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七课件(含答案)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的实际应用专项练习-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解析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的实际应用专项练习(解析版)1.光明小学学生双体日活动时间统计图(1)统计图纵轴上括号里的数应填()。
(2)已知做家务的时间是60分钟,请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3)从图中看出,()时间最多,()时间最少。
(4)根据统计图中给出的信息,你对同学们有什么建议?【答案】(1)20(2)统计图见详解过程(3)看电视;阅读(4)根据统计图中给出的信息,我想对同学们说:光明小学的小学生们,应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多进行阅读,增长知识,多锻炼强健体魄,多做家务,培养生活技能。
(答案不唯一)【分析】(1)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可知,每格表示20分钟,则纵轴括号里应填20;(2)每格表示20分钟,做家务的时间是60分钟,则需要画3格表示;(3)通过观察统计图中条形的高低即可得出结论;(4)本题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1)统计图纵轴上括号里的数应填20。
(1)每格代表()本。
(2)四(1)班同学最喜欢看()类的图书。
(3)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写出2条)(4)对于四(1)班同学的阅读情况,你有什么建议?【答案】条形统计图见详解。
(1)5;(2)科普;(3)喜欢艺术类的人数最少;文艺类借书本书比艺术类多10人。
(答案不唯一)(4)建议多引导涉猎艺术类和历史类图书。
(答案不唯一)【分析】首先补充完整条形统计图。
(1)直接看条形统计图纵轴即可判断;(2)比较表格的数据,看那个数据最大就是最喜欢看的图书类型;(3)说出合理的信息即可,答案不唯一。
比如:喜欢艺术类的人数最少;文艺类借书本书比艺术类多10人;(4)根据数据说出合理的建议即可。
(答案不唯一)【详解】(1)每格代表5本。
(2)15<18<25<40,四(1)班同学最喜欢看科普类的图书。
(3)喜欢艺术类的人数最少;文艺类借书本书比艺术类多10人。
(答案不唯一)(4)建议多引导涉猎艺术类和历史类图书。
(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学会利用数据来看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七ppt课件 (含答案)

课本46页 练习七 12. 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 种角。
10º
45º 也可以使用三角尺
.
10º
锐角
.
45º 锐角
16
60º 也可以使用三角尺
.
60º 锐角
90º
90º 直角
17
105º
.
105º 钝角
120º
.
120º 钝角
18
180º
180º
.
平角
90º(补充使用量角器)
C. 2
13
.
.
B
A
画好的图形中有几个角?是什么角?
画好的图形中有3个角。 ∠ 1是钝角,∠ 2是锐角,∠ 3是平角
11
课本45页 练习七
9. 下面说法对吗?对的在( )里画“√”。
(1)直线是无限长的。 大于0º,小于的90º角叫锐角。 ( √ )
(2)小于、等于90º的角叫锐角。
()
(3)将圆平均分成360份,人们把其中1份所对的角
(2)已知∠1 = 40º,那么∠2 = 140º, ∠3 = 40º, ∠4 = 140º。
21
∠2 = 180º- 70º= 110º
2
3
1
4
∠1 =∠3 = 40º
∠2 =∠4 = 180º- 40º= 140º 10
课本45页 练习七
8. 按要求画,再回答问题。 (1)画出直线AC。 (2)画出射线CB。
5
课本44页 练习七 4. 量出下面各个角的度数。你能发现什么?
1
2
4
3
∠1 = 155º ∠3 = 155º ∠2 = 25º ∠4 = 25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一个人每月大约产生50千克垃圾.鸣鸣家有4口人,一年要产生多少垃圾?2.爸爸用电脑打文件用了4分钟,他每分钟打62个字,这份文件一共有多少个字?3.农夫果园今年获得了大丰收,收获了360箱苹果,255箱梨。
一辆卡车每次能运70箱,这辆卡车要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4.学校要为42名运动员购买统一的运动服,恰好商场举办“买十送一”的活动,每套运动服125元,学校买运动服至少要花多少元?5.司机王叔叔从厦门出发到福州送货,速度是45千米/时,行驶了12小时.王叔叔一共行驶多少千米?6.儿童分玩具,每人6个则多12人;每人8个,有一人没有分到。
儿童有几个,玩具有几个?7.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分别是15厘米、13厘米。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8.解放路小学的小明、小华和小勇三人共有 150 元钱,他们到书店买书,每人买一本,选定了39元的《童话》和52元的《上下五千年》两种书,他们共有几种买法?9.假期里,王丽一家开车旅行,平均每小时行驶86千米,第一天行驶了7小时,第二天行驶了6小时,两天一共行驶多少千米?10.铺一块如图所示的草坪,如果每平方米草坪需要45元,那么共需要多少元?11.1公顷森林每年大约可以减少水土流失19吨,可滞尘32吨。
某大型林区占地3平方千米,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多少吨?可滞尘多少吨?12.有幢楼房,每层楼梯都有18级台阶.小明家住在五楼,从一楼到五楼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13.小红要和妈妈上街去,出门之前她们要完成以下几件事,整理房间5分钟,用洗衣机自动洗涤要20分钟,晾洗好的衣服2分钟,擦鞋4分钟,梳头洗脸8分钟,收拾包袋2分钟。
请你帮她们把要做的事情合理安排一下,算一算她们在多长时间后就可以出发了?14.将下面的三角形切两刀,分成三块,怎样切能使分成的三块拼成一个长方形?15.李大叔家种了45棵桃树,平均一棵收65千克桃子,李大叔家今年可收桃子多少千克?16.王叔叔带了600元钱在市场买了15只小鸭后,还剩下75元,平均每只小鸭多少钱?17.小红起床后做的事情如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分级,比 较容易读。
107070
470050 3070800 30600900 100000000
三万二千六百八十 一百二十万零六百零五 四十七万零五十 三千零六十万零九百
五百二十万五千 十万七千零七十 三百零七万零八百 一亿
巩固练习
4.选一选。
(1)下面的四个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是( B )。
2.想一想:万级的数和个
千百十万
千
百
十
个
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 同点和不同点?
万万万
位位位位 位位位位
308 4050
0000 0000
三百零八万 四千零五十万
探究新知
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 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万级的数也是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 来读的。
不同点:读完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万”字。
对应练习
(教材第6页 做一做第1题)
1.读出下面每组数。
34 和 34 0000
读作:三十四
34读0作和:3三40十0四00万0
3004 和 3004 0000
读作:三千零四
读30作4:0 和三千30零4四0 0万000
读作:三百四十 读作:三百四十万
读作:三千零四十 读作:三千零四十万
探究新知
1.先读_万___级,再读__个__级; 一划:划分级线;
2.万级的数二,看要:按从照高个到级低的读数着的看读;法来读,再在 后面加上一三个说“:万万”级字照;着个级说,后面莫忘
加上“万”字; 3.每级末尾四不想管:有每几级个末0,尾都0不__读__,__其,他其他数位 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有个0读0,一都个。_不__读________。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参考答案: 1、亿 万 个 0 2、32070000000
10500600000 606003020090 3、千亿位 999999999999
100000000000
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填空题。 把整十亿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可以去掉亿级后面的( )个 0,再在剩 下的数后以( )作连接。 2、将下列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3600000000 69400000000 725000000000 3、判断题。 在把整十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的时候,要首先找到亿级,然后把亿 级后面的全部去掉就可以了。( )
513609≈( )万
14999≈( )万
917250≈( )万
562800≈( )万
123400≈( )万
398000≈( )万
四、思考题:填空 19□785≈20 万 □内可以填入哪些数字?近似数比实际数大还是小?
参考答案: 一、1.七 八 大 <
2.相同 万 千 < < 3.999999 1000001 二、> < > < 三、51 1 92 56 12 40 四、可以填 5、6、7、8、9
刻道记数
十进制计数法
1、填空题。
(1)万级包括:( )位、( )位、( )位、( )位;计数单位
分别是( )、( )、( )、( )。
(2)和“万”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
)和(
)。
(3)从个位起,第(
)位是百万位,计数单位是(
);亿位是从右
数起第(
)位,计数单位是(
)。
2、选择题。
(1)与十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2662531 2662513
二、我来评一评。
第7课时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7课时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十进位值制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揭示课题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你知道它们是谁发明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关于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二、经历过程,探究新知(一)数的产生1.了解古代计数方法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以什么为生吗?(打猎)对,他们以打猎为生,每次捕到猎物或捞到鱼需要知道捕获的数量,他们也需要数数,记录数的多少,但和那时的方法和现在不同,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吗?(用实物记数、刻痕、结绳计数)2.课件出示:图片师: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这就是用实物记数。
播放小动画介绍刻道计数和结绳计数。
3.师:大家想,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发展,打到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多,相应的计数时,摆的石子就会越来越多,还是很不方便。
怎么办?(二)符号记数1.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
以后又随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2.通过介绍古埃及人记数符号,揭示计数法就是表示计数单位的个数,体会没有位值带来的不便。
(1)课件出示:这是古埃及人设计的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看看这个数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是多少?(4217)你是怎么想的。
(3)要想知道这个数表示多少,就必须看清有什么计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7.1《条形统计图》说课课件

你能给超市老板提一些建议吗?
归纳小结,欣赏课外的条形统计图
网络上和报纸上的条形统计图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你能详细说说吗?
归纳小结,欣赏课外的条形统计图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 ①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清晰地反映 出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的差异)、在具体情境下知道其各 个部分所表示的含义(横轴、纵轴)。 ②绘制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各要素、绘制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五、回归生活,经历统计图的生活应用 四、归纳小结,欣赏课外的条形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绘制并分析条形统计图 二、联系经验,认知条形统计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条形统计图
创设情境,引入条形统计图
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你能把它们清晰地表示出来吗? 有哪些统计方法可以记录这一结果?
联系经验,认知条形统计图
纵向分析
一年级下册
•分类与整理
二年级下册
•数据收集与整理
三年级下册
•复式统计表
四年级上册
•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下册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五年级下册
•折线统计图
六年级上册
•扇形统计图
教材内容分析 一个格子代表1个单位
一个格子代表2个单位
一个格子代表5个单位及多个单位
教材内容分析
统计表
解
题
策 略
象形图
多
样
化
错误预设
1.将颜色涂出条形统计图的直条外。
2.在空白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时,不 使用直尺而直接动手画,导致画出的 线条不是直线;忘记在纵轴上标上箭 头。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各部分名称及其所表示的含义,会用 一格表示1的条形统计图来表达数据,体会到统计是 为了解决问题。
最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条形统计图》同步试题一、填空1.填出下列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直条表示多少。
1格表示: 1格表示:1格表示:1格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考查目的:会根据统计图的纵轴数据确定单位量。
答案:①5、40②10、30③2、10④25、150解析:每一幅图的纵轴数量都不是逐格标注的,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认真看数据的标注点,题目中的数据都是标注在双数格上,所以每题的单位量及数量分别是①5、40.②10、30。
③2、10。
④25、150。
2.根据统计图填空。
统计图中,1格表示()票,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与得票最少的城市相差()票,共有()名代表投票。
考查目的:识图能力——单位量是多少,最多、最少的数据确定方法。
答案:5、中国上海、34、84。
解析:先根据纵轴的标注确定单位量,然后对数据进行比较和运算。
3.根据统计结果填空。
这张统计图中每一格表示()辆汽车,产量最少是()月份,是()辆;产量最多是()月份,是()辆;最多与最少的月份产量相差()辆汽车,下半年一共生产了()汽车。
考查目的:识图能力──单位量是多少,体会一格代表多个单位量的用法。
最多、最少的数据确定方法。
答案:300七900十210012008700解析:先根据纵轴的标注确定单位量,然后对数据进行比较和运算。
4.根据育兴小学各兴趣小组人数填一填。
育兴小学校各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图每格代表()比较合适,()名同学参加兴趣小组。
考查目的:根据数据及实际情况,确定单位量。
答案:5238解析:根据表中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统计图的实际大小,确定每格代表5更合适。
5.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一共调查了()名同学,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 )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人,参加()小组的是()小组人数的2倍。
考查目的:会看横式条形统计图。
答案:35足球趣味数学6足球趣味数学解析:先看横轴和纵轴各表示统计的内容,然后再根据横轴和纵轴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因为 ∠1 +∠3 = 180º ∠1 = 180º -∠3
2
∠2 +∠3 = 180º ∠2 = 180º - ∠3
所以∠1 =∠2 = 180º - ∠3
课本44页 练习七 3. 量一量下面的角各是多少度。
35.5º 或36º ∠4 =_____ 109º 或108º ∠5 =_____
课本44页 练习七
4. 量出下面各个角的度数。你能发现什么?
2
1
3
4
155º ∠1 =_____ 25º ∠2 =_____
155º ∠3 =_____ 25º ∠4 =_____
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如:∠1 =∠3, ∠2 =∠4 两条直线相交,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80º 。 如:∠1 +∠2 =∠2 +∠3 =∠3 +∠4 =∠1 +∠4 = 180º
课本44页 练习七 5. 画出与∠1、 ∠ 2同样大的角。
1
25º
100º 2
.
.
25º
100º
课本45页 练习七 6. 你能用三角尺画出下面的角吗?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练习七
课本44页 练习七
1.(1)过一点O,能画直线吗?能画几条? 能,能画无数条直线。 (2)过一点A、B,能不能画直线?能画几条? 能,只能画一条直线。
.
O
.
B
.
A
课本44页 练习七 2. 先估计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2
45º ∠1 =_____ 45º ∠2 =_____
课本45页 练习七 9. 下面说法对吗?对的在( (1)直线是无限长的。 )里画“√”。 (√ ) ( )
大于0º ,小于的90º 角叫锐角。
(2)小于、等于90º 的角叫锐角。 (3)将圆平均分成360份,人们把其中1份所对的角 作为角的单位。
度量
(
)
课本45页 练习七 10. 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2
30º ∠1 =_____ 60º ∠2 =_____
1
3
90º ∠3 =_____
1
3
90º ∠3 =_____
课本44页 练习七 3. 量一量下面的角各是多少度。
55.5º 或55º 或56º ∠1 =_____ 55.5º 或55º 或56º ∠2 =_____ 111º 或110º或112º ∠3 =_____
57º 或58º ∠2 =_____ 57º 或58º ∠3 =_____
课本46页 练习七
14.* 你能想办法知道下面两个角的度数吗?
1 2 3 4
用量角器量出∠2 = 90º
∠1 = 360º - 90º= 270º
用量角器量出∠4 = 130º
∠3 = 360º - 130º= 230º
课本46页 练习七
45º
得到的角是45º 分别乘1、2、3、4、5、6、7、8,即45º ,
90º ,135º ,180º ,225º ,270º ,315º ,360º 。
课本46页 练习七 12. 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
种角。 10º 45º 也可以使用三角尺
.
.
10º
45º 锐角
锐角
60º 也可以使用三角尺
90º
.
60º 锐角 直角
90º
105º
120º
.
.
105º 钝角
120º
钝角
180º
90º (补充使用量角器)
.
180º
.
90º 直角
平角
课本46页 练习七 13.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你能发现什么? ∠1 =∠2 =∠3 =∠4
1 4
2 3
(同一圆弧所对的圆顶角相等) 57º 或58º ∠1 =_____
15.* 下面两个图中的∠1与∠2是不是相等?说明理由。 ∠1与∠2是相等的
1
2
因为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90º )
3
∠1 +∠3 = 90º ∠1 = 90º - ∠3
∠2 +∠3 = 90º ∠2 = 90º - ∠3
所以∠1 =∠2 = 90º - ∠3
课本46页 练习七
15.* 下面两个图中的∠1与∠2是不是相等?说明理由。 ∠1与∠2是相等的 因为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所以∠1 =∠2。
2
1
3
2 1
4
= 110º ∠2 = 180º - 70º
∠1 =∠3 = 40º ∠2 =∠4 = 180º - 40º= 140º
课本45页 练习七 8. 按要求画,再回答问题。 (1)画出直线AC。 C
.
1
2 3
.
A
.
B
(2)画出射线CB。
画好的图形中有几个角?是什么角? 画好的图形中有3个角。 ∠ 1是钝角,∠ 2是锐角,∠ 3是平角
1
2
3
45º ∠1 =_____
145º ∠2 =_____
60º ∠3 =_____
课本46页 练习七 11. (1)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吗?
90º 角如下图所示: 135º 45º 135º 以长方形的宽为边长,对折出一个正方形,折痕与各边形成的
90º
45º
课本46页 练习七 11. (2)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后展开,可以得到哪些度数的角? 对折一次的折痕: 对折两次的折痕: 对折三次的折痕: 对折三次后,每相邻两条折痕形的角是45º 。15º 源自50º. .15º
150º
165º
75º
.
165º
.
75º
课本45页 练习七
7. 看图填一填。
(1)已知∠1 = 70º , 110º。 那么∠2 =_____ 140º (2)已知∠1 = 40º ,那么∠2 =____ , 40º, ∠3 =____ 140º ∠4 =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