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二氧化硫性质实验
微专题 二氧化硫性质四重性探究--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全国版)

微专题二氧化硫性质四重性探究1(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按图装置进行实验。
将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试管,关闭活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中试管内的反应,体现H+的氧化性B.Ⅱ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C.在Ⅰ和Ⅲ的试管中,都出现了浑浊现象D.撤掉水浴,重做实验,Ⅳ中红色更快褪去【答案】C【解析】Ⅰ中发生反应S2O2-3+2H+=S↓+SO2↑+H2O,二氧化硫进入Ⅱ中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进入Ⅲ中与硫化钠反应生成S沉淀,二氧化硫进入Ⅳ中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酚酞褪色。
A.Ⅰ中试管内发生反应S2O2-3+2H+=S↓+SO2↑+H2O,氢元素化合价不变,H+不体现氧化性,故A错误;B.Ⅱ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的漂白性,故B错误;C.Ⅰ试管内发生反应S2O2-3+2H+=S↓+SO2↑+H2O,Ⅲ试管内发生反应2S2-+SO2+2H2O=3S↓+4OH-,Ⅰ和Ⅲ的试管中都出现了浑浊现象,故C正确;D.撤掉水浴,重做实验,反应速率减慢,Ⅳ中红色褪去的速率减慢,故D错误;故选C。
2(2022·江苏·高考真题)实验室制取少量SO2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SO 2气体B.用装置乙制取SO 2水溶液C.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SO 2D.用干燥pH 试纸检验SO 2水溶液的酸性【答案】C【解析】A .60%硫酸和NaHSO 3(s )可发生反应:H 2SO 4+2NaHSO 3=Na 2SO 4+2SO 2↑+2H 2O ,因此装置甲可以制取SO 2气体,A 正确;B .气体通入液体时“长进短处”,装置乙可以制取SO 2水溶液,B 正确;C .SO 2不会与饱和NaHSO 3溶液发生反应,因此装置丙不能吸收尾气中的SO 2,C 错误;D .SO 2水溶液显酸性,可用干燥的pH 试纸检验其酸性,D 正确;答案选C 。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二硫化碳、硫酸等化学品。
本实验主要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制取二氧化硫的方法,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了二氧化硫的性质。
实验材料:1. 草酸二钠片2. 粗糖3. 硫酸4. 水5. 烧杯6. 平底瓶7. 气球8. 磁力搅拌器9. 密封胶皮栓10. 火柴实验步骤:1. 取一小块草酸二钠片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直至草酸二钠完全溶解。
2. 将溶解的草酸二钠液倒入平底瓶中。
3. 加入适量的硫酸,搅拌均匀。
4. 取一小块粗糖点燃,放入平底瓶中。
5. 迅速将橡皮栓盖在平底瓶口,让二氧化硫气体充满瓶子。
6. 取一个气球,将其拉伸一下,然后迅速将气球套在平底瓶口,使气体进入气球。
实验现象:点燃粗糖后,它燃烧产生的热能使草酸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二氧化硫气体充满平底瓶后,迅速将气球套在瓶口,气球开始膨胀。
实验原理:草酸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a2C2O4 + H2SO4 -> Na2SO4 + H2C2O4)H2C2O4 + 2H2SO4 -> CO2↑ + SO2↑ + 2H2O通过添加草酸二钠和硫酸,我们可以制备二氧化硫气体。
点燃粗糖后,它作为草酸和硫酸反应的燃料,提供了燃料的热能。
二氧化硫的性质:1. 二氧化硫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2. 二氧化硫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可溶于水形成亚硫酸。
3. 二氧化硫是一种还原剂,在强氧化剂存在下可以被氧化为硫酸。
4. 二氧化硫具有一定的毒性,高浓度的二氧化硫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和损伤。
考点22 二氧化硫性质探究实验(解析版)

1.(201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答案】C
【解析】A.常温下,Fe在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故A错误;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故B错误;C.二氧化硫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故C正确;D.常温下,Na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2,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
c.与某些强氧化剂的反应:
2KMnO4+ 2H2O+ 5SO2=== K2SO4+2MnSO4+ 2H2SO4
④漂白性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再回热变为红色。
⑤用途:制H2SO4;作漂白剂;杀菌,消毒。
1、考查SO2是酸性氧化物
典例1(2018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SO2+ 2 NaOH == Na2SO3+ H2O;Na2SO3+ H2O + SO2== 2NaHSO3]
c.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CaO==CaSO3
②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SO2+2H2S === 3S↓ + 2H2O
③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a.SO2+O2 2SO3
b.与卤素单质反应:
SO2+ Br2+ 2 H2O = H2SO4+ 2HBrSO2+ Cl2+ 2 H2O = H2SO4+ 2HCl
(2)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报告】《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探究》研究报告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探究》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二氧化硫性质的学习,属于初高中衔接的主要知识点,不仅是初中化学“环境污染”方面的重要内容;而且是高中教材中形成物质性质研究一般思路与方法的重要载体,是后续三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改善大气质量等内容的知识基础;更是化学学科观念和哲学思想渗透的具体知识。
采用现行高中新课标版所述的方法进行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几点不足:(1)教材实验是分散的独立实验,操作步骤繁琐;(2)需要课前制备二氧化硫收集并保存于试管中,制取过程中药品用量多,二氧化硫易逸散,一方面造成实验有效低,另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方法与环保相悖。
(3)教材实验只验证了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和漂白性,对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性、还原性并没有涉及,而这些性质又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不利于学生对二氧化硫性质的掌握。
(4)二氧化硫的漂白实验在敞开的环境中进行,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污染教学环境,危害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
(5)涉及到有毒气体,课堂中很多教师直接忽略演示环节,用视频取而代之。
针对以上问题,查阅了大量文献,概括出了较有代表性的实验设计特点:注射器、三颈烧瓶对二氧化硫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等操作一体化的设计已有相关研究报道,其主要特点:(1)有的装置未对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等方面进行验证,缺乏全面性;(2)有的实验装置所用仪器和材料较多;(3)有的实验装置冗长或采用V型管、W型管、Y型管等非常常用仪器不适用于学生分组实验,甚至演示实验有效性比较弱;(4)有的设计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实验绿色化有待商榷;(5)有的实验装置的安装和设计较为复杂,不够简便;(6)有的实验设计将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进行独立验证,整个实验耗时较长,不利于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 研究内容针对上述传统喷泉实验方法存在的不足,基于各类文献的调研结果,利用三颈烧瓶和注射器对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进行了微型化和绿色化设计,将二氧化硫的制取、二氧化硫溶于水显酸性、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和尾气处理等实验于一体,具有节约药品,简单易行,实验效率高,有效防止污染等优点。
二氧化硫化学性质实验探究设计

二氧化硫化学性质实验探究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探究二氧化硫的反应性;
3.探讨二氧化硫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气体,是有机物燃烧产生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它是一种半导体,在空气中存在一定量,具有强烈的气味和特殊的化学性质。
根据既定实验条件,可以使用实验方法观察它的化学性质,从而探究
它的反应性,并了解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三、实验准备
1.化学药品:盐酸、硫酸铵、硫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铵水溶液等;
2.实验器材:1000毫升大孔杯、0-14浓度质量移液管、100毫升烧杯、洗涤瓶、恒温水浴、烧瓶、水槽、烧瓶夹等;
3.耗材:实验用玻璃管、塞芯等。
四、实验步骤
1.将1000毫升大孔杯内的空气抽空,用实验用玻璃管把硫酸铵水溶
液3毫升加入到不含空气的大孔杯中,然后用洗涤瓶把大孔杯充满气体空气,稳定0.05毫米沿四周。
2.在水槽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和硫酸钠溶液,将恒温水浴放入水槽中,调节恒温水浴的温度,使水槽中的液体温度稳定在50℃。
3.将100毫升烧杯放入恒温水浴中,然后用通过硫酸铵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50毫升,安装烧瓶夹。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习SO2的制取方法和性质;2. 了解SO2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 掌握利用实验方法研究气体性质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1.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砂芯三角瓶、橡胶管、酒精灯、铁丝网;2. 实验药品:硫磺、金属锌粉、浸有盐酸的过氧化氢。
三、实验原理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是一种二氧化硫的化合物。
SO2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因此研究其性质和制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SO2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得到。
1. 在实验室中,SO2的制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使含SO2的液体蒸发;(2)使含SO2的固体发生化学反应;(3)使含SO2的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2. SO2的物理性质:(1)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2)SO2具有对部分金属、氧化物和碱有腐蚀性;(3)SO2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气体;(4)SO2在低温下可以液化。
3. SO2的化学性质:(1)SO2可以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2)SO2可以与金属、氢气和碱反应。
四、实验步骤1. SO2的制备:(1)将硫磺放入烧杯中,倒入少量水,使硫磺溶解;(2)加热烧杯,使得硫磺熔化,然后变成气体;(3)将气体通过橡胶管通到装有水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气体的现象。
2. SO2的性质实验:(1)将金属锌粉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浸有盐酸的过氧化氢,观察发生的现象;(2)将SO2气体通入到含过氧化氢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气体的现象;(3)将SO2气体通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气体的现象;(4)用火石放在SO2气体中点燃,观察燃烧的现象。
五、实验注意事项1. 硫磺加热时注意火焰的大小,避免火焰过大引起危险;2. 处理SO2气体时注意通风,避免气体过量引起危险;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化学品接触皮肤和眼睛。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SO2的制备实验中,观察到硫磺熔化后变成气体,并通过橡胶管通入到试管中,试管中气体产生白色的烟雾,这说明SO2气体已经生成。
微题型37 二氧化硫性质及实验探究(解析版)

微题型37 二氧化硫性质及实验探究时间:30分钟1.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可用氨水吸收处理。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并验证其部分性质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品红溶液是用来验证SO2的还原性B.SO2的发生装置中,使用70%的浓硫酸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又有利于生成的SO2逸出C.K2Cr2O7溶液由橙红色变成绿色(生成Cr3+),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 D.过量的氨水吸收SO2气体可以生成亚硫酸氢铵【答案】B【详解】A.SO2气体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使用品红溶液是用来验证SO2的漂白性,A错误;B.在SO2的发生装置中,使用70%的浓硫酸溶液中H+浓度大,既可以加快制取气体反应速率,同时又利用H2SO3是弱酸的性质,可以减少SO2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有利于生成的SO2逸出,B正确;C.K2Cr2O7具有强的氧化性,会将SO2氧化为H2SO4,其本身被还原产生Cr3+,1 mol K2Cr2O7得到6 mol电子,1 mol SO2反应失去2 mol电子,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数目相等,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C错误;D.当氨水过量时,其吸收少量SO2气体,反应生成正盐亚硫酸铵;只有当SO2气体过量,氨水少量时二者反应才反应产生酸式盐亚硫酸氢铵,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
2.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试剂均足量)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所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其中供选择的试剂有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四种试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甲可以是无水硫酸铜,也可以是变色硅胶、无水氯化钙等物质SO+H2OB.丙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SO2+2OH-=2-3C.乙和戊两种溶液都不宜用作尾气吸收装置中的试剂D.如果将装置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只能检验出两种产物【答案】C【分析】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所产生的气体产物有水蒸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检验的先后顺序须是水蒸气、二氧化硫,除去二氧化硫后再检验二氧化碳。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来确定二氧化硫的浓度,并验证所采用的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原理: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它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主要有吸收法和光谱法。
吸收法是指通过将空气样品通过吸收剂(如过硫酸钠溶液)中来吸收二氧化硫,然后测定所生成的硫酸盐的浓度来计算二氧化硫的含量。
光谱法主要利用二氧化硫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性质进行测定,根据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二氧化硫的浓度。
实验步骤:1.准备吸收剂:将适量的过硫酸钠溶液放入吸收瓶中,并在瓶口装有一根玻璃棒,以增大吸收面积。
2.将空气样品通过吸收瓶,并调节进气流量,使其在吸收剂中停留一定时间,以确保充分吸收二氧化硫。
3.取出吸收瓶,并通过添加盐酸来将吸收剂中的硫酸盐转化为可溶性硫酸。
4.过滤所得溶液,并使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溶液中硫酸的含量。
5.计算二氧化硫的浓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吸收法来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成功测定了样品中硫酸盐的含量,并计算出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发现二氧化硫的浓度为x mg/m³。
为验证所采用的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我们还进行了对比实验。
在对比实验中,我们同时采用了光谱法来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我们发现吸收法和光谱法的结果较为一致,二氧化硫的浓度相近。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采用吸收法成功测定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测定方法准确可靠,能够用于二氧化硫浓度的实际测定。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并验证了所采用的吸收法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x mg/m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
logo
目 录
壹 贰 叁 肆
教材中SO2性质的实验探究 SO2性质的实验探究
微型实验的SO2性质的实验探究 对探究SO2性质的实验改进
壹
壹
教材中SO2性质的实验探究
SO2的性质实验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众所周知SO2 是有毒气 体,人教版教科书中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只有一个(p90 实验 4-7),但其中涉及到两个小的实验,第一个是二氧化硫溶于水, 用pH试纸证明其溶水溶液显酸性;第二个是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 色,加热后红色又恢复的实验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贰
贰 SO2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优点 (1)用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制备二氧化硫,降低因
二氧化硫散失对学生身体造成的危害。二氧化硫由 实验制备而得,且直接通入试液中,而不是二氧化 硫溶于水通入试液中,更加突出了二氧化硫本身的 漂白性。 (2)设有二氧化硫的尾气吸收装置,可吸收有害 气体。 (2)可以一次性完成多个性质实验,内容丰富, 能满足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实验缺点 (1)装置较复杂。 (2)药品的用量大,它必须保证四个具支试管里 都有二氧化硫通入。 (3)没有设置加热使品红褪色这个对照试验,只 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却说明不了二氧化硫 的漂白是暂时漂白。 (4)实验的耗时较长。
实验优点 (1)实验过程设计简单,使学生容易理解
(2)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洁 (3)实验设计的指向性强,目的明确 实验缺点 (1)实验过程中需要将SO2气体通入试管中,操作 较为费时 (2)SO2 是有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教室中 进行实验会有二氧化硫气体逸出,损害教师和学生 身体健康。 (3)实验内容设计比较单薄,使学生对SO2性质认 识比较单一 (4)在二氧化硫溶于水使品红褪色的实验中证明 SO2具有漂白性,实验设计不严谨,是二氧化硫本 身使品红褪色还是二氧化硫水溶液使品红褪色。
叁
叁
微型实验的SO2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优点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缺点
(1)采用微型实验装置,药品用量少、绿色环保、 操作简单安全。 (2)二氧化硫由实验制备而得,且直接通入试液 中,而不是二氧化硫溶于水通入试液中,消除了二 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具有漂白性的疑虑,直 接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3)采用1:1的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也能快速 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大大降低实验的危险性。 (4)采用注射器加料,便于控制反应物用量。 (5)在亚硫酸钠粉末上方塞一团棉花不仅可以防 止酸液污染后方的滤纸,还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6)利用加热后管内气体预冷倒吸现象,吸收残 留的二氧化硫气体,实现零排放。 (1)V形侧泡管口径较小,装试剂比较困难。 (2)实验微型可造成实验现象不明显
肆 对探究SO2性质的实验改进
实验优点
(1)二氧化硫直接通入试管中,而不是二氧化 硫溶于水通入试管中,消除了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生成的物质具有漂白性的疑虑,直接证明二氧化 硫具有漂白性。 (2)二氧化硫的利用率高,二氧化硫的酸性、 还原性、氧化性在同一根试管中得以体现,体现 了化学综合性实验的特点。 (3)对二氧化硫尾气进行了吸收处理,符合绿 色化学理念。
[5] 黄子超,谢天华.二氧化硫化学性质实验的改进设计[J].中小学实验 与装备,2012.(5).
感谢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M].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2012,(5). [2] 马爱丽.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微型化再改进[J].化学教学,2011,(7). [3]周丹.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的改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5).
[4] 林霞,衷明华.二氧化硫制备和漂白性实验微型、一体化改进[J].中 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