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

合集下载

玉文化的内涵

玉文化的内涵

玉文化的内涵玉的经济价值为它物所不及,可谓之“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

玉的文化就是中国七千多年的文化,它是唯中国深奥的一种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有关她的趣闻,更是丰富多彩,光怪陆离,足见中华民族爱玉至深至诚、至迷、至痴。

因此而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用玉观念,这就是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

玉的美学价值:中华祖先爱玉,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稀有或色泽美丽的外观,而是有着更深一层的美学价值:因为玉凝结着人们深深的感情——对故乡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

这种恋乡怀祖之情,培养了中华民族的人格,孕育着中国传统美学;这个美的传统,一直沿续了数千年,始终焕发着不朽的光彩。

玉作为装饰品,作为信物,作为法器,作为礼物,都是实用的,都与人类息息相关。

玉的美感源于此,终于此。

玉的美学追求歌颂的,是自然的象征,它是天、地、虹、日、月,是中国的宇宙观念。

它是精神,是意念,是理想,更是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和升华。

“和氏之壁”,讲述的何尝是一块玉的故事!歌颂的未必只是卞和识玉的才智,他为了一块“楚山璞”而不畏刖刑,失双脚!多么感天动地的精神!这是在讴歌我们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也是从几千年前哲人口中发出的谆谆告诫:“识物,识人!”“完璧归赵”,记载的何尝只是蔺相如出使秦国的故事,它颂扬的是一种玉的精神,是人类恪守信约的美德和舍生取义的情操。

“玉不琢,不成器”。

这句话已超越出咏物范围,而成了早就人才的箴言。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正是玉美的“人化”,它象征高尚的人格,君子的气节,优秀的品德,以及生活的理想,玉的美在深化着人的灵魂。

玉,因其质美,色美,触美,音美,而在石中称王,为人们所喜爱。

玉器工艺是生活的艺术。

它的美是装饰的美、创造的美,自然的美,东方的美。

玉的保健功能:我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古人视玉如宝。

据传,朝朝代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嗜玉成癖如宋徽宗;含玉镇暑如杨贵妃;持玉拂面如慈禧太后……祖国古籍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

玉文化

玉文化

有收藏者称其为发箍。
• 玉兽形玦, • 高15.4cm,宽10.5cm, 厚4.5cm。 •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玦 以青黄色玉料制,表面有 多处色斑。整体为环形, 一侧有一开口,未断开。 开口一端为兽首,另一端 为兽尾,兽身屈而成环, 颈部有二小孔。 • 目前,多处红山文化遗址 中出土了这类器型,它表 现的是一种神化了的动物, 反映了较大范围的动物崇 拜
• 从殷商开始,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工艺 美术新时代登上了华夏民族的玉坛,才出 现了称誉世界的“东方艺术”,才形成了 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玉器史,成为中华民 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 类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面经染色呈漆黑色, 器身扁而长,一端略宽,有 刃,另一端有一孔。圭两面 皆有纹饰,一面中部为阴线 兽面纹,兽面的上、下方分 别饰阴线绳纹及成组的凸线, 另一面的主体纹饰同前一面 大体相同,下方有一组凸线 构成的变形兽面纹。目前为 止,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有 类似凸线纹饰的玉圭,对这 件玉圭的制造年代,学者多 有推测,一些学者认为,玉 圭应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作 品。
•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 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中 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使玉具有了不 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 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 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 要构成部分。 • 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 比的神秘宗教意义。而由于玉的外表及色泽,人 们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 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 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因此,玉是东 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 物质根基。
• 玉立人,新石器时代含山 文化。 • 玉料因受沁呈鸡骨白色。 玉人作立状,方头,以阴 线方格纹刻划出冠,大眼, 三角形鼻,大嘴,唇上有 须,两耳垂处各有一圆形 钻孔。双臂贴胸而抱,十 指分开,腕部有阴刻衣纹。 束腰上雕出斜纹带饰。双 腿间有缝隙,雕出脚趾。 此玉人比例匀称,雕刻刀 法简练,展示出古人部分 服饰的简貌,也反映了江 淮地区史前时期匠人们的 雕刻技能,为迄今所见新 石器时代最完整的直立玉 人。

四大美玉古色古香中国玉文化

四大美玉古色古香中国玉文化

4、玉器具有无穷的魅力,她能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 不同时代的人们所接受。数千年来,人们对玉的崇拜、 崇敬和热爱未曾改变,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普通百姓。
二、古玉器的价值和功能
1、政治功能:古玉器为等级制度的物化。出
土玉器基本上出自有身份和地位的大中型墓葬中,春 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6种不同地位的官员 使用6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王执镇圭、公执桓圭, 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从秦 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 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如玉带制度 。
中国玉文化
玉的定义
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并不只是其在 矿物学上的意义。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 特性。凡具有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 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 都被认为是玉。 中国玉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 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在中国玉矿分为三 大板块:一是我国东北、内蒙古延伸至俄罗 斯地区;二是我国江浙地区一直到台湾;三 是新疆、西藏和青海地区。 我国四大美玉:新疆和田、河南独山、辽宁 岫岩、陕西蓝田。
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温润如玉”的君子最高准则 “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 “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 “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 “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 “守身如玉”的爱情坚贞执着 “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去精神
2、经济价值:成为敛财手段,是显示富贵 的一种标志。
1)商周时期,以玉为币,用于交换或作为贡品。 2)西周,‘‘玉璋价值80明”相当于10块农田 价格。 3)春秋时期,名贵玉器价值连城,出现以玉熄 战事,以玉求宽释,以玉得官爵,以白玉为币。 4)宋代,已有玉肆经营玉器。 5)明代以后,玉器商店更多。 6)至清代,玉器身价普遍升高,有古铜旧玉无 身价之说。

中国玉文化

中国玉文化

明代玉器
明代玉器继承了宋元的特点,造型粗犷,多 以日常为题材,胎体较厚,镂雕用法广泛, 平面雕两层花,俗称;【花上压花】。装饰 线条刚进利落,棱角分明,不拘小节。
从作品中能感受到曹学芹对玉本身的 喜爱



这一部恢宏的巨著本身写的就是一块“玉”, 曹雪芹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了一块通灵宝玉。这块 玉大如雀卵,可大可小,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 花纹缠护,这正是玉典型的特征。把玉的形、色、质、 美表现的淋漓尽致。金玉缘主人公叫贾宝玉,通灵宝 玉佩在身上,莫失莫忘,不离不弃,是贾宝玉的命根 子。而另一位女主人公叫林黛玉,又是玉,一个是良 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还 有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就是妙玉,又是一块玉。曹雪 芹在判词中写“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玉带 林中挂”倒过来念,就是林黛玉,写妙玉“可怜金玉 质,终陷泥草中,”把妙玉比为金玉质。在小说中, 与宝玉同辈的贾府的男人中,都是以玉字偏旁的字命 名的,如贾琏、贾珍、贾环、贾瑞、贾琮、贾琉等等。 小说描写贾府时说到:“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 马”。其他描写玉的诗句有“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 可幸下瑶台”,在“世外仙源”中有“香融金谷酒, 花媚玉堂人”的句子,在“有凤来仪”中有“秀玉初 诚实,堪宜待凤凰”的句子,林黛玉题帕诗中有“抛 珠滚玉只偷衫,镇日无心镇日闲”的句子,还有“半 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的句子,探春有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消魂”的句子,贾宝 玉有“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的句子, 薛宝钗有“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的句 子,史湘云有“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的句子。在海棠诗社中,用玉的风骨、玉的精神、玉 的美丽来比喻白海棠。同时也显示每个人不同的思想 感情和性格特征。 玉文化 4、以中国传统玉文化的研究为起点,结合作者对通灵 宝玉的诞生与历劫的描述的研究,是进行红学研究的 一个重要的有效的途径。由于《红楼梦》博大精深, 历史、文学、政治价值巨大,国际上成立了许多红学 研究的学术组织,但这些组织的研究者大都是文学、 历史、政治和社会科学的学者,较少有玉学专家来参 与这项研究。笔者认为这可能正是红学取得新的进展 的途径[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寓意与象征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寓意与象征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寓意与象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器一直被视为珍贵的象征和重要的文化遗产。

玉器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它们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寓意与象征,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一、天人合一的象征中国古代玉器常被视为天人合一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的观念中,天地万物是相互连接且不可分割的整体。

玉器的质地瑰丽,通透明亮,被认为是由天地精华凝聚而成。

玉器中常见的图案如云纹、龙纹等也折射出中国古代人们对天地、自然以及君子之德的追求。

二、吉祥寓意的象征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玉器中常见的瑞兽、如意、蝙蝠等图案被认为是能带来好运和幸福的象征。

例如,瑞兽象征着吉祥和平安,如意象征着心想事成,蝙蝠象征着幸福和福寿绵长。

因此,中国人在重要的场合如婚礼、寿宴等庆典活动中经常使用玉器,以期带来好运和祝福。

三、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在古代中国,玉器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玉器在古代帝王和贵族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礼物或赏赐的高贵之物。

玉器的珍贵和稀有性使其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代表着统治者的威严和统治权威。

古代帝王常常通过赏赐玉器来表达对臣民的赞赏和嘉奖,同时也用玉器来展现自己的威严和尊贵。

四、家族传承和富贵之象征玉器在中国古代家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传承家族文化和财富的象征。

玉器作为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代表着家族的血脉和传统。

家族成员会将玉器作为重要的纪念品和瑰宝珍藏,并将其代代相传,以期传承家族的历史和价值观。

同时,玉器的贵重也使其成为富贵和荣耀的象征,展示家族的地位和社会声望。

总结:中国古代玉器不仅具备美观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更重要的是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

玉器作为天人合一的象征,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崇拜;作为吉祥寓意的象征,带来幸福和福祉;作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展现统治者的权威和尊贵;作为家族传承和富贵之象征,传承家族的历史和价值观。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玉器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玉器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玉器文化中国玉器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玉器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代表,不仅在古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追求。

本文将从玉器的起源、制作工艺、文化内涵以及影响等方面,探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玉器文化。

【第一段】起源玉器文化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开始使用玉石制作工艺品。

这些玉器主要包括玉石器和玉雕品,其中一些雕刻精细的器物展示了当时人们高度发达的创作技巧和审美意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器的制作工艺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玉器文化。

【第二段】制作工艺中华玉器的制作工艺复杂精湛,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方式。

在古代,制作玉器通常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先选择上等的原石,然后将其打磨雕刻成所需的形状,再经过细致的抛光和装饰等环节,最终完成一件精美的玉器。

这些制作过程需要高度的工匠技艺和耐心,每一位工匠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砺才能达到精湛的制作水准。

【第三段】文化内涵中华玉器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影响着古代中华民族的社会、经济和精神生活。

首先,玉器在古代被视为神圣的象征,与天地神灵息息相关。

许多玉器被用于祭祀、祈福和风水布局等活动,具有幸福、吉祥、辟邪的寓意。

此外,玉器还常常被贵族和权贵们佩戴,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玉器还与诗词、歌赋、绘画等艺术形式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人雅士的审美风格。

【第四段】影响中华玉器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深远。

首先,它在经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古代,玉器是一种重要的交换和贸易商品,对经济的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

同时,玉器工匠们的技艺和经验传承下来,形成了一系列的工匠流派和制作技法,为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玉器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华玉器文化也在国际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玉的文化含义与独特价值

玉的文化含义与独特价值

玉的文化含义与独特价值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象征意义。

玉之美,不仅在于它的材质,更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价值。

一、玉的文化内涵1. 玉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玉就是皇权与至尊权利的象征。

在商周时期,玉器已经成为了社会阶层的象征,官吏、贵族、祭祀有必要依据等级和职位佩戴玉器。

在宋代以后,玉柄官笔、吉祥如意、玉佩符、玉的降妖驱邪的功效,使得玉片段成为了高官显贵之间的一种礼品。

2. 玉是美学价值的载体玉是一种珍贵的材料,具有高贵典雅、素雅、清逸、美好等传统美学价值。

玉器的形式、造型、纹饰、雕刻、细节以及整个玉器的整体意境都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灵感。

而玉器中大多是各种动物、树叶、花卉等物象,极具生命力和生机。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世间事物的理解、审美追求和世界观价值。

3. 玉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也被视为传承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名言。

意思是说像玉一样的精神,不断的修炼,才能把它磨成美好的器物。

在中国,玉器制造艺术一直被视为一种传承人文精神的方式。

它强调人的求知、探究、艺术和品位,是一种美的理念和人性的追求。

二、玉的独特价值1. 艺术价值玉器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复杂的手工雕刻,雕刻技艺高超的雕工,需要资深的年龄以及良好的经验。

如今,虽然科技发展了许多新工艺和新材料,但玉器制作依然是需要手工功夫的。

这也正是玉器的艺术价值的根源。

玉器的制作历程不单单是手工雕刻的制作,也需要大量的创意和设计,所以每个玉器都是艺术家的体现。

2. 学术价值许多古代文物藏品中,都有玉器的存在,而且大部分都显示出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玉器作为人类古代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可以挖掘出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知识。

3. 饰品价值在文化和艺术的层面之外,玉器同样具有很高的饰品价值。

因其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玉饰品成为了许多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宠爱。

中国玉文化(含五德

中国玉文化(含五德

中国玉文化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仁、义、志、勇、洁!君子比德于玉,余俱为石矣!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明玉给人带来恩泽,具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

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从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里面,是否有杂质,是玉的忠义!智——“其声舒畅,专以远闻,志者方也”敲击玉石,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并且能传达到很远的地方,说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传达给周围的人。

志在四方!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观念把玉和德结为一体;同时,又将玉与君子结缘,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玉意识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思想建树,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

中国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许多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

中国玉文化的辉煌不亚于伟大的长城和秦代兵马俑的奇迹。

玉文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

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玉文化发展历史和田玉与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谓渊源深远。

我国考古学者最新研究考证并提出了中国在石器和青铜器、铁器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玉器时代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时代。

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是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和田玉在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玉文化——重要文物
——对外汉语教师考试资料(沈阳环宇世纪教育)全世界有三个地方以玉器工艺闻名——中国、墨西哥和新西兰。

其中以中国最为源远流长,中国不仅在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玉器,而且也是唯一将“玉”与“人性”相结合,是玉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

我国著名的玉器文物有以下几种:
玉猪龙红山文化中华第一玉龙
玉猪龙的背部均有一两个对钻的圆孔,似可作饰物系绳佩挂。

据出土时成对位于死者胸前的情况看,用作佩饰的可能性极大。

但高度达15厘米以上的大型玉猪龙,就其重量来说已不适合佩带。

因此许多学者认为玉猪龙不仅仅是一种饰物,而应是一种神器,一种红山先民所崇拜的代表其祖先神灵的图腾物。

这头玉猪是红山文化的象征,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玉兽面纹琮良渚文化玉琮王
1982年江苏省武进县寺墩墓葬出土。

玉料呈青色,器体为方柱形,上大下小,中心有一对圆形穿孔。

外壁共分十三节,每节以边棱为中线,以每平面中间的凹槽为栏隔,各组成四组相同的简化变形兽面纹。

此器体长厚重,为良渚文化中长条形玉琮的典型代表作,被誉为“玉琮王”。

含山玉版仰韶文化最早的河图洛书
1987年6月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玉版的八方图形与中心象征太阳的图形相配,玉版上八等分圆的作法可能与冬、夏二至日出、日落方位及四时八节有关,并且符合我国古代的原始八卦理论,玉版四周的四、五、九、五钻孔之数,与洛书“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相合。

由于易经为中国文化之源,河图洛书又是易经之源。

含山玉版玉龟被解读为洛书的母本,所以玉版玉龟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镇国之宝”。

玉凤妇好墓中国第一凤
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黄褐色,镂空雕刻。

形状为侧首回身状,头似公鸡,头顶有齿脊状冠。

圆眼,尖喙,胸部向外凸起,与尾连成弧线形。

短翅长尾,尾翎分开两叉。

爪卧胸下,背中间有一突,突中有一小圆孔,可佩带。

翅膀上雕刻四条阳线以饰翎纹。

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制作精细。

被誉为“中国第一凤”。

玉鹿晋侯墓西周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黄褐色,扁体片状。

呈站立状。

长角粗壮,分两杈向左右平展,前杈上扬,卷成两个大圆孔,后杈向后勾曲。

臣字目,大耳,吻部
前突,前胸挺出,后背拱起,短尾,体态丰润,蹄趾明显。

体肌以两道圆弧线表现,简练明快。

后肢前曲,表现了鹿昂首观望,蓄势待发的神态,富有活力。

它是西周时期的代表作和精品。

云纹高足玉杯阿房宫遗址秦代
1976年陕西西安车张村阿房宫遗址出土,秦云纹高足玉杯呈青色。

杯身呈直口筒状,上层饰有柿蒂、流云纹,中层勾连卷云纹,下饰流云、如意纹。

足似豆形,豆的腹部刻有丝束样花纹,玉杯上方与下方均有水银沁,余下多为黄香沁及铁锈斑。

为秦代罕见的佳作。

汉中山王金缕玉衣满城汉墓西汉
西汉金缕玉衣,殓服,汉人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故汉代皇帝和贵族死时穿“玉衣”入葬,称为“再生宝衣”。

汉墓出土的玉衣已经在十件以上。

其中,这件中山王刘胜的金缕玉衣最为著名,衣长1.88米,共享玉片2498片,用金丝约1100克。

同时出土的还有王后窦绾的玉衣,这两套完整的玉衣是闻名中外的重大发现,堪称国宝。

兽首玛瑙杯西域贡品唐代
1970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兽首玛瑙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这件以深红色、淡红色为主调的红玛瑙,中间竟夹有一层淡白,如此神奇自然的变化,如此鲜润可爱的色泽,使这块红玛瑙成为世间稀有的俏色玉材。

这件国之重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

“大禹治水”玉山最大玉雕清代
“玉禹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重5350千克。

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配,更显得雍容华贵,互映生辉。

背面上部阴刻乾隆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乾隆帝对它十分珍爱,把它当作自己一生的总结。

它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