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举例说明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的种类

举例说明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的种类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学科,它使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研究。
下面列举了十种常见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1. 光学显微镜观察: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通过调节镜头和使用染色剂,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的细节。
2. 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器、细胞膜等。
它可以提供细胞的高分辨率图像。
3.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将细胞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研究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功能。
4. 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是通过使用抗体来标记和检测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细胞内不同蛋白质的位置和功能。
5. 细胞分离和纯化:细胞分离和纯化是将特定类型的细胞从混合细胞群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研究特定细胞类型的功能和特性。
6.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DNA测序、基因克隆等,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细胞的基因组、基因表达和遗传变异。
7. 蛋白质分析:蛋白质分析是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包括SDS-PAGE、Western blot 等。
8. 细胞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物理学是研究细胞力学、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力学等方面的学科。
常用的方法包括细胞变形实验、细胞力学模拟等。
9. 高通量筛选:高通量筛选是一种通过自动化实验系统进行大规模筛选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筛选和鉴定特定分子对细胞的影响。
10. 生物信息学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是利用计算机和统计学方法对细胞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揭示细胞的复杂性。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科学。
在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中,有许多常用的方法。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
1. 细胞培养:将细胞从其天然环境中分离出来,并在实验室中以适当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
细胞培养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对细胞进行控制和观察。
2. 显微镜观察:使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运动。
光学显微镜可以用来观察活细胞,而电子显微镜则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细胞图像。
3. 免疫细胞化学:使用特异性抗体与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结合,然后通过染色或荧光探针,观察并分析这些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表达水平。
4. 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DNA克隆、基因测序和蛋白质表达等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中的基因和蛋白质。
5. 细胞色素分析:利用生物化学检测方法,测定细胞内特定生物分子的含量和代谢活性,以研究细胞功能和代谢过程。
6. 分离和纯化细胞器:通过细胞破碎和离心技术,将细胞内不同的细胞器分离和纯化出来,以研究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7.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可以对细胞中的基因进行精确编辑和改变,以研究基因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8. 活体成像:利用荧光探针或标记的蛋白质,观察和记录活细胞的动态变化,如细胞分裂、运动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等。
以上只是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些常见方法,实际研究中可能还会使用其他特定的技术和方法,具体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和需要。
细胞生物学 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1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三、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
• 于1981年发明,发明者获 198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 特点: ①具有原子尺度的高分辨力,
侧(横)分辨率为0.1-0.2nm, 纵分辨率0.001nm; ②除在真空外,还可在空气、 液体等条件下观察; ③非破坏性测量:不受电子 束的轰击、破坏。
• 因此,可用已知的抗体检测未知的抗原。
• 但多数抗原-抗体结合后不出现可见反应,即不能检测 到二者的这种特异性结合。如何检测抗原-抗体发生了 结合反应?
• 用一种可见的标记物标记抗体,通过检测标记物的存
在与否判断抗原-抗体是否发生了结合反应——免疫标
记技术。
抗原
标记物
抗体
二、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
s 将二次电子收集并经一系列 的处理在荧光屏上成像。
s 这样,可以得到样品表面的 立体图像。
二、电子显微镜
• 扫描电镜的样品制备:
s 取材; s 固定; s 脱水; s 临界点干燥; s 喷镀; s 电镜观察。
• 分辨本领:较低,一般 在3nm。
• 放大倍数:几万倍。
二、电子显微镜
• 特点:成像具有立体 感。
• 可见光的波长400700nm。
• 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 率为0.2μm。
一、光学显微镜
• 光镜样品制备: 石蜡包埋切片, 苏木精-伊红染色。
一、光学显微镜
(二)相差显微镜和微分 干涉显微镜
• 原理:利用显微镜中的 特殊装置,使光线通过 样品时波长和振幅发生 变化,以增大样品明暗 的反差。
• 用途:这两种显微镜可 用于观察未染色的活细 胞的细胞结构及其动态 变化。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一、填空题1.透射电子显微镜由、、三部分所组成。
2.在酵母人工染色体制备过程中,要使用酶脱去酵母的细胞壁,使之成为,并且进行观察和计数。
3.观察贴壁生长的培养动物细胞可用。
4.电子显微镜使用的是透镜,而光学显微镜使用的是透镜。
5.物质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的荧光可分为和两种,其中需要将被照射的物质进行染色。
6.用紫外光为光源观察物体比用可见光的分辨率要高,这是因为。
7.相差显微镜与普通显微镜的区别是用替代可变光阑,用代替普通物镜。
8.倒置显微镜与普通显微镜的不同在于其。
9.显微镜的分辨本领是指能够能力,用来表示。
10.电子染色是用来增强电子的散射能力。
11.在光学显微镜下见到的结构称为,在电子显微镜下见到的结构称为。
12.细菌质膜的多功能性主要表现在:具有的呼吸作用,具有的分泌作用,具有的信号传导作用。
13.显微镜的分辨率约等于光波长的,通常把这一数值看成是光学显微镜分辩力的。
14.在同位素追踪技术中,用于研究DNA的同位素标记的前体物是。
15.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将与无限繁殖的肿瘤细胞杂交的技术。
16.可用技术来研究质膜结构的不对称性。
17.乙醇沉淀DNA的主要原理是。
18.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合成培养基中除含多种、和外,一般还需加入。
19.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经吖啶橙染色的细胞中的DNA发荧光,而RNA发荧光。
20.适于观察活细胞的光学显微镜有、和等。
21.分辨率是指人的肉眼或显微镜在25cm处能够分辨到的相邻两个物体间最近距离的能力。
人眼为,普通光学显微镜为,透射电子显微镜为,扫描隧道显微镜为,以紫外光为光源的光学显微镜为。
22.光学显微镜的组成主要分为、和三大部分,光学显微镜的分辩率由、和三种因素决定。
23.用紫外光为光源观察物体比用可见光的分辨率要高,这是因为。
24.荧光显微镜是以为光源,而电子显微镜则以作为光源。
25.电子显微镜按工作原理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和。
26.利用超速离心机对细胞组分进行分级分离的常用方法有和。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细胞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科学。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构成了所有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许多实验技术和技术工具,以便观察和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种用于研究细胞结构的重要方法是光学显微镜。
使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细胞的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样本时,常使用特殊染色剂来突出显示细胞内的不同结构。
除了光学显微镜外,还有电子显微镜,它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器和细胞膜。
除了显微镜技术,细胞生物学研究还经常使用细胞培养技术。
通过将细胞以培养物中的无菌条件下培养,可以进行各种实验,如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和细胞信号传导等。
细胞培养技术也是生物医学研究的关键手段,可以用于体外药物筛选、细胞治疗等。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PCR技术可以扩增DNA片段,从而方便进行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可以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或原位杂交等技术进行观察。
另外,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也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可以用于精确编辑细胞基因组,从而研究基因功能。
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流式细胞仪也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流式细胞仪可以快速检测单个细胞的大小、形状、表面标记和内部分子表达等信息。
这对于研究那些需要分析大量细胞的生物学问题是特别有用的。
除了实验技术外,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也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用于分析大规模生物学数据,如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数据。
这些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细胞内分子的互作关系、信号通路、基因调控等重要生物学过程。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研究者可以更准确、全面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深入地探索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最基本单位——细胞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使我们对细胞的了解更加深入。
本文将介绍细胞生物学的几种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一、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生物学中比较基础的研究手段,它是将组织和细胞移植到含有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和繁殖,使其在体外长期存活和生长。
通过细胞培养,研究人员可以从难以获得的生物材料中获得大量的细胞,进行多种实验和研究。
细胞培养技术在药物筛选、细胞变异、细菌感染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通过培养患者的肿瘤细胞,可以对其进行敏感性测试,筛选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此外,还可以通过细胞培养的方法提取细胞内的 mRNA 或 DNA 进行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二、细胞分离技术细胞分离技术是指将复杂的细胞混合物中的不同类型的细胞分离出来,以便进一步研究。
细胞分离技术有多种方法,比较常用的有洗涤法、筛选法和离心法等。
细胞分离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在干细胞移植中,为了避免移植的细胞类型过于复杂,需要先将干细胞分离出来。
此外,在癌症研究中,通过分离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可以更好地研究其生长机理和治疗方法。
三、光学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技术是最基础的细胞观察手段,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运动等。
随着测量技术和计算机视觉的不断发展,现在研究人员可以对细胞及其内部结构进行三维成像和动态观察。
光学显微镜技术可用于对细胞的形态、生理学特征、代谢和运动等状态进行观察。
例如,在生长发育的研究中,光学显微镜可以被用来跟踪细胞分裂和发育过程的中间几个阶段,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生长与分裂的机理。
四、电镜技术电镜技术是对细胞结构和形态的高级观察手段。
通过电镜技术可以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如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和细胞膜等。
电子显微镜技术主要有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两种。
细胞生物学 第2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PRA在散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中 的表达
王辛,赵彤,赵嘉佳,熊静波. 中华医学杂志 2010, 90(20):1399-1402
(三)原位杂交技术
• 自学
三、 细胞分离技术
(一)离心分离技术
用离心力和沉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浓缩和提纯的方法。 是分离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及各种大分子基
描电镜的有效放大倍率为0.2mm/10nm=20000X。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 工作原理:是用一束极细的电子束扫描样品,在样品表面
激发出次级电子,次级电子的多少与样品表面结构有关,
次级电子由探测器收集,信号经放大用来调制荧光屏上电
子束的强度,显示出与电子束同步的扫描图像。
(四)暗视野显微镜 dark field microscope
• 用于观察活细胞等无色透明标 本 • 聚光镜中央有挡光片,照明光
线不直接进人物镜,只允许被
标本反射和衍射的光线进入物 镜,因而视野的背景是黑的, 物体的边缘是亮的。 • 可观察 4~200nm的微粒子,
分辨率比普通显微镜高50倍。
(五)相差显微镜
• dX/dt=[2r2 (ρp—ρM) /9η]· · g=s g
• 式中dX/dt为粒子的沉降速度,ρp:颗粒的密度;ρM:悬浮 介质的密度;η:介质粘度;r:为粒子的半径;g:为重 力加速度。 • S:沉降系数(sendimetation coefficient), 与颗粒直 径、颗粒密度、介质密度、介质粘度有关; • S的单位:秒; • 习惯上把10-13s作为沉降系数的单位(svedberg unit), 简称S(大写)
λ=光源波长,可见光0.5um N=介质折射率,空气为1,油为1.5 θ=物镜镜口张角的半角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过程的科学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细胞的组成、分裂、分化、代谢、运动、增殖和死亡等。
为了深入研究细胞相关问题,细胞生物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第一,显微镜观察法。
显微镜是细胞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各种细胞器的分布情况。
常用的显微镜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适用于观察活细胞,电子显微镜适用于观察细胞内部细节,如细胞核、线粒体和内质网等。
第二,细胞培养法。
细胞培养是指将细胞在无菌条件下培养于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使其持续生长和繁殖。
通过细胞培养,可以研究细胞的生长特性、分裂过程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有原代培养、细胞株培养和三维培养等。
第三,细胞分离和纯化法。
细胞分离和纯化是将不同类型的细胞从混合细胞群中分离出来,以便对某种细胞进行独立的研究。
常用的方法有细胞悬浮液经过离心分离、细胞表面标记技术以及细胞排序等。
第四,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基因表达、代谢等分子机制。
其中,PCR技术可以复制DNA序列,用于检测细胞内特定基因的存在和表达水平。
原位杂交技术可以检测细胞内特定mRNA的定位和表达情况。
第五,蛋白质分析技术。
蛋白质分析技术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常用的方法有蛋白质电泳、质谱分析、免疫印迹等。
第六,遗传学方法。
遗传学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遗传特征和突变。
如基因敲除和基因敲入技术可以研究基因在细胞中的作用;细胞杂交技术可以研究细胞核酸的互补性和杂交情况。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使我们对细胞的理解越来越深入。
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揭示细胞的机制和功能,为解决许多重大疾病和生物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y
6
公司名称
举例: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 ,(POX) 1.原理
血细胞中的POX能分解H2O2而释放出新生态氧,后者 可使联苯胺氧化成联苯胺蓝沉淀于细胞质酶活力处。 2.正常阳性细胞: ①. 中性粒细胞呈均匀颗粒状蓝黑色阳性。 ②. 嗜酸性粒细胞呈均匀粗大颗粒状蓝色阳性。 ③. 单核细胞呈弥散细颗粒状蓝色阳性。
› 转染(transfection):将带有外源性基因的克隆载体或表达载体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
› 在表达载体启动子的驱动下,外源基因将获得过表达(over-expression),从而实现 上调细胞中的目的基因表达。
yy
29
公司名称
(一)外源性基因在细胞中的过表达是上调基因表达的主要 方式
yy
30
› 应用:用于显示特定蛋白质的细胞内的定位,间接研究蛋 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原理:当荧光工体与荧光受体分子彼此接近而供体的发射 光谱与受体的激发光谱重叠时就会通过偶极子相互作用, 实现了能量向邻近的受体分子转移,一种非辐射能量跃迁, 通过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这种改变。
› 特点:①受、供体的激发光要足够分得开;②供体的发光 光谱与受体的激发光谱要重叠。
› 缺点:只能说明两个蛋白之间有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并不标示这两 个蛋白在细胞内一定会相遇或这种相互作用在活细胞中确实存在,需 要用免疫共沉淀进行验证。
yy
34
公司名称
yy
35
公司名称
› (三)吞噬体展示可筛选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 被筛选蛋白cDNA与噬菌体的衣壳蛋白DNA构建成融合基因,使被筛
›
光或改变本身荧光的发射波长与强度,从
而
›
通过荧光检测可以显示该离子的量。
› 应用:细胞内离子的实时检测 。
yy
13
公司名称
› (二)绿色荧光蛋白(GFP)
› 应用:用于显示特定蛋白质的细胞内的定位,间接研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原理:构建荧光蛋白基因与目的蛋白基因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转染特定细 胞,可以在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目的蛋白在细胞内的位置及随 时间变化情况。
› 反应体系:
➢ 模板DNA; ➢ 耐热的DNA聚合酶; ➢ 引物; ➢ 4种脱氧核苷酸(dNTP); ➢ 反应缓冲液。
yy
27
公司名称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
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 反应步骤:
› Mullis要合成DNA引物来进行测序 工作,却常为没有足够多的模板 DNA而烦恼。1983年4月的一个星 期五晚上,他开车去乡下别墅的路 上,猛然闪现出“多聚酶链式反应” 的想法。
yy
26
公司名称
›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在体外对 特定的DNA序列进行的重复性复制反应(扩增)。
› 特点:融合蛋白不影响目的蛋白的真实定位,荧光蛋白仅仅是一个和标记物。
› 缺点:无法对几种蛋白质检的相互作用提供直接证据。
› 其他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YGP)、蓝色荧光蛋白(BGP)、青色荧光蛋白 (CGP)等
yy
14
公司名称
yy
15
公司名称
yy
16
公司名称
› (三)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yy
23
公司名称
yy
24
公司名称
酶标抗体
RNA 探针
标记物
U AG
UC G
G G
U
C
AUC
C C AG
AUC
G
C
G
C UA
待测 mRNA
yy
原位杂交原理
25
公司名称
› (三)荧光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PCR)
› 检测基因表达表达的常规方法
› 1985年,Kary Mullis在Cetus公司 工作期间,发明了PCR。1993年获 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yy
31
公司名称
› 三、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技术 ›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是理解细胞生命过程的关键。 › (一)免疫沉淀 › 偶联在凝胶颗粒或磁珠上的目的蛋白的抗体将细胞裂解液
或表达上清中相应的蛋白结合沉淀出来,在此过程中能够 与目的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被同时沉淀下来,利用 SDS-PAGE、免疫印迹或生物质谱等技术队沉淀中的蛋白 进行鉴定。 › 缺点:无法动态检测,存在假阳性。 › 应用:验证蛋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5版)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 上次课 › 第一节 显微镜技术
› 第二节 细胞的分离培养
› 第三节 细胞组分的分离和培养
yy
2
公司名称
本次课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细胞化学和细胞内分子示踪技术 › 第五节 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 › 第六节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测定
yy
3
公司名称
选蛋白在噬菌体的表面进行表达;将目的蛋白固定在平结合的噬菌体,噬菌体扩增,多次重复上述分离过程富集特 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基因测序得到基因编码蛋白。
yy
36
公司名称
› 四 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技术
› 蛋白质与核酸(DNA和RNA)的相互作用是基因 表达调控的基础。蛋白质与基因组DNA相互作用 参与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蛋白质(RNA结合蛋 白,RBP)与RNA特性结合完成转录水平和翻译水 平的RNA加工、修饰、转运、定位和降解等过程。
yy
37
公司名称
› (一)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研究DNA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简称
ChIP)原理是:在生理状态下把细胞内的DNA与蛋白质交联在一起, 通过超声或酶处理将染色质切为小片段后,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 别反应,将与目的蛋白相结合的DNA片段沉淀下来。交联反应的逆转 和DNA的纯化,DNA的鉴定。
yy
7
公司名称
中性粒细胞呈 粗颗粒强阳性
yy
单核细胞呈 弥散弱阳性
8
公司名称
› 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 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的特点,用已知的经过标记的抗体检测组织与细 胞中相应抗原的方法。
yy
9
公司名称
宫颈鳞癌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
显示NRDRB1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有特异表达,棕色为阳性表达。
› 常见的FRET荧光染料Cy3-Cy5;Alexa546-Alexa647; Texas Red-Tetramethylrhodamine等。
yy
17
公司名称
yy
18
公司名称
› (四)单分子示踪
› 单分子荧光成像 › 优势:样品激发范围小,光子收集效率高,高量子产能高信噪比荧光基团及低成本荧
光。 › 应用:配体与受体地 结合、蛋白质的集合和解释,蛋白、mRNA等生物大分子的动力
公司名称
(二)RNA干扰技术 是下调基因表达的常 用方法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通过小干扰RNA ( small interference RNA, siRNA ) 造成目的mRNA特异 性降解来高效、特异的阻断体 内特定基因表达,诱使细胞表 现出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从 而使基因转录后沉默的一种现 象。
›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一般包括细胞固定,染色质断裂,染色质免疫沉 淀,交联反应的逆转,DNA的纯化,以及DNA的鉴定。
yy
38公司名称ຫໍສະໝຸດ yy39公司名称
› (二)紫外交联免疫沉淀研究RNA与RNA结合蛋白相互 作用
› 应有:在全基因组水平揭示RNA和RBP相互作用。
› 原理:用254nm紫外光照射使细胞中的RNA分子与RNA结合蛋白发生共价结 合,以RBP的特异性抗体将RNA-蛋白质复合体沉淀后,回收其中的RNA片段, 经过逆转录后对RNA分子测序,进而发现RNA与RBP之间的相互关系。应有 限制性酶切位点和识别序列的引物进行逆转录,可使CLIP分辨率达到单个碱 基水平,即iCLIP。
yy
20
公司名称
› 一,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
› (一)印迹杂交技术
› 定量检测基因表达变化的基本方法 › Northern blotting › 检测特异性mRNA的技术,变性处理(甲醛、戊二醛)。 › Westen Blotting › 检测蛋白质分子,可检测同一蛋白质不同修饰方法,如磷酸化、甲基
– (1) 95℃变性:DNA双链解离; – (2) 55℃退火:DNA链与引物互补结合;
–
– (3) 72℃延伸:DNA聚合酶作用下的互补链合成。
–
yy
28
公司名称
› 二、 基因表达的上调和下调技术 › 基因克隆:指cDNA克隆,即将mRNA逆转录形成的cDNA或通过体外聚合酶链式反应
得到的基因片段,插入到能进行自我复制的载体(通常是质粒),实现在受体细菌内 大量扩增的过程。
yy
4
公司名称
› 一、酶细胞化学技术 通过酶的特异细胞化学反应来显示酶在细胞内的
分布及酶活性强弱的一种技术。
yy
5
公司名称
光镜样品: 固定(酶固定+结构固定)→ 冷冻切 片 → 细胞化学反应
(酶反应+捕捉反应)→ 光镜观察 电镜样品: 固定(酶固定+结构固定)→切组织片
→细胞化学反应 (酶反应+捕捉反应)→脱水包埋→ 超薄切片→电
› 缺点:交联效率低,难以区别结合和非结合RNA序列,254nm可诱发细胞 DNA损伤并结合新的R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