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居的特色

合集下载

(完整版)河南民居地域性归纳

(完整版)河南民居地域性归纳
通过对豫西地区民居的调查研究,提取以下典型民居代表实例: 1 靠崖式窑洞:巩义市南河渡靠崖窑实例。 2 靠崖窑院:巩义是康百万庄园窑院、新安石井乡刘宅。 3 下沉式窑洞:三门峡南塬庙上村一号院(十孔地坑院)、巩义 黑石关杨宅(三面八孔天井院)。 4 砌筑式窑洞:洛阳新安张伯英府第“千唐志斋”(砖券明锢窑 群)、陕县段岩村传统民居(石券窑为房基,其上建房)。 5 康百万地上类晋民居合院组合。
豫西地区传统民居型差异性较大,主要分为两 类,黄土层覆盖区域的窑洞类民居和地上合院类民居。
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在豫西沿黄河两岸向东伸展,在黄河南侧 的黄土地层西出陕西,在黄河与秦岭、伏牛山脉之间的东西走廊地 带延伸至郑州,在市区西部形成一道明显的分界。河南窑洞民居就 分布在郑州以西的黄土丘陵地带。从河南窑洞民居的建筑布局与结 构形式划分,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即靠崖式、下沉式和砌筑 式。
豫西地区 豫南地区
豫北地区 豫中、东地区 豫南地区
河南乡土建筑地域分区
规划相关
豫北地区
豫北地区是指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新乡、焦作、鹤壁、安阳地区。 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的长治、晋城交界,北隔漳河与河北邯郸毗邻,南面和东面临 黄河与洛阳、郑州、开封相接。
豫北地区传统民居基本形式
院是豫北民居的基本形式豫北民居的基本形式是院的原型构成的三 合院( 又称抽屉院) 、四合院( 又称盒子院) 住宅。前堂后寝、 中轴对称;正厅两房、主次分明;院落相套、规整 严谨。正房(又称 堂屋或上房)一般朝向较好,供老人居住,在正房的中间堂屋是室内 陈设集中的地方, 这也是风水观念中的核心观念,常设有红木桌椅、 案桌、床等,一张条几居中紧靠后墙供奉祖宗牌位,或后墙挂祖先遗 像、祖训,下方常供地脉龙神牌位,象征宅基核心,即“穴”。围绕 院子布置厢房 ( 又称陪房) ,厢房一般由晚辈居住或作厨房及它 用。这种布局表现出的向心性是宗族观念和封建家长制的反映,风 水观念也体现在“蕴藏生气”的空间观念中。豫北大部分民居都不 设后窗,且前面的窗和门都较小,整个房子的采光通风较差。这也是 受风水理论“藏风聚气说”的影响,也是中国封闭文化的心理影响。 豫北地区地处中原的黄河北岸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四季分 明。就院落类型而言,同是四合院,北方民居为御寒,和争取日照, 院落尺度通常较宽大,而南方民居为求遮阳、避雨、和防潮则仅为 狭小的天井。而自然条件介于两者之间的豫北地区,其院落尺度则 介于两者之间。 同时因为地处太行山脉,特殊的山地及人文环境也塑造出了具有地 方特色的豫北山地传统石砌民居。

信阳民俗调研报告

信阳民俗调研报告

信阳民俗调研报告信阳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民俗是信阳人民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传统风俗和民间习惯的总称,反映了信阳人民的审美追求、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本次调研就信阳的民俗进行了深入了解和研究。

笔者首先来到信阳市区,考察了信阳的传统民居。

信阳的传统民居多为红砖砌筑,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令人赞叹。

传统民居一般都是木结构,屋顶以青瓦覆盖,底座则以青石垒砌。

外观上采用了各种吉祥纹样的雕刻和彩画,展示了信阳人民的审美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此外,信阳的传统民居还注意到室内的精致装饰,形成了独特的空间美感。

接着,笔者深入了解信阳的民间音乐和舞蹈。

信阳人民热爱音乐和舞蹈,而且有着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形式。

在信阳的传统音乐中,多使用古琴、古筝等乐器,舞蹈则以腰鼓舞、秧歌舞等为主。

信阳的民间音乐和舞蹈既有阳刚之美,又有柔美之感,展示了信阳人民的热情和精神面貌。

在调研中发现,信阳的传统节日也是其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信阳的农历正月十五是信阳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在这一天,信阳的街道上人头攒动,鞭炮齐鸣,民众走街串巷,观灯、猜灯谜、舞龙舞狮,人们尽情庆祝。

此外,信阳的中秋节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民众在这一天会举办群众性活动,如赏月、品尝月饼等。

最后,笔者调研了信阳的传统婚礼习俗。

信阳的婚礼习俗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信阳,新娘出嫁要经过“出门费”,新郎需要向新娘家长交纳一定的礼金。

另外,信阳的婚礼通常会有丰盛的婚宴,宴席上会有各种传统美食。

婚礼上还会有一些传统仪式,如拜堂、敬茶等,这些仪式凝结了信阳人民对婚姻的祝福和期望。

通过这次调研,笔者对信阳的民俗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信阳的民俗凝结了信阳人民世世代代的智慧和劳动,是信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信在文化传承的努力下,信阳的民俗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河南传统民居中的象征文化

河南传统民居中的象征文化
河南传统民居中的象征文化文化象征民居??南民俗文化传统民居民居的传统文化象征文化河南民居的
河 南 传 统 民居 中 的象 征 文 化
文/ 晨 梁 高 磊
1 民 居 建 筑 艺 术 与 象 征 文 化
建 筑 是 一 种 文 化 载 体 , 中 国 建 筑
太极八 卦 图 形来 装饰 。
征 多 子。 “ 麟送 子 ” 、 “ 麒 五子 登 科 ”
种 非 官式 建筑 中 ,处 处 都 体 现 了 大众 对
美好 事物 和理 想世 界 的追 求 、向往 。 从 印度 传 入 的佛 教 艺 术 与 世 俗 装饰 融 为一体 ,其 中 象征 符 号 , 自唐 朝 初年 武 则 天定 其 读 音 为 “ ” 以后 ,就 成 为 万 集合 性 的吉 祥 符 号 ,在 河 南 民居 建筑 的
三 星 象 征 ,或取 谐 音 以 蝙 蝠象 征 福 ,
装 饰 艺 术 中 广 为体 现 。还 有 佛 教 法 物构
伞 、 白盖 、莲 花 、宝 瓶 、金 鱼 、盘长 ) 、
八 法 2 河 南 民 居 建 筑 中 象 征 意 义 表 达 成 的 “ 吉 祥 ” 图 案 ( 螺 、 法 轮 、 宝
2 向往神 仙境 界 、佛 国宇 宙的 象征表 达 )
中 国几 千 年 的 社 会 历 史 发展 使 得 神 话 传 说 、谶 纬经 学 、佛 法 梵 语 、 巫术 诡
等 有 关题 材 表 达 希 望 子 孙繁 衍 生 息 的 生
殖观 念 。
中 有 着 最 古 老 历 史 、 最 多 样 内 涵 的 传
中 来 时 , 我 们 发 现 在 建 筑 的 整 个 构 筑
过 程 中 , 从 立 意 构 思 、 平 面 规 划 、 形

河南民居装饰和艺术特点初探

河南民居装饰和艺术特点初探

由于河南经济艟展和社会变迁不算太快,局部地域受外来影响不』=,传统民居遗存较为普遍,
所以还保留有一些较独特的民居装饰手段和做法。 L.硬山式民居山墙山尖处的图案式装饰
除了在北方民居中常见的水磨砖制博风扳、置刻、脊兽等装饰外,在山墙山尖处常有图案式的 装饰做法,有些像歇山式建筑的山花,但却是平面式,抹灰做的。在河南各地都有见到。如图8—10 所示。尤以中部片区最盛,图案样式极其多样化。现在尚未弄清其类别和名目。其做法目前看到的 有两种:最常见的是用白灰加入麻刀直接在青砖山墙上抹出,厚约3毫米.做法简单,经久耐用。
另一种仅见于巩义康百万庄园,甩石灰、砂子、蚌壳调制涂抹,质地细腻,做工考究、坚固异常。 这两种做法都会在简素的灰砖山墙上形成舒卷、优美、鲜明的装饰图案,对硬山建筑相对呆板的山 墙部分起到了明显的装饰作用.且经济、易行。硬山式民居山墙山尖处的图案式装饰可能受歇山式
建筑的山花和悬山式建筑的悬鱼做法的影响,立体感和质感也逊之,但工艺和花费简省得多。根据 我们观察,其后来也无需维护,与建筑本体寿命一致,图9可为例证。其常见的图案内容有文字式 (如福、寿,万等)、吉祥纹样式、植物纹样、几何纹样等。
110
≈十^月中目民居学术舍议论文集(t
河南民居的培身的艺术处理啦整体调和为主,塑造平和、静雅的生活气氛,而避免过强对比产生的 视觉刺激.阱利经年累月的长期使用。虽用材简朴,但很注意精工细作.注意材料和做法的细微对
1七,从而产生微妙的质感、肌理对比和酎人寻味的艺术趣味。河南民居的墙身建筑材科常用青石、
一,
概述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位于全国之中,被称为。中州”、“中原”。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都居于
中辩水平。虽然被公认为中华民旗的旋源地之.但传统建筑保留却不具备相应的份量和水准。河 南民居更被普遍认为映乏特色和重要遗存。我们通过这几年对河南乡土建筑的初步调研,发现河南 民居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复合型特点。也是北方民居的典型代表之一。河南民居在种类上相当多样、 丰富,用料和做法上也有特色,表现出明显的北方建筑性格特征,以及地处从南到北、由东而西过 渡地带的变化特征。我们把它称作民居亚类型的一种重要存在。在对河南民居的调研中,我们发现 其在装饰和艺术特点上也有表现。通过本文,我们试图对这方面有所揭示和说明。 二, 装怖手段和部位 河南传统民居装怖的蓖点部位通常集中在两处:1、太门(包吉由大门进去正前方,山墙娃所设 的照壁)。2,屋顶(以正房为主.厢房、倒座依次降低)。大门常常形体高大、位置突出、形式隆重、 装饰精巧.远观和近看都相当气派、醒月。所以,河南民居中常常出现当地老百姓所说的“高门台” 或“走马门楼”。如图卜4所示。

河南传统民居特色

河南传统民居特色

①依崖而建式窑洞
2:砖瓦房 砖瓦房是80年代以来河南民居从土墙灰瓦房升级过度而来的 建筑。这种建筑以河沙、粘土为原料烧制而成的青砖或红砖作为 墙体;以30-50公分的木头做大梁、以10公分左右的木头做椽子, 然后在上面用各种编织物和泥土封严实,最后把灰瓦或红瓦按顺 序一层层的叠放在表面。砖瓦房也具有保温抗热的特点,但在抗 震方面有所薄弱。但现在还存在相当大一部分。如下图:
二:河南民居平面布置特点分类
河南民居院落的平面布置呈现多样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 四种基本特点:即四合院、三合院、窑房院和大别山区的前后排 房院落。如下图:
三:河南民居的结构类型分类
• 河南民居根据结构和外观特点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种类型:窑洞; 砖瓦房式建筑;石板房建筑和现代的平顶房。 • 1:窑洞式建筑 窑洞是河南民居的一种类型,主要集中在河南西部地区,如 巩义、洛阳和三门峡地带。当地的窑洞从形式上看分两种,一种 是利用黄土崖壁,横向打洞。常数洞相连,甚至分上下数层。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条件的在洞外砌护墙,在洞内加砖或石券,以免坍塌。另一种是 在黄土地顶向下挖掘出矩形深坑,坑边有各式阶梯可以通至地面, 在坑壁上再四面开辟窑洞,称作地坑窑。大型的可以几个地坑相 连,容纳二、三十户,在券门口有砖砌门脸,并有花饰,起保护 和装饰的作用。窑洞的优点是冬暖夏凉,具有很好的保湿和保温 作用,目前很多的老人还居住在老窑洞房屋里。
• 下沉式窑洞:
3:石板房 地处河南西北部的太行山地区,不仅因为山高和雄伟而出名, 这里的石板建筑也是河南民居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在太行山大峡 谷的石板岩镇,这里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山区,因为这些地方土是 金贵的,石头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石材在这里是主要的 建筑材料。房子的墙体是石块,房子的“瓦”就是石板。这里的 男子几乎人人都是石匠,他们选好片层岩石,往岩纹四周打进钢 钎,插入铁棍,于是便撬起了一块一丈长、三尺宽、一寸厚的石 板。盖房时,将石板吊上屋顶,最后在脊上和石板块之间的衔接 处平放上小石板,一座石板房便告完成。这种石板因溜水快,不 会存水,梁、檩、椽子等木质不会因潮湿而腐烂,所以坚固耐用, 一般都可住两百来年。在著名的石板岩乡,村庄绝大部分是由石 板房组成,清一色的石砌房子掩映在绿树丛中,真堪称是河南民 居中的一绝。如下图:

以乡村振兴为主题,河南建筑特点

以乡村振兴为主题,河南建筑特点

以乡村振兴为主题,河南建筑特点
河南作为中国的中部省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广阔的农村土地。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河南省正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加强农村建设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河南的建筑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首先,河南的建筑风格以简洁、实用为主,注重木材、土坯等当地材料的使用。

这种建筑风格既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又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合。

其次,河南的建筑常以庭院式布局为主,注重利用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庭院不仅是家庭活动场所,也是亲朋好友聚会的场所,更是传承乡土文化的载体。

另外,河南的建筑还常以仿古风格为主,融入了传统的建筑元素,如斗拱、雕花等,使建筑更具有历史文化的韵味。

这不仅能够反映河南悠久的历史传统,也能够吸引游客,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河南省还注重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保护和修复传统建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民宿等,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

这不仅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

同时,河南还积极推动新型农村建设,注重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总而言之,河南的建筑特点以简洁、实用、庭院式布局和仿古风格为主,注重保护传统建筑和发展乡村旅游。

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河南省正致力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河南民居地域性归纳

河南民居地域性归纳

河南民居的生产空间布局
河南民居的生产 空间布局主要分 为前院和后院前 院主要用于生活 和社交活动后院 则主要用于农业
生产。
前院的设计注重 实用性通常配备 有水井、石磨、 菜园等生活设施 方便居民日常生
活。
后院则根据不同的 农作物需求进行布 局如种植果树、蔬 菜等同时还会设置 畜禽养殖区方便居 民进行农业生产。
河南民居的文化特色
历史传承:河南民居是中国传统建 筑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 厚的文化底蕴。
建筑材料:河南民居多采用土木、砖 木等传统建筑材料注重建筑与自然的 和谐共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筑风格:河南民居的建筑风格独特 注重实用性和美学价值的统一体现了 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气候条件:河南地区的 气候特点对民居的建筑 风格和材料选择产生影 响。
地形地貌:河南地区的 地形地貌多样性使得民 居在建筑布局和形态上 有所差异。
自然资源:河南地区的自 然资源丰富如木材、石材 等这些资源对民居的建筑 材料和建筑技术产生影响。
自然灾害:河南地区自然 灾害频发如洪水、地震等 这些因素对民居的建筑结 构和安全性能提出特殊要 求。
装饰艺术:在梁枋、门窗、隔扇等部位常有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装饰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 色。
河南民居的建筑材料
砖木结构:河 南民居常用的 建筑材料具有 较好的耐久性 和抗震性能。
石材:在河南民 居中石材主要用 于基础、墙体和 地面等部位具有 防火、防潮、耐
久等特点。
土坯:在河南部 分地区土坯也是 民居常用的建筑 材料具有取材方 便、造价低廉等 特点但耐久性较
第三章

河南地区地域性建筑的特征分析

河南地区地域性建筑的特征分析

图1三门峡市郏县地坑院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人们根据各自的价值观而创造出来的,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们具有共识“符号”,由这些“符号”构成的地域建筑只有那些在同一价值系统中的人才会理解。

河南地域建筑是几千年来中原人在与自然环境斗争、朝代更迭、经济生活中产生和营造的具有地域文化和特点的建筑,主要包括乡土建筑、公共建筑、宗教建筑等多种类型。

其中乡土建筑主要是指不同建筑形制的河南民居;公共建筑包括会馆建筑、明清衙署、书院建筑、民间戏楼等,是官、商、民从事公共事务、娱乐交流等活动的建筑;宗教建筑主要是河南境内的佛教建筑。

笔者在本文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地域性建筑典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整理出建筑外体色彩的主色及辅助色。

主色是建筑中在相对正常日光照耀下的外体本身所显示的颜色;辅助色,一方面是建筑外体装饰如门窗、柱梁、牌匾、楹联等装饰色彩,另一方面是主色的延伸,主色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所形成的色彩以及经过时间的洗礼、阳光照射留下的发生色变的主色。

从而整理出河南地区地域性建筑色彩的总体特征。

河南地处中原,地域特点多变,南北地况具有差异性,随着历史的沿袭,对于乡土建筑的研究重点放在了河南民居上,在河南地区的民居类型主要有合院式、窑洞式。

一、合院式民居的特征河南传统合院式民居的形成是以中原地域文化特色为依托的,适应本地区地域特征的建筑形式。

建筑形式和色彩都体现了儒家伦理的建筑思想,基本内容是指礼制和秩序,建筑在形制上应充分表现出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男外女内等要求,因此,合院式住宅也是河南地区具有汉民族传统的居住建筑的主要形式。

河南合院式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制中,以三合院与四合院分布最为广泛。

合院是由三面或四面房屋围合而成,南北中轴布局,厢房在东西两侧,这样的建筑结构既符合家庭私密性的需要,还起到了很好的防风作用。

传统建筑大门外多设影壁墙,除遮挡视线外,亦有防风功能。

河南合院式民居保存较为完好的有洛阳庄氏住宅、开封尉氏刘家宅院、安阳马丕瑶府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民居的特色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被称为“中州”太行山脉以东。

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帮称河之南。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豫的来缘。

由于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带,西部山地绵延起伏,海拔高千米以上,东部为平原,海拔在百米之下。

灵宝市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高度为2413.8米,海拔最低处为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

山区丘岭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

河南省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

南部属北亚热带,全省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3至15 度,年平均降水量1120-570毫米。

全年无霜期308-275天。

就是因为河南省地处中原,所以民居就形成了它特有的建筑风貌,用料和做法上也有特色,表现出明显的北方建筑性格特征,以及地处从南到北、由东面西的过渡地带的变化特征。

河南民居的平面布置特点分类:
河南民居院落的平面布置呈现多样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特点:即四合院、三合院、窑房院和大别山区的前后排房院落。

河南民居的结构类型分类
河南民居根据结构和外观特点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种类型:窑洞:砖瓦式建筑;石板房建筑和现代的平顶房;和现代的楼房。

1、窑洞式建筑
窑洞,是由于地理、地质、气候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

它不仅节省材料,而且冬暖夏凉,因所选土质稳定性好,一般亦很坚固。

主要集中在河南西部地区,如巩义、洛阳和三门峡地带。

当地的窑洞从形式上来看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利用黄土原顶上向下挖成深坑做院落,四壁挖洞为居所,内部空间采用拱形结构。

窑洞开有小窗,用竹篾做成,内外糊防风纸,开关方便,且便于通风透光。

窑洞前面用砖垒砌成拱形门,在结构上起到了防止塌落的功用,在造型上亦使这种单纯的形态产生局部变化。

别一种是在黄土地顶向下挖掘出矩形的深坑,坑边有各式阶梯可以通到地面,在坑壁上再四面开辟窑洞,称作地坑窑。

一般又会用顶门窗土窑、大门窗石窑、大门窗接口土窑、大门窗泥结窑这几种形式。

大型的可以几个地坑相连,在券门口有砖砌门脸,砖材的运用,在大面积的土质材料中起到了对比与点缀作用,丰富了建筑外观。

洞顶上面修整成宽敞的平面,以
南民居中的一绝。

4、平顶房
随着国家对工砖的禁止使用,也随着瓦匠手艺的失传,近年来砖瓦房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河南民居随之也现越来越多的平顶房,尤其是在一些新农村,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平顶房墙面采用空心砖和粉煤灰砖,房顶采用楼板或采用钢筋沙石混交。

这种建筑外观更简洁,施工起来也没有那么繁琐,但这种民居在放热、防潮、防震方面就更差了。

更重要的是平顶房缺少美感,大面积的建设,往往产生机械和单调。

学号:20110907
姓名:付光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