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让纸发出声音》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怎样让纸发出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怎样让纸发出声音》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纸张发出声音的原理。
2.学会控制用力的大小和方式,使纸张发出不同响度、不同音调的声音。
3.学会用自己的嘴巴、手指、书页等不同材料来制造声音。
二、教学准备1.A4纸,一张/人。
2.活动期刊《小小科学家》第1期。
3.音箱。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1.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带领学生跳跳舞,缓解学生们的紧张情绪。
2.展示纸张并询问学生,纸张最常见的用途是什么?(答案:书页、手帕、面巾纸、卫生纸等)3.引出问题:为什么纸张可以发出声音呢?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用纸张发出不同响度、不同音调的声音呢?2. 执行任务1.学生们拿起一张纸,用手控制力度,将纸张对折,再对折,然后捏住角落进行摩擦,尝试让纸张发出声音。
教师在一旁指导。
2.请学生观察《小小科学家》第1期中的“玩转声音”这篇文章。
了解如何用各种材料制造出声音,并与学生进行交流。
3.教师请学生们用不同手指、嘴巴等声音制造器材料,生成不同音高、响度的声音,并通过音箱放音。
3. 总结与扩展1.请学生分享自己制造出的有趣的声音,引导学生对音乐、声音等文化形式的兴趣。
2.给学生带领一些简单的动物声音如鸭子、虫子等,让他们根据自己制造声音的经验进行演唱。
四、教学反思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发掘特定物质如纸张的物理性质,用活动的形式让他们对物理规律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制造不同音高、响度的声音,培养孩子们对音乐文化的兴趣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孩子们的年龄较小,不易理解物理定律,也难以直接将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说清楚。
因此,我们融入了许多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更易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识。
在教学反思中,不能仅停留在教学成功和收获,更要注意教学中的疑惑,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针对此次课程中的问题,下面一一进行总结:1.教师应注意提前进行技术准备,检查音响等设备,以避免影响课程进度。
大班科学让纸发出声音教案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让纸发出声音》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纸发出声音课程来源:幼儿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哪怕是在地上拣到一小条纸也能在手中玩上半天,然而,大量的废纸每天都会出现垃圾箱中,有垫桌子用的报纸、画报,有手工纸的边角料,有被幼儿撕下来的图书,有美工区活动后用的画纸等,每天这些废纸都被到掉。
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需要,与其把这些废纸仍到,还不如再次利用,让幼儿与这些废纸相互作用,产生更大的教育价值,从而教育幼儿节约纸张,从小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因此,“怎样让纸发出声音”的课程就生成了。
活动名称:怎样让纸发出声音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初步探索让纸发出声音的方法。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1、画报、草稿纸、报纸、绘画纸等。
2、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尝试操作的兴趣。
老师拿着一筐废纸告诉幼儿:这是老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各种废纸。
这些废纸可以干什么用呢?老师拿一张纸,让纸发出声响,吸引幼儿注意力。
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让纸发出声音?2、幼儿尝试操作和纸做游戏每四名幼儿一组,各组进行比赛,在同一时间完成,看看哪个组做的方法多而且和别的组不一样。
让幼儿自己动手来实验,尝试用各种方法让自己手中的纸发出声音。
每组请一名老师帮助记录幼儿实验的结果。
幼儿自己取纸实验开始,要求记录老师必须是幼儿做出来的才能记录。
3、分享实验结果听音乐收记录纸,在记录纸上写上小组名字。
提醒幼儿用过的废纸怎么办?展示每组的记录纸,请每组幼儿上来一两个演示实验过程,大家进行验证。
4、老师小结幼儿验证的方法。
5、结束: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会发声,小朋友们可以去发现。
带幼儿在班上或到户外寻找可以发声的东西。
附赠材料幼儿园备课流程流程,是从起点迈向终点的脚步,是串起目标和钻果的那条线将引领着你和孩子找到共同前进的方向。
备课流程,是指为设计教学活动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是教师通过一连串有特定逻辑关系的行为、流程来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怎样让纸发出声音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怎样让纸发出声音
【导语】教案是幼儿教学准备中的重要一环,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是幼儿在老师、小伙伴、教材互动中得以主动发展的过程,所以教案准备十分重要。
鉴于小孩子的接受力和理解力,幼儿教案多以趣味性、互动性、引导性为主,所以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的准备教案,下面分享关于怎样让纸发出声音的教案设计。
教案汇总:
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让纸发出声音
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让纸发出声音
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让纸发出声音
1 / 1。
幼儿园大班教案《纸的声音》含反思(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教案《纸的声音》含反思(四篇)目录幼儿园大班教案《纸的声音》含反思一幼儿园大班教案《线描画》二幼儿园大班教案《线条》三幼儿园大班教案《细菌》含反思四幼儿园大班教案《纸的声音》含反思一大班教案《纸的声音》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培养初步探索让纸发出声音的方法,培养对纸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纸的声音》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初步探索让纸发出声音的方法。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3、培养幼儿对纸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1、画报、草稿纸、报纸、绘画纸等。
2、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尝试操作的兴趣。
老师拿着一筐废纸告诉幼儿:这是老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各种废纸。
这些废纸可以干什么用呢?老师拿一张纸,让纸发出声响,吸引幼儿注意力。
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让纸发出声音?2、幼儿尝试操作和纸做游戏每四名幼儿一组,各组进行比赛,在同一时间完成,看看哪个组做的方法多而且和别的组不一样。
让幼儿自己动手来实验,尝试用各种方法让自己手中的纸发出声音。
每组请一名老师帮助记录幼儿实验的结果。
幼儿自己取纸实验开始,要求记录老师必须是幼儿做出来的才能记录。
3、分享实验结果听音乐收记录纸,在记录纸上写上小组名字。
提醒幼儿用过的废纸怎么办?展示每组的记录纸,请每组幼儿上来一两个演示实验过程,大家进行验证。
4、老师小结幼儿验证的方法。
5、结束: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会发声,小朋友们可以去发现。
带幼儿在班上或到户外寻找可以发声的东西。
教学反思:纸是幼儿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但对纸的声音却没有真正注意过,可以说幼儿熟悉它却不了解它,这是我选择、进行本次活动的主要原因。
事实也证明幼儿确实对活动很感兴趣,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通过尝试——发现的过程,满足了自主操作的愿望,也满足了表现的欲望和相互认同的心理需要,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让纸发出声音大班科学教案

让纸发出声音大班科学教案引言: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我们习惯于用它来书写、绘画、包裹物品等。
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如何让纸发出声音呢?本篇科学教案将向大班幼儿介绍如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纸发出不同的声音,并帮助他们探索声音的产生原理。
一、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纸的特性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3. 帮助幼儿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二、准备:1. 各种纸张(白纸、报纸、彩色纸等)。
2. 平滑地面。
3. 薄木棒或铅笔。
4. 记录表格和笔。
三、实施步骤:1. 观察纸的特性和用途(10分钟)1. 激发幼儿的兴趣,向他们介绍纸的用途,例如书写、绘画、包装等。
2. 鼓励幼儿观察纸的外观和手感,比较不同类型的纸。
3. 让幼儿发表自己对纸的观察和想法。
2. 纸发声实验(15分钟)1. 让幼儿将纸放在平滑地面上,用手指拨动纸的边缘,观察并听纸发出的声音。
2. 给幼儿展示如何使用薄木棒或铅笔横向刮过纸的边缘,产生不同的声音。
3.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尝试使用不同强度、速度以及不同类型的纸来产生声音。
4. 让幼儿记录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让他们分享观察到的不同声音。
3. 声音原理解释(15分钟)1. 与幼儿分享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
2. 解释幼儿实验中的现象:当纸被刮过或拨动时,纸的边缘会震动,产生声音。
3.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使用不同类型的纸会产生不同的声音?4. 共同探索:让幼儿用不同材质的纸制作纸条,进行比较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纸条产生的声音。
4. 扩展活动(15分钟)1. 邀请幼儿将纸条卷成不同形状,如圆柱体、圆环等,观察和听纸条发出的声音有何不同。
2. 鼓励幼儿尝试将纸条放入空瓶中或沿着竹筒等管状物滑动,感受纸条发声的变化。
3.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改变纸条的形状或使用不同的容器会改变声音的特性?五、总结:通过本次科学教案,幼儿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索了纸发声的原理。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让纸发出声音》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让纸发出声音》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掌握纸制乐器制作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1.1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也会振动,形成了声波,通过空气的传导,我们可以听到声音。
1.2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声波通过物体对空气的挤压产生,随后以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当声波到达听者耳朵时,耳朵会接收到声波并转化为电信号,最终大脑会解读出声音。
2. 纸制乐器制作本次课程将学生们带入制作纸制乐器的世界,通过制作纸制乐器来深入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1 巴乌琴制作巴乌琴是一种纸制乐器,制作起来简单并且声音悦耳。
制作步骤如下:•准备材料:纸板、橡皮筋、剪刀。
•将纸板剪成长方形的形状,大小适中。
•在纸板上切割两个小洞作为共鸣腔。
•将橡皮筋穿过两个小洞,拉紧并固定在纸板两边。
•拨动橡皮筋,巴乌琴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2.2 纸管口哨制作纸管口哨是一种简单的纸制乐器,制作起来也非常容易。
制作步骤如下:•准备材料:饮料纸管、剪刀。
•将饮料纸管剪成合适的长度。
•在纸管的一端剪一个小口,作为吹口。
•将纸管的另一端剪成斜面,以便产生更好的声音。
•吹气进入纸管的吹口,你就能听到纸管口哨发出的声音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乐器,引起学生对乐器的兴趣,引发对声音的探索。
2. 概念解释简要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形成的,并引导他们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耳朵的。
3. 制作纸制乐器教师示范巴乌琴和纸管口哨的制作过程,并给学生提供所需的材料。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示范进行纸制乐器的制作,教师在一旁提供指导和帮助。
5. 互动体验让学生轮流演奏他们制作的纸制乐器,体验纸制乐器发出的不同声音。
6. 总结回顾通过学生的讲解和展示,总结纸制乐器的制作过程和声音的产生原理。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公开课,学生们在制作纸制乐器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还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让纸发出声音》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让纸发出声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物理特性,明白什么样的纸会发出响声;
2.学习制作纸制膜骨,并学会使用;
3.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内容
1.探究纸发出声音的原理;
2.制作纸制膜骨,并掌握使用技巧;
3.进行实验,让纸发出响声。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引入本节课主题,介绍纸发出声音的原理;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制作纸制膜骨(10分钟)
•介绍纸制膜骨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操作演示,引导学生进行制作。
3. 实验准备(5分钟)
•向学生讲解实验流程,提醒注意事项;
•分配实验器材。
4. 进行实验(20分钟)
•学生使用纸制膜骨进行实验,观察纸发出的声音情况;
•学生进行记录和分析,填写实验记录表格。
5. 讨论结果(10分钟)
•学生展示实验记录结果,并进行讨论;
•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总结实验结果。
6. 实验延伸(10分钟)
•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拓展,提出类似的问题;
•进行扩展实验。
7. 总结(5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
通过对学生实验说解和实验结果的观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教学反思
•教学人员需要提前准备实验器材,保证整个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
•在讨论结果过程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让纸发出声音》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让纸发出声音》【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由什么产生,声音的传导方式。
2.通过实验,学习如何制造声音。
3.培养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
【教学内容】让纸发出声音【教学准备】物品:纸张、饮料瓶、牛仔针、胶带、剪刀、水、大碗【教学过程】1.导入(1)观察附近的声音,让学生思考: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出示一个小钢琴的图片,让学生猜测钢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引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2.讲解声音的产生(1)使学生用手指敲打讲桌,学习“实物能够振动”这个概念。
(2)讲解声音的传导方式:实物振动引起空气分子的振动,通过空气传达到耳朵,形成声音。
3.实验—牛仔针的魔力(1)给学生每人发放一张纸和一把剪刀,让他们自己制作一个纸的“口哨”。
(2)教学示范:将纸剪成一个小方块,用剪刀在纸的一边剪两个长方形的窗口,然后将这个小方块用胶带贴在饮料瓶的口子上。
(3)让学生按照示范自己制作纸的“口哨”,然后用口吹纸的一边,观察声音的变化。
4.实验解析(1)让学生回答实验问题:为什么纸发出声音?提示学生:纸的一端被吹动后开始振动,振动引起空气分子的振动,通过空气传导到耳朵,形成声音。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纸不振动,是否还会有声音?5.拓展实验—水中演奏(1)将一碗水倒入桌面上,用胶带将纸固定在瓶口上,然后将瓶口浸入水中。
(2)用手指轻敲纸的一端,观察声音变化。
6.归纳总结(1)让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方式可以制造声音?(2)引导学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可以通过实物振动、空气传导方式制造声音。
7.小结与评价进行互动问答,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通过制作纸的“口哨”和水中演奏的实验,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了声音的产生和传导方式。
同时,通过反思和总结,加深了对声音产生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及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让纸发出声音》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纸发出声音
课程来源:
幼儿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哪怕是在地上拣到一小条纸也能在手中玩上半天,然而,大量的废纸每天都会出现垃圾箱中,有垫桌子用的报纸、画报,有手工纸的边角料,有被幼儿撕下来的图书,有美工区活动后用的画纸等,每天这些废纸都被到掉。
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需要,与其把这些废纸仍到,还不如再次利用,让幼儿与这些废纸相互作用,产生更大的教育价值,从而教育幼儿节约纸张,从小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因此,怎样让纸发出声音的课程就生成了。
活动名称:怎样让纸发出声音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探索让纸发出声音的方法。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画报、草稿纸、报纸、绘画纸等。
2、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尝试操作的兴趣。
老师拿着一筐废纸告诉幼儿:这是老师和幼儿一起
收集的各种废纸。
这些废纸可以干什么用呢?老师拿一
张纸,让纸发出声响,吸引幼儿注意力。
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让纸发出声音?
2、幼儿尝试操作和纸做游戏
每四名幼儿一组,各组进行比赛,在同一时间完成,看看哪个组做的方法多而且和别的组不一样。
让幼儿自己动手来实验,尝试用各种方法让自己手
中的纸发出声音。
每组请一名老师帮助记录幼儿实验的
结果。
幼儿自己取纸实验开始,要求记录老师必须是幼儿
做出来的才能记录。
3、分享实验结果
听音乐收记录纸,在记录纸上写上小组名字。
提醒
幼儿用过的废纸怎么办?
展示每组的记录纸,请每组幼儿上来一两个演示实
验过程,大家进行验证。
4、老师小结幼儿验证的方法。
5、结束: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会发声,小朋友们可以去发现。
带幼儿在班上或到户外寻找可以发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