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数词略语探析
浅析《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词缀观

浅析《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词缀观本文通过穷尽考察,对比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第2版所收词缀的异同,并进一步指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词缀收录、注释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词缀的界定标准模糊,与助词区分不清,注释体例中有前后矛盾的地方等等。
标签:现代汉语词典词缀对比评析汉语词缀问题近年来成为了学界讨论的重点,关于词缀的定名、界定标准,尤其具体词缀的定性都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汉语没有明显的形态变化,汉语构词法中仍有“词缀”这种语言成分存在。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5》)关于“词缀”的定义:词中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
常见的有前缀和后缀两种;前缀:加在词根前面的构词成分,如“老鼠、老虎”里的“老”,“阿姨”里的“阿”。
也叫词头;后缀:加在词根后面的构词成分,如“作家、科学家”里的“家”,“规范化、绿化”里的“化”,“人民性、党性”里的“性”。
也叫词尾。
《现汉5》未收录近年来盛行的“类词缀”或“准词缀”等词条。
可见,《现汉5》在词缀的处理上所持的标准是比较严格的,不赞成汉语复音词存在着新的词缀化倾向,没有将汉语词缀无限扩大,这一点对于正确认识汉语中有限的词缀和汉语的特点无疑是可取的,也比较符合汉语的实际。
《现汉5》在词缀的定名方面,将同实异名的术语“词头”“词尾”列于次要地位,以“也叫……”形式出现,以此可推断《现汉5》赞成采用“词缀、前缀、后缀”这一组术语,而且“词缀”是上位词,“前缀、后缀”是下位词,在术语系统中也比较适宜,“词头、词尾”则没有相应的上位词,无法统一称名。
这种做法为汉语学界统一“词缀”术语名称提供了典范。
而此前的“记号、前(后)附加成分、前(后)置成分,前置词、后置词、类前(后)缀、准词头(尾)、类似词头(尾)的附加成分、接头(尾)辞、语缀、类语缀、语头、语尾”等都只能是汉语研究史中的术语,不会在大众化的语言文字学知识中普及。
《现汉5》在词缀问题的处理上也采纳了一些词缀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彰显了词典“与时俱进”的特点,比如“第”,《现代汉语词典》第2版(以下简称《现汉2》)不认为是词缀,《现汉5》却标注了“前缀”,这是认同了“第”与数词组合时“带缀即词”的观点。
浅谈《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词性标注的几个问题

浅谈《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词性标注的几个问题摘要:本文主要从功能的角度对《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词性标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主要涉及词性标注及其与释义和配例相一致、兼类词的释义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对《现汉》(五)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作了一定说明。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词性标注释义《现代汉语词典》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的语文辞书之一。
对现代汉语词典质量产生影响的根本性因素,是词典的释义问题。
一、《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词性标注现代汉语词典标注词性,给汉语教学、用户的学习和使用和中文信息处理等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标注词性必须要对词类系统和词与非词进行界定。
科学的给词归类,主要根据词的语法功能。
陆俭明提出的词类划分标准是:1、词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2、词跟词结合的功能,3、词表示类别的功能,即语法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依据的词类是中学语文课本的教学词类系统,是比较科学的。
如:集成:【动】同类著作汇集在一起(多用做书名):《丛书~》|《中国古典戏曲论著~》。
(《现汉》(五)p592)集锦:【名】编辑在一起的精彩的图画、诗文等(多用做标题):图片~|邮票~。
(《现汉》(五)p593)《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集成”与“集锦”根据配例来看,“丛书集成”、“图片集锦”、“邮票集锦”,二者看似相同,但是语法意义不同。
根据“语料库在线”的检索结果,“集成”66条例句中,17个做谓语例句,13个做定语例句,且能带宾语;“集锦”6条例句中5个做中心语。
前者语法意义表示事物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存在,后者的语法意义表示事物名称。
所以二者词性标注不同。
另外,在根据功能判断词性的基础上,也不能完全脱离意义。
“集成”与“集锦”词汇意义也不同,“集:1.集合;聚集”(《现汉》(五)p639),“成:3.【动】成为;变为”(《现汉》(五)p171),“集成”有“汇集成为”的意思,释义行文体现为动词性。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古汉语常用字字》p150),这里应为比喻义,指美好的东西,所以“集锦”释义行文应体现为名词性。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新义词语的多维考察-最新文档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新义词语的多维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蓬勃发展推动了语言的变化,涌现了一大批新词新语,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在原义基础上增加新义项的词语(以下简称新义词语)。
词语增加新义项是社会发生演变,词汇与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之间打破原有相对平衡的结果,是词汇系统在增加新词语的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语言材料表达潜力的体现。
本文拟对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增加新义项的词语进行词汇学、语义学、社会学的多维考察。
一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2005年版与1996年版的比较,我们统计出350余个新义词语,从词汇类型、音节、词性3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力图揭示新义词语的一些规律性特点。
(一)新义词语的词汇类型分析词汇从使用范围来看,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全民普遍使用的词语,可称之为“普通词语”;一类是在一定地域或一定范围中使用的词语,如方言词、行业语、隐语、外来词等,可称之为“特殊词语”。
从新义词语的分布来看,有的是普通词语产生新义,如“步伐、盘子、顶风”等;还有一部分是特殊词语产生新义,又分为3个小类型:行业语泛化增加新义,方言词产生新义,外来词产生新义。
本文主要分析特殊词语产生新义的情况。
1.行业语泛化增加新义,这是新时期以来既有词语增添新义非常突出的现象。
据统计,发生语义泛化的行业语有119条,占新义词语总数的34.0 %。
这部分行业语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1)医学,如“硬伤、打预防针、脉搏、把脉、放血、暴泻、小儿科、杀毒”等;(2)金融行业,如“本位、翻盘、升值、透支”等;(3)物理学,如“盲区、反弹、驱动、能级、蒸发、触电、含金量、内聚力”等;(4)地质地理学,如“品位、板块、高峰”等;(5)军事航天领域,如“硬着陆、抢滩、登陆、对接、开战、前卫、入侵、主攻、助攻、服役”等;(6)生物学,如“生长点、变态、变异、激活、变性、病毒”等;(7)商业领域,如“兜售、专卖、上市、包装、回头率”等;(8)体育界,如“冲刺、红牌、黄牌、跳水、出局、底线、叫停、开局、摸高、抢点、时间差”等;(9)交通行业,如“站点、首班车、跑偏、通票、客流、全天候、头班车”等;(10)生产建筑业,如“安全系数、打造、构架、防火墙、马赛克、接轨”等;(11)文教艺术领域,如“大手笔、淡入、重头戏、走台、淡出、文件、倾向性”等。
浅谈国内数字式略语及译文分析

浅谈国内数字式略语及译文分析数字式略语的语言现象是在中文中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
数字式略语通常是指,在阐述几个同类事物时,将其相同部分提取出来,并在这个词之前冠以一个数字的表达方式,具有十分简练、有力等表现。
它可以避免文章过长而造成拖沓累赘,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下面就和翻译公司一起来分析一下汉语中常见的数字式略语及其译文。
为了便于分析,现根据不同词性,将这些数字式略语分类如下:1)数字+名词一国两制one country,two systems三代领导人leaders of three generations三通(通邮、通商、通航)three direct linksthree direct links of trade,mail,and shipping servic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三废(废气、废水、废渣)three wasteswaste gas,waste water and waste residues三包(指产品)three guaranteesguarantees for repair,replace or compensation of fault products三讲Three emphases and educationto stress theoretical study,political awareness and good conduct四化four modernizationsthe four modernizations of agriculture,industry,defens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数字+形容词三好生(学习好、思想好、身体好)Three good students,or merit student good in study,attitude and health三高农业three highs agriculture: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agriculture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one central task,two basic points这里basic为形容词3)数字+副词三不政策three notsnamely,not supporting the independence of Taiwan,not supporting“two Chinas”or“one China one Taiwan”,and not supporting Taiwan's entry into an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omposed of sovereign states。
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删除词研究

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删除词研究2005年5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较200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而言,删减词语2000多条并标注了词类。
就删除词而言,本次修订主要删除了一些过古、过旧、过偏、过“方”的词。
新版《现汉》的增词删减词工作折射了社会的发展,体现了语言的发展,它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另外,新版《现汉》的删除词语也有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
标签:新版《现汉》删除词妥当《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为《现汉》)第5版在《现汉》02增补版的基础上新增词语4000多条,删除词语2000多条,修改幅度当属历次修订之最。
在删除词语里面,本次修订主要是删除一些过古、过旧、过“方”、过偏的词。
过古的词语,基本是文言字词,现在已难以见到,如:【不逮】【携贰】【阉寺】【匕鬯不惊】【舭□】【不宁唯是】等。
过旧的词语,一般是反映旧有事物或旧观念的词语,如:【哀子】【案目】【帮口】【打钱】【大腹贾】【代代花】等。
过偏的词语,有【鞍鼻】【熬刑】【厂丝】【尺中】【岔眼】【把场】【白鼻子】等过于专业的词语。
过“方”的词语如:【阿拉】【阿木林】【爱好】【暗门子】【拔白】【做人家】【挤提】等。
另外,在本次修订过程中,个别消极的词语,如:【操蛋】【吃枪子】【赤佬】等;与组成它的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别处已经出条释义的词语,如:【吃回扣】等;个别旧的音译词语,如:【爱美的】【胞波】【巴里纱】【梵亚铃】【勃郎宁】【水门汀】等也删减了一些。
部分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也有所删减。
这些“古旧偏方”在现实社会中已为人们所遗弃,在词典中也相应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并不是所有的古语词都进入了删除之列,有些较长时间不用的古词语又重新焕发生机。
像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还有【福祉】【惊羡】【耄耋】【履职】【尘埃落定】等,这次收入了第5版《现汉》。
一、妥当的删除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汉语的面貌几乎日新月异。
汉语的词汇面貌、词义系统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现代汉语词典》(2005版)几个词类标注商榷

《现代汉语词典》(2005版)几个词类标注商榷《现代汉语词典》(2005版)在吸收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词汇作了全面的词类标注。
但是,有几个词的词类标注还不够准确,如“憋气”“发端”“廉价”和“眼红”,本文根据语言事实和语法学界公认的词类划界标准对它们进行分析,对这些词的词类标注作了补充和修订。
标签:词典词类标注商榷汉语词类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在词典中标注词类,是多年来读者的迫切希望,也是信息时代对汉语辞书提出的新要求。
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在吸收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的成果和兼顾多年来语法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词汇作了全面的词类标注,做得科学、稳妥,给读者学习和研究带来了很大帮助,得到了读者的好评。
但是,有几个词的词类标注还不够准确,不太符合语言事实,令人难以信服,有待商榷,需进一步研究。
1.【憋气】动①由于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等原因而引起呼吸困难。
②有委屈或烦恼而不能发泄: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真叫人~。
义项②标注为动词不准确,请看下列例子:(1)队员都觉得很憋气,感觉有劲使不上。
(2)十·一长假,张小姐过得很憋气。
(3)何叔好憋气,不过很快又想开了。
(4)回家真憋气被回家真好取代。
(5)看不见交警有力度的执法,您说守法的人会不会觉得特别憋气。
(6)真正令上一代人郁闷憋气的是理想的碰壁和破灭。
例(1)和例(2)中的“憋气”受程度副词“很”修饰,例(3)~例(5)的“憋气”分别受程度副词“好、真、特别”修饰,例(6)的“憋气”与形容词“郁闷”并列出现,构成联合短语。
从用例看,“憋气”当为形容词。
形容词可以受“很”等程度副词修饰,动词一般不能受“很”修饰。
但少量动词也能受“很”修饰,如何区分可以受“很”修饰的形容词和动词呢?邢福义先生(2002)认为,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但又不能带宾语的词是形容词,有的动词尽管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但它同时还能带宾语。
《现代汉语词典》一、五版抽样分析之新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一、五版抽样分析之新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作为反映现代汉语词汇面貌的代表,从最初的第一版到最新的第五版,始终致力于反映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为己任,以其极广的流传面和极高的权威性证明了《现汉》是一部收词具有全面性、选择性,编纂规范性的语文性辞典。
这正是本文以其作为封闭性分析材料的重要因素。
1978年面世的《现汉》第一版共收录了大约56000条词汇,随机从中抽取了第653至694页的词汇共计1735条,与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进行整理、统计、对比分析。
其中一版删减了203条词汇,占抽样词汇的11.7%;五版增加的新词语是887条,占抽样词汇的36.67%;保留的1532条占一版抽样词汇的88.3%、占五版抽样词汇的63.33%中词汇,释义不变的548条,占保留词汇的31.77%,释义变化的984条,占保留词汇的64.23%。
由此可见,《现汉》的收词以稳定为主,有减有增,增多减少;词汇意义不断演变是总趋势,动中有静是词典稳定性的构成因素之一。
本文着重于抽样词语中的增减词为主,以增减词语的音节长度为中心,从词类、义项角度全面考察新增词语的词长分布规律,以求展现规范性词典《现汉》的新增词外部形式特点。
一、界定音节的标准在对《现汉》抽样词语的词长分析统计时首先是音节的界定。
《现汉》主要面对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所以划分音节时采取了如下标准:1.儿化音节中的”儿”,跟在前面的语素后面,虽然具有一定的语法意义,对整个词语起到了改变语音的作用,但其本身不具有相应的音节独立性,不计算为独立的音节。
如“傻劲儿、晒暖儿、扇面儿”按两音节计算;“山子石儿、身子骨儿、实心眼儿”为三音节词语。
2.在词语中的阿拉伯数字不计入音节数量。
3.词语中含有的符号,如表连接的小横线(-),标分隔作用的隔点(.)、逗点(,),夹在中间的小圆点(?)等等,都不计入音节数量。
二.统计结果及比较分析1.词长及分布根据界定音节的标准,对《现汉》一、五版的抽样词汇做了相关的数据计量。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属性词配例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属性词配例研究
本文利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语料库,对属性词配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揭示属性词配例特点及其相关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
一、属性词配例具有以下特点:
(1)种数多:属性词配例种数达到5大类,与词典的其他部分相比,配例的种数一般较多,有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单词的具体用法;
(2)词数丰富:在属性词配例中,词语的数量较多,可以丰富读者的词汇量。
二、属性词配例也受到词义、质量、历史性和例子用法影响:
(1)词义:属性词配例有利于清楚地表现单词含义;
(2)质量:一般情况下,词典中的例子质量较高,利于语法学习;
(3)历史性:例子富有历史意义,反映古代文化;
(4)用法:例子有助于加深语言学习者对词语的理解,并锻炼其整体语言思维能力。
以上结果表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属性词配例丰富,不仅有助于拓展词汇量,同时也促进更全面地了解词语用法,从而为读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数词略语探析【摘要】数词略语是现代汉语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对数词略语分类、产生原因和其特点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探析所得的研究成果,旨在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数词略语。
大学生校内网()【关键词】数词略语;现代汉语词典;分类;原因;特点数词略语,它是不同于简称的另一种缩略语,它是为了使话语简短,使用数字对并列词语的语素或义素概括出来的略语1。
之所以将缩略语分为数词略语与简称,是因为两者存在着一些差别,如“二战”与“二老”同是以“二”为词头的缩略语,但“二战”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简称。
而“二老”指父亲和母亲,是数词略语。
总之,数词略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缩略方式,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与生活。
通过商务印书馆对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从1978年12月第一版到如今2005年的第五版修订,这版词典是较具权威并与时代相紧密结合的词典。
这版词典中数词略语的使用较为丰富,从一至百的数词略语都有完整的覆盖。
下面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对这164个词语进行探析。
一、数词略语的分类1.古书典籍一些数词略语的产生与古代文献的简缩密切,如:1.二十四史: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2.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
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2.佛教用语一些数词略语的产生与宗教的传入有关,如:1.三生有幸:客套话,表示难得的好运气(佛教称前生、今生和来生为三生)。
2.三藏:佛教经典分为经、律、论三个部分,总称三藏。
3.地名与方向位置一些数词略语用于地名,如:1.两晋:西晋和东晋的合称。
2.三北:指我国东北、西北、华北。
3.四方:东、南、西、北,泛指各处。
4.身体器官一些数词略语蕴含在人的身体器官中,如:1.四肢:指人体的上两肢和下两肢,也只某些动物的四条腿。
2.五官:指耳、目、口、鼻、舌,通常指脸上的器官。
3.六腑:中医称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为六腑。
5.天文、节气及农业一些数词略语与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有关,如:1.二十四节气:指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二十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
2.五谷:古书中对五谷有不同的说法,通常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
6.封建王朝与思想一些数词略语与统治王朝及其思想有关,如:1.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2.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7.中国特色一些数词略语带有当代的中国特色,如:1.三个代表: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五讲四美:我国人民在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行为规范。
“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8.血缘亲属数词略语中带血缘亲属的词也不为少数,如:1.双亲:指父亲与母亲。
2. 九族:旧指本身上及父、祖、曾祖、高祖,下及子、孙、曾孙、玄孙的亲属。
也有包括异性亲属的说法,即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妻族两代。
现代汉语词典中大致可分为这8类,占75%,当然还有其他类别,如音乐方面的“五音”“十三辙”等;运动方面的“十项全能”“七项全能’:旧社会和江湖称号的”三教九流”与“三姑六婆”等。
二、数词略语产生的背景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一定的思想受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
数词略语的产生与社会背景也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统计与分类研究,如此之多的数词略语的产生有以下两大原因2。
一方面,由中国古代封建政治、经济影响深远。
中国受封建统治几千年来,封建王朝不断更替,封建的小农经济的产生于发展是影响数词略语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朝代历史的研究,史学家自觉不自觉地将繁多的史书统一归类,形成了系统的“二十四史”等;封建王朝一代一代出现和封建儒家思想的束缚,为统治阶级所服务的“三从四德”等也成为人们心灵的枷锁;农业上。
封建农业迅速发展,聪明又勤劳的农民开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总结下,归纳出与农业相关的天文地理和耕作知识,因此“二十四节气”这类数词略语便产生了;股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自然也为数词略语提供了有关亲缘与地名方位的数词略语形式,如:“四面八方”和“九族”等;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繁荣,也为之带来了异域宗教——佛教的传入,佛教逐渐开始成为人们的信仰,所以一些与佛教有关的“四大皆空”等词开始出现。
另一方面,由中国现代社会影响与世界潮流的影响。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思想开始受到世界的挑战,一大批新鲜的思想开始传入,如与资本主义有关的“三民主义”在历史河流交汇中,中国开始走出了自己的中国特色,大量符合时代背景的数词略语出现,从“老三届”到“三座大山”,从“五讲四美”到“五爱”。
在世界冲击下,数词略语使用的领域开始变宽变广,如体育、音乐数词略语的出现,“十项全能”“五环旗”这样的词就为之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相比上面两大从政治、经济分析数词略语不同的是,数词略语的使用频繁必不可少的原因是其实用性与灵活性,它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与沟通,所以才为广大人民喜爱与使用3。
三、数词略语的特点1、不平衡性①从内容上看,这些数词略语涉及科学与文化的较多占其中的70.6%,包括天文、地理、史学、医学、思想等等,而涉及政治经济较少,如各行各业与封建朝代的涉及,所以从内容上看,存在不平衡性。
②从音节上看,这些数词略语中可分为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与五音节及五音节以上,其中二、三、四音节占比例较大,二音节占68.9%,三音节占8.5%,四音节占20.7%,五音节及以上占1.9%,这体现了不平衡性。
③从构词上看,第一,这些数词略语多以“三”字构词,仅以“三”字构词便占23.8%。
由于古人认为“三、六、九”有吉祥之意,所以这类构词较多且有许多表示“多”的意义如“三教九流”。
另外古人对偶数钟爱,而对“一、七”数词略语使用较少占4.3%。
第二,数词略语构词大都以十以内的数字构词占97.6%。
第三,这些数词略语99.4%都以数字做词头,而只有0.6%的将数字放在词中,如“老三届”这样的词语。
这也体现出来极大的不平衡性。
2、确定性与模糊性现代汉语词典中等的数词略语既呈现出确定性又表现出了模糊性,大体来说,以小数字为首的数词略语多具确定性,如“双亲”即指父亲和母亲,“三国”便用“魏、蜀、吴”三国,这些都具有确定性,使用者多知道其真正含义。
而一些大数字为首的数词略语多呈现出模糊性的特点,如“八宝饭”指糯米加果料儿、莲子、桂圆等蒸制的甜食。
“十八般武艺”指使用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代兵器的武艺。
这些词语我们平时经常使用,但其原来具体内容已经落空,很少有人知道八宝是哪八宝,十八般武艺又是哪十八般。
不过虽然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其使用率并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
3、多义性和泛指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数词略语除了有确定与模糊性外,还有便是多义性,它包括一词多义如“三包”指①保修、包换、包退的合称,是厂家或商店对商品实行的售后服务内容;②单位对门前包绿化、包清洁、包秩序的合称。
“三元”指①旧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三元;②农历正月初一,为年月日三者之始,旧时称为三元,③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等。
还包括多词一义的,如:“双亲”与“二老”,“四面”与“四方”等。
这些多义性的数词略语一方面可以为人们书写文章时避免词汇的重复使用,是文章更加流畅。
但另一方面可能会带来歧义,如“三元”的使用,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很难分辨出其所示的真正含义。
一些带有模糊性的数词略语在另一方面也有其泛指性,“三百六十行”“五行八作”这些都是泛指各行各业,它们所代表的原本内容无人知晓,并且在人们使用中已完全开始使用它们所泛指的意义而不关心愿意。
这就是泛指性。
4、专业性和时代性大量的数词略语都有其专业性的特点4,如有关天文的“二十八星宿”“八卦”等;有关音乐的“十三辙”和“五音”等。
这些数词略语往往多见于专业领域专业使用,虽然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其简缩的部分进行了补充,但它们仍有深奥的专业知识在其中,因此这些词的使用一般较少。
由于数词略语所产生的背景不同,自然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如“三民主义”与“三个代表”便反映了中国近代与当代所处的时代的不同。
总之,数词略语作为构词的一种方法,在现代社会中的使用已越来越普遍,通过对这些数词略语的研究,我们也可以对中国古代,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有一些认识与了解。
数词略语通过其简洁,包含信息量大,遵循语言经济的原则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要求5。
不过,希望在运用这些数词略语时,要把它的意义搞清并注意其一些专业性、模糊性、多义性的特点,否则闹出歧义的笑话,便不好收场了。
参考文献【1】摘自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摘自王林鱼现代汉语缩略语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 【3】摘自张小克现代汉语缩略语新论广西名族学院学报,2004【4】摘自殷志平构造缩略语的方法和原则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5】摘自齐文艳、杨小平“文革”数词略语探析合肥学院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