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训练教材ppt81页课件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训练教材ppt81页课件
2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术语
审核准则: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通
常又称为审核依据。 审核准则
标准
EMS文件
法律法规\相关方要求




















3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术语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能够证实的记录、
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 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44
不合格报告使用流程
不合格事实描述
审核员
不合格事实确认 原因分析
制定纠正措施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认可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执行 纠正措施验证
审核员 责任部门 审核员
45
不合格事实描述要点

力求具体:如事情发生在何地、何时、何人 执行此事或在场、发生了何现象,以及有些

关键的图号、文件或记录的编号等。
不合格报告 发放日期 编号
发放部门
接受人
纠正措施预 纠正措施实 计完成日期 际完成日期
48
审核组会议
在当天审核工作完成后召开; 时间一小时左右为宜; 仅审核组成员参加; 讨论并确定审核中有争议的事项; 整理审核结果; 确定当天的不合格报告。
49
末次会议
目的:
– 向受审核部门介绍审核总体情况; – 提出后续的工作要求; – 结束现场审核。
人员介绍:审核组长介绍审核组成员及分工,各部门介绍陪同人员; 重申审核目的和范围;明确审核的目的,审核的依据,审核将涉及的部
门; 现场审核计划的确认:现场审核计划不宜做大的改动,征得各部门的最

环境管理体系培训PPT课件

环境管理体系培训PPT课件

海水浑浊,影响海底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水体生产力,危害鱼类,重金属
/石油/有毒有机物侵害海洋
生物并祸及鸟类及人类,破坏旅游资源。
4、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现象:
记录显示,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本世纪八十年代气温
比上世纪下半叶升高约0.6度,研究表明,到
2050年全球变暖幅度可能在4.5-10度之间.
现象:
1984年,南极上空首次发现臭氧空洞,近年有恶化趋势,北极上空也出现
了臭氧减少现象.
起因:
人类过多使用氟里昂(CFCS)以及排放其它臭氧损耗物质,破坏臭氧层中
的氧原子,氧分子和臭氧之
间的动态平衡,导致臭氧减少,臭氧层破坏.
影响:
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强,对生物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就人类而言,会
死亡及2亿人得血吸虫病。
现象:
2、酸雨的危害
指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雨、雪、雾、露、霜。80年代以
来酸雨发生率上升,欧洲、北美和东亚是酸雨危害严重的区域,北欧数千
湖泊PH值低至4.5而成为死湖。
起因:
空气中的SO2与NOX的增多(煤燃烧等)大气降水时吸收过多,而
形成酸雨。
影响:
腐蚀材料、损害森林、破坏水生,陆生生态环境,并造成农作物
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培训讲义
2016年12月6日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教材ppt课件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教材ppt课件
发展和实施环境方针及目标识别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可能导致重要环境影响的因素建立体系性的过程该过程基于组织的实际状况并考虑了他的重要环境因素风险和机遇以及符合性义务提升组织的环境意识建立运行控制来管理其重要环境因素及符合性义务评估环境绩效必要时采取措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我们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适应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实现新作为的新的历史起点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是通过如下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通过消除或者削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来保护环境缓解外部环境条件对组织造成的潜在不良影响有助于遵守符合性义务提升环境绩效控制和影响组织设计生产及分配其产品和服务的方式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标准培训教材
1
GB / T 14001-2015 idt ISO 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 - 要求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 Requirements
GB / T 24001-2015 Idt ISO 14001:2015
30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6.2.2 策划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 当策划如何实现环境目标时,组织应确定: ——做什么; ——需要什么资源; ——谁负责? ——什么时侯完成? ——结果如何评估?包括监控可测量的环境目标实现过 程的指标。 组织应考虑如何将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与组织的运营过 程相融合。
19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范围以建立其范 围。 当确定这个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要素4.1中所提的外部和内部事宜; ——要素4.2中所指的合规性责任; ——组织单元、职能、及物理边界; ——它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权限和其实施控制和影响的能力。 一旦界定出范围,在该EMS范围之内的具有重要环境影响 活动、产品和服务应包含在此EMS范围内。 这个范围应以文件形式予以维持,并为相关方所获取。

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PPT课件

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PPT课件
1979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1年5月,国家计委、建委、经委、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合颁发
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82年2月,国务院根据环境保护法发布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年10月,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
主要措施: 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和完善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
的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
2021/7/22
18
二、中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2021/7/22
19
1中国环境立法的发展历程
产生时期(1949—1973)
环境立法侧重于自然资源的保护。 开始注意到工业环境污染问题,并颁布了一些与防治
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构成:
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环境标准 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2021/7/22
22
2.1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总政策,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 史文化遗产。”
2021/7/22
23
2.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加以全面综合调整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目的、范围、方针政策、基本原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ppt课件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ppt课件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3.16) 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 (3.5) 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 影响(3.7)的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3.16) 的环境因素(3.6)给 环境(3.5) 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目标
组织(3.16)依据其环境方针(3.11)规定的所要实现 的总体环境目的。
1.4 ISO14001标准结构
ISO 14001 : 2004 标准条款
1
2






3
4
定 义
环 境 管





4.1 总要求 4.2 环境方针 4.3 策划(策划) 4.4 实施与运行 4.5 检查和纠正措施 4.6 管理评审
1.4 ISO14001标准结构
法律法规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第二章:ISO14001标准的条文解析
第二章:ISO14001标准的条文解析
ISO 14001 : 2004 标准条款
1
2
3
4








管 理 体 系 要

4.管理体系要求(重点) 4.1 总要求 4.2 环境方针 4.3 策划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ISO -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For Standardisation
國际標准化组织
1.2 ISO14001的产生过程
TC176
品质管理
成立于1979年 发展ISO9000`s

《环境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环境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选择认证机构时需要了解其要求和规定。
04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践与应用
企业环境管理实践案例
案例一
某大型制造企业通过实施环境管 理体系,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 的能耗和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
效率。
案例二
某化工企业采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 ,全面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从 而优化产品设计,降低环境负荷。
案例三
某食品企业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积极采用 可持续的包装和运输方式,减少对 环境的影响。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确保组织遵守相关法律法 规和其它要求,避免环境 违法风险。
培训和意识
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技 能水平,促进全员参与环 境管理。
文件和记录
建立完善的文件和记录管 理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 性和可追溯性。
环境评审和改进
定期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 评审和改进,不断提高环 境绩效。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降低环境风险
通过规范组织的环境行为,降低因违 反法律法规或因环境问题引发的风险 和成本。
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 环境和社会三大支柱的平衡发展,推 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01 1990年代初
ISO 14000系列标准发布,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 逐渐受到关注。
审核与认证的机构与要求
审核与认证的机构
审核与认证的机构一般由国家或地区政府授权,具有独立性和公正性。常见的环境管理 体系认证机构有ISO 14001认证机构、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等。
审核与认证的要求
审核与认证的要求通常包括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自身的目标。在环境管理体 系方面,最广泛应用的国际标准是ISO 14001,它规定了组织建立、实施、维护和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组织在

《环境管理学》课件

《环境管理学》课件

城市环境管理案例二
某内陆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计划,重点讲述城市在限制机 动车、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绿地等方面的努力。
城市环境管理案例三
某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建筑保护与城市更新项目,探讨如何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环境管理案例
总结词
农村环境管理案例主要关注农村地区 的环境保护问题,包括农业污染防治 、农村生态建设等方面。
详细描述
循环经济理念强调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 生,同时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再生和利用,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
生态平衡理念
总结词
生态平衡理念是环境管理学的基石,它主张 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以确保自然环 境的健康与安全。
详细描述
生态平衡理念强调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 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系统的结 构和功能,防止生态失衡。同时,要加强对 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采取有效措施修复 受损的生态系统,以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与 稳定。
详细描述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在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因素,以实现长期的、健康的、稳 定的发展。它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公正,以确保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
循环经济理念
总结词
循环经济理念是环境管理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主张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梯级 利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某矿业企业的环境修复与治理项目,讲述 企业在关闭矿井后对矿区进行生态恢复和 环境整治的经验。
城市环境管理案例
总结词
城市环境管理案例主要涉及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污 染治理等方面,展示城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果和挑战。
城市环境管理案例一

《环境管理学》课件

《环境管理学》课件
生态保护与修复是环境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旨在保 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恢复受损生态系统。
详细描述
生态保护与修复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 、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通过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 政策、加强生态监管、推广生态农业等措施,保护自然 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 修复和重建,恢复其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
要点一
总结词
排污收费制度是通过经济手段激励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的 制度。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排污收费制度是通过向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收取一定费用来 激励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制度。该制度基于"谁污染、谁 付费"的原则,通过对不同污染物和排放量进行科学核算, 确定相应的收费标准。排污收费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 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同时也为政府提供了 重要的环保资金来源。
土壤污染防治
总结词
土壤污染防治旨在保护土壤资源免受污染和 恢复土壤生态功能。
详细描述
土壤污染防治包括农用土壤污染防治、建设 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通过实施严格的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与评 估、推广生态友好型农业等措施,降低土壤 污染风险,保障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保护与修复
总结词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政策交流与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保项目参与
参与全球环保项目,共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 进程。
跨国企业环境管理
推动跨国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加强国际环境 监管合作。
国际环境条约遵守与执行
遵守并执行国际环境条约,推动全球环境保 护事业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5
环境管理实践与案例分析
企业环境管理实践
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 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
精品课件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及适用性,以界 定其范围。
• 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 a 4.1所提及的内、外部问题; • b 4.2所提及的合规义务; • c 其组织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 • d 其活动、产品和服务; • e 其实施控制和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 范围一经确定,在该范围内组织的所有的活动、产品和服
范围;
并且,确定与环境因素、合规义务以及以往在4.1和4.2中识别的其他 问题和要求相关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 •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
----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在影 响; • ----实现可持续改进;
组织应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紧急情况,特别是那些可能具有环 境影响的潜在紧急情况。
精品课件
6.2.2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
• 策划如何实现环境目标时,组织应确定: • a) 要做什么; b) 需要什么资源; c) 由谁负
责; d) 何时完成;
e) 如何评价结果,包括用于监视实现其可测量的 环境目标的进程所需的参数(见9.1.1)。
•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部分配并沟通 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 最高管理者应对下列事项分配职责和权限; • a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
包括环境绩效。
精品课件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 6.1.1总则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6.1.1至6.1.4中的要求所需的过程。 • 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 • a) 4.1所提及的问题; b) 4.2.所提及的要求; c) 其环境管理体系的
精品课件
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 6.2.1环境目标 组织应针对其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环境目标,此 时须考虑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
及相关的合规义务,并考虑其风险和机遇。
环境目标应: • a) 与环境方针一致; b) 可测量(可行
时); c) 可监视; d) 予以沟通; e) 适当时予以 更新。
组织应保持环境目标的文件化信息。
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须考虑:
a) 变更,包括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以及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 务; • b) 异常状况和合理可预见的紧急情况 。
组织应运用所建立的准则,确定那些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 素,
即重要环因素。
适当时,组织庆在其各层次和职能间沟通其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保持以下 内容的文件化信息:
• 注:合规义务可能会给组织带来风险和机 遇。
精品课件
6.1.4措施的策划
• 组织应策划: • a) 采取措施管理其:
1)重要环境因素; 2)合规义务;3)6.1.1所识别的风 险和机遇; • b) 如何: 1)将这些措施融入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见6.2,第7条, 第8条和9.1),或其他业务过程,并予以实施; •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见9.1)。 当策划这些措施时,组织应考虑其可先技术方案、财务、 运行和经营要求。
要性进行沟通;
• f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 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 h促进持续改进;
• i支持与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
用。
精品课件
5.2环境方针
• 最高管理者应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 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应:
• a适合于组织的宗旨和组织所处的环境,包括其活动、产 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精品课件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 作用和承诺,通过:
• a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 b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
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一致;
• c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 d确保可获得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 e就有效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
务均须纳入环境管理体系。 • 应保持范围的文件化信息,并可为相关方获取。
精品课件
4.4环境管理体系
• 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结果,包括提高其环境 体系,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 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 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 组织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 4.1和4.2获得的知识。
• b为制定环境目标提供框架; • c包括保护环境的承诺,其中包含污染预防及其他与组织
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 • d包括履行其合规义务的承诺; • e包括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提高环境绩效的承诺。 • 环境方针应:1、保持文件化信息;2、在组织内得到沟通;
3、可为相关方获取。
精品课件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 ----环境因素及相关环境影响; • ----用于确定其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 • ----重要环境因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能导致与有害环境影响(威胁)或有益环境影响(机遇)
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精品课件
6.1.3合规义务
• 组织应: a) 确定并获取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合规义 务;
• b) 确定如何将这些合规义务应用于组织; c) 当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环境 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这些合规义务。 组织 应保持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
4.1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 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 问题。
• 这些问题应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 组织的环境状况。
精品课件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组织应确定:
• a 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 b 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于期望(即要求);
组织应保持下列内容的文件化信息: ----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 ----6.1.1至6.1.4中所需的过程,其文件化信息的详略程度,应足以
确信这些过程能按预先的策划实施。
精品课件
6.1.2环境因素
• 组织应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内,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 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环境因素及其相关的环境影响,此时应考虑 生命周期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