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医师培训计划

合集下载

病理科,培训计划培训计划

病理科,培训计划培训计划

病理科,培训计划培训计划篇一:病理科人才培训计划病理科人才培训计划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优秀的人才、良好的梯队建设、经验丰富的病理技术人员是我科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科在未来5年内将着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病理诊断队伍,不断提高病理诊断水平。

经科务会讨论特制定如下计划:一、以科内培养为主:每月在科内举办四次以上业务学习,不定期的进行疑难病理讨论;二、定期派人到上级医学院校进修学习:根据科室业务发展需要每年选派一名业务骨干到上级医学院校进修学习;三、每月选派一名业务骨干参加重庆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组织的西南片区病理读片会和学术会议;四、每年选取派科内业务骨干参加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举办的学术会议和短期培训班;五、积极鼓励和支持科内人员参加在职学习。

1篇二:病理科医师人才培训计划病理科医师人才培训计划为提高病理科人员诊断水平,保持科室持续良性发展,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现计划如下:1、定期安排人员附上级医院进修学习;2、技术人员在上级医院医师带领下参加包埋、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

3、病理科诊断组或技术在学习期间,在上级医师的带领下参加取材、初步诊断、复诊。

4、每月进行科内业务学习和讲座一次;5、积极参加省、市举行的疑难病理读片会,开阔视野;6、积极参加省、市级病理学术会1-2次;7、鼓励科室人员搞科研和论文写作,搞技术创新。

病理科医师医师专业水平定期考核制度为进一步提高病理医师的诊断水平,完成阶段培养病理医师的任务,实现科室人才梯队的规范化建设、科室对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进行专业水平定期考核制度。

1、住院医师考核;住院医师在5年的两个阶段考核培训中,每年学习结束由科室进行专业理论和技能考核,考核合格后进入下一年培训,不合格者需要再培训,再考核,每个阶段完成后参加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培训,不合格者延长一年的培训,再考核。

2、主治医师考核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通过全国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考核后,进入主治医师培训(医生科培训),由科室统一安排阶段培训计划,每年培训结束后再经科室统一考核。

病理科科内培训计划

病理科科内培训计划

病理科科内培训计划一、前言病理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承担着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工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疾病谱的不断变化,病理科医生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

为了提高病理科医生的临床水平和服务质量,我们特制定了以下病理科科内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提高病理科医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疾病诊断能力;2.加强病理科医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3.提高病理科医生的医疗安全意识,降低医疗事故风险;4.增强病理科医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培训内容1. 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a.良性疾病与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b.疾病的病理变化及特征c.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程发展d.疾病的分类及治疗方案2. 病理标本制备及质控a.病理标本的采集、固定及包埋b.病理标本的切片、染色及质控c.病理标本的影像资料的管理及保存3. 临床与病理科协作研讨a.医生与病理科医生的沟通与合作b.医生对病理报告的审核及解读c.病理科医生对病人病理检查结果的解释4. 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a.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理b.医疗质量管理流程c.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四、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a.利用医院内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b.推送专业知识、案例分析和最新研究成果c.通过在线视频会议进行讲座和病例讨论2. 线下培训a.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b.举办病理科医生内部讨论会及病例讨论会c.参与学术会议和病理科相关培训班3. 实践培训a.安排病理科医生参与手术标本的处理及切片工作b.组织医生参与病理标本的制备及染色工作c.指导医生参与医疗事故的处理及危机公关工作五、培训周期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一年,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三个月。

1. 第一阶段:病理诊断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训2. 第二阶段:病理标本制备及质控技能培训3. 第三阶段:临床与病理科协作研讨4. 第四阶段: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培训每个阶段结业后进行考核评估,通过考核者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

病理科进修医师培训计划

病理科进修医师培训计划

病理科进修医师培训计划一、前言病理科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领域,通过对疾病组织标本的病理学诊断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因此,病理科进修医师的培训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医师更好地理解病理学知识,提高临床病理诊断和治疗水平。

本培训计划旨在为病理科进修医师提供系统化的培训方案,使他们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的病理学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二、培训目标1. 系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准确、深入地进行病理诊断分析。

2. 掌握各种病理学检验技术和方法,能够熟练操作各种病理学实验,并按要求进行标本处理、标记和研究。

3. 提高临床病理诊断和治疗水平,能够独立制定和实施临床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案。

4. 了解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协助临床医生进行病理学诊断和治疗。

三、培训内容1. 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细胞学、组织学、器官学等内容。

2. 病理学检验技术和方法的学习,包括组织标本处理、病理学实验操作技术等内容。

3. 临床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学习,包括常见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病理学在临床应用的价值等内容。

4. 临床病理实践技能的培养,包括参与临床病理诊断和治疗工作、独立制定和实施临床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案等内容。

四、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专业的病理学教材和课件,开展系统的理论教学,包括讲座、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

2. 实践教学:通过病理学实验室、临床科室等实践环节,培养学员的临床病理实践技能。

3. 临床实习:安排学员在临床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实习,参与临床病理诊断和治疗工作。

4. 病理学课程考核:定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核,以检验学员的培训效果。

五、培训师资培训师资力量是病理科进修医师培训的关键因素。

本培训计划将邀请具有丰富临床医疗经验和病理学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担任培训讲师,保证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六、培训成果评估1. 学员考核:根据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综合评估,对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

病理进修培训计划

病理进修培训计划

病理进修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提高病理学科医生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独立承担临床和科研工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理学依据。

二、培训对象符合以下条件的医生可以申请参加病理进修培训:1. 具有临床医学本科以上学历,且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2. 对病理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愿意长期从事病理学科相关工作。

3. 已取得或正在申请病理科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资格。

三、培训内容1. 病理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

2. 病理学常用技术的掌握与应用。

3. 病理学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训练。

4. 病理学科临床工作流程的了解与实践。

5. 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与应用。

6. 临床病理学检测及诊断报告的撰写与表达技巧培训。

四、培训形式1. 常规教学课程:包括病理学基础理论课程、专题讲座、学术交流会等。

2. 临床实践:在病理科临床工作岗位上接受实际训练,参与病理学科诊断工作。

3. 科研项目参与:可以参与病理学科的科研项目,了解科研方法及进展,并参与相关实验和数据分析工作。

五、培训周期病理进修培训周期一般为1-3年,实习期视培训医生的个人情况而定。

六、培训地点可选择医院、医学院病理科为培训单位,在具有相应条件的医院内进行实习培训。

七、培训要求1. 认真学习,按时完成培训进度,努力提高病理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 遵守培训单位规章制度,服从师训人员的管理和指导。

3. 培训期间积极参与临床工作,完成规定任务。

4. 完成培训计划后,参加培训结业考核,并获得结业证书。

八、培训效果评估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培训期满对培训医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病理学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临床诊断能力、科研水平等。

九、培训收费病理进修培训收费标准根据培训单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包括学费、住宿费和实习费等。

十、培训后的发展经过病理进修培训,培训医生可以选择继续在病理学科领域深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也可以选择回到临床科室从事诊断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病理科培训学习计划

病理科培训学习计划

病理科培训学习计划一、培训目的和意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病理科的工作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病理学从事诊断、预后评估、治疗反馈等,是医生们不可或缺的帮手。

因此,进行病理科培训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提高医生们的病理诊断能力,提高临床工作质量,促进医疗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训内容1. 病理学基础知识病理学基础知识是医生进行病理诊断的基础,包括细胞学、组织学、病理生理学等相关内容。

培训旨在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医生们对病理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 病理标本的处理与诊断培训将重点介绍不同类型的病理标本的处理技术和诊断方法,包括常用的组织切片技术、细胞学检查技术及临床病理诊断的原则和方法,培训医生们掌握病理学的实际操作技能。

3. 病理学研究与进展培训将介绍病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包括分子病理学、免疫组化、电镜技术等前沿技术和新型检测手段,培训医生们掌握最新的病理学知识。

4. 临床病理学诊断培训将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医生们学习和掌握临床病理学的诊断方法和技巧,提高临床工作质量。

5. 病理科管理与质控培训将介绍病理科的管理和质控体系,包括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病理报告质量控制等内容,提高病理科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采用课堂授课的形式,结合PPT、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开展培训课程,帮助医生们系统学习和掌握病理学知识。

2. 实践操作组织医生到病理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学习和掌握实际的标本处理和诊断技术,加强实际操作技能。

3. 病例讨论安排专家讲解和讨论临床病例,帮助医生们学习和掌握临床病理学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四、培训计划1. 第一阶段:病理学基础知识学习(1)基础知识学习:介绍病理学基础知识,包括组织学、细胞学、病理生理学等相关内容。

(2)学习时间:3个月2. 第二阶段:病理标本处理与诊断技术学习(1)标本处理技术学习:介绍组织切片技术、细胞学检查技术等标本处理技术。

病理科新进员工培训计划

病理科新进员工培训计划

病理科新进员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病理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负责对各种疾病进行病理学分析和诊断。

为了提高新进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他们对病理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特制定本培训计划,以确保新进员工能够胜任病理科工作。

二、培训对象病理科新进员工。

三、培训内容及安排1. 病理学基础知识培训(1)病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组织学和细胞学基础知识(3)疾病的病理机制和分类培训时间:3天2. 病理技术培训(1)常规病理学技术操作要点(2)特殊病理学技术操作要点(3)病理标本的处理和保存培训时间:2天3. 病理诊断培训(1)常见疾病的病理诊断(2)病理学报告的书写要求(3)病理学诊断与临床诊断的关系培训时间:2天4. 病理学仪器使用培训(1)常见病理学仪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2)病理学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3)仪器故障处理和常见问题解决培训时间:1天5. 专题讲座及实践操作(1)病理科工作流程介绍(2)实践操作演练(3)病理学案例分析讨论培训时间:2天四、培训方法1. 课堂授课由专业老师进行相关课程的讲解,学员在课上提问、互动。

2. 实践操作安排学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由老师进行现场指导。

3. 案例分析安排学员对实际病理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加强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培训工作要求1. 企业要求培训机构认真开展培训,确保培训内容和形式符合医疗行业的实际需求。

2. 学员参与培训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

3. 培训结束后,要对学员进行测评,确保学员的掌握程度。

六、培训考核办法1. 培训期末考试对学员进行笔试和实际操作检查,检验学员对病理学基础知识、技术操作、诊断能力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定对学员进行实际病理学案例分析,检验学员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能力。

3. 出勤考核对学员的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和考核。

七、结业及证书发放对符合要求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纳入档案管理。

八、培训心得交流培训结束后,安排学员进行培训心得交流会,学有所获,评价融合培训心得。

病理诊断技能培训计划

病理诊断技能培训计划

病理诊断技能培训计划病理诊断是医学领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对于疾病的准确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评估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提高病理诊断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病理诊断技能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旨在提升学员的病理诊断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病理诊断方法,准确识别病理切片中的各种病变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面向病理科的初级和中级诊断医师,以及有意愿提升病理诊断技能的相关医务人员。

三、培训内容1、病理学基础知识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的基本原理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2、病理切片制作与染色技术组织取材和固定的方法切片制作的流程和技巧常用染色方法(如 HE 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的原理和操作3、常见疾病的病理诊断炎症性疾病(如肺炎、肝炎、肾炎等)肿瘤性疾病(如肺癌、胃癌、乳腺癌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帕金森病等)4、病理诊断中的特殊技术和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分子病理学技术(如 PCR、基因测序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5、病理诊断报告的书写规范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诊断用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如何结合临床信息进行综合诊断6、病理诊断中的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室间质量评价的参与和改进7、病例讨论与实践结合实际病例进行讨论和分析独立完成病理诊断并进行交流和点评四、培训方式1、理论授课由资深的病理专家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视频等,使学员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实践操作在实验室中,学员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病理切片的制作、染色和观察,以及免疫组化等实验操作,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3、病例讨论定期组织病例讨论,学员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病例,共同分析和探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病理科 培训计划

病理科 培训计划

病理科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病理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辅助诊断科室之一,承担着临床医师、患者和家属对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需求。

因此,病理科医师的专业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质量和医院的声誉。

培训计划旨在提高病理科医师的专业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病理诊断服务。

二、培训内容1. 病理学知识病理学是病理科医师的基本功,良好的病理学知识是病理科医师进行病理诊断和疾病研究的基础。

培训内容包括:细胞学、组织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2. 病理诊断技术病理诊断技术是病理科医师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学等方面的技术。

3. 临床实践病理科医师需要结合临床实际,对临床医疗提供病理诊断意见。

培训内容包括:了解临床病史、临床检查结果,分析疾病的病理变化,做出病理诊断和病理诊断报告等。

4. 质量控制病理科医师需要对诊断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培训内容包括:病理标本的取材、固定、包埋、切片、染色、观察和诊断等技术。

5. 病理学研究病理科医师应具备一定的病理学研究能力,培训内容包括:病理学文献检索、病理学数据统计和分析、病理学研究设计和实施、病理学学术论文撰写等。

三、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授课、讲座等方式,系统地传授病理学知识和病理诊断技术。

2. 临床实践安排病理科医师到临床科室进行实习,了解临床实际,提高病理诊断技术和临床实践能力。

3. 病例讨论每周安排病理例会,由参与病理诊断的医师在学术分析、讨论中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提高病理诊断水平。

4. 学术交流鼓励病理科医师积极参加病理学专业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活动,了解最新病理学知识和发展动态。

四、考核评价1. 考核方式把综合考核、阶段考核结合起来,通过考试、论文、实习评价等方式进行考核。

2. 考核标准根据《病理科培训计划》的培训目的和培训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考核合格者方可获得培训结业证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科医师培训计划病理学是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健康为目的,对人体的材料进行病理技术分析,为疾病诊治提供科学依据,为实验室工作提供信息,也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方法。

病理科包括 : 妇产科病理、泌尿系统病理、消化道病理、呼吸系统病理、心血管病理、分子遗传病理、神经病理、皮科病理、骨关节病理等亚专业。

病理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 3 年,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病理科亚专业的培养。

一、培训目标通过 3 年基础培训,受训者掌握病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及专业技能,从而达到独立进行常规临床病理诊断的能力 ; 对少见病或疑难病症具备初步认识和分析鉴别能力,能指导医学生及下级医师完成教学任务 ;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撰写论文能力、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和国际交流能力。

二、培训方法主要在临床病理科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操作培训,辅以必要的临床及医技各科室轮转学习。

第 1 年 : 以轮转和见习为主,按基础医学专业毕业生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分别安排。

出科时需由培训负责人对受训者工作表现给予书面评价。

第 1 年结束时,由培训负责人对受训者的外检、肉眼标本检查和取材、常规切片技能及常规染色技术进行考试并签字。

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年的学习。

第 2 ~ 3 年 : 除继续执行病理解剖外,以外科病理学训练为主,并学习细胞病理学及论文写作。

第 3 年结束时,应由培训项目负责人对受训者的培训情况进行考核,并对日常工作表现及能力进行书面评估并签字。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一)病理诊断专业1. 轮转目的掌握 : 肉眼标本检查和取材方法,组织学观察方法,部分常见病的诊断标准。

( 2 )基本技能和操作数量要求 :①熟悉外科病理作业流程,参与肉眼标本检查和取材 3000 例以上,轮转结束时能掌握各种解剖及取材器材的使用方法,独立规范完成肉眼标本检查、取材和外科病理取材记录书写;②参加外检预诊 3000 例以上,熟练掌握光学显微镜和照像器材的使用,区别真正的病灶与制作切片过程引起的人为变化,规范书写病理诊断报告及辅助检查申请单。

预诊符合率应达 30% 以上(基本诊断或疾病大类诊断符合即可);③参加科内病理读片会诊 20 次以上,全院性或市级以上病理讨论读片会 3 次以上;④参加至少 1 例尸检工作,熟悉病理解剖记录书写规范;⑤阅读专业文献,参加系内学术活动,做至少 1 次文献报告,并撰写 1 篇中文综述。

3. 较高要求3. 较高要求掌握 : 病理技术数量高于基本要求 20%; 熟练掌握各项病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能灵活恰当应用。

了解 : 病理诊断技术的新进展(如组织芯片、基因芯片技术、显微切割技术等)。

(三)内科专业1. 轮转目的对内科临床内容初步了解。

了解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为病理诊断疾病充实临床基础,不侧重学习内科疾病的临床诊断技能及治疗。

( 1 )常见内科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 2 )内科病人常见症状、相关病理基础及诊断程序或方法。

( 3 )简要了解内科常见的诊断方法,如 X 线、、内镜、超声检查以及常用的特别是新近使用的化验项目。

2. 了解常识及学习基本病种的要求常见症状与体征(发热、咳嗽与咳痰、咯血、发绀、胸痛、呼吸困难、水肿、颈静脉怒张、正常心音、心脏杂音、周围血管征、呕吐、腹痛、腹泻、呕血、便血、黄疸、腹腔积液、肝肿大、淋巴结肿大、紫癜、脾肿大、尿路刺激征、头痛) ; 临床常见心电图改变(阅图) ; 临床常见胸部 X 线检查异常(阅片)。

呼吸科 :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胸腔积液。

心血管内科 : 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心包疾病。

消化科 : 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急慢性胰腺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病、溃疡性结肠炎、上消化道大出血。

肾脏内科 : 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膀胱炎、肾功能不全。

血液科 : 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骨髓穿刺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

内分泌科 : 腺垂体腺瘤、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糖尿病、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科 :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感染性休克、肠阿米巴病、日本血吸虫病、囊尾蚴病。

3. 基本要求了解内科一般常见病种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临床病理技能要求 : 系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的基础理论,并能与实际工作中标本取材、处理和观察分析相结合 ; 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为独立正确地完成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工作奠定基础。

4. 较高要求学习病种及例数,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

(四)外科专业1. 轮转目的了解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 初步掌握外科常用有关影像学检查的观察技能(超声、、、 X 线检查等) ; 了解外科处理病人的基本原则。

2. 了解常识及学习基本病种的要求了解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输血,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急性肝衰竭),心、肺、脑复苏,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准备、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营养需要、营养补充),外科感染(软组织急性感染与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全身化脓性感染、特殊性感染),创伤和战伤,烧伤,良恶性肿瘤。

普通外科 : 颈部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甲状腺肿瘤),乳房检查(乳房检查、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症、乳房纤维腺瘤、乳癌),腹外疝(腹股沟区解剖、腹股沟疝、股疝),腹部损伤(常见腹部内脏损伤),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化脓性腹膜炎、腹腔脓肿),胃、十二指肠疾病(胃、十二指肠的解剖、胃、十二指肠的外科治疗、胃、十二指肠并发症、胃癌),肠疾病(肠梗阻、结肠癌、肠炎性疾病),阑尾炎(急性阑尾炎、特殊类型阑尾炎),直肠肛管疾病(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和直肠息肉、直肠癌),肝脏疾病(肝脓肿、肝癌),门静脉高压症,胆管疾病(胆管疾病检查法、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肝外胆管结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管蛔虫、胆管癌),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胰头癌与壶腹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周围血管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瘤、下肢静脉疾病)。

心胸外科 : 胸部损伤(肋骨骨折、损伤性气胸、心脏损伤),急慢性脓胸,肺癌,食管癌,原发性纵隔肿瘤。

骨科 : 骨折概论(骨折的临床表现及 X 线检查、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急救及治疗、骨折的愈合),上肢骨折(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桡骨下端骨折),下肢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脊柱和骨盆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桡骨头半脱位、髋关节脱位),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手外伤、断指(肢)再植),运动系统慢性疾病(慢性损伤、腰腿痛与颈肩痛),骨与关节感染(化脓性感染、结核),骨肿瘤(良恶性骨肿瘤的特点、骨软骨瘤、巨细胞瘤、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 X 线片特征)。

泌尿生殖科 :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肾癌、肾盂癌、肾母细胞瘤、膀胱肿瘤、前列腺癌、睾丸肿瘤),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泌尿系统梗阻(肾积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急性尿潴留),泌尿系统损伤(肾损伤、球部尿道损伤、后尿道损伤),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肾结核),泌尿、男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及其他疾病(隐睾、精索静脉曲张、尿道下裂、鞘膜积液),尿结石(上尿路结石、膀胱结石)。

神经外科 : 颅脑损伤(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颅内血肿、病人意识状态评估),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高血压、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肿瘤。

3. 基本要求了解外科一般常见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临床病理技能要求 : 系统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的基础理论,并能与实际工作中标本取材、处理和观察分析相结合 ; 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为独立正确地完成常见的外科疾病的诊断工作奠定基础。

4. 较高要求学习病种及例数,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

参加 2 次以上全科或主任医师查房 ; 观摩 5 次以上手术,了解手术病例的诊断过程及最后诊断,并学习说明这些病例的病理变化。

(五)妇产科专业1. 轮转目的了解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 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程序及治疗原则 ; 学习妇产科解剖及相关组织学和临床相关胚胎学。

了解围产保健工作,处理正常分娩、胎心监护的使用和应用,人工破膜术,正常接生及产科病历书写原则。

2. 学习病种及基本要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肿物、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滋养细胞肿瘤、异位妊娠、子宫脱垂等。

正常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先兆早产、产前出血、胎儿窘迫、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

3. 基本要求了解妇产科常见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临床病理技能要求 : 系统掌握妇产科相关的基础理论,并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为独立正确地完成常见的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及胎儿尸检等工作奠定基础。

4. 较高要求学习病种及例数,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

参加 2 次以上全科或主任医师查房 ; 参观 4 次以上手术,了解这些病例的诊断过程及最后诊断,并学习说明它们的病理变化。

(六)儿科专业1. 轮转目的对儿科临床内容初步了解。

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 儿科常见疾病诊断的常用技术及指标。

2. 了解常识及学习基本病种的要求生长发育、儿童保健、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窒息)、遗传性疾病( 21- 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免疫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支气管哮喘)、感染性疾病(结核病)、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呼吸系统疾病(肺炎)、循环系统疾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小儿造血系统疾病(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神经系统疾病(化脓性脑膜炎)、内分泌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3. 基本要求了解儿科常见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临床 - 病理技能要求 : 系统掌握儿科相关的基础理论,了解儿科疾病的特点,并能与实际诊断及鉴别诊断工作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