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政策里的名额分配到底是什么
上海中考政策解读

上海中考政策解读
上海中考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下是对政策的解读:
- 名额分配政策:从2024年开始,上海中考将迎来首届“公民同招”且实施电脑随机录取的考生。
民办初中加入名额分配政策后,公办学校的名额会减少17%左右,这意味着公办初中的学生需要更加努力地争夺名额到校资格。
各区的民办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占比不同,民办到校资格生占总数的比例也会有所不同,对考生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 综合评价面试:从2024年开始,综评40+10分将正式启动。
虽然面试只占10分,但好学校的综评竞争非常激烈,需要考生在平时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但不要为了准备面试而过多占用中考复习时间。
- 中考命题趋势:上海中考的命题将趋于更加灵活,2023年上海中考分数线普遍降低了10-15分,各区平均录取分降幅在10分以上。
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难度都有所增加,考生需要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上海中考政策的变化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考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上海名额到校分配政策

上海名额到校分配政策1:民办可以享受名额分配到校的名额吗?2022届和2023届的上海的民办没有到校名额,所以这两届的民办学生主要博的是名额分配到区、自招以及裸考。
2:如果跨区考,体育在哪里参加考试?跨区考指的是学籍户籍不在同一个区,但最终想要报考户籍所在区的情况,也就是说填志愿是填的户籍区,但是学生是仍然在学籍区参加考试的。
3:这届初三一模二模会取消吗?根据之前发布的政策,毕业年级的期末考试是不受影响的,也就是不会取消。
4:初三估分680,虹口本区市重点较少,也许进不去,看黄浦区市重点多,若报考黄浦市重点高中,是否一本率会高些?(1)现在才9月份,估分的准确度以及判断依据是与最终实际是有很大误差的,所以需要跟着一次次考试之后慢慢调整自己的预估分值和标准。
(2)这个分数选择黄浦的确优于虹口,不过还是要再等等看,按照第一点说的需要看看预估分是否合理再下决定。
5:民办跨区考享受名额分配到区政策吗?可以的,民办考生、跨区考生可以享受到区名额,但无法享受到校。
6:学籍闵行户籍浦东在哪个区考有优势?(市重点)决定在哪个区中考的因素一定是自身定位以及目标,在没有这些数据样本支撑之下凭空想象是不严谨的,所以目前来说无法准确判断,不过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来尝试确定(1)需要先了解:如果跨区考(也就是到户籍区中考)基本是享受不了名额分配到校的,所以主战场在名额分配到区、裸考以及自招(自招难度会很大,如果条件不是很够,建议精力集中在裸考)(2)尝试预估分,从现在一直到中考报名前不断参考考试成绩,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分值。
(3)通过预估分确定两个区里的目标学校,这个我建议也问下孩子的意见,综合判断。
市重点这个目标范围还是太广了,再缩小范围,直到确定下几个目标学校。
(4)通过网络、校官方等渠道考量这几个学校的出口成绩,同时考量距离、校风、三方评价、师资、课程等维度来综合判断,这个需要花点功夫,不同学校之间的同维度可以量化的数据,建议直接横向对比,直到比较出结果,这时候也就基本能确定这个实力在两个区报考的优劣势,大致有一个答案了。
上海中考名额分配政策

上海中考名额分配政策
首先,上海中考名额分配政策是根据上海市教育部门的规定和
学校招生计划来制定的。
根据政策,每个初中学校都有一定的招生
名额,这些名额根据学校的规模、教学质量和其他因素来确定。
通常,一些重点初中会有更多的招生名额,而一些普通初中则会相对
较少。
其次,上海中考名额分配政策还考虑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成绩。
根据政策规定,学生的中考成绩是决定他们被分配到哪所中学的重
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重点中学,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则可能会选择就近的普通中学。
此外,上海中考名额分配政策还兼顾了公平性和公正性。
政策
规定,学生的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等因素也会影响他们的中考名额
分配。
一般来说,政策会给予户籍所在地附近的学生一定的优先权,以保证就近入学的原则。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因为交通等问题带来的
不便,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此外,上海中考名额分配政策还可能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政策可能会对特殊教育需求学生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给
予一定的照顾和特殊政策支持,以确保他们能够公平参与中考并获得适合的学校名额。
总的来说,上海中考名额分配政策是一个综合考虑学校规模、教学质量、学生成绩、户籍所在地等因素的政策体系。
它旨在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教育公平性和公正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上海中考名额到校分配规则

上海中考名额到校分配规则
1. 哎呀呀,上海中考名额到校分配规则是什么呢?就好比一场比赛,每个学校都有一定的名额,就像是给学校发了专属的“入场券”!比如浦东的
A 中学分到了 20 个名额,那就是他们学校的宝贝呀!
2. 知道不,这名额到校分配可不是随便来的呀!它就像分糖果一样,要公平合理呢!像徐汇的 B 中学,会根据学生的成绩、综合素质等好多方面来确定谁能拿到这珍贵的名额呢,这不就是在精挑细选嘛!
3. 嘿!名额到校分配规则的重要性可太大啦!这简直就是给了很多同学新的机会呀!好比是给在深谷的同学搭了一架梯子。
比如松江的某个普通中学的学生小周,就有可能因为这个规则进入到很棒的高中呢!
4. 哇塞,这规则可真厉害!它能让资源更均衡地分布呢!就像阳光洒在大地上,每个角落都能被照亮!像普陀的一些相对薄弱的学校,因为这个规则,也有更多学生能享受到好的教育啦,这多棒呀!
5. 你想想看呀,要是没有这个规则会怎样呢?那不是很多同学会失去机会嘛!就如同在黑暗中找不到方向。
但是有了它,像闸北的 C 中学的很多同学就能有更明确的目标啦!
6. 这规则其实也挺复杂的呢,但搞懂了真的很有用呀!仿佛是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
像闵行区的一些学校老师们就需要认真研究怎么根据这个规则帮助学生哦,这可不是小事呀!
7. 总之呢,上海中考名额到校分配规则是一个很重要很有意义的东西呀!它让教育更加公平,让更多同学有了追逐梦想的可能!绝对不能小瞧它!。
2023年上海各高中招生计划人数

2023年上海各高中招生计划人数2023年上海各高中招生计划人数上海中考“名额分配”指的是市、区重点高中学校每年都会从总招生计划中划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按照各初中学校的学生人数,以一定比例分配给各校。
以下是2023年上海中考16区名额分配的汇总:1、黄浦区黄浦区的名额分配包括市实验学校、格致中学、大同中学、向明中学、敬业中学、光明中学等学校。
其中,市实验学校和格致中学的名额分配比例较高,每所学校分配到的名额在200-300个左右。
2、徐汇区徐汇区的名额分配包括南洋模范中学、市二中学、位育中学、南洋中学等学校。
其中,南洋模范中学和市二中学的名额分配比例较高,每所学校分配到的名额在200-300个左右。
3、长宁区长宁区的名额分配包括延安中学、市三女中、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
其中,延安中学和市三女中的名额分配比例较高,每所学校分配到的名额在100-200个左右。
4、静安区静安区的名额分配包括育才中学、市西中学、新中初级中学等学校。
其中,育才中学和新中初级中学的名额分配比例较高,每所学校分配到的名额在150-250个左右。
5、普陀区普陀区的名额分配包括曹杨二中、晋元高级中学、宜川中学等学校。
其中,曹杨二中和晋元高级中学的名额分配比例较高,每所学校分配到的名额在150-250个左右。
6、虹口区虹口区的名额分配包括鲁迅中学、华师大一附中、北郊高级中学等学校。
其中,鲁迅中学和华师大一附中的名额分配比例较高,每所学校分配到的名额在150-250个左右。
7、杨浦区杨浦区的名额分配包括控江中学、杨浦高级中学、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等学校。
其中,控江中学和杨浦高级中学的名额分配比例较高,每所学校分配到的名额在150-250个左右。
8、闵行区闵行区的名额分配包括七宝中学、闵行中学、上师大附中附属龙柏高级中学等学校。
其中,七宝中学和闵行中学的名额分配比例较高,每所学校分配到的名额在200-300个左右。
9、宝山区宝山区的名额分配包括行知中学、和衷高级中学、吴淞初级中学等学校。
上海中学生综评50分是什么

上海中学生综评50分是什么
满分水准
2022年起,上海中考实施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名额分配录取总成绩=中考总分(750)+学校综合考查(50分)。
看下这50分的构成,分为两部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赋分(40分)和现场综合评价赋分(10分)。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赋分:这40分可以说由初中学校决定,只要初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为“合格”,这40分就能全部拿到。
现场综合评价赋分:由高中学校组织面谈并打分,今年由于疫情取消,所有入围考生全部都是10分满分。
对于现阶段的初三同学,要考虑的应该是初中学校决定的这40分,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合格”。
而决定是否“合格”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
简单说下这4个方面:
1、品德发展与公民修养。
主要看平时在校遵守纪律的表现,以及是否积极参加各类活动,这项指标一般都没问题。
2、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
其实就是看平时在校成绩,稳定带着进步得分可能会更高,说明你很有潜力。
尽量不要成绩波动太大。
3、身心健康与艺术修养。
重点在艺体这块,体育测试尽量保证成绩优秀、良好,如果不及格影响应该蛮大的。
4、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这一点是提高项,也是拉分项。
一般体现在探究性学习、比如社会考察、科学实验等等。
上海市名额分配到校政策

上海市名额分配到校政策
上海市名额分配到校政策是指上海市教育局制定的针对初中和高中学校名额分配的政策。
根据上海市的政策,初中和高中学校的名额分配分为两个层级:区级名额和学校自主招生名额。
1. 区级名额:上海市将根据学区划分,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各区教育局一定数量的名额。
各区教育局在这些名额中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区内的初中和高中学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学区进行报名,由区教育局进行名额分配。
2. 学校自主招生名额:除了区级名额外,高中学校还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进行名额分配。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招生计划和考试科目,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招生。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的方式来争取学校的自主招生名额。
需要注意的是,上海市的名额分配政策在不同年份和教育政策的推行下可能会有所调整,具体的分配比例和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具体的名额分配政策以当年的相关规定为准。
上海市中考名额分配政策

上海市中考名额分配政策
上海市中考名额分配政策是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根据各区县的人口基数和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将高中学校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区县的一种录取方式。
具体来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会根据各区县的人口基数和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将高中学校的招生名额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名额分配到校,另一部分是名额分配到区。
名额分配到校是指将高中学校的招生名额分配到相应的初中学校,不选择生源的学校可视为不选择生源的学校。
原则上学生须在毕业初中学校在籍在读3年及以上,原则上不得集中分配到个别班级。
艺体特长生原则上按当年度艺体特长生中招政策执行。
名额分配到区是指将高中学校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各个区县,不选择生源的学校可视为不选择生源的学校。
原则上学生须在所在区县内初中学校在籍在读3年及以上,原则上不得集中分配到个别班级。
艺体特长生原则上按当年度艺体特长生中招政策执行。
上海市中考名额分配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上海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均衡发展,同时也可以激励初中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中考政策里的名额分配到底是什么?(附新中考政策下的名额分配解读)
看看上海中考的“名额分配”政策吧
首先,何为“名额分配”?
简单来说,本区市重点招本区的学生,名额分配和零志愿一样,只能填1所你们学校分配到的高中。
目前的中考政策中,四校没有名额分配,跨区考、复读生、返沪生不可填名额分配。
搞清楚了意思
再来看一下图解
市重点高中要拿出15%的招生总数用来分配给区内所有的初中,保证每一家初中都有孩子能进市重点。
根据区内初中的规模,规定每家获得的总量,接下来抽签决定具体拿到什么学校多少名额。
举个例子:A初中固定1个名额,但是区内有3家市重点,要抽签决定他能拿哪一所,不是每所初中都能拿到区内所有市重点的名额。
再比如下图中,3所初中都有2个名额,则有可能2个名额来自同一市重点,也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市重点,这些都靠抽签决定。
初中获得名额后,该初中学生可以将给名额的高中填入名额分配这个批次的志愿,但是只能填一所。
比如下图,即使初中A拿到两所市重点的名额,学生只能在A 市重点和B市重点里选一所。
中考后,按该所学校填报名额分配志愿的学生分数从高到低排名录取。
这个名额是校内竞争,在自己学校里考到最好就可以了,和其他学校学生无关。
需要注意的是:
名额分配先于平行志愿录取,所以和平行志愿分数线无关。
所以经常出现名额分配录取分数大大低于平行志愿的情况。
如果名额分配没有录取,那么再进入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来个小总结:
1.限填一所,严格按照分配到学校的名额填写;
2.属于校内排位竞争;
3.零志愿后录取,若被提前录取或零志愿录取,则无法进入此分配流程。
一旦录取,下面志愿自然失效,不得放弃;
4.尖子生的福利,抓阄决定学校与分配的人数。
如果本校抓阄得到的名额分配的学校很好,对于这个学校的优秀学生,是非常幸运的。
反之,如果名额分配的学校不好,宁可放弃。
否则一经录取,后面所有的学校都作废。
名额分配是为了保证公办初中的升学率而产生的录取方案,但有其局限性。
其一,每所初中能拿到哪个学校的名额,纯属运气。
其二,名额分配招收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所以,四校果断取消了名额分配。
因其为校内排位,竞争较小,对于公办学校里在校成绩一直很优秀的学生,不失为一种进入理想高中的理想途径(如果运气足够好)。
新中考改革下的名额分配
以上是对目前现行的名额分配政策的解读,那新中考改革之后的名额分配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根据教委2018年公布的《关于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分配原则的补充说明》可以看到,在新的名额分配政策下:
四校名额分配占各校招生计划总数的65%
四校的名额分配的分配比例:
A. 20%招生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也就是学校招生总计划X65%X20%的数量分配给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
简单说来,就是分配到校,属于校内竞争。
B. 80%分配到区,区内的各学校都可以凭能力竞争。
这主要是区内竞争。
与目前正在进行的零志愿类似。
以上海中学为例,假设上中该年计划招生100人,那么通过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的人数将占据计划总数的65%,也就是65人。
在65人里,有百分之20%也就是13个名额将分配到各区不选择生源的学校中去(主要是指公办学校),其余的52的个名额将分配到各区所有学校(包含民办学校)。
再来是其余的区属市重点的名额分配,如图:
普通市重点的名额分配为:50%-65%
名额分配到校计划:总计划 x 50-65% x 70%,只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
名额分配到区计划:总计划 x 50-65% x30%,分配到区里。
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分配名额并不固定,其招人名额在总人数的50%-65%区间内。
这些名额又将被拆分成2部分,70%的名额将被分配到该校所在区不选择生源的学校中,30%名额将被分配到区(这30%中的90%-95%分配到外区,其余分配到本区,具体比例将根据当年城乡教育发展状况及各区实际情况,由市教委和各区教育局共同商定。
)
那什么是不选择生源的学校呢?具体分配原则如下:按照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凡采用对口入学(主要指户籍对口和学校对口)、摇号入学,不挑选学生的学校,均可视为不选择生源的学校。
名额分配到校计划向对口入学、摇号入学、统筹入学的学生分配,学生须在毕业初中学校在籍在读3年及以上,原则上不得集中分配到个别班级。
艺体特长生原则上按当年度艺体特长生中招政策执行。
具体分配方案由各区教育局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
由于新中考的录取政策要从2022年中考才开始实施,目前具体的新中考名额分配实施方案还未发布,有待教委的进一步解读,所以提供现有政策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