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128-1995二氧化硫方法确认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环境监测

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检测
• 二、环境监测
环境噪声、电磁辐射、照度
空气检测
• 一、客户检测须知 • 1.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条件限制如下:江苏
市居民居室新近装饰装修完工 7 天以上; 在检测前居室须封闭(甲醛、苯、氨、 TVOC ) 1 小时,氡检测须封闭 24 小时; 新居室最好不搬入家具尚未入住。
门费(只对西安市周边城市)+加班费+
食宿费(不能在当天完成)
• 7. 加班费:如预约在18:00后上门检测需收加
班费100元/次。 8. 对于不能在当天完成的检测任务,我检测站工 作人员的食宿伙食费由客户安排负责,如由我单 位自己负责,则按300元/人/天的标准向客户收 取。
• 9. 由于TVOC中十项中的苯含量比重大,故一般
实验室及所用的主要仪器
• 2、主要检测仪器: • 气相色谱仪(热解吸/毛细管柱GC-FID)1台--
-测TVOC用;
• 气相色谱仪(热解吸/填充柱GC-FID)1台---
测苯、甲苯、二甲苯用;
• 分光光度计1台---测氨、甲醛、臭氧用; • 测氡仪1台---测氡用; • 大气采样器4台---采集甲醛、氨、苯、TVOC用;
涂刷,每公斤可涂刷四张板。
• 2、在白乳胶中加入胶用除醛剂,以除去胶中
的甲醛。
• 3、在家具及装修过程中用甲醛清除剂对锯口
等进行全面涂刷处理,以清除甲醛。
• 4、在装修油漆工序完工后(油漆干透),用
装修除味剂对苯、甲苯、二甲苯(即油漆味)等 有毒物质进行清除。
• 5、同时在家具中用家具除味剂进行处理。
室内环境治理
• 光触媒 [PhOtocata]是光+触媒[催化剂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本法系用酸碱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分别作为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法测定经硫黄熏蒸处理过的药材或饮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可根据具体品种情况选择适宜方法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第一法(酸碱滴定法)本方法系将中药材以蒸馏法进行处理,样品中的亚硫酸盐系列物质加酸处理后转化为二氧化硫后,随氮气流带入到含有双氧水的吸收瓶中,双氧水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计算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仪器装置如图1。
A为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为竖式回流冷凝管;C为(带刻度)分液漏斗;D为连接氮气流入口;E为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
另配磁力搅拌器、电热套、氮气源及气体流量计。
测定法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髙,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
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E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锥形瓶底部。
锥形瓶内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50ml作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液面以下)。
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入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并用0.01mol/L 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
开通氮气,使用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0.2L/min ;打开分液漏斗C 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 流入蒸馏瓶,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腾1.5小时后,停止加热。
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照下式计算:供试品中一氧化硫残留量(μg/g)=Wc B A 610032.0⨯⨯⨯-)( 式中A 为供试品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B 为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c 为氢氧化钠滴定液摩尔浓度,mol/L ;0.032为lml 氢氧化钠滴定液(lmol/L)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g ;W 为供试品的重量,g 。
二氧化硫限量标准

答:限量标准正式发布后,将作为中药生产、检验和监督的法定依据。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抽检力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应依法予以查处。
国家药典委针对《中国药典》增补本的说明,对于大纲确定的内容也是在不断的进行有效的完善。
自2010年10月1日《中国药典》2010年版执行以来,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大纲所确定的内容,我委于2012年出版了第一增补本。前一阶段我委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提出了增修订内容,通过药典委员会相关专业委员会审定并经网上公示,编制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
参照上述国际组织及国内食品添加剂限量规定,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单位的长期研究及监测数据,制订了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
注:ppm即mg/kg。
4、二氧化硫残留的检测方法是否完善?
答:2005年版《中国药典》增补本开始收载了“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单位目前已完成新方法的研究和起草工作,经复核验证后,计划收载入2010年版《中国药典》增补本中。
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药材手册》、《中国药材商品学》以及各省(市)中药材及饮片炮制规范等在行业中使用的代表性著作和标准规范中,有对部分中药材在产地初加工中采用硫黄熏蒸的记载,如:对含淀粉较多的山药、葛根、白芍等中药材熏蒸,利于干燥,防止褐变、霉变;对海马等易生虫害和质变的动物性药材,可以延长保质期等。
3、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实行分级管理,第一类品种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不大于400ppm,第二类品种二氧化硫残留限量不大于150ppm,确定上述限量数值的依据是什么?能否确保安全性?
答: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对二氧化硫类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危险性评估为:以二氧化硫计,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0.7mg/kg体重,即一个60kg体重的成人,每天二氧化硫的摄入量不超过42mg。FAO/WHO制定的“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第33届CAC大会2010年更新)第12.2.1项规定,草药及香料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超过150 mg/kg”,该标准第04.2.2.2项中规定,蘑菇、豆类、海藻类等干菜以及种子类产品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超过500 mg/kg”。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2021版)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2021版)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在该法律体系中,酸碱滴定法、气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分别用作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以测定经硫磺熏蒸的药材或饮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可根据具体的品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一法(酸碱滴定法)在这种方法中,中药是通过蒸馏处理的。
样品中的亚硫酸盐系列物质经酸处理后转化为二氧化硫,然后通过氮气流进入含有过氧化氢的吸收瓶。
过氧化氢将其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并计算药物和汤剂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仪器装置如图1。
a为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为竖式回流冷凝管;c为(带刻度)分液漏斗;d为连接氮气流入口;e为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
另配磁力搅拌器、电热套、氮气源及气体流量计。
测定方法取药材细粉或饮片约10g(二氧化硫残留量高,大于1000mg/kg时,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不宜小于5g),准确称取,置于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
打开凝结水回水管的供水开关,在凝结水回水管的上部e口连接一个橡胶风管,并将其放置在100ml锥形瓶的底部。
向锥形瓶中加入50ml 3%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吸收液(橡胶风道末端应低于吸收液液位)。
使用前,向吸收液中加入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用0.01mol/l的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超过终点时丢弃吸收液)。
开启氮气,用流量计将气体流量调节至0.2l/min左右;打开分离漏斗C的活塞,使10ml盐酸溶液(6mol/L)流入蒸馏瓶中,立即将两颈瓶中的溶液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腾;烧瓶加热1.5小时后,停止沸腾。
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式中a为供试品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B为空白溶液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体积,ml;C是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摩尔浓度,mol/L;0.032为1ml氢氧化钠滴定液(lmol/l)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g;w为供试品的重量,g。
GBT16128-1995二氧化硫方法确认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方法确认1 方法概述原理空气中二氧化硫用甲醛缓冲液采集,生成稳定的羧甲基磺酸,加氢氧化钠后释放出二氧化硫,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进行比色定量。
试剂和材料本法所用试剂纯度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水为重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亦可用石英蒸馏器的一次水。
吸收液(甲醛-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贮备液: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简称EDTA-2Na)溶于水中,移入1L容量瓶中,再加入 37%甲醛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
贮于冰箱,可保存一年。
工作溶液:临用时,将上述吸收贮备液用水稀释 10 倍。
2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氢氧化钠溶于 100mL水中。
%氨磺酸钠溶液:称取氨磺酸,加入 2mol/L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
%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
1mol/L盐酸溶液:量取浓盐酸(优级纯,ρ20=mL)86mL,用水稀释至100 mL。
L磷酸溶液:量取浓磷酸(优级纯,ρ20=mL)307mL,用水稀释至1mL。
%盐酸副玫瑰苯胺贮备液1):称取盐酸副玫瑰苯胺(简称PRA,C19H18N3Cl·3HCl),按附录A提纯,用 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 50mL。
%盐酸副玫瑰苯胺工作液:吸取%的贮备液 25mL,移入 250mL容量瓶中,用 L 磷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放置 24h后使用。
此溶液避光密封保存,可使用 9 个月。
注: 1)若有市售的%的PRA贮备液可直接稀释使用。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二氧化硫标准贮备液:称取亚硫酸钠(Na2SO3)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2Na) 溶于200mL新煮沸并冷却的水中。
此溶液每毫升含有相当于320~400μg二氧化硫。
溶液需放置2 ~3h后标定其准确浓度。
标定方法同 GB 8913附录B。
按标定计算的结果,立即用吸收液稀释成每毫升含25μg二氧化硫的标准贮备液,于冰箱贮存可保存三个月。
二氧化硫方法确认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质量文件
使用地点:一号楼501
使用部门:农副中心
共页第页
水蒸气蒸馏法测食品中二氧化硫方法确认
文件号
8.2、准确度
凯氏蒸馏单元蒸馏法与国标蒸馏法两种测试方法的结果比较见表A.2表A.2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按照GB/T 27404-2008附录F中F.5要求,被测组分含量在10~1000mg/kg时,偏差范围<15%,故本方法准确度试验能够满足要求。
4.2乙酸铅溶液(20g/L):称取2g乙酸铅,溶于少量水中并稀释至100mL。
4.3碘标准溶液[c(I/2I2)=0.010moL/L]:将碘标准溶液[c(I/2I2)=0.10moL/L]用水稀释10倍。
4.4淀粉指示液(10g/L):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许水调成糊状,缓缓加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煮沸2min,放冷,备用,此溶液应临用时新制。
5、仪器
全玻璃蒸馏器。
凯氏定氮仪Kjeltec™8200蒸馏单元。
碘量瓶。
酸式滴定管。
6、分析步骤
6. 1试样处理
固体试样用刀切或剪刀剪成碎末后混匀,称取约5.00g均匀试样(试样量可视含量高低而定)。液
体试样可直接吸取5.0 mL-10.0 mL试样,置于500mL圆底蒸馏烧瓶及750mL凯氏蒸馏管中
表A.2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
样品名称
测试结果/(g/kg)
国标蒸馏法
凯氏蒸馏单元
蜜饯
0.12
0.12
黄花菜
0.21
0.21
干杏仁
0.08
0.08
干辣椒
0.22
0.22
中药材中二氧化硫限量标准和试验方法

附件1:中药材中二氧化硫限量标准和试验方法(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第2008-3号公告)根据《药师法》第51条及第52条第1项的规定,将《中药材中二氧化硫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第2005-44号,2005年8月1日)修订公告如下:一、适用范围:柯子、葛根、葛花、甘菊、甘松香、甘遂、甘草、羌活、姜黄、芥子、干姜、干栗、芡仁、牵牛子、决明子、桂枝、桂皮、鸡血藤、高良姜、苦楝皮、藁本、苦参、槲寄生、骨胆草根、骨碎补、藿香、款冬花、贯众、栝蒌根、瓜蒌仁、广藿香、槐角、槐花、枸杞子、瞿麦、韭子、九节草、狗脊、卷柏、金樱子、金银花、桔梗、莱菔子、芦根、丹参、淡竹叶、当归、党参、大蓟、大戟、大腹皮、大枣、大黄、桃仁、独活、冬瓜子、杜仲、灯心草、马齿苋、麻黄、麻黄根、蔓荆子、麦门冬、麦芽、绵实子、茅根、木瓜、牡丹皮、木通、木香、尾须、薄荷、半夏、防己、防风、白果、白芨、白檀香、白豆蔻、白头翁、白蔹、白薇、百部根、白附子、白鲜皮、白首乌、白籽仁、白芷、白术、白扁豆、百合、白花蛇舌草、补骨脂、宝豆、茯苓、覆盆子、茯神、浮小麦、附子、浮萍、枇杷叶、槟榔子、射干、丝瓜络、使君子、沙参、蛇床子、砂仁、山豆根、山楂、山茱萸、山药、山茨菰、酸枣仁、山椒、三棱、桑寄生、商陆、桑白皮、桑椹子、桑叶、桑枝、生姜、生地黄、石斛、石苇、石菖蒲、仙茅、旋复花、细辛、小豆蔻、苏木、续断、续随子、锁阳、熟地黄、升麻、莳萝子、柿蒂、柴胡、植防风、神曲、辛夷、亚麻仁、莪术、艾叶、鱼腥草、藜芦、?贞子、连翘、莲子肉、灵芝、五加皮、乌梅、五味子、吴茱萸、乌药、玉蜀黍药、龙胆、龙牙草、龙眼肉、牛蒡子、牛膝、郁李仁、郁?、远志、威灵仙、萎蕤、榆白皮、肉豆蔻、肉苁蓉、银柴胡、淫羊藿、薏苡仁、益母草、益智仁、忍冬、人参、茵陈蒿、紫根、紫苏叶、紫苏子、紫菀、芍药、猪苓、樗白皮、楮实子、前胡、浙贝母、葶苈子、丁香、南沙参、皂角刺、钓钩藤、皂荚、钟大黄(山大黄)、竹茹、枳壳、地骨皮、枳椇子、知母、地肤子、枳实、地榆、地黄、秦艽、陈皮、蒺藜子、车前子、苍耳子、苍术、川穹、天南星、川楝子、天麻、天门冬、川乌、青皮、草果、草豆蔻、草乌、茺蔚子、侧柏叶、栀子、漆皮、泽兰、泽泻、土茯苓、菟丝子、巴戟天、板蓝根、八角茴香、败酱、扁蓄、蒲公英、蒲黄、筚茇、夏枯草、何首乌、旱莲草、韩续断、韩茵陈、合欢皮、海桐皮、海防风、薤白、杏仁、香附子、香薷、玄参、玄胡索、荆芥、葫芦巴、虎杖根、胡黄连、红参、红花、红花子、黄芩、黄芪、黄莲、黄柏、黄精、茴香、厚朴、稀莶(总266品种)。
食品中二氧化硫检测技术

食品中二氧化硫检测技术一、直接碘量滴定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果脯、干菜、米粉类、粉条、砂糖、食用菌和葡萄酒等食品中总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果脯、干菜、米粉类、粉条、砂糖、食用菌和葡萄酒等食品中总二氧化硫的测定。
2、原理在密闭容器中对样品进行酸化、蒸馏,蒸馏物用乙酸铅溶液吸收。
吸收后的溶液用盐酸酸化,碘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量计算出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含量。
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3.1试剂3.1.1盐酸(HCL)。
3.1.2硫酸(H2SO4)。
3.1.3可溶性淀粉。
3.1.4氢氧化钠(NaOH)。
3.1.5碳酸钠( Na2CO3)。
3.1.6乙酸铅(C4H6O4Pb)。
3.1.7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或无水硫代硫酸钠(Na2S2O3)。
3.1.8碘(I2)。
3.1.9碘化钾(KI)。
3.2试剂配制3.2.1盐酸溶液(1+ 1):量取50 mL盐酸缓缓倾入50 mL水中,边加边搅拌。
3.2.2硫酸溶液(1+9): 量取10 mL硫酸,缓缓倾入90 mL水中,边加边搅拌。
3.2.3淀粉指示液(10 g/L):称取1 g可溶性淀粉,用少许水调成糊状,缓缓倾入100 mL沸水中边加边搅拌,煮沸2 min,放冷备用,临用现配。
3.2.4乙酸铅溶液(20 g/L):称取2 g乙酸铅,溶于少量水中并稀释至100 mL。
3.3标准品重铬酸钾(K2Cr2O7),优级纯,纯度≥99%。
3.4标准溶液配制3.4.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mol/L):称取25g含结晶水的硫代硫酸钠或16g无水硫代硫酸钠溶于1000mL新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0.4g氢氧化钠或0.2g碳酸钠,摇匀,贮存于棕色瓶内,放置两周后过滤,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
或购买有证书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3.4.2碘标准溶液[c (1/2 I2)=0.10 mol/L]:称取13g碘和35g碘化钾,加水约100 mL,溶解后加入3滴盐酸,用水稀释至1000mL,过滤后转入棕色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16128-1995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方法确认1 方法概述1.1 原理空气中二氧化硫用甲醛缓冲液采集,生成稳定的羧甲基磺酸,加氢氧化钠后释放出二氧化硫,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进行比色定量。
1.2 试剂和材料本法所用试剂纯度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水为重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亦可用石英蒸馏器的一次水。
1.2.1吸收液(甲醛-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1.2.1.1 贮备液:称量2.04g邻苯二甲酸氢钾和0.364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简称EDTA-2Na)溶于水中,移入1L容量瓶中,再加入5.30mL 37%甲醛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
贮于冰箱,可保存一年。
1.2.1.2 工作溶液:临用时,将上述吸收贮备液用水稀释 10 倍。
1.2.2 2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 8.0g氢氧化钠溶于 100mL水中。
1.2.3 0.3%氨磺酸钠溶液:称取 0.3g氨磺酸,加入 3.0mL 2mol/L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
1.2.4 0.025%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
1.2.4.1 1mol/L盐酸溶液:量取浓盐酸(优级纯,ρ20=1.19g/mL)86mL,用水稀释至100 mL。
1.2.4.2 4.5mol/L磷酸溶液:量取浓磷酸(优级纯,ρ20=1.69g/mL)307mL,用水稀释至1mL。
1.2.4.3 0.25%盐酸副玫瑰苯胺贮备液1):称取0.125g盐酸副玫瑰苯胺(简称PRA,C19H18N3Cl·3HCl),按附录A提纯,用 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 50mL。
1.2.4.4 0.025%盐酸副玫瑰苯胺工作液:吸取0.25%的贮备液 25mL,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 4.5mol/L磷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放置 24h后使用。
此溶液避光密封保存,可使用 9 个月。
注: 1)若有市售的0.25%的PRA贮备液可直接稀释使用。
1.2.5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1.2.5.1 二氧化硫标准贮备液:称取0.2g亚硫酸钠(Na2SO3)及0.01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2Na) 溶于200mL新煮沸并冷却的水中。
此溶液每毫升含有相当于320~400μg二氧化硫。
溶液需放置2 ~3h后标定其准确浓度。
标定方法同GB 8913附录B。
按标定计算的结果,立即用吸收液稀释成每毫升含25μg二氧化硫的标准贮备液,于冰箱贮存可保存三个月。
1.2.5.2 二氧化硫标准工作溶液:用吸收液将标准贮备液稀释成每毫升含5μg二氧化硫的标准工作液,贮于冰箱可保存一个月。
25℃以下室温条件可保存 3 天。
1.3 仪器与设备1.3.1 吸收管:普通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可装 10mL吸收液,用于30~60min采样;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可装 50mL吸收液,用于 24h采样。
1.3.2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1L/min,流量稳定。
使用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列在采样前和采样后的流量,流量误差应小于 5%。
1.3.3 具塞比色管:25mL。
1.3.4 分光光度计:用 100mm比色皿,在波长 570nm处测吸光度。
1.3.5 恒温水浴(0~40℃):要求可控制温度误差±1℃。
1.3.6 可调定量加液器: 5mL,加液管口内径 1.5~2mm。
1.4 采样1.4.1 30~60min样品:用普通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 8mL吸收液,以0.5L/min 流量,采样30~60min。
1.4.2 24h样品:用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 50mL吸收液,以0.2~0.3L/min流量,采样 24h。
采样时吸收液温度应保持在30℃以下;采样、运输、贮存过程中要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样品。
及时记录采样点气温和大气压力。
当气温高于30℃时,样品若不能当天分析,应贮于冰箱。
1.5 分析步骤1.5.1 标准曲线的绘制1.5.1.1 用二氧化硫标准工作液绘制标准曲线。
1.5.1.1.1 用 6 支 25mL比色管,按表 1 制备标准系列。
表 1 二氧化硫标准系列各管中分别加入1.0mL0.3%氨磺酸钠溶液、0.5mL2.0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1mL水,充分混匀后,再用可调定量加器将 2.5mL 0.025% PRA溶液快速射入混合液中,立即盖塞颠倒混匀(如无可调定量加液器也可采用倒加 PRA溶液:将加入氨磺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混合溶液混匀后,再倒入事先装有2.5mL0.025% PRA溶液的另一组比色管中,立即盖塞颠倒混匀),放入恒温水浴中显色。
可根据不同季节的室温从表 2 中选择最接近室温的显色温度和时间。
表 2 显色温度与时间1.5.1.1.2 于波长 570nm处,用 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以吸光度对二氧化硫含量(μg)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直线的斜率。
标准曲线斜率 b 应为0.035±0.003吸光度/μg二氧化硫。
相关系数应大于0.999。
以斜率倒数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Bs(μg/吸光度)。
1.5.2 样品测定1.5.2.1 采样后,如发现样品溶液有颗粒物,应用离心除去。
1.5.2.1.1 30~60min样品:可直接将吸收管中样品溶液移入 25mL比色管,用 2 mL吸收液分两次洗吸收管,合并洗液于比色管中,用水将吸收液体积补足至10mL。
放置 20min,使臭氧完全分解,再进行分析。
1.5.2.1.2 24h样品:将样品用水补足至 50mL,混匀后,取 10mL于25mL比色管中,放置 20min后进行分析。
1.5.2.2 在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用 10mL未采样的吸收液作试剂空白测定,并配制一个含10 μg二氧化硫的标准控制管,作样品分析中质量控制用。
1.5.2.3 样品溶液、试剂空白和标准控制管按1.5.1.1 进行测定。
样品的测定条件应与标准曲线的测定条件控制一致。
1.6 计算1.6.1将采样体积按式(1)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
V0=Vt×P/P0×T0/(t+273) (1)式中:V0──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Vt──采样体积,由采气流量乘以采样时间而得,L;T0──标准状况的绝对温度,273K;P0──标准状况的大气压力,101.3kPa;P──采样时的大气压力,kPa;t──采样时的空气温度,℃。
1.6.2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计算1.6.2.1 用二氧化硫标准溶液制备标准曲线时,用式(2)计算样品浓度。
C=(A-A0)×Bs/V0×D (2)式中: c──二氧化硫的浓度,mg/m3;A──样品的吸光度;A0──试剂空白吸光度;Bs──计算因子,μg/(m3·吸光度)。
1.6.2.2 用二氧化硫标准气制备标准曲线时,用式(3)计算样品浓度。
C=(A-A0)×Bg/1000 (3)式中: c ──二氧化硫浓度,mg/m3;A──样品吸光度;A0──试剂空白吸光度;Bs──计算因子,μg/(m3·吸光度)。
1.7 说明1.7.1方法的重现性:用标准溶液制备标准曲线时,各浓度点征稿测定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4.5%;5μg/10mL的标准样品,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5%;标准气的浓度为100~200 μg/m3时,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小于 20%。
1.7.2 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1%(n=13)。
1.7.3 灵敏度10mL吸收液中含有1μg二氧化硫应有0.035±0.003吸光度。
1.7.4 检出下限检出下限为0.3μg/10mL(按与吸光度0.01相对应的浓度计)。
若采样体积为 20L时,则最低检出浓度为0.015mg/m3;当用 50mL吸收液,24h采样体积为300L,取 10mL样品溶液测定时,最低检出浓度0.005mg/m3。
1.7.5 测定范围测定范围为 104mL样品溶液中含0.3~20μg二氧化硫。
若采样体积为 20mL 时,则可测浓度范围为0.015~1mg/m3。
2 方法确认步骤2.1 标准曲线的绘制2.2 检出限试验全程序空白值是指测定某物质时,除样品中不含该测定物质外,整个分析过程的全部因素引起的测定信号值或相应浓度值。
每次测定2个平行样,连测5dS计算10次所测结果的批内标准偏差wb Array经测定,本实验室的最低检出限为0.012μg/ml,满足标准方法检出限为0.03μg/ml的要求。
2.3 精密度试验加标配制标准溶液浓度为0.5μg/ml的样品,进行7次重复测定,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RSD)。
包括样品处理和测定全过程,要求RSD≤5%。
本实验室测定二氧化硫的精密度为0.6%,满足标准方法相对标准偏差<5.0%的要求。
2.4 准确度试验加标回收法:在现场样品中,加入高、中、低3个浓度的标准溶液,然后测定样品溶液和加标样品溶液,各测定3次,由平均值计算加标回收率。
试验时应注意加标后的浓度应在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平均加标回收率应在90%~105%之间。
本实验室测定二氧化硫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0~98.7%。
满足标准方法的测试要求。
3 方法确认总结经过本实验室对二氧化硫校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等技术参数的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人员技能、试剂物品、环境条件、技术参数要求等均能满足该标准方法的要求,证明本实验室可应用该方法开展该项目的检测。
4 参考文献HJ/T 167-2004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编制:审核:日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