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60分)1.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碳素钢B.水银 C.青铜 D.黄铜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硝酸钾B.食盐水C.酒精 D.铜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B.分液时,把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C.不慎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布盖灭D.配制1.00mol/LNaCl溶液时,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溶解4.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Na+、K+、、B.Cu2+、K+、、C.Na+、K+、Cl﹣、D.Fe2+、K+、、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2Fe3++3H2OB.将Na放入水中:2Na+2H2O═2Na++2OH﹣+H2↑C.氢氧化铝溶于盐酸:OH﹣+H+═H2OD.用小苏打缓解胃酸(主要成分HCl)过多:HCO3﹣+H+═CO2↑+H2O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沉淀,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但不能吸附色素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题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C.氮气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可将炽热的镁粉可放在氮气中冷却D.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7.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A.只有①B.③④ C.②③ D.②④8.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④②⑤①③D.⑤②④①③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Cl原子数目为0.4N AB.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3.4molC.常温常压下,4.4gCO2与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 AD.39g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10.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铁胶体在直流电场中,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说明胶体带正电B.一束可见光透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产生C.胶体属于混合物D.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淀,因此常用于净水11.下列有关设计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制备Fe(OH)3胶体:向0.1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3mol•L﹣1NaOH溶液B.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Cu2+:向含有少量Cu2+的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至蓝色刚好消失后过滤C.配制1mol/LMgSO4溶液:将12.0gMgSO4固体倒进100mL容量瓶中,然后加入100mL蒸馏水D.确定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OH: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BaCl2溶液,过滤取滤液,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观察是否出现红色12.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A.B.C.D.13.有四瓶常用溶液:①BaCl2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A.④①③②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14.下列分类图表示的关系完全正确的是()A.B.C.D.15.如果a克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克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A.升B.升C.升D.升16.ClO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lO2是还原产物B.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C.1molKClO3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molD.生成5.6LC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5N A17.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的反应中,当有N A个电子发生转移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有N A个硫原子被还原B.有N A个氮原子被氧化C.有N A个二氧化硫分子生成D.有N A个硫酸铵分解18.现有装有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的盐酸100ml的容器甲和装有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硫酸100ml的容器乙,向甲、乙容器内加入相同质量的铝,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3:4(标准状况下),问所加入的铝的质量是()A.1.08克B.1.44克C.1.8 克D.无法计算19.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Fe3++3H2O Fe(OH)3(胶体)+3H+B.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Mg2++2HCO3﹣+2OH﹣+Ca2+=MgCO3↓+CaCO3↓+2H2O C.氧化铁溶氢碘酸溶液中:Fe2O3+6H++2I﹣=2Fe2++I2+3H2OD.明矾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2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题共存的是()A.与铝反应产生大题氢气的溶液:NH4+、Na+、CO32﹣、NO3﹣B.能使硫氰化钾溶液显红色的溶液:K+、SO42﹣、S2﹣、SO32﹣C.常温下pH值为13的溶液中:K+、HCO3﹣、Na+、Cl﹣D.在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Na+、Cu2+、Br﹣、SO42﹣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1.有一澄清透明的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的Fe3+、Fe2+、H+、AlO2﹣、Al3+、CO32﹣、NO3﹣七种离子中的几种,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mol/L 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而后才有沉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溶液中可能含有AlO2﹣B.溶液中可能含有NO3﹣C.溶液中一定不含Fe2+和Fe3+D.溶液中可能含有Fe3+,但一定不含Fe2+22.将一定量的镁铝合金样品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6.72L;另一份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则原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为()A.9.6g B.6g C.4.8g D.2.4g23.甲溶液:氨水质量分数为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乙溶液:硝酸质量分数为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丙溶液:硫酸质量分数为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质量混合.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大于5%B.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乙、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C.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乙的大于5%,丙的等于5%D.甲、乙、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等于5%24.氰化物有剧毒,工业废水中氰化物(CN﹣)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5mg/L;对废水中CN﹣(N为﹣3价)的处理方法是:在碱性条件下,用Cl2将废水中的CN﹣转化成N2和CO2等,使废水得到净化.发生的反应为:2CN﹣+8OH﹣+5Cl2═2CO2↑+N2↑+10Cl﹣+4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只有N2B.当有0.4molCO2生成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总数目约为1.204×1024C.若上述反应生成0.4molCO2,则溶液中阴离子增加的物质的量为2molD.现取1L含CN﹣1.02mg/L的废水,至少需用4.0×10﹣5molCl2处理后才符合排放标准三、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计74分)25.(1)0.8molCO2和0.8molCO中含有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两物质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等质量的S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其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原子数之比.26.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Fe3+、Al3+、Cu2+,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利用废铁屑和其它化学试剂进行如下操作,得到了Fe2O3、Al2O3和金属Cu.请回答:(1)固体A的成分是.(用化学式表示)(2)溶液B中的阳离子有.(3)写出B→D的离子方程式.(4)试剂G是(写名称)溶液E焰色反应呈黄色,试剂H是(用化学式表示).(5)写出向溶液E中通入过量的CO2的离子方程式.27.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mol•L﹣1 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求:(1)原合金中镁、铝的质量各是多少?(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28.取含HCl和MgSO4的混合溶液1L,逐滴加入1mol•L﹣1的Ba(OH)2溶液,如图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OA段生成沉淀的化学式为;(2)AB段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3)原溶液中的c(HCl)= mol•L﹣1.29.为测定已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假定杂质全部为碳酸钠)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图中Q为一具有良好弹性的气球(气球不参与反应,也不会被腐蚀),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其中,按图安装的实验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滴入气球中.请填空:(1)Q内发生反应生成了两种气体,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为、,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导管a的作用是.(3)为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硫酸前必须关闭(填K1、K2、K3,下同),打开.(4)当上述反应停止后将K1、K2、K3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5)b中装的固体试剂是.(6)实验结束时量筒I中有xmL水,量筒II中收集到ymL气体(体积均折算到标准状况),则过氧化钠的纯度是.30.为了探究铁和硫反应产物中铁的化合价为+2价或+3价或既有+2也有+3价,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已知硫会溶于热碱溶液)请回答以下问题:(1)混合粉末A中S粉必须要过量,其原因是为了保证铁粉完全反应,从而避免(2)反应在“惰性气体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3)操作①是用烧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粉末,反应即可持续进行,这说明了(4)操作②的作用是.(5)操作③中稀硫酸煮沸的目的是.(6)为探究产物中铁的价态,需要继续对D溶液进行实验,请写出操作④的具体操作、现象及结论:.31.向由Fe、Fe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2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mL的气体(标准状况),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则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g.2015-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60分)1.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碳素钢B.水银 C.青铜 D.黄铜【考点】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解答】解:A.碳素钢是铁和碳的合金,故A错误;B.水银是纯金属,故B正确;C.青铜是铜锡合金,故C错误;D.黄铜是铜锌合金,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合金的特征,掌握合金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硝酸钾B.食盐水C.酒精 D.铜【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硝酸钾熔融时能导电,且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使溶液导电,所以是电解质,故A正确;B.食盐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酒精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铜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B.分液时,把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C.不慎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布盖灭D.配制1.00mol/LNaCl溶液时,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溶解【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酒精易溶于水;B.分液时应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C.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盖;D.配制溶液时,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解答】解:A.萃取剂与水互不相溶,而酒精易溶于水,一般用苯或四氯化碳,故A错误;B.分液时应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把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B正确;C.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盖,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灭火,故C正确;D.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配制溶液时,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萃取、事故处理和溶液配制,为高频考点,侧重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可行性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4.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Na+、K+、、B.Cu2+、K+、、C.Na+、K+、Cl﹣、D.Fe2+、K+、、【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溶液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A.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B.铜离子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C.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是无色离子,都不与氢离子反应;D.亚铁离子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要求.【解答】解:溶液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A.HCO3﹣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Cu2+为有色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Na+、K+、Cl﹣、SO42﹣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且为无色溶液,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Fe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2F e3++3H2OB.将Na放入水中:2Na+2H2O═2Na++2OH﹣+H2↑C.氢氧化铝溶于盐酸:OH﹣+H+═H2OD.用小苏打缓解胃酸(主要成分HCl)过多:HCO3﹣+H+═CO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B.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C.氢氧化铝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氢氧化铝不能拆开;D.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解答】解:A.用盐酸除铁锈,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故A正确;B.将Na放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B正确;C.氢氧化铝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3Al3++3H2O,故C错误;D.小苏打缓解胃酸(主要成分HCl)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沉淀,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但不能吸附色素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题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C.氮气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可将炽热的镁粉可放在氮气中冷却D.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镁的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Al(OH)3胶体吸附悬浮物质而沉降,起净水作用,是常用的净水剂;B、根据酸、碱的性质分析,酸、碱都具有腐、蚀性;C、氮气与镁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化镁;D、从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解答】解:A、Al(OH)3胶体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吸附悬浮物质而沉降,起净水作用,是常用的净水剂,故A错误;B、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不能用硫酸或盐酸冲洗,硫酸和盐酸也有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故B正确;C、氮气与镁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化镁,故C错误;D、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酒精燃烧时,用自来水灭火时不但不能灭火,而且能扩大燃烧面积,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氢氧化铝的吸附、氮气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7.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A.只有①B.③④ C.②③ D.②④【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进行分离的物质,必须需要满足:一种物质不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能溶于水.【解答】解:①NaNO3和NaCl,均能溶于水,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①错误;②CaCl2和CaCO3,CaCl2能溶于水,而CaCO3不溶于水,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②正确;③MnO2和KCl,KCl能溶于水,而MnO2不溶于水,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③正确;④BaSO4和AgCl,均不能溶于水,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④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物质分离的方法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必须存在差异,才能够利用其差别进行分离.8.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④②⑤①③D.⑤②④①③【考点】粗盐提纯.【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为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解:首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然后硫酸根离子用⑤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镁离子用②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④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再进行①过滤,分离出生成的氢氧化镁、碳酸钡、碳酸钙沉淀,最后再加入③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经蒸发操作可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⑤②④①③,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粗盐提纯过程中的除杂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强,要注意除杂质的顺序,本题难度中等.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Cl原子数目为0.4N AB.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3.4molC.常温常压下,4.4gCO2与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 AD.39g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为气体;B.1个氯气分子中含有34个电子;C.根据CO2与N2O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来计算;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为歧化反应,消耗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解答】解:A.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电子总数为3.4mol,故B正确;C.CO2与N2O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故4.4gCO2与N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CO2与N2O 均为三原子分子,故0.1mol混合气体中含0.3N A原子,故C正确;D.39gNa2O2与物质的量为0.5mol,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5N A,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熟悉相关计算公式是解题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和对象,题目难度不大.10.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铁胶体在直流电场中,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说明胶体带正电B.一束可见光透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产生C.胶体属于混合物D.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淀,因此常用于净水【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A.胶体不带电荷;B.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C.胶体是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分散系;D.氢氧化铁具有较大表面积能吸附悬浮水中的杂质,起到净水作用.【解答】解:A.胶体本身不带电荷,但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离子致使胶体微粒带有电荷,故A错误;B.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一束可见光透过胶体时,出现光亮通路,是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胶体是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氢氧化铁具有较大表面积能吸附悬浮水中的杂质并沉淀,起到净水作用,因此常用于净水,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性质分析判断,主要是分散系组成和稳定性的分析,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1.下列有关设计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制备Fe(OH)3胶体:向0.1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3mol•L﹣1NaOH溶液B.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Cu2+:向含有少量Cu2+的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至蓝色刚好消失后过滤C.配制1mol/LMgSO4溶液:将12.0gMgSO4固体倒进100mL容量瓶中,然后加入100mL蒸馏水D.确定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OH: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BaCl2溶液,过滤取滤液,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观察是否出现红色【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分析】A.FeCl3和Na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B.除杂时要除去杂质且不能引进新的杂质;C.容量瓶只能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不能溶解或稀释药品;D.向将碳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且生成中性物质,再向溶液中加入酚酞,根据酚酞颜色判断.【解答】解:A.FeCl3和Na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制备Fe(OH)3胶体方法:沸水中滴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红褐色溶液即得到胶体,故A错误;B.Fe和铜离子、铁离子都反应分别生成Cu、亚铁离子,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Cu2+:向含有少量Cu2+的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至蓝色刚好消失后过滤,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故B错误;C.应该将硫酸镁在烧杯中溶解,然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配制溶液,故C错误;D.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同时生成中性物质氯化钠,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然后加入酚酞试液,如果酚酞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则含有NaOH,否则不含NaOH,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除杂、物质制备、物质检验、溶液配制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评价能力,明确实验原理、基本操作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除杂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且操作简便,易错选项是A.12.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A.B.C.D.【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分析】根据各种实验的装置特点判断实验目的,可做出答案,其中A为分液,B为蒸馏,C为过滤,D为气体的收集,以此解答.【解答】解:A.为分液操作,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故A不选;B.为蒸馏操作,可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故B不选;C.为过滤操作,可用于分离故、液混合物,故C不选;D.气体的收集,不能够用于分离,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分离实验方法的操作原理、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难度不大.13.有四瓶常用溶液:①BaCl2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A.④①③②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分析】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溶液,可以先鉴别出来,然后利用硫酸铜把硫酸铜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反应,能生成沉淀的是氯化钡,把氯化钡与剩余的两种物质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剩余的为氯化钠,对于硫酸钠和氯化钠,不强调明显先后顺序.四种物质鉴别完毕,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所以硫酸铜可以首先被鉴别出来,然后利用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把氯化钡鉴别出来,把剩余两液体分别滴入到氯化钡中,无现象时所加溶液为氯化钠,有沉淀时所加溶液为硫酸钠溶液.所以这四种物质先后被鉴别出的顺序为: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或者是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即:④①③②或者④①②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实验能力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14.下列分类图表示的关系完全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部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也属于纯净物;。

2015_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中二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

2015_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中二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

2015-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已知命题p 为真命题,命题q 为假命题,则以下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p 或q B .p 且q C .p 或q D .¬p 且¬q 2.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A .(±1,0)B .C .(0,±1)D .3.若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互为相反数,则b=( )A .﹣1B .1C .﹣7D .7 4.抛物线y 2=2x 上两点A ,B ,已知AB 的中点在直线x=2上,F 为抛物线焦点,则|AF|+|BF|=( )A .3B .4C .5D .65.如图,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AC 与BD 交于点M ,设=,则=( )A .B .C .D .6.椭圆=1上的点P 到上顶点距离的最大值为( ) A .2B .C .D .不存在最大值7.命题“∀x ∈R ,f (x )<g (x )<h (x )”的否定形式是( )A .∃x 0∈R ,f (x 0)≥g (x 0)≥h (x 0)B .∃x 0∈R ,f (x 0)≥g (x 0)或g (x 0)≥h (x 0)C .∀x ∈R ,f (x )≥g (x )≥h (x )D .∀x ∈R ,f (x )≥g (x )或g (x )≥h (x ) 8.由函数y=e x ,y=,x=e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A .e e ﹣eB .e e ﹣2eC .2e ﹣1D .19.已知函数f (x )=e x [lnx+(x ﹣m )2],若对于∀x ∈(0,+∞),f′(x )﹣f (x )>0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10.如图,矩形ABCD 中AB=2,BC=,M ,N 分别为AB ,CD 中点,BD 与MN 交于O ,现将矩形沿MN 折起,使得二面角A ﹣MN ﹣B 的大小为,则折起后cos ∠DOB 为( )A .B .C .D .11.过双曲线右焦点作双曲线其中一条渐近线的垂线与两渐近线分别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且△AOB 的面积为,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 .12.F 1,F 2分别为椭圆+=1的左右焦点,P 为椭圆上一动点,F 2关于直线PF 1的对称点为M ,F 1关于直线PF 2的对称点为N ,则当|MN|最大时,S 为( )A .2B .C .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f (x )=cos3x ,则= .14.z=a+2i (a ∈R ),若z 2+8i 为纯虚数,则a= .15.用长为18m 的钢条围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框架,要求长方体的长与宽之比为2:1,该长方体的最大体积是 .16.若存在实数m ,n ,k (m <n <k )使得关于x 的不等式e x ﹣a (x 2﹣x+1)≥0的解集为[m ,n]∪[k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70分)17.已知函数f (x )=x 2+ax 与g (x )=ln (x+1)在原点处有公共的切线. (1)求实数a 的值;(2)求h (x )=f (x )﹣g (x )的极植.18.如图,在三棱锥S ﹣ABC 中,△ABC 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平面SAC ⊥平面ABC ,SA=SC=2,M 、N 分别为AB 、SB 的中点. (1)求证:AC ⊥SB ;(2)求二面角N ﹣CM ﹣B 的大小; (3)求点B 到平面CMN 的距离.19.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椭圆C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过右焦点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且以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求直线的斜率k.20.如图,直线PA,QC都与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垂直,AB=PA=2QC=2,AC与BD相交于点O,E在线段PD上且CE∥平面PBQ(1)求证:OP⊥平面QBD;(2)求二面角E﹣BQ﹣P的平面角的余弦值.21.如图,已知点A(﹣1,0)是抛物线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M,N两点在抛物线上且直线MN过A点,过M点及B(1,﹣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Q点.(1)求抛物线的方程;(2)求证:直线QN过一定点,并求出该点坐标.22.已知函数f(x)=xlnx.(1)不等式f(x)>kx﹣对于任意正实数x均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整数m,使得对于任意正实数x,不等式f(m+x)<f(m)e x恒成立?若存在,求出最小的整数m,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已知命题p为真命题,命题q为假命题,则以下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p或q B.p且q C.p或q D.¬p且¬q【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分析】利用复合命题真假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出.【解答】解:∵命题p为真命题,命题q为假命题,∴¬p或q,p且q,¬p且¬q为假命题.只有p或q为真命题.故选:C.2.椭圆的焦点坐标为()A.(±1,0)B.C.(0,±1)D.【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分析】利用椭圆性质求解.【解答】解:∵椭圆,∴c==1,∴椭圆焦点坐标为(±1,0).故选:A.3.若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互为相反数,则b=()A.﹣1 B.1 C.﹣7 D.7【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分析】直接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复数,又已知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互为相反数,列出等式求解即可得到b的值.【解答】解: =,又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互为相反数,∴.解得b=1.故选:B.4.抛物线y2=2x上两点A,B,已知AB的中点在直线x=2上,F为抛物线焦点,则|AF|+|BF|=()A.3 B.4 C.5 D.6【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分析】求出准线方程,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及AB的中点在直线x=2上,求得结果.【解答】解:抛物线y2=2x的准线方程为x=﹣,设A(x1,y1),B(x2,y2),∴|AF|+|BF|=x1++x2+=x1+x2+1∵AB的中点在直线x=2上,∴x1+x2=4,∴|AF|+|BF|=5,故选:C.5.如图,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C与BD交于点M,设=,则=()A.B. C.D.【考点】空间向量的加减法.【分析】由于=+,,,代入化简即可得出.【解答】解: =+,,,∴=+=,故选:D.6.椭圆=1上的点P到上顶点距离的最大值为()A.2 B.C.D.不存在最大值【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分析】设椭圆=1上的点P (2cosθ,sinθ),上顶点B (0,1),由此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和三角函数性质能求出结果. 【解答】解:设椭圆=1上的点P (2cosθ,sinθ),上顶点B (0,1), |PB|===≤=.∴椭圆=1上的点P 到上顶点距离的最大值为.故选:C .7.命题“∀x ∈R ,f (x )<g (x )<h (x )”的否定形式是( )A .∃x 0∈R ,f (x 0)≥g (x 0)≥h (x 0)B .∃x 0∈R ,f (x 0)≥g (x 0)或g (x 0)≥h (x 0)C .∀x ∈R ,f (x )≥g (x )≥h (x )D .∀x ∈R ,f (x )≥g (x )或g (x )≥h (x ) 【考点】命题的否定.【分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方法,结合已知中的原命题,可得答案.【解答】解:命题“∀x ∈R ,f (x )<g (x )<h (x )”可化为:“∀x ∈R ,f (x )<g (x ),且g (x )<h (x )”故命题“∀x ∈R ,f (x )<g (x )<h (x )”的否定是“∃x ∈R ,f (x )≥g (x ),或g (x )≥h (x )”, 故选:B8.由函数y=e x ,y=,x=e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A .e e ﹣eB .e e ﹣2eC .2e ﹣1D .1 【考点】定积分在求面积中的应用.【分析】先求出两曲线的交点坐标(1,e ),再由面积与积分的关系将面积用积分表示出来,由公式求出积分,即可得到面积值. 【解答】解:由e x =,可得x=1,∴由函数y=e x ,y=,x=e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e x ﹣)dx=(e x +)=e e﹣2e . 故选:B .9.已知函数f (x )=e x [lnx+(x ﹣m )2],若对于∀x ∈(0,+∞),f′(x )﹣f (x )>0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分析】问题转化为m<+x在x∈(0,+∞)恒成立,根据基本不等式的性质求出+x在x∈(0,+∞)上的最小值,从而求出m的范围即可.【解答】解:∵f′(x)﹣f(x)=e x[+2(x﹣m)]>0,∴m<+x在x∈(0,+∞)恒成立,而+x≥2=,当且仅当x=时“=”成立,故m<,故选:A.10.如图,矩形ABCD中AB=2,BC=,M,N分别为AB,CD中点,BD与MN交于O,现将矩形沿MN折起,使得二面角A﹣MN﹣B的大小为,则折起后cos∠DOB为()A.B.C.D.【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分析】先求出BO=DO=,再以N为原点,NM为x轴,NC为y轴,过N垂直于平面NMBC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BD|,由此利用余弦定理能求出折起后cos∠DOB.【解答】解:∵矩形ABCD中AB=2,BC=,M,N分别为AB,CD中点,BD与MN交于O,现将矩形沿MN折起,使得二面角A﹣MN﹣B的大小为,∴BO=DO==,如图,以N为原点,NM为x轴,NC为y轴,过N垂直于平面NMBC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1,0),D(0,),|BD|==,∴cos∠DOB===,∴折起后cos∠DOB=.故选:C.11.过双曲线右焦点作双曲线其中一条渐近线的垂线与两渐近线分别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且△AOB的面积为,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C.D.【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分析】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设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θ,由两直线的夹角公式,可得tanθ=tan∠AOB,求出F到渐近线y=x的距离为b,即有|OB|=a,△OAB的面积可以表示为•a•atanθ,结合条件可得a,b的关系,再由离心率公式即可计算得到.【解答】解:双曲线﹣=1(a>b>0)的渐近线方程为y=±x,设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θ,则tanθ=tan∠AOB==,设右焦点为F,FB⊥OB,则F到渐近线y=x的距离为d==b,即有|OB|==a,则△OAB的面积可以表示为•a•a tanθ==,即为6a 2﹣5ab ﹣6b 2=0, 解得b=a ,即有c==a ,则e==.故选:D .12.F 1,F 2分别为椭圆+=1的左右焦点,P 为椭圆上一动点,F 2关于直线PF 1的对称点为M ,F 1关于直线PF 2的对称点为N ,则当|MN|最大时,S 为( )A .2B .C .D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得到当P ,M ,N 共线时,|MN|最大,由此可知∠F 1PF 2=60°,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得.再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答案.【解答】解:由+=1,得a 2=4,b 2=2,则c 2=a 2﹣b 2=2,∴,连接PM ,PN ,∵|PM|+|PN|=|PF 1|+|PF 2|=2a , ∴当P ,M ,N 共线时,|MN|最大, 此时∠MPF 1=∠F 1PF 2,∠F 1PF 2=∠F 2PN , 由∠MPF 1+∠F 1PF 2+F 2PN=180°, 得∠F 1PF 2=60°,在△F 1PF 2中,由余弦定理可得:,∴,即.∴S =.故选:C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3.f(x)=cos3x,则= ﹣.【考点】导数的运算.【分析】先求导,再代值计算即可.【解答】解:∵f(x)=cos3x,∴f′(x)=﹣3sin3x,∴=﹣3sin=﹣,故答案为:﹣.14.z=a+2i(a∈R),若z2+8i为纯虚数,则a= 2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分析】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复数z2+8i,由其实部为0且虚部不为0求得a 值.【解答】解:∵z=a+2i(a∈R),∴z2+8i=(a+2i)2+8i=(a2﹣4)+(4a+8)i,又z2+8i为纯虚数,则,解得a=2.故答案为:2.15.用长为18m的钢条围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框架,要求长方体的长与宽之比为2:1,该长方体的最大体积是 3 .【考点】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分析】根据题意知,长方体的所有棱长和是18m,故可设出宽,用宽表示出长和高,将体积表示成宽的函数,用导数来求其最大值即可.【解答】解:设该长方体的宽是x米,由题意知,其长是2x米,高是米,()则该长方体的体积V(x)=,由V′(x)=0,得到x=1,且当0<x<1时,V′(x)>0;当1<x<时,V′(x)<0,即体积函数V(x)在x=1处取得极大值V(1)=3,也是函数V(x)在定义域上的最大值.所以该长方体体积最大值是3.故答案为:3.16.若存在实数m,n,k(m<n<k)使得关于x的不等式e x﹣a(x2﹣x+1)≥0的解集为[m,n]∪[k,+∞),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e).【考点】其他不等式的解法.【分析】化简可得a≤,令f(x)=,从而求导确定函数的单调性,从而解得.【解答】解:∵e x﹣a(x2﹣x+1)≥0,∴a(x2﹣x+1)≤e x,∴a≤,令f(x)=,则f′(x)=,故f(x)在(﹣∞,1)上是增函数,在[1,2]上是减函数,在(2,+∞)上是增函数;故fmax (x)=e,fmin(x)=;∵关于x的不等式e x﹣a(x2﹣x+1)≥0的解集为[m,n]∪[k,+∞),∴<a<e,故答案为(,e).三、解答题(共70分)17.已知函数f(x)=x2+ax与g(x)=ln(x+1)在原点处有公共的切线.(1)求实数a的值;(2)求h(x)=f(x)﹣g(x)的极植.【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分析】(1)求出函数的导数,得到f′(0)=g′(0),解出即可;(2)求出h(x)的导数,解关于导函数的不等式,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从而求出函数的极值即可.【解答】解:(1)f′(x)=2x+a,g′(x)=,由题意得:f′(0)=g′(0),解得:a=1;(2)h(x)=f(x)﹣g(x),h′(x)=2x+1﹣=,(x>﹣1),令h′(x)>0,解得:x>0,令h′(x)<0,解得:x<0,∴h(x)在(﹣1,0)递减,在(0,+∞)递增,∴h(x)极小值=h(0)=0.18.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ABC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平面SAC⊥平面ABC,SA=SC=2,M、N分别为AB、SB的中点.(1)求证:AC⊥SB;(2)求二面角N﹣CM﹣B的大小;(3)求点B到平面CMN的距离.【考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分析】(1)取AC的中点D,连结SD、DB,证明AC⊥平面SDB,即可证明AC⊥SB;(2)过N点作NE⊥BD于E,则NE⊥平面ABC,过E点作EF⊥CM于F,连结NF,则NF⊥CM,可得∠NFE为二面角N﹣CM﹣B的平面角,即可求二面角N﹣CM﹣B的大小;(3)由VB﹣CMN =VN﹣BCM求点B到平面CMN的距离.【解答】(1)证明:取AC的中点D,连结SD、DB,∵SA=SC,AB=BC,∴AC⊥SD,AC⊥BD,∴AC⊥平面SDB,∵SB⊂平面SDB,∴AC⊥SB;(2)解:∵AC⊥平面SDB,AC⊂平面ABC,∴平面SDB⊥平面ABC,过N点作NE⊥BD于E,则NE⊥平面ABC,过E点作EF⊥CM于F,连结NF,则NF⊥CM,∴∠NFE为二面角N﹣CM﹣B的平面角,∵NE=SD=,EF=MB=,在Rt△NEF中,tan∠NFE=,∴(3)解:在Rt△NEF中,NF=,,,设B到平面CMN的距离为h,由VB﹣CMN =VN﹣BCM得=,∴h=.19.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椭圆C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过右焦点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且以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求直线的斜率k.【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分析】(1)设椭圆的方程为+=1(a>b>0),由椭圆的性质可得a+c=1+,a﹣c=﹣1,解方程可得a,c,进而得到b,可得椭圆的方程;(2)设直线l:y=k(x﹣1),A(x1,y1),B(x2,y2),代入椭圆方程,消去y,运用韦达定理,以及直径所对的圆心角为直角,结合向量垂直的条件:数量积为0,化简整理,解方程可得k.【解答】解:(1)设椭圆的方程为+=1(a>b>0),由题意可得a+c=1+,a﹣c=﹣1,解得a=,c=1,b==1,即有椭圆方程为+y2=1;(2)设直线l:y=k(x﹣1),A(x1,y1),B(x2,y2),代入椭圆方程可得,(1+2k2)x2﹣4k2x+2k2﹣2=0,x 1+x2=,x1x2=,由以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可得OA⊥OB,即有•=0,即为x1x2+y1y2=0,即有(1+k2)x1x2﹣k2(x1+x2)+k2=0,代入韦达定理,可得=0,化简即为k2=2,解得k=±.20.如图,直线PA,QC都与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垂直,AB=PA=2QC=2,AC与BD相交于点O,E在线段PD上且CE∥平面PBQ(1)求证:OP⊥平面QBD;(2)求二面角E﹣BQ﹣P的平面角的余弦值.【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分析】(1)连结OQ,由已知得BD⊥OP,OP⊥OQ,由此能证明OP⊥平面QBD.(2)以A为原点,AB为x轴,AB为y轴,AP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二面角E﹣BQ﹣P的余弦值.【解答】(1)证明:连结OQ,由题意知PA∥QC,∴P,A,Q,C共面,∵BD⊥AC,BD⊥PA,PA∩AC=A,∴BD⊥平面PACQ,∴BD⊥OP,由题意得PA=2,AO=OC=,OP=,QC=1,OQ=,∴△PAO∽△OCQ,∴∠POA=∠OQC,∵∠POA+∠OPA=90°,∴∠POA+∠COQ=90°,∴OP⊥OQ,∵OP⊥BD,OP⊥OQ,BD∩OQ=O,∴OP⊥平面QBD.(2)解:以A为原点,AB为x轴,AB为y轴,AP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B(2,0,0),Q(2,2,1),P(0,0,2),=(2,0,﹣2),=(2,2,﹣1),设平面PBQ的法向量=(x,y,z),则,取x=2,得=(2,﹣1,2),设=,则=(1+λ)=(0,2,﹣2),=,,∵CE∥平面PBQ,与平面PBQ的法向量=(2,﹣1,2)垂直,∴=﹣4++=0,解得,∴E(0,,),, =(0,2,1),设平面BEQ的法向量=(a,b,c),则,取b=1,得=(﹣1,1,﹣2),设二面角E﹣BQ﹣P的平面角为θ,cosθ=|>|=||=.∴二面角E﹣BQ﹣P的余弦值为.21.如图,已知点A(﹣1,0)是抛物线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M,N两点在抛物线上且直线MN过A点,过M点及B(1,﹣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Q点.(1)求抛物线的方程;(2)求证:直线QN过一定点,并求出该点坐标.【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分析】(1)由题意,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1,即可求出抛物线的方程;(2)设AM 的方程为y=k (x+1),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ky 2﹣4y+4k=0,设M (x 1,y 1),N (x 2,y 2),Q (x 3,y 3),则y 1y 2=4,直线MB 的方程为y+1=(x ﹣1),可得y 2y 3+4(y 2+y 3)+4=0,直线QN 的方程为y ﹣y 2=(x ﹣x 2),可得y 2y 3﹣y (y 2+y 3)+4x=0,即可得出直线QN 过定点.【解答】(1)解:由题意,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1,∴抛物线的方程为y 2=4x ;(2)证明:设AM 的方程为y=k (x+1),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ky 2﹣4y+4k=0 设M (x 1,y 1),N (x 2,y 2),Q (x 3,y 3),则y 1y 2=4,由k MQ ==,直线MB 的方程为y+1=(x ﹣1),∴y 1+1=(x 1﹣1),可得y 1=﹣,∴=﹣,∴y 2y 3+4(y 2+y 3)+4=0直线QN 的方程为y ﹣y 2=(x ﹣x 2)可得y 2y 3﹣y (y 2+y 3)+4x=0,∴x=1,y=﹣4,∴直线QN 过定点(1,﹣4).22.已知函数f (x )=xlnx .(1)不等式f (x )>kx ﹣对于任意正实数x 均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整数m ,使得对于任意正实数x ,不等式f (m+x )<f (m )e x 恒成立?若存在,求出最小的整数m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分析】(1)对于任意正实数x ,不等式f (x )>kx ﹣恒成立,即为k <lnx+,x >0,令g (x )=lnx+,x >0,求出导数,求得单调区间,得到极小值也为最小值,即可得到k的范围;(2)问题转化为<恒成立,令g (x )=求出g′(x )=,设p (x )=1+(1﹣x )lnx ,通过讨论p (x )的单调性,判断出g (3+x )<g (3)恒成立,从而求出满足条件的m 的值即可.【解答】解:(1)对于任意正实数x ,不等式f (x )>kx ﹣恒成立,即为k <lnx+,x >0,令g (x )=lnx+,x >0,则g′(x )=﹣=,在(0,)上,g′(x )<0,g (x )递减,在(,+∞)上,g′(x )>0,g (x )递增,即有g (x )在x=处取得极小值,且为最小值1﹣ln2,则k <1﹣ln2,故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1﹣ln2);(2)∵f (m+x )<f (m )e x 恒成立,∴(m+x )ln (m+x )<mlnm •e x ,即<恒成立,令g (x )=,g′(x )=,设p (x )=1+(1﹣x )lnx ,p′(x )=﹣1﹣lnx ,而p′(1)=0且p′(x )递减, ∴x ∈(0,1)时,p′(x )>0,x ∈(1,+∞)时,p′(x )<0,故p (x )在(0,1)递增,在(1,+∞)递减;又x→0,p (x )→﹣∞,p (1)=1>0,x→+∞时,p (x )→﹣∞,由零点的存在定理,p (x )=0在(0,1),(1,+∞)内各有一根x 1<1<x 2,∴x ∈(0,x 1),g′(x )<0,x ∈(x 1,x 2),g′(x )>0,x ∈(x 2,+∞),g′(x )<0, ∴g (x )在(0,x 1)递增,在(x 1,x 2)递减,在(x 2,+∞)递增,∵p (2)=1﹣ln2>0,p (3)=1﹣2ln3<0,故x 2∈(2,3),∴m=3时,g (x )在(3,+∞)递减,此时,g (3+x )<g (3)恒成立,若m=1,2,则g (x 2)>g (m ),矛盾,综上,存在最小正整数m=3.2016年8月22日。

高二化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选修班)

高二化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选修班)

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选修班)一、(本题共10小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⑤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D.全部2.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对有机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的质谱法.其方法是让极少量(10﹣9 g左右)的化合物通过质谱仪的离子化室使样品分子大量离子化,少量分子碎裂成更小的离子.如C2H6离子化后可得到C2H6+、C2H5+、C2H4+、…然后测定其质荷比β.设H+的质荷比为1,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图(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A.CH3OH B.C3H8 C.C2H4 D.CH43.下面哪个图是以乙酸(沸点:118℃)、浓硫酸和乙醇(沸点:78.5℃)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沸点:77℃)的最佳装置()A.B.C.D.4.某羧酸衍生物A,其分子式为C6H12O2,实验表明A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B和C,B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D,C在铜催化和加热的条件下氧化为E,其中D、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由此判断A的可能的结构有()A.6种B.2种C.4种D.3种5.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B.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C.相同压强下,沸点:C3F8<C3H8D.全氟丙烷分子是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6.尼群地平片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其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8H20N2O6B.该物质可以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C.该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溶于水D.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不发生水解反应7.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乙烷(乙炔):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B.乙酸乙酯(乙醇):加入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然后加热C.苯(苯酚):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D.乙醇(水):加入生石灰,然后蒸馏8.某同学在所收到的信封上发现有收藏价值的邮票,便将邮票剪下来浸入水中,以去掉邮票背面的黏合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该黏合剂的成分可能是()A.B.C.D.9.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形成化合物是,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Y对应的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m X10.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斯莫利等三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富勒烯(C60)开辟了化学研究的新领域.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种含碳量极高的链式炔烃──棒碳,它是分子中含300~500个碳原子的新物质,其分子中只含有交替连接的单键和叁键.对于C60与棒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与棒碳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B.棒碳不能使溴水褪色C.C60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D.棒碳与乙炔互为同系物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漏选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 CH3COOH+CO32﹣→2CH3COO﹣+CO2↑+H2O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2C6H5OH+CO32﹣C.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CH3COOH+Cu(OH)2→Cu2++2CH3COO﹣+2H2O D.乙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12.“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但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EGC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B.1molEGC与4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C.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D.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3.某有机样品3.1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共增重7.1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A.乙二醇B.乙醇C.乙醛 D.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14.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C.CH4、SiH4、GeH4、SnH4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15.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后者因为品红分子结构中的生色团遇到亚硫酸后结构发生改变,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其漂白原理可用下面的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品红溶液中同时通入Cl2、SO2,漂白效果会更好B.加热可判断品红褪色是通入SO2还是通入Cl2引起的C.“无色化合物”分子中,19个碳原子都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D.品红分子结构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二、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2)X的电负性比Y的(填“大”或“小”);X 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写化学式).(3)写出Z2Y2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在X的原子和氢原子形成的多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两种氢,写出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和某种常见无机阴离子,写出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机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7.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CH3CH2OH CH2═CH2CH2═CH2+Br2→BrCH2CH2Br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2)在装置C中应加入,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下”);(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碘化钠溶液d.乙醇(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的方法除去;(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18.化合物A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它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体,可由马铃薯玉米淀粉等发酵制得,A的钙盐是人们喜爱的补钙剂之一.A在某种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氧化,其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在浓硫酸存在下,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试写出:(1)化合物的结构简式:A;B;D(2)化学方程式:A→E;A→F反应类型:A→E;A→F.19.查尔酮类化合物G是黄酮类药物的主要合成中间体,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以下信息:①芳香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10之间,1mol A充分燃烧可生成72g水.②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③D能发生银镜反应、可溶于饱和Na2CO3溶液、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种氢.④+RCH2I→⑤RCOCH3+R′CHO RCOCH═CHR′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3)E的分子式为,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4)G的结构简式为(不要求立体异构).(5)D的芳香同分异构体H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H在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F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共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1:1的为.(写结构简式)20.铁及其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应用广泛,例如有机合成中,常用铁和盐酸将硝基(﹣NO2)还原为氨基(﹣NH2);在苯的溴代反应中用溴化铁作催化剂.(1)Fe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H、N、O的电负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是.(3)与NO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填化学式).氨基(﹣NH2)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4)1mol苯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5)Fe与N形成的某化合物晶胞如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21.奈必洛尔是一种用于血管扩张的降血压药物.用于合成奈必洛尔中间体G的部分流程如下:已知: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G物质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2)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为.(3)上述④、⑤变化过程的反应类型分别是、.(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Ⅰ.苯环上只有两种取代基.Ⅱ.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Ⅲ.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和乙酸酐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OOH CH3CH2OH CH3COOCH2CH3.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选修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题共10小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⑤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D.全部【考点】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专题】化学计算.【分析】①蛋白质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变性;②甲醛有毒,对人体有害;③油脂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异味,这是变质的主要原因;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⑤小苏打或稀氨水可以和甲酸发生反应.【解答】解:①人的皮肤是蛋白质,蛋白质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变性,失去生理活性,故①正确;②甲醛有毒,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会对人体有害,故②错误;③油脂的不饱和成分受空气中氧、水分或霉菌的作用发生自动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进而降解为挥发性醛、酮、羧酸的复杂混合物,并产生难闻的气味,即油脂是因为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异味,故③错误;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故④正确;⑤小苏打或稀氨水可以和甲酸发生反应,可以用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来缓解蜂蚁叮咬,故⑤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应用知识,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2.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对有机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的质谱法.其方法是让极少量(10﹣9 g左右)的化合物通过质谱仪的离子化室使样品分子大量离子化,少量分子碎裂成更小的离子.如C2H6离子化后可得到C2H6+、C2H5+、C2H4+、…然后测定其质荷比β.设H+的质荷比为1,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图(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A.CH3OH B.C3H8 C.C2H4 D.CH4【考点】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分析】根据质谱图中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的最大值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然后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来确定物质的分子式.【解答】解:由有机物样品的质谱图可知,该有机物微粒质荷比最大值为16,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甲醇、丙烷、乙烯、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42、28、16,则该有机物甲烷,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利用质谱图确定有机物分子式,难度不大,能够对中学常见谱图进行简单的读图识别.3.下面哪个图是以乙酸(沸点:118℃)、浓硫酸和乙醇(沸点:78.5℃)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沸点:77℃)的最佳装置()A.B.C.D.【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取.【专题】实验设计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分析】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采用蒸馏的方法把乙酸乙酯蒸出,从控制温度和冷却效果分析.【解答】解:从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沸点数据可知,要控制温度使乙酸乙酯蒸出,乙酸和乙醇留在反应液中,故控制温度在77﹣78℃之间,故需要温度计,故BD错误;为了充分冷却蒸汽,冷却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故C错误,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察了乙酸乙酯的制取装置,较简单,搞清反应原理和仪器的用途是解题关键.4.某羧酸衍生物A,其分子式为C6H12O2,实验表明A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B和C,B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D,C在铜催化和加热的条件下氧化为E,其中D、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由此判断A的可能的结构有()A.6种B.2种C.4种D.3种【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辨识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某羧酸衍生物A,其分子式为C6H12O2,所以A是酯,且只含一个酯基;根据A 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B和C,B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D,所以D是羧酸,C是醇;因为C在铜催化和加热的条件下氧化为E,其中D、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D不是羧酸,E不是醛是酮,故C醇的羟基不在甲基上,据此分析A的结构.【解答】解:某羧酸衍生物A,其分子式为C6H12O2,所以A是酯,且只含一个酯基;根据A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B和C,B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D,所以D是羧酸,C是醇;因为C在铜催化和加热的条件下氧化为E,其中D、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D 不是甲酸,E不是醛是酮,故C醇的羟基不在甲基上.因为C醇的羟基不在甲基上,D不是甲酸,分情况分析:1、若D是乙酸,C只能是2﹣丁醇,A为;2、若D是丙酸,C只能是2﹣丙醇,A为.3、若D是丁酸或2﹣甲基丙酸,C只能是乙醇,乙醇能被氧化成乙醛,不符合题意.所以A的可能的结构只有两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物质的结构,难度不大,明确物质官能团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本题的关键.5.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B.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C.相同压强下,沸点:C3F8<C3H8D.全氟丙烷分子是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A.C3F8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呈锯齿形排列;B.全氟丙烷中每个F原子还有三对孤电子对;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D.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键,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解答】解:A.C3F8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呈锯齿形排列,不在同一直线上,故A错误;B.电子式中F原子最外层应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而不是2个,故B错误;C.C3F8与C3H8都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沸点:C3F8>C3H8,故C错误;D.分子中含有C﹣C和C﹣F键,分别为非极性键和极性键,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为极性分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结构、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分子极性判断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易错点是AB,注意多碳原子烷烃中结构特点,注意B中易漏掉孤电子对.6.尼群地平片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其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8H20N2O6B.该物质可以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C.该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溶于水D.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不发生水解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B.该物质中含有碳碳双键、氨基、酯基、硝基,具有烯烃、胺、酯的性质,含有苯环而具有苯的性质;C.该物质中含有苯环,但不含亲水基;D.该物质中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解答】解: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8H20N2O6,故A正确;B.该物质中含有碳碳双键、氨基、酯基、硝基,具有烯烃、胺、酯的性质,含有苯环而具有苯的性质,不含醛基,所以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错误;C.该物质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但不含亲水基,该物质不易溶于水,故C错误;D.该物质含有酯基,酯基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酯基基本概念,题目难度不大.7.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乙烷(乙炔):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B.乙酸乙酯(乙醇):加入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然后加热C.苯(苯酚):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D.乙醇(水):加入生石灰,然后蒸馏【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分析】A.乙炔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1,2,2﹣二溴乙烷,乙烷和溴不反应;B.乙醇和乙酸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且引进新的杂质;C.苯酚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苯和NaOH不反应且和水不互溶;D.水和生石灰反应,乙醇和生石灰不反应.【解答】解:A.乙炔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1,2,2﹣二溴乙烷,乙烷和溴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溴水采用洗气方法除去乙烷中的乙炔,故A正确;B.乙醇和乙酸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且引进新的杂质,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醇,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故B错误;C.苯酚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苯和NaOH不反应且和水不互溶,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故C正确;D.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难挥发的氢氧化钙,乙醇和氧化钙不反应,所以可用加生石灰蒸馏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分离、提纯,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性选取合适的试剂,知道常见物质分离、提纯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B.8.某同学在所收到的信封上发现有收藏价值的邮票,便将邮票剪下来浸入水中,以去掉邮票背面的黏合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该黏合剂的成分可能是()A.B.C.D.【考点】相似相溶原理及其应用.【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水分子是羟基和氢原子之间形成的物质,羟基是亲水基,根据物质结构的相似性知识来回答.【解答】解:根据选项中物质的结构可以知道,四种物质的中只有中含有亲水基团羟基﹣OH,故与水相溶.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相似相溶的原理知识,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9.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形成化合物是,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Y对应的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m X【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非金属性X>Y.A、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B、一般非金属性强的,其第一电离能大;C、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O、F除外;D、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解答】解: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非金属性X>Y.A、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所以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故A正确;B、一般非金属性强的,其第一电离能大,则第一电离能Y可能小于X,故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X>Y,则X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故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n X,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明确同周期位置关系及电负性大小得出元素的非金属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0.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斯莫利等三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富勒烯(C60)开辟了化学研究的新领域.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种含碳量极高的链式炔烃──棒碳,它是分子中含300~500个碳原子的新物质,其分子中只含有交替连接的单键和叁键.对于C60与棒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与棒碳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B.棒碳不能使溴水褪色C.C60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D.棒碳与乙炔互为同系物【考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A.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B.叁键能与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C.同素异形体的化学性质相似;D.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需要注意的是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相同.【解答】解:A.C60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碳元素和碳元素形成的非极性共价键,棒碳中既有碳元素和碳元素形成的非极性共价键,又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B.棒碳中含有的叁键能与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C.C在一定条件下与CuO发生置换反应,而同素异形体的化学性质相似,所以C60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故C正确;D.棒碳中含有多个叁键,而乙炔中只有一个叁键,所以棒碳与乙炔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官能团的性质、同素异形体的性质,同系物的概念,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完成.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漏选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 CH3COOH+CO32﹣→2CH3COO﹣+CO2↑+H2O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2C6H5OH+CO32﹣C.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CH3COOH+Cu(OH)2→Cu2++2CH3COO﹣+2H2O D.乙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碳酸钠溶液和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B.酸性大于HCO3﹣,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C.乙酸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而使Cu(OH)2溶解,生成乙酸铜和水;D.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能生成银单质、乙酸铵、氨气和水.【解答】解:A.碳酸钠溶液和足量乙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CH3COOH═2CH3COO ﹣+H2O+CO2↑,故A正确;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离子反应为:CO2+H2O+C6H5O﹣→2C6H5OH+HCO3﹣,故B错误;C.乙酸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离子反应为:2CH3COOH+Cu(OH)2→Cu2++2CH3COO﹣+2H2O,故C正确;D.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铵、银单质、氨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明确在离子反应中哪些物质应保留化学式及反应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B为易错点.12.“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但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EGC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B.1molEGC与4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C.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D.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根据乙烯、苯的共平面结构来确定有机物中的原子共面情况;B、酚羟基具有酸性,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C、根据有机物所含有的官能团以及官能团的性质来确定所发生的化学反应;D、含有酚羟基的物质能和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解答】解:A、分子中,直接相连的两个饱和碳原子一定不能共面,故A错误;B、1mol有机物质中含有3mol的酚羟基,可以和3mol的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故B错误;C、该有机物质中含有醇羟基,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含有苯环,难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该有机物质中含有酚羟基,能和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分析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种类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13.某有机样品3.1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共增重7.1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0级高二(上)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Fe-56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75分)1.某同学胃部不适,医生诊断后让其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有Al(OH)3],试分析下列饮食中,该同学在服药期间不宜食用的是( )A. 可乐B. 白粥C. 面条D. 矿泉水【答案】A【解析】【详解】胃部不适,医生诊断后让其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可知该同学是胃酸过多,而可乐是碳酸饮料,能与胃舒平的主要成份反应,降低药效,所以不宜食用可乐,故答案选A。

2.暖宝宝贴有散热均衡、发热持久、直接撕开外包装便可发热等优点,它能保持51~60℃约12个小时,它采用铁的“氧化放热”原理,利用微孔透氧的技术,采用完全隔绝空气的方式,使其发生原电池反应,铁粉在原电池中( )原材料名:铁粉、水、活性炭、蛭石、食盐A. 作正极B. 得到电子C. 被还原D. 作负极【答案】D【解析】【详解】在原电池中,铁是活泼金属易失去电子作负极,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另一个电极是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答案选D。

3.下列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 CH3COONaB. Na2SO4C. KH2PO4D. NaHCO3【答案】C【解析】【详解】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Na2SO4是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KH2PO4是强碱弱酸的酸式盐,但其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使溶液呈酸性;NaHCO3是强碱弱酸的酸式盐,但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使溶液呈碱性;所以pH最小的是KH2PO4溶液,故答案选C。

4.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纯碱溶液去油污B. 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稍有减小C. 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D. 小苏打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答案】B【解析】【详解】A.纯碱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可使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与水解有关,故A项不选;B.醋酸为弱酸,电离为吸热过程,加热促进醋酸的电离,与水解无关,故B项选;C.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水解生成硫化氢气体,故C项不选。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pdf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pdf

秘密★启用前 2016年重庆一中高2017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 化 学 试 题 卷2016. 01 本试题卷共 6 页。

满分100分。

时间 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Zn—65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原创)下列应用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可去除油污 B.用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可以制作泡沫灭火剂 C.TiCl4溶于大量水加热制备TiO2 D.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滴加少量CuSO4溶液 2. (原创)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弱碱性溶液中:Na+、K+、Cl一、HCO3一 B.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Al3+、NH4+、Cl ̄、HCO3 ̄ C.pH=1的溶液中:ClO一、SO42一、Fe2+、K+ D.由水电离的c(OH一)=10-14mol·L一1的溶液中: CH3?COO一、SO42一、Na+、NH4+ 3. (原创)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pH试纸测双氧水的pH ? B.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酸性K2Cr2O7溶液 C.用托盘天平称取 5.85 g NaCl晶体 D.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Na2CO3溶液4. 下列各选项所描述的两个量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NH4NO3溶液中NH4+和NO3-的数目 B.纯水在 80℃和 25℃时的pH C.pH与体积都相同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用0.1 mol·L-1盐酸恰好中和,所需的盐酸体积 D.相同温度下,pH=12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5. (原创)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 CH3?COOH=H + + CH3?COO— B.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 C.NaHCO3溶液中HCO3一的水解:HCO3一+ H2?O H3?O + + CO32一 D.将FeCl3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 2Fe3+ + 3 CO32 ̄ + 3 H2?O=2Fe(OH)3 ↓+ 3 CO2↑ 6. (原创) 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Na2CO3、CH3COONa、KCl、NH4NO3 、NaHSO4 B.Na2CO3、CH3COONa、NaHSO4、NH4NO3、KCl C.Na2CO3、KCl、NH4NO3、NaHSO4、CH3COONa D.Na2CO3、NH4NO3、CH3COONa、NaHSO4、KCl 7. 已知Fe3+、Fe2+、NO3-、NH4+、H+和H2O六种微粒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把0.02mol/L CH3COOH溶液和0.01mol/L 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为( ) A.c (CH3COO-)=c(Na+)B.c (OH-)>c (H+)C.c (CH3COOH)>c (CH3COO-)D.c (CH3COOH)+c (CH3COO-)=0.01mol/L2、常温下,向20mL0.2mol·L-1H2B溶液中滴加0.2mol·L-1NaOH溶液。

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其中Ⅰ表示H2B,Ⅱ代表HB-、Ⅲ代表B2-),根据图示判断,当V(NaOH)=20mL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c(Na+)>c(HB-)>c(H+)>c(B2-)>c(H2B)B.c(Na+)>c(HB-)>c(OH-)>c(H2B)>c(H+)>c(B2-)C.c(Na+)>c(H+)>c(HB-)>c(B2-)>c(OH-)>c(H2B)D.c(Na+)>c(OH-)>c(HB-)>c(H2B)>c(H+)>c(B2-)3、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O和1mol活性炭,发生反应:2NO(g)+C(s) N2(g)+CO2(g) △H = - 213.5kJ/mol,达到平衡的数据如下:温度/℃n(活性炭)/mol n(CO2)/molT10.70 ——T2——0.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信息可推知:T1<T2B.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9/16C.T1℃时,若开始时反应物的用量均减小一半,平衡后NO 的转化率减小D.T2℃时,若反应达平衡后再缩小容器的体积。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上册期末考试题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上册期末考试题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7届高二(上)期末考试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9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classroom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library .2. How many people will attend the computer training day ?A. 12 .B. 29 .C. 32 .3. What did the man do today ?A. He took a walk .B. He worked on his car .C. He went to see the doctor .4. Where is the computer ?A. In the box .B. On the desk .C. On the dining table .5.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friend .B. A surprise party .C. A birthday gif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重庆南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秋期高三(上)半期测试——化学卷--(答案图片).doc

重庆南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秋期高三(上)半期测试——化学卷--(答案图片).doc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6级高三(上)中期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Cl-35.5 Ca-20第I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A.漂白粉漂白织物B.纯碱去油污C.食醋除水垢D.明矾净化水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氨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AB.1L 0.5 mol/L的FeCl3溶液充分水解后,所得Fe(OH)3AC.2.0g 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D.1L含N A个Al3+的Al(NO3)3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大于3 mol/L10.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观察Fe(OH)2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C.实验室制取氨D.验证乙烯的生成的生成浓度的NaNO3溶液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pH=0的溶液中:Fe2+、Mg+、SO42﹣、NO3﹣B.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SO42﹣、S2﹣、SO32﹣C.常温下c(H+)/c(OH﹣)=1012的溶液:Fe3+、Mg2+、NO3﹣、Cl﹣D.不能使酚酞变红的无色溶液:Na+、CO32﹣、K+、ClO﹣、AlO2﹣12.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A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星蓝色4H++4I﹣+O2=2I2+2H2OB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红色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C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Cl2+2OH﹣=Cl﹣+ClO﹣+H2OD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a2++OH﹣+H++SO42﹣=BaSO4↓+H2O13.天然海水中主要含有Na+、K+、Ca2+、Mg2+、Cl﹣、SO42﹣、Br﹣、CO32﹣、HCO3﹣等离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化学试题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8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福尔马林B.甘油C.煤D.天然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组成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C.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相结合的链烃为烷烃D.含碳化合物一定为有机物3.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C.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C.丁烷的沸点低于丙醇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SO3为电解质B.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 W不变C.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D.K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6.将下列各组中的每种有机物分别放入水中,振荡后再静置,液体分层且该组的全部物质都能浮在水的上层的是( )A.1—己炔、甲苯、十一烷B.乙醇、苯、溴苯C.乙二醇、乙醛、硝基苯D.溴苯、四氯化碳、乙酸钠7.下列各烃分别与H2完全加成,不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的是( )A.B.C.CH2=CHC(CH3)2CH(CH3)2D.8.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6g组成为C2H6O的有机物,C—H键数目一定为5N AB.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C.标准状况下,1mol CCl4的体积约为22.4 LD.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N A9.下列操作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A.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B.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在启普发生器中制备乙炔C.用苯、稀硝酸和稀硫酸制备硝基苯D.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煮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Br﹣10.常温时,将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各项可能正确的是( ) A.混合前pH(CH3COOH)+pH(NaOH)=14B.混合后c(Na+)=c(CH3COO3﹣)+c(OH﹣)C.混合前c(CH3COOH)>c(NaOH)D.混合后c(Na+)>c(CH3COO﹣)>c(OH﹣)>c(H+)11.物质X的结构式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物质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式为C6H6O7B.X可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C.X分子内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D.1mol物质X与足量的Na反应可产生2mol H212.下列各组中,不论二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不变的是( )A.CH4、C2H6B.C2H6、C3H6C.C2H4、C3H6D.C2H4、C3H4二、选择题(本题包括l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检验苯中是否含有苯酚B.用新制的Cu(OH)2鉴别乙醛、乙酸、乙醇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醛基D.用溴水可鉴别苯,溴乙烷和庚烯1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无水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至170℃生成乙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15.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

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①②⑤⑥③B.④①②⑥⑤③C.①④②⑥③⑤D.①④②③⑥⑤16.右图的多环有机分子,因其形状像东方塔式庙宇,所以该分子也就称为pagodane(庙宇烷),有关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0H20B.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两种C.分子中含有二个亚甲基(—CH2—)D.分子中含有4个五元碳环17.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HSO3中:C(Na+)>c(HSO3﹣)>c(OH﹣)>c(H+)B.Na2CO3溶液:c(OH﹣)==c(HCO3﹣)+c(H2CO3)+c(H+)C.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c(HClO)+c(ClO﹣)=c(HCO3﹣)+c(H2CO3)D.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c(M+)=c(OH﹣)+c(A﹣)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BrCH2COO﹣+H2OA.溴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BrCH2COOH+OH﹣∆B.配置银氨溶液:Ag++2NH3·H2O=Ag(NH3)2++2H2OC.向新制Cu(OH)2中加入乙醛溶液并加热:−−→CH3COO﹣+Cu2O↓+3H2OCH3CHO+2Cu(OH)2+OH﹣∆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 →+HCO3﹣19.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HX)=3.6×10﹣4,溶度积常数Ksp(CaX2)=1.46×10﹣10。

现向1L 0.2 mol/LHX 溶液中加入1L 0.2 mol/L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0.1 mol/LHX溶液中pH=1B.Ksp(CaX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C.该体系中,c(Cl﹣)=c(Ca2+)D.该体系中HX与CaCl2反应产生沉淀20.α,β,γ和δ4种生育三烯酚(见下图)是构成维生素E的主要物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α和β两种生育三烯酚互为同系物,β和γ两种生育三烯酚互为同分异构体B.4种生育三烯酚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4种生育三烯酚都难溶于水D.1 m ol δ生育三烯酚与溴水发生反应,理论上最多可消耗3 mol Br221.由一氧化碳、甲烷和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8.96L(标准状况),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测知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6.4g,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烷的物质的量为( )A.0.1mol B.大于或等于0.2mol,小于0.3molC.等于0.2 mol D.大于0.1mol小于0.3mol22.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4H x Cl y,其中x+y=10,已知该有机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则X可能为:①2,②3,③8,④10。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23.绿原酸(见右图)是一种有降压作用的药物,可由咖啡酸(一种芳香酸)与奎尼酸通过酯化反应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的分子式为C16H20O9B.绿原酸既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C.1 mol奎尼酸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molNaOHD.咖啡酸和奎尼酸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24.现有C2H2、CH3CHO、乙二醇三种蒸汽的混合物,已知含碳量为a%,则氢的含量为( )A .%12a B .%27a C .1%927aD .无法计算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6分)25.(12分)(1)写出由甲苯制备TNT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溴水与苯酚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8种环状的烃类物质:①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填名称,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棱晶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__种;③有机物X 、Y 均与立方烷具有相同的摩尔质量,其中X 属于芳香烃,且能使溴水褪色;Y 是烃的含氧衍生物,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可水解生成3种含碳的化合物,则X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Y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6.(12分)某工业废水含有下列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K +、Cu 2+、Al 3+、Fe 2+、Cl ﹣、CO 32﹣、NO 3﹣、SO 42﹣,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②另取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 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③另取溶液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可以确定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

(填化学式)(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的白色沉淀为__________。

(填化学式)(4)原溶液中所含的5种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CH 3CH 2CH 2CH 2OH 22724Na Cr OH SO −−−−→加热CH 3CH 2CH 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实验步骤如下:将6.0gNa 2Cr 2O 7放入100mL 烧杯中,加30mL 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 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 中。

在A 中加入4.0g 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

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 中溶液。

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 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