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题目(修改)
机电一体化系统项目教程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项目教程课程设计1. 课程介绍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知识,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项目的设计与实现。
通过实际操作项目,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开发和创新能力。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能;2.熟悉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知识的应用;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发展动力。
3. 课程大纲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3.1 预备知识•机械原理•电子技术基础•控制原理•编程基础3.2 课程设计•选题与方案设计•机械部分设计与加工•电子控制部分设计与调试•系统集成与测试3.3 团队合作•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分工合作•有效沟通•解决问题3.4 创新与发展•学术研究•产品实践•创业方向探索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4.1 课堂讲授介绍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能,讲解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知识的应用。
4.2 课程设计及实践操作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引导学生掌握机械部分和电子控制部分的设计方法和技能,包括物理原理、CAD绘图、工程制图、机械加工、电路设计、单片机和传感器应用等方面。
4.3 实验室操作组织学生到机电设备实验室进行设备操作与实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系统测试和诊断故障。
4.4 团队合作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设计和实践操作,每个小组要有明确的分工,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5 学术研究提供机电一体化系统相关研究文献,鼓励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进一步研究,培养学生创新与发展能力。
5. 课程考核本课程的考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课堂考核平时考核包括听课情况、课堂圈子等。
5.2 课程设计根据课程设计进行课程成果评估。
5.3 实验室操作根据实验操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5.4 课题论文根据完成的课题论文进行评估。
6. 课程参考书目•《机械原理》•《电子技术基础》•《控制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7. 结语机电一体化系统项目教程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知识,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和发展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2阶段练习题

第二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三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直线光栅传感器属于()数字信号传感器。
A、增量码B、绝对码C、BCD码D、格雷码2、在控制感性负载器件的直流功率接口中,为了保护功率管需要接入保护()。
A、电感B、电阻C、二极管D、电容3、为了消除A/D转换期间由于信号变化产生误差,需要采用()电路。
A、放大B、采样保持C、模拟开关D、分压4、晶体管作为无触点开关,其导通电阻和开路电阻,依次应该()。
A、前大后小B、前大后大C、前小后小D、前小后大5、设计键盘程序时要考虑()。
A、消抖功能和延时功能B、单次响应和延时功能C、单次响应功能和消抖功能D、延时功能和批处理功能6、过零比较器常用于对信号的()。
A、电平转换B、整形C、放大D、阻抗匹配7、有源滤波器比起无源滤波器,带负载能力依次()。
A、前强后弱B、前弱后强C、前弱后弱D、前强后强8、按信息传递方向分有两种接口,它们是()。
A、机械接口和物理接口B、人机接口和机电接口C、无源接口和有源接口D、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9、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依据对信号的()频率确定。
A、传送B、变换C、采样D、放大10、在计测系统中如果需要滤除信号中的高频干扰应该使用()。
A、低通滤波器B、比较电路C、微分电路D、高通滤波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机电接口的功率接口中常用的驱动元件有()。
A、功率晶体管B、晶闸管C、功率场效应管D、固态继电器2、以下哪些是数字滤波算法()。
A、算术平均滤波B、RC高通滤波C、RC低通滤波D、滑动平均滤波3、传感器的非线性补偿采用的软件方式包括()。
A、定时法B、计数法C、计算法D、查表法4、光电编码盘在系统中一般用于测量()。
乒乓球捡拾器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乒乓球自动捡拾机姓名:孔维邈()杨坚()孔维邈()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 机制123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6.01.13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前言 (2)乒乓球自动捡拾机设计摘要:本乒乓球自动捡拾机收到外部信息时,会自动的去定位乒乓球,同时检测障碍物并避开。
执行装置采用皮条与桶相结合的结构,在异步电机转动时,执行机构会将乒乓球压入装球装置。
在运动员在需要球或装球装置装满球时,运动员会去换下装球的桶。
本乒乓球捡拾器是一款适用于各地区中、大型乒乓球训练基地和训练学校的专业机器。
关键词:乒乓球;捡拾机;设计1 前言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无数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为祖国带来了无数的荣誉,这些都是和乒乓球在我国的普及是息息相关的。
在全国各地业余乒乓球训练基地和乒乓球学校随处可见,专业的乒乓球训练基地和学校也越来越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乒乓球的训练也越来越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
乒乓球发球机的出现、利用计算机进行乒乓球运动轨迹分析等,这一系列的出现都使乒乓球运动员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取得更好的成绩。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量散落在地上的乒乓球。
而人工的拾取乒乓球,一次两次之类的还好,但是一旦拾取多了,拾取球的人腰酸背疼不说,而且其效率也不尽如人意。
于是乎,乒乓球拣拾器的相关设计便成为了一个问题。
但目前为止,国内外市场上还没有乒乓球拣球机器的出现。
没有专门的相关人员去投入到这个项目的研发中。
但是这个项目的未来前景可以说是一片光明。
专业乒乓球拣球机可以应用在业余或专业的乒乓球训练基地或训练学校。
使用专业乒乓球拣球机可以大大减少乒乓球训练基地或学校的工作人员和运动员拣球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是运动员可以更好的投入到专业的训练当中,从而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本乒乓球自动捡拾机收到外部信息时,会自动的去定位乒乓球。
执行装置采用皮条与桶相结合的结构,在异步电机转动时,执行机构会将乒乓球压入装球装置。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运用机电一体化的知识,完成一台具有完整机电一体化系统体系结构的机械及其控制系统。
通过本课程设计,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能,以及掌握系统设计、机械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设计任务设计一台模拟生产线过程的机械并配备相应的控制系统,以完成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生产任务。
设计的机械应能够具备多种功能特点,例如自动分拣、切割和堆垛等工作,同时具备跟踪控制,安全保护,维修与调试等多种功能。
设计原则1.设计应具备先进性和实用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2.系统应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因意外故障导致的生产线停顿率。
3.应达到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双重要求。
4.充分考虑机械、控制系统整体的设计与集成,确保实现机电一体化效果。
设计流程1.确定设计要求,明确机械和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及性能标准。
2.进行市场调研,确定可行的方案,考虑机械与控制系统的整体集成,保证机电一体化的效果。
3.进行机械结构设计,包括3D模型设计、零件图纸绘制与操作方案的设计等。
4.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涉及电气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PLC控制器的编程、人机界面的设计等环节。
5.进行机械和控制系统的联调,调试并运行检测。
6.进行测试和试验,在实际生产环境下检验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7.进行方案评估和效果分析,优化系统设计。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机械部分和控制系统部分。
机械部分1.确定机械的结构设计方案。
2.设计机械的3D模型。
3.绘制机械零部件图纸。
4.设计机械操作方案。
控制系统部分1.设计电气电子控制系统方案,包括传感器、执行器、驱动器等控制元件的确定。
2.对PLC控制器进行编程。
3.设计和实现人机界面系统。
4.调试控制系统的各个部分,并进行系统集成测试。
设备说明机械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1 传送带宽度1500mm,长度10000mm 12 自动分拣系统– 13 切割系统进口激光数控切割机 14 堆垛系统最大承载1000kg 1控制系统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1 PLC控制器– 12 人机界面设备– 13 传感器–104 执行器–105 控制柜– 1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6 电缆线–若干总结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个相当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综合运用机械、电气、电子、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知识。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城市护栏自动清洗机

X X 大学《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综合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城市护栏自动清洗机设计组长:设计成员: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2 年2 月21日至2012 年6 月8 日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2012年2月任务分配目录第1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5)1.1 目前国内外同类技术的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及趋势 (5)1.1.1 目前国内外同类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应用 (5)1.1.2目前存在的问题: (7)1.1.3 发展趋势: (7)1.2护栏自动清洗机的经济性及市场前景 (7)1.2.1经济性 (7)1.2.2市场前景 (7)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9)2.1 动力源的选择 (9)2.2 驱动电机的选择 (9)2.3 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式 (10)2.4 调速器的选择 (10)2.5 导向装置的设计 (11)第3章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 (12)3.1 小车行走系统的总体设计 (12)3.2 小车行走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13)3.2.1电动机的选择 (13)3.2.2 确定行走装置的总传动比 (15)3.3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6)3.3.1 齿轮设计 (16)3.3.2 轴的设计 (19)3.4 清洗装置的设计 (21)3.4.1 毛刷的选择与安装方式 (21)3.4.2 清洗装置的基本设计计算 (22)3.4.3 水泵的选择和计算 (22)3.4.4 洗涮装置各部件和材料的选择 (24)3.4.5 制动装置的选择 (24)第4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26)4.1 毛刷的安装及转动方向的确定 (26)4.2 控制系统的设计 (26)4.3 电动机调速系统的选择 (27)4.4 报警系统的设计 (31)第5章结束语 (32)参考文献 (33)致谢 (34)摘要针对城市道路护栏难以清洗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龙门框架分离式护栏清洗机本体结构,作业时清洗机跨立在护栏上,实现对护栏和支墩的全面清洗。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44340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课程总学时/学分:32/2 (其中理论28学时,实验4学时)课程设计时间/学分:1周/1学分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一、设计任务及目的本次设计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的,属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中机电方向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和目的是: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包括参数的选择、传动设计、零件计算、结构设计、计算机控制等培养系统分析及设计的能力。
2、综合应用过去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
3、训练和提高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运用设计资料、标准和规范,编写技术文件(说明书)等。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了解和掌握PLC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的应用;2、采用微型计算机(包括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主要考虑计算机的选择或单片机构成电路的选用。
3、选用驱动控制电路,对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主要考虑电机的选择及驱动力矩的计算,控制电机电路的设计。
4、精密执行机构设计。
主要考虑数控机床工作台传动装置的设计问题;弄清楚机构或机械执行的主要功能(如传递运动、动力、位置控制、微调、精密定位或高速运转等),进行力(力矩)、负载功率、惯性(转动惯量)、加(减)速控制和误差计算。
提出装配图和零件加工图。
提出对电机驱动和计算机控制要求。
5、采用传感器进行反馈控制或作为测量敏感器件。
6、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根据课程设计指导书,设计题目不尽相同,并不一定要对上面的内容面面俱到,但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训练,则尽可能多涉及一些。
三、设计需运用的基本理论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机电控制技术、机电控制理论基础、可编程序控制器、机械工程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四版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四版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背景及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现代制造业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它将机械、电气、电子、传感器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流程。
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让学生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掌握机电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2. 设计要求2.1 设计目标设计一个具有自动化、智能化、高效率、高精度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要求满足以下功能:•具有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完成生产流程;•具有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控制设备,能够实时获取生产状态信息并进行控制;•具有高精度的精确控制能力,能够保证生产质量和效率。
2.2 设计内容•机械设计:设计一个包含多个部件的机械系统,实现物料转移、加工、成品分离等操作。
根据机械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适当的运动轨迹、速度、力学参数等。
•电气设计:设计配备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实现对机械系统运动、物料流动等各方面的控制。
电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噪声、电磁兼容性、安全可靠性等。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机械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的集成控制器,实现对整个机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控制系统需要具有高精度、高响应、高鲁棒性等特点,能够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2.3 设计要求•机械系统应具有适当的小型化性质,易于搬运和维护;•电气系统应具有良好的隔离性,保证安全和避免电磁干扰;•控制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3. 设计步骤3.1 设计方案确定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机械系统、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包括机械系统的结构布局、传动链设计、电气系统的元件选型、电路设计和控制系统的算法设计等。
3.2 细节设计在确定了整体方案后,对各个系统进行细节设计,包括机械系统的部件设计、电气系统的布线设计、控制系统的编程等。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邓春岩编著UESTC 机电工程学院第一章绪论1.1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目的机电一体和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需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独立进行机电结合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是:1)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分析、拟定和比较的方法。
2)对机械系统进行设计,掌握典型传动机构和导向机构等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和选用方法。
3)掌握控制用电机的工作原理,能够对控制用电机、驱动器进行计算与选用。
4)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掌握典型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思路。
5)根据系统的要求,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选用方法。
6)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初步建立“系统设计”的思想。
7)训练学生应用手册和标准、查阅文献资料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课程设计的内容应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测量仪、自动检测仪、全自动洗衣机、电子秤、自动售货机、家用智能装置等。
设计的内容需包扩:机械系统的设计;执行元件的计算与选择;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选择、电路的设计和软件的设计;传感检测的选择与电路的设计等,根据专业性质的差异,可以适当调整相应部分设计工作量。
本次设计任务是CNC二维工作台的设计,主要包括:机械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控制电机的计算与选择、驱动器的选择与接线图的设计。
1.3 课程设计的原始数据试设计一个用于在水平面内(XOY平面)进行切割的CNC二维工作平台。
切割刀位于Y方向工作台上面,其受力点(X、Y方向的轴向载荷)到Y方向丝杠轴心线的距离为100mm。
其它参数见下表:表1.1 大题目及其参数项目名称大题编号一二三四五六备注行程 mm 500³500500³400500³300400³400400³300300³300X*Y方向的行程X丝杠转速n1200 150 120 80 50 50 单位: r/minY丝杠转速n2200 150 120 80 50 50 单位: r/min理论定位精度δ30 25 20 15 10 5 单位:μm表1.2 小题目(方案)及其参数方案项目名称方案编号ⅠⅡⅢⅣV VIX方向轴向载荷(N)F15000 4500 4000 3500 2000 1200Y方向轴向载荷(N)F24000 3500 3000 2500 1500 1000X方向工作台滑板及组件重量(N) 1000 900 800 700 600 400Y方向工作台滑板及组件重量(N) 600 500 400 400 300 200表1.3 控制实现的轨迹方案项目名称方案编号1234二维平台编程控制的轨迹NSCL注:CNC二维工作平台设计题目共五个大题目,每个大题目下面又有三个小题目(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4
序
题目
伺服系统控制类型①
坐标轴②
行程范围③
号
步 进 直 流 交 流 X Y Z 500mm 1200mm
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正确设计总体方案, 分析具体问题、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题目要求:
四工位组合机床由四个工作滑台,各带一个加工动力头,组成四个加工工位。除了四个
加工工位外,还有夹具、上下料机械手和进料器四个辅助装置以及冷却和液压系统共四部分。
工艺要求为由上料机械手自动上料,机床的四个加工动力头同时对一个零件进行加工,一次
→缩回→右移→ 原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类设计题目(13-24):钻削加工控制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 田林红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大学生在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专业课学
习后,进行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总的目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对所
3:培养形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工作打好基础。
4:有关问题按课程设计大纲要求进行。
五、参考资料:
1.姜培刚编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2004 年 9 月
版)
2.黄筱调等编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3. 赵松年、张奇鹏主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编写工作。 4、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培养正确地设计思想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河南科技大学自考办 2009 年 10 月 20 日
第一类设计题目(1-12):机械手及控制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 田林红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大学生在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专业课学
习后,进行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总的目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对所
指导老师 田林红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大学生在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专业课学
习后,进行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总的目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对所
学课程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检查复习和提高,并运用所学理论,通过调研,设计一个
机电控制方面的课题,受到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理论解决
三、设计内容及安排:
1)熟悉任务,查阅资料。
2)进给系统设计计算。
3)画出进给系统装配图,1 号图纸。
4)画出硬件电路图,2 号图纸。
5)整理设计说明书,答辩。
四、 要求:
1:上述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完成,绝不走过场。
2: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独立查阅资料,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会检索
查阅资料,使用资料的能力,严禁抄悉,不求甚解。
具体问题的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点:
1、通过检索查阅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及参考资料,培养起学生检索查阅资料、使用资
料的方法和能力。
2、通过回顾查阅课程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的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专业课知识,培养学
生根据实际问题正确设计总体方案, 分析具体问题、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一、 题目要求:
设计一套铣床伺服进给系统,伺服进给系统如表一①,坐标轴如表②,行程范围如表③。
★ ★
★ ★
驱动系 统类型
②
工序的动作要求③
液 压 控 原位→1、2 工位工 原位→1 工位工作→SQ1
制
作→SQ1、 SQ2→1、 →2 工位工作→SQ2→3 工
2 工位停止→3、4 位工作→SQ3→4 工位工
工 位 工 作 → SQ3 、 作→SQ4→原位
SQ4→原位
★
★
★
★
★
★
★
★
★
★
★
★
第四类设计题目(31-48):数控铣床伺服进给系统设计
3:培养形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工作打好基础。
4:有关问题按课程设计大纲要求进行。
五、参考资料:
1.姜培刚编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2004 年 9 月
版)
2.黄筱调等编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3. 赵松年、张奇鹏主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所学课程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检查复习和提高,并运用所学理论,通过调研,设计一
个机电控制方面的课题,受到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理论解
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点:
1、通过检索查阅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及参考资料,培养起学生检索查阅资料、使用
资料的方法和能力。
2、通过回顾查阅课程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的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专业课知识,培养
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正确设计总体方案, 分析具体问题、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题目要求:
用表一①控制一条多工位加工线,本设计中的各动作由 表一② 驱动,其中第三
工位的头道工序为钻孔。此工序的动作要求如下: 表一③
三、设计内容及安排:
1)熟悉任务,查阅资料。
2)画出加工过程流程图,2 号图纸。
3)画出表一①控制的电气原理图,2 号图纸。。
学课程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检查复习和提高,并运用所学理论,通过调研,设计一个
机电控制方面的课题,受到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理论解决
具体问题的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点:
1、通过检索查阅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及参考资料,培养起学生检索查阅资料、使用
资料的方法和能力。
2、通过回顾查阅课程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的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专业课知识,培养
加工完成一个零件,通过下料机械手自动取走加工完的零件。此功能要求如下: 表一③
三、设计内容及安排:
1)熟悉任务,查阅资料。
2)画出加工过程流程图,2 号图纸。
3)画出表一①控制的电气原理图,2 号图纸。。
4)画出四工位组合机床装配图,1 号图纸。
5)完成加工程序设计。
6)整理设计说明书,答辩。
四、 要求:
4)画出钻削机床装配图,1 号图纸。
5)完成加工程序设计。
6)整理设计说明书,答辩。
四、 要求:
1:上述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完成,绝不走过场。
2: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独立查阅资料,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会检索
查阅资料,使用资料的能力,严禁抄悉,不求甚解。
3:培养形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工作打好基础。
4:有关问题按课程设计大纲要求进行。
五、参考资料:
1.姜培刚编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2004 年 9 月
版)
2.黄筱调等编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3. 赵松年、张奇鹏主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表2
序
题目
系统控制类型①
号
继电器 P 单
1:上述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完成,绝不走过场。
2: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独立查阅资料,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会检
索查阅资料,使用资料的能力,严禁抄悉,不求甚解。
3:培养形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工作打好基础。
4:有关问题按课程设计大纲要求进行。
五、参考资料:
1.姜培刚编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正确设计总体方案, 分析具体问题、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题目要求:
机械手在专用机床及自动线上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搬运或装卸零件的重复动作,以
实现生产自动化。本设计中的机械手各动作由 表一② 驱动,并由电磁阀控制。具体
动作顺序是:
表一③
三、设计内容及安排:
1)熟悉任务,查阅资料。
2)画出加工过程流程图,2 号图纸。
SQ2→快退→SQ3→放松 SQ2→延时 10s→快退→
→原位
SQ3→放松→原位
★
★
★
★
★
★
★
★
★
★
★
★
第三类设计题目(25-30):四工位组合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 田林红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大学生在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专业课
学习后,进行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总的目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对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2004 年 9 月
版)
2.黄筱调等编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3. 赵松年、张奇鹏主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表3
序
题目
号
系统控制类型①
继 电 器 PLC 单
与接触
片
器
机
25
★
26
四工位组合
27
机床系统设
28
★ 计
29
30
与接触 L 片
器
C机
13
★
14
15
16
★
17
钻削加工电
18 气控制系统
19
★ 设计
20
21
22
★
23
24
★ ★
★ ★
★ ★
★ ★
驱动系统 类型②
气液 动压 控控 制制 ★ ★ ★
★ ★ ★ ★ ★ ★ ★ ★ ★
工序的动作要求③
原位→夹紧→延时 10s 原 位 → 夹 紧 → 快 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