.2.Feel the great charm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ave the desire to inherit and promote it.Class le:Lesson 23 "XXX"…………………………2 class hoursLesson 24 "When the World Was Young"……………………………2 class hour sLesson 25 "XXX"…………………………2 class hoursXXX: XXX……………………1 class hourChinese Language Garden 8"…………………………………………3 class hoursLesson 23 XXXText Analysis:This text XXX imaginative and beautiful language full of childlike innocence and fun。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师用书(第3--8)单元)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师用书(第3--8单元)第三单元识字单元说明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篇课文。
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儿童识字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识字、写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围绕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材在课文和语文园地设计多个维度的训练。
在《“贝”的故事》课后练习中,看图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在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板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字的意思,再查字典验证。
在《中华美食》课后练习中,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发现带“火”和“灬”的字多与“火”有关;在“我的发现”板块,发现带“心”和“忄”的字多与“心理、情感”有关,带“刀”和“刂”的字多与“刀或切割”有关。
通过前面三册的学习,学生对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偏旁,知道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基本规律。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引导学生发现“灬”与“火”、“心”和“忄”、“刀’’和“刂”这些偏旁之间的关联,体现了不同册次之间识字教学的衔接和发展。
本单元的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记。
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中识字,突破“音”和“形”的难点。
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
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壮美的祖国山川、熟悉的传统佳节、神奇的汉字和丰富的中国美食。
在识字的同时,还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 神州谣教材解析这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的歌谣,气势恢弘,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的愿望。
全文有4个小节。
第一小节,概要地写了神州大地山川壮美,风景如画;第二小节列举了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4个代表性的事物,具体描绘了神州大地之美;第三小节讲了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是不能分割的一家人;第四小节写各族人民情谊深厚,精诚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组经过上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和学生一起在朗读感悟课文的同时,探索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组的学习,我们与学生一起走进科学世界,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
本组课文是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编排的,生动的文字,精美的插图,可谓图文并茂,篇篇文章引人入胜:茫茫的夜空,璀璨的群星,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能否数得清?移居到月球,旅游在星空,这难道仅仅是阿德的梦?几面镜子聚拢微弱的烛光,昏暗的房间顷刻变得明亮,小小年纪的爱迪生竟然挽救了妈妈的生命!不可一世的恐龙,巨大而凶猛,这庞然大物,缘何今日无影无踪?一个个奇特的大问号,吸引着孩子们,也等待着我们和学生一起去朗读课文,感悟语言,探索发现。
本组的生字多而偏难。
但是,仔细读读本组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每篇课文都是那么的生动有趣。
可以把生字的学习融入理解课文之中,我们自己也融入学生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识字、写字、朗读、感悟,培养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情趣。
如,学习《数星星的孩子》,可以把生字融入课文的“天空”,引导孩子们去摘星星;学习《阿德的梦》,我们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走进阿德的梦,感受美好的科幻梦境,还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做做美梦”,再畅谈“美梦”。
当我们走进科学的世界,踏入幻想的“梦境”,学习生字、朗读课文,一切都会变得十分愉快、十分轻松。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16课时。
29 数星星的孩子一、教材简说读着本文,仿佛回到了儿时,也像张衡一样,偎依在老人的怀里,与天上的星星一齐眨眼睛:那是牛郎星,那是织女星,那是北极星,那是勺子星……它们怎么总能挂在天空?一共有多少颗?数也数不清。
当年,我们懵然;今天,我们都知道,那是儿童的好奇,是孩子们探求未知世界的天性。
张衡也在数星星,他偎依着奶奶,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为什么他能数得清?因为他善于观察,发现了星星不是像奶奶说的乱动,而是在有规律地动。
也许是爷爷的启发,也许是发现的成就感的驱使,长大以后的张衡刻苦钻研天文学,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教学本课,我们可以先和孩子们一起对着“明朗的夜空”数数“天上的星星”,再到课文里找“星星”(生字),如,“撒”字叫金星,“楚”字是火星,“衡”字为水星……哪个孩子找到并认识了一个,就奖他一颗“星星”;哪个孩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奖给他一个“星级奖章”。
这样,您一定会感到教学是多么富有情趣,孩子们也会感到学习是多么轻松!二、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识字指导。
本课要认的字中,“仰、衡”是后鼻音,“撒、组”是平舌音,“傻、楚”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数”是多音字,在本课中shǔ和shù两个音都出现了,要注意这个字在词中的正确读音。
生字的呈现方式,可以先出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距离、碧玉盘、仰起头”。
在读准词语的基础上,再认读生字。
要鼓励学生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以及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基本步骤是:自读课文,勾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动手动脑,记忆字形。
在学生充分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汇报、“小老师”领学等形式进行正音、辨形。
可让学生从“撒、玉、组、汉、仰、距”这几个字中,自由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字、感兴趣的字,进行口头组词语的练习。
可用“猜字”、“鼓掌传字”、“形声字的扩展”等游戏方式进行巩固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2.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写的字大多有明显的规律,建议教学时以“我的发现”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到认记字形、书写规范美观的方法。
如:(1)我发现了几个翘舌音的字:勺、珍、珠、数、睡,还有两个平舌音的字:组、钻。
(2)我发现了记住生字的方法:“勺”就是把“句”中的口换成点;“玉”就是“王”字加一点或者“宝”字去掉宝盖儿;“组”就是“祖国”的“祖”左边换成绞丝旁。
(3)我发现了把字写美观的方法:“珍珠”都有王字旁,字形都是左窄右宽,左短右长;“睡”字就是让“目、垂”“团结”在一起,互相让着点儿。
(二)朗读感悟本课是一篇蕴含科学知识的文章,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准读顺的基础上重点读好第三、四、五自然段。
要在读中感悟张衡从小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
要重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不要把重点放在朗读技巧的指导上。
可配上抒情的轻音乐让学生朗读,以便更好地进入课文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感悟。
可设计如下教学步骤。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通顺,做到不漏字,不添字。
2.教师(或录音)示范朗读。
可重点示范读第一自然段。
注意“珍珠”和“碧玉盘”的读音,要读得亲切、可爱。
“一颗、两颗”中间的逗号要停顿稍长,读出孩子数星星的认真劲儿,突出孩子数星星的耐心。
3.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每个人对课文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要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可自由读或小组交流读。
4.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读以后的感受,整体感悟文中蕴含的情感。
5.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1)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时,可结合看图,采用动作、身体语言自己朗读或小组合作朗读等方式。
(2)重点指导读好第三、四、五自然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爷爷教小张衡观察星星的情景以及小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6.分角色整体朗读课文。
先在小组里练习,然后指定小组在全班展示。
(三)积累运用1.词语积累。
无数、珍珠、距离、著名、清楚、刻苦、钻研、北斗七星、一闪一闪地、一组一组的2.课后“我会填”的练习,可按课文原句填空。
填好之后,再读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准确、生动。
3.课后“我知道”的内容,可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再说说还知道什么。
(四)实践活动1.选一个天空晴朗但没有月光的晚上,到空旷的地方去观察一下浩瀚的星空。
找找北斗星、北极星,然后用笔把它们的位置画下来。
2.课外收集一些关于宇宙、星空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班上展示、交流。
四、教学设计举例(一)课前准备1.制作星星生字卡。
2.课文插图动画。
(二)情境导入小朋友们,你们数过星星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数一数天上的星星,看看天上的星星有什么奥秘。
播放满天星星的动画,学生边看边数星星,再说说自己的发现。
在我国汉朝,有一个爱数星星的孩子,他说,天上的星星,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他数星星发现了什么秘密呢?我们来读读《数星星的孩子》。
(三)初读感悟你读了课文,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赶快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四)读文识字1.张衡仔细观察天空,在天上找到了好多有特点的星星,我们也学他的样,仔细读课文,找找课文的生字有多少个。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自己想办法读准它。
(可问周围的同学;可查课文下的拼音。
)3.你找到了哪几个生字了?读给大家听一听。
4.其余同学倾听,看看生字是否读正确。
5.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并说说是怎样记住它的。
6.编谜语,猜字谜。
如,“差点称王,不能作主”(玉)。
学生上台出字谜,其余同学猜,猜对的奖励一颗星星。
(五)细读讨论感悟1.再读课文,找出描写孩子可爱的句子。
2.和小组同学讨论:他的爷爷奶奶为什么喜欢他?你喜欢他吗?3.四人小组讨论:哪些句子、哪些词语写出了他的可爱?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六)图片欣赏感悟1.欣赏祖孙三人一起交谈的情境。
(多媒体展示课文人物动画)2.看了课文动画,你最想对谁说什么?如:我最想对小张衡说,你真是个认真的孩子!(依据:一直、一夜、几次)我最想对小张衡说,你观察星星好仔细呀!(依据:总是、慢慢地转动)(七)整体朗读感悟1.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
2.配乐朗读全文,把你的体会通过读体现出来。
3.播放人物动画(由学生给张衡、奶奶、爷爷配音)。
(八)指导写字(九)课外实践活动找一个晚上,观察星空,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五、资料袋张衡张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河南南阳人。
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
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由于张衡在天文、地理、历法、地震、器械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和科学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坟墓,科学院院长为墓碑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30 爱迪生救妈妈一、教材简说“辞别”了张衡,我们又迎来了充满智慧的小爱迪生。
看,童年的爱迪生是多么聪明: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
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
读了本文,我们都会赞叹爱迪生的聪明。
我们可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谁能想出好办法帮助大家把生字学得又快又轻松,谁就是我们班的爱迪生!如果趁热打铁,再引导孩子们怀着对爱迪生的崇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朗朗书声一定非常悦耳,爱动脑筋的品质也会永驻孩子们的心中。
二、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识字指导。
(1)读准生字。
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接着教师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
随机进行正音练习。
要提醒学生:看清“斥”的声母,看清“检、性、阑、炎、堂、恍”等字的韵母;然后听老师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进一步读准生字字音。
(2)识记生字。
先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在小组里自主合作识记生字,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接着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和哪个生字交朋友。
目的是让学生在组词说话中巩固记忆。
然后开火车认读生字。
(3)巩固生字。
在游戏中回忆已经认识的生字,看谁记得多。
游戏一:听音出示字卡。
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游戏二:找朋友组字。
如,氵+留=溜;尸+出=屈;火+火=炎;忄+生=性。
2.写字指导。
写字教学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动脑筋自主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把字写好。
如,爱迪生肯动脑筋救了妈妈的性命,我们小朋友也爱动脑筋,一定会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把这九个字写好。
下列“发现”供教师指导时参考:捡—检;谈淡—炎;斤诉—斥;由抽—油;才困—团;青贝—责;情生—性。
(二)朗读感悟朗读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
可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词语,读通句子。
除了把生字、词语读准外,还要注意分辨课后“我会填”中要填的字的读音和意思:来不jí(及),着jí(急);zuò(做)事,工zu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