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学复习参考资料
植物分类(图片+文字)学习资料

植物分类(图片+文字)植物名称属名特征图片歪头菜(Vici a unijuga )豆科(Fabaceae)茎直立;偶数羽状复叶,总状花序预生或腋生,蝶形花,蓝紫色或紫红色,荚果扁平。
辽东栎Quercu s liaotun gensis Koidz )壳斗科树皮暗灰色,深纵裂。
幼枝无毛,灰绿色。
叶倒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猫眼草Euphor bia lunulat a Bge 大戟科杯状聚伞花序顶生者通常有4-9伞梗,基部有轮生叶与茎上部叶同形,腋生者具伞梗1;每伞梗再2-3分叉,各有扇状半圆形或三角状心形苞叶1对;总苞杯状丹参Savia miltior rhiza 唇形科卵形或椭圆状卵形,两面有毛,上唇镰刀形,下唇短于上唇,3裂,中间裂片最大;雄蕊着生下唇基部。
小坚果黑色,椭圆形,根入药。
地黄Rehma nnia 玄参科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花冠筒多少弓曲,外面紫红色,花冠裂片,5枚柴胡Rootof Chnese Thoro wax 伞形科主根较粗大,坚硬。
茎单一或数茎丛生,上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
叶互生;基生叶倒披针形或狂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收缩成柄;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有短芒尖头,基部收缩成叶鞘,抱茎。
小花溲疏虎耳草科单歧聚散花序,花五束叶片两面疏有星状毛大花溲疏虎耳草科单花,叶片两面密被有星状毛太平花虎耳草科花四束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 a 绣线菊亚科边缘自中部以上有少数圆钝锯齿,两面无毛,伞形花序具总梗,无毛,花瓣广倒卵形,先端常微凹,白色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 ens Turcz. 绣线菊亚科苞片条形,有短柔毛;萼筒钟状,外面无毛,内面有灰白色短柔毛,萼裂片三角形。
山楂Cratae gus pinnati fida 蔷薇科叶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基部1对裂片分裂较深,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
复伞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长柔毛;花白色,有独特气味。
植物专题复习资料

植物专题复习资料植物专题复习资料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生态功能,对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植物专题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分类、结构、生命周期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一、植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是根据其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等特征进行的。
按照植物的细胞结构和生殖方式,植物可以分为两大类:藻类和陆地植物。
1. 藻类:藻类是一类原生植物,主要生活在水中,可以分为绿藻、褐藻和红藻等。
藻类对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生物能源的重要来源。
2. 陆地植物:陆地植物是指生活在陆地上的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
陆地植物通过根、茎和叶等器官实现了更为复杂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地球上的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
二、植物的结构植物的结构可以分为根、茎和叶等器官,每个器官都有其特殊的功能。
1. 根: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它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并将其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根的形态和结构因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而异,有的根呈锥形,有的根呈盘状。
2. 茎:茎是植物的支持和传导器官,它承担着将水分和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叶片以及将光合产物从叶片输送到其他部分的功能。
茎的形态和结构也因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而异,有的茎呈直立状,有的茎呈匍匐状。
3. 叶: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它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以进行光合作用。
叶的形态和结构也因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而异,有的叶呈扁平状,有的叶呈丛生状。
三、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两个阶段: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花粉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并进行繁殖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花的开放、传粉和授粉等过程,最终形成种子和果实。
2. 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无性繁殖器官(如根茎、匍匐茎和分株等)或植物体的一部分(如叶片和茎段等)进行繁殖的过程。
植物分类学基础

(8) Conard Gesner (格斯纳1516-1565),定出属的概念,指出植 物分类中花、果性状最重要。
(9) Andrea Caesalpino (凯沙尔宾罗1519-1603),发表了《植物》 一书,记载了1500个种,认识了几个自然科—豆科、伞形科、 菊科等,了解到子房上位、下位,关指出生殖器官对分类具有 重要的价值。———林奈称之为第一个分类学者,豆科中的云 实属(Caesalpinia)就是为记念他而命名的。
本生-虎克系统:
A. 双子叶植物 1. 多瓣、离瓣花类 2. 合瓣花类 B. 单子叶植物
1. 微子类 2. 上位花类:花被部分为花瓣状,子房下位,胚乳多,例如石 蒜科等。 3. 冠花类:内轮花被花瓣状,子房上位,胚乳多,例如百合科。 4.萼花类:花被花萼状,草质或膜质,例如灯心草科、棕榈科 等。 5.裸花类:无花被,例如香蒲科、浮萍科等。 6.离心皮类:如泽泻科,茨藻科。 7.颖花类:花组成小穗,花瓣鳞片状或无莎草科、禾本科等。
(4)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其记载植物1714种, 比李时珍要,其次才是叶、茎的性状。
国外代表性的例子有
(5)Theophrastus (提奥弗拉斯特(公元前370-285),著有(Historia Plantarum)—植物的历史和(Enquiry into plants)—植物的研究。 书中已记载有植物480种,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草本,将 草本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将花序分为有限花序和无 限花序、离瓣花和合瓣花,并注意到了子房的位置。人们将提 奥弗拉斯特称为植物学之父。假叶轮科(Theophrastaceae)就是为 记念他而取名的。 (6) A. Magnus (马格纳斯1193-1280),区分出了单子叶植物、双 子叶植物。 (7) Otto Brunfels (布隆非尔1464-1534),区分出了有花植物、无 花植物。
植物分类学复习题

“种子植物分类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珠鳞2.壳斗3.合蕊柱4.柔荑花序5.杯状聚伞花序6. 禾本科小穗7.蝶形花冠8.单体雄蕊9.二体雄蕊10.二强雄蕊11. 四强雄蕊12.聚合果13.蔷薇果14.荚果15.角果16.连萼瘦果17.颖果18.侧膜胎座19.模式法20.主模式标本和等模式标本21.双名法22.有效发表二、判断1.凡具针叶者皆为松科植物。
()2.凡松科植物均具针叶。
()3.针叶树指具针叶的树种。
()4.“白果”是银杏的种子而不是果实。
()5. 菊科的花程式为↑Ko-∞C(5)A(5)G(2:1)()6.麻叶绣线菊属菊科筒状花亚科。
()7.牡丹无论是被置于毛莨科还是芍药科,其学名始终是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8.柏科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叶、珠鳞对生或轮生,水杉有此特征,却被置于杉科。
()9.买麻藤科植物被称为“无颈卵器的颈卵器植物”。
()10.植物的各种性状中,一年生比多年生进化,常绿比落叶原始。
()11.聚花果和聚合果比较,前者是初生性状()12.所有的单子叶植物,其种子中只有1片子叶;所有的双子叶植物,其种子中都有2片子叶()13.木兰科植物花各部并非均为螺旋状排列()14.柔荑花序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花序轴柔软下垂。
()15.扶桑不属桑科,枫杨不属杨柳科,玉竹不属禾本科竹亚科,中华猕猴桃和凤梨均不属蔷薇科,巴豆不属豆目。
()16.胡萝卜属十字花科,属名为Raphanus()17.牡丹具离生心皮和离心式发育的雄蕊。
()18.红茶和绿茶不是两个分类群。
()19.木瓜不属葫芦科,罗汉果不属罗汉松科()20.玫瑰与月季的主要区别在于玫瑰茎上具刺。
()21.豌豆花具蝶形花冠,为虫媒花。
()22.大戟属杯状聚伞花序中,雄花上的关节就是花托。
()23.泽漆雄花的花程式可写成:♂:KoCoA1()24.龙眼、荔枝果实的食用部分是内果皮。
()25.茄科常节外生“枝”(“枝”指花序)。
植物分类学复习参考资料

植物分类学复习参考资料第⼀章植物分类学概述名词解释:植物分类学(Plant taxonomy):是研究植物的变异及其因果关系、对它们进⾏分类命名、研究它们的亲缘关系,并运⽤所掌握的资料去建⽴某个分类系统的科学。
分类群taxon给定名称的有机体的⼀种特定组合。
也指任何⼀个分类学上的类群。
性状(character) :即特征,是有机体的特性或可观测部分。
性状是分类学研究的根本对象,也是建⽴各种分类⽅法和分类系统的重要基础。
分类(classification):是指建⽴⼀个合乎逻辑的分类阶元系统。
鉴定:是指借助参考已有的分类去命名植物物种。
分类必须在鉴定之前。
命名:对植物的命名,包括命名制度和⽅法,命名法则的建⽴、解释和应⽤。
1、分类的基本⽅法(1)⼈为分类----仅⽤少量性状进⾏分类,不涉及亲缘关系和本质,预见性差。
(2)⾃然分类---⾃然分类就是具有最⼤预见性的分类,其中⼀⽅⾯是对某⼀新的类群在⼀个限定的分类群范围内或等级上的归属的预测;另⼀层含义是对某⼀分类群内⼀些未知性状存在与否的预测。
涉及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2、植物的命名: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定,以瑞典植物分类学家林奈创⽴的双名法对植物进⾏命名(学名)。
双名法⽤两个拉丁词对⼀种植物定名,第⼀个词是属名(第⼀个字母要⼤写),第⼆个词是种加词(种名)。
⼀个完整的学名还要加上定名⼈的姓⽒或姓⽒缩写。
3、命名⼈表⽰法(1)若由⼆⼈命名,则在两⼈之间加“et”,如多于⼆⼈,在第⼀⼈后加“et al.”。
(2)有时⼆个命名⼈之间有“ex”,表⽰前⼀个是该种的命名⼈,但未公开发表,后⼀⼈著⽂代他公开发表了这个种。
(3)有时两个命名⼈的前⼀命名⼈有括号,表⽰该种由前者最早定名,但后者经过研究,认为分类位置不恰当,应该重新组合。
4、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简介1、植物命名的模式法和模式标本2、每⼀种植物只有1个合法的正确学名3、学名的有效发表和合格发表4、优先律原则——每⼀种植物只有⼀个合法的拉丁学名,并且以最早发表的为合法学名。
《植物学》(种子植物分类学部分)课程学习...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植物学》(种子植物分类部分)学习及复习指导书陈功锡本课程是贯彻党的教育思想,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需要,为民族性、综合性大学生物科学及其相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其目的是在系统学完《植物学》(上)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植物各重要类群的形态特征,理解其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线索,识别和鉴定重要的经济植物,为植物生态学、植物资源学等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该课程的基本要求是:1、掌握植物分类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明确植物分类学的科学和实际意义2、掌握种子植物主要分类系统的主要观点;3、掌握种子植物重要科(50个左右)的分类特征,明确其分类地位及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4、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技术和植物绘图基本技术,学会利用工具书鉴定植物,识别常见植物200-300种左右(纳入实践教学考核范畴);5、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动态,以及关于植物起源的有关学术观点。
一、主要知识及要求(一)植物分类学引论部分该部分掌握植物分类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明确植物分类学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了解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
植物分类学的各级单位、分类的各种证据、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方法以及植物分类的基本过程。
要求对国际上承认的12个分类等级(单位)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重点掌握“科”和“种”。
要求掌握植物名称的含义、学名产生的历史、学名的组成与结构,以及《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要点特别是模式的概念以及命名的规定。
熟悉植物分类学的常用工具。
(二)裸子植物部分教材介绍得比较详细,基本上包括了裸子植物分类的各方面。
重点是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各主要纲的区别及演化关系,注意大孢子叶、颈卵器等的变化规律,主要科的识别要点、代表植物及意义等。
对于第七节系统演化部分,则作一般性了解。
1、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
与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相比,其进化之处表现在什么地方?2、请总结裸子植物的有关结构名称上的相互关联。
植物分类学复习--裸子植物.doc

芍药科不考,禾木科与莎草科区别也不考,还有总论老师说考了一题。
拉丁文考的是校闶常见的、食用、观赏的,都是极其常见的。
维管植物分为石松类、蕨类和种子楨物3个单系类群。
买麻藤目是现存种子植物中与被子植物关系最近的类群。
观察植物的一般顺序:习性、茎、叶、花序、花、果实、种子、根。
被子植物主要的分类系统:APG系统、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
裸子植物均为木本植物,没有草本;木质部多只有管胞,韧皮部只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叶多为针形、条形或鱗形,常具明显的气孔带,解剖结构可见树脂道:具球花,松柏类植物形成球果; 胚珠裸露,一些类群的种子成核果状。
郑万钧系统苏铁纲:1目3科:苏铁科、托叶铁科、泽米铁科银杏纲:1目1科:银杏科松杉纲:4目7科松杉目:松科、杉科、柏科、南洋杉科罗汉松目:罗汉松科三尖杉目:三尖杉科红豆杉目:红豆杉科买麻藤纲:3目3科麻黄目:麻黄科买麻藤目:买麻藤科百岁兰目:百岁兰科苏铁纲茎不分枝,营养叶大型羽状。
雄蕊具游动精子。
种子核果状,子叶2。
种子蕨目(化石植物)本内苏铁目(化石植物)苏铁目茎不分枝,雌雄异株,叶羽状。
苏铁科常绿木本植物,常不分枝;叶大,羽状分裂;雌雄异株,球花单生茎干顶部;小孢子叶球柱状,下着生多数小孢子囊;大孢子叶球球状或柱状,羽状分裂,边沿着生2-10个胚珠;种子核果状。
银杏纲乔木,茎分枝,枝分长枝与短枝。
叶扇形,二叉脉。
雌雄球花生于短枝,精细胞有游动精子。
种子核果状,子叶2。
单目,单科,单属,单种,我国特产。
银杏科落叶乔木,树干端直,有长短枝。
叶扇形,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短枝上簇生,叶脉二叉状。
雌雄异株,雌雄球花生于短枝顶端的叶腋或苞腋;雄球花有梗,菜荑花序状;雌球花有长梗, 顶端通常着生2枚直立胚珠。
种子核果状。
松杉(柏)纲松杉目具典型的球花。
雌球花有3—多数珠鱗组成。
胚珠生在珠鱗的腹面。
球花发育成球果。
习性: 常绿稀落叶,乔木稀灌木:枝条:枝具短枝或无短枝。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1.木兰科:木本,具油细胞,有托叶环痕,同被花,雄蕊多数,两性花,心皮多数离生,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白兰、紫玉兰、白玉兰、含笑、夜合、鹅掌楸、厚朴2. 毛茛科:草本,少灌木或木质藤本,异被花,子房上位,蓇葖果或瘦果。
代表植物:乌头、白头翁、黄莲、飞燕草、毛茛3.桑科:木本,常有乳状汁液,单叶互生,单性花,无花冠,雄蕊与萼片同数对生,子房上位,由坚果、核果构成复果。
代表植物:桑、无花果、榕、菠萝蜜(面包果)榕属:常绿大乔木,有托叶环痕,有乳汁,果瘦小,骨质,花单性,同株,隐头果。
4.锦葵科:草本、灌木或乔木,单叶互生,掌状分裂,单体雄蕊,中轴胎座。
花下有副萼,有刺,子房上位,蒴果或分果。
代表植物:陆地锦、红麻、扶桑、红秋葵、蜀葵5.葫芦科:具卷须的草质藤本。
叶掌状分裂,单叶互生,花单性,雄蕊5连合成3体,,侧膜胎座,子房下位,瓠果。
代表植物:南瓜、冬瓜、西瓜、黄瓜、西葫芦、罗汉果6.十字花科:草本,少为半灌木,有辛辣味,总状花序,十字花冠,四强雄蕊,侧膜胎座,具假隔膜,子房上位,角果。
代表植物:萝卜、荠菜、油菜、卷心菜、花椰菜7.蔷薇科:乔木、灌木或草本,叶互生,有托叶,无胚乳。
花为5基数,花萼瓣5数,具萼筒,雄蕊多数离生或轮生,心皮离生或合生,子房上位或下位。
蓇葖果、瘦果、梨果或核果,少有蒴果。
(根据花托、萼筒、心皮数目、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分为四个亚科。
)(1)绣线菊亚科:灌木。
无托叶,无萼筒,无副萼,花托微凹或凸起,5心皮,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珍珠梅(羽状复叶,有托叶)、绣线菊(2)蔷薇亚科:草本或木本,托叶发达,草本有副萼,花托凸起或凹陷,心皮多数离生。
子房上位,聚合瘦果。
代表植物:草莓、月季、玫瑰、树莓、地蔷薇(3)苹果亚科:木本,有托叶,心皮2~5,与杯状萼筒结合成子房下位,梨果。
代表植物:苹果、海棠果、山楂、枇杷、黑枸子(4) 李亚科:木本,单叶,有托叶,叶基部有腺体,花托杯状,子房上位,核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植物分类学概述名词解释:植物分类学(Plant taxonomy):是研究植物的变异及其因果关系、对它们进行分类命名、研究它们的亲缘关系,并运用所掌握的资料去建立某个分类系统的科学。
分类群taxon给定名称的有机体的一种特定组合。
也指任何一个分类学上的类群。
性状(character) :即特征,是有机体的特性或可观测部分。
性状是分类学研究的根本对象,也是建立各种分类方法和分类系统的重要基础。
分类(classification):是指建立一个合乎逻辑的分类阶元系统。
鉴定:是指借助参考已有的分类去命名植物物种。
分类必须在鉴定之前。
命名:对植物的命名,包括命名制度和方法,命名法则的建立、解释和应用。
1、分类的基本方法(1)人为分类----仅用少量性状进行分类,不涉及亲缘关系和本质,预见性差。
(2)自然分类---自然分类就是具有最大预见性的分类,其中一方面是对某一新的类群在一个限定的分类群范围内或等级上的归属的预测;另一层含义是对某一分类群内一些未知性状存在与否的预测。
涉及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2、植物的命名: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定,以瑞典植物分类学家林奈创立的双名法对植物进行命名(学名)。
双名法用两个拉丁词对一种植物定名,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词是种加词(种名)。
一个完整的学名还要加上定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写。
3、命名人表示法(1)若由二人命名,则在两人之间加“et”,如多于二人,在第一人后加“et al.”。
(2)有时二个命名人之间有“ex”,表示前一个是该种的命名人,但未公开发表,后一人著文代他公开发表了这个种。
(3)有时两个命名人的前一命名人有括号,表示该种由前者最早定名,但后者经过研究,认为分类位置不恰当,应该重新组合。
4、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简介1、植物命名的模式法和模式标本2、每一种植物只有1个合法的正确学名3、学名的有效发表和合格发表4、优先律原则——每一种植物只有一个合法的拉丁学名,并且以最早发表的为合法学名。
5、保留名5、模式法则与模式标本对于科及科以下各级新类群的发表,必须指明其命名模式,才算有效。
模式标本必须要永久保存。
6、模式标本的类型①主模式标本(全模式标本、正模式标本)由命名人指定的模式标本,即作者发表新分类群时据以命名、描述和绘图的那一份标本。
②等模式标本(同号模式标本、复模式标本)与主模式标本同为一采集者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所采集的同号复份标本。
③合模式标本(等值模式标本)作者在发表一分类群时未曾指定主模式而引证了2个以上的标本,被引证标本中的任何1份,均可称为合模式标本。
④后选模式标本(选定模式标本)作者在发表一分类群时未曾指定主模式标本或主模式已遗失或损坏时,是后来的作者根据原始资料,在等模式或依次从合模式、副模式、新模式或原产地模式标本中,选定l份作为命名模式的标本。
⑤副模式标本(同举模式标木)作者在原描述中除主模式、等模式或合模式标本以外同时引证的标本,称为副模式标本。
⑥新模式标本当主模式、等模式、合模式、副模式标本均有错误、损坏或遗失时,根据原始资料从其他标本中重新选定出来充当命名模式的标本。
⑦原产地模式标本当不能获得某种植物的模式标本时,便从该植物的模式标本产地采到同种植物的标本,与原始资料核对,以代替模式标本,因采集人与采集日期不尽相同,称为原产地模式标本。
7、有效发表发表品一定要是印刷品,并可通过出售、交换或赠送,到达公共图书馆或者至少一般植物学家能去的研究机构的图书馆。
8、合格发表1935年1月1日起,除藻类(但现代藻类自1958年1月1日起)和化石植物外,l 个新分类群名称的发表,必须伴随有拉丁文描述或特征集要,否则不作为合格发表。
科或科级以下新分类群的发表,必须指明其命名模式,才算合格发表。
9、植物分类的历史(一)人为分类系统时期(18世纪初以前)经济用途和实用部位进行分类(二)自然分类系统时期(18世纪晚期-19世纪初)从多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三)系统分类系统时期根据生物进化的原理,建立能反映植物类群之间亲缘关系和植物界客观演化规律的分类系统第二章苔藓植物名词解释孢子:专门生殖的细胞,不需要两两结合就可以由单个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
颈卵器: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大多数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
为产生卵细胞、受精及原胚发育的场所。
外形似烧瓶,上部细狭的部分称为颈部,下部膨大的部分称为腹部。
精子器: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大多数裸子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
在苔藓和蕨类植物由多细胞构成。
胞芽:某些苔藓植物进行营养繁殖的构造,由多细胞构成。
地钱的胞芽,从侧面看,呈双凸透镜状,借基部的柄着生在叶状体背面(向上的一面)的胞芽杯中。
成熟时自柄处脱落,散落于土中,迅速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营养叶或不育叶:仅进行光合作用的叶。
孢子叶或能育叶:产生孢子和孢子囊的叶。
同型叶:营养叶和孢子叶形状相同的。
异型叶:营养叶和孢子叶形状完全不同的。
孢子囊:蕨类植物产生孢子的场所。
配子体(原叶体):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直接形成的配子体。
孢子体:精子成熟后,借助水游到颈卵器内和卵受精,发育成胚,幼胚暂时寄生在配子体上,长大后配子体(原叶体)死亡,由幼胚发育成的孢子体(植物体)独立生活。
胎生现象:很多植物的种子或孢子还没有离开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在母体开始萌发。
1、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简单的种类,成扁平的叶状体。
大型的种类可以长至数十厘米,植物体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的内部构造简单,假根是由单细胞或由一列细胞所组成,无中柱或在高级的类型中有似输导组织的细胞群※苔藓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都是多细胞所组成,其中雌性生殖器官称为颈卵器,雄性生殖器官称为精子器。
2、苔藓植物的受精过程:卵成熟后,使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破裂,精子借助水的作用,游到颈卵器附近,通过破裂的颈沟细胞和腹沟细胞,与卵结合形成合子。
合子不经休眠即开分裂而形成胚。
胚在颈卵器内发育成为孢子体。
3、苔藓植物全世界约有23,000种,包括苔纲(Hepaticae)和藓纲。
4、苔纲的一般特征:植物体为背腹式,呈叶状体或具茎叶分化,孢蒴无蒴齿,多无蒴轴,孢蒴内除孢子外还具有弹丝。
5、苔纲分为三个目:地钱目、叶苔目和角苔目6、藓纲的一般特征:藓类植物的植物体有茎、叶的区别,为茎叶体,无背腹之分的叶状体。
高级的种类的茎常有中轴的分化,叶在茎上的排列多为螺旋式,故植物体呈辐射对称。
有的叶具中肋,孢子体构造比苔类复杂,蒴柄坚挺,孢蒴内有蒴轴,无弹丝,成熟时多为盖裂。
包子萌发后,原丝体时期发达。
7,藓类种类繁多,较苔类耐低温,藓纲分为三目,即泥炭藓目、黑藓目和真藓目。
8、蕨类植物简介:也称为羊齿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无性生殖是产生孢子,有性生殖器官只有精子器和颈卵器。
蕨类植物的孢子体远比配于体为发达,并且有根、茎、叶的分化和由较原始的维管组织构成的输导系统。
蕨类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个类型。
尤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其分布中心。
地球上生长的蕨类约有12000多种,在我国生长的约有2600余种,云南省就有一千多种,无愧有“蕨类王国”之称。
蕨类植物大都为土生、石生或附生,一般表现为喜阴湿和温暖的特性。
9、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分化(除极少数原始种类仅具假根外)。
蕨类植物的根为吸收能力较好的不定根。
茎通常为根状茎,少数原始的种类兼具气生茎和根状茎。
叶有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类。
10、小型叶:没有叶隙和叶柄,只具一个单一不分枝的叶脉,来源是由茎的表皮突出而成,为原始的类型。
11.大型叶:有叶柄,维管束有或无,叶隙、叶脉多分枝。
其来源系由多数顶枝经过扁化而形成的。
为进步的类型。
12、蕨类植物学家秦仁昌教授(1978年)将蕨类植物分为5个纲,分别是:石松纲、水韭纲、松叶蕨纲、楔叶蕨纲、真蕨纲。
其中石松纲较原始,真蕨纲最进化。
13、石松纲植物的起源也是比较古老的,在石炭纪时最为繁茂。
现代生存的石松纲植物,有石松目和卷柏日。
石松目,如铺地蜈蚣;卷柏目仅卷柏科卷柏属,如卷柏(还魂草),翠云草。
14、水韭纲仅有水韭目水韭科水韭属,孢子体体形似韭菜,和单子叶植物相似。
15、松叶蕨纲植物原始的陆生植物类群,孢子体分匍匐的根状茎和直立的气生枝,无根,仅在根状茎上生毛状假根。
松叶蕨属和梅溪蕨属。
16、木贼纲现仅有木贼科木贼属,如问荆、节节草。
17、真蕨纲起源早,到二叠纪时都已绝迹,现在的和古代的化石蕨类有很大的不同。
在分类上.真蕨植物约有一万种以上,广布于全世界。
我国有56科,2500多种,广布全国。
第三章名词解释多胚现象: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或成熟种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胚的现象;裸子植物的;由一个受精卵发育出来的多胚,称为裂生多胚现象。
同一个胚珠中,由两个以上的颈卵器中的卵受精后分别发育成多胚,称为简单多胚现象球花: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在开花期间形成的繁殖器官称为球花,即孢子叶的古老植物,被人称为活化石。
其有关的亲族都已灭绝,仅能自化石去辨认,现生的种类生存地区零落,分布范围狭小。
苞鳞:失去生殖能力的大孢子叶。
珠鳞:着生胚珠的地方,有生殖能力的大孢子叶,发育为种鳞。
1.裸子植物门植物特点:高大乔木、灌木,稀为木质藤本。
次生木质部几全由管胞组成,稀具导管;叶多为针形、鳞形或条形, 稀为椭圆形或扇形;球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风媒,稀虫媒传粉,胚珠裸露,不为子房包被;种子有胚乳,胚珠直立或倒生,子叶1至多数。
在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
从授粉到受精这个过程,裸子植物须经相当长的时间。
具有颈卵器的构造但结构简单,埋藏于胚囊中,仅有2—4个颈壁细胞露在外面;颈卵器内有1个卵细胞和1个腹沟细胞,无颈沟细胞。
具多胚现象。
2.裸子植物门通常分为铁树纲(Cycadopsida)、银杏纲(Ginkgopsida)、松柏纲(球果纲)(Coniferopsida)、红豆杉纲(紫杉纲)(Taxopsida)、买麻藤纲(Gnetopsida)等5纲。
下分为9目,12科,71属,近800种。
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有5纲,8目,11科,41属,236种。
3、苏铁科Cycadaceae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树干棕榈状,高2 3m。
叶羽状分裂,基部两侧有刺,羽片条形,厚革质,边缘显著反卷,先端具刺状尖头,上面中央有凹槽。
雄球花长圆柱形,小孢子叶密被黄褐色长绒毛;大孢子叶宽卵形,先端羽状分裂,密生黄褐色绒毛;胚珠生于大孢子叶柄两侧,被绒毛;种子红褐色或桔红色。
4、银杏科Ginkgoaceae银杏Ginkgo biloba L.:落叶乔木,枝有长枝及短枝。
叶扇形,有波状缺裂,有长柄,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在短枝上簇生,叶脉二叉分歧。
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生于短枝顶端叶腋,雄球花柔荑花序状;雌球花具长柄,柄端2叉,叉端各生1珠座,各具1胚珠,通常仅1枚胚珠发育成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