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阅读专题三主题突破主题二美好人性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阅读专题二考点突破考点三赏析形象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阅读专题二考点突破考点三赏析形象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韦名建涛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找到女儿的救命恩人,给他恭恭敬敬地鞠个躬,道声谢。
女儿描述的救命恩人是个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说话不卑不亢,眼睛不大不小,头发不长不短的中年男人。
那天上午,事情太突然了:站在马路边等车的她发现一辆车疯了一样向自己狂奔过来。
小嘴张得巨大的她,既说不出话,也挪不动身子,眼睁睁看着车子朝自己飞奔过来……就在车子要撞上她的刹那,她被一个人扑倒在路边的绿化带上——疯狂的车子从女儿刚刚站着的地方呼啸而过。
和女儿一起倒在绿化带上的中年男人扶起了脑子一片空白的女儿。
女儿却站不稳,蹲在绿化带上,瑟瑟发抖。
“没事了!”中年男人扶起女儿。
惊魂未定的女儿终于抬起了头,看到了中年男人眉心间一颗黑闪闪的痣。
女儿连一声谢谢也没说,只呆呆地望着沾了一身泥水的中年男人头也没回地消失在马路上。
救了女儿一命,女儿却来不及对恩人道声谢,建涛心里不安,发誓这辈子一定要亲口向恩人道谢!为了心中这一声谢,多少年,只要一有空,建涛就四处寻找恩人。
这样的恩人,在芸芸众生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无异于稻仓中的一颗稻谷,找这样一个人,也无异于大海捞针。
执着的建涛却不言弃,一直在寻找恩人。
在寻找恩人的过程中,建涛也做了很多和恩人一样的好事,成了别人嘴里的恩人。
女儿就在建涛不断寻找恩人的日子里逐渐长大,成了别人的女人——尽管建涛心里不大乐意女儿嫁给一个罪犯的儿子,一直对女婿很冷淡,可看到女儿后来又拥有了自己活泼可爱的女儿,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建涛认了。
看到女儿的幸福,建涛寻找恩人的决心更加坚定。
多年寻找未果。
建涛不仅不放弃,还在家里亲自给恩人画像,画像眉心间有黑闪闪的痣。
建涛画了一张又一张,画完就让女儿认,每一张画,女儿都说像又不像。
画到后来,建涛把中年恩人画成了老年恩人:皱纹加深了,头发变白了……当然,唯一不变的是眉心间的那颗痣。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小说类阅读+第三章+专题二+考点二+Word含答案.docx

考点二概括内容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堂号袁炳发听母亲讲,我们家从山东东平闯关东落户黑龙江时,发生过一件事。
当时父辈兄弟三人投奔同乡至黑龙江苇子沟,立足未稳,即遭遇水灾,全镇子人陷入困顿,几乎家家缺吃少穿。
一天深夜,我家邻居、造纸厂的会计张爷,突然被鸡叫声惊醒,以为黄鼠狼又来吃鸡,便手拎棍棒冲出门。
冲出门的张爷,月色之下定睛一看,哪是什么黄鼠狼,是一窃贼在鸡窝行窃。
此时窃贼也听见门外的动静,慌乱中丢物而逃。
张爷将其所遗之物拿进屋中,亮灯一看,是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张爷家两只芦花母鸡。
张爷把母鸡放出之后,凑近灯下看布袋子,发现上面印着三个大字“敦本堂”。
张爷想起,前些日子我大伯去他家借一斗玉米,正是用的这个袋子!当时听母亲讲这件事时,我还小,对“敦本堂”三个字不甚明白。
上小学一年级后,父亲告诉我,“敦本堂”是我们这一支袁氏的堂号。
那时候,家族堂号是一个标识或者说符号,更是一个家族自我建设的动力,也就是家风和对外立身的信誉。
翌日一早,张爷拿着空袋子来到我们家,也不说话,将空袋子掷于地上,瞥我大伯一眼,鼻子哼了一声,扭头走了。
我大伯见状,傻眼了,马上让我父亲去看下自家的布袋子在不在。
当我父亲告诉大伯,我们家的布袋子的确不在了时,我大伯当时就哭了,说,这人丢不起呀!我父亲说,丢什么人,又不是我们干的,袋子是让人偷走了。
我大伯说,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呀?咱们百口难辩!我大伯哭得很伤心,感觉对不起老祖宗,没有保护好家族名声。
说着,就安排我父亲和叔叔收拾东西,回山东老家东平去,不在此处丢人现眼了。
我父亲急了:我们是敦厚本分之家,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受冤屈。
父亲掉头出去了。
父亲要把这件事调查明白!事件发生时,正是阴历九月初,早晚有霜冻。
夜间野兽出洞都会留下足迹,人畜如果晚间出来,踩出的痕迹也会像石膏一样凝住。
我父亲在路上仔细查看,循着一趟可疑的足迹追出镇子,一追就是十几里地,追到了另一个屯子。
那天半夜时分,我父亲带着两个人回来了,一个中年男人,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小说类阅读+第三章+专题三+主题二+Word含答案.docx

主题二美好人性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菜大爷刘奇叶菜大爷是居住在城郊西村的一位退休工人。
菜大爷姓蔡,“菜大爷”不是他的真名,而是邻里送给他的一个雅号。
菜大爷的住房是20世纪90年代建造的砖瓦民房,后面有个小菜园子。
退休后,他把下地种菜当作一种乐趣。
菜园子一年四季都能产菜,除了供给他与老伴儿老两口平常生活吃菜外,总是还剩余不少菜。
于是,菜大爷在闲余之际也挑着自己种的菜到菜市场上去卖。
菜市场离菜大爷的家很近,穿过一条街道就到了。
买菜的很有眼光,尝过菜大爷的菜后,下一次哪怕菜大爷卖得比其他的摊位贵,也会被一扫而光。
人们知道,菜大爷种的菜用有机肥料施肥,吃起来好吃又健康,属于真正绿色环保的蔬菜。
菜大爷除了平常注意累积肥料,还经常去附近的养猪场挑猪粪施肥。
渐渐地,前来买菜的人们都知道了菜大爷的菜好,亲切地称他为“菜大爷”。
知道大伙儿对他种的菜十分钟爱,每次上市场卖菜归来,菜大爷心里头总是乐滋滋的。
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但菜大爷觉得现在的生活很不错,他喜欢这种自娱自乐卖菜的滋润生活,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儿子离开这个城市,他也打心里舍不得这个菜园子。
隔壁的邻居老李头也卖菜,但他的菜是从外地贩来的蔬菜,属于无机肥料种植的那一种,味道营养都没法跟菜大爷的菜比,人们一般不喜欢买他的菜,所以老李头每天卖菜总是早上出去,很晚才归来,有时候还要剩余些许残菜回来。
偶尔,老李头会同菜大爷一块去市场卖菜,两人年龄相仿,又是邻居,还算谈得来。
一天,老李头天没亮就贩回满满一担的蔬菜,在家里照常分拣为几元一把的小份后,刚要挑到市场上去卖,突然感到肚子一阵绞痛,顿时瘫倒在地上。
这一切正好被菜大爷瞧见了,他赶紧叫车把老李头送进了医院急救,接诊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切除手术。
手术后的第二天,菜大爷去医院看望老李头时,老李头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老伴儿正在给他喂粥,一见菜大爷来了,老李头两口子一个劲地道谢。
见老李头手术很成功,菜大爷也为他高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小说阅读(三)【含答案】

小说阅读 (三)一、下边的文字,达成1~4 。
梦里有你威要出,接到一个:“ 威啊,我是李台阳。
好,我上就来。
”威想:和李台阳么多年没系了,自己升,莫不是⋯⋯响了,开,伸一个乱蓬蓬的袋,一只黑色的塑料袋子“ ”地放在地板上。
威:“是台阳啊,快。
”坐在沙上,威烟李台阳。
李台阳抽出一支,凑在鼻子上,:“ 威,你混得不啊。
”“听你要来,专门去商场的。
” 威用打火机他点烟。
李台阳嘻嘻一笑,放下烟,:“那么破干?我早戒了,那西耗。
”威:“那就吃些水果吧。
”李台阳也不客气,抓了个苹果,吃房屋,:“你房屋魄力啊。
”威:“我是‘ 翁’一个,在每个月在房呢。
”李台阳:“你夫妇都是白,来得简单,也得快。
哪像我,能吃,不患病,孩子上得起学,就上上大吉了。
”威想,像是要借的开白吧。
他:“是啊,在,都活得不简单。
”李台阳:“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打小就知道,你未来必定比我活得有前途。
”威:“哪里哪里,也是混口吃吧。
”李台阳正色道:“你就不了,人要满足,吧?”而后,又开起玩笑:“你可不要犯啊。
”两人聊起童年的事儿,到小候的居离婚了,出国了,是那么一副臭性情,一聊聊到快正午,李台阳是没他来的目的。
威:“台阳,咱去外面子吃吧,吃聊。
”李台阳:“今日必定不吃了,我答妻子回家吃的。
”仍旧才的。
威他向来不提正事,又没有走的意思,想到自己下午有个会,又不好心思催促,内心便有些心神不宁起来,心想可能李台阳不好心思自己提出来,便:“台阳,你在地?不如找个固定的工作,做保安什么的,收入也比那啊。
”李台阳:“我不喜做保安,我倒是想自己租个面,比被城管赶来赶去。
”威:“城管大的人我倒是,你此后有什么麻的,我能够帮忙。
”李台阳拍了一下威的肩膀,:“兄弟,有你句,明我没有白你。
十多年了啊,你仍是这般热情肠。
好,我快乐,真是快乐啊。
”边说边站了起来。
罗威说:“吃了饭再走。
”“妻子还在家等着我呢。
好,我走了啊。
”听着李台阳“嗵嗵”的脚步声一路下去,罗威低头看了看地板上的黑袋子,翻开来一看,本来是自己小时候最喜爱吃的鱼籽干。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严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一小说第1节“三步读文法”快速读懂小说文本一、小说“三要素”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的主题是反映社会生活。
因此,小说的文体特征由这样几个关键词构成: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也是围绕这几个关键词进行的。
1.人物(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作者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2)在小说中有作者着重刻画的主要人物,也有为了表现主要人物和展现小说主旨而描绘的次要人物,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描写;可以描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是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2.情节(1)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2)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3)在具体安排情节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一些技巧来处理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样前后情节才能有机结合。
3.环境(1)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在一定的时空位置(即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场所),这就是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要运用一定的手法去描写,让其特点与人物形象及小说主旨相适应。
环境的描写手法十分丰富,既有描写角度的选择,又有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3)环境在揭示人物之间种种复杂的关系、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o二、小小说的选材特点对小说的考查往往以小小说为主。
与短篇小说相比,小小说的篇幅更短,故事更简单,多取材于生活中的一个瞬间、一段插曲、一个场景、一个镜头,反映人物在一件事或一个场景中的行动片段,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揭示出某个道理。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的主题

基础知识1.常见题型(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2.分析方式(1)情节和人物。
(作者认为谁的做法好,就是告诉读者该怎么做。
反之则是批判、讽刺某种做法。
)(2)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
(作者认为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人们该怎么做,就是主题。
)3.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2)用故事的形式反映社会问题,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4.常见答题形式(1)通过叙述……的情节或对……的描写。
(2)揭示……的现象。
(3)反映人物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
(4)揭示人性真善美、假恶丑。
(5)揭露、批判、讽刺……的现实(或赞扬……)。
(6)告诉……的道理。
(7)表达……的情感态度。
典例示范第9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03 小说阅读(测)(解析版)

专题03 小说阅读专题检测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本题16分)(2022·青海·海东市第一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汽车等待的时候[美]欧·亨利黄昏刚降临,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那个小公园的安静的角落里。
她坐在长椅上看书。
再说一遍:她的衣服是灰色的,并且朴素得足以掩盖式样和剪裁的完美。
一张大网眼的面纱罩住了她的头巾帽和散发着安详恬静的美的脸蛋。
昨天同一个时候,她也来到这里,前天也是如此;有一个人了解这个情况。
了解这个情况的年轻人逡巡走近,把希望寄托在幸运之神身上。
他的虔诚得到了回报,因为她翻书页的时候,书本从地手里滑下来,在椅子上一磕,落到足足有一码远的地方。
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扑到书上,带着在公园和公共场所里司空见惯的神情把它还给它的主人,那种神情既殷勤又充满希望,还掺杂一些对附近那个值班警察的忌惮。
他用悦耳的声调冒险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关于天气的话——那种造成世间多少不幸的开场白——静静地站了一会儿,等待着他的运气。
姑娘看了一眼年轻人简朴的衣着,一张并不引人注目的普普通通的脸。
“如果你愿意,就请坐吧。
”她用深沉的低音说,“光线太暗了,无法看书,我现在想聊聊天。
”“你知道吗?”他说,“你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漂亮的姑娘,昨天我就见到你了。
”“不论你是谁,”姑娘冷冰冰地说,“你得记住,我是一位小姐。
”“实在冒昧,”年轻人说,“都是我的不是,你也知道——我的意思是公园里有这么多的姑娘,你也知道——当然,你不知道,但是……”“换个话题谈谈吧。
当然,我知道了。
讲讲这些来往的游客吧,他们去哪儿?为什么那么匆忙?他们感到幸福吗?”年轻人一时还没搞清,自己究竟应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到这里来坐,只是因为我能接近这么多的游客,我跟你讲话,是因为我想找一个天性善良的人,一个没有铜臭、不是唯钱是图的人聊聊,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厌恶钱啊——钱,钱,钱!我讨厌我周围的那些男人。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留余侯发山康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可是,康百万发现,康家的摊子大了,利润倒没怎么上升。
难道是里面有人捣鬼?他通过调查,发现大相公以及各个行当的相公、账房先生及小相公,都是按照他的旨意在循规蹈矩地做事,并没有投机取巧,更没有吃里爬外。
原因出在哪里呢?他愁肠百结,百思不得其解。
这天后晌,康百万信步来到了神都山下,想散散心,排解一下心中的郁闷。
黄河黄,河面宽阔,像一幅闪光的黄绸;洛水清,水流平静,河面如清绒的地毯。
如果说黄河有男子汉的粗犷,则洛河有女子的婉约。
两条河交汇后,一黄一清界限分明,绵延数里后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经过一番激烈“搏斗”,最终洛河融进了黄河里。
据说,伏羲创造的八卦图就是根据这一景象画出来的。
黄河里走着不少大大小小的船只,船工的号子抑扬顿挫,此起彼伏……一个头戴草帽的老汉,站在河边的树下,拿着一个大舀子——漏水的勺子,一动不动地盯着水面。
康百万来到老汉身边,顺势坐在河岸上,观看老汉捞鱼。
老汉看了康百万一眼,没有说话,转眼盯着水面。
康百万瞅了瞅老汉身边的鱼篓,发现鱼篓里只有两条二斤左右的黄河鲤鱼,皱着眉头问道,大叔,您啥时候来的?老汉说,大清早就来了。
康百万不禁惊讶地问,大叔,大半天您就弄到这两条啊?黄河里的鲤鱼不是也不少吗?你是说我捞鱼的水平很臭吗?老汉似乎不高兴了。
康百万忙说,大叔,没有,我没有那个意思。
忽然,老汉猛地一甩胳膊,舀子划了一个优美的弧线,似乎瞬间完成了下水和出水的过程。
一条鱼被舀子捞着了,这条鱼不小,有三斤多重。
老汉把鱼丢进了鱼篓。
康百万发现了秘密所在,忽然笑了,快嘴快舌地说,大叔,您的舀子的洞太大了,只能捞到大鱼,一斤以下的小鱼都捞不到啊。
老汉气呼呼地说,如果舀子底部没有窟窿,想“一网打尽”,大鱼小鱼都不放过,怕是一条鱼也捞不到。
为什么?康百万顺嘴问道。
老汉说,有句古话叫做“漏水的勺子才能舀到大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二美好人性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菜大爷刘奇叶菜大爷是居住在城郊西村的一位退休工人。
菜大爷姓蔡,“菜大爷”不是他的真名,而是邻里送给他的一个雅号。
菜大爷的住房是20世纪90年代建造的砖瓦民房,后面有个小菜园子。
退休后,他把下地种菜当作一种乐趣。
菜园子一年四季都能产菜,除了供给他与老伴儿老两口平常生活吃菜外,总是还剩余不少菜。
于是,菜大爷在闲余之际也挑着自己种的菜到菜市场上去卖。
菜市场离菜大爷的家很近,穿过一条街道就到了。
买菜的很有眼光,尝过菜大爷的菜后,下一次哪怕菜大爷卖得比其他的摊位贵,也会被一扫而光。
人们知道,菜大爷种的菜用有机肥料施肥,吃起来好吃又健康,属于真正绿色环保的蔬菜。
菜大爷除了平常注意累积肥料,还经常去附近的养猪场挑猪粪施肥。
渐渐地,前来买菜的人们都知道了菜大爷的菜好,亲切地称他为“菜大爷”。
知道大伙儿对他种的菜十分钟爱,每次上市场卖菜归来,菜大爷心里头总是乐滋滋的。
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但菜大爷觉得现在的生活很不错,他喜欢这种自娱自乐卖菜的滋润生活,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儿子离开这个城市,他也打心里舍不得这个菜园子。
隔壁的邻居老李头也卖菜,但他的菜是从外地贩来的蔬菜,属于无机肥料种植的那一种,味道营养都没法跟菜大爷的菜比,人们一般不喜欢买他的菜,所以老李头每天卖菜总是早上出去,很晚才归来,有时候还要剩余些许残菜回来。
偶尔,老李头会同菜大爷一块去市场卖菜,两人年龄相仿,又是邻居,还算谈得来。
一天,老李头天没亮就贩回满满一担的蔬菜,在家里照常分拣为几元一把的小份后,刚要挑到市场上去卖,突然感到肚子一阵绞痛,顿时瘫倒在地上。
这一切正好被菜大爷瞧见了,他赶紧叫车把老李头送进了医院急救,接诊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切除手术。
手术后的第二天,菜大爷去医院看望老李头时,老李头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老伴儿正在给他喂粥,一见菜大爷来了,老李头两口子一个劲地道谢。
见老李头手术很成功,菜大爷也为他高兴。
聊天中,一贯热心肠的菜大爷问老李头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如果有就尽管说,邻里邻居的互相照应嘛。
老李头听了,却欲言又止的样子,菜大爷便追问他是什么事情。
原来,他是心痛前日贩回的一担蔬菜还放在家里没有卖掉,担心自己住院几天后,那一担蔬菜会白白地烂掉,怪可惜的。
菜大爷听了,未加思索地答应帮老李头把菜挑去市场上卖了。
回去后,菜大爷二话没说,到了老李头家便把那担蔬菜挑去了市场。
才到菜市场口,买菜的人们就一窝蜂围拢上来,容不得菜大爷说明一下这菜的来源情况,那担菜又被一扫而光了,哪有菜大爷陈情解释的空隙?望着一副空空的担什和一堆零零碎碎的钱币,菜大爷愣在那里好一阵,仿佛做了一件大亏心事似的。
当天下午,菜大爷把卖菜的钱如数交给了老李头,说了一声家里有事就走了。
老李头高兴地接过钱一点,居然比平常赚的钱要高出一倍多。
他心里对菜大爷钦佩得五体投地!半个月之后,老李头出院了,特地买了两瓶好酒去敲隔壁菜大爷家的门,结果敲了半天没有人应。
老李头问其他邻居,邻居说,菜大爷老两口搬儿子那儿去了。
菜大爷为什么突然搬走了呢?好久好久,老李头仍没有想明白。
(选自2016年第4期《小说月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菜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这是插叙手法,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
B.小说中两次写到菜大爷的菜“被一扫而光”,突出了顾客对菜大爷的信任,说明不管是否绿色环保,只要是菜大爷卖的菜,顾客都欢迎。
C.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内心,比如菜大爷替老李头卖完菜后,“望”的动作,“愣”的神情,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他的愧疚。
D.小说语言质朴,笔调从容,在淡定的叙述中,展现了当前社会的世态人情,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的敬意,富有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
2.小说设置老李头这个人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3.小说以菜大爷突然搬走为结尾有什么好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鉴宝聂鑫森夕阳西下时,五十岁出头的阳欣走出了他下榻的北城宾馆。
他的鼻翼有力地翕动了几下,分明嗅到有饭菜的芬香自西边的一条小街飘来,心中一喜:那儿该有个好吃处!阳欣是个著名的文物鉴定家,供职于南方的一家省级博物馆。
他的强项是古瓷鉴定,已有十几本专著问世。
他之所以来到这北地小县,是该县博物馆邀请他来看一看历年库存的一批古瓷器,帮忙“掌掌眼”,以便向公众开放展览。
阳欣还是个美食家,不但会吃,而且会做,没事时喜欢琢磨各种菜品的制作。
家中小院种着许多花草,芙蓉花、晚香玉、马齿苋、荠菜、小青竹……随手采来便可成为菜肴的原料。
比如用芙蓉花和豆腐做成“雪霁羹”,洁白的豆腐上飘着淡红的花瓣,真如雪后飞霞;小笋子出土时,拔几根洗净去皮,切成细段,下油烹炒后,再打两个鸡蛋,煎出黄中泛翠的“金镶玉”。
至于各种禽畜之肉,他都有妙法烹饪。
朋友称他是“儒厨”,因为他做的菜既有书卷气,也有诗的想象,调和五味,管领水火,一般的烹饪师难以比肩。
他七弯八拐走进了这条小街,从油烟味中知道这些小饭馆多以牛羊肉为主要菜料。
北地多牛羊,取之方便,但不知烹饪得怎样。
他喜欢清静,便走进了街尾的一家门脸很小厅堂很小且没有一个客人的“习均羊肉馆”。
刚到门前,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迎了上来,殷勤地说:“先生,里面请。
”阳欣看了看小伙子,眉清目秀,上下也穿得干干净净,就点了点头,跟着走进厅堂,挑一张桌子,坐下来。
小伙子手脚麻利地泡上茶,然后递上单薄的菜单。
阳欣猜测,这小饭馆的名字应该是小伙子的名字,这冷清劲儿说明生意不好,只好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担。
阳欣扫了一眼菜单,说:“我先点个焦酥羊肉,来二两酒,好吗?”习均喊声“好咧”,进厨房去了。
随即,厨房里的刀、砧、锅、勺也响了起来。
过了一阵,一大盘焦酥羊肉端了上来,还有一把小酒壶和一只小酒盅。
阳欣斟上酒,不忙着喝,先举筷夹了一块焦酥羊肉放进口中,细细品嚼。
嚼着嚼着,他眉头皱起来了,然后把筷子重重一搁,叫道:“小习,你来!”小习慌忙跑过来,毕恭毕敬地站着。
“这不行,焦过头了,有糊味;却又不酥,咬着粘牙,你得重炒!”小习和气地说:“先生,对不起,我重炒,您稍候。
”焦酥羊肉再次端上来时,阳欣又尝了尝,依旧说:“难以下咽,谁教你的活?”“一个乡下厨师,还花了两千元拜师钱哩。
先生,我再炒一次试试。
”阳欣叹了口气,说:你是个老实厚道人,就别浪费材料了。
你到街上去买几个小秋梨来。
今儿我反正没事,教你几招。
”习均飞快地去买了梨来。
阳欣系上围腰,走进了厨房。
厨房很洁净,各种菜料、配料、调料摆放得井井有条,这让他有了一种“技痒”的感觉。
先炒焦酥羊肉。
阳欣取一块肋条羊肉,去骨,烙去残存的毛后用温水浸泡一阵,再刮洗一净,升起猛火,放入锅里烹煮。
煮熟后捞出来又清洗一遍,装入盆内(皮朝下),放入盐、糖、拍破的葱和姜,还有桂皮、料酒……阳欣接着做梨丝爆羊肉。
习均记住了,切条的羊肉爆炒到快出锅时,才将洗净切好的粗梨丝放入,铁铲搅拌几番,赶快入盘,又香又脆,这条街上没有这道菜。
习均特意寻出一瓶茅台,一老一少,坐在小厅堂里边吃边聊。
临走时,阳欣搁下五百元钱,说:“你不要推辞,先放下。
庖厨虽小艺,却不可不读书明理。
你先把这两道菜推出去,准火!明天傍晚我再来,再教你做两道菜。
”四天过去了。
第五天的傍晚,阳欣没有来!习均想:只知道这个人叫阳欣,住在北城宾馆,是那里的大厨师吧?明天上午一定去找找他。
北城宾馆没有叫阳欣的厨师!习均却从住房登记册上看到订房间的单位是县博物馆,便又赶快去了那里。
年轻的馆长听了原委,哈哈大笑。
“习均,你遇到高人了。
他是文物鉴定专家,不到一个星期,把馆里的古瓷都鉴定了一遍。
还会鉴人,说你是个可以造就的厨师,为人忠厚、谦和,脑瓜子也灵,所以要帮帮你。
”习均愣了,然后问:“阳先生呢?”“他家里有事,匆匆回南方去了。
他给你用宣纸写了个匾额,又用小楷字写了一叠菜谱,托我交给你,还嘱咐我们,如上馆子就到你那里去。
制匾的钱,他也留下了。
”习均展开一张四尺宣纸,上写六个隶字:一街香羊肉馆。
落款是:湘人阳欣。
习均的手抖动起来,泪花哗哗地涌出了眼眶。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阳欣嗅到饭菜芬香时心中一喜,这一细节既符合人物的社会身份,暗合人物的兴趣爱好,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对阳欣作为美食家的介绍,生动而富有诗意,体现了他作为“儒厨”的文化修养,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表现阳欣的厨艺高超。
C.“习均羊肉馆”地处街尾,且门脸和厅堂都很小,导致了生意非常冷清,习均只好身兼数职,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担。
D.小说细致地描写了阳欣烹饪羊肉的过程,不仅展示了他的高超的厨艺,也可以看出习均积极认真、潜心学艺的态度。
5.结合全文分析阳欣的形象特征。
答:6.小说以“鉴宝”为题,但大量篇幅似与“鉴宝”无关,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答案精析1.B [“说明不管是否绿色环保,只要是菜大爷卖的菜,顾客都欢迎”错,是因为顾客认为菜大爷卖的菜都是绿色环保的。
]2.①对比:用老李头的菜与菜大爷的菜作对比,揭示菜大爷受邻里欢迎的原因。
②推动情节:老李头生病,引出菜大爷替老李头卖菜的情节,将故事引向高潮。
③表现人物:通过写菜大爷送老李头上医院和帮他卖菜,凸显菜大爷乐于助人的品质。
④深化主题:结尾通过写老李头的疑惑,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对菜大爷的理解及敬意,深化小说重视清名的主题。
3.①情节结构上:与上文“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仿佛做了一件大亏心事似的”形成照应,使情节衔接得更加合理。
②人物形象上:突出菜大爷因自感辜负邻里信任而产生的愧疚之情(或突出菜大爷因自感有负诚信做人而产生的愧疚之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情感表达上:借老李头的疑惑巧妙地表明作者的态度,表达对菜大爷的敬意。
④艺术效果上:菜大爷做了好事反而愧疚地搬家,这种情节的陡转产生了戏剧化效果,耐人寻味。
4.D [A项“符合人物的社会身份”错,他是“著名的文物鉴定家”。
B项“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表现阳欣的厨艺高超”错,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表现阳欣的人文积淀与技艺之间的紧密联系。
C项“‘习均羊肉馆’地处街尾,且门脸和厅堂都很小,导致了生意非常冷清”因果关系不成立;“习均只好身兼数职”错,这只是阳欣的猜测。
]5.①业务精湛。
是著名的文物鉴定家。
②有生活情调。
厨艺高超,会书法等等。
③善于观察(洞察力强)。
能看出习均老实厚道,从习均的穿扮和饭馆的环境猜测出生意的冷清。
④乐于助人。
热情地教习均做菜,帮助习均推介等。
6.①展开故事情节。
小说大量篇幅似与“鉴宝”无关,实则围绕“鉴宝”展开。
阳欣受县博物馆之邀因鉴宝而来,在鉴宝结束后而去;其间机缘巧合结识习均,发现习均身上的宝贵品质并热情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