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作品欣赏:火树银花里的回忆
冰心诗歌《繁星·四十一首》原文及赏析

冰心诗歌《繁星·四十一首》原文及赏析1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2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6镜子——对面照着,反而觉得不自然,不如翻转过去好。
7醒着的,只有孤愤的人罢!听声声算命的锣儿,敲破世人的命运。
8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9梦儿是最瞒不过的啊,清清楚楚的,诚诚实实的,告诉了你自己灵魂里的密意和隐忧。
10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12人类啊!相爱罢,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
13一角的城墙,蔚蓝的天,极目的苍茫无际——即此便是天上——人间。
14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15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你不要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
16青年人啊!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
22生离——是朦胧的月日,死别——是憔悴的落花。
33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34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
35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42云彩在天空中,人在地面上——思想被事实禁锢住,便是一切苦痛的根源。
43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人在聪明人的辩论里。
44自然啊!请你容我只问一句话,一句郑重的话:“我不曾错解了你么?”45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52轨道旁的花儿和石子!只这一秒的时间里,我和你是无限之生中的偶遇,也是无限之生中的永别再来时,万千同类中,何处更寻你?55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60轻云淡月的影里,风吹树梢——你要在那时创造你的人格。
61风啊!不要吹灭我手中的蜡烛,我的家还在这黑暗长途的尽处。
散文名篇赏析:《往事(二)》 冰心

散文名篇赏析:《往事(二)》冰心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
流动的光辉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竟是浅蓝色的了。
这三色衬成的宇宙,充满了凝静,超逸与壮严;中间流溢着满空幽哀的神意,一切言词文字都丧失了。
几乎不容凝视,不容把握!今夜的林中,决不宜于将军夜猎——那从骑杂沓,传叫风生,会踏毁了这平整匀纤的雪地;朵朵的火燎,和生寒的铁甲,会缭乱了静冷的月光。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燃枝野餐——火光中的喧哗欢笑,杯盘狼藉,会惊起树上稳栖的禽鸟;踏月归去,数里相和的歌声,会叫破了这如怨如慕的诗的世界。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爱友话别,叮咛细语——凄意已足,语音已微,而抑郁缠绵,作茧自缚的情绪,总是太“人间的”了,对不上这晶莹的雪月,空阔的山林。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高士徘徊,美人掩映——纵使林中月下,有佳句可寻,有佳音可赏,而一片光雾凄迷之中,只容意念回旋,不容人物点缀。
我倚枕百般回肠凝想,忽然一念回转,黯然神伤……今夜的青山只宜于这些女孩子,这些病中倚枕看月的女孩子!假如我能飞身月中下视,依山上下曲折的长廊,雪色侵围阑外,月光浸着雪净的衾绸,逼着玲珑的眉宇。
这一带长廊之中:万籁俱寂,万缘俱断,有如水的客愁,有如丝的乡梦,有幽感,有澈悟,有祈祷,有忏悔,有万千种话……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迭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
这时纵是顽石钝根,也要思量万事,何况这些思深善怀的女子?往者如观流水——月下的乡魂旅思:或在罗马故宫,颓垣废柱之旁;或在万里长城,缺堞断阶之上;或在约旦河边,或在麦加城里;或超渡莱因河,或飞越落玑山;有多少魂销目断,是耶非耶?只她知道!来者如仰高山,——久久的徘徊在困弱道途之上,也许明日,也许今年,就揭卸病的细网,轻轻的试叩死的铁门!天国泥犁,任她幻拟:是泛入七宝莲池?是参谒白玉帝座?是欢悦?是惊怯?有天上的重逢,有人间的留恋,有未成而可成的事功,有将实而仍虚的愿望;岂但为我?牵及众生,大哉生命!这一切,融合着无限之生一刹那顷,此时此地的,宇宙中流动的光辉,是幽忧,是澈悟,都已宛宛氤氲,超凡入圣——万能的上帝,我诚何福?我又何辜?……我们看过无数的山,峰峦叠嶂的巍峨的山,螺髻临水的娟丽的山。
冰心《一日的春光》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西省中考题)

冰心《一日的春光》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西省中考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冰心《一日的春光》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西省中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3-16题。
(17分)一日的春光冰心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別的晩,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荫,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________去年冬天是特别的冷,也显得特别的长。
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
我无聊地慰安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
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愤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
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黃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黃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有一天看见院里的桃花开了,这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暗的黃云,跟着干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黄尘里…….九十天看看过尽_______我不信了春天!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
”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
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去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________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唯一的春天________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冰心散文名篇欣赏(精选20篇)

冰心散文名篇欣赏冰心散文名篇欣赏(精选20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冰心散文名篇欣赏(精选2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冰心散文名篇欣赏篇1自从太平洋舟中,银花世界之夜以后,再不曾见有团圆的月。
中秋之夕,停舟在慰冰湖上,自黄昏直至夜深,只见黑云屯积了来,湖面显得黯沉沉的。
又是三十天了,秋雨连绵,十四十五两夜,都从雨声中度过,我已拚将明月忘了!今夜晚餐后,她竟来看我,竟然谈到慰冰风景,竟然推窗─窗外树林和草地,如同罩上一层严霜一般。
月儿出来了!我们喜出意外的,匆匆披上外衣,到湖旁去。
曲曲折折的离开了径道,从露湿的秋草上踏过,轻软无声。
斜坡上再下去,湖水已近接足下。
她的外衣铺着,我的外衣盖着,我们无言的坐了下去,微微的觉得秋凉。
月儿并不十分清明。
四围朦胧之中,山更青了,水更白了。
湖波淡淡的如同叠锦。
对岸远处一两星灯人闪烁着。
湖心隐隐的听见笑语。
一只小舟,载着两个人儿,自淡雾中,徐徐泛入林影深处。
回头看她,她也正看着我,月光之下,点漆的双睛,乌云般的头发,脸上堆着东方人柔静的笑。
如何的可怜呵!我们只能用着西方人的言语,彼此谈着。
她说着十年前,怎样的每天在朝露还零的时候,抱着一大堆花儿从野地上回家里去。
─又怎样的赤着脚儿,一大群孩子拉着手,在草地上,和着最柔媚的琴声跳舞。
到了酣畅处,自己觉得是个羽衣仙子。
─一又怎样的喜欢作活计。
夏日晚风之中,在廊下拈着针儿,心里想着刚看过的书中的言语这些满含着诗意的话,沁入心脾,只有微笑。
渐渐的深谈了:谈到西方女孩子的活泼,和东方女孩子的温柔;谈到哲学,谈到朋友,引起了很长的讨论,淡交如水,是我们不约而同的收束。
结果圆满,兴味愈深,更爽畅的谈到将来的世界,渐渐侵入现在的国际问题。
我看着她,忽然没有了勇气。
她也不住的弄着衣缘,言语很吞吐。
冰心作品欣赏:火树银花里的回忆

火树银花里的回忆窗外是声声繁密而响亮的爆竹,中间还有孩子们放的二踢脚,是地下一声、曳着残声又在天上发出一声巨响。
薄纱的窗帘上还不时地映出火树银花般的粲然一亮,那是孩子们在放着各种各样的烟火呢。
多么热闹欢畅的北京除夕之夜啊,我的心中为什么有一点惆怅呢?我想起古人的两句诗,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现在北京就是我的家,我没有客子思家的怅惘,我苦忆的是我的万里外的许多朋友!我的好友不多,这不多之中,海外的朋友几乎占了一半;这“一半”之中,日本朋友又占去大半。
我开始结识日本朋友,还是在万里外的美国。
二十年代初期,我在美国留学,在同学中,和日本女学生更容易亲近。
大家拿起毛笔写汉字,难起筷子吃米饭,一下子就“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那时正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当权,中日关系相当紧张,但我们谈起国事来都有很坚定的信念,认为我们两个东方国家应该而且必须永远和平友好下去,来维持东亚和世界的繁荣和进步,只要我们年轻一代不断地为此奋斗,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的崇高理想一定会实现。
在这些日本同学中,我特别要提到濑尾澄江,她和我住在同一宿舍——娜安碧珈楼。
她是一个地道的东方女孩子,敏而好学,沉静而温柔,我们虽不同班,下了课却常在一起。
我们吃西餐吃腻了,就从附近村里买点大米,肉末和青菜,在电炉上做饭吃。
一般总是我烹调,她洗碗,吃得十分高兴。
这几十年来,除了抗战那几年外,我们通信不断。
我每次到日本去都见得着她;她也到过中国,北京。
前几天我还得到她的贺年信。
一九四六年冬,我到了战后的东京,结识了松冈洋子。
她是一位评论家,又是一位热心从事日中友好和世界和平工作的人。
她也在美国留过学,我们用英语交谈,越说越兴奋。
此后我们不断地在北京或东京,或国际和平会议上见面。
不幸她在七十年代末期逝世了。
一九八○年,我们作家代表团访日时,巴金和我曾到她家吊唁;见到她的女儿——曾在中国上过学的松冈征子。
前几天我得到她给我的一封贺年信,她说:“我要在今年为日中友好做出更多的贡献。
冰心的散文诗赏析

冰心的散文诗赏析冰心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大多不用浓墨重彩,也较少精雕细刻,只用素描的笔法,淡淡数笔,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鲜灵灵地浮现在水面上。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冰心的散文诗赏析,供大家欣赏。
第一次认识冰心是我在小学时读的文章《三寄小读者》。
冰心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和蔼可亲,一心为孩子们创作的老奶奶!在寒假,我读了《繁星春水》。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
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
《繁星春水》是大作家冰心的诗歌集,里面的内容是冰心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
这两本书含蓄隽永、富于哲理,很受大家的欢迎,因此成了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
她的小诗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所以我们说她的诗是典型的哲理诗。
冰心这些趣味盎然、发人深思的格言式小诗,多有淡淡的哀愁。
在艺术上,早年她追求“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境界,她的诗也具有这些特点。
艺术上,赵景深称她的诗“一是用字的清新,二是回忆的甜蜜”,而苏雪林则用冰心评论泰戈尔作品的四个字_“澄澈”与“凄美”来评论她诗的艺术风格。
苏雪林在评论《繁星》和《春水》时说:“中国新诗界,最早有天分的诗人,冰心女士,不能不算一个。
……她在《晨报副刊》上披露了《繁星》和《春水》之后,便一跃而成为第一流的女诗人了。
沈从文曾说冰心的作品“‘是以奇迹的模样出现’的”。
还说:“……冰心,并没有费劲于试探,她好像靠她那女性特具的敏锐感觉催眠似的指导自己的径路一寻便寻到了一块绿洲。
这块绿洲也有蓊然如云的树木,有清莹澄澈的流泉,有美丽的歌鸟,有驯良可爱的小兽……冰心便从从容容在那里建设她的诗的王国了。
”而《繁星》则是她的王国上空的第一颗明星。
【精品文档】冰心纪事赏析-范文模板 (12页)

衣裳,裹着很小的脚。匆匆一面里,她无从知道她们平居的生活。而且她也不把
梦
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军服,佩着一柄短短的军刀,骑在很高大的白马上,在海岸边缓辔徐行的时候,心里只充满了壮美的快感,几曾想到现在的自己,是这般的静寂,只拿着一枝笔儿,写她幻想中的情绪呢?
她男装到了十岁,十岁以前,她父亲常常带她去参与那军人娱乐的宴会。朋友们一见都夸奖说,“好英武的一个小军人!今年几岁了?”父亲先一面答应着,临走时才微笑说,“他是我的儿子,但也是我的女儿。”
冰心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
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这些印象,放在心上。一把刀,一匹马,便堪过尽一生了!女孩子的事,是何等的琐碎烦腻呵!当探海的电灯射在浩浩无边的大海上,发出一片一片的寒光,灯影下,旗影下,两排儿沉豪英毅的军官,在剑佩锵锵的声里,整齐严肃的一同举起杯来,祝中国万岁的时候,这光景,是怎样的使人涌出慷慨的快乐眼泪呢?
她这梦也应当到了醒觉的时候了!人生就是一梦么?
冰心《火树银花里的回忆》欣赏

冰心《火树银花里的回忆》欣赏冰心《火树银花里的回忆》欣赏散文的灵魂在于真诚,在于作者毫不伪饰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一情感动人、以理服人。
最美的散文不是优美、华丽词藻的推砌,那叫华而不实。
散文的最高境界是朴实,从朴实的行间中读出作者的个性、思想、追求、信仰、爱好等。
而那些示图编故事,装忧郁,读书就悲声叹气,无论用怎样高超的技巧,也无法使读者与作者接近。
很早就喜欢冰心了,喜欢她的文章里所流露的那种爱的哲学。
喜欢她那明快清丽的语言,行云流水清新隽逸的先锋,纯洁的思想。
某天阳关明媚,太阳光从不同角度切剖于璃上。
我百无聊赖,信手拿起冰心的名作,双腿弯曲,背靠墙,把书放在膝盖上就这样悠闲着着书,然后我就看见了《火树银花里的回忆》这篇小散文。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只感觉是一个老人在灯下叙说往事。
轻描淡写,可是细读时,我不得不感慨冰心老人家的高超。
她始终用一种谦和而真诚的口吻,采取促膝谈心的方式,以清丽的文字,似水的柔情,尽情的倾吐着友谊的真谛.“窗外声声密而响亮的爆竹划破夜空”在薄沙的高帘上映出火树银花般的然一亮,这是北京除夕的夜晚,是一个辞旧迎新的夜晚。
这样一个“热闹欢畅”的夜晚,作者却道出“我心中为什么有一点惆怅呢,这样的夜晚似乎不太适合惆怅呀,作者究竟惆怅什么呢?是客居他乡一个游子思乡情怀作用吗?还是生活、事业、婚姻不顺利?而此时我们只有做一相情愿的猜想。
独坐灯下的老人究竟惆怅些什么呢?自然引起读者热切的关注。
当我们急与知道答案的时候,作者却谈开话题,先引述了两句诗“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夜是这样的除夕夜。
万里外的人又在何方,在做什么呢?然后作者才娓娓道来“现在北京是我的家,我没有客子思家的惆怅。
我苦忆的是我的万里外的许多朋友!”原来作者所挂恋的是万里外的朋友。
这又是一个多么精彩的开头。
以窗外密而响亮的爆竹声。
孩子的嬉笑声,而后写到窗帘上所映出的'然亮光,宛如摄影机的所用摇摄。
渐渐把视线集中到灯下独坐的老人,她沉思着,惆怅着,追忆着远在万里外的友人,欢畅与惆怅,热闹与沉思之间的反差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树银花里的回忆
窗外是声声繁密而响亮的爆竹,中间还有孩子们放的二踢脚,是地下一声、曳着残声又在天上发出一声巨响。
薄纱的窗帘上还不时地映出火树银花般的粲然一亮,那是孩子们在放着各种各样的烟火呢。
多么热闹欢畅的北京除夕之夜啊,我的心中为什么有一点惆怅呢?
我想起古人的两句诗,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现在北京就是我的家,我没有客子思家的怅惘,我苦忆的是我的万里外的许多朋友!
我的好友不多,这不多之中,海外的朋友几乎占了一半;这“一半”之中,日本朋友又占去大半。
我开始结识日本朋友,还是在万里外的美国。
二十年代初期,我在美国留学,在同学中,和日本女学生更容易亲近。
大家拿起毛笔写汉字,难起筷子吃米饭,一下子就“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那时正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当权,中日关系相当紧张,但我们谈起国事来都有很坚定的信念,认为我们两个东方国家应该而且必须永远和平友好下去,来维持东亚和世界的繁荣和进步,只要我们年轻一代不断地为此奋斗,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的崇高理想一定会实现。
在这些日本同学中,我特别要提到濑尾澄江,她和我住在同一宿舍——娜安碧珈楼。
她是一个地道的东方女孩子,敏而好学,沉静而温柔,我们虽不同班,下了课却常在一起。
我们吃西餐吃腻了,就从附近村里买点大米,肉末和青菜,在电炉上做饭吃。
一般总是我烹调,她洗碗,吃得十分高兴。
这几十年来,除了抗战那几年外,我们通信不断。
我每次到日本去都见得着她;她也到过中国,北京。
前几天我还得到她的贺年信。
一九四六年冬,我到了战后的东京,结识了松冈洋子。
她是一位评论家,又是一位热心从事日中友好和世界和平工作的人。
她也在美国留过学,我们用英语交谈,越说越兴奋。
此后我们不断地在北京或东京,或国际和平会议上见面。
不幸她在七十年代末期逝世了。
一九八○年,我们作家代表团访日时,巴金和我曾到她家吊唁;见到她的女儿——曾在中国上过学的松冈征子。
前几天我得到她给我的一封贺年信,她说:“我要在今年为日中友好做出更多的贡献。
”多么可爱的接班人啊!
这里应当提到女作家三宅艳子,她也是和松冈洋子一起搞和平友好运动的。
我在六十年代初期写了篇《尼罗河上的春天》,那里面的两位日本妇女,就是以她们为模特儿的。
她们都曾分别单独访问过中国,我也曾分别陪着她们乘京广火车南下,一路参观游览,并一直送到深圳。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们在车中舟上,山光水色中的深谈,真有许多是值得好好地
追忆的。
谈到女作家,我还接待过有吉佐和子。
她对中国很有感情,我只在北京陪她游览,日子不多,但我每次到日本都见到她。
还有漱户内晴美,也是一位女作家,在六十年代的一次访问中,我同诗人李季曾到过她家。
一九八○年春,我再到日本时,她已削发为尼,但谈锋之健,不减当年。
一路写来,提到的尽是些女性朋友!其实我的日本男性朋友的数目,不在我的女朋友之下。
现在索性把他们放过一边,谈谈他们的夫人吧。
中岛健藏自称为我的哥哥,中岛夫人就是我最敬爱的嫂嫂。
每次我到东京中岛先生的府上,在四壁图书、茶香酒冽之中,总有中岛夫人慈柔的笑脸和亲切的谈话。
一九八○年我生病以后,中岛夫人每次来华,必到医院或家中来看我。
还有井上靖先生的夫人,也是多次在井上先生的书室里以最精美的茶点来招待我,也曾在我病中到医院或我蜗居来探问我。
她们两位的盛情厚意,都使我感激,也使我奋发,我愿自己早早康复起来,好和她们一起多做些有益于中日友好的工作。
我的回忆潮水般涌来,我的笔也跑开了野马。
在我勒住缰绳之先,我还必须提到一位在友谊桥上奔走招呼的人,佐藤纯子女士。
我和日本朋友相见的场合,常常有她在座。
仅仅一个多月以前,陪着井上靖先生到我新居来看我的,就是她!
窗外的爆竹声音更加脆亮,更多的烟火照得我的窗帘上一时浓红,一时碧绿。
孩子们大声欢呼拍手跳跃,甲子之旦来到了!我这篇短文竟然写了两年,也是从未有过的。
在这欢庆声中我祝愿我的日本朋友们(不论是女士,先生,夫人)健康长寿。
我将永远和他们一起为中日友好和世界和平努力到底!
一九八四年二月一日子夜散文的灵动向在一真诚,在于作家毫不伪饰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于是,我们通过散文作品的阅读,了解了作家的个性,他的思想、信仰、性格、爱好,他对人生的体验与眷恋,那种编造故事、设计主题,强行把读者的思绪引导到一个至圣光圈的散文,于论使用了多么绝伦的技巧,读者终于于法与作者相近。
冰心的态度,始终是那么谦和而真诚,从二十年代写作《寄小读者》起,她总是与她的读者们采取促膝谈心的方式,以她清丽的文字,似水的柔情,直抒胸臆,尽情倾吐;我们正是在这情切、相近之中,感受到作家的真情实感,意绪绵绵。
这篇散文,作家依然坦诚地倾诉了她的真挚的情思。
在除夕之夜,当民族学院职工宿舍大院里,到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到处是火树银花的色彩缤纷,以至千家万户的人们围坐
电视机前,沉浸于春节晚会的欢乐之中的时候,冰心老人却独坐灯下,“多么热闹欢畅的北京除夕之夜啊,我的心中为什么有一点惆怅呢?”——这是老人藏于心底的一个强烈的感情反差,现在忽作披露,自然引起读者的关切。
然而,作者并不急于说明,而是先引述了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五律《除夜宿石头驿》中的诗句:“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除夕之夜,寒灯独坐,这是颇为相似的情境;但作者随即指出,她正在北京自己家中,并无他乡逆旅的凄苦。
此刻的作者,完全不像六十年前——1924年2月,独在异国缠绵病榻时那般孤寂:“今日何日,正是故国的岁除,红灯绿酒之间,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语。
这里却只有寂寂风雪的空山……”(《寄小读者·通讯十五》)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荡起了老人内心的怅惘呢?只是到这时候,作者才明白地道出:“我苦忆的是我的万里外的许多朋友!”
这是一个多么精彩的开头:文章从窗外繁密的爆竹声写起,而后写到窗帘上所映出的粲然亮光,宛如摄影机的采用摇摄,渐渐把视线集中到灯下独坐的老人,她沉思,她惆怅,她在苦忆万里之外的故友。
欢畅与怅惘、热闹与沉思之间的反差对比,愈发显露出老人的一往情深,而叙述中的一波三折,又似乎在不经意间布下的悬念,紧扣读者心弦,从而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虽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但既为文学艺术,总还需要掌握各自领域内的种种技巧,只是要求运用中不露痕迹,如水入乳,交融无隙。
冰心是一位善于根据不同内容需要,灵活运用不同艺术技巧的文学大家,她的作品无不经过精心构思,字斟句酌,尽管已至八九十岁的高龄,她的文笔清新隽永依旧。
占据这篇散文主要篇幅的,正是题目所点明的对友人的回忆,只是作者把她的友人范围,逐层收拢,然后像聚光灯集中于一点,单单叙述对日本友人的思念。
这样写法,当可不使文章枝蔓过多,陷于松散;作者数十年来游历各国,广泛交友,而她的文章道德,又为天下鸿儒所崇敬,倘若随着回忆一一写来,恐非一篇短文所能容纳。
然而,除了写法上的这一原因而外,作者自有她的更为着重的主旨,这就是通过点点深情的回忆,来赞颂那些在不同时期为中日友好而做过有益工作的日本朋友。
作者说她的“回忆潮水般涌来”,她的“笔也跑开了野马”,这是作者的谦虚,其实,她还是紧紧依照岁月的先后,有条不紊地抒写而来。
她的笔,追溯到二十年代初在美国留学时最早结识的日本同学,然后再写到抗战胜利后,她随吴文藻教授东渡日本,在东京所相识的评论家松冈洋子;再之后,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作者在为和平友好而参与的各种活动中所结交的朋友。
在这些叙述中,作者还两次提到1980年春天,她与巴金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
问日本时,去看望昔日老友的情景。
这种友好往来的美好情谊,作者一直记叙到1983年底,也即撰写此文的一个多月以前。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这是就地理而言,但作者精心炼材,更着重于两国古老文化的挖掘,“拿起毛笔写汉字,拿起筷子吃米饭,一下子就‘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寥寥数语,就那么亲切地点出了彼此间的可亲可近。
不仅是年轻时的同学,就是与年长的学者交往,“在四壁图书、茶香酒冽之中”,也同样显得亲密无间。
这种细节的运用,正有助于主旨的深化。
韩愈诗曰:“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作者在她的晚年,在除夕之夜,她的思念已非一己的故旧,而是为了中日友好和世界和平事业,这正是这篇散文闪出动人异彩的所在。
(汪习麟)相关资源加到收藏夹添加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