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运动试验工作流程
全版平板运动试验1.ppt

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突然过度运动
最新.
27
心肌病 心律失常 血管迷走反应 左室流出道梗阻 服用降压药 低容量 长时间剧烈运动
最新.
28
达不到运动终点 服用β受体阻滞剂 服地高辛
左心室肥大、复极异常、左束支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人工起搏器
结论
最新.
23
缺血型ST段下降:J点后80ms处ST段水平型、下
斜型下降>0.10mV,持续> 2min
原有ST段下降者,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 0.10mV,持续> 2min
ST段弓背状急性抬高> 0.20mV
ST段上斜型下降> 0.20mV,同时 avR导联ST段
抬高> 0.10mV
出现一过性异常高耸T波伴对应导联T倒置
代谢当量 (METs)
2
总运动时间 (min)
3
3
6
5
9
7
12
10
15
13
18
16
21
11
级别
1 2 3 4 5 6 7
速度 (mph)
3.2 3.2 3.2 3.2 3.2 3.2 3.2
坡度 (%)
时间 (min)
耗氧量 代谢当 ml/kg.min 量(METs)
2.5
2
5.0
2
7.5
2
10.0
肌肉骨骼疾病
最新.
29
症状限制性运动时间<6METs 运动中血压不能≥120mmHg或下降≥10mmHg或处于静息
状态水平 ST 段下降≥2mm(水平、下斜)
康复科
最新.
1
是一种让受检者在活动 的平板上走动,根据所选 择的运动方案,仪器自动 分级依次递增平板速度及 坡度以调节负荷量,直到 受检者心率达到亚极量水平,
运动平板试验应急预案

一、背景运动平板试验作为一种无创性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在试验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为确保试验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进行运动平板试验的所有医护人员和患者。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
2.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3. 设立应急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准备、现场处置、信息报告和救援工作。
四、应急物资1. 应急药品:利多卡因、阿托品、肾上腺素、心肺复苏药物等。
2. 应急设备:心电图机、除颤器、氧气瓶、吸氧面罩、血压计、听诊器等。
3. 其他应急物资:急救包、防护服、急救车等。
五、应急处理流程1. 试验前准备(1)医护人员应熟悉试验流程、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
(2)对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试验风险和注意事项。
(3)检查患者生命体征,评估试验风险。
2. 试验过程中(1)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心电图变化。
(2)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试验,进行初步处置。
(3)若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等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突发状况应急处理(1)室速、室颤:立即给予利多卡因100mg静滴,必要时进行电除颤。
(2)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给予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
(3)心肌梗死:立即给予吸氧、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并启动紧急救援系统。
4. 救援工作(1)通知医务科、急诊科、心内科等相关部门,请求紧急救援。
(2)在救援人员未到达前,进行初步处置。
(3)确保患者安全转运至指定医院。
六、应急培训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七、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运动平板试验的安全性,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预案执行,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运动平板试验应急预案

一、背景运动平板试验作为一种无创的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操作不当等因素,试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发状况,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为确保试验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应急工作。
2. 设立应急小组,负责试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处理。
三、应急预案1. 适应证和禁忌证(1)严格掌握运动平板试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确保试验的安全性。
(2)操作者需具备心电图基础知识和心内科基本技能。
2. 仪器设备操作及紧急制动(1)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确保试验顺利进行。
(2)掌握紧急制动措施,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立即按下EMERGENCY STOP紧急制动或在键盘上点停止键。
3. 抢救车内药品及物品管理(1)熟悉抢救车内药品名称、摆放位置及药理作用。
(2)定期清点药品及物品,确保数量充足、效期有效。
4. 抢救技能(1)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抢救。
(2)了解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5. 突发状况及应急处理(1)当患者出现不适或心电图有特殊改变时,立即停止试验,将患者扶卧床休息,吸氧,必要时给予药物口服或静滴。
(2)密切监测心电图及血压变化,如无缓解,启动紧急救援系统,电话联系医务科、急诊科、心内科请求紧急救援。
(3)在救援人员未到场时,如发生室速,给予利多卡因100mg静滴,必要时电除颤;如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给予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可拉明0.375mg静滴。
6. 试验结束后(1)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患者进行详细评估,记录相关信息。
(2)对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操作流程,提高试验安全性。
四、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运动平板试验的安全性,确保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平板运动试验ppt课件

六.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 1.冠脉左主支狭窄 2.中度狭窄的心脏瓣膜病 3.血清电解质紊乱 4.严重高血压(>220/110mmHg) 5.快速性或缓慢性心律失常 6.肥厚型心肌病及其他形式的流出道梗阻 7.年老体弱者不能运动 8.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七.试验中止绝对指征
1. 中、重度心绞痛。 2.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3. 低灌注体征(面色苍白、发绀)。 4. 增多的神经系统症状(共济失调、眩晕)。 5. 收缩压较基础水平降低大于10mmHg伴心肌缺血症状。 6. 受试者要求停止。 7. 由于技术上的困难无法检测心电图或收缩压。
持续性VT、室颤,。
九.运动试验并发症
3. 晕厥:血管迷走性晕厥(SBP<70mmHg伴 窦缓、窦停或AVB);高血压脑病。
4. 心肌梗死。
5. 极度疲劳和肌肉损伤:1%。
附:其他标准
假阳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心室 肥厚糖尿病、药物、电解质紊乱
假阴性:运动量不足、冠脉狭窄不重、供血 范围小多支血管病变、抗心绞痛药物
七.试验中止相对指征
1. 收缩压较基础血压降低大于10mmHg,不伴心肌缺血症状。 2. ST段或QRS波改变 如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2mV。 3. 除持续性心动过速之外的心律失常 如多源PVC、短阵VT、SVT、AVB。 4. 乏力、呼吸困难、腿痉挛、步伐乱。 5. 胸痛加重。 6. 高血压( >250 /115mmHg)。
五、运动试验的应用价值
1.诊断 2.已知或可疑慢性冠心病患者的严重度、危险
性和预后评价 3.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危险性评估 4.特殊临床人群的评价:性别、年龄、其他心
脏疾病或冠脉重建者 5.儿童
六.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运动平板和直立倾斜实验

健康教育
试验结束后电话回访,并进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因病而异: (1)室性早搏是生理性的,指导门诊复查EKG; (2)室性早搏是病理性的,指导按时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定时、定量,不可多服、漏服; (3)心肌炎的恢复期:复查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指导患儿注意休息,多食蔬菜、水果,避免剧 烈运动。
感谢您观看!
1.血压下降 收缩压≤80mmHg和(或)舒张压≤50mmHg, 或 平均动脉压下降≥25%。 2.心率减慢 窦性心动过缓(<50/min),窦性停搏代以交界性 逸搏心律,一过性二度或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长达3s以上的 心脏停搏。罕有长时间的心脏停搏,一旦遇到必须静脉注射阿托 品或进行短暂的心肺复苏,但结果必能完全而快速的恢复。 3.接近晕厥 指试验中出现面色苍白、出汗、胸闷、过度换气, 继之黑蒙、听力减退、反应迟钝,但无意识丧失,恢复平卧位后 症状立即消失,如不恢复平卧位,可能很快发生意识丧失。 4.晕厥、突发的、短暂的意识丧失伴不能维持自主体位, 晕厥前 可伴有或不伴有接近晕厥的先兆症状,恢复平卧位,意识可在几 秒后自行恢复,5min内应完全恢复正常。
的
的顺利开始)。
d. 部分患儿在试验进行至10min时出现气紧、大汗淋漓等情况,此时
观
(2)消除试验中潜在的不良因素
应鼓励患儿坚持完成试验。
察 及 护
a.患儿稍做运动后可能因劳累导致紧张程度加重,提前出现双下肢 e. 针对心肌炎恢复期的患儿,在运行中常诱发:多源性室性早搏、成
极度乏力、气急等症状,不利试验的继续进行。
(2)患儿准备:
心理护理 、熟悉环境、禁食2小时 更换衣服,穿布鞋,清洁皮肤并固定好导线(以免运动中脱落从而干扰心电图,影
响判断 )
临床护理
平板运动试验指南

精选ppt
26
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
精选ppt
27
6
试验中止绝对指征
1. 中重度心绞痛。 2. 持续性室速或室颤。 3. ST段抬高大于1mm 。 4. 低灌注体征(面色苍白、发绀)。 5. 神经系统症状(共济失调、眩晕)。 6. 收缩压降低大于10mmHg伴心肌缺血症状。
精选ppt
7
试验中止相对指征
1. 收缩压降低大于10mmHg,不伴心肌缺血症状。
RBBB型 电轴左偏 V1导联R型 III导联QS型 V6R/S<1
左后分支折返 型VT
精选ppt
16
例6: 平板诱发多形性VT
50岁女性,心前区不适5天,曾晕 厥1次,门诊ECG正常。
精选ppt
17
例6: 平板诱发多形性VT
住院后平板诱发多形性VT
精选ppt
18
例6: 平板诱发多形性VT
胸外按压复律
影响结果分析的常见因素
• 3. 心房复极造成假阳性:可通过校正避免。
80
精选ppt
ST段下移
23
运动试验并发症
• 1. 心脏性猝死:0.5%以内。
• 2. 严重心律失常:窦性停搏、 III度AVB、
持续性VT、室颤,。
精选ppt
24
运动试验并发症
• 3. 晕厥:血管迷走性晕厥(SBP<70mmHg
精选ppt
19
例7: 平板诱发Vf
22岁男性,门诊 ECG示早复极, 曾运动后晕厥1次, 平板诱发Vf。
精选ppt
20
影响结果分析的常见因素
• 1. 洋地黄类药物: ST段降低,需停药两周。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

机制方案
机制:人的运动一般有两种类型:①等长运动:肌肉做功时,长度基本不变,而张力明显增高,冠脉和骨骼肌 血管阻力增加,冠脉灌注减少;②等张运动:肌肉做功时,张力保持恒定,长度有规则收缩,血压轻度升高,冠 脉血流量和流速增加,是健康人和心血管病人宜采用的运动形式。活动平板运动是所有常用的器械运动中心肌氧 耗最高的运动方式,是最接近理想的生理运动形式,病人主观的干扰作用亦小。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
心电图负荷试验中最常见的一种
01 基本介绍
03 结果判定 05 应用价值
目录
02 机制方案 04 临床评价
心电图运动试验是心电图负荷试验中最常见的一种,故又称运动负荷试验,它是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一种辅 助手段。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病变程度判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但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有一定假阳性及 假阴性比例,应结合患者性别、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其他合并症综合分析。
临床评价
大规模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研究表明,运动试验对于管径狭窄≥60%的冠脉病变诊断的预测敏感性 为61%,特异性为73%,在冠脉单支、两支和三支/左主干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8%、81%、81%,特异性分别为 77%、66%、53%,假阳性率分别为57%、34%、8%,其中左主干的假阳性率仅1%,在单支病变中,运动试验诊断左 前降支病变的敏感性最高,右冠脉病变其次,最低为左回旋支病变。因女性有较多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及有较高的 雌激素水平而易出现不归因于冠心病的ST-T异常,使女性运动试验假阳性率高。
应用价值
(1)协助确诊冠心病,并对无症状者筛选有无隐性冠心病。
(2)估计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筛选高危病人以便进行手术治疗。
(3)测定冠心病病人心脏功能和运动耐量,以便客观地安排病人的活动范围和劳动强度,为康复锻炼提供可 靠的依据。
平板运动试验简介

平板运动试验简介
高冲 2010.8.26
主要内容提要:
• • • • • • • • 一.概述 二.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的阳性、可疑阳性标准 三.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的适应症 四.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的禁忌症 五.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的观察指标 六.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的终止标准 七.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的注意事项 八.并发症的处理
五.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的观察指标
• 1.运动试验的级别; • 2.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从运动开始至心绞 痛出现的时间) • 3.运动时心电图ST段改变情况; • 4.运动终止时间; • 5.运动时血压改变情况:包括运动前血压、运动 中最高血压、运动终止时血压和运动后2、4、6、 8分钟血压; • 6.运动终止原因。
• 5.运动达3级时,血压较前上升不足20mmHg或收缩 压下降>10mmHg; • 6.血压明显升高(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 >110mmHg); • 7.出现严重的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包括频发室 性早搏、多源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纤 颤、各种传导阻滞); • 8.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冷汗、呼吸急促、下肢 无力、动作不协调等;
• 3.运动试验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 3.运动试验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 运动试验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 • (1)协助确诊冠心病,并对无症状者筛选有无隐性 冠心病。 • (2)估计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筛选高危病人 以便进行手术治疗。 • (3)测定冠心病病人心脏功能和运动耐量,以便客 观地安排病人的活动范围和劳动强度,为康复锻 炼提供可靠的依据。 • (4)观察冠心病患者治疗(药物或手术)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板运动试验操作流程
1、预约
⑴每日早交班时了解当日平板预约情况,明确当日门诊及病房平板数量及工作安排。
⑵体检中心病人及门诊病人尽量安排在当日上午,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启用平板2机。
病房病人如无特殊情况可安排在当日下午。
⑶检查工作系统,确保环境整洁,仪器工作状态良好,所需物品齐全。
2、运动试验前
⑴明确平板运动试验适应症及禁忌症,简单询问病史,必要时进行体格检查。
⑵如存在禁忌症,需与开单医生沟通后决定是否更换为其他检查。
⑶如是运动试验适应症且无禁忌症,受检查需首先描记一份卧位12导常规静息心电图。
阅读心电图及各种相关临床资料,评估平板运动试验风险度。
⑷向受检者介绍此项检查的检查目的、步骤、意义及有可能出现的危险,以取得其配合,并让受检者阅读知情同意书,同意后由本人或其代理人签字。
⑸准备好心肺复苏设备及急救药品,防止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
⑹检查室温度适中,受检者充分暴露前胸,并做好隐私保护。
使用砂片打磨受检者局部皮肤,于相应位置安放电极片。
在电极安放部位,胸毛多者应尽量避开,并注意将电极安放在骨性突出部位,防止检查过程中出现信号干扰。
⑺受检者站立于运动平板旁,将导联线连接于相应导联电极片上。
将血压感应电极置于肱动脉搏动最强处,绑好袖带,用于移动过程中测量血压。
⑻告知受检者运动过程中如有不适(如胸痛、头晕、呼吸困难)或劳累不能继续检查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指导患者学会运动方法。
⑼运动前描记受检者坐位、立位心电图,并测量血压。
⑽确定运动试验的方案(Bruce方案或修订的Bruce方案)。
3、运动试验中
⑴连续监测心电图,每3分钟记录一次心电图,如有需要可随时记录并多次记录。
⑵监测血压,每2分钟测量一次,如发现异常,应多次重复测量。
⑶运动中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呼吸、意识、神态、面色、步态等。
告知患者如有胸痛、严重的乏力、头晕、下肢关节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
如出现运动试验的终止指征,应立即终止运动,防止意外发生。
4、运动试验后
⑴连续监测心电图:每2min记录1次心电图,至少观察6~10min,如需要可多次记录。
如果6min后心电图ST段改变仍未恢复到运动前的图形,应继续观察至恢复运动前的图形。
⑵血压监测:每2min测量1次,至少观察6~10min,如发现异常,应每分钟测量1次。
如果6min后血压仍异常波动,应每分钟测量1次,直至恢复运动前血压。
⑶检查完毕,去除导线及电极片。
⑷进行结果分析,应包括运动量,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以及心电图反应4个方面。
书写诊断报告。
⑸如检查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依据实际情况,与开单医生沟通是否需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完善诊断。
如出现阳性结果,及时联系主管医生告知检查结果,避免延误诊断及治疗。
⑹体检中心平板报告应及时录入系统。
5、注意事项
⑴电极片安置在骨性突出部位,避免粘贴在肋间肌上,以防止肌电干扰。
⑵嘱受检者双手轻轻扶住运动平板机护栏,以防摔倒。
但双手不要用力紧握,以免肌张力增高,影响心电图稳定。
⑶嘱受检者在运动过程中尽量保持步态平稳,以保证稳定的运动心电图像。
⑷运动过程中,如出现心电图像不稳定或不清晰,应先终止运动,待查明原因并纠正后再重新开始运动。
⑸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
检查过程中严密观察心电图及血压,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终止试验的指征应及时终止试验。
⑹每日工作前确保抢救设备工作状态良好,药品完备。
每日工作结束后应关闭仪器及总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