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实验要求
实验六硫酸镁的急性中毒与解救

课程名称
药理学
专业班级五年护理等班
授课教师
牛婧芃授课序次
5授课类型实验授课学时2
授课题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章节)
第5次实验
实验六 传出神经系统药对兔瞳孔的影响
硫酸镁的急性中毒及其解救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观察拟胆碱药、抗胆碱药对兔瞳孔的影响,并联系临床应用
2、观察硫酸镁的急性中毒症状及钙盐的解救效应;分析机理,联系其 临床意义。
3、能熟练的进行兔耳静脉注射。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观察硫酸镁的急性中毒症状;氯化钙的解救特点。 难点静脉注射法。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讲授、示教、实验操作。
使用教材 及参考书
1.使用教材:(1)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开贞主编,第6版,2009年7月;(2)实验指导(自编教材)2006年9月;
2.参考书:王秀清主编,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1997年9月。
毛果芸香碱溶液。每眼各3滴,让药液在眼内保留1分钟并与角膜充 分接触后,将手放开,任其溢出。计时。15分钟后,在同样光照下,
再测量并记录两侧瞳孔大小、检查对光反射情况。将实验结果整理填 入表内。
【结果】
50分
给药前给药后
兔 眼 实验
兔 眼 实验瞳孔直径(mm对光瞳孔直径(mm对光
反射反射
药物
左
右
【注意事项】
教案续页
教学 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对兔瞳孔的影响
【目的】
1.观察拟胆碱药、抗胆碱药对兔瞳孔的影响,并联系临床应用。
2.练习家兔的捉拿、滴眼及量瞳方法。
【材料】兔固定箱1个、手电筒1个、测瞳尺1把、1%硫酸阿托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6

答:放置一会儿粉色褪去,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溶 于水,使水溶液中酸性增加。
2. 如何计算白醋总酸的百分含量?
答:用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
m% CV 4 M 100% 0.01
乘以氢氧化钠的浓度,得到 醋酸的摩尔数,再乘以4就是
10.00mL醋酸的摩尔数,再乘
以醋酸的分子量,除以0.01,
3.反滴定法适合测定什么物质?对反应有什么要求?
6. 为什么蛋壳需要研碎,且与盐酸的反应要放置30分钟,此反应 过程能否加热?
答:为了反应完全,不能加热,否则CO2会逸出。
实验五、过氧化氢含量H
2
2Mn 5O2 8H 2O
2
2MnO4 5H 2C2O4 6H 2Mn 10CO2 8H 2O
2.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1) 称取0.2~0.25g已经研碎的蛋壳3份, 分别置于锥形瓶中,用滴定管逐滴加入HCl溶 液约30mL,放置30分钟,
(2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 溶液滴定溶液由( )色变为( )色。
(3) 计算碳酸钙的含量。
配置高锰酸钾溶液,为下一次实验准备。
思考题:
1.以酚酞为指示剂时,用碱滴定酸至溶液呈浅粉色为 止,若放置一会儿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5、用甲基橙、酚酞两个不同指示剂进行比较滴定时,为什么酸碱体积比VHCl/ VNaOH往 往不等? 答:两指示剂变色范围不同,滴定终点不同。
6、如何检验滴定管是否洗净? 答:透明并无肉眼可见的污物,内外壁能被水均匀地润湿且不挂水珠。
实验二、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及自来水硬度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1 . 总硬度的测定: 在滴定开始时
一、实验室安全(电,火,玻璃)
二、实验要求 (1)纪律:迟到、安静 (2)卫生:个人要求(从来没有来过) 值日生 (3)预习报告 (4)实验记录 (5)实验报告
生理实验6蟾蜍心脏起搏点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的测定

实验六蟾蜍心脏起搏点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改变局部温度和结扎方法来观察蟾蜍心脏起搏点。
2.比较蟾蜍心脏不同部位的自律性高低,学习在体蟾蜍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
3.观察心室在收缩活功的不同时期对额外刺激的反应。
4.通过对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的观察,了解心肌兴奋性变化的特点。
5.通过实验阐述心肌产生期外收缩的条件与代偿间歇出现的机理。
二、实验原理蟾蜍的心脏由左心房、右心房和1心室组成,左、右心房有间隔,互不相通,但都与心室相通,因此而出现“混合血”,鱼类只有一条循环路线,蟾蜍具有两条循环路线,即体循环和肺循环。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含有自律细胞,因而活动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的自律性高低不同。
两栖类动物的起搏点是静脉窦。
两栖类动物心脏的结构特点是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
在其背面还有一个静脉窦。
其心脏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右心房,心室,起博点是静脉窦。
在每次心动周期中,心肌每发生一次兴奋——收缩后,其兴奋性将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
心肌兴奋后其兴奋性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到舒张期的早期,在此期间给予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兴奋收缩。
随后为相对不应期,在此期给予心肌强的刺激可引起心肌兴奋收缩,最后为超常期。
后两期均处于心肌舒张期内,因此,在舒张期如果在窦房结(两栖类为静脉窦)按正常节律性兴奋下达以前,给予心室肌一次适当的阈上刺激可引起一个提前出现的扩布性兴奋和收缩,称为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也称早搏。
期前收缩也有自已的有效不应期,而随后窦房结传来的正常的节律性兴奋,常常落在这个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因而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这样心室较长时间地停留在舒张状态,直至下一次窦房结正常的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恢复原来的正常的节律性兴奋和收缩。
因此,期前收缩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舒张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三、动物与器材实验动物:蟾蜍4只/组。
实验器材:蟾蜍解剖器械、生物/桥式前置、刺激/记录电极、蛙心夹、线、滴管、小试管、培养皿、冰块、热水、支架、木夹、秒表、大头针。
组胚实验-6

被膜、皮质、髓质
被膜、皮质、髓质 被膜、皮质
皮质迷路、髓放线
髓质
集合小管
远直小管
细段
皮质迷路
血管球
(血管内皮细胞, 球内系膜细胞,
足细胞)
致密斑
பைடு நூலகம்
近曲小管 远曲小管
肾小体
远曲小管 近曲小管
致密斑 血管球 肾小囊壁层
绘图作业:肾小体、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示例
气管(#4)
目的要求:
第六次实验内容
观察切片:
泌尿系统 #1 肾
呼吸系统 #4 气管, #28 肺 内分泌系统 #31 垂体,#32 肾上腺,
#33 甲状腺
绘图:肾小体、近曲小管、远曲小管
肾(#1)
目的要求:
观察肾的组织结构:被膜、皮质、髓质。 观察皮质迷路和髓放线。 观察髓质内各种泌尿小管。 重点观察:皮质迷路内肾小体、近曲小管和远
目的要求:
观察肺的组织结构。 区分肺的导管部。 区分肺的呼吸部。
肺内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示I 型肺泡细胞,II型肺泡细胞和毛细血管
垂体(#31)
目的要求:
观察垂体的组织结构:被膜、实质。 观察腺垂体远侧部(垂体前叶)三种细胞的形态
结构。 观察腺垂体中间部的结构特点。 观察神经垂体神经部的结构特点。
被膜、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远侧部
嗜碱性细胞
嫌色细胞 嗜酸性细胞
腺垂体远侧部
垂体中间部
神经垂体神经部
赫林体 垂体细胞
肾上腺(#32)
目的要求:
观察肾上腺的组织结构:被膜、皮质、髓质。 观察皮质三个带的形态结构。 观察髓质细胞的形态结构。
实验六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每个染色体长度 单倍染色体长度
×100%
(2)臂指数(arm index),指长臂与短臂之比。
按Levan(1964)划分标准,臂指数在1.0~1.7之间为中部 着丝粒染色体,1.7~3.0之间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3.0~7.0 之间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7.0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3)着丝粒指数(centromere index),指短臂占 该染色体长度的比率,决定着丝粒的相对位置。
实验六 人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实 验 目 的
掌握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了解人类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特征。
二、实 验 原 理
核型(Karyotype)是指一个细胞内有 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表型,如:数 目、大小和形态特征等。 通常将显微摄影得到的照片进行剪贴, 使整套染色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构成 图像。以核型图(karyogram)的方式表示。 有四种方法:
A:1,2,3对染色体,体积大,易于区别,有中 央着丝粒。第2对的着丝粒略偏离中央。无随 体,1号常见次缢痕。 B:4,5两对,体积大,有亚中部着丝粒,无随 体,彼此不易区分。 C:包括6—12对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中等大小, 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6对的着丝粒靠近 中央,X染色体大小接近介于第6,7对之间。 第9对染色体长臂上有一次缢痕,第11对染色 体的短臂较长,第12对染色体的短臂较短。
R带:与G带明暗相反(Reverse G-bands)
目前所用的R显带方法是RBG法 (R-band by BrdU using Giemsa),即经BrdU处理后用 Giemsa染色。 意义: G带染色体的两末端都不显示深染,而在 R带中则被染上深色,因此R带有利测定染色体 长度和末端区域结构的变化。对揭示染色体末端 缺失、重复、易位和断裂点的异常等有很高的价 值。
第六次实验

272、写出QR分解的函数m文件,并利用此程序求 的特征值。
实验步骤:
(1)建立函数m文件:
functiontzg=meigqrdm(A)
[n,n]=size(A); k=0;Ak=A;tzg=zeros(n); state=1;
fori=1:n;
t=5;
while((k<=1000)&(state==1)&(n>1))
实验报告(二)
院(系)理学院课程名称:数值分析日期2014.12.4
班级
理A1221
学号
3计算科学
姓名
樊美林
计算机号
实验
名称
矩阵特征值计算
成绩评定
所用
软件
MatlabR2013a
教师签名
实
验
目
的
或
要
求
1.会运用幂法求矩阵主特征值;
2.会运用QR求解矩阵特征值。
实
验
步
骤
、
心
得
体
会
实验题目:
1、写出幂法的函数m文件,并利用此程序对课本第八章例2进行实现。
实验步骤:
(1)建立函数m文件:
function[lam1,v,k]=meigpower(A,x)
ep=1e-7;
ifnargin==1
temp=length(A);
x=ones(temp,1);
end
ifnargin==2
b1=abs(Ak(n,n-1)); b2=abs(Ak(n,n)); b3=abs(Ak(n-1,n-1));
b4=min(b2, b3); jd=10^(-t); jd1=jd*b4;
微生物实验内容汇总ppt课件

伤寒及副伤寒感染早期/交叉反应
伤寒及副伤寒感染晚期/预防接种/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伤寒 甲型副伤寒 乙型副伤寒 接种伤寒及副伤寒三联疫苗 非肠热症/早期用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
肉毒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第六次 实验内容
一、细菌染色标本检查法 抗酸染色法(操作)
二、标本片观察: (钩端螺旋体 、白色念珠菌,曲霉、枯 草杆菌)
一、抗酸染色原理
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主要是分枝菌酸, 它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要 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但分枝杆菌中的 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 抗酸染色。
齐-尼氏抗酸染色法是在加热条件下使分枝菌酸与石炭酸复 红牢固结合成复合物,用盐酸酒精处理也不脱色。当再加 碱性美兰复染后,分枝杆菌仍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 景中的物质为兰色。
霍乱弧菌
Figure 3 - Gram stain of Gram – Cholera cells
2.细菌的特殊结构观察
芽胞示教片:破伤风杆菌。 鞭毛示教片:变形杆菌。 荚膜示教片:肺炎双球菌。
产芽芽孢胞细菌的种类
芽孢 菌体 (营养细胞)
破伤风梭菌×1000
鞭毛
变形杆菌鞭毛×1000
3、贴药片;镊子灭菌取药片放置于平皿上的标 记 位置,再灭菌后可取另一药片放置。
4、37℃,过夜培养,观察结果。
药敏实验结果
药敏实验结果
药敏实验
敏感标准
白色葡萄球菌 ( G+ ) 大肠杆菌 ( G- )
纸片法抑 菌环直径
抗药 中度敏感 高度敏感
青霉素 (10ug/
片) ≦20
21-28 ≧29
实验六、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

授课专业及层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授课内容
综合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牵出本课程主线,从总体上掌握本课程内容
重 点
本课程全部重点内容
难 点
本课程全部难点内容
自学内容
无
使用教具
多媒体、板书
相关学科知识
密码学知识
教学法
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牵出本课程主线,从总体上掌握本课程内容
姓名尚玉莲2008~2009学年第1学期时间_12.26节次_1-3
实验原理信息隐藏与数字水源自原理设备与材料计算机
操作重点
操作难点
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法
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法
实验内容、步骤、要求及时间分配
一、讲解本次实验的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三、学生上机联系,若有问题分别指导。
实验目的:
1、了解数字水印的分类和对数字水印的要求;
2、掌握数字水印嵌入和检测的基本原理。。
实验内容:
1、登陆北京宇飞数字水印服务中心:,了解数字水印技术及国际上对数字水印的研究动态。
2、登陆吉林大学生物识别与数字水印技术网:/index.php,了解与学习数字水印技术。
5min
10min
85min
教案
课程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定义和函数调用的方法,掌握实参和形参的概念,正确理解在函数调用过
程中实参和形参的数据传递方法。
2.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概念,了解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作用域,正确理解自
动变量赋初值和静态局部变量赋初值的区别。
实验内容
1. 实验7_1.
1.写一个判断素数的函数,在主函数输入一个整数,输出是否是素数的信息。
(习题7.4.2)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第129页,实验7,实验内容1)。
(1)请将.c源程序文本复制粘贴到下框中
(2)请将运行结果截图粘贴到此处:
(3) 补充:
①修改程序,用函数方法实现输出200~300中所有素数(不必输出每个数是否为素数的信息)。
②要求在主函数中循环调用判断素数的函数,并按每行5个数的格式输出素数。
请将.c源程序文本复制粘贴到下框中
2.实验7_2.
编写函数,其功能是删除字符串中的字符‘d’。
(习题7.4.4)(《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第129页,实验7,实验内容2)
(1)请将.c源程序文本复制粘贴到下框中
(2)请将运行结果截图粘贴到此处:
(3)下面程序的功能是将既在字符串s中出现、又在字符串t中出现的字符形成一个新的字符串放在u中,u中字符按s原字符串中字符顺序排列,但去
掉重复字符。
例如,当s="122345",t="2467"时,u中的字符串为:"24"。
请在程序的下划线处填入正确的内容,使程序得出正确的结果。
注意: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void fun (char s[ ], char t[ ], char u[ ])
{ int i, j, sl, tl, k, ul=0;
sl = strlen(s);
tl = strlen(t);
for (i=0; i<sl; i++)
{ for (j=0; j<tl; j++)
if (s[i] == t[j]) break;
if(j<tl)
{ for (k=0; k<ul; k++)
if (s[i] ___1___ u[k])
break;
if (k>=ul)
u[ul++]=___2___ ;
}
}
___3___ = '\0';
}
main()
{ char s[100], t[100], u[100];
printf("\nPlease enter string s:");
scanf("%s", s);
printf("\nPlease enter string t:");
scanf("%s", t);
fun(s, t, u);
printf("The result is: %s\n", u);
}
3.实验7_3.
编写函数,求出给定的二维数组中每一行最大的元素,并显示出来。
(习题7.4.5)。
(1)请将.c源程序文本复制粘贴到下框中
(2)请将运行结果截图粘贴到此处:
4.实验7_4.
在主函数中输入N个人的某门课程的成绩,分别用函数求:①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
②分别统计90~100分的人数、80~89分的人数、70~79分的人数、60~69分的人数及59分以下的人数。
结果在主函数中输出。
(习题7.4.8)。
(1)请将.c源程序文本复制粘贴到下框中
(2)请将运行结果截图粘贴到此处:
(3)如果要求输出最高分和最低分所在位置的序号(即对应数组元素的下标),如何改写源程序?
提示:最高分和最低分都可能不唯一。
①请将.c源程序文本复制粘贴到下框中:
②请将运行结果截图粘贴到此处:
5.实验7_5.
编写函数,实现字符串的复制操作(不要用strcpy函数)。
提示:
①在主函数中定义两个用于接收字符串的字符数组,输入源字符串,并在调用结束后输出目的字符串。
②调用字符串复制函数时,实参和形参均必须是字符数组。
③复制时注意要将源字符串的结束标志’\0’也一起复制到目的字符串中。
(1)请将.c源程序文本复制粘贴到下框中
(2)请将运行结果截图粘贴到此处:
6.附加题1.
教材中:【例7.9】计算并输出两个数的和、差、积、商。
源程序如下:main( )
{ void calc(float x,float y,char opr);
float a,b; char opr;
printf("\nInput expression:");
scanf("%f%c%f",&a,&opr,&b);
calc(a,b,opr);
}
void calc(float x,float y,char opr)
{ switch(opr)
{ case '+':printf("%5.2f%c%5.2f=%6.2f\n",x,opr,y,x+y);
return;
case '-':printf("%5.2f%c%5.2f=%6.2f\n",x,opr,y,x-y);
return;
case '*':printf("%5.2f%c%5.2f=%6.2f\n",x,opr,y,x*y);
return;
case '/':printf("%5.2f%c%5.2f=%6.2f\n",x,opr,y,x/y);
return;
default :printf("Operator err! \n");
}
}
请将程序中的calc()函数改写为有返回值的函数,即将x,y的四则运算结果
返回到主程序中,在主程序中打印输出。
(1)修改后的.c源程序文本复制粘贴到下框中
(2)请将运行结果截图粘贴到此处:
7.附加题2
教材中:【例7.12】用冒泡法将10个整数排序。
源程序如下:void sort(int b[ ],int n);
void printarr(int b[ ]);
main( )
{ int a[10] = {11,22,63, 97,58,80,45, 32,73,36}; printf("Before sort:\n");
printarr(a);
sort(a,10);
printf("After sort:\n");
printarr(a);
}
void printarr(int b[10])
{ int i;
for (i=0; i<10; i++)
printf("%5d",b[i]);
printf("\n");
}
void sort(int b[ ], int n)
{ int i,j,t;
for (i=1; i<n; i++)
for (j=0; j<n-i; j++ )
if (b[j]>b[j+1])
{ t=b[j];
b[j]=b[j+1];
b[j+1]=t;
}
}
要求:将上面程序中的sort函数改写为swap函数,请在程序的下划线处填入正确的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使函数调用得出正确的结果。
void swap( ___1___,___2___);
void printarr(int b[ ]);
main( )
{ int a[10] = {11,22,63, 97,58,80,45, 32,73,36};
int i,j;
printf("Before sort:\n");
printarr(a);
for (i=1; i<10; i++)
for (j=0; j<10-i; j++ )
if (a[j]>a[j+1])
swap(___3___,___4___);
printf("After sort:\n");
printarr(a);
}
void printarr(int b[10])
{ int i;
for (i=0; i<10; i++)
printf("%5d",b[i]);
printf("\n");
}
void swap(___5___,___6___)
{ int t;
t=b[m];
b[m]=b[m+1];
b[m+1]=t;
}
(1)请将运行结果截图粘贴到此处:
(2)思考并回答:sort和swap函数的参数传递各是什么传递方式?请说明两者的不同之处和各自应用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