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尚晓航-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讲义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电子课件-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电子课件-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报文交换的缺点是报文传输时延较大, 且不适用于实时、连续的数据传输。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一种基于数据包的 通信交换方式。
在分组交换中,发送端将数据 分割成一定现动 态带宽分配,提高通信链路的 利用率。
分组交换的缺点是可能会出现 数据包丢失或乱序到达的情况 ,需要采用一定的差错控制机 制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基带传输
在信道上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 ,是一种最简单的传输方式。
频带传输
利用调制解调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 为模拟信号,在模拟信道上进行传输 。
03 数据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
01
02
03
04
电路交换是一种传统的通信交 换方式,通过建立通信链路来
实现数据传输。
在电路交换中,通信链路在通 信过程中始终保持连接状态, 适用于实时、连续的数据传输
话机等。
数据通信的技术指标
传输速率
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单 位是比特/秒(bps)。
带宽
数据通信系统能够传输的最高 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 赫兹(Hz)。
误码率
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比特数 占总传输比特数的比例。
信噪比
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用 于衡量信号质量。
02 数据传输方式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
数据通信网
由传输设备、交换设备和 终端设备组成,实现数据 信息的传输、交换和终端 处理。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发送设备
将各种数字信号转换成 适合传输的信号,如调
制器。
传输信道
传输数据的通道,如光 纤、同轴电缆、无线信
道等。
接收设备
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 原始的数字信号,如解
调器。
终端设备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要点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要点
2020年9月27日源自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3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020年9月27日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4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 信息和编码
信息的载体是文字、语音、图形和图像等。用二进制代码 来表示信息中的每一个字符就是二进制编码。
2. 二进制编码标准
常用的二进制编码标准为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ASCII它用7 位二进制数字表示一个字母、数字或符号。信息中的每一 个字符(含控制字符)经编码后,形成二进制代码。
2020年9月27日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12
2.2 通讯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5. 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是一个极限参数,一般是指物理信道上能够传输 数据的最大能力。1948年,香农经研究得出了著名的香农 定理。该定理指出,信道的带宽和信噪比越高,则信道的 容量就越高。
6. 带宽、数据传输速率和信道容量的关联 7. 误码率Pe
2020年9月27日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10
2.2 通讯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表2-1给出了B与S之间的关系。两者在实际应用中 的区别与联系,如图2-2所示。
2020年9月27日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11
4. 带宽
带宽是指某个信号或者物理信道的频带宽度,其本来的意 思是指信道允许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 单 位为: Hz、kHz、MHz等。
2020年9月27日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17
2.4 数据传输类型及相应技术
2020年9月27日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020年9月27日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15
2.3 数据通信过程中涉及的 主要技术问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ppt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ppt
异步方式实现比较容易,但每传输一个字符都需要多使用2~ 3位,所以适合于低速通信。
停止位 数据位
起始位
数据传输方向
00 1 10 110
计算机
1 10110101 0 1 00110110 0 1 00010111 0 计算机
2019年
26
同步传输方式
同步传输方式的信息格式是一组字符或一个二进制位组成的数据块 (帧)。对这些数据,不需要附加起始位和停止位,而是在发送一 组字符或数据块之前先发送一个同步字符SYN(以01101000表示) 或一个同步字节(01111110),用于接收方进行同步检测,从而使 收发双方进入同步状态。在同步字符或字节之后,可以连续发送任 意多个字符或数据块,发送数据完毕后,再使用同步字符或字节来 标识整个发送过程的结束。
2019年
主机
计算机/终端 18
信道的通信方式——单工通信
单工方式指通信信道是单向信道,数据信号仅沿一 个方向传输,发送方只能发送不能接收,接收方只 能接收而不能发送,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信号传送 方向。
无线电广播和电视都属于单工通信。
主机
发送端
数据的单方向性
接收端
显示器
2019年
19
信道的通信方式 ——半双工通信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
数 数据通信基本概 数据通信系统基本结构
据念 通 信
信息、数据、信号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技 数据传输方式 串行通信、并行通信

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宽带传输
本 数据的同步技术 异步传输、同步传输
内 数据编码技术 容
数字数据信号 模拟传输 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 相移键控PSK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二章_数据通信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二章_数据通信基础
边)。
PPT文档演模板
•分组 1
•首部 •数 据
•分组 2
•首部 •数 据
•分组 3
•首部 •数 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二章_数据 通信基础
分组首部的重要性
n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
n 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的首 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 机。
n 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 目的地。
备。
PPT文档演模板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二章_数据 通信基础
2.4.3 分组交换
在分组交换技术中,将大报文分成若干个报文 分组包,并以报文分组为单位,在网络中传输,每一 报文分组均含有源地址、目的地址等信息,这些分组 逐个由各中间节点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传输,最 终到达目的端。
PPT文档演模板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二章_数据 通信基础
2.4.1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使用电路交换的通信意味着在通信的两个站之间 首先需要存在一条专用的通信通路。电话通信就是线 路交换的典型例子。
电路交换的通信要经历三个阶段:电路建立阶段、 数据传输和电路释放阶段.
PPT文档演模板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二章_数据 通信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时间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二章_数据 通信基础
2.5.2 频分复用FDM
FDM就是将信道按频率划分为多个子信道。 每个信道可以传送一路信号。
•频率
•频率 5 •频率 4 •频率 3 •频率 2 •频率 1
•时间
PPT文档演模板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件(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件(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归零码:就是一个码元的信号波形不占用码元的全部 时间,即在一个码元时间内发出电流的时间短于一个 码元的时间宽度,发出的是窄脉冲。所以不论码元发 出电流还是不发出电流,码元波形都“归零”,因此 这种信号编码为归零码。二进制数“10011001”的单 极性归零码脉冲和双极性归零码脉冲如图所示。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模拟数据也可以用数字信号来表示。对于声音数据来
说,完成模拟数据和数字信号转换功能的设备是编码译 码器CODEC(Coder/Decoder)。 如网络电话。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2.2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2.1 数据和信号
信道是指传输信息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有物理信道
和逻辑信道之分。物理信道是指用来传送信号或数据的 物理通路,网络中两个结点之间的物理通路称为通信链 路;逻辑信道也是一种通路,它是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 由结点内部建立的逻辑上的联接。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2.3 通信方式
2.3.2 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同步通信:在同步通信方式下,接收端接收的每一位数 据都要和发送端准确地保持同步,中间无间断时间。
在外同步法中,接收端的同步信号事先由发送端传来, 而不是自己产生也不是从信号中提取出来的。即在发 送数据之前,发送端先向接收端发出一串同步时钟脉 冲,接收端按照这个时钟脉冲频率和时序锁定接收频 率,以便在接收数据的过程中始终与发送端保持同步。 然后向发送端发送准备接收的确认信息,发送端接收 到确认信息后,开始发送数据。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2.3 通信方式
2.3.2 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图例】
异步通信:一次只传输一个字符(由5~8位比特组成)。 每个字符用一位起始位引导,一位终止位结束。起始 位为“0”,占一位时间,终止位为“1”,占1~2位的 持续时间,如采用奇偶校验时,在终止位前加一位校 验码。在没有数据发送时,发送方可发送连续的终止 位(称空闲位)。接收方根据“1”至“0”的跳变来判 别一个新字符的开始,然后接收字符中的所有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尚晓航-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尚晓航-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信号(signal)”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波表 示形式。从时间域来看,图2-1(a)所示的“数字信号” 是一种离散信号;而图2-1(b)所示的“模拟信号”是 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
图2-1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2020/7/27,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4. 信道及信道的分类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4版)
主编:尚晓航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篇 网络技术篇
2020/7/27,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学习目标:
1. 了解: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 了解:数据传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3. 掌握:数据传输的类型及相应的编码方法 4. 掌握:多路复用技术的分类和适用场合 5. 了解:数据通信中的同步技术 6. 了解:广域网中的数据交换技术 7. 掌握:差错控制技术的类型和方法Biblioteka 主编:尚晓航8. 时延
时延是信道或网络性能的另一个参数,其数值是指 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 的时间,其单位是秒s、ms(毫秒,10-3秒)、μs(微 秒,10-6秒)等。
时延是由:传播时延、发送时延和排队延时等三部 分组成的。
2020/7/27,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2020/7/27,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4. 带宽
对于模拟信道,带宽是指物理信道的频带宽度,其本 来的意思是指信道允许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 差, 单位为:赫兹(Hz)、千赫(kHz)、兆赫(MHz) 等。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第2章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第2章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图2-14 PCM量化示意图
2.2.2模拟数据的数字传输
3.编码 编码就是把量化后抽样点的幅值分别用代码表示,经过编码后 的信号,就已经是PCM信号了。代码的种类很多,采用二进制代码是通 信技术中比较常见的。图2―14(a)中分8个量化级用3位二进制码表示, 二进制代码的位数代表了采样值的量化精度。实际应用中,通常用8位 码表示一个样值,这样,对话音信号进行PCM编码后所要求的数据传输 速率为8b×8000 Hz=64000 bps=64 kbps。
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10 -6 ,误码率公式为: Pe=(Ne/N)×100% (2-1)
2.1.3信道与传输速率
2.数据传输速率。 为了衡量数据在传输时的速度高低,实际中采用了两个不同的单位 来度量,这就是波特率和比特率。 (1)比特率 比特率是指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又称为信息速率,它反映一个数 据通信系统每秒传输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单位为位/秒,记作bps或bit/s。 一个波形所携带的信息量等效于该波形所代表的二进制码元数,比特率 S可按下式计算: S=1/T×log2N (2-2)
0 1 1 0 1 0 ASK FSK PSK
图2-10 3种调制技术
2.2信号编码和数据传输
2.2.1数字数据的数字传输
2.基带传输 所谓基带传输,是指不经频谱搬移,数字数据以原来的“0”或 “1”的形式原封不动地在信道上传送。如图2-11所示。
1 1 0.5 0 (a) 单极性不归零编码 1 1 0 -1 (b) 双极性不归零编码 t 0 1 1 0 0 1 1 0 -1 (d) 双极性归零编码 t 1 0 1 t 0 1 1 0 0 1 1 0.5 0 (c) 单极性归零编码 1 0 0 1 t 1 0 1 1 0 0 1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章)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章)资料
性能等全部或部分特性的描述,也可表示物质与外部的联系。信息 有各种存在形式。 2.数据
信息可以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数字化的信息称为数据。数据 可以分成两类: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数字信号
第《四计章算机计网算机络网技络术设》备课与件组网
第《四计章算机计网算机络网技络术设》备课与件组网
2.1.2 信道和信道容量
第《四计章算机计网算机络网技络术设》备课与件组网
2.1.4 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比特率:比特率是一种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 (bit)数,单位用比特每秒(bps)或千比特每 秒(Kbps)表示。
2.波特率:波特率是一种调制速率,也称波形速 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线路上每秒钟传送的波 形个数就是波特率,其单位为波特(baud)。
第《四计章算机计网算机络网技络术设》备课与件组网
2. 频带信号与频带传输
频带信号是将多组基带信号分别调制不同频 率的载波,并由这些载波分别占用不同频段的调 制载波组成。
频带传输是将数据加载到载波信号上进行传 送的数据传输方式。
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基 带传输采用的是“直接控制信号状态”的传输方式, 而频带传输采用的是“控制载波信号状态”的传输 技术。
1.信道 信道是传送信号的一条通道,可以分为物理信道和逻
辑信道。 物理信道是指用来传送信号或数据的物理通路,由传
输及其附属设备组成。 逻辑信道也是指传输信息的一条通路,但在信号的收
、发节点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与之对应的物理传输介质,而 是在物理信道基础上,由节点设备内部的连接来实现。
第《四计章算机计网算机络网技络术设》备课与件组网
第《四计章算机计网算机络网技络术设》备课与件组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4版)
主编:尚晓航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篇 网络技术篇
2020/8/1,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学习目标:
1. 了解: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 了解:数据传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3. 掌握:数据传输的类型及相应的编码方法 4. 掌握:多路复用技术的分类和适用场合 5. 了解:数据通信中的同步技术 6. 了解:广域网中的数据交换技术 7. 掌握:差错控制技术的类型和方法
2020/8/1,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1. 信息和编码
信息的载体是文字、语音、图形和图像等。计算机及 其外围设备产生和交换的信息都是由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字 母、数字或控制符号的组合。
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信息中的每一个字符就是二进制 编码。
2. 二进制编码标准
根据传输介质是否有形。
(4)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数据信号的类型来分。
5.数据单元
在数据传输时,通常将较大的数据块(如报文)分割 成较小的数据单元(如分组),并在每一段数据上附加一 些信息。这些数据单元及其附加的信息在一起被称为“数 据单元”。其中附加的信息通常是序号、地址及校验码等。
(1)信道
“信道”是数据信号传输的必经之路,它一般由传输线 路和传输设备组成。
(2)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①物理信道:是由信道中的实际传输介质与相关设备 组成。
②逻辑信道:是指在同时建立的多条逻辑上的“连 接”。
2020/8/1,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3)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2020/8/1,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7. 误码率Pe (1)误码率Pe的定义
误码率是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中被传错的概率, 也称“出错率”。 Pe的定义式如下:
式中:N为传输的二进制码元总数,Ne表示在接收 码元中被传错的码元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0/8/1,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目前,最常用的二进制编码标准为美国标准信息交换 码(ASCII),它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 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采纳,并已经发展为国际通用 的标准交换代码。
2020/8/1,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3. 数据和信号 网络中传输的二进制代码被统称为“数据”。
“信号(signal)”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波表 示形式。从时间域来看,图2-1(a)所示的“数字信号” 是一种离散信号;而图2-1(b)所示的“模拟信号”是 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
图2-1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2020/8/1,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4. 信道及信道的分类
2020/8/1,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5. 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是一个极限参数,一般是指物理信道上 能够传输数据的最大能力。在实际应用中,高传输速 率的通信设备常常被通信介质的信道容量所限制,而 得不到充分利用。
6.带宽、数据传输速率和信道容量的关联
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这两个术语原来都是用来度 量信道实际传输能力的指标。现在,一个物理信道常 常既可以作为模拟信道,又可以作为数字信道,所以 人们既可以使用“带宽”,也可以使用“速率”来描 述网络中信道的传输能力。
主编:尚晓航
8. 时延
时延是信道或网络性能的另一个参数,其数值是指 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 的时间,其单位是秒s、ms(毫秒,10-3秒)、μs(微 秒,10-6秒)等。
时延是由:传播时延、发送时延和排队延时等三部 分组成的。
2020/8/1,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2020/8/1,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1. 传输速率S(比特率)
传输速率“S”是指是指在信道的有效带宽上,单位时 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bit)数。S的单位为: b/s、千比特每秒kb/s(1×103b/s)等单位来表示。
2. 波形调制速率B(波特率)
主编:尚晓航
网络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通信过程需要解决哪些技术 问题呢?
① 二进制编码; ② 传输的信号类型; ③ 数据传输与通信方式; ④ 同步技术; ⑤ 多路复用技术; ⑥ 广域网数据交换技术; ⑦ 差错控制技术。
2020/8/1,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1Baud/s就表示每秒钟传送一个码元或一个波形。波 特率是数字信号经过调制后,模拟信号的传输速率。
3. 比特率和波特率之间的关系
波特率(调制速率)和比特率(数据传输速率)是两个最容易混 淆的概念,表2-1给出了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 区别与联系,如图2-2所示。
2020/8/1,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2)误码率的性质、获取与实用意义
① 性质:可靠性的指标。
② 获取:在大量重复测试。
③ 采用差错控制技术的意义:在使用普
通通信信道传输数据时,物理信道本身的 平均误码率不满足可靠性指标的要求,因 此,必须采用差错控制技术。
2020/8/1,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2020/8/1,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4版)
主编:尚晓航
4. 带宽
对于模拟信道,带宽是指物理信道的频带宽度,其本 来的意思是指信道允许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 差, 单位为:赫兹(Hz)、千赫(kHz)、兆赫(MHz) 等。
对于数字信道,人们说的“带宽”是指在信道上能够 传送的数字信号的速率,即数据传输速率S。因此,此时 带宽的单位就是比特每秒(bit/s),表示为:b/s、 Kb/s、Mb/s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