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复习

合集下载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

A. 生产的需要B. 欲望满足的需要C. 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D. 选择的需要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资源配置B. 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C. 经济体制D. 资源利用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

A. 价格决定B. 产量决定C. 成本决定D. 利润决定4.( )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A. 收入决定B. 物价水平C. 经济增长D. 厂商均衡5.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 经济模型B.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C.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D. A、B、C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A. 均衡价格B. 市场价格C. 需求价格D. 最低价格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增加C. 需求量减少D. 需求减少3.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 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B. 消费者的价格预期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D. 商品自身的价格4.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上升。

A. 需求量B. 需求C. 价格D. 均衡价格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A. 向左方移动B. 向右方移动C. 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系数( )。

A. 相同B. 不同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 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7.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必将导致( )。

A. 供给量增加B. 供给量减少C. 供给增加D. 供给减少8.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

A. 缺乏弹性的B. 富有弹性的C. 无弹性的D. 与弹性无关9.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

自考《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

本文档旨在帮助考生复自考课程《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的重点内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复资料和建议:
1. 课程概述
《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关于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入门课程。

研究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基本原理。

2. 重点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重点知识点,建议考生重点复和理解:
-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 需求和供给
- 市场机制和价格调节
- 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
- 市场结构和市场失灵
-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
- 国际贸易和全球化
3. 复方法
以下是一些复方法和技巧,考生可以参考:
- 阅读教材和课堂笔记,理解核心概念和理论模型
- 做题和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参与讨论和小组研究,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思考
- 制作复笔记和图表,帮助记忆和整理思路
- 寻找相关的案例和实际应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4. 考试准备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考生做好考前准备:
- 确保对所有重点知识点有充分的理解和记忆
- 做好时间安排,合理分配复和练的时间
-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复效果
- 注意考试要求,了解考试形式和内容分布
- 准备好必要的考试用具,如计算器等
希望以上资料和建议能帮助考生顺利备考和复习《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祝你考试顺利!。

【自考复习】05156经济学原理

【自考复习】05156经济学原理

一、选择题(50个)1.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 )。

A.既定资源的配置B.资源总量的决定C.如何实现充分就业D.国民收入的决定2. “资源是稀缺”指的是( D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被消耗尽B.资源是不可再生的C.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3. 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 B )。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无差异曲线上C.预算约束线上D.需求曲线上4. 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 B )。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具有单位弹性D.完全无弹性5.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原料价格上升,则该种商品的( D )。

A.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供给曲线向左移动6. 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C )。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7. 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 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B )。

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8. 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将要上升,那么对该商品当前需求会( B )。

A. 减少B. 增加C. 不变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9. 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B )。

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 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10. 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C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11.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100-4Q,供给价格为P=40+2Q,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 A )。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A、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B、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C、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D、以上三种情况都是正确答案:D2、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A、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B、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C、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D、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正确答案:C3、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数量()。

A、几家B、不确定C、一家D、相当多正确答案:A4、费雪效应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A、实际利率B、实际收入C、名义利率D、名义收入正确答案:C5、某计算机助理工程师不满意现在某工厂的工作环境,辞职准备去一家信息技术公司找工作,这种情况的失业属于()。

A、自愿失业B、磨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正确答案:B6、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增加政府支付B、减少税收C、增加转移支付D、增加税收正确答案:B7、在物价水平既定时,增加净出口的支出会使得总需求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移动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8、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是()。

A、消费预算线B、等产量线C、无差异曲线D、等成本线正确答案:C9、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D、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正确答案:B10、通货膨胀的含义是()。

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1、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一种解释认为,这是因为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比较缓慢,这是()。

A、黏性工资理论B、黏性价格理论C、错觉理论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2、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的是()。

经济学原理整理范文

经济学原理整理范文

经济学原理整理范文1.稀缺性原理:稀缺性原理认为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

因此,面临稀缺性资源时,人们需要做出选择,并对资源进行有效分配。

2.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认为做出其中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就是机会成本。

人们需要权衡不同选择的机会成本,以进行最佳决策。

3.边际分析原理:边际分析原理指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应该考虑到每个选择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只有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决策才是最优的。

4.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认为,个体和国家应该专注于仅仅对其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生产和贸易,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供需原理:供需原理认为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是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决定的。

当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时,价格会上涨;当需求减少或供给增加时,价格会下降。

6.边际效用原理:边际效用原理认为人们对于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意味着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为每一单位的商品或服务支付同样的价格。

7.非理性行为原理:非理性行为原理指出人们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可能受到情绪、偏见、错误的推理和有限的信息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8.信息不对称原理:信息不对称原理认为在经济交易中,买方和卖方对于信息的获得和理解可能不对称。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的失灵和资源的浪费。

9.资本积累原理:资本积累原理认为投资和积累资本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资本积累,人们可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10.外部性原理:外部性原理指出一些经济活动的效果会影响到与该活动无关的第三方。

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如环境保护活动带来的全社会的利益;也可能是负面的,如污染排放带来的社会成本。

11.公共物品原理:公共物品原理认为一些物品或服务不可能被排他性地提供给个体,每一个人的消费并不排斥其他人的消费。

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可能无法提供这些公共物品,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和提供。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个简答6个计算作业论述题(在18章)分析题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人们对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一门科学。

2、稀缺性: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经济资源(包括它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稀缺性。

3、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结合图来解释)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5、帕累托最优(改进):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6、均衡价格:(结合图解释E点)一个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8、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量。

9、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效用总和。

10、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1、需求价格: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12、垄断: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13、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不完全竞争、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15-16-2《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2

15-16-2《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2

第1章一、选择题1.经济学研究的是 B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D.政府如何管治的问题2.《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公共利益可以通过以下何种方式被最好地促进: CA. 政府对经济的管制B.好心市民的善行C.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D.对历史悠久的传统的坚持3.区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键在于 AA.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现象B. 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政府行为C.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问题D.微观经济学研究研究范围狭小,宏观经济学研究涉猎广泛4.经济学家讨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这一问题属于( b )所要研究的问题A.实证经济学B.规范经济学C.宏观经济学D.微观经济学5.“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说法的前提是 AA.任何事物都有机会成本B.认识自私的C.政府不总是补贴食品生产D.不应出现食品银行6.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作( B )A.经济物品 B.资源的稀缺性 C.机会成本 D.人类欲望的无限性7、在过去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时候,人们购买许多物品都要排队。

对于这一现象,正确的分析是:CA.这是因为供给太少或者需求太大导致的B.排队是资源配置的有效率方式,因为对物品评价高的人自然会早去排队C.如果允许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就几乎可以消除排队现象D.市场力量可以消除排队现象,但是对相反的物品积压现象则是无能为力二、判断题1、资源短缺,指的是相对于人类社会无限需要而言的资源的有限性。

(Y)2、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

( X )3、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们对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不同。

( Y )4、是否利用价值判断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Y )5、社会实现的产品数量组合低于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存在着资源闲置或浪费现象。

经济学原理 知识点

经济学原理 知识点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
1.机会成本:指在做出某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

2.供需平衡:市场上供求双方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即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3.边际效用: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对个体满足程度的额外增益。

4.成本效益分析:对决策进行评估时,将决策带来的效益与成本进行比较。

5.机会成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一种活动必然意味着放弃其他活动的机会成本。

6.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或产生不公正结果的情况。

7.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一定资源限制下,经济体能够生产的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最大组合。

8.效用理论:经济学中用于衡量个人主观满意程度的理论。

9.弹性:衡量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变化的敏感程度。

10.货币供应:特定时间和地点上可用的货币数量。

11.劳动力市场:买卖劳动力的市场,涉及雇主和劳动者之间
的交易。

12.消费者需求: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13.生产者供给:生产者愿意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14.需求弹性: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15.供给弹性: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16.GDP(国内生产总值):国家所有市场交易价值的统计数据,表示国家总体经济活动水平。

17.通货膨胀:货币的普遍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的持续上涨。

18.后果不对称:经济决策的结果不仅影响决策者自身,还会
对其他人产生外部性影响。

19.货币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管理经济
活动的政策。

20.贸易保护主义:通过限制进口和促进本国产业发展来保护
本国利益的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经济学原理复习
单选题
1. 你免费获得了一张周杰伦的演唱票(该票没有任何转卖价值)。

吴克群演唱会和周杰 伦的是同一时间,并且听吴克群的演唱会是你第二喜欢的选择。

吴克群演唱会的票价
是 100 元,你的支付意愿是 120 元。

同时假设看演唱会的时间机会成本为零。

请问如 A ) 0 元 B ) 20 元 C ) 120 元 D ) 100 元
2. 《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公共利益可以通过以下何种方式被最好地促进 (
A )政府对经济的管制
B )好心市民的善行
C )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
D )对历史悠久的传统的坚持
3. 以下( )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A )政府管制对民航机票价格的影响
B )农民决定今年种植多少粮食的决策
C )加入WTO 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
D )中国的高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 以下( )表述是实证而非规范的表述。

A )我国政府应该调高人民币汇率
果你去看周杰伦的演唱会,机会成本是( )。

)。

B )加入WTO对中国经济总体的影响是有利的
C)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保障
D)我们必须要遏制经济过热的势头
5.为了大力发展某地区经济,某地区提出了以下政策措施。

你认为最符合经济学原理的是()。

A)因为本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地区,所以发展第三产业是我们的政策方
B )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安全,我们一定要做到粮食自给自足
C )因为其他地区都实行了贸易保护,所以我们也别无选择
D )本地区将降低城乡户口壁垒,直至最后消除
6.假定在某个市场中,消费者用于购买正常品的收入减少,而生产该物品的投入品的价格下降。

那么,我们可以预期()。

A )均衡价格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B )均衡价格将下降,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都上升。

D )均衡数量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7.当禽流感到来时,鸡蛋的销量下降了,但价格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对此解释最为合
理的是()。

A)鸡蛋的供给曲线完全水平,而需求曲线左移
B )鸡蛋的需求曲线完全水平,而供给曲线左移
C)鸡蛋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发生了左移
D )这种现象违背了供求理论,属于异常现象
8.以下()概念不能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