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小学生对联常识

合集下载

小学生对对子大全

小学生对对子大全

小学生对对子大全上对下,小对大。

前对后,左对右。

多对少,老对少。

来对去,男对女。

黑对白,里对外。

高对低,粗对细。

远对近,古对今。

明对暗,早对晚。

有对无,出对入。

宽对窄,买对卖。

南对北,首对尾。

西对东,始对终。

干对湿,公对私。

美对丑,薄对厚。

咸对淡,甘对甜。

天对地,稠对稀。

旧对新,晴对阴。

浮对沉,假对真。

强对弱,对对错。

开对关,硬对软。

深对浅,加对减。

负对正,降对升。

冷对热,饱对饿。

死对生,反对正。

直对弯,长对短。

胜对败,好对坏。

快对慢,双对单。

熟对生,歪对正。

笑对哭,吸对呼。

退对进,阳对阴。

优对劣,日对夜。

紧对松,轻对重。

香对臭,胖对瘦。

后对先,易对难。

冷对暖,忙对闲。

爱对憎,贵对贱。

送对迎,动对静。

仰对俯,吞对吐。

浊对清,输对赢。

悲对喜,劳对逸。

凹对凸,矮对高。

利对弊,此对彼。

盾对矛,贬对褒。

涝对旱,简对繁。

完全对危险,优点对缺点。

喜欢对讨厌,复杂对简单。

胆小对勇敢,早晨对傍晚。

责备对称赞,坚硬对柔软。

现实对幻想,软弱对刚强。

暗淡对明亮,缓和对紧张。

迅速对缓慢,乐观对悲观。

干净对肮脏,喜悦对悲伤。

沉着对慌张,凶恶对善良。

轻巧对笨重,繁重对轻松。

火热对冰冷,浪费对节省。

迟钝对灵敏,怀疑对相信。

喧哗对安静,动摇对坚定。

黑暗对光明,表扬对批评。

先进对落后,敌人对朋友。

秘密对公开,快乐对悲哀。

扩大对缩小,笨拙对灵巧。

潮湿对干燥,和蔼对粗暴。

憎恨对热爱,隐瞒对坦白。

暴露对隐蔽,陌生对熟悉。

糟蹋对爱惜,惩罚对奖励。

困难对容易,降落对升起。

白天对黑夜,欢送对迎接。

成功对失败,爱护对损害。

幸福对痛苦,正确对错误。

认真对马虎,明白对糊涂。

稠密对稀疏,清晰对模糊。

提倡对禁止,弯曲对笔直。

永久对暂时,结束对开始。

忧愁对高兴,冷淡对热情。

粗糙对光滑,矮小对高大。

愚蠢对聪明,动摇对坚定。

强烈对微弱,勤劳对懒惰。

反义词,对子歌,合辙押韵编得好。

帮你学记反义词,掌握词汇可不少。

天天唱支对子歌,保你记得快又牢,快又牢!。

写对联的知识

写对联的知识

写对联的知识
写对联的知识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
1.上下联字数相等。

除了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2.上下联平仄声合律。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的尾字用仄声,下联的尾字用平声。

3.上下联词性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上下联内容相关。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5.横批保持从右至左。

横批即如对联的横额,横批从右至左,符合古人书写习惯。

对联应掌握的90个知识点

对联应掌握的90个知识点

对联应掌握的90个知识点1、【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

一般有出句和应句,多由两人以上互相应对完成。

如:张之洞,陶然亭。

2、【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一般由一人单独完成,多独立悬挂出来。

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

3、【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

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

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

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

4、【对联的历史】目前认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

从历史朝代来说,对联的萌芽阶段:从汉晋到唐;发展阶段:从五代到元;繁盛阶段:明清两代。

5、【桃符】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音“图”)、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为驱避鬼怪。

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为书写文字的对联。

6、【对联与文字】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很难做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

汉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

因此,汉字便于形成对句,适合创作对联。

汉字的特点使对联成为汉语言文学所独具的一种艺术形式,各种拼音文字都不可能产生对联。

7、【副】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

8、【言】诗体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数计算,如五言、七言……对联则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

小学生对联大全

小学生对联大全

小学生对联大全导语:对联说难也不难,从小学习对对联,长大了和别人对话谈吐间都会很有文化底蕴。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学生对联大全,欢迎借鉴!上联:感事为文,载道须读书万卷下联:逢时立志,达峰总有路千条上联:故作轩窗掩苍翠下联:要将弦诵答潺湲上联:国考选真才,烟雨潇湘谁遂愿下联:大比凭实学,风云岳麓我争先上联:郡庠朴实有苍楠郁梓盈庭秀色千重干云梦下联:学子沉毅凭硕识雄才致胜凯歌万里到天心上联:你之心,在书林里下联:我的脑,在学海中上联:身体好,学习好,品质更须好下联:做题难,练字难,用功都不难上联:书到用时方恨少,下联:学富五车不为多上联:天资聪颖慧根尚在下联:生性懒惰才智枉存上联:学海,让我们游泳下联:书林,让我们欣赏上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下联: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上联:业精于勤,荒于嬉下联:行成于思,毁于随上联: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下联: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上联:在昔唐衢常痛苦下联:只今宋玉与抬魂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上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下联: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上联:小学生过五一纯粹是沾光下联:老教师度长假实属为应当上联:老教师度长假实属为应当下联:小学生过五一纯粹是沾光上联:还好我小,不用干活下联:再过一月,就是六一上联:嫂扫乱柴呼叔束下联:姨移破桶令姑箍上联:清风拂面暖下联:细雨润花柔上联:千朵莲花三尺水下联:一弯明月半亭风上联:龙虎榜中标一第下联:烟花队里醉千场上联:贾岛醉来真假倒下联:刘伶饮尽不留零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下联:观音堂寺唐寅观上联:翠袖三千楼上下下联:黄金百万水西东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下联:被里棉花虱子巢上联:苍松翠竹真佳客下联:明月清风是故人上联:才子风流,岂在色字下联:名贤忠正,不附权奸。

小学生简单对联大全

小学生简单对联大全

小学生简单对联大全导言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练、韵味十足的形式表达着人们的祝福和美好愿望。

作为儿童时期的乐趣之一,小学生对联常常展示着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为大家呈现一些适用于小学生的简单对联,希望能够带给孩子们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一、生活类对联1.天灯起飞云旅程,鱼儿跳跃水中行。

2.狗儿欢快追蝴蝶,猫儿小懒晒太阳。

3.小鸟飞翔云端舞,白云漫步蓝天行。

二、学习类对联1.书山有路每重来,成绩优秀不罢休。

2.讲台上学问多,课本里智慧溢。

3.好学真能改命运,分秒必争成金童。

三、节日类对联1.春风轻拂浓浓情,献上美好祝福声。

2.欢乐中秋月,团圆是最幸福。

3.节日到来好心情,笑口常开快快乐乐过中秋。

四、友谊类对联1.情谊深似海,朋友是最珍贵。

2.伙伴相伴笑声远,友谊永不变。

3.手牵手,心连心,朋友如此甜蜜。

五、健康类对联1.运动锻炼身体健康,饮食营养养生活。

2.早睡早起身体好,快乐运动乐无边。

3.锻炼身体强骨骼,合理营养健体魂。

六、自然类对联1.大海蜿蜒舞浪花,白浪翻滚笑呵呵。

2.蝴蝶飞舞花间舞,用翅膀绘出彩虹。

3.春天的脚步悄悄来,万物苏醒迎新生。

七、家庭类对联1.爸爸妈妈最好,家庭如此美满。

2.兄弟姐妹一家人,团结和睦家庭温馨。

3.家是温暖的港湾,父母是不变的坚船。

八、社会类对联1.社会需要每个人,用劳动创造丰收。

2.爱心永远不嫌多,积极参与美社会。

3.共建和谐社会,共享幸福每一天。

结语以上是一些适用于小学生的简单对联,它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都能带给孩子们欢乐和快乐。

同时,通过对联的创作和欣赏,孩子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一步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享受对联的乐趣,用美好的祝福和祝愿去装点我们的生活!。

全部对联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部对联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部对联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对联的基本概念对联是一种有规律的语言形式。

对联一般由前衬和后衬两个句子组成,前衬和后衬在意义上相互呼应,语言形式上相对称。

对联的创作要求用典、工整、完整。

用典是指对联中要用到典故、历史、文学、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体现文化积淀;工整是指对联的排比结构要求匀称平稳、字数相等,形式上要求和谐;完整是指对联要有内容,要有积淀,要有意义,不是空洞的、无聊的文字排列。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二、对联的类型对联可以分为诗对、散对、俚俗对等多种类型。

1、诗对诗对是使用诗体形式的对联。

因此,诗对的前衬和后衬都必须符合诗句的韵律和字数的要求,前后句还可以呼应联想。

诗对需要有诗的意境和韵味,用词需精练。

例如:“春水轻舟跨枝嫩,秋风嘹亮泊叶深。

”2、散对散对是使用散文形式的对联。

散对的排比结构更显灵活,没有严格的音律和字数要求,但前后句意义呼应,句式工整的特点依然需要遵循。

例如:“山高水长有彩虹,花暗莺喧竞蝶飞。

”3、俚俗对俚俗对是指内容多为儿歌、笑话、顺口溜等俚俗之文。

俚俗对是对联中生活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形式上更灵活,内容上富于幽默。

例如:“官有官言不算官,民有民气更难民。

”三、对联的创作方法对联的创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用典、排比、对仗、意境、清新、幽默。

1、用典对联的创作离不开历史典故、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等方面的内容。

对联的用典要求在短短的两句话中有所呈现,不但要求在句子中有典故的隐喻,还得结合上下文的含义,在短小的篇幅中传递深厚的文化内涵。

例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篙春水笑吟风。

”2、排比排比在对联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排比是指在对联中,前后句之间在韵律上需要达到一种和谐统一,句式严整对称,套韵工整。

例如:“山寺钟声动地来,夜半猿啼影树花。

”3、对仗对仗是指对联中前衬和后衬的形式对称。

对仗一般可以从音韵上、意义上、句式上等多个方面呈现,对仗使得对联的前后句更加丰富多彩,富有韵味。

小学生对联常识.doc

小学生对联常识.doc

小学生对联常识一、什么叫对联对联又名楹联、对子、联语,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由字数完全相等的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叫“上联”或“出句”;下部分叫“下联”或“对句”。

二、对联的形式。

按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一般分为: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五谷丰登劳动致富;六畜兴旺勤俭生财。

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缕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3.婚联:祝贺结婚时用的对联。

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4.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5.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

福如东海深寿比南山高6.广告联:为行业宣传服务的对联。

7.风景名胜类:推介当地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对联。

8.题赠联:朋友交际、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时赠与对方的对联。

三、对联的基本规则1.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

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2.词性相同:词性相同,位置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平仄相对: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4.内容相关。

对联的额本质是“既对又联”,上下联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意语气要相关、相连、相呼应,有着合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四、对联的对仗形式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福如东海浮舟沧海两个黄鹂鸣翠柳春蚕到死丝方尽寿比南山立马昆仑一行白鹭上青天蜡炬成灰泪始干2.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红军中,官兵夫,衣着薪饷一样白军中,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3.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对联平仄常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对联平仄常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对联常识:对联平仄作者:佚名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一)平仄归类标准在现代对联写作、评选中,提倡以普通话四声(阴、阳、上、去)为平仄归类标准。

但是,前人作品中某些字古韵、今韵读音差异较大,为充分体会其意境和韵味,应该掌握古四声(平、上、去、入)。

参见《平水韵部》。

允许用古四声创作对联,但应加以注明;如果出句注明“使用古韵”,对句也应遵循古韵,不应在一副对联中古今声韵混用。

普通话平仄归类,简言之,阴、阳为平,上、去为仄。

(古四声:上、去、入为仄。

)(二)平仄相谐规则——马蹄韵当代楹联界公认的平仄相谐规则是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余德泉教授提出的“马蹄韵”规则。

马蹄韵最基本的规则:平平仄仄两两交替!这是马蹄韵对联规则的精华所在,因状如马蹄的节奏,“马蹄韵”因此而得名。

以上联为例,马蹄韵有两种平仄排列规则(平仄杆):第一种: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二种: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不论是句脚平仄还是句中平仄,均应遵循此规则:句脚平仄:不管多少句的联语,每一分句的句脚字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句中平仄:不管多少字的联句,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下联平仄一般要求和上联相反。

完全符合“平仄两两交替”规则的联句称为“正格”,不完全符合的称为“变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对联常识
一、什么叫对联
对联又名楹联、对子、联语,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由字数完全相等的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叫“上联”或“出句”;下部分叫“下联”或“对句”。

二、对联的形式。

按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一般分为:
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五谷丰登劳动致富;
六畜兴旺勤俭生财。

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缕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
尊王言必称尧舜;
忧世心同切孔颜。

3.婚联:祝贺结婚时用的对联。

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4.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5.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

福如东海深
寿比南山高
6.广告联:为行业宣传服务的对联。

7.风景名胜类:推介当地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对联。

8.题赠联:朋友交际、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时赠与对方的对联。

三、对联的基本规则
1.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

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2.词性相同:词性相同,位置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平仄相对: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4.内容相关。

对联的额本质是“既对又联”,上下联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意语气要相关、相连、相呼应,有着合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四、对联的对仗形式
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福如东海浮舟沧海两个黄鹂鸣翠柳春蚕到死丝方尽
寿比南山立马昆仑一行白鹭上青天蜡炬成灰泪始干
2.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红军中,官兵夫,衣着薪饷一样
白军中,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
3.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人生自古谁无死纸上得来终觉浅
一枝红杏出墙来留取丹心照汗青绝知此事要躬行
对联是对称的两句话,上句叫上联,也叫“初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白”。

五、对联常识
1.《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作者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2. 《笠翁对韵》是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作者李渔,号笠翁,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3.《训蒙骈句》按韵部的顺次,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对骈句组成一段,每韵三段。

此书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当可为吟诗作对之基,爱好诗文者,若熟而能诵,必大利于笔。

六、对联练习题
1.指出下列对联所指行业:
松竹赠绿素雅为佳男添庄重女添俏虽然毫末技艺
芝兰送香淡雅最奇夏透风凉冬御寒却是顶上功夫
2.指出下列寿联所指年龄:
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颜久驻明月有恒纪年合献九如颂
去期颐尚廿载预征后福无疆长春不老添闰当称百岁人
辞赋登坛方半甲不惑但从今日始上寿期颐庄椿不老
功名强壮蚤旬年知天犹得十来年君子福履洪箔思陈
(三)下列对联分别指历史上哪个人物:
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生死一知己鬼狐成性格
心存燕国潇寒易水古今流存亡两妇人笑骂成文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
白铁无辜铸佞臣八年于外平成河海江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