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 语文 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语文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心术苏洵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夫惟义可以怒士。
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养心。
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
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
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
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
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
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
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惠,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
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0题。
(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作揖(yī)、蠕动(rú)、角色(jiǎo)、衣钵(bō)B.侍候(cì)、谆谆告诫(hēng)C.纤细(qiān)、塑料(sù)D.洁癖(pǐ)、檄文(xí)、惆怅(cháng)、户枢不蠹(dù)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苍桑、渲泄、故纸堆、微乎其微B.气概、震憾、敲门砖、改弦更张C.抱歉、寥廓、进谗言、莫名其妙D.忌讳、精粹、接荏儿、哎声叹气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某网站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三成民众相信会出现“世界末日”,这表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很肤浅。
②中国是诗的国度,那些千古传颂的诗章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涵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③两汉以来,很多人在引用《论语》时“断章取义”,不惜曲解《论语》,用自己的学说附会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宫,建筑气魄宏伟,规划严整;装饰金碧辉煌,庄严绚丽;真有虎踞龙盘之势。
B.面对幼稚的儿童大讲美学与哲学,面对冷酷的暴徒大谈良知与道义,同样是对牛弹琴的不智之举。
C.两位资深出版人就出版业广受关注的话题夸夸其谈,他们的对话中既有经验分享,也有问题思考。
D.___先生对未来踌躇满志,他表示说总有一天他要挤进美国参议院或者竞争得克萨斯州州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巴西世界杯的日益临近,32强各队陆续进驻营地,迎接世界杯已成为展现足球强国风采的广阔舞台。
B.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近期都以大篇幅连续报道了___的组建与发展现状。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语言表达运用(21分)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徇.私\殉.情篡.权\编纂.缧.绁\果实累累.股肱.\气势宏.大B.践祚.\愧怍.撇.开\瞥.见淡.泊\啖.以重利巨贾.\余勇可贾.C.瞋.目\缜.密会.稽\会.计扛.枪\力能扛.鼎绷.带\绷.着脸D.漂.洗\漂.泊间.道\离间.刈.旗\自怨自艾.盗跖.\开拓.进取【答案】1。
B(A.xùn,cuàn\zuǎn,léi,gōng\hóng;B.zuò,piē,dàn,gǔ;C.chēn\zh ěn,kuài,káng\gāng,bēng\běng;D.piǎo\piāo,jiàn,yì,zhí\tuò。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窥知词阙因源永葆青春B.锱重瞳孔碟血触目惊心C.牵惹调剂社稷老羞成怒D.提挈敕免仓檁心灰意懒【答案】2。
C(A.阙——阕,源——缘;B.锱——辎,碟——喋;D.敕——赦,檩——廪)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地方政府在某些重大项目上如果觉得没有把握,就应该敬谢不敏....,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强拉一些企业进驻当地,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B.关于课堂教学改革,教育专家认为,始终静悄悄的“一言堂”式的课堂固然不正常,但教师的主导地位无法体现,闹得沸反盈天....的课堂也不应该成为样板。
C.新版《天龙八部》以大胆出奇的叙事结构、纵横捭阖....的战争场面以及令人荡气回肠的煽情表演征服了那些未看过原作的新潮观众的心。
D.县委书记和百姓拼车坐出租、一起吃大排档,市长请农民工吃羊肉泡馍,一些政府官员的新政举措如雨后春笋....,纷纷现身舆论醒目位置,引得民众一片质疑。
2021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2021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B.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C.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D.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2. 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引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
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会贻笑大方....。
B.“鲨鱼皮”(泳衣)的席卷之势,在世界体育用品制造业引起“公愤”。
由于各国选手对“鲨鱼皮”趋之若鹜....,使其成为其他竞争对手的“眼中钉”。
C.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
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D.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灾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在韩国教头金昶佰的带领下,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又在韩国的土地上继世界杯夺冠后战胜奥运会冠军韩国队,夺得金牌。
B.一份由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和中国火箭运载研究院总设计师刘竹生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火箭运载能力,已经足够保证完成绕月工程所需要的飞行器发射任务。
C.xx年世博会之所以在上海举行,是由于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世博会中大展拳脚,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
D.这家证券因不符合券商上市的新规定,上市申报材料已经被退回,其多年来上市的夙愿正变得遥遥无期。
4. 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一望而知其为画。
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
①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
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它是中国画技法之一,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1 3(共28页)

十中2021-2021学年(xuénián)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阐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后期,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一样,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者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
……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
〞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美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消费带来了四季季节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开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完毕以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
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
2021-2021学年下高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1-2021学年下高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册复习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凄怆(chuàng)迂曲(yū)慰藉(jiè)矫揉造作(jiǎo) ...B.讥诮(qiǎo)气氛(fēn)祈祷(qǐ)毋庸赘言(zhuì)....C.踌躇(chú)攫住(jué)胆怯(què)迥然不同(jiǒng)...D.汲取(jí)怂恿(sǒng)媲美(bì )驰骋想像(chěng)...2. 选出书写无误的一项()A 胜券在握迫不急待同流合污顺理成张B 维妙维肖原形必露漠不关心标新立异C 殉私枉法辐员广大辞不达意出神入画D 销声匿迹层峦叠嶂拭目以待心慌意乱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人们会突然觉察到,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的______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的气氛。
?过一次三峡,足可催人生出白发来的。
怪不得行人要和两岸的猿声同悲了。
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_______ ?西藏人在_______中听见了宇宙的呼吸声,他们早已接受人类并不伟大这一教义。
?原来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外,也要懂得________许多知识才行的啊!A.散发呜咽冥想排拒B.散布叹息冥想排斥C.散发呜咽思考排拒D.散布叹息思考排斥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B.能否再年轻一次,是每个人心中的渴望。
C.通过《雄关赋》一文的学习,我更加坚定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祖国是信心。
D..邮电部门做出了不用标准信封和不按标准书写就不予投递。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重庆人民大礼堂气势恢宏,构筑奇特,令人叹为观止。
....B、他学识丰富,才思敏捷,文过饰非,令人钦佩。
2021年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1)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2)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3)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分析下列比喻论证手法“鸦片”比喻:“烟枪和烟灯”比喻;“姨太太”比喻:(2)对第二段段意概括得不全面的一项是A.拿来主义者是如何占有、挑选的。
B.拿来主义者是如何使用和存放的。
C.拿来主义者是如何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
D.拿来主义者是如何区别对待文化遗产的。
(3)、“‘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4)、“拿来主义”者具有_____________的品质。
2021年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21年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语言文字使用1. 根据注音填写汉字,使词语完整。
元xiāo( )佳节míng( )刻特深万lài( )俱静体态丰yú( )百无聊lài( ) 九天云xiāo(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无立足之地下笔如有神打肿脸,充胖子不管三七二十一B.无巧不成书无立锥之地当面锣,对面鼓不见棺材不落泪C.无往而不胜无根不长草出污泥而不染闭塞眼睛捉麻雀D.物不平则名习惯成自然陈芝麻烂谷子不识庐山真面目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联盟秘籍敲猪杠撕心裂肺B.潦倒羁押豆腐渣顾影自怜C.彤云骨髓侯车室有口皆碑D.慈悲吟诵鸟兽散不落巢臼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年广药队具备了冲超实力,不过因为内部种种关系没能理清,最终功败垂成,建业队和绿城队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B.近年来,树葬、草坪葬等生态墓方式在成都受到部分市民的青睐,绿色殡葬业正方兴未艾。
C.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点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D.民间要求医疗改革的呼声不绝如缕,不过国家的医改方案总是“难产”,专家称这主要归因于权力和财力之争,各方利益难以均衡。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准确的一句是( )A.“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面对夜半琵琶,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音乐背后的辛酸和沧桑,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琵琶女和诗人的一腔幽怨。
对于千古名篇《琵琶行》(并序),作为老师首先必须是她的知音,否则又如何将其中的精彩教授给学生呢?B.什么是说明文的科学性呢?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反映准确就是科学的。
反之,就是不科学的。
C.江苏南通机场建成后,当地曾一阵欢喜,称“南通南通,不再‘难’通”。
但事实上,南通机场开航至今,一直陷入亏损境地,成为当地的一个沉重负担。
D.还有很多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表面粗糙,铁中杂有其他金属……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这种强调法度顺应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思想作为文化自新的一种体现,在汉代法律思想嬗变及传统社会法律思想确立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汉初,统治者在法律思想上明确提出了“以道统法”之说,表明黄老学说也肯定法律在治国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强调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时,要遵循“道”的原则和精神。
汉初黄老思想家对法家理论采取了较为理性的态度,既批判严刑苛法对社会关系的破坏作用,又认识到立法制刑、悬赏设罚具有分别是非、明辨好恶、审察奸邪、消弭祸乱的积极意义。
而道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所以汉初又提出“法随时变”的观点,这也与法家“法与时转则治”的理论相契合。
受黄老思想影响,汉初往往“木诎于文辞”者被重用,“吏之言文深刻,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口辩”“文深”甚至成为晋职的障碍。
黄老政治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居功至伟,但无为而治繁荣了经济的同时,也造成社会矛盾的不断酝酿、积聚。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进行了顺应时代的变革和创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黄老之学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变化,儒家思想进而渐兴。
当然,儒家思想也需要有一个调整自身、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因此只能暂且权以“缘饰吏事”,新秩序暂告缺失使得法家思想所受束缚骤然减少,在由道法转为儒法的过渡期内重被释放。
武帝开始“独任执法之吏以治民”,强调遵守法律,维护法制的权威。
凭借制度化得以保留下来的文吏(秦汉时期深受法家理念影响的官吏)群体最先对“拯救时弊”“顺应世变”作出回应。
他们源自法家的底色重又显现出来,“重厚长者”不得不让位于能吏。
此期儒法两家还未能相互吸收整合完毕,到宣帝宣扬“汉家历来以霸王道杂之”已经充分表现了儒法由外在彼此独立向内在一体发展的趋势。
随着儒法思想由外在对立到内部融合,“儒法合流”不断深化,“修经明学”务在“轨德立化”的儒生和起于“刀笔筐箧”长于“优事理乱”的文法之吏自然也处于不断的融合之中。
随着儒学的复兴,王朝政府向儒生敞开了大门,越来越多的儒生充任各级政府官员,官员的技能和成分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随着儒学渐兴,政府中也存在文法之吏改学儒术的现象,文吏之所以转学儒术,既有外部政治、文化环境的压力,也有内在精神价值的追求。
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经术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公卿大夫们明显彬彬儒雅起来,社会风尚也悄然转向,文法之吏如果不甘愿被排斥于以儒学为主干的文化氛围之外,便必须选择认同儒术。
以文法律令为文化背景的吏员,在他们已经适应了当时的政治生活,有的甚至已居高位的时候,依然花费精力补充修习新贵之学,自然是因为儒学之风大盛,以儒术为名目的选举及其所开辟的仕进之途更为光明和诱人。
总体来看,汉代法家政治的实施始终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汉初表现为黄老政治包裹着法家思想,而后则嬗变为“霸王道杂之”的儒法合流。
法家思想虽为后世所沿用却再也没有取得主导性的地位,讲求为政以德、执两用中等的儒家思想与系统性和实践性强的法家思想与制度的结合,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核和价值诉求。
(摘编自李巍涛《“法与时转则治”:汉代法律思想的嬗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法家的严刑苛法既对社会关系有破坏作用,但也具有消弭祸乱等积极意义。
B.“法随时变”的观点与法家一些理论相契合,也遵循了“道”的原则和精神。
C.黄老政治主张无为而治,但后面不再适应社会变化,即很快被儒家思想替代。
D.文吏转学儒术,是因为儒学渐兴及以儒术为名目的选举及仕进之途光明诱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门见山,通过引用文句,指出汉代法律思想的嬗变是顺应时代的变化。
B.文章辩证分析了黄老政治在经济恢复时的重要作用,也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
C.文章按时间顺序比较分析了黄老思想、法家思想、儒家思想的不同和作用。
D.文章所论汉代法律思想嬗变,对今天依法治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初,黄老“无为而治”学说之所以能发挥积极作用,是因为当时最需要休养生息。
B.汉初,文辞木诎的重厚长者往往被重用,“口辩”“文深”的法家文吏则晋职困难。
C.在汉代法律思想的嬗变中.法家思想曾一度被释放,但始终没有取得主导性的地位。
D.汉武帝促成了黄老道法向儒法的转变,自此儒法两家从彼此独立最终走向相互融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谈及古建资源保护的不足,当然可以找出太多的理由与现实原因,资金不足、产权纠纷等等。
但一切事在人为,就古建保护而言,当前最需要解决的当是摆正意识的问题。
讽刺的是,与大量传统古建筑、古村落遭致冷落相比,当前不少地方在修建仿古建筑、挖掘地方历史资源上,似乎又并不缺乏热情与投入。
这再次反映了古建筑的保护,可能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对于古建历史价值的认识不足,自然会影响到地方在投入上的偏好。
事实上,从功利的角度而言,强化古建保护,也是为地方的未来进行投资。
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古建筑、古村落的稀缺性将愈发突显,无论是作为旅游资源,还是历史文物资源,其价值都将提升。
梁思成有言:“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会它的宝贵。
”反之,无视古建筑价值,肆意毁坏它们的代价,越往后也将越发体现出来。
(摘编朱昌俊《莫让古建因缺乏保护意识而消亡》,《光明日报》2016年8月18日)材料二:山西的平遥古城是明清时期城市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票号的发祥地,在中外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995年6月15日,国家文物局开会“审议推荐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其中包括苏州园林、辽宁牛河梁遗址、丽江古城等,平遥古城没有被列入书面推荐名单。
郑孝燮拍案而起:“为什么平遥不能进入名单?它体现的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汉族文化,贯穿着封建礼制的规范,形成了讲求方正、对称、中轴、主次及等级关系的城市布局形制,并特别突出了晋中地方民居的建筑特色。
不是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么?我们中国这样有特色的古城已经不多了。
”他还引用了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保持古城特色的平遥县城规划》一文中的题言:“妥保斯城,务使旧城新貌,两不干扰。
”郑孝燮的这些观点得到了赞同,平遥古城得以被申报,并最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摘编自《百年风雨护古城——追忆“古建卫士”郑孝燮》,《光明日报》2017年1月26日)材料三:在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上,当前我们主要应该警惕认识上的大问题,认为保护世界遗产,经济效益就大大地有了,“摇钱树”的思想很明显。
在这样的认识下,势必就会出现开发利用过度,或者错位利用,忽视保护,不断出现建设性破坏的种种问题,甚至有的世界遗产竟然搞出股票上市,或者转包、出售经营权等等非常错误的做法。
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问题,我们不仅需要有识之士,尤其需要“有识之官”。
当然,这里面不仅要解决认识问题,也有个立法约束的问题,现在我国保护世界遗产的法律还不够完备,各地还需要出台一些具体的实施细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议政与建言”周刊郑孝燮建言2017年7月1日)材料四:在新兴城镇化大迈进的当下,城市拆迁有指标,古建筑保护无指标是普遍现象。
事实证明,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并不矛盾。
和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相比,中国现存古老建筑的数量和漫长的历史惊人地不成比例: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建于公元857年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最著名的山西应氏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
在中国历史上见于文字记载的建筑中,能够保留下来的比例极低,今天依然能够使用的更是屈指可数。
随着大量西方风格的摩天大楼、住宅社区日益遍地开花,如何保护古老建筑的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主任葛剑雄近日撰文指出,保护古建筑是中国自古以来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中国古建筑保护依然困难重重。
相较国外,现在有许多国家在古建筑保护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古建筑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生活,是文化灵魂的殿堂,是不同文化多样性的表征。
古建筑给予我们现代人的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文化的传承,还有一个民族灵魂的寄托和自信心。
古建筑保护于你,于我,于任何人都是一种历史责任。
(摘编自《如何处理好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建筑网”2016年5月19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现存古建筑的数量和我们的漫长历史及古老文明不匹配,中国古建筑保护是一个自古以来的难题,主要问题不是资金不足,而是保护意识不强。
B.“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会它的宝贵。
”这句话说明随着时间推移,古建筑的稀缺性将愈发突显,其旅游资源及文物资源价值都将提升。
C.在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上,要纠正保护就是为了经济效益的“摇钱树”思想,对世界遗产不能过度开发利用,更要反对转包、出售经营权等错误做法。
D.不同时代的古建筑会呈现出不同时代的文化样式;优秀的古建筑也是寄托、安放文化灵魂的殿堂,会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保护古建筑人人有责。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前不少地方在修建仿古建筑等方面有着较高热情与投入,这反映出这些地方官员对于古建的价值认识不足,定程度上存在不当的政绩观。
B.平遥古城是明清时期城市的典型代表,在中外金融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没有郑孝燮的力争,它就会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失之交臂。
C.郑孝燮认为平遥古城的布局形制体现了儒家重礼尊礼的汉民族文化特点,并突出了晋中地方建筑特色;引用陈从周教授的题言在于强化自己的观点。
D.在城镇化、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的当下,中国古建筑保护困难重重,因此,在修建西方风格摩天大楼的同时,在古建保护上也要学习借鉴西方国家。
6.当前,怎样才能有效保护中国古建筑?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吴召儿孙犁我们的机关搬到三将台,是个秋天,枣儿正红,芦苇正吐花。
我们来了一群人,不管牛棚马圈全住上,当天就劈柴做饭,上山唱歌,一下就和老乡生活在一块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