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9《园林工程》学习手册-项目7子项目1假山和置石设计2
0179《园林树木栽培技术》学习手册-项目七园林苗木生产

(二)播种前的土壤准备
1.翻耕
一般播种苗的营养根系主要分布在20~30cm,因此翻耕深度以25~30cm为宜;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的根系比较大,所以营养繁殖区和移植区的翻耕深度以30~35cm为宜。在南方粘重土壤地区,翻耕深度适当深些。
(三)育苗苗床选择
对于生长缓慢,需要细心管理的小粒种子以及量少或珍贵树种的播种,如金钱松、油松、侧柏、落叶松、马尾松、杨、柳、连翘、紫薇、山梅花等多种园林树种,一般均采用苗床播种。
①高床床面高于步道的苗床叫高床。床面高出步道15~20crn,床面宽100~120cm,步道宽度为40~50cm,如果需要遮荫或埋土防寒,步道宽度可更宽一些。苗床的长度要根据圃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采用喷灌,长度可达15~20m以上。如果采用水渠灌溉,一般以10~15 m为宜。高床适用于我国南方多雨、易积水或地势较低、黏重土壤地区及北方寒冷低湿地区,如育木兰、白皮松、油松苗等。
(2)增施有机肥
深翻结合施入有机腐熟肥料,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了土壤中的腐殖质,相应地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为苗木的生长创造条件。
(3)土壤消毒
土壤是病虫繁殖的主要场所,也是传播病虫害的主要媒介,许多病菌、虫卵和害虫都在土壤中生存或越冬,土壤中还常有杂草种子。土壤消毒可控制土传病害、消灭土壤有害生物,为园林植物种子和幼苗创造有利的生存环境。高温处理,溴甲烷消毒,甲醛消毒,硫酸亚铁消毒,石灰粉消毒,硫磺粉消毒,必速灭颗粒剂消毒等,多菌灵消毒等,辛硫磷等杀灭地下害虫。上述方法可任取一其一。
(4)层积处理
1169《园林工程》学习手册-项目6子项目2园路铺装设计

整体路面的铺装常见的有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两种。
(2)块料铺装
块料铺装是用石材、混凝土、烧结砖、工程塑料等预制的整形板材、块料作为结构面层。其基层常使用灰土、天然砾石、级配砂石等。
(3)散置粒料路面。使用砂或卵石,径粒在20mm以下。
(4)花街铺地。花街铺地是我国古代园林铺地的代表,以砖瓦、碎石、瓦片等废料、碎料组成图案精美、色彩丰富的各种花纹地面。如冰裂纹、席纹、长八方、攒六方、四方冰景十字海棠等。
(5)卵石嵌花路面。卵石是自然的铺装材料,目前在现代园林景观中广泛应用。利用卵石铺成各种图案纹样构成园景,另外用卵石铺设的园路让人们在游览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足底按摩。
(6)透水路面。把天然石块和各种形状的预制水泥混凝土块,铺成各种花纹,铺筑时在块料间留3~5cm的缝隙,填入土壤,然后种草。一般用在停车场。
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
《园林工程》课程项目学习手册
项目名称:园路工程
子项目1
园路铺装设计
学时
4
学习
目标
掌握园路铺装设计的要求和类型。
学习
任务
1.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园路的纹样和图案设计;
2.会选择铺装材料。
学习
难点
园路铺装设计的类型(整体路面、块料路面、碎料路面、特殊型)
材料及用具
计算机,CAD软件,园路铺装设计平面图案例
一般常用的铺装材料有:石材、砖、砾石、混凝土、木材、可回收材料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感和风格。
考核标准
序号
考核内容
分值
1
绘制道路铺装平面大样图(5种形式)
2
2
绘制休息广场铺装平面大样图(5种形式)
2
3
园林工程

1.假山: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一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
2.功能作用: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和陪衬建筑、植物的手段;用山石作驳岸、挡土墙、护坡和花台等;作为室内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
3.品类:太湖石(主产于太湖,由于风浪或地下水的熔融作用,石面上沟缝坳坎、纹理纵横,很自然地形成沟、缝、穴、洞,玲珑剔透,蔚为奇观。
具有较大的皴纹与又少又细的皴摺,产于土中的湖石于灰色中带青灰,性质比较枯涩而少有光泽。
)黄石(带橙黄颜色的细沙石,形体顽劣,见棱见角,节理面近乎垂直,雄浑沉实,平正大方、立体感强、块钝而棱锐、具有强烈的光影效果。
)4.置石: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体量较小而分散。
因材料不同分为(自然石材)土山、石山和土石相间的山。
塑石假山。
5.特置:孤植山石、孤赏山石,有单块山石布置成为独立性的石景。
6.对置:沿建筑中轴线两侧作对称位置的山石布置。
7.散置:对石材的要求相对地比特置要低一些,布置要点在于有聚有散、有断有序、主次分明、高低曲折、顾盼呼应、疏密有致、层次丰富。
8.山石器设9.抱角和镶隅10.“尺幅窗”和“无心画”:清代李渔首创。
11.云梯12.“掇山莫知山假”、“作假成真”手法:1、山水结合,相映成趣,符合自然整体效果;2、相地合宜,造山得体,结合相地、选址因地制宜地把主观要求和客观条件的可能性,把所有的园林组成因素作统筹的安排;3、巧于因借,混假于真,充分利用环境条件造山,在“真山”附近造假山;4、独立端严,次相辅弼,主次分明;5、三远变化,移步换景,处理主次关系的同时还必须结合“三远”的理论来安排;6、远观山势,近看石质,强调了布局和结构的合理性,又重视细部处理;7、寓情于石,情景交融,重视内涵与外表的统一,常运用象形、比拟、和激发联想的手法造景。
园林工程制图第八章第三节假山工程施工图

假山是以土、石为料的人工山水景物。包 括假山和置石。
1
一、内容与图示方法
假山工程施工图如图8-24 所示。内容包括: 平面图表示假山的平面布置、各部的平面形状。 立面图表现山体的立面造型及主要部位高度。 剖(断)面图表示假山某处内部构造及结构形式,断
面形状,材料、做法和施工要求。
基础平面图表示基础的平面位置及形状。
2
细部形状控制
假山施工图中,由于山石素材形态奇特, 因此,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各部尺寸一一 标注,一般采用坐标方格网法控制。
为了完整的表现山体各面形态,便于施工, 一般应绘出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立面图。
3
图8-24 假山工程施工图
平面布 置、形
状
立面造型 及主要部 位高度
5
二、假山施工图的阅读
3.看立面图山体各部的立面形状及
其高度,结合平面图辨析其前后层次 及布局特点、领会造型特征。
从图中可见,假山主峰位于中部,高为 6m,位于主峰右侧4 m高处设有两迭瀑布, 瀑布右侧有洞穴及谷壑,形成动、奇、幽 的景观效果。
6
二、假山施工图的阅读
4.看剖面图 对照平面图的剖切位置、轴
内部构 造及结 构形式, 断面形 状,材 料、做 法和施 工要求。
4
二、假山施工图的阅读
1.看标题栏及说明 2.看平面图方位、轴线编号、明确假山、
平面形状和大小及其周围地形等。
图中所示,该山体位于横向轴线12、13与 纵向轴线G的相交处,长约16m,宽约6m,呈狭 长形,中部设有瀑布和洞穴,前后散置山石, 倚山面水,5.基看础平面图和基础剖面图
了解基础平面形状、大小、结构、
材料、做法等。
由于本例基础结构简单,基础剖面图 绘在假山剖面图中,毛石基础底部标高为1.50 m,顶部标高为-0.30 m。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设计制定人:蔡莹 制定时间:2017年06月所属院部:现代农林工程学院 批准人: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园林工程 课程代码:课程学分:3 课程学时:48前导课程:园林制图、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
后续课程:园林施工图设计、园林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授课对象:园林技术专业(三年制)二、课程性质和地位本课程是为园林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理论进行系统学习与课程设计实训,来巩固和加强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园林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能够处理园林中的工程设施与风景园林景观之间的矛盾;掌握园林工程的兴建程序与造园工艺。
为在今后的园林工程建设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应掌握本专业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园林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
(1)课程能力目标① 能进行园林工程设计图、施工图的识图和绘制;②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能对各个要素、单体进行定点放线;③ 掌握园林工程实践施工的具体工艺流程;④ 掌握主要园林工程(土方工程、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道路工程、砌体假山工程)的操作技术要点。
(2)课程知识技能目标① 掌握园林工程的基本原理;② 掌握园林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③ 掌握园林工程施工的基本技术知识;④ 掌握园林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后期养护的技术知识。
(3)课程素质目标① 具有良好的计划组织和团队协助能力;② 具③ 较强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④ 具⑤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4.课程学习任务设计见后附有《课程学习任务单》5.课程考核设计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办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素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其中实训任务分值分配情况如下:课程考核总成绩= 学习素养(20%)+ 学习能力(40%)+ 学习效果(40%)= 100%四、课程整体导入设计(第一堂课设计)第一次课必须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可以展示一些园林工程施工的视频,学生从感观上认知,从而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一定要告知学生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总体安排、教学内容、上课方式等,告知学生有一个能力训练项目贯穿本课程,强调每次课的重要性和连贯性,告知学生课程的考核方式等。
经典园林假山设计案例说明

经典园林假山设计案例说明第一篇:经典园林假山设计案例说明御鑫造景为您提供关于假山设计方面的信息。
中国传统园林中以苏州留园中部的山水园为例,其假山的设计采用了“主山横者客山侧”的侧旁布局手法,将其主山女排在水池北,山势横向而立,山峦起伏,呈远山之势;副山(亦称辅山)则利用池西大型土石假山的局部(陡坡)列于主山之侧,并用云墙作隔景,以控制其体量,使山势显得险要高峻,山岩节理分明。
既得近山之质,又具侧峰之势,堪得“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体意趣。
游人从池西副山上俯视,觉得山高水深;而山主山南的池岸蹬道上观赏水而,又觉得水而近在眼前,具有水宽弥漫之感。
这是在假山的山体造型上有意采用了错觉的手法,以达到山高水近的意境。
人行其中,犹如置身于群山间,情趣盎然,其乐无穷。
复杂的假山组介则可有若十个副山和余脉,在平而布局上以求均衡。
藕园是以黄石假山作为全园主题堆叠自然,位置恰当,陡峭峻拔,气象雄浑,为苏州园林黄石假山中较为成功的一座。
主景以黄石假山,筑于城曲草堂楼厅之前,石块大小相间,手法逼真自然。
假山东半部较大,自厅前石径可通山上东侧的平台及西侧的石室;“卜台之东,山势增高,转为绝壁,自削而下,临于水池,假山体量与池而宽度配介适当,空间相称。
而池水随假山向南伸展,曲桥架于水上,池南端有阁跨水而筑,称“山水阁”,隔山与城曲草堂相对,形成以山为主体的优美景区。
得经常游览。
假山布置在民居附近,作为艺术作品,比真山更为概括、更为精炼,可寓以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魅力。
狮子林中湖石石峰多像狮子形状,故命名此园林为狮子林。
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狡倪狮子)者”;狮子林园以湖石假山奇秀幽趣著称。
其洞堑幽深,曲折盘旋,内如迷阵,被誉为“假山土国”。
环秀山庄更是我国以假山艺术著称的清代名园。
其叠山手法为苏州古典园林湖石假山之冠,为独步江南之天然本。
被誉为苏州三绝之一。
其园之布局,以山为主体,以水为辅。
1169《园林工程》学习手册-项目6子项目1园路线型设计

(3)园林道路系统必须主次分明,方向性强,才不致使游人感到辨别困难,甚至迷失方向。园林的主要道路不仅要在宽度和路面铺装上有别于次要园路,而且要在风景的组织上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园林道路竖曲线设计
竖曲线设计包括道路的纵横坡度、弯道、超高等。
1.园路纵断面设计
(1)满足园林造景需要。
(2)园路的纵坡、加宽、曲线长度等设计要符合设计规范。
(3)道路中心线高程应与城市道路有合理的衔接。
2.园路的纵横坡度设计
道路横坡一般为1~5%,纵坡小时横坡可大些。
3.竖曲线设计
当道路上下起伏时,在起伏转折的地方,由一条圆弧连接,这条圆弧是竖向的,工程上把这样的弧线叫竖曲线,竖曲线应考虑行车安全。
内容及操作步骤
主要知识点:
1.园路的概念
狭义上园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指绿地中的道路,是贯穿全园的交通网络,是联系各景区、景点的纽带。从广义上讲园路还包括广场铺装场地、步石、汀步、桥、台阶、坡道、礓礤、蹬道、栈道、嵌草铺装等。
2.园路的特点
(1)结构简单、薄面强基、用材多样。
(2)路面注重景观效果,艺术性高。园路不同于市政道路,园路线条设计、结构设计以及铺装设计上都比市政道路讲究。
3.平曲线半径的选择
由当道路由一段直线转到另一段直线上去时,其转角的连接部分均采用圆弧形曲线,这种圆弧的半径称为平曲线半径。
4.曲线加宽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由于前后轮的轮迹不同,前轮的转弯半径大,后轮的转弯半径小。因此,弯道内侧的路面要适当加宽。转弯半径越小,加宽值越大。一般加宽值为2.5m,加宽延长值为5m。
《园林工程》-项目1绘制园林施工图

21
工作任务五:绘制假山施工图
为了清楚地反映假山设计, 便于指导施工,通常要作假 山施工图,假山施工图是指 导假山施工的技术性文件, 通常一套完整的假山施工图 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平面图 、剖面图、立面图、透视图 、做法说明。
《园林工程》课件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项目一 绘制园林施工图
1
园林工程
Garden Engineering
以 艺 驭 技 , 以 技 创 艺
2
1 项目一 绘制园林施工图
2 项目二 土方工程
3
项目三 园林给排水工程
4
项目四 园林水景工程
5
项目五 砌体工程
19
工作任务三:绘制园林电气施工图
电气施工图是
园林工程施工
图的一个组成
部分,它以统
一规定的图形
符号辅以简单
扼要的文字说
明,把电气设
计内容明确地
表示出来,用
以指导园林电
气的施工。电
气施工图是电
气施工的主要
依据,它是根
据国家颁布的
有关电气技术
标准和通用图
形符号绘制的
。
20
工作任务四:绘制园路、广场施工图
26
27
14
2.园林总平面图的用途 (1) 总平面图是绘制其他图纸(如竖向设计图、种植设计图等)的主 要依据。 (2) 总平面图是指导施工的主要技术性文件。
15
二、绘制要求 1.园林要素的绘制方法及要求 2.编制图例说明 3.标注定位尺寸或坐标网 4.绘制比例、风玫瑰图或指北针,注写标题栏 5.编写设计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子母石:是以一块大石附带有几块小石块为一组所形成的一种石景。可布置在草坪上、山坡上、水池中、树林边等。
(2)散兵石:是以几块自然山石为一组进行分散布置而成的一种石景。常布置在草丛中、山坡下、水池边、树根旁等。
(3)单峰石:是由具有“瘦、皱、漏、透”等特点的怪石所做成的一块较大的独立石景。可作为主景,应固定在基座上。
近代,又出现了灰塑假山的工艺,后来又逐渐发展成为用水泥塑的置石和假山,成为假山工程的一种专门工艺。
二、假山的功能与作用
1.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
2.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
3.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和陪衬建筑、植物的手段
4.用山石作驳岸、挡土墙、护坡和花台等
5.作为室内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
4.按环境取景造山分
(1)以楼面作山:以楼房建筑为主,用假山叠石作陪衬,强化周围的环境气氛。这种类型在园林建筑中普遍采用。如南京白鹭洲公园鹭舫前的假山。又如承德避暑山庄中的“云山胜地”楼,就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
(2)依坡岩叠山:这种类型多于山亭建筑相结合,利用土坡山丘的边岩掇石成山。如苏州留园的“可亭”,就是围着土丘的四周掇石叠山,在周围大树、山石的陪衬下,既显得山之幽深,又增添亭之气氛。
(2)对置: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的立置两块山石,以点缀环境,丰富景色。
(3)散置:将大小不等的山石,零星布置成有散有聚、有立有卧、主次分明、顾盼呼应,使之成为一组有机整体的一种布置方式。又称散点,按体量不同,又可分为大散点和小散点。
4.安放置石
布置一组置石,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环境、石的形状、体量、颜色等。
1
8
剖切到的截面用粗实线表现
1
合计
(2)写意型:以夸张处理的手法对山体的动式、山形的变异和山景的寓意等所塑造出的山形。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
(3)透漏型:由许多透眼嵌空的奇形怪石,堆砌成可游可攀的假山,山体中洞穴孔眼密布,透漏特征明显。如苏州狮子林就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
(4)实用型:结合实际需要做成似山非山的一种叠石工程。如山石门、山石屏风、山石楼梯等。
(4)石笋石。竹叶状灰岩,色淡灰绿、土红,它是水成岩沉积在地下沟中而成的各种单块石,因其石形修长呈条柱状,立地似笋而得名。产于浙江与江西交界的常山、玉山一带。其石质类似青石者称为“慧剑”,对含有白色小砾石或小卵石者称为“白果笋”或“子母剑”,对色黑如炭者称为“乌炭笋”。
(5)卵石。多数为花岗石或砂砾岩。
(3)三块以上石头的组合,常采用奇数的石头成群组合,如三、五、七。
(4)置石放置,力求平衡稳定,给人以宽松自然的感觉,每一块石头应埋入水中或土壤中。
(5)置石一般安排在景园视线的焦点位置上,起点睛作用,同时会有景深感。
(6)每块石头都会有个最佳观赏面,确定最佳观赏面以取得理石的最佳观赏效果,石组中各石头的最佳观赏面均应朝向主要的视线方向。
(4)象形石:是选用具有某种天然动物、植物、器物等形象的山石所塑造的石景。
(5)石供石:是专门选取具有供陈列、观赏和使用价值的,各种奇特形状或色彩晶莹美丽“玩石”所作的石景。
3.确定置石的布置方式
(1)特置:又称孤置、立峰,是将形状奇特,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单块山石,放置在可供观赏或起陪衬作用之处的一种布置方式。常用作园林入口的障景和对景,也可置于廊间、亭下、水边,作为空间的聚焦中心。
(3)线:指假山的外形轮廓线。
(4)纹:指假山的局部块体的纹线节理。
(5)影:是光照后阴影明暗面与空间凹凸关系的概括。
(6)色:指假山石材的色彩。
5.假山山顶的造型设计
假山山顶的造型一般有三种——平顶式、峦顶式、峰顶式。
二、置石设计
某茶室庭院拟设计一组太湖石小景,要求根据置石布局原理完成设计,画出环境总平面图,置石平面图、立面图、结构图。
考核标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序号
考核内容
分值
1
庭院平面布局合理,大于三分之一的范围应该做假山设计,可以结合水景;
2
2
假山平面应该有聚有散,外轮廓丰富多变,不可过于规整;
2
3
外轮廓用粗实现表示,内部纹理用细实线;
1
4
标出山石材料,写设计说明;
1
5
平立面要对应、统一;
1
6
注意平面图中剖切符号的画法;
1
7
外轮廓用粗实现表示,内部纹理用细实线;
(6)宣石。产于宁国县。其色有如积雪覆于灰色土上,也由于为赤土积渍,因此又带些赤黄色,非刷净不见其质,所以愈旧愈白。由于它有积雪一样的外貌,扬州个园用它作为冬山的材料,效果显著。
(7)其他石类。如斧劈石、千层石、钟乳石、木化石、黄蜡石、菊花石等。
2.胶结材料
是指将山石粘结起来掇石成山的一些常用粘结性材料,如水泥、石灰、砂和颜料等,市场供应比较普遍。粘结时拌和成砂浆,受潮部分使用水泥砂浆,水泥与砂配合比为1:1.5~1:2.5;不受潮部分使用混合砂浆,水泥:石灰:砂=1:3:6。水泥砂浆干燥比较快,不怕水;混合砂浆干燥较慢,怕水,但强度较水泥砂浆高,价格也较低廉。
内容及操作步骤
主要知识点:
一、假山和置石的概念
人们通常称呼的园林山石实际上包括假山和置石两个部分。
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
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是具备完整的山形。
如石屏风、石榻、石桌、石几、石凳、石栏、室内外楼梯(称为云梯)、园桥、汀石和
三、假山的类型
1.按材料分
(1)土山:以土为山体,山石点缀其中,山体的高度与占地基本成正比,多用于筑“大山”。如苏州沧浪亭便是土山的成功之作。
(2)石山:以石为筑山主要材料,石山带土,山体的高度与占地基本成反比,用于筑“小山”居多。如壁山、园山、厅山、楼山、池山等。
(4)独立端严,次相辅弼;
(5)三远变化,移步换景;
(6)远观山势,近看石质;
(7)寓情于石,情景交融。
2.假山的空间构思
(1)中央置景:将主景山按中轴线布置;
(2)侧旁布置:主山布置在中央,客山在侧旁;
(3)周边布置:在封闭或半封闭小空间的庭院中作周边布置,营造山脉连绵不断的意境。
3.假山的平面设计
(3)土石混合山:以土与石共同作为山体的材料。分为土包石、石包土。兼具土山之“韵”和石山之“险”。
2.按功能用途分
(1)缩景山:以观赏为主要功能的假山,规模较小。
(2)游览山:人能进入的假山,分为眺望山和近游山。
(3)亭阁山:以亭阁为主,在周边堆叠的假山。
(4)障景山:起屏障作用的山。
(5)背景山:作为某一景园建筑或植被背景的假山。
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
《园林工程》课程项目学习手册
项目名称:假山工程
子项目1
假山和置石设计
学时
4
学习
目标
1.掌握假山的概念、功能和类型;
2.掌握山石材料
学习
任务
1.假山设计
2.置石设计(总平面图、正立面图、侧立面图);
学习
难点
常用假山石材料的产地、形态、颜色、纹理、质感等;
材料及用具
计算机,CAD软件,假山设计施工图案例
1.山石材料
(1)湖石。多数为石灰岩、砂岩类,色以青、黑、白、灰为主,湖石在水中和土中皆有所产,尤其是水中所产者,经浪雕水刻,形成玲珑剔透、瘦骨突兀、纤巧秀润的风姿,常被用作特置石峰以体现秀奇险怪之势。其特点是瘦、皱、漏、透、丑。湖石以产于苏州太湖之洞庭山的为最优,故此称为“太湖石”。如太湖石、宜兴石、龙潭石、灵璧石、巢湖石、房山石等都属于这类。
山石平面基本构图法:三点构图;四点构图;五点构图。
4.假山的立面设计
立面构图采用均衡补偿法则,运用三角形重心分析法,造成稳定中的变化,以获得动势美感。立面构图要点有六:
(1)体:指空间体型的规律性与变化性。立面构图中的局部要协调在整体之中。
(2)面:指围成体型空间的各个面。对面的处理要强调岩层节理的变化。
(2)黄石与青石。多数为细砂岩、石英岩或砂砾岩等,黄石呈茶黄色,以其黄色而得名。青石呈青灰色,石内具有水平层理,使石形成为片状,故有“青云片”之称呼。黄石与青石材质均较硬,石面轮廓分明,形态顽劣,见棱见角,节理面近乎垂直。
(3)英石。石灰岩,色呈青灰、黑灰等常夹有白色方解石条纹,原产广东省英德县一带,因此而得名。
(6)峭壁山:陡峭而用于狭窄过道的假山。
(7)石壁山:分隔空间,起围合作用的假山。
(8)喷水山:与大水池结合,配有喷泉的假山。
(9)岩石园:为展览岩石与岩生植物而专门堆叠的假山。
(10)矿石山:为展览矿石而用多种矿石堆叠的假山。
3.按观赏特征分
(1)仿真型:模仿真实的自然山形,塑造出:峰、岩、岭、谷、洞、壑等各种形象,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如苏州环秀山庄假山,就是摹拟真山真水的模样构筑而成的。
技能操作:
一、假山设计
某公园一隅拟设计一座黄石假山,要求假山石用地范围30m×25m,并结合水景(自然式水池、跌水、瀑布)设计,要求完成总平面图、假山平面图、四个方向的立面图,假山洞和跌水、瀑布处的剖面图,假山结构图。
1.整体构思
(1)山水结合,相映成趣;
(2)相地合宜,造山得体;
(3)巧于因借,混假于真;
1.确定置石的用途
(1)用作山石花台、树台。可以增加庭园的空间变化。
(2)用作园林建筑的一部分,如梯级、蹲配、抱角、镶隅等(如图7-4)。
(3)用于墙边檐下点石成景,配以花竹,可以丰富景园。如林下之拙石,梅边之古石,竹旁之瘦石等。
(4)用作山石器设,如石屏风、石桌、石几、石凳等。
(5)其他用途,如动物像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