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2(1)
经济学原理(2)

1.竞争企业的含义是什么?答:竞争企业指处于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任何一个竞争企业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2.画出一个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
解释企业在某一既定价格时如何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
答:图14-1 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竞争企业在某一既定价格时,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Q是在边际成本曲线和价格水平曲线的相交之处。
因为如果企业选择产量Q1,Q1<Q,MC<MR,即企业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于是,企业会增加产量以提高利润。
如果企业选择产量Q2(Q2>Q),MC>MR,即企业再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
于是,企业可以通过减少产量以提高利润。
3.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暂停营业?并解释之。
答:如果物品的价格低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企业选择停止营业。
在短期内,固定成本是沉没成本,在此决策中不考虑。
作出这一决策的原因很简单:在选择生产时,企业比较普通一单位产量所得到的价格与生产这一单位必定引起的平均可变成本。
如果价格没有弥补平均可变成本,企业停止生产,状况会变好一些。
4.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退出市场?并解释之。
答:如果从生产中得到的总收益小于它的总成本,企业就退出市场。
在长期内,企业的所有成本都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都是企业在经营与否问题上要考虑的。
企业利润=TR-TC,当TR<TC时,利润小于零。
此时,企业选择退出市场,状况会更好,可以避免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损失。
5.企业的价格是在短期中,长期中,还是这两个时期中都等于边际成本?并解释之。
答:企业的价格在这两个时期中都等于边际成本。
因为在竞争市场上P=MR=AR,只有当MR-MC时,企业才可能达到利润最大化。
当MR>MC时,企业可以增加产量以提高利润;当MR<MC时,企业可以减少产量以提高利润。
6.企业的价格是在短期中,长期中,还是这两个时期中都等于最低平均总成本?并解释之。
答:在短期中,企业价格只要不低于最低平均可变成本,企业就选择继续经营。
(完整版)经济学原理

简答题:1. 什么是财富?财富的五种资本形态是什么?答:财富,在狭义上就是等于金钱,而在广义上,财富等于丰富(人生幸福的一切要素)是超越金钱至上的富足的生活。
财富有五种形态,分别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以及金融资本,其中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这三者又构成生命资本幸福是拥有富足的生活,是心理得到满足的一个过程。
2. 个人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国民幸福指数的四层含义是什么?答:个人欲望最小化。
感恩的心,以自己拥有为足,是幸福的一个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卡尼曼与普林斯顿大学的艾伦·克鲁格从2006年起编制国民幸福指数。
由四级指标体系构成: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生态环境指数。
每一级指标体系中都由若干个指标构成,指数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法。
国民幸福措数的提出对于转变发展的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它不能完全表征和度量经济发展状况。
3. 什么是机会成本?什么是沉没成本?答: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南开大学20秋《经济学原理(二)》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1.当经济进入衰退时,真实GDP(),而失业()。
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答案:C2.个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知识和技能,是属于()。
A.物质资本B.人力资本C.技术进步D.技术知识答案:B3.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和通货膨胀在()存在反相关关系。
A.短期和长期B.短期而不是长期C.长期而不是短期D.既不是短期也不是长期答案:B4.在一个封闭经济中,以下哪项会引起可贷资金市场需求曲线右移?()A.政府减少存款赋税B.政府减少投资赋税C.政府预算盈余D.政府预算赤字答案:B5.一个经济由于总需求不足陷入衰退。
政府增加1200美元购买支出。
假设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以使利率不变,投资支出是固定的,而且边际消费倾向是2/3。
总需求会增加多少?()A.400美元B.800美元C.1800美元D.3600美元答案:D6.如果一家美国的衬衣制造商从埃及购买棉花,则美国的()。
A.净出口上升,资本净流出上升B.净出口上升,资本净流出下降C.净出口下降,资本净流出上升D.净出口下降,资本净流出下降答案:D7.假设一国的国民储蓄为80亿,政府支出为40亿,国内投资为60亿,资本净流出为20亿,可贷资金的需求为()。
A.40亿B.60亿C.80亿D.120亿答案:C8.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人们为他们购买的物品与服务支付的钱()。
A.更多,所以货币价值上升B.更多,所以货币价值下降C.更少,所以货币价值上升D.更少,所以货币价值下降答案:B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准备金率上升,则货币乘数()。
A.上升B.不变C.下降D.以上均不对答案:C10.假设总人口为195.4,成年人口为139.7,失业人口为5.7,就业人口为92.3,失业率为()。
A.3.2%B.5.8%C.5.7%D.6.2%答案:B1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更高的真实利率会提高()的数量。
A.国内投资B.资本净流出C.可贷资金的需求D.可贷资金的供给答案:D12.如果一杯咖啡在巴黎为2欧元,在纽约为6美元,并且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那么汇率是()。
经济学原理(二)考试题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 arshall是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T2.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 B )。
A、 选择会导致短缺B、 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C、 人是自私的,所做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D、 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范里安的著作。
T3.《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是哈尔·R·4.我的答案:D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用于最有效的用途(简称资源配置问题)的一门学科。
T5.社会会面临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
T1.边际变动( B )。
A、 对公共政策并不重要B、 是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改变C、 使结果无效率D、 并不影响激励6.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小预期收益。
F7.有经济学家提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余的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
T8.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不仅是正向的激励,还包括负向的激励。
T9.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如果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并交易,将提高全球福利。
T10.帕累托效应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来的。
T11.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B )。
A、 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B、 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C、 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D、 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12.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对众多企业和家庭决策取代,他们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决策不再受价格引导。
F13.外部性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T14.政府可能为了( D )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A、 保护产权B、 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C、 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D、 以上全对15.当政府发型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会上升。
T16.沉没成本又称沉淀成本,是指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
T17.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经济学原理(2)

经济学原理(2)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的稀缺资源, ⽐如:–⼈们决定购买什么, ⼯作多长时间,储蓄多少,消费多少–企业决定⽣产多少,雇佣多少⼯⼈–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消费物品,环境保护和其他需求之间分配资源⼈们如何做出决策原理⼀: ⼈们⾯临权衡取舍所有决策都⾯临着权衡取舍。
⽐如:参加期中考试前⼀天晚上的聚会意味着更少的时间学习想要更多的收⼊需要⼯作更长时间,这就使得休息时间减少保护环境意味着⽣产消费物品的资源减少社会⾯临⼀种重要的权衡取舍: 效率vs. 平等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利益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 需要在富⼈与穷⼈之间重新分配收⼊。
但这会减少⼯作与⽣产的激励,并缩⼩经济“蛋糕”的规模原理⼆: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们做出决策时需要⽐较可供选择⾏动⽅案的成本与利益任何⼀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这是⼈们做决策的相关成本原理三: 理性⼈考虑边际量理性⼈:–系统⽽有⽬的地尽最⼤努⼒实现其⽬标的⼈–通过⽐较成本与利益的边际变动来做出决策边际变动: 对现有⾏动计划的微⼩增量调整例如:当⼀个⼤学⽣考虑是否要多上⼀年学时,他会⽐较学费加上损失的⼯资和多上⼀年学所增加的额外收⼊当⼀个经理在考虑是否要增加产出时, 她会在增加的劳动⼒与原材料的成本和额外的收益之间进⾏⽐较原理四: ⼈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引起⼀个⼈做出某种⾏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理性⼈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例如:–当汽油价格上涨时, 消费者会更多的购买混合动⼒汽车,更少购买耗油的越野车–当烟草税上升时,青少年吸烟⼈数会下降原理5 :贸易可以使每个⼈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们可以专门⽣产⼀种物品或劳务并⽤来交换其他物品或劳务,⽽不必⾃给⾃⾜–国家之间也能从贸易与专业化中受益–将他们⽣产的物品出⼝⽽得到⼀个更好的价格–从国外进⼝更便宜的物品⽽不⽤在国内⾃⼰⽣产原理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种好⽅法市场: ⼤量的买者与卖者(不必要在同⼀个地点)组织经济活动意味着需要决定–⽣产什么–怎么⽣产–⽣产多少–谁将得到它们市场经济: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的著名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仿佛被⼀只“看不见的⼿”所指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并增进整体经济的福利?“看不见的⼿”通过价格体系来发挥作⽤:–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相互作⽤决定市场价格–每个价格即反映了物品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反映了⽣产物品的成本–在许多情况下,价格引导⾃利的家庭与企业做出使社会经济福利最⼤化的决策原理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的重要作⽤:保护产权如果⼈们的财产存在很⼤的被侵犯的风险,那么他们便不愿意⼯作,⽣产,投资或者购买物品市场失灵:市场本⾝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原理8 :⼀国的⽣活⽔平取决于它⽣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决定⽣活⽔平的最重要因素:⽣产率,即每⼀单位劳动投⼊所⽣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的技术其它因素(⽐如,⼯会组织,国外的竞争)对于⽣活⽔平的影响远远⼩于⽣产率原理9 :当政府发⾏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物价总⽔平的上升长期⽽⾔,通货膨胀总是由于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导致货币价值的下降所引起政府创造货币的速度越快,通胀率越⾼原理10 :社会⾯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短期内刺激了社会⽀出⽔平减少失业率其它因素使这种权衡取舍不那么明显,但这种权衡取舍⼀直都存在价格理论需求理论: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特定时期内,在每⼀价格⽔平时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
经济学原理课后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1、什么是经济学? 如何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答:(1)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
(2)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种类总是不足的。
统一性表现在: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同时存在,要求人们在有限的资源的多种用途中进行权衡比较,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欲望。
2、试举例说明学习经济学和现实生活的意义。
答:(1)学习经济学能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
例如,今年武汉的苹果、香蕉等外来水果价格出现了显著上涨,并且持续到现在。
水果价格上涨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它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学习了经济学就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由于西南地区出现严重干旱,导致武汉外来水果供应量骤减,使之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2)理解和评价政府的经济政策。
例如,2008年底国家决定投资4万亿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多大?2009年号召全国搞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将如何展开?(3)指导企业经济决策。
例如,企业在不同时期会面临不同决定。
当市场不景气,企业遭受亏损,是停止生产还是继续生产?是否要做广告?做什么样的广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现代管理决策工具,而经济学是现代决策工具的理论基础。
(4)能避免运用经济理论是常见的错误倾向。
例如,合成谬误的例子,只有一个家庭购买轿车会大大方便出行,而当所有的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之后,道路、停车场可能车满为患,反而不如大家都乘坐公交方便。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表现在:(1)从研究对象上看,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元,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2)从解决问题上看,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3)从中心理论上看,微观经济学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从研究方法上看,微观经济学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是总量分析。
《经济学基础学习知识原理(二)》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二)》期末复习资料参考教材信息:请到导学资料下载区,下载《经济学原理参考教材》、《经济学原理》讲稿》。
第21章选择题1.消费者可以承担的消费组合的限制被称为CA.无差异曲线。
B.边际替代率。
C.预算约束线。
D.消费限制。
2.以下哪一对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引起的替代效应最小?BA.7-11便利店的汽油和快客便利店的汽油。
B.右脚鞋和左脚鞋。
C.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D.百城淡啤酒和库尔斯淡啤酒。
3.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称为BA.权衡取舍率。
B.边际替代率。
C.边际权衡取舍率。
D.编辑无差异率。
4.消费者任何两种物品的最优购买量是AA.在预算约束线不变时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B.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C.两条最高无差异曲线的相交点。
D.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之点。
5.如果收入翻了一番,价格也翻了一番,预算线将CA.平行向外移动。
B.平行向内移动。
C.保持不变。
D.向内旋转。
第21章判断题1.预算约束线是向消费者提供了同样满足程度的一组商品组合。
错2.当在一个用每条轴表示一种物品量的图上作图时,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负的)的直线。
错3.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的想换出去的物品多,他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换另一种物品。
对4.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对5.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物品。
对第22章选择题1.约翰的汽车需要修理,因此,约翰决定卖掉这辆破车,以避免修理费。
由于不知道有问题,苏珊买了这辆车。
这是以下哪一项的例子?AA.逆向选择。
B.道德危险。
C.效率工资。
D.隐蔽行为。
2.朱迪想避免买一辆次品车。
在她购车之前,她把她想买的车给她的机械师。
这称为DA.道德危险。
B.逆向选择。
C.发信号。
D.筛选。
3.克里斯是一家服装公司的外出推销员。
在这种就业关系中,克里斯是BA.委托人。
B.代理人。
C.发信号者。
奥鹏远程南开大学(本部)20春学期《经济学原理(二)》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南开大学(奥鹏)网络教育
《经济学原理(二)》在线作业
正确答案
参考资料试读一页
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经济学原理(二)》在线作业
1. 如果中央银行减少了货币供给,则在短期中()。
【选项】:
A 物价上升,失业下降
B 物价下降,失业上升
C 物价与失业都上升
D 物价与失业都下降
【答案】:B
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则()。
【选项】:
A 价格和产出都上升
B 价格和产出都下降
C 价格上升,产出下降
D 价格下降,产出上升
【答案】:D
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货币供给的增长率高于预期,那么在短期中()。
【选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About the “Double Counting”
n Final goods: the product that is produced and sold for consumption or investment.
n Intermediate goods: goods that are used up to produce other goods.
Q=real GDP=Nominal GDP/GDP Deflator
Example:P395,396
经济学原理2(1)
Example
year Price of Output of Price of Output of hotdog($) hotdog hamburger hamburger
2001 1
10,363 233 1,281
880 884 13641
81 1505
47 15274
1790 17064
32 经济1学7原0理926(1)
9)The identity of measured saving and investment
n This is an identity of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by definition.
100
2
50
2002 2
150
3
100
2003 3
200
4
150
If the economy only includes the hotdog and hamburger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lease calculate the nominal and real GDP (based on year 2001), and the GDP deflator.
n Net Investment = Gross Investment - Depreciation
经济学原理2(1)
3) Government
n Transfer Payment GDP n Government Purchases & the Official
Government Budget
Net exports Depreciation
Indirect taxes
Government
GDP
Investment
Consumption
National income
Direct taxes
Net business Transfer
saving
payment
DI
NI
经济学原理2(1)
Example: GDP by income side
经济学原理2(1)
1)Flow-of-product Approach
n In this measure, we only calculate the final products, not intermediate goods (avoiding double counting). If we add all the consumption spent on the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we’ll get the two-partmode’s GDP. (as the figure: the upper loop)
n Gross Investment: the investment includes all investment goods produced. (includes depreciation which is the amount of capital that has been used up in a year)
经济学原理2(1)
7) GDP, NDP, GNP
n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the market value of all fin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produced in a nation during one year. It includes gross investment.
n NDP: Net Domestic Product. (GDP-Depreciation)
n 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
经济学原理2(1)
conclusion
n Goods Flow (upper loop): GDP=C+I+G+X
n Earnings Flow (lower loop): GDP=Wage or other income+ Interest, Rent or other property income+ indirect taxes+ depreciation+ profit
n The result by the two ways is equal.
经济学原理2(1)
Some Examples
经济学原理2(1)
8) From GDP to DI
n GDP=total incomes by different factors+ indirect taxes+ depreciation
n Investment means the additions to the nation’s capital stock of building, equipment and inventories during a year. From the figure, the investment is the part of upper-loop output which is not consuming. The saving means the part of the lower-loop disposable income (or GDP) that is not spent on consumption. (assume: two-part-economy)
经济学原理2(1)
3) Equivalence of the two approach
The results by the two approaches are equal. Why?
* National accounts derived from business accounts. (P.392)
经济学原理2(1)
2020/12/12
经济学原理2(1)
1.Outline of measuring national income
expenditure(=GDP)
Income(=GDP)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Hale Waihona Puke Buying for goods
Selling for goods
n Imports means the foreign countries provide goods and services to the nation.
经济学原理2(1)
6) Total national investment
Total national investment: I+X Total net national investment Net foreign investment (net exports)
2. Two measures of national output
1) Flow-of-product Approach (goods flow) 2) Earnings or cost Approach (earnings flow) 3) Equivalence of the two approaches
经济学原理2(1)
2)Investment and capital formation
n Investment: the additions to the nation’s capital stock of buildings, equipment and inventories during a year.
经济学原理2(1)
5) Net Exports
n Net expor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xports and imports of goods and services.
n Exports means the nation provides the goods and services to other nations.
$180
(value added)
$410
经济学原理2(1)
Bread receipts, Costs, and Value added
Stage of production Sales receipts
Cost of
Value added
intermediate goods (wage, profit ,etc)
the official government budget includes government purchases and the transfer payment.
经济学原理2(1)
4) Taxes
n Direct taxes n Indirect taxes
When we calculate GDP in the flow-of – cost way, we must add the indirect tax into the GDP.
经济学原理2(1)
2) Earnings or costs approach
n The businesses must pay for the productive inputs: wage, rent, profit, etc. These we call the cost the business must expend. The cost are also the earnings the households receive from the business. Add all the cost we’ll get the total GDP. (as the figure: the lower 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