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分期治疗急性脑出血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分期治疗急性脑出血研究进展

饲 治疗 7 例 , 2 基本痊愈 2 6例 , 显著进步 2 例 , 1 进步 1 例 , 8 无变 化 2例 , 恶化 2例 , 亡 3 , 死 例 总有效率 9 . 8 。 辉等 用田 02% 廖
黄活血通络汤 ( 七粉 、 大黄 、 草根 、 黄 、 龙 、 仁 、 花 、 三 制 茜 蒲 地 桃 红
时对 同属 阳闭之痰火闭窍和风火闭窍患者 ,先灌服或鼻饲安宫 牛黄丸 , 并用攻邪开闭方加减以平肝息风 , 化痰开窍 ; 属阴闭之 痰湿蒙窍 , 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 以涤痰汤加减 。2 脑 出血 继 ()
急 性 期 : 艳 华 [1 生 大 黄 、 明 粉 ( 服 ) 厚 朴 、 实 、 南 吴 1用 2 玄 冲 、 枳 胆 星、 法半 夏 、 蒌 、 茹 、 瓜 竹 石菖 蒲 、 连等 通 腑 泻 热 豁 痰 祛 瘀 治疗 黄
急 性 脑 出血 ( 2~7 )2例 , 效 3 d4 显 2例 , 效 3 , 效 2例 , 亡 有 例 无 死
大病机特点 , 故治疗 以破瘀醒神 、 化痰消水 。王永炎等 提 出 ,
“ 损 脑络 ” 毒 病机 , 为 风 、 、 、 之 外 , 认 火 痰 瘀 必有 更 为 直 接 的致 病 因素 , 即所 谓 “ 生 毒 邪 ” 年 老 体 弱 、 虚 火 旺 、 感 风 寒 都 可 促 内 , 阴 外 成 痰 瘀 互 结 , 结 成 毒 , 损 脑 络 发 为卒 中 , 此 , 疗 应 以扶 正 蕴 毒 因 治 护 脑 为 等 一 要 药 。 张 丽 霞 0 为 , 、 、 、 为脑 出血 发 病 潜 认 风 火 痰 瘀 在 的病 理 基 础 , 气机 逆 乱 为 其 病 因病 机 的 关 键 , 治 以凉 血 息 风 应 化 痰 。 冲 等 0 出 中风 病 急 性 期 病 机 特 点 为 气 虚 失 于 帅血 , 沈 总结 经 络 瘀 滞 不 通 , 治疗 以益 气 化 瘀 为 主 。 由此 可 见 , 出血 急 性 故 脑 期 患 者 多 为 本 虚标 实 , 以标 实 为 主 , 实 为风 、 、 、 、 , 标 火 痰 瘀 滞 本 虚为气虚 、 阴虚 , 疗 重 点 在 于祛 邪 , 止 病 邪传 变 , 邪 去 正 自 治 阻 使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杨 勇, 方六 . 四届 国际 BP 咨询 委员会 推 荐意 见【J 华泌 尿外科 杂 2 顾 第 H J中 .
认 就是 必须 具备 二 个重 要条 件 :一 是 男性 高龄 ;二 是 功 能性 睾 丸存在 。前列 腺是 由间质 和上 皮混 合 组成 的
器官,人体前列腺的生长和功能活动都处于一个多激 素 的环 境 ,受多 种 因素 的调 配 ,而其 中最重 要 的激 素 为雄 激素 。正常前 列腺和 B H 的发生和 发展均 需雄激 P 素参 与 ,但雄 激 素在 上述 过程 中并非 直接 作用 。前列 腺 生长动 态平 衡 由雄激 素 通过 间质 一上皮 相 互作 用 间 接调 节 , 即通 过 问质 的生 长 因子作 用 于上 皮 细胞 的受 体刺 激上 皮细 胞增 殖 ,调 节前 列腺 的生长 。雌 雄激 素 在前 列腺 生长 调节 中的作 用一 直受 到重 视 ,现 认 为雌 激素/ 素 ( ) 雄激 E 在前 列腺增 生发病 中起 了一 定的作 用 ,认为雄 激 素是 前列 腺胚 胎 发育 所必 需 的 ,并也 是 胚胎 再唤醒 所必 需的 因素 。问质 细胞具 有雄激 素受 体 , 而 将 前列腺 上 皮与 间质 分离 后 ,上 皮细 胞失 去 相互 作 用 。通 过对 睾 丸雌 性化 综合 征 的前 列腺 上皮 细胞 与野 生 型前 列腺 间质 及 问质 的细 胞重 组试 验证 明 ,问质细 胞 的雄 激素 受体 直接 与 组织 形态 及组 织 形成 、增 生和 分化 相关 ,而 且上皮 的雄激 素受体 与其分 泌功 能相关 。 B H是 男性 泌尿 系统 的 常见病 ,目前 临床 一般 采 P 用手 术和 药物 治疗 。手 术 治疗 效果 较好 ,但 患 者接 受 能力 差 ,西药 又有 较大 副 作用 。因此 ,寻 找 良好 的 中 药或 中成 药意 义 重大 。在 中医上 称 为“ 精癃 ” ,根 据 其 临床 表现 归属 “ 闭” 小便 不利 ” 癃 ,“ 等病 机 范 畴 ,病 位 于膀 胱 ,但 与肺 、脾 、 肾、肝 的功 能失 调有 关 。 肾虚 气 化 不利和 瘀血 内阻是 B H发 生 的两个 重 要 因素 , P 其
中医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中医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廖辉杨家王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中西医科(天津300140)【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69(2010)02—0249—03随着医学、医疗模式的变化,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救治措施,越来越得到广泛重视。
综合救治是现代卒中治疗的标志,而中西医各有所长和优势,其相互为用,取长补短[1’2],往往获得1+1>2的临床效果。
现就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它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的一类急性脑血管病。
因其发病急,变化快,来势凶猛,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数变”、“变化莫测”,遂类比而名之为中风。
其主要包括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和缺血性中风(脑梗死)两大类。
中风病因学说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在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如《灵枢》认为:真气不足。
邪气独留;《金匮要略》认为: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人中。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才突出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
其中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其后明代医家张景岳又倡导“非风”说,提出:。
内伤积损”的论点。
并指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卒然仆倒。
”时至清代,叶天士又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发病机理。
清中叶,王清任又专以气虚立说,爰立补阳还五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所用。
晚清、近代医家总结前人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一步探讨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
综上所述,中风发生病理虽较复杂,归纳起来不外乎风(肝风、外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气(气虚)、虚(气虚、阴虚)、血(血虚)六端,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
中医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气不 足 , 气 独 留 ; 金 匮 要 略 》 为 : 络 空 虚 , 邪 乘 虚 人 中 。 邪 《 认 脉 风 唐 宋 以 后 , 别 是 金 元 时 代 , 突 出 以“ 风 ” 特 才 内 立论 , 谓 中 风 病 可 因 学 说 上 的 一 大 转 折 。其 中刘 河 间 力 主 “ 火 暴 甚 ” 李 东垣 认 心 ; 为 “ 气 自虚 ” 朱 丹 溪 主 张 “ 痰 生 热 ” 正 ; 湿 。其 后 明 代 医家 张 景 岳 又倡 导 “ 风 ” , 出 : 内 伤 积 损 ” 论 点 。并 指 出 : 凡 病 此 非 说 提 “ 的 “ 者 , 以素 不 能 慎 , 七 情 内伤 , 酒 色 过 度 , 伤 五 脏 之 真 阴 , 多 或 或 先
9 , 显 率 为 6 , 死 率 为 6 , T 示 血 肿 完 全 和 大 部 分 o 愈 6 病 % C 吸 收 率 为 8 ; 照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6 , 显 率 为 2 , 死 2 对 4 愈 8 病 率 为 1 , T 示 血 肿 完 全 和 大 部 分 吸 收 率 为 3 , 4 C 8 两组 疗 效 比较 治 疗 组 优 于对 照组 ( O 0 ) P< . 1 。陈 隐 漪 等 观察 了 治 疗 组
主 要 包 括 出 血 性 中风 ( 出血 ) 缺 血 性 中风 ( 梗 死 ) 大 类 。 脑 和 脑 两
中 风 病 因 学 说 的 发 展 大 体 可 分 为 两 个 阶段 。 唐 宋 以前 主 在
要 以 “ 风 ” 说 为 主 , 以“ 虚 邪 中 ” 论 , 《 枢 》 为 : 外 学 多 内 立 如 灵 认 真
在 常规西药治疗 的基础上加用 祛瘀通腑 法 ( 以水 蛭 4 ( 服 ) g冲 , 大 黄 l ~2 g 益 母 草 、 兰 各 3 g为 基本 用 药 ) 疗 脑 出 血 3 5 0, 泽 0 治 9 例 , 常规西医治疗 的 3 与 O例 作 对 照 , 果 两 组 比较 总有 效 率 差 结 异 有 显著性 ( P< 0 0 ) 樊 蓥 " 等 用 ( 制 大 黄 1 g . 5。 由 0 ,水 牛 角
中医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研究进展

c o seoe crb i [] Cruain 20 1 7 9 8—9 6 h l trlmi a bt J . i lt ,0 0, 0 :0 e s c o 1. [ 1 S l nCH, hme D, hthlTA,t 1 Cas I yo ie 2 ] ez ma S a sB W i i e l e a . ls tkn 1c
r c p o i a d n i thu e e t r l n s i h bi g ma a c l r s o h m u c e p o ie a n v s u a mo t s l r l r — f
t e emia t i p t n s wi c t o o a y s n r me [ ] i d tr n n n ai t t a u e c r n r y d o s J . c e h
死 率 往 往 高 达 4 ~5 口 , 大 部 分 幸 存 者 都 将 遗 留下 不 同 3 影 响 肺 、 、 等 脏 腑 , 热 瘀 交 结 , 但 胃 肠 致 表 现 为 瘀 热 内闭 之 证 。通 腑 药 治疗 脑 出 血 有 上 病 取 下 , 菀 陈 , 去 引血 下 行 、 郁 热 、 上 窍 、 下 存 阴 的 作 用 。刘 学 芬 等 _ 将 脑 泻 开 急 5 出血 病 人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 组 均 经 常 规 西 药 治疗 , 疗 组 给 予 大 两 治 承气 汤加 减 保 留 灌 肠 , 照 组 给 予 肥 皂 水 灌 肠 ,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对 治
中西医结合分期分型辨证治疗脑出血研究进展

收稿 日期 :0 8 0 - 4 20— 50
为瘀血”应用凉血活血双重作用的复方丹参液可减 , 轻脑水肿 , 促进脑血管侧枝循环的建立 , 清除氧 自由 基 嘲 顾 宁同 。 自拟“ 凉血通瘀注射液” 治疗急性脑 出血 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 降低病残 “ 经 之血 即 离
治疗 。 赵承祥 【 1 ] 认为 中风先兆患者血液处 于浓 、 、 粘
凝、 聚的高凝状态 , 出了血瘀是 中风的基本病理 ; 提
性 中风 患 者 血 浆 粘 度 、 细 胞 电泳 时 间 、 维 蛋 白 红 纤
施永德田 等运用现代血液流变学的方法证实了出血 种非常有效 的干预措施 , 早期使用止血芳酸者预后
分 为急性 期 与恢 复期 , 因脑 出血发 病急 骤 , 先兆 期 多 不 明显 。 而恢 复期 与后 遗症 期多相 提并 论 。 211 急 性期 . . . 急性 期 多 以西 医 为 主 , 大量 出血 可
1 病 因病 机
中国古代无“ 出血” 脑 的病名 , 亦无 “ 脑梗死” 的 病名 , 统称“ 而 中风 ” 因 而 , 代 医家 多从 “ , 古 中风 ” 论
中西医结合分期分型辨证治疗脑出血研究进展
王 涛 , 光福 杨
(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 河北 保 定 0 10 ) 7 0 0 关键词 : 出血 ; 脑 分期分型分时段 ; 中西 医结合 ; 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 : 7 . R 43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8 6 9 (0 8 一 4 O 5一 3 10 — 6 2 2 0 )0 一 O 3 O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90例临床观察

综观全方 , 诸药清热 解毒 , 祛痰化瘀 , 软坚散结 , 是 确
破积 愈疾 , 急 脱 死之 良方 。 解
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 治疗组 采用西药合 中药凉血散瘀汤治疗。 观察 治疗前后 2组神经功能缺损 积分、 意识障
碍改变、 压变化 、T 血 c 及临床 疗效 。 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总显效率 5.%有效率 9.%结论 : 11, 00。 凉血 散瘀 汤具有减轻意识障碍 、 促进神 经功能恢复 、 维持血压稳定 、 进脑 出 的吸 收、 促 血 减轻脑水肿等作用 。 关键词 脑 出血 /中西医结合疗法; 凉血散瘀汤; 水电解质平衡; 甘露 醇
发病 积分 (, 1 I2 ) ; 2 7  ̄ .9 分 既往史积 分 (.5 0 4 ) 。2 I5  ̄ . 1 分 组性别、 年龄等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O 0 ) P .5。 按神 经功能缺损程 度评分标 准分为 轻型 0 l 分、 ~ 5 中
医学会 内科学会 修订的 《 中风病诊 断疗效 评定标准》 的中 医辨证分型标准[] 3。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按 1 8 9 6年全 国第 二次脑血管会议通 过的脑 卒中患者 临床 神经 功能缺损程
维普资讯
一|荫 ‘ 售 盖
竺苎 查 塑
兰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急 性 脑 出 血 9 例 临 床 观 察 0
刘德群 , 戚墙根 , 罗鸿华 10
摘 要
目 探讨 自 的: 拟方凉血散瘀 汤治疗脑 出血 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l1 患者 随机分成 2 , 将 5例 组 对
鼠 Lw s 癌 、 腺 癌 、 ei肺 乳 肉瘤 有 一 定 的抑 制 作用 。 龙 葵
止血 , 软坚 散结作用 , 常用 多种 恶性癌症 。薏 苡仁 益 胃健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中西医综合治疗进展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中西医综合治疗进展通过对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和思路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广大医药工作者探讨本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新方法提供参考和启迪。
以期找到治疗本病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案。
标签: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中西医综合治疗;综述出血性脑卒中亦即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所有卒中的10%~15%。
脑出血有多种病因,其中高血压是最常出现的。
现阶段认为,本病首选综合性治疗,消除血肿,治疗的重心在于最大程度的恢复脑功能,减轻出血造成的脑损害[1]。
中医综合治疗、西医综合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是综合治疗的3种临床应用。
本文就我国出血性脑卒中综合治疗的现状作一综述。
1 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综合治疗中医综合治疗是针对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和病机,运用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推拿等)辩证施治。
本病急性期内科治疗时化瘀、清热、平肝熄风、通腑、醒神、解毒、补虚诸治法多辨证合并应用[2]。
各种治疗方法既可单独用于治疗,又可同时施治,然而本病急性期病情危重,综合的治疗手段往往更能取得满意疗效。
付渊博等[3]观察中医综合方案(包括推拿、针灸,中药注射剂早期介入,辨证中药汤剂,中药泡洗,中医健康教育等)早期干预本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蒲正荣等[4]采用补阳还五汤和针灸、穴位注射联合治疗本病60例,疗效显著,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
邹忆怀等[5]认为本病急性期患者病情往往不稳定,容易变化,临证时当灵活选用中医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病残率及死亡率。
另外,尚有研究报道[6]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是有效、经济的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方案,这是由于中医综合康复方案重视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综合辨证调治,使得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改善优于西医综合康复组,且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的成本和效果比西医综合康复治疗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1月第18卷第1期JETCM.Jan.2009,V01.18,No.I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分期治疗急性脑出血研究进展班文明倪代梅刘磊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5X(2009)01一0111—02【关键词】急性脑出血中医辨证西医分期急性脑出血因其发病突然,病情变化急骤,迅速达到极期。
轻则失语、偏瘫,重则神昏、高热,不治而亡,从而成为“急症之首”。
近年来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分期治疗急性脑出血I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且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现就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分期防治急性脑出血I临床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1病机及治法研究覃正壮…认为,血瘀痰闭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最关键的标象,急当活血化瘀、化痰开窍。
樊水平等121认为,肝阳暴亢化风是中风病风、火、痰、瘀级链反应的始动因子,治疗以驱邪为主,具体包括平肝潜阳、息风通络、清热化痰、活血化瘀、通腑泄热。
林安基等旧1认为,痰水相生、水肿与瘀血并存是脑出血进行期的一大病机特点,故治疗以破瘀醒神、化痰消水。
王永炎等¨I提出.“毒损脑络”病机,认为风、火、痰、瘀之外,必有更为直接的致病因素,即所谓“内生毒邪”,年老体弱、阴虚火旺、外感风寒都可促成痰瘀互结,蕴结成毒,毒损脑络发为卒中,因此,治疗应以扶正护脑为等一要药。
张丽霞”I认为,风、火、痰、瘀为脑出血发病潜在的病理基础,气机逆乱为其病因病机的关键,应治以凉血息风化痰。
沈冲等16-总结出中风病急性期病机特点为气虚失于帅血,经络瘀滞不通,故治疗以益气化瘀为主。
由此可见,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多为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标实为风、火、痰、瘀、滞,本虚为气虚、阴虚,治疗重点在于祛邪,阻止病邪传变,使邪去正自复,祛邪即安正。
2临床研究2.1证候分类薛颖nI将脑出血按发病时间的不同,分为超急性期(发病6h内)、急性期(发病6h至2周)和恢复期(发病后2周至6月),认为超急性期中医辨证属肝阳暴涨,气血逆乱,上冲于脑,故以镇肝息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以平肝潜阳、醒脑开窍;急性期多属风、火、痰、瘀夹杂致病,并可见热盛灼阴,津亏液竭之证,治以降火涤痰,开窍促醒为主,辅以化痰通络、固护阴津;恢复期又分为恢复初期(发病2周至1月),多属痰浊中阻及邪热灼阴两类,恢复后期(发病1月至6月),治以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内外同治。
谢春荣等1。
1根据病程分期辨治高血压脑出血,早期以平肝息风、泻火解毒、止血活血为法;中期以化瘀活血解毒为法,后期以益气补肾、活血通络为法。
樊永平等…认为,实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医院(阜阳236607)・1ll・・综述・证是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证型,肝阳暴亢、风痰瘀阻和痰热腑实三型占有主导地位,以平肝泻火通络、活血化瘀、化痰通络、通腑化痰为治法的小复方,能降低中医症状评分和NIHSS评分,提高Bl评分。
杨劲松等19l将中风中脏腑分为痰蒙神窍、痰热内闭心窍、肝阳上亢三型,用脑出血方加减治疗,效果良好。
高萍等”01将脑出血急性期分四证:风痰阻络,治以开窍化痰、活血化瘀;肝阳上亢,治以镇肝息风、活血化瘀;气虚血瘀,治以益气活血通络;阴虚风动,治以养阴息风、活血化瘀。
2.2主方加减(I)脑出血超急性期:薛颖17I以镇肝息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平肝潜阳、醒脑开窍剂治之。
唐园园等I…临症时对同属阳闭之痰火闭窍和风火闭窍患者,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并用攻邪开闭方加减以平肝息风,化痰开窍;属阴闭之痰湿蒙窍,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继以涤痰汤加减。
(2)脑出血急性期:吴艳华“2I用生大黄、玄明粉(冲服)、厚朴、枳实、胆南星、法半夏、瓜蒌、竹茹、石菖蒲、黄连等通腑泻热豁痰祛瘀治疗急性脑出血(2—7d)42例,显效3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83.33%。
张文学等““总结出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初期(2—7d,药用生大黄、川贝母、厚朴、枳实、羚羊角粉、黄芩、玄参、丹参、桃仁、当归、芒硝、水蛭、钩藤、石决明)口服或鼻饲治疗72例,基本痊愈26例,显著进步21例,进步18例,无变化2例,恶化2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90.28%。
廖辉等”41用田黄活血通络汤(三七粉、制大黄、茜草根、蒲黄、地龙、桃仁、红花、川芎)治疗32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6例,恶化或死亡2例,显著进步率71.88%。
袁丹柱等”¨用抵当汤合五苓散加味汤(水蛭、大黄、桃仁、葛根、川芎、丹参、桂枝、茯苓、白术、泽泻、猪苓、牛膝、益母草、黄芪)水煎服治疗38例,总有效率78.96%。
杨劲松等…用脑出血方(天麻、钩藤、黄芩、赤芍、丹参、地龙、石菖蒲、牛膝、茯苓)治疗病程为3d以上脑出血30例,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4例,无变化或恶化2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80.O%。
饶和平“61用天麻葛根二陈汤(法半夏、葛根、陈皮、茯苓、菊花、白蒺藜、白术、天竺黄、大黄、三七粉、丹参、泽泻、猪苓、甘草)治疗脑出血急性期52例,基本痊愈14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12例,无变化2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88.46%。
王晓君等”7I用活血化瘀、通腹醒神中药(生大黄、芒硝、胆南星、石菖蒲、郁金、冰片、丹参、水蛭、羚羊角)口服治疗出血性中风45例,显效3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82.2%。
张风强等1”1用活血化瘀通络中药(丹参、鸡血藤、赤芍、红花、牛万方数据・112・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1月第18卷第1期JETCM.Jan.2111,!丛l坠No.1膝、地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127例,存活118例,死亡9例,3个月后随访,瘫痪肢体肌力进步4级49例,进步3级以上56例,进步1—2级10例,无改善3例,疗效显著。
(3)脑出血恢复期:李清波1191用加味温胆汤(胆南星、瓜蒌仁、陈皮、半夏、黄芩、枳实、茯苓、杏仁、菖蒲、郁金、全蝎、地龙)治疗本病100例,显效7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
沈冲等…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当归、赤芍、川芎、丹参、桃仁、红花、地龙、路路通、泽兰)治疗本病200例,痊愈107例。
好转66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86.50%。
2.3中成药应用李洁霞等|20I用丹参注射液治疗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86例,基本治愈19例,显著进步32例,进步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17%。
徐顺贵等Iz¨用清开灵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45例。
基本治愈8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12例,无变化2例,恶化2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84.44%。
黄炳峰122’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本病29例,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10~42h,平均28.4h;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12—124h,平均40.8h。
在术后最大水肿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术后15d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田兆兴等忙卦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36例,基本治愈10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6例,无变化2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88.89%。
柯来顺等Ⅲ1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脑出血32例,基本治愈6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8例,无变化l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3.75%。
王超等【25】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44例,治愈18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40%。
张文燕等126I用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脑出血,在促进清醒、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均有满意疗效。
张小平忙川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32例,基本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lO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
邓志128I运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32例,基本痊愈9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6例,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93.75%。
3结语综上所述,中医药对急性脑出血的证治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活血化瘀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是急性脑出血中医论治的拓展与创新。
笔者认为,今后须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首先,本病病机较为复杂,变化多端,风、火、痰、瘀、滞交织,单纯平肝息风、化痰通络、通腑调气、活血祛瘀、益气活血等治疗,难免偏颇,故应根据具体病情,分期辨证论治;其二,活血化瘀药物应用“时间窗”尚需规范;其三,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研究应进一步规范化,尤宜进行一些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注重结局指标的观测与评价;其四,加强对中医药综合方法防治脑出血的研究应受到充分重视;其五,利用中医辨证论治与基因之和技术及有效生化指标相结合,注重证据的真实性与可重复性。
参考文献1覃正壮.活血化瘀化痰开窍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昏迷6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039~10402樊永平.周纡,赵性泉,等.258例急性中风中医证型变化的观察及小复方辨证治疗在卒中单元中的疗效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23—263林安基,孟庆刚,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l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I一24王永炎,张伯礼.中医脑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5一165张丽霞.凉血息风化瘀法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3):23l一2326沈冲,陈飞,杨海霞.脑外伤早期用活血化瘀中医药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407—14087薛颖.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规律探讨【J】.四川中医,2007.25(3):108~1098谢春荣,佟琦媛,于浩菊.分期辨治高血压性脑出血38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2007,26(3):144—1469杨劲松,罗治华.钟妙文.醒脑开窍活血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12(1):34—36to高萍,金丽君.针药并用治疗脑出血5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2):7l11唐园园,苏剑.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3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2):103~10412吴艳华.通腹泄热豁痰法治疗急性脑出血4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3,35(12):35—3613张文学.王敏.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急性脑出血72例【J】.四川中医.2001.19(2):2114廖辉,李丹萍,许杰,等.田黄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l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8):698~70015袁丹桂,徐成森。
卢泓,等.抵当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112一11316饶和平.天麻葛根二陈汤治疗急性脑出血5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7。
16(2):230~23117王晓君。
张公伟.活血化瘀通腹醒神法治疗出血性中风45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2):15018张凤强,李美娥.孟东颖.微创清除术配合活血化瘀通络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7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6):35619李清波.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阻络型中风100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5):40920李洁霞,米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