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石燃料的利用(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一课时)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一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知识目标】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情感目标】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2.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知道石油炼制的几种主要产品及用途。
【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物质都能发生燃烧反应,从最早使用的柴草。
到煤、石油和天然气,发展至今天,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型燃料。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燃料和能量。
【新课导入】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烧烤、取暖、火箭升空、炼钢,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燃料的使用。
(图片见光盘)【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7 3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干燥的生石灰,再加入2 mL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现象生石灰和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水蒸气,放热手的感觉热或烫手分析生石灰和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水蒸气,并放出热量,说明这是一个放热反应结论: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其中,放出热量的为放热反应,吸收热量的为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实例生活燃料的使用:做饭、取暖等;还有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和发射火箭;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等等。
【例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因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B )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煤燃烧发电解析: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物质燃烧、光合作用都属于化学变化,其能量变化由化学变化产生;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没发生化学变化,是太阳能转化成了热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优秀教案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3.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介绍化石燃料的成因及开采、用途。
2.通过甲烷燃烧实验,介绍可燃物中碳、氢元素的鉴定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能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石燃料的类型及其主要成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教学难点】甲烷燃烧产物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天,贵州省某山村一片废弃的农田莫名其妙着起火来,并持续不断燃烧着,人们议论纷纷,惶恐不安。
据村民介绍,每到晚上,田间的火苗就此起彼伏。
最初,村民们以为这块田“中邪”了,都不敢靠近,后来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就经常有人站在“鬼火”边取暖,还有人利用“鬼火”烧水、煮饭。
经专家反复考察检测,证明燃烧发出火焰的物质是一种煤层气,因为这片农田处在断裂地带,导致地下的天然气冒出。
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二、推进新课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渡]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燃料的燃烧来获得能量。
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呢?[演示实验]实验7-3,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CaO+H2O Ca(OH)2[归纳总结]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是放出热量的,如物质的燃烧、缓慢氧化、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镁与盐酸的反应等;有些反应是吸收热量的,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讨论交流]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常被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你能举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吗?2.化石燃料的利用[投影展示]讲解煤的形成过程。
九年级化学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自主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合作学习目标煤和是石油的综合利用合作探究目标甲烷的组成及燃烧产物的检验合作重点化石燃料的利用合作难点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合作关键化学实验现象观察、描述,寻找和分析,善于思考与归纳教学流程教学素材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引入课题燃料燃烧可以产生热量,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能量呢?创境引入提问思考、回答学习内容1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展标导学投影看、读在教材中做笔记镁与盐酸反应生石灰和水的反应自主合作演示实验观察、体验、小结实验7-3;P137“讨论”互动交流提问观察、思考小组讨论P137“讨论”练习册P68 2、3、4、5 巩固达标巡查掌握时间,学生完成后公布答案学生独立完成,对照错误找问题学习内容2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展标导学投影看、读化石燃料的利用自主合作投影;点拨自学课本内容倾听、整理做笔记验证甲烷燃烧的产物互动交流演示实验观察、描述、小结教材P147 1(5)(6),7 巩固达标巡查、掌握时间学生独立完成课堂小结化学反应伴随能量的变化;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能源归纳拓展板书、整理学生倾听做笔记,对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等达成共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既有放热反应,也有吸热反应;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2、知道化石能源的用途;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了解通过石油的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等产品。
认识化石能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3、了解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认识合理利用和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的探究,初步培养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讨论的方法,培养与他人交流和讨论而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及化石燃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2、树立辩证认识问题的意识,正面认识化学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知道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3、了解使燃料完全燃烧的一般方法,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难点:1、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2、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和利用的了解,树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吸热 C+CO 高温2CO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CaO+H2O=Ca(OH)2二、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1、形成和组成2、甲烷的燃烧CH4+ 2O 点燃CO2 + H2O3、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物理变化4、燃料的充分燃烧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 四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⑵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用途。
⑶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技能目标
⑴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⑵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⒊情感目标
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⒈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⒉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
⒊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⒋知道石油炼制的几种主要产品及用途。
教学难点
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⒉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探究实验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
教具准备
课件,电脑投影仪,镁条,盐酸,试管,胶头滴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化石燃料——天然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二课时化石燃料——煤和石油及其综合利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播放]影片:我国农村沼气的利用
[讲解]在人们担心化石燃料将耗尽时,科学家发现海底……
[播放课件]海底“可燃冰”
巡视观察学生实验过程中是否有错误。
[播放]影片: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充分反应时能量变化。
[又问]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我
们怎样利用能源才可以使它的使
用期限得以延长呢?
[播放课件]
布置作业课本习题2、4、5。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7.2节“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燃料的分类、燃烧值的概念、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环保、节能、可持续”为主题,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燃料的利用价值,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认识燃料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利用多媒体展示火力发电厂的图片,让学生思考燃料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进而引入燃料的分类、燃烧值的概念等。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启发思考:本节课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燃料的分类、燃烧值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以及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意义和途径。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燃料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4.多元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如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2.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3.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他们对燃料利用与开发、能量变化的理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个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案例,并分析其中的能量变化。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教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2、了解化石燃料及其利用;3、熟悉甲烷及其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知道化学变化按能量变化可以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⑵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组成及综合利用;⑶熟悉甲烷的性质。
2、教学难点理解煤的干馏和石油分馏的实质及得到的产物仍是混合物。
三、教学准备实验7-3实验用品:试管、滴管、生石灰、水等;实验7-4实验用品:试管、铁架台、橡皮塞、玻璃导管、橡皮管、酒精灯、火柴、集气瓶、玻璃片、尖嘴玻璃管、烧杯、无水酸酸钠、氢氧化钠固体、澄清石灰水等。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回顾:⑴什么是燃烧?燃烧有哪些共同现象?⑵燃烧需要哪些条件?2、引入燃烧放出的热量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生产、生活中用于燃烧获取热量的可燃物叫燃料,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是什么?这些燃料的利用对人类又有哪些影响?(二)展示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2、了解化石燃料及其利用;3、熟悉甲烷及其性质。
(三)质疑探究1、探究活动一⑴我们知道燃烧放出热量,那么是不是只有燃烧放热?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放热?⑵学生阅读P136实验7-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⑶介绍化学反应往往伴随能量变化,而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按热量变化可将化学反应分为两大类以及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⑷引导学生完成P137讨论,归纳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应用:生活中用于做饭、取暖等;生产中用于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利用爆炸开矿采煤、开山采石、拆除危旧建筑等。
2、探究活动二⑴讨论:请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生活、生产中常用哪些燃料?⑵引导学生讨论,并展示我国2015年、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饼状图,分析得出目前主要的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⑶学生阅读P137-138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的内容。
⑷展示P137图7-18、图7-19,引导引导学生归纳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和组成:⑸展示P139资料卡片中的图7-24、图7-25,引导分析了解煤、石油的重要性,并介绍煤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引出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多年以来,加拿大已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到美国。
现在,美国并不需要它,加拿大正在转向亚洲市场。
在2015年,巴西将成为石油出口国。
人们之所以对石油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石油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与石油一样,煤、天然气也是重要能源。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时,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呢?讨论交流结合以前学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现象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实验活动【实验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干燥的生石灰(或几小块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CaO),再加入约2mL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轻轻触碰试管外壁。
【实验现象】生石灰逐渐膨胀,碎裂成粉末,产生大量的白雾,用手触碰试管外壁,感觉发烫。
【实验结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O = Ca(OH)2归纳总结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
许多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燃烧、镁和盐酸反应等;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C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CO。
2.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1)生活燃料的利用:做饭、取暖等;(2)利用燃料产生的热量: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3)爆炸产生的热量:开采煤矿、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4)食物在体内缓慢氧化放出热量:维持体温和日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5)能量的转化: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用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探究点二化石燃料的利用提出问题(1)你家中做饭、洗浴用什么燃料?(2)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什么燃料?(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4)以上使用的燃料有什么优缺点?讨论交流 结合生产、生活实例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化学石燃料的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煤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川途。
3.了解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
教学重难点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P136一P142有关“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石燃料的利用”部分,并用彩笔把基本概念及重点知识做上记号。
各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课堂教学
【课堂导入】
知识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提问】同学们思考: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他们的什么呢?
【回答】利用它们燃烧时产生的热量。
【设问】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
【演示实验】实验7一3
【设问】那么有没有反应是吸热的呢?教材中提到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就属于吸热反应.也是初中阶段涉及到的反应中典型的吸热反应。
【交流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小结】(1)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体现出来就是有的反应放热,有的吸热、有的热量变化不明显。
(2)燃料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见P136
【讨论】在生产生活中人类是如何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的?举例说明。
【提问】讨论如何使燃料充分燃烧?
【总结】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①要有足够的氧气。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完成P137的讨论题。
知识点2:化石燃料
【复习引入】在上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的历史,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那么,燃烧所用的燃料有哪些呢?
要求同学们自学教材中有关化石燃料的资料。
【提问】回答化石燃料的种类、形成过程、特点、是否为可再生能源。
(1)煤和石油。
【课件连接】视频:《煤的成因、存在与开采》《石油的形成》。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2)天然气。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39一p140 页“天然气”的相关内容解决如下问题:
【提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提问】沼气指什么?简单说说如何制沼气?
【交流与讨论】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小结】(1)沼气指甲烷,混合物。
(2)沼气是指池沼中的气体。
把桔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制沼气。
【实验演示】实验7-4
【结论】(1)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2) 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讨论并得出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
【提问】化石燃料的特点是不可再生,总有一天会用完,这一天还很早.不用着急,对吗?
【讲解】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结合教材P141所给数据完成P141“讨论”。
化石燃料用不了多久就耗完了.你有怎样的对策?
【过渡】当人们正在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们发现了“救星’。
看教材它是什么?
【讨论】我们现在是否可以高枕无忧,等着大量使用可燃冰?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中关于可燃冰的介绍,说出现在不能使用可燃冰的原因。
【提升】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将来解决以上问题。
【小结】1.化石燃料。
2.节约能源。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