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祖母绿中的包裹体种类

合集下载

包裹体——精选推荐

包裹体——精选推荐

包裹体1、包裹体:指宝⽯⽣长过程中被包裹在晶格缺陷中的外来物质。

宝⽯中的内含物指在宝⽯⽣长过程中,由于⾃⾝或外界因素使宝⽯内部含有⼀些物质、⽣长现象、缺陷等特征。

宝⽯中的内含物包括:包裹体(⽓、液、固相物质)、解理、裂隙、双晶、⽣长纹、⾊带、⽣长蚀象等包裹体的分类:按形成时间:原⽣包体、同⽣包体、次⽣包体原⽣包体:指包裹体在宝⽯的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包体,后在宝⽯的⽣长过程中被包裹到宝⽯内部。

特征:均为固态包体,如阳起⽯、透闪⽯、云母、磷灰⽯、锆⽯、⾦红⽯、橄榄⽯等。

原⽣包体的成因:1) 晶体⽣长溶液过饱和度的变更2) 晶体的差异性⽣长3) 晶⾯上杂质的吸附作⽤4) 落在晶体⽣长⾯上的外来质点(矿物颗粒、⽓泡、油珠)等的影响。

b 同⽣包体:形成时间与宝⽯形成的同时形成的包体。

特征:有⽓、液、固态同⽣包体形成机制:1) 晶体⽣长过程中裂隙的愈合2) 浸蚀坑的充填3) 幻影晶体4) 负晶形次⽣包体:宝⽯形成以后形成的包体。

是宝⽯晶体形成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形成的。

次⽣包体特征:次⽣裂隙、充填裂隙、有特殊图案或具有熔融、溶蚀特征的固体包体。

次⽣包体的形成机制:1)裂隙结晶化,晶体形成后,因应⼒作⽤产⽣裂隙,裂隙不会愈合,外来物质渗⼊并沉淀.如风景玛瑙2)固熔体的出溶作⽤3)放射性元素的破坏作⽤多相包裹体的形成机制:包裹体形成时是液相,且介质流体中溶解了很多的矿物质,温度降低后有些矿物质结晶成固相,由于体积的收缩会形成⽓泡。

不同相态包体的特征:固态包体通常有⼀定的晶体形状;液态包体形态不规则,呈星点状或密集排列的管状。

常为⽆⾊透明液体;⽓态包体则呈球形或椭圆形,⽓泡边缘呈⿊⾊,中⼼发亮。

三:优化处理宝⽯中的内含物:1.加热处理:容易产⽣裂隙 2. 辐照处理:易产⽣辐照圈3. 染⾊和有⾊灌注处理:易产⽣染料在裂隙中聚集 4. 裂隙充填 5. 激光打孔四,合成宝⽯中的内含物:常见弧形⽣长纹、⽓泡、残余助熔剂、残留的种晶⽚等包裹体的形成机制: 宝⽯中包裹体形成与矿物包裹体形成⼀样,往往也和晶体形成过程中产⽣的晶体缺陷有关。

宝石矿物学在宝石合成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宝石矿物学在宝石合成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A.钻石
B.蓝宝石
C.尖晶石
D.祖母绿
12.合成宝石中,哪种方法主要用于生产合成金红石?()
A.焰熔法
B.水热法
C.高温高压法
D.化学气相沉积法
13.以下哪种宝石矿物具有明显的多色性?()
A.红宝石
B.蓝宝石
C.祖母绿
D.合成水晶
14.下列哪种合成宝石的内部结构最接近天然宝石?()
A.合成红宝石
B.合成蓝宝石
5.在宝石合成中,水热法需要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
6.合成宝石中不会出现天然宝石中的包裹体。()
7.光谱分析可以用来确定宝石中的微量元素。(√)
8.所有宝石的色散值都低于钻石。(×)
9.合成水晶的生长过程中不会出现生长带。(×)
10.高温高压法主要用于合成硬度较高的宝石。(√)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D.自然生长法
5.以下哪种宝石矿物在合成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裂纹?()
A.红宝石
B.蓝宝石
C.祖母绿
D.合成水晶
6.下列哪种合成宝石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
A.合成红宝石
B.合成蓝宝石
C.合成金刚石
D.合成祖母绿
7.合成宝石中,哪种方法主要用于生产合成蓝宝石?()
A.焰熔法
B.水热法
C.高温高压法
D.化学气相沉积法
C.祖母绿
D.尖晶石
20.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宝石的折射率?()
A.温度
B.压力
C.光的波长
D.晶体结构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合成宝石中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_。

祖母绿的产地、性质和鉴别

祖母绿的产地、性质和鉴别

第三节祖母绿一、祖母绿的基本性质二、祖母绿的产状及产地特征三、祖母绿与仿制宝石的鉴别四、合成祖母绿的鉴别五、优化处理祖母绿的鉴别六、祖母绿的品质评价一、重点:1.掌握祖母绿的主要宝石学性质。

2.掌握祖母绿优化处理的方法的特点和鉴定特征。

3.掌握合成祖母绿的合成方法的特点和鉴定特征。

4.了解祖母绿的主要产地和产地特征。

二、难点1.掌握祖母绿品种划分的依据。

2.理解祖母绿中结构水的特点、分类和宝石学意义。

3.理解祖母绿的内含物和产状的联系。

祖母绿属于绿柱石族宝石,是最著名和珍贵的品种,祖母绿呈翠绿色,它是由铬和钒的氧化物致色的,它的英文名称由古波斯语起源,又由拉丁语转化而成,Emerald即绿色的意思。

是最名贵的五大宝石之一。

祖母绿以青翠悦目的颜色使人着迷(图10-3-1),祖母绿是五月的生辰石,代表着春的承诺和忠诚。

图10-3-1 12ct重的哥伦比亚祖母绿一、祖母绿的基本性质1.化学成分祖母绿是铍铝硅酸盐,化学式为Be3Al2Si6O18,含有Cr、V、Fe、Na等微量元素,其中Cr是主要的致色元素,Cr离子类质同像取代晶体结构中的Al离子,含量通常达0.3%—1.0%。

2.结晶习性祖母绿属六方晶系,祖母绿常形成六方柱状晶体,柱面发育有平等柱状的条纹。

在柱状体端元发育有六方双锥和平行双面等晶形。

祖母绿的晶体结构中,6个硅氧四面体组成六方环,并叠加成六方管柱状体,管内可含碱性离子如D+、Na+、Cs+等和水分子,当水分子H—O平行于六方柱延伸方向,称为Ⅰ型水,当水分子中氧被碱金属离子吸引,H-O-H与柱状体角度相交时称为Ⅱ型水(图10-3-2)。

图10-3-2 祖母绿中的结构水3.解理:底面不全解理,断口呈贝壳状或参差状。

4.硬度和韧性:摩氏硬度为7.25-7.75。

祖母绿韧性较差,脆性。

5.相对密度:2.67-2.78,通常为2.716.颜色祖母绿呈翠绿色,可略带黄色或蓝色色调,其颜色柔和而鲜亮。

宝石次生包裹体

宝石次生包裹体

宝石次生包裹体到掩盖宝石裂隙的目的。

油脂向裂隙内的渗透,也会形成网状、指纹状、雨滴状等各种形态的液态次生包裹体。

由于油脂折射率与宝石的不同,在浸油的裂面上会出现虹彩干涉效应;宝石经轻微加热后,会有油脂沿宝石裂隙渗到掩盖宝石裂隙的目的。

油脂向裂隙内的渗透,也会形成网状、指纹状、雨滴状等各种形态的液态次生包裹体。

由于油脂折射率与宝石的不同,在浸油的裂面上会出现虹彩干涉效应;宝石经轻微加热后,会有油脂沿宝石裂隙渗出。

宝石浸油在性脆、裂隙发育的祖母绿、碧玺、海蓝宝石等宝石中常可见到;3)充填处理宝石。

主要是沿宝石开放性裂隙注入蜡、有机胶、硅胶、硼砂或玻璃等物质[7],以达到掩盖裂隙、提高透明度的目的。

由于裂隙充填物质与宝石的折射率和硬度的不同,沿宝石表面观察,裂隙充填物折射率相对要低,有些充填物部位也会明显低于宝石表面。

充填处理常在高档、性质稳定的宝石中出现,如钻石、红宝石和蓝宝石等;注胶绿松石酸浸蚀和注胶翡翠(B货)半成品4)热处理宝石。

将宝石置于一定温压条件下进行处理,达到提高宝石净度、增加或减少颜色、产生或消除星光等目的。

宝石经热处理后,原生包裹体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如气-液包裹体消失,产生气泡、非晶化玻璃质包裹体[8]和膨胀裂隙等;对宝石的星光化处理时,会在宝石近表面出现较多细小定向排列的针状包裹体;消除星光处理则会导致原针状包裹体消失,而留下断续的点线状包裹体残余。

热处理宝石也主要针对于一些性质比较稳定的宝石进行,如红宝石、蓝宝石、锆石等。

[NextPage]热处理红宝石的膨胀气泡热处理蓝宝石中定向金红石点状残余及膨胀裂隙5)辐照处理宝石。

利用一定的高能射线作用于宝石上,达到提高净度和改变颜色的目的。

由于是在高能量状态下的处理,宝石也会同热处理作用一样,出现原气液包裹体的消失和膨胀裂隙的出现,并且产生均匀的颜色,与原生宝石产生的色带明显不同。

辐照处理主要应用于钻石、黄玉、水晶等宝石和珍珠中。

珠宝鉴赏 祖母绿.ppt

珠宝鉴赏 祖母绿.ppt

7.人造钇铝榴石
绿色钇铝榴石是国内
市场上常见的祖母绿的人 造仿制品。
颜色从深绿—绿—浅绿到微黄绿色。折射 率1.83,远远大于祖母绿;在偏光镜下全暗或 者异常消光,无多色性;当用强光照射时,显 示红光效应,查尔斯滤色镜下鲜红色或微红色; 内部纯净,偶尔可见拉长状,异形气泡,与祖 母绿内含物截然不同。
卢森堡女大公 夏洛特王冠
挪威索菲亚王后王冠
伊丽莎白女王王冠
英女王王冠
法国拿破仑三世皇后尤金尼娅王冠
德国皇后维多利亚王冠
华 盛 顿 自 然 历 史 博 物 馆 馆 藏
华 盛 顿 自 然 历 史 博 物 馆 馆 藏
华 盛 顿 自 然 历 史 博 物 馆 馆 藏
其中契沃矿含黄铁矿较多,放大观察 晶形完好,颗粒小时呈现出小黑点状分布 于祖母绿中。
穆佐矿含特征黄棕色柱状氟碳钙铈矿。 此外,常可见缝合线状内含物,使宝石呈 云雾状。
哥伦比亚祖母绿成品
巴西祖母绿
巴西祖母绿主要产于云母片岩中。巴西 祖母绿为浅微黄绿色,给人以绿色绿柱石的 印象,由于可见铬的吸收谱线,故仍定名为 祖母绿。巴西祖母绿可见二相包裹体、管状 包裹体及不规则的空洞,含云母、方解石、 白云石、黄铁矿和铬铁矿等矿物包裹体。
(4)吸收光谱 合成祖母绿在紫区4270nm处可见铁的吸
收谱线,与天然品不同。天然祖母绿颜色较 浅时,会缺少黄绿区的吸收带,仅在红区可 见几条吸收线。
(5)滤色镜 查尔斯滤色镜下合成祖母绿一般显示强
红色,合成祖母绿不变色。
(6)内含物 熔剂法典型的内部特征是面纱状愈合裂
隙,早期的合成品的愈合裂隙常是强烈弯曲 和扭曲的,呈烟雾状或面纱状。近期的合成 品中羽状体几乎是平的,放大观察可见它们 是由排列成复杂图形的助熔剂小滴或孔洞组 成的。

宝石内含物与包裹体识别考核试卷

宝石内含物与包裹体识别考核试卷
4.宝石中的__________( )包裹体可以提供宝石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信息。
5.在蓝宝石中,含有__________( )包裹体的通常被认为是克什米尔蓝宝石。
6.__________( )是一种在特定宝石内含物的作用下产生的光学现象,如猫眼效应。
7.石榴石中的金属包裹体通常会影响宝石的__________( )。
7.天然宝石中的内含物分布通常是无序的。(√)
8.人工合成的宝石通常不含有任何内含物。(×)
9.猫眼效应是由宝石内部的纤维状内含物产生的。(√)
10.宝石的内含物不能提供有关宝石形成环境的信息。(×)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描述三种不同的宝石内含物,并说明它们各自在宝石鉴定中的重要性。
B.尖晶石
C.玛瑙
D.红宝石
11.以下哪些宝石内含物可能被用来研究宝石的形成过程?()
A.气液包裹体
B.固态包裹体
C.矿物包裹体
D.有机物质包裹体
12.以下哪些情况下,宝石内含物可能被视为有价值的特征?()
A.增加宝石的美观
B.提供宝石的产地信息
C.表明宝石的稀有性
D.用来区分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
13.以下哪些宝石的内含物可能包含有石英晶体?()
1.所有的宝石内含物都会降低宝石的价值。()
2.内含物是判断宝石是否经过热处理的重要依据。()
3.红宝石中的“丝状”内含物通常是金红石晶体。(√)
4.祖母绿中不含有任何内含物被认为是高品质的标志。(×)
5.星光蓝宝石中的星光效应是由针状金红石内含物造成的。(√)
6.在宝石鉴定中,显微镜是观察内含物的唯一工具。(×)
A.气泡
B.硅铍石晶体

新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工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工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家人希望我能考研,因为我的本科学校很普通。

当时,我并没有想过。

直到这几年的学习,出于自身对专业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想要继续深入系统的学习,而我们本科对专业课的学习知识一点皮毛,是远远不够的!怀着专业的热爱,我毅然决定考研,在大三上册就开始准备复习。

充满信心地去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是做好它的前提,最开始自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没有方向。

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查资料、看考研经验分享、问学长学姐,虽然这个过程很繁琐,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考研,所以无所畏惧!对于考研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坚持。

一年的考研时间,我想,对于这个词,我是有很多话要说的。

我以为自己是个能坚持的人,但是考研这一年来,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坚持的不易!正如很多研友的分享所说,考研谁不是一边想放弃一边又咬牙坚持着,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都会迎来他们的曙光。

文章可能有点长,末尾我也加了一些真题和资料的下载方式,大家放心阅读即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工专考研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65)宝石学先综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建议吧。

如何做阅读?做阅读题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先看题干,了解一下这篇文章大致讲什么内容,然后对应题干去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把你做出答题选择的依据标注出来,便于核对答案时看看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毕竟重要的不是这道题你最后的答案正确与否,而是你答题的思路正确与否。

此外,每次做完阅读题也要稍微归纳一下错误选项的出题陷阱,到底是因果互换、主观臆断还是过分推断等,渐渐地你拿到一道阅读题就会条件反射出出题人的出题思路,这也有助于你检验自己选择的答案的合理性。

对于真题上的每一篇阅读,我做完核对答案后都重新精读了一遍,把不认识的单词进行标注通过查阅字典和手机弄懂消化,然后对每一篇阅读进行口头翻译,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自己对阅读这一块的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翻译能力。

对于阅读理解B有些年份考查排序,有些年份考查小标题,还有些年份考查将抽出的句子还原,解答这类题型主要突破点是找出相关性和提示词,就拿排序来说,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很多时候都有包括转折、递进、因果等相关性,文章中也往往会给出一些表示这些关系的提示词,这些地方就是你答题的突破点,具体细节大家认真阅读真题的解析都可以看到。

包裹体的分类

包裹体的分类

依据包体与宝石形成的相对时间,可将包体分为原生包体、同生包体和次生包体。

1.原生包体原生包体是指比宝石形成更早,在宝石形成之前就已结晶或存在的一些物质,在宝石晶体形成过程中被包裹到宝石内部。

原生包体的形成主要与介质环境(如成矿溶液成分和浓度的变化)及晶体的快速生长有关。

宝石中的原生包体都是固态的,它可以与寄主矿物同种,也可以不同(见图1-2-1)。

合成宝石一般不存在原生包体,但对于有种晶的一些合成方法,也可把合成宝石中的种晶视为一种原生包体。

2.同生包体同生包体是指在宝石生成的同时所形成的包体,它们的形成主要与晶体的差异性生长、晶体的不规则生长结构、晶体的生长间断、溶液过饱和度的变化、外来杂质的出现、体系温度或压力的突然变化等因素有关。

此类包体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含有呈各种组合关系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甚至空洞或裂隙等,还可以是导致分带性的化学组分变化所形成的色带、幻晶等。

(1)同生固态包体在某些情况下,若包体矿物与宝石晶体沿结合面的原子结构相似,当宝石晶体停止生长时,包体矿物可聚集和生长在宝石晶体的表面;晶体的重新生长会覆盖这些生长在表面的矿物,使之成为包体。

纤维状矿物的生长速度比主体宝石的生长速度快,因而可以形成长丝状的包体,如水晶中呈针状的金红石、闪石包体(见图1-2-2)。

在高温下结晶均匀的固溶体矿物,当温度缓慢下降时,固溶体的溶解度减小达到过饱和状态,而出溶成为两个彼此不同的矿物,可使宝石晶体中含有片状或针状矿物晶体,而且它们的方向往往与寄主晶体的某个结构方向平行。

例如:从刚玉中出溶的金红石结晶成三组针状的晶体,相互的交角为120。

,而且均平行于刚玉的底轴面。

钛化合物如金红石、榍石和钛铁矿是宝石中最常见的出溶矿物。

这是由于Ti元素的丰度大,易于为寄主晶体所容纳并从寄主晶体晶格中出溶。

大量的出溶针状物可在刚玉、石榴石和尖晶石等宝石中产生猫眼和星光效应。

其他的出溶矿物有日光石、堇青石中的赤铁矿;月光石中的钠长石;拉长石中的针铁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祖母绿中的包裹体种类(三相包裹体、二相包裹体、透闪石、阳起石、云母片)的辨别
2007/11/27 , by 珠宝实验室 , From 本站整理
几乎所有的天然祖母绿都含包裹体。

这些包裹体对把天然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以及其他绿色宝石区分开是很重要的。
一些包裹体在特定产地的祖母绿中常见。
把这与RI(折射率)、SG(比重)的资料相结合,有可能指明产地。
祖母绿中的主要包裹体和产地实例:(仅供参考)
三相包裹体(含晶体和气泡的由液体充填的孔洞) 哥伦比亚
二相包裹体(含气泡的由液体充填的孔洞) 印度
透闪石(通常为纤维状或针状晶体) 津巴布韦
阳起石针状晶体 西伯利亚
云母片 许多产地

哥伦比亚祖母绿中的三相包裹体(素描图)
哥伦比亚祖母绿中的三相包裹体(彩色图)
印度祖母绿中的两相包裹体(素描图)

印度祖母绿中的两相包裹体(彩色图)
Sandawana祖母绿(津巴布韦祖母绿)中的透闪石晶体(彩色图)

Sandawana祖母绿(津巴布韦祖母绿)中的透闪石晶体(素描图)
阳起石晶体(彩色图)

阳起石晶体(素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