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一分析暨2020年备考要点

合集下载

高考备考2019-2023年全国卷语文高考真题考点对比

高考备考2019-2023年全国卷语文高考真题考点对比
五年(2019-2023)全国卷语文高考真题考点对比
卷别
题号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全国I/乙卷
1
理解重要概念和句子
理解重要概念和句子
理解分析原文内容
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
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
2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分析文章结构,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名篇名句默写
17
正确使用词语
语言表达连贯
18
语言表达连贯
正确使用成语
19
病句辨析
病句辨析
20
语言表达连贯
语言表达连贯
21
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
22
按限定材料写作
按限定材料写作
概括和分析材料中相关信息
概括和分析材料中相关信息
概括和分析材料内容
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
6
筛选信息和理解材料内容要点
筛选信息和理解材料内容要点
筛选信息和理解材料内容要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7
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
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
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
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之仿写句子、拟写要点
22
按限定材料写作
按限定材料写作
按限定材料写作
按限定材料写作
按限定材料写作
全国III卷
1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019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备考得失

2019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备考得失

2019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备考得失高三语文于亚妮2019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对于高考语文试题的分析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我借鉴一些专家的评价及个人的理解对全国二卷做一点粗浅的分析,并对本学年高考备考得失做以反思。

一、高考命题分析:(一)选材内容及思路分析:2019高考语文命题立足高考评价体系,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导向,结合语文学科特点,通过科学设计命题,厚植家国情怀,倡导品德修养,讲述奋斗故事,引导考生传承爱国精神,接续时代奋斗,谱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进之歌,这些特点在全国二卷中体现的也很突出。

1.厚植家国情怀全国Ⅱ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试题向考生展开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2049年)的特定历史时空,从中精心选择五个标志性历史节点: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五四运动100年、新中国成立100年,突出各自的时代主题,启示考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深刻感受中国青年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创造青春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2.加强品德修养全国Ⅱ卷古代诗歌阅读选取唐代诗人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诗歌表达了诗人立身刚直、不卑不亢、高洁耿介的品格。

命题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浸润功能,利用传统的优秀品格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3.激励接棒青年营造奋斗情境,激励奋斗精神。

全国Ⅱ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让考生感知青年奋斗与现当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相互关系,体会青年奋斗精神的价值与意义,正面引导考生增强担当意识,激励奋斗精神。

讲述奋斗故事,砥砺奋斗品格。

感受奋斗喜悦,增强奋斗意识。

文言文阅读商鞅改革事迹、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1954年《人民日报》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2018年的报道《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和研究报告《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三则材料,无论新中国修建的万里长江第一桥,还是新时代竣工的港珠澳大桥,都是新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工程、国之重器,代表着不同时期的“中国速度”与“中国技术”,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国桥梁建设由技术落后、依靠外国援助到技术领先、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历史巨变,使考生在阅读材料过程中为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和喜悦,自觉增强奋斗意识。

2019年高考文言文真题反思以及2020备考

2019年高考文言文真题反思以及2020备考

2019年高考文言文真题反思以及2020备考高考文言选材有什么标准?高考文言文习题设计有什么原则?2020年文言文应该怎么复习?通过研究2020年全国卷文言文真题,寻找答案。

高考文言文选材标准真题展示2019全国一卷《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全国二卷《史记·商君列传》,全国三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全部是《史记》中人物传记,是不畏惧困难的改革者,是为民为国的牺牲者。

所选文章结构清晰,内容难易适中,容易读懂把握鉴赏;所选内容与高中教材有联系,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所选内容与时代热点有关联,强调不畏艰难、敢于改革的英雄人物。

高考选择人物传记,目的是立德树人,思想上引导中学生。

所以我们平时避免选择过难文章,我们也不应该把诸子作为典型文章训练,训练文章要培养学生文言文能力,更要提高学生思想素养思维能力,为高考作文提供写作素材高考文言文习题设计原则真题展示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2019全国Ⅰ卷)(C)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2019全国Ⅱ卷)(B)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1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2019全国Ⅲ卷)(B)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断句选句原则:多是叙述性句子,展示传主生平和命运转折的重要时刻。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2019年6月7日,全国高考语文科目考试落下帷幕。

本次语文考试的整体难度适中,命题合理,作文考查文化传承和创新思维。

本篇文章将对这次语文考试进行全面分析。

一、总体印象本次语文考试整体难度适中,难度分布较为合理,试卷结构清晰,题型多样,覆盖课程范围广泛。

试题紧扣高考大纲和课程标准,注重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既注重基础能力的考察,也注重提高能力的拓展和升华。

二、难易程度(一)大题语文试卷总分为150分,其中100分为大题,共分为五个部分。

各部分难度如下:1.阅读理解(28分)本部分难度适中,考查内容涉及文言文、现代文及小说,阅读材料质量高,选材新颖,目的明确,难度分布合理。

第一篇文言文阅读的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第二篇讲述人生哲理的难度稍大,但又不至于过难;第三篇小说阅读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小说人物的能力。

近几年以来,高考语文试卷对阅读理解的要求越来越高,考察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阅读能力的训练。

2.基础知识运用(22分)本部分难度适宜,题型多样,覆盖面广,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能力。

内容主要涉及语言文字基本运用技能和常识素养等方面,着重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运用能力,题型有填空、改错、改字等。

其中,改错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改字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汇用法的辨析和仿写能力;选词填空和句子补全题考察学生对语言表达和文字运用的灵活性。

3.信息匹配(20分)本部分难度适宜,题型独特,考查学生的听力和阅读能力。

此部分内容较为新颖,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短语音和所看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匹配。

这种题型所考察的能力更偏向于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在实验或日常生活中迅速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

所以要求学生对于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准确听记,并且能对所看到的信息进行快速运用。

4.作文(30分)本题命题思路新颖,考查素材广泛,难度适宜。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作者:吴丽云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18期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精心选材,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经过连续几次的筛选限时训练之后,学生觉得全国卷一比卷二卷三整体难度稍微小一些,难度适中,守正创新,稳中求变。

以下对2019年高考试卷全国卷Ⅰ卷试题评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古诗文阅读考查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试题不好做,现代文阅读考查也不见得简单,尤其是论述类文本。

究其原因,文字量多,只是其一,满满一页基本上都属阅读这个范畴,全国I卷论述类文本选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属于学者之作,文学积淀很深,理解很难。

该文章紧扣时代脉搏,内容有理有据,说理深入浅出,风格朴实厚重。

第1题主要考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C级。

第2题考查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等级为C,第3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C 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该题文本由三则材料构成,聚焦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三则材料有图有文,有理论有数据有案例,重点考查考生对材料的信息筛选和逻辑推理能力,第4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第5题考查的是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第6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该题彰显出我国今年来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以及文化保护工作取得的进步,具有时代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全国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的是《理水》,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融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为一体,既有历史人物的真实描绘,也有现实生活的讽喻暗示。

全国I卷文学类文本试题扣住“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来设题,创设历史具体情境,让考生关注文本中现实对历史的追问、历史的现场叙事、史料的还原,体现大禹精神的当下意义,在感动与思考中英雄人物在历史传承中的作用。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紧扣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创设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实现对考生语言文字能力和素养的测评。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摘要】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综述:本文通过对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试题题型更加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

题型分布合理,涵盖了阅读、写作、翻译等多个方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题部分增加了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和议论文的内容,使学生更加接触到多元化的文学作品。

作文题则注重学生对社会、人生等话题的思考和表达,要求学生有独立见解和批判思维。

其他题型亦贴近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

通过对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考试趋势,提高备考效率。

【关键词】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综述、题型分布、阅读题、作文题、其他题型、总结、启示1. 引言1.1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在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考查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体现了对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

本次试题难度适中,整体考查范围广泛,内容涵盖了现代诗歌、小说、古文、广告等多种文本形式,考生需要具备熟练的阅读能力和提炼文本主旨的能力。

在阅读题部分,要求考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理解作者的用意和写作手法,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作文题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材料,展开思路,表达观点,要求考生思维敏捷,语言流畅,表达得当。

除了常规的阅读和作文题,本次试题还设置了一些其他题型,如判断对错题、语句填空题等,考查了考生对语言运用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2. 正文2.1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综述2019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在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难易平衡,考查的内容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试题整体难度适中,既考查了学生对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阅读理解部分,试题设置了多种题型,如细节理解题、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题等,内容涉及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多个领域,考查了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2019全国1卷语文试卷分析

2019全国1卷语文试卷分析

2019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卷分析目录1.2019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卷考试范围及考试结构 (1)2.2019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卷与2018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考点分布及对比分析 (2)3.2019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卷分析 (5)4,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建议1.2019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卷考试范围及考试结构(一)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表达题、写作题等。

选择题39分,填空题6分,简答题45分,写作60分。

(二)试卷结构:1.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为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两部分,要求考生全部作答,分数为70分,约占全卷总值的47%;第Ⅱ卷为表达题,分数为70约占全卷总值的53%。

题型分值占比论述类文本阅读96%实用类文本阅读128%文学类文本阅读1510%文言文阅读1913%古代诗歌阅读97%名篇名句默写63%语言文字运用2013%写作6040%2.全卷22题,结构如下:第Ⅰ卷阅读题:①现代文阅读之论述类文章,选取1则阅读材料。

3道选择题,共9分。

②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取三则新闻,2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共3题12分。

③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一篇小说,1道选择题2道主观题,共3题15分。

④文言文阅读,选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片段一则,3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共4题19分。

⑤古代诗歌阅读,1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共2题9分。

⑥名句名篇默写,1题6分。

第Ⅱ卷表达题:语言文字运用,3道选择题1道填空题,1道表达题,共5题20分;写作1题60分。

2.2019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卷与2018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考点分布及对比分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特点表1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选材年份内容2019全国1卷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1264字2018全国1卷杨国美《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968字选材特点:注重对考生在整合加工、辨析推断信息方面的策略考查。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I卷试题精讲精析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I卷试题精讲精析

8.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 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 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 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 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 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 工笔等。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 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 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 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 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 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 么形象特点。
破布浆机制纸,柔韧性差,纸张严重酸化。
结合材料三中“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 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酸是纸张纤维 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 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 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可概括整合出档 案材料书写所用墨水方面,档案材料书写材 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加快了纸张纤维的水解 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综 合以上内容,整理一下用简洁文字分条表述 即可。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 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 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 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 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 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 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 欲擅权,纷乱诸事。”是天子后亦疏之, 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 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 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 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 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 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 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 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 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 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 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一分析暨2020年备考要点一、2019年高考命题特点与试题分析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遵循《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内容包括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等,在总结以往命题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体现时代性,更加重视思想性,更加重视对考生素养与能力的考查。

试题整体呈现出稳定为主、略有微调的特点。

稳定为主,指高考试题内容稳定、题型稳定、分值稳定,没有大的变化。

略有微调,指试题在稳定中呈现出几个细微的变化。

1.顺序有些许调整全国卷试题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提到了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前面。

这样的微调符合试题文体特点,更符合考生实际阅读认知特点。

2.阅读量有少量增加与2018年全国卷三套试题的阅读字数相比,2019年全国I卷增加约200字、全国II卷增加约1000字、全国III卷增加约900字,三套试卷平均约9000字,比2018年增加约700字。

3.题型有细微调整(1)语言文字应用题。

从2018年开始,成语、病句修改和句子衔接试题被设置在一个语段中进行考查。

2019年的试题延续了这一命题思路,但考点有所调整,试题命制更加全面、灵活。

如用近义词语辨析题取代近义成语辨析题,增加考查标点符号用法的试题,保留病句修改题。

同时,传统的句子填充题又重回高考,只不过限制性进一步加强,将以前15个字的表述变为12个字。

试题还将2018年的语段修改题变为压缩语段题。

从整体看,试题加大了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增加了试题的广度。

(2)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2019年全国卷三套试题延续2018年三篇小说的考查题型,选文特点有所变化。

选文既有现代文学作家鲁迅的《理水》,又有新时期小说《到梨花屯去》,还有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步舞》。

文本以现实主义为主,回归经典,中外结合,传统中有创新,主题鲜明,时代特征显著。

(3)作文题。

其一,稳定中有变化。

全国卷、全国卷延续2018年的命题思路,引导考生思考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思考时代特征、民族精神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具有极强的时代感,进一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自我。

天津卷、浙江卷、上海卷、北京卷的作文都有类似特点,这种与时俱进的命题方式的力度在逐渐加大。

其二,漫画作文再次出现。

全国卷的试题以小林漫画为内容,可写立意丰富多元。

其三,思辨性作文占据一席之地,如江苏卷以“五味调和,共存相生”为写作指向。

各种命题思路形成互补,形成了2019年作文试题的风景。

总结:题型和分值的变化是显性、表象的,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是2019年高考试题实质性的变化:更加重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包括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能力,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学以致用。

这些变化有如下特点:一是强化选材的实践应用导向,引导考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如作文的应用文体写作、语段修改中的逻辑应用等。

二是强化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

试题字数增加,在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和文言文阅读部分专门设题,考查考生面对不同情境时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增加压缩语段,对考生获取、筛选、提炼和表达信息的能力进行考查。

三是彰显时代精神,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从“小我”到“大我”,话题空间宽泛,时代色彩浓郁,思辨性浓厚,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引导考生全面发展。

二、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1.按照考纲要求,全面覆盖考点,科学有效备考考纲是考生复习的重点参考资料,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

考生进行复习,首先要按照大纲要求和试题特点进行科学而全面的复习,确保考点全覆盖,内容全掌握。

2019年的高考试题出现了较多考纲有规定但长期未考的内容,如全国卷语言运用试题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考查、全国卷对压缩语段内容的考查,以及全国卷作文题出现对漫画作文的考查等。

针对以上变化,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全面细致,绝不能因为考点长期未考而忽视相关训练;绝不能只复习热门考点,不重视或漠视冷门考点,一定要进行多种题型的训练,如语言运用的复习,在做好近五年高考题的基础上,对一些传统或冷门题目类型如语段要点概括题、一句话新闻题、长短句变换题、提取关键词题、新闻点评题等加以关注,全面训练。

作文的训练更应如此,必须全面关注不同题型的特点,掌握审题方法和写作技巧。

目前,高考作文试题的类型主要有材料型、任务驱动型、时事评论型、漫画型、记叙型等。

(1)材料作文要认真研究近五年高考试题,归纳材料特点和审题方法。

对于有关键句的材料,要抓住关键句立意;对于出现多个人物或事物的材料,要寻找主要人物或事物,归纳中心事件,寻找核心立意。

(2)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抓住材料的核心事件和任务要求,注意文体特点和限制性条件。

(3)漫画作文首先,要弄清漫画要素,如漫画涉及的人物、事物都不要放过,要观察主要人物的特征,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其心理特点。

其次,要理清人物关系,给人物分类,根据人物类型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把握漫画寓意;注意把握人物、事件的比喻义、象征义,根据漫画中人物的语言、解说性文字或标题把握寓意。

最后,应多角度思考,与现实对接,确定立意。

漫画的寓意是考生确定立意的前提,要发散思维,多角度探究,寻找漫画寓意与社会的对接点。

漫画的本质就是歌颂真善美或讽刺揭露社会的假恶丑,因此考生要留心生活,關注时代热点,注重积累,观察完漫画后思考其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寓意。

2.重视教材复习,全面夯实双基,提升迁移能力2019年的试题加强了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这些试题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教材,体现了教材学习与高考备考的对接,体现了命题人对教材的重视。

在第一轮复习中,由于知识生疏、内容繁杂等多种原因,考生常常会对教材内容不够重视。

有的考生甚至认为,试题根本不可能直接考教材知识,因此觉得复习教材完全无用。

这是错误的。

近两年的语文试题不仅没有减弱“试题取材自教材”的力度,反而有所加强。

如:【2019全国卷第15题】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本题将命题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创设探究情境,将刘禹锡原诗与考纲规定的初中背诵篇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进行语言风格对比,使学生置身于刘禹锡的作品群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审美感知和理性思考。

又如:【2019全国卷第11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 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 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 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本题答案选A,影响最深远的应是儒、道、法三家。

如果是四家,应为儒、墨、道、法。

试题答案直接来源于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的相关内容。

因此,第一轮复习必须高度重视教材知识,尤其是文言词语、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内容的背诵,必须从点滴积累做起,积少成多。

同时,注意不要死记硬背,在记忆的基础上加强理解,学会迁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过渡;尝试将同一作家的不同风格作品、不同作家的同一类型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从体会“个”篇的特征向掌握“群”篇的特点迁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3.提高信息处理能力2019年的试题阅读量进一步提升,对考生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加大。

考生在备考时要特别关注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1)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就一般文本而言,要掌握“整体感知——局部细读——宏观把握”的基本阅读方法,不能一头扎进文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对于论述类文本,要在宏观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明确论述话题内容,通过勾画重要概念、重要事例、重要观点等内容,把握全篇大意。

对于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提炼主题句,注意从标题、文体、风格、层次等不同维度快速把握文本中心内容。

对于小说文本,要注意从情节、人物、环境、叙事人称、叙事风格、叙事视角等角度把握内容。

对于散文文本,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叙事手法、理性思考等内容,进而通过梳理结构、把握文眼、揣摩情感变化、品味关键词句等方法全面突破。

(2)关注信息的整合与筛选。

以2019年全国卷的压缩语段试题为例,这种试题要求考生将题目给出的语言材料压缩为较短的语言形式,主要考查考生对必要信息的确认和筛选,以及准确完整、简明通顺地概括主旨的能力,这种能力可概括为八个字:比较、筛选、转换、概括。

做题时要有文体意识,通过对不同语段的分类,掌握不同的方法。

叙述类语段具有以记事为主的特点。

这种语段的中心事件的要素是主干,其余为枝叶。

对这种语段,主要采取“舍枝叶取主干”的方法,即删去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

中心事件的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一般先进行概括,划分句子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进行提炼,留主去次;最后进行整合,将提炼出的内容用正确的语言表达,使之成为语意通畅、结构合理的一句话。

如:【2019全国卷第21题】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

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 100万立方米。

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

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新闻类语段通常可看作是特殊的记叙类语段。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主要信息,将其按照要求进行合理表达。

根据新闻内容,对主要信息即时间、地点、事件、结果等进行提炼,注意保留以下关键信息:时间——2019年3月13日;地点和事件——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过程(手段)——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结果——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然后再按字数要求合理整合即可得到正确答案:2019年3月13日,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

工程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永定河山峡段实现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对于议论类语段,要看清语段的中心论点,看清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舍弃论据;进而理清论证思路,注意文中的关联词及过渡句;最后利用语段的思路将中心句、结论句、过渡句等串联起来。

如果有中心句,中心句即语段的内容;如果没有,就必须提炼出能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归纳调整。

对于说明类语段,要弄清说明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要点(特點、性质、成因、作用等),弄清说明了几个方面,遵循原句间的关系,清晰连贯地表述。

描写类语段也偶有出现,这类语段的信息包括描写的景物,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

在压缩语段时,要弄清描写对象,分析语段的语法及句法特点,保留关键词,舍弃非关键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