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力学实验2-高三名校物理试题解析分项汇编(广东版)(第01期)(解析版)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4机械运动(含解析)

专题4 机械运动一、单选题1.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6.9km,用时5min45s,消耗燃油1.5kg,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2000N,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
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①汽车行驶速度是20km/h 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9×107J③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④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0%A. 只有①和②B. 只有②和③C. 只有①和④D. 只有②和④【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③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平衡力,所以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故③错误;④汽车发动机的做的功为:,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故④正确。
.故选D。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 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C. 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故选D。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3.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
拍照过程中车可能()A. 向西加速B. 向东加速C. 向西减速D. 向东减速【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解有甲图到乙图可以看出广州塔相对于车来说像东运动了一段距离,所以拍照过程中车在向西运动,再者乙图中水杯的水的运动情况可知,车在向西作减速运动,故答案为C 。
4.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
这型号电池高度为()A. 14mmB. 145mmC. 500mmD. 50.0mm【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
专题16力学实验2-高三名校物理试题解析分项汇编(广东版)(第01期)(原卷版).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广东理综卷物理部分有其特定的命题模板,无论是命题题型、考点分布、模型情景等,还是命题思路和发展趋向方面都不同于其他省市的地方卷。
为了给广东考区广大师生提供一套专属自己的复习备考资料,学科网物理解析团队的名校名师们精心编写了本系列资料。
本资料以广东考区的最新名校试题为主,借鉴并吸收了其他省市最新模拟题中对广东考区具有借鉴价值的典型题,优化组合,合理编排,极限命制。
专题16 力学实验21.【2014·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检测题】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加速度的计算表达式为:2210)1.03()1(-a ⨯⨯=m/s 2,请填写公式中横线上(1)处式子:________(用纸带中数据表示);加速度a 的计算结果为a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填“偏大”或“偏小”)。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2.【2014·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高三第一次月考】(6分)某同学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采取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将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一个力传感器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并用另外一个传感器对木块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表1是她记录的实验数据。
一物理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必修1):(第01期)(解析版)专题03 追击、相遇问题 汽车刹车问题

一、选择题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汽车以20m/s的初速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在刹车后的2s内与5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2 B.3:4 C.2:5 D.4:25【答案】B考点: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名师点睛】对于汽车刹车这种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能死套公式,要注意检验解题结果的合理性,往往要先求出汽车刹车的总时间,然后再进行其他计算.2.【湖南省张家界市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0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阶段乙运动在甲的前面,20s后乙落在甲的后面B.40s末乙追上甲C.20s末乙追上甲,且甲、乙运动速度相等D.乙在追甲的过程中,20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答案】BD【解析】由图知,开始阶段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20s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而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运动,在40s末甲乙两物体面积(位移)相同,此时相遇,所以在0-40s内甲一直在乙的前面.故AC错误, B正确.前20s内甲物体速度大、乙的速度小,所以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20s-40s内,后方物体乙速度大,两物体间距减小,故20s两物体相距最远,故D正确;故选BD.考点:v-t图像;追击及相遇问题3.【河北省定州市中学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周练】如图是在同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sB.当t=t2 s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t3 s时,两物体相距x1m【答案】C【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掌握位移图象的基本性质:横坐标代表时刻,而纵坐标代表物体所在的位置,纵坐标不变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质点通过的位移等于x的变化量△x。
广东高三高中物理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三高中物理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奥运队获得26枚金牌、排名奖牌榜第三位。
如图所示,吊环运动员将吊绳与竖直方向分开相同的角度(两吊绳等长),重力大小为G 的运动员静止时,左边绳子张力为T 1,右边绳子张力为T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和T 2是相同的B .T 1和T 2的合力与重力G 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T 1和T 2的合力与重力G 是一对平衡力D .运动员两手缓慢撑开时,T 1和T 2都会变小2.物体A 的质量为m ,物体B 的质量为5m ,A 、B 分别以5和的速度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的惯性比B 大 B .B 的惯性比A 大 C .A 和B 的惯性一样大 D .不能确定A 、B 的惯性大小关系3.如图所示,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的压缩量最大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及所受的合外力的变化情况是 ( )A .合力变小,速度变大B .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大C .合力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D .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4.如图所示,物块A 从滑槽某一不变高度滑下后又滑上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静止不动时,A 滑至传送带最右端的速度为v 1,需时间t 1,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A 滑至传送带最右端速度为v 2,需时间t 2,则( )A .v 1>v 2,t 1<t 2B .v 1<v 2,t 1<t 2C .v 1>v 2,t 1>t 2D .v 1=v 2,t 1=t 25.一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下滑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则上滑时物体加速度大小为( ) A .g sin α B .g tan α C .2g sin α D .2g tan α6.如图甲所示,小物块从足够长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
专题16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地理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6 中国的自然资源考点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2019年黑龙江大庆市)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C.总量不多,人均有限D.总量丰富,人均丰富【答案】1.B【解析】1.在自然界,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某些资源的总量变得越来越少.根据题意,故选B。
2.(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①太阳能②风能③天然气④铁矿⑤土地资源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②④⑤【答案】2.B【解析】2.考察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中根据资源的更新速度和时间长短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上述资源铁矿、天然气是不可生资源,而太阳能、土地资源、风资源都短时间可以更新,是可再生资源。
3.(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下列不属于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的是A.水电站B.火电站(煤炭)C.风力发电站D.太阳能电站【答案】3.B【解析】水电站、风力发电站、太阳能电站,属于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火电站的能量来源于煤炭,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故选B。
考点2 土地资源1.(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陆地面积大于美国。
美国的耕地总面积约为1.71亿公顷,我国仅有1.22亿公顷。
美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我国的6.22倍。
如图示意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1)土地利用类型①和③的北部界线大致与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东畜牧业的类型是_______,试说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2)土地利用类型②为_______,该土地利用类型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少。
试说明其原因。
(3)我国耕地面积少于美国,人均耕地比美国更少。
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1)400 农耕区畜牧业饲料资源丰富和市场广阔(2)林地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3)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而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我国人口众多【解析】1.(1)土地利用类型①是耕地,③是草地,两者的北部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东畜牧业的类型是农耕区畜牧业,因为农耕地区人口稠密、市场广阔,种植业发在,饲料丰富。
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1期)(解析版)

专题04温度、物态变化考点1温度1.(2023山西)近几年,我省对老旧小区的楼房进行外墙保温改造。
为了了解材料的性能,创新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市场上选取了常用的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板和岩棉板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的材料在保温性能、阻燃性能、隔音性能和吸水性能等方面均有不同。
现有两张厚度相同的聚氨酯泡沫板和岩棉板,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性能,添加适当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你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探究聚氨酯泡沫板和岩棉板的________性能。
下面是实验过程:(1)实验器材:__________;(2)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答案】(1)保温(2)见解析见解析见解析见解析见解析【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探究聚氨酯泡沫板和岩棉板的保温性能。
(1)器材: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热水、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剪刀、胶水、厚度相同的聚氨酯泡沫板和岩棉板;(2)步骤:①用厚度相同的聚氨酯泡沫板和岩棉板做成两个相同的、大小适当的盒子A、B;②同时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装入高度和初温都相同的热水,并将两杯热水同时放入A、B 两盒中,再盖好盒盖;③同时把两个盒子放在同一环境中,适当的一段时间后同时打开盒盖,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同时测出两杯水的温度,分别记为A t 、B t 。
(3)若A B t t ,则岩棉板的保温性能好,若A B t t ,则聚氨酯泡沫板和岩棉板的保温性能一样好;若A B t t ,则聚氨酯泡沫板的保温性能好。
考点2熔化和凝固2.(2023山东泰安)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滴水成冰B.气凝结霜C.冰雪消融D.浓雾消散【答案】A【解析】A.滴水成冰,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A符合题意;B.气凝结霜,是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冰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浓雾消散,是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 力学实验 粤教版-粤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三年级力学实验复习一、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一〕如下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①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②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
尝试写成一次函数;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下列图。
如下表述正确的答案是A.a的原长比b的长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如此〔一〕请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如此〞实验的相关内容。
①如图a,铺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两个细绳套。
②如图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位置并记为O点,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与。
③如图c ,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 点,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 =N 和细绳的方向。
④如图d ,已按一定比例作出了F 1、F 2和F 的图示,请用作图方法作出F 1和F 2的合力F ′.〔二〕①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如此〞的实验中,如下哪些方法可减小实验误差? 〔 〕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些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②在做实验时,橡胶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同一确定的O 点,以下说法错误的答案是〔 〕 A .同一实验过程中,O 点位置可以不同B .改变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后,依然必须要拉到跟刚刚一样的O 点。
2022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高频考点试题

2022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高频考点试题一、单选题 (共6题)第(1)题在力学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抽象为力的概念。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所受合力的大小一定变化B.重心可以看作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C.桌面上的书本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因为书本发生了形变D.爬杆表演时,杂技演员沿竖直杆匀速上爬,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第(2)题如图所示,在和。
的a、b两处分别固定着电量不等的点电荷,其中a处点电荷的电量为,c、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与。
a、b连线上各点的电势与位置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取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图中处为图线的最低点。
则( )A.b处为正电荷且电荷量小于qB.在c点由静止释放一个正电荷,它将保持静止C.在d点由静止释放一个正电荷,它将在c、d之间做往复运动D.取一个带正电荷的检验电荷,它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在d点的电势能第(3)题2022年11月3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国航天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人类的一些航天愿望也有望变成现实。
如若用目前世界上已知强度极高的材料石墨烯制作“太空电梯”缆线,人类进入太空就将成为可能。
如图所示,假设在赤道上O点和其正上方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太空站A之间,固定着由石墨烯材料做成的太空电梯缆线,这样人类就可乘坐电梯舱往返于地球和太空站之间了。
当电梯舱某次停在OA的中间位置P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梯舱里的货物处于平衡状态B.电梯舱里的货物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电梯舱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D.电梯舱的线速度与太空站A的线速度之比为第(4)题如图所示,ab是水平面上一个圆形线圈的直径,在过ab的竖直面内有一根通电导线ef,且ef平行于ab,当ef竖直向上平移时,穿过圆面积的磁通量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始终为零D.不为零,但始终不变第(5)题“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受灾地区前,向受灾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通知目标区域从而实现预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广东理综卷物理部分有其特定的命题模板,无论是命题题型、考点分布、模型情景等,还是命题思路和发展趋向方面都不同于其他省市的地方卷。
为了给广东考区广大师生提供一套专属自己的复习备考资料,学科网物理解析团队的名校名师们精心编写了本系列资料。
本资料以广东考区的最新名校试题为主,借鉴并吸收了其他省市最新模拟题中对广东考区具有借鉴价值的典型题,优化组合,合理编排,极限命制。
专题16 力学实验2(解析版)1.【20xx·广东省××市东华高级中学检测题】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加速度的计算表达式为:2210)1.03()1(-a⨯⨯=m/s2,请填写公式中横线上(1)处式子:________(用纸带中数据表示);加速度a的计算结果为a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填“偏大”或“偏小” )。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2.【20xx·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高三第一次月考】(6分)某同学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采取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将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一个力传感器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并用另外一个传感器对木块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表1是她记录的实验数据。
木块的重力为10.00N,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F一定不小于 N;(1)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μ;(2)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木块匀加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 N。
f3.【20xx·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素质测试】(每空2分,共8分)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 ___________m/s2,计数点3的瞬时速度v3 =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C.滑块的质量m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4.【20xx·广东省××市一中高三高考临门一脚试题】实验题(1)某小组在探究“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增加量的关系”,设计了如图装置。
①现有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小沙桶,导线及开关等,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填选项代号)A. 电压合适的50 H Z交流电源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 刻度尺D. 秒表E. 天平②实验时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应该取下沙桶,把长木板_______(填“左”或“右”)垫高,轻推小车,让小车________(选填“拖着”或“不拖着”)纸带运动。
③某次实验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取BE两点来研究,读出BE的长度为_____cm,其中小车通过计数点B点时的速度=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本次试验中,纸带______(填“甲”或“乙”)端与小车相连。
5.【20xx·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5月模拟试题】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6.【20xx·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5月综合测试题】(1)某实验小组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①实验前,木板左端被垫起一些,使小车在不受拉力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如果需要用图中砝码和吊盘的总重力来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③同学甲选取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做分析。
小车刚开始运动时对应在纸带上的点记为起始点O,在点迹清楚段依次选取七个计数点。
通过测量纸带计算出计数点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v2、起始点O到计数点过程中细绳对小车做的功W。
以W为纵坐标,以△v2为横坐标在方格纸中作出W—△v2图象,如图乙所示。
那么,根据图像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④如果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⑤如果“动能定理”成立,那么W—△v2图像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7.【20xx·湖北省华中师大附中高三五月模拟】科学规律的发现离不开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可以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
下面我们追寻科学家的研究足迹用两种方法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
I.理论探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有关运动学公式,推导在恒定合外力的作用下,功与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请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写出你的推导过程。
II.实验探究:①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a ;b 。
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F、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距离如图。
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
8.【20xx·河北省高阳中学高三周练】某同学用一个测力计(弹簧秤)、木块和细线去粗略测定一木块跟一个固定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设此斜面的倾角不大,不加拉力时,木块放在斜面上将保持静止。
(1)他是否要用测力计称出木块所受的重力?(2)写出他实验的主要步骤。
(3)推出求μ的计算式。
9.【20xx·福建省福建师大附中高三5月模拟】某学习小组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图中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完全相同。
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求出。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①实验操作中需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其最根本的目的是___________。
A.防止小车不能被橡皮筋拉动B.便于小车获得较大的弹射速度C.防止纸带上点迹不清晰D.保证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②关于橡皮筋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橡皮筋做功的具体值可以直接测量B.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C.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D.若橡皮筋伸长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2倍③如图是某同学在正确实验操作过程中得到的一条纸带,O、A、B、C、D、E、F为选取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一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1.87cm、4.79cm、8.89cm、16.91cm、25.83cm、34.75cm,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则由该纸带可知本次实验中橡皮筋做功结束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m/s。
10.【2013·河南省××市高三三模】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研究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小木块从A 点静止释放后,在一根弹簧作用下弹出,沿足够长水平放置的木板运动到B 1点停下,O 点为弹簧原长时小木块所处的位置,测得OB 1的距离为L 1,并把此过程中弹簧对小木块做的功记为W 1。
用完全相同的弹簧2根、3根……并列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作出弹簧对小木块做功W 与小木块停下的位置距O 点的距离L 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W —L 图线为什么不通过原点? 。
(2)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 OA = cm 。
fL fx W +=0,所以W-L 图线的斜率等于f ,即9164215=--==f k ,取坐标W =1,L =6代入解得x 0=3cm.考点:此题考查用图像法处理数据问题。
11.【20xx·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有下面三个高中物理课本力学实验:A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B .探究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C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这三个实验中:(选填前面的字母)①需要平衡摩擦力的是 。
②需要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是 。
③需要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是 。
④需要求物体通过某点瞬时速度的是 。
12.【20xx •××市名校联盟高20xx 级第一次联考】(6分)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1)设法让橡皮筋对车做的功分别为W 、2W 、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1v 、2v 、3v ……(3)作出W v -草图(4)分析W v -图,如果W v -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 v ∝;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2W v ∝,W v ∝等关系。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的是( )A .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 、2W 、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