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行业研究报告
2024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一、总体概况2024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根据统计数据,全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7%。
这一数字显示了中国电影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同时,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二、产业结构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
国内院线仍然是电影产业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票房收入占据了总票房的大部分比例。
此外,线下影院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观众提供了更好的观影环境。
与此同时,线上视频平台的崛起也为电影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机会。
三、优秀电影作品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
其中,《我不是潘金莲》和《湄公河行动》等影片在票房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些作品展示了中国电影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得到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一致认可。
四、电影引进与输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国内外电影的引进。
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和其他优秀的国际电影在中国上映,为中国观众带来了更多选择。
同时,中国电影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一些中国电影在国外电影节上获得了奖项,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五、挑战和机遇尽管中国电影市场在整体上保持了增长态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涌现出来,观众的选择面越来越广。
其次是盗版问题仍然存在,侵权行为对电影产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此外,高昂的票价也限制了一些观众的观影意愿。
六、发展趋势未来几年,中国电影产业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从国内来看,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动力仍然强劲,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电影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观影体验,引领电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从国际来看,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将继续增强,中国电影将更多地走向国际舞台。
总结:2024年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电影作品的引进和输出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影视行业研究报告

影视行业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将对影视行业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包括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影视行业的深入了解,可以为投资者和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一、引言影视行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壮大。
本部分简要介绍了影视行业的定义、分类以及本报告的目的和结构。
二、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通过收入、票房、观众规模等指标,描述了影视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情况。
2.产业链分析:对影视行业的产业链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分析了各环节的主要参与者和运作模式。
三、发展趋势1.技术进步: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的兴起对影视行业带来的影响,如影院升级、在线视频平台的崛起等。
2.内容创新:分析了优质内容对影视行业的重要性,如原创剧集、IP改编等内容形式的兴起。
3.国际合作:介绍了影视行业国际化的趋势,包括国际合拍、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发展。
4.产业整合:分析了影视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合并、收购等发展趋势。
四、政策环境1.影视产业政策:介绍了国家对影视行业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
2.放映市场监管:分析了国家对放映市场的监管政策,如限制放映时间、电影审查等。
五、竞争态势1.主要竞争对手:列出了影视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并分析其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2.竞争策略:分析了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如内容优势、市场定位等。
3.新兴竞争对手:介绍了新兴企业对传统影视企业的冲击,如互联网公司、自媒体等。
六、风险与机遇1.风险分析:分析了影视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如市场竞争、制作风险等。
2.机遇展望:给出了未来影视行业的发展机遇,如新技术应用、产业政策等。
七、结论通过对影视行业的全面研究分析,本报告得出了对于影视行业未来发展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注:以上只是一个报告框架的大致概述,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一步展开和补充细节内容。
影视行业研究报告

影视行业研究报告影视行业是现代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影视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断涌现出新的影视产品与形式。
本文将对影视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研究,并引述最新研究和专家观点。
一、影视行业的现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影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电视剧等传统影视作品制作更加精致,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影视形式,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电影等。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传统影视的媒介限制,让用户随时随地可以观看影视作品。
近年来,国内影视市场迅速发展,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达到了642.66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同时,影视剧类网络文化也成为了独树一帜的新型文化产品。
二、影视行业的发展趋势1、品质为王随着观众们对影视作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影视产品的制作技术和故事情节的质量已成为制作方不可回避的责任。
目前,大量的热门影视作品都聚焦于深度剖析人物内心的复杂性以及打破圈层局限的创新视角,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作品的深度质量,还能促进作品的社会传播和商业价值的提升。
2、多元化发展电影、电视剧、网络电影、网剧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影视产品在市场上层出不穷,加之近年来流行的短视频等新兴媒介方式的兴起,使更多类型的影视产品进入到市场中。
这些多元产品的涌现不仅有助于满足观众不同的需求,丰富了影视文化的内容,更为市场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潜力。
3、海外市场的开拓随着中国影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日渐受到青睐,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进口电影市场也在快速发展,这也对国产影视产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挑战。
影视公司应在打造内容时针对不同的文化市场,多角度考虑提升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影视行业的挑战1、市场风险增大中国影视市场的高度竞争不断加剧,扩大市场份额成为最主要的目标与挑战,这需要影视公司不断创新、提升产品水平,但也加大了市场风险。
中 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在当今社会,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报告将对中国电影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市场特点、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早期的中国电影以无声电影为主,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艺术探索,逐渐发展成为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
在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产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出现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影类型日益丰富,制作水平逐渐提高。
二、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1、市场规模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国内票房收入不断刷新纪录,从 2010 年的 10172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64266 亿元。
尽管 2020 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票房收入有所下降,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电影市场逐渐复苏。
2、影片产量中国电影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不仅有大量的商业电影,还有许多艺术电影和纪录片。
然而,影片质量参差不齐,优质影片的数量仍然有待提高。
3、观影人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观影人次也在不断上升。
尤其是在节假日和热门影片上映期间,电影院常常人满为患。
4、影院建设全国各地的影院数量不断增加,影院设施不断完善。
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甚至一些县城和乡镇,都有现代化的影院。
同时,线上观影平台也在逐渐兴起,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观影选择。
三、中国电影产业的市场特点1、类型多样化中国电影市场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影片,包括喜剧、动作、爱情、科幻、悬疑等。
不同类型的影片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口味和需求。
2、明星效应明星在电影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许多观众会因为喜欢某位明星而选择观看其参演的电影。
3、档期竞争激烈节假日档期,如春节档、国庆档等,成为电影票房竞争的重要战场。
影视行业研究报告

引言概述:影视行业是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和重视的行业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影视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旨在对影视行业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为相关从业人员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正文内容:1.影视行业发展现状1.1国内影视市场规模分析1.1.1国内电影票房收入增长趋势1.1.2影院数量和观影人次分析1.2影视行业发展势头分析1.2.1观众群体结构和消费习惯变化1.2.2电影制片成本与收益关系探讨1.3影视行业发展趋势1.3.1IP改编热潮与影视剧市场发展1.3.2新媒体平台对影视行业的影响1.3.3影视行业国际化趋势和海外市场竞争力2.影视行业的机遇与挑战2.1市场机遇:多元化观众需求和影视产业链扩展2.2技术挑战: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应用2.3法律政策挑战:盗版和版权保护2.4内容创作挑战:如何创新与突破传统题材2.5资金投入挑战:影视行业投资回报和风险分析3.影视行业的创新与发展3.1多元化内容创作和IP开发3.1.1原创剧本的重要性和市场潜力分析3.1.2基于IP的影视项目开发与营销3.2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3.2.13D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3.2.2虚拟现实技术在影视制作和观影体验中的应用3.3新媒体平台与传统电影院的合作与创新3.3.1网络平台对电影宣传与发行的创新影响3.3.2电影院线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模式4.影视行业的社会影响与责任4.1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引导4.1.1国内电影创作与国际文化交流4.1.2影视作品对观众价值观的引导与塑造4.2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4.2.1影视行业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关系4.2.2影视公司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5.影视行业的未来展望与建议5.1未来发展趋势分析5.2发展策略建议5.2.1加强文化产业政策支持和财税扶持5.2.2增加原创内容和精品资源的开发5.2.3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合作,推动产业健康发展5.2.4提高内容创作和制作水平,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总结:通过对影视行业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创新与发展、社会影响与责任以及未来展望的分析,可以看出,影视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关于中国电影产业行业分析报告

关于中国电影产业行业分析报告1.介绍中国电影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展现形式之一、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本报告将从产业规模、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中国电影产业进行综合分析。
2.产业规模中国电影产业的规模逐年扩大,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都有显著增长。
根据中国电影专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24年,中国的电影市场规模达到了652.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超过10%。
其中,票房收入占主导地位,而广告、衍生品和版权费等附加收入也日益重要。
3.市场需求中国电影市场的需求总量庞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影的消费也越来越高。
大众电影仍然是主流,但高端市场的发展也迅速增长。
此外,中国电影市场对外国影片的进口也在增加。
4.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影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和支持该产业。
例如,《电影产业促进法》对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电影票务分账制度提高了电影的收益;电影拍摄补贴政策吸引了更多国内外电影制作团队来华拍摄。
5.发展趋势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有很多发展机遇。
据预测,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电影制作和观影体验;网络流媒体服务的崛起将给传统影院带来冲击,但也为电影产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6.建议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电影品质和水平,推动电影产业向更高端迈进。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更优质的外国影片,提高国内观众的电影审美水平。
-加大对电影创作人才的培养和支持,提升中国电影在全球的竞争力。
-加强版权保护,打击盗版和非法流通,维护电影产业的合法权益。
7.结论中国电影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市场需求旺盛,政策支持力度大。
然而,电影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通过和创新来应对。
相信在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电影产业将继续健康稳定发展,为世界观众呈现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
影视行业分析报告

影视行业分析报告【正文】一、引言影视行业是当前国内文化产业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对影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趋势以及相关政策进行分析,以期帮助读者了解行业动态并提供参考。
二、行业概况1.市场规模及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影视行业自2010年以来保持了持续的增长态势。
截至去年,我国影视市场总规模已达到xxx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xx%。
2.产业链构成影视行业涵盖了影视制作、发行、放映等多个环节。
制作环节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人才,发行环节则包括影片宣传、推广等活动。
3.市场份额和竞争格局在国内市场中,国内大型影视制片公司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也涌现出一批小型制片公司和自媒体平台,他们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市场格局带来了挑战。
三、市场趋势分析1.互联网技术的渗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影视行业逐渐与互联网相融合,线上视频平台迅速崛起。
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观看影视作品,这对传统电影院形成了冲击,同时也为影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IP改编热潮近年来,影视作品改编自文学作品或游戏IP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已有的原著粉丝基础以及故事情节丰富度,但也面临剧本改编质量不高、创作思维僵化等问题。
3.国际市场拓展中国影视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逐渐增加。
例如,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的票房收入一直保持较高增长率,成为重要的海外市场。
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中获得认可,提高了中国影视行业在全球的影响力。
四、政策环境与机遇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促进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减税降费、鼓励创新等,助力行业发展。
2.内外需求共促增长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国内需求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同时,国际市场的开拓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五、挑战与未来展望1.版权保护问题电影、电视剧等作品的盗版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影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版权保护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影视行业分析报告

影视行业分析报告近年来,影视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这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所带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影视行业不断探索新的形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文化交流方式。
本文将从产业链、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对当前影视行业进行分析。
一、产业链影视行业的产业链较为复杂,大体包括:内容生产、投融资、发行、营销、放映等环节。
其中,内容生产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环节的运营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国内影视内容生产的主要方式为制片企业自主投资、政府补贴、电影企业和电视台投资等方式。
在投融资方面,随着中国影视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投资方开始关注影视行业。
当前,影视行业在投融资方面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单一投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新型投资方式不断涌现。
例如,以Intel Capital和澳洲矿业公司为代表的跨领域投资机构进入影视行业,以影视项目为载体进行投资。
二、市场规模随着经济的增长,文化消费成为人们消费的重要部分。
经过多年的发展,影视行业在国内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为64.27亿美元,电视、网络视频和短视频市场总收入也达到了1.7万亿元,市场规模已经超越了北美。
尽管影视行业市场规模如此庞大,但是它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据2019年发布的《2019中国影视艺术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国内电影市场增速放缓,2018年全年总票房同比增长9%。
与此同时,电影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三、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种新技术在影视行业中得以应用,这也导致了影视行业发展趋势的改变。
具体如下:1.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的娱乐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在线观看视频,这也促使影视行业中的机构和企业在多个领域中探索新的发展机会,如网络电影、短视频等。
2.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推荐,为观众提供更贴合个性化需求的娱乐内容,有效提高内容创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行业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影视产业环境分析 (5)1.1电视剧产业环境分析 (5)1.1.1经济环境 (5)1.1.2政策环境 (6)1.2中国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7)1.2.1政策环境:进口限制进一步放宽,华语电影迎来决战期 (7)1.2.2经济环境:跨国并购加速国际步伐 (8)第二章影视产业的监管体系 (9)2.1产业主管部门 (9)2.1.1电视剧产业主管部门 (9)2.1.2电影产业主管部门 (9)2.2产业监管体制 (10)2.2.1电视剧产业 (10)2.2.2电影产业 (11)第三章影视产业基本情况 (11)3.1电视剧产业的基本情况 (11)3.1.1电视剧产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2)3.1.2电视剧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5)3.2电影行业基本情况 (17)3.2.1电影产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7)3.2.2电影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8)3.2.3电影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18)第四章影视产业链及盈利模式分析 (19)4.1电视剧产业链分析 (19)4.1.1制作分析 (19)4.1.2发行分析 (21)4.1.3传统播出平台分析 (23)4.2电视剧盈利模式 (24)4.2.1制作机构盈利分析 (25)4.2.2播出平台盈利分析 (26)4.3电影行业产业链 (26)4.3.1电影制片商 (27)4.3.2电影发行商 (27)4.3.3电影院线分析 (30)4.4电影产业链利润分成模式 (34)4.4.1国产电影票房分账 (34)4.4.2海外引进片 (35)4.4.3国家政策对电影产业的扶持 (35)第五章影视产业融资模式分析 (36)5.1影视产业融资困境 (36)5.2影视行业融资模式 (36)5.2.1私募基金介入中国影视业 (36)5.2.2上市融资 (36)5.3利用版权融资 (36)5.3.1版权质押贷款 (36)5.3.2版权信托融资 (37)5.3.3版权信托融资存在问题 (37)影视产业研究报告第一章影视产业环境分析1.1电视剧产业环境分析1.1.1经济环境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4.5%。
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10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9%。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33亿元,增长23.8%。
农户投资9089亿元增长15.3%。
东部地区投资1303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中部地区投资70783亿元增长27.5%,西部地区投资71849亿元,增长28.7%。
东北地区投资32687亿元,增长30.4%。
2011年末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481个博物馆2571个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925个文化馆3276个。
广播电台197座电视台213座广播电视台2153座教育电视台44个。
有线电视用户20152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1455万户。
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8%。
全年生产电视剧469部14939集动画电视261444分钟。
全年生产故事影片558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31部。
出版各类报纸467亿份各类期刊33亿册图书77亿册张。
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10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0376万卷件。
电视剧行业作为文化娱乐行业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均GDP的增长水平相关经济增长将会推动电视剧产业的繁荣。
因此电视剧行业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基本一致。
1.1.2政策环境加速电视剧广告由电视台向新媒体转移,电视剧制作行业虽属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制行业,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电视剧制作业务的准入许可逐步放开,对境内资本从事电视剧制作业务已基本放开。
目前政策准入门槛较低,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比较充分。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为指导、《电视剧管理规定》为基础、涵盖行业资质管理、行业业务标准审查、行业质量管理、产业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目前对电视剧业务的开展较为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下表所示。
1.2中国电影产业环境分析1.2.1政策环境:进口限制进一步放宽,华语电影迎来决战期随着中国电影产业规模快速发展,观影需求增大,市场繁荣,世界各国尤其电影超级大国的美国,十分看重中国电影市场。
伴随着近年北美地区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持续低迷,向海外扩张,寻求出路是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
2012年中美电影新政颁布,在每年20部分账进口片的基础上增加14部特种片,随着《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强势大片的夹击下,国产影片票房受到了很强的冲击。
在面对进口大片压力的同时,国家也颁布了相应的对策助拳国产片。
2012年专资办颁布的“新四条”,通过返还专项资金等奖励方式鼓励国产电影影片制作;在渠道上,鼓励电影院线放映国产影片,加大对国产影片的扶持力度。
同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海峡两岸电影合作管理的现行办法》,放宽中台合拍的优惠政策及发行方法,促进两岸间电影合作交流,丰富国产电影的类型产量,两岸三地将通过合拍、引进等交流方式促进大华语电影的融合。
1.2.2经济环境:跨国并购加速国际步伐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1.93万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7.8%,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和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0亿美元,同比下降4.5%(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
中国电影产业规模不断攀升,使国内影视企业向海外拓展成为了必然趋势,2012年几起国内影视企业并购大型海外公司的事件成为该趋势的典型案例。
第二章影视产业的监管体系2.1产业主管部门2.1.1电视剧产业主管部门电视剧是面向大众的文化产品,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行业,其制作、发行等环节均受到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有效监管。
目前该行业监管机构包括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
中宣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的综合职能部门,对电影及电视行业的管理体现在宏观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引导社会舆论;从宏观上指导精神产品的生产;提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导宣传文化系统制定政策、法规,按照党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协调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国家广电总局为电视业务的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管理职能由国家广电总局下设的电视剧管理司具体负责,其主要职能:拟订电视剧创作、生产、审查、发行的有关政策、规定和电视剧产业发展规划;负责国产电视剧、对外合拍电视剧的备案公示,指导、监管电视剧的生产制作;负责总局电视剧审查委员会及复审委员会、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电视剧组的日常工作,组织审查国产电视剧、引进电视剧和对外合拍电视剧(含动画片)的内容;发放和吊销国产电视剧的发行许可证;指导、调控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
国家广电总局在地方设置地方管理机构即省级广电局(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负责对所在地的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实行行业管理,并履行国家广电总局赋予的行政审批权等。
新闻出版总署和文化部则对电视剧音像制品进行管理。
新闻出版总署负责新闻出版、版权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拟订新闻出版业的方针政策,制定新闻出版、版权管理的规章并组织实施;负责版权管理工作;监管出版活动;负责出版物内容监管等。
文化部负责拟订文化艺术方针政策,起草文化艺术法律法规草案;制定有关音像制品的相关规定。
2.1.2电影产业主管部门电影产业的主管部门与电视剧行业基本相同。
国家广电总局为电影业务的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管理职能由国家广电总局下设的电影管理局具体负责,其主要职能:拟订电影事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监管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工作;承办电影制片单位和跨地区发行、放映单位建立与撤销的审批工作;组织审查影片和电影频道播出的相关节目,发放和吊销影片摄制、公映许可证;指导电影档案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承办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事项;指导电影专项资金的管理;指导、协调全国性重大电影活动。
2.2产业监管体制2.2.1电视剧产业根据《电视剧管理规定》和其他相关规定,电视剧行业涉及的监管准入主要包括电视剧经营许可、电视剧备案公示和摄制行政许可、电视剧内容审查许可、电视剧播出审查,具体情况如下:(1)电视剧经营许可制度根据《电视剧管理规定》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国家对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或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实行许可制度。
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或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应当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电视剧的制作业务。
(2)电视剧备案公示和摄制行政许可根据《电视剧管理规定》、《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及《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依法设立的电视剧制作机构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后从事电视剧摄制工作必须经过国家广电总局的备案公示管理并获得制作许可后方可进行。
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分为《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乙种)》和《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两种。
电视剧制作单位在拍摄每部电视剧之前都必须申请取得所拍摄电视剧的乙证。
乙证实行一剧一报制度,在电视剧播放后自动作废。
以后拍摄新的电视剧须重新履行许可审批程序。
乙证仅限于该证所标明的剧目使用,有效期限不超过180日。
电视剧制作机构已经以乙证的形式,在连续两年内制作完成六部以上单本剧或三部以上连续剧(每部3集以上)的,可向国家广电总局申请甲证。
甲证有效期限为两年,甲证需要接受国家广电总局的隔年检验。
对于持有甲证的电视剧制作机构,拍摄每部电视剧之前向省级广电局进行备案审核,由省级广电局报国家广电总局备案。
(3)电视剧内容审查许可根据《电视剧管理规定》和《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国家对电视剧实行发行许可制度,即电视剧摄制完成后,必须经国家广电总局或省级广电局审查通过并取得《电视剧发行许可证》之后方可发行。
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设立电视剧审查委员会和电视剧复审委员会。
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电视剧审查委员会的职责是:审查直接备案制作机构制作的电视剧;审查聘请相关国外人员参与创作的国产剧;审查合拍剧剧本(或者分集梗概)和完成片;审查引进剧;审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电视剧审查机构提请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审查的电视剧;审查引起社会争议的,或者因公共利益需要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审查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