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我知道的元宵节
中班元宵节教案6篇

中班元宵节教案6篇中班元宵节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画几种不同造型的花灯,颜色要美丽。
2、学画提灯和看灯的小伙伴。
3、再次回忆和体味元宵节的欢快气氛。
活动准备:花灯范画若干活动过程:1、引出内容:我们中国有个节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是怎么过元宵节的?最难忘的是什么?2、出示各种范例(圆灯笼、长方形灯笼、熊猫灯笼、鱼灯笼等),引起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察看各种花灯的外形结构,说说自身最喜好的花灯。
3、讲解示范:示范灯笼的画法及看灯人的画法。
4、幼儿练习:提示幼儿画抬头看灯的小伙伴时,先画圆圆的头,把头发画在下面,嘴巴画在上面,眼睛放中心,头就抬起来了;要求幼儿涂上美丽的颜色;引导动作快的幼儿大胆添画(礼花等)5、结束:把幼儿作品呈现主题墙上,开个热热闹闹的元宵灯会中班元宵节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字25个,写字16个。
2.复习看拼音识字。
学习方框、口字旁。
学填常用偏旁表。
3.用“圆、灯、年”组词。
续编灯谜。
4.背诵《元宵节》,初步认得对联。
5.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地习俗,体会亲情、友情,更加酷爱生活。
教学重点:加强朗读训练,初步建立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了解农历正月十五的的传统习俗,训练学生的.朗读本领。
教学目标:认得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学习偏旁“方框”。
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正确把握基本的流程和环节,做到不脱节,在课文引入上也颇费心思,以激趣为主,让孩子能乐观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
第一课时效果比较理想,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带着孩子了解了对联以及元宵的来历,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第二课时写字教学显得较为枯燥,孩子都已经对识字、写字的教学过程熟识于心了,所以在课堂上,气氛不是太活跃,有点呆板,以后要在写字教学这一块儿狠下功夫,力求形式的多样性。
中班元宵节教案篇3活动目标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赏灯、吃元宵等);2、初步试验用语言、艺术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身的认得与感受;3、感受小伙伴与老师一起做元宵、吃元宵的欢快4、乐意乐观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欢快。
幼儿园中班教案元宵节(通用6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元宵节(通用6篇)幼儿园中班教案元宵节篇1目标:1、能积极参与赏灯、玩灯、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预备:1、拌好的馅、干米粉。
2、小盘子、大盘子。
3、幼儿自制花灯一盏。
4、猜灯谜谜面,悬挂操场。
5、发出邀请,家长参与。
过程:1、介绍元宵节。
引导幼儿讲述:我所知道的元宵节。
教师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2、做元宵。
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先用小勺挖一匙馅心放在手心里搓圆,将搓圆的馅心放入干米粉,在盘中往返滚动,直到馅心四面粘满米粉。
最后,把它放在手心搓圆即成。
幼儿分组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把握两人合作滚米粉的技能。
将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
在等待煮元宵的同时,玩花灯。
3、玩花灯。
幼儿提着花灯,同伴相互欣赏,讲述自己所拿的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在敲锣打鼓的热闹气氛中,幼儿在园内提灯游行,自由交往。
4、家长带领幼儿猜灯谜。
5、品尝小元宵。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邀请老师、弟弟妹妹一起品尝劳动成果,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6、领奖品。
幼儿园中班教案元宵节篇2活动目标:1、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了解一些元宵习俗。
2、进行猜谜游戏,体验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材料准备:1、花灯的图片。
2、谜语若干。
活动过程:一、看花灯,引出主题小朋友今天陈老师带来了很多花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二、知道元宵节及一些习俗1、什么时候我们看花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2、除了看花灯,元宵节还要干什么?——吃汤圆、猜灯谜、舞龙舞狮3、教师讲解这些习俗的意义。
三、猜灯谜师:我们也来猜猜灯谜吧,看看谁最厉害!师幼猜灯谜,猜对的奖励一个纸折的小兔灯笼!反思和建议: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汤圆,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我们的孩子很少接触,知之甚少。
中班元宵节教案

中班元宵节教案中班元宵节教案(通用1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班元宵节教案(通用1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元宵节教案1活动目标:1、在猜谜、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3、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干米粉、小盘子、大盘子。
活动过程:一、猜一猜——通过猜灯谜的游戏形式导入本次活动。
共同来猜谜:请幼儿介绍谜面,让同伴猜。
二、说一说——在说一说的过程中体会元宵节的热闹。
1、你知道什么节日要玩猜谜吗?(元宵节)2、元宵节还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等,真有趣。
三、做一做——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体验做元宵的趣味。
1、你吃过的元宵有什么味道?2、请老师介绍元宵的做法。
3、幼儿分组制作,提醒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小心掉在地上,保持干净。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
四、做灯笼——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灯笼体会元宵节的习俗。
五、延伸活动(尝一尝)——通过品尝自己亲手做的汤圆体会成功的喜悦。
中班元宵节教案2设计意图: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为了庆祝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更为了让幼儿亲身感受民俗节日的气氛,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学习做元宵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及兴趣。
活动目标: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难点)2、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
(重点)3、品尝元宵的不同味道,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1、有关元宵节的录像。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灯。
4、黑芝麻,豆沙,五仁馅若干分别盛在小碗内。
中班社会课元宵节教案(精选7篇)

中班社会课元宵节教案中班社会课元宵节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社会课元宵节教案(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社会课元宵节教案1活动意图: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又称“灯节”、“上元节”。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每逢上元,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
元宵之夜,小孩子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
元宵佳节,不少地方都要举行彩灯展、花灯会。
元宵节有许多传统风俗和节目,如: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吃元宵等。
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面包糖馅做成的,它象征着全家团圆和睦、生活幸福甜美。
我们小班的孩子对元宵节的认识并不深,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知道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我们安排了这样一个元宵节的半日活动。
活动目的:(1)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3)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与特点,体验说一说、玩一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歌曲《闹花灯》。
请家长在假期中带幼儿观看花灯展。
每个幼儿和家长一起准备一个花灯。
活动形式:每班自己进行活动。
活动过程:一、10:30——11:00 (了解元宵节)二、11:00——11:40 (运动)三、11:40——12:20(介绍花灯)欣赏、讲述各种各样的花灯。
(1)自由地欣赏与交流。
(引导幼儿从名称、形状、颜色和图案上进行欣赏。
)(2)部分幼儿再集体中讲述。
★指导语:①我们很多小朋友带来的.花灯都不一样,谁来说一说你的花灯是什么样子的呢?(提醒幼儿在介绍自己的花灯时,要注意说出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和特点。
)(3)幼儿自由结伴再次欣赏并讲述。
(4)交流:你还见过哪些美丽的花灯?在哪里见过的?(5)归纳、整理经验。
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元宵节》3篇

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元宵节》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元宵节》精选3篇(一)教案:元宵节教学目标:1. 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 能够介绍元宵节的庆祝方式和食物。
3.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教案的投影或打印。
2. 元宵节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元宵节的图片或实物并解释:“大家看,这是什么?这个东西是和哪个节日有关的?”2. 引导学生回答:“元宵节!”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为什么要庆祝元宵节呢?”4.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引导他们思考元宵节的起源和意义。
Step 2:学习元宵节的传统习俗(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教案展示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如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2.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习俗的背景和意义,并鼓励学生提问或分享自己的经历。
Step 3:探讨元宵节的庆祝方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元宵节的庆祝方式,如舞狮、舞龙、放烟花等。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庆祝方式,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喜好。
Step 4:了解元宵节的食物(1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元宵的图片或实物,并引导学生回答:“大家看,这是什么?”2.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元宵是怎么做的吗?它有什么特点?”3.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与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元宵的口味。
Step 5: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元宵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庆祝方式和食物。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学生在家中调查元宵节的庆祝方式和食物,并写一篇小短文或制作一份海报。
Step 7:课堂延伸(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自愿分享他们调查的结果,并回答同学的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元宵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互动,让他们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进行交流。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教案(7篇)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教案(7篇)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元宵节及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2、能大胆地在集体中介绍自己的花灯。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1、幼儿带花灯到幼儿园。
2、幼儿画册和元宵节人们进行庆祝活动的图片。
活动重点:知道元宵节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活动难点:幼儿愿意到集体面前并大胆的介绍自己的花灯审美元素: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节日,在这天里人们一起赏花灯、玩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一、介绍元宵节。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元宵节是哪一天元宵节这天人们会做些什么呢2、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图片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上说出人们在看花灯、玩花灯等)教师小结: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在元宵节这一天,大家要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花灯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带来的兔子灯。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元宵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玩花灯。
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灯它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那你们带来了什么灯谁来说一说3、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美丽的花灯。
(教师可以从颜色、形状或玩法方面加以提示,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中进行介绍)三、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花灯。
师:我们小朋友要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我们小朋友和好朋友一起玩花灯。
(幼儿互相交换自己的花灯玩。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教案篇2活动时间:20__年2月22日上午活动地点:三楼多功能教室活动目标:1.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感受过节的快乐。
2.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1.各班桌子搬至多功能教室,排成四长条。
2.各班准备好两包糯米饭、两包桌布、两包糖、一个拖线板、两个电磁炉(锅子)、两个大勺子;每组一把勺子和一个大盆;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碗筷。
中班元宵节教案简单(通用范文7篇)

中班元宵节教案简单(通用范文7篇)中班元宵节教案简单篇1幼儿上学的第一天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的节日——元宵节。
我们根据节日,安排了半日活动《元宵乐》。
整个活动幼儿都非常地开心,大家都沉浸在元宵节欢乐的气氛中。
一、谈话。
通过谈话我们让幼儿了解了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叫正月十五,是春节的最后一天。
古时候,过了这一天,人们就要结束春假,开始一年的工作。
因此,在这一天,人们要尽情地欢乐,进行观灯、猜灯谜、舞狮、舞龙、扭秧歌等有趣、有益的活动,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象征团圆的元宵,祝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团团圆圆。
二、猜灯谜。
小朋友们真能干,我准备的几个灯谜都被他们猜对了。
我开玩笑地说:“今天老师准备的灯谜可难了,没想到都被你们猜对了,你们真能干!”听了我的话小朋友都感到很自豪。
有的还说:“我们可是猜谜语的高手。
”三、圆圆的元宵。
元宵是幼儿从家里带来的。
于是我问幼儿:“你的元宵是什么馅的?是甜的还是咸的?”幼儿自由介绍自己的元宵。
有的幼儿说:“我的元宵是妈妈给我超市里买来的,里面是芝麻的。
甜甜的很好吃的。
”也有幼儿说:“我的元宵大大的,是奶奶自己做的,里面放了肉和菜,是咸的,味道很好的。
”四、煮元宵。
我们借来了一个大的电饭煲。
水烧开了,我们把小朋友带来的大大、小小的元宵都放进大电饭煲里开始煮,在煮的的过程中我们让幼儿观察元宵煮到什么时候算熟了。
通过观察,幼儿知道元宵一个个浮在水面上了就熟了。
芝麻味的元宵先浮起来,肉馅的元宵煮起来要慢,后浮起来。
五、吃元宵。
幼儿每人都分到了四个元宵,大家开开心心地吃着元宵。
有的说:“我吃到了三个芝麻味的,一个肉馅的。
”也有的说:“我吃到的都是肉馅的。
”很快半天的活动在小朋友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美中不足的是元宵是幼儿从家里带来的,我觉得让幼儿亲手来做元宵效果会更好,幼儿更能体验到元宵节大家在一起做元宵、吃元宵的快乐。
中班元宵节教案简单篇2活动目标:1、知道元宵节及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活动目标:通过故事学习,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风俗,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1、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边看挂图边听故事。
3、教师讲解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分组游戏。
活动延伸:请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十五灯展。
篇二有益的学习经验:知道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叫花灯节。
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
活动准备:有关元宵节的录相、元宵一盒、花灯等。
活动与指导:1.猜谜语:汤园。
说说这是过什么节的一种吃食。
引出谈话主题:元宵节。
2.观看录相元宵节。
让幼儿说说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
3.讲解元宵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让幼儿知道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
点花灯是为了让节日的夜晚明亮,欢快。
人们为了增添娱乐的情趣,还在灯上写上谜语,让大家来猜,猜中有奖,非常有趣。
这个节日从古代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花灯的样子越做越多,工艺越来越复杂,每年过节时,各地都有花灯展,鼓励小朋友随家人节日去赏灯。
井告诉幼儿电视台届时还要播放相关节目,请大家注意收看,体验全家一起过节的乐趣。
3.请幼儿观看传统花灯的样子和吃元宵。
说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吃过什么馅的元宵。
备注: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有这样一种传说。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
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雉)临朝称制,吕氏宗族把持朝政。
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
因为扫除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夜,汉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
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或叫“元夜”。
此翻传说,教师了解即可,不必详细讲给幼儿听,若讲,酌情简化。
篇三活动目标: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感受歌曲诙谐有趣的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教案:我知道的元宵节
我知道的元宵节
主要涉及领域:社会、语言
活动目标:
1.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喜欢民间传说故事,感受人们追求团圆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各种资料。
活动建议:
1.请家长带幼儿走出家门,感受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收集元宵节来历和习俗的相关资料。
2.展出幼儿收集的资料,引导幼儿自由结伴看一看、说一说,丰富对元宵节的认识。
3.利用进餐前后时间,组织幼儿谈一谈元宵节的传说和故事。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