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kessler法修复手部指屈肌腱损伤

合集下载

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断裂疗效分析

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断裂疗效分析
表 1 两组 患者治 疗 后手功 能疗 效 E较I %)】 E n(
给 临床治疗 提供 参考 , 取笔 者所在 医 院近期 收治 的 4 例拇 选 5
长屈肌腱 断裂患者 , 现报 道如下 。
1 资 料与 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
选 取笔者所 在医 院 20 0 9年 7月 ~ 0 1年 7月收治入 院的 21 4 5例拇长屈肌 腱断裂患 者 , 中男 2 其 6例 , 1 , 女 9例 年龄 2 ~ 1 2 6
腱 断裂后发 生粘连属 巾医学筋挛 的范畴 , 而中药熏洗 法是一种 利用 药物 煎 汤 , 在患 部趁 热 进行 淋洗 、 熏蒸 的 常用 外治 方法 。
均在止血带 下操作 。闭合损伤均 采用 正规 切 口显露肌腱 断端 ,
开放伤 1 当延 长或采 用原 伤 口。首先 用 2枚针 头横穿 肌腱 3适
是减 少肌腱粘连 的关键 O唐剑邦等 1研 究认为 , 良的肌腱探 5 1 改
寻 法和 K slr 合法在拇 长屈肌腱 断裂损伤 中疗效显著 。本 es 缝 e 研 究 治疗 后 实 验组 患 者 的手 功 能优 良率 为 9 .%, 于对 照 58 高 组 的 8 .% ( 57 P< 00 。笔 者认 为 , . 5) 一方 面 说 明常 规 的改 良
年 龄 、 情 等方 面 比较 , 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病 差 P> 00 , 有 .5)具
可 比性 。
1 . 治 疗 方 法 2
3 讨 论
手 是人体 重要 的运 动 、 态及 感觉 器官 , 形 因此 保持手 功能
和外 观 的完整性 对提 高人们 的生 活质量 显得 尤为重 要。而传
统 的拇 长屈 肌 腱 断 裂 伤 经 肌 腱 修 复 后 易 形 成 粘 连 , 响手 影

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断裂的效果观察

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断裂的效果观察

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断裂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100例拇长屈肌腱断裂患者,依照入院时间的次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

常规组患者采取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手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4.00%,高于常规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度为96.00%,高于常规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拇长屈肌腱断裂患者采取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手功能的早日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改良Kessler缝合法;伤科洗方;拇长屈肌腱断裂;治疗拇指功能占据手功能的50%~60%,其中拇指屈曲活动占据拇指功能的百分比可达到20%,便于完成精细动作,拇长屈肌腱断裂是常见的临床损伤,以开放性损伤为主,一般需要一期手术修复以帮助患者促进手功能的早日康复[1,2]。

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10日~2017年1月10日本院就诊的100例拇长屈肌腱断裂患者,对该类患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其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抽取2015年1月10日~2017年1月10日于本院就诊的100例拇长屈肌腱断裂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均为外伤导致疾病。

依照入院时间的次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

常规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5.10±8.25)岁。

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4.89±8.4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观察作者:马尧来源:《大健康》2019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Ⅱ区指屈肌腱断裂治疗中改良Kessler缝合法的疗效。

方法本次32例研究对象都是2015年5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Ⅱ区指屈肌腱断裂患者,采用系统抽样法1:1分组,常规组用传统缝合法,研究组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远高于常规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改良Kessler缝合法;Ⅱ区指屈肌腱断裂;肌腱粘连【中图分类号】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9368(2019)01-0003-02区指屈肌腱断裂一般是切割伤所致,肌腱断端为锯齿样或较整齐,伤口呈开放性,由于该部分结构特殊,有着较高的缝合难度,常引发生肌腱粘连,甚至影响肌腱功能,或是导致手指畸形,降低生活质量,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就要通过合理缝合提高断端吻合度,但是常规缝合方法存在局限性,而改良Kessler缝合法能弥补其不足,可有效改善缝合修复效果[1],我院为了进一步明确其疗效进行此次研究,详情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資料本次筛选2015年5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Ⅱ区指屈肌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送诊时间均为受伤2小时内,利用系统抽样法分为两组,各18例。

常规组中男女占比9:7,年龄段17-53岁,均值(35.03±2.81)岁,6例肌腱完全断裂、10例肌腱部分断裂;研究组中男女占比8:8,年龄段18-55岁,均值(35.62±2.79)岁,7例肌腱完全断裂、9例肌腱部分断裂。

两组患者研究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是全身麻醉,常规清创处理,冲洗患肢、消毒、去除坏死组织,将伤口适当延长,让肌腱断端显露出来,再进行缝合,研究组应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常规组应用常规缝合法,详情如下:1.2.1 改良Kessler缝合法:先取2个针横穿肌腱,将肌腱断端进行固定,固定好后取3-0号肌腱套针横向刺入肌腱断端,出针位置在离断端1cm处,再从出针附近穿到另外一侧,出针后继续回穿,从断端出针后再从另一侧断端入针,以同样方式穿针,最终在断端打结固定。

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治疗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对本院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手术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根据结果对津下氏双套圈(Tsuge)法和改良Kessler法两种缝合方法进行评价。

方法回顾近三年本院进行的72例手部指屈肌肌腱损伤修复手术,观察实施津下双套圈修复术(A组)和实施改良Kessler 缝合修补术(B组)的治疗修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A组术后优良率为88.9%,对照组为9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89.2%,B组患者满意度为9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津下氏双套圈缝合法和改良Kessler法修补手部屈肌肌腱断裂均效果显著,患者满意率较高,均是较为理想的手部指屈肌腱的缝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津下氏双套圈法;改良Kessler法;临床效果作为最活跃的运动感觉器官,手部肌腱损伤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影响。

手外伤是常见的临床损伤,其发病率占创伤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1]。

肌腱修补手术是治疗肌腱损伤主要方式。

由于指屈肌腱解剖结构复杂,肌腱修补术一直是较为棘手的外科手术之一,且极易发生术后粘连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产生极大影响。

山东省广饶县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间采用津下氏双套圈法和改良Kessler法进行了72例手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患者术后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72例肌腱修复手术中36例实施津下双套圈修复术(A组),男23例,女13例,平均年龄(24.5±14.5)岁,切割伤20例(30指),电锯伤6例(14指),挫裂伤4例(4指);72例实施改良Kessler缝合修补术(B组),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25.1±13.2)岁,切割伤17例(25指),电锯伤7例(15指),挫裂伤6例(6指)。

患者均符合肌腱损伤诊断标准即:指深、浅屈肌腱完全断裂,近、远侧指间关节无主动活动能力或指深屈肌腱断裂。

改良 Kessler 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

改良 Kessler 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
l f e x o r t e n d o n r u p t u r e i n z o n e 1 1. Me t h o d s : S e v e n t y—e i g h t p a t i e n t s wi t h i f n g e r l f e x o r t e n d o n r u p t u r e i n z o n e 1 1 w 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2
关键 词
手损 伤
软 组织 损伤
伤 口缝 合技 术
Th e i mp r o v e d Ke s s l e r s u t u r e p r o c e d u r e f o r i f n g e r l f e x o r t e n d o n r u p t u r e i n z o n eⅡ Wa n g Zh o n g , J i , L i a o
摘 要 目的 : 观察改 良 K e s s l e r 缝合 法治疗 Ⅱ区指屈肌腱断裂 的临床 疗效 和安全性 。方法 : I I 区指屈肌腱 断裂 患者 7 8例 , 随机
分为 2组 , 每组3 9例 , 分别采用改 良 K e s s l e r 缝合 法和 常规缝合 法缝合 断裂肌腱 。术后观 察 2组 患者肌腱 愈合 、 患指 功能恢 复及 并发 症发 生情 况, 并对 2组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 率进行 比较 。结果 : 7 8例均获 随访 , 随访时间 3— 6个 月, 依 据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 学分会手部肌腱修 复后评 定标准评价疗 效, 改良K e s s l e r 缝合 组 , 优2 5例 、 良1 1 例、 可 2例、 差 1例 ; 常规 缝合 组 , 优 1 5例 、 良1 2 例、 可 8例 、 差 4例 。改 良 K e s s l e r 缝 合组疗效优 于常规缝 合组 ( Z=一2 . 6 5 4, P=0 . 0 0 8 ) 。改 良 K e s s l e r 缝合组 创 面均一期愈 合 。

显微手术和改良Kessler单线缝合法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的效果对比

显微手术和改良Kessler单线缝合法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的效果对比
2018年 02月 第 39卷 第 1期
牡 丹 江医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eb .2018
V01.39 N0.1 2018
·47 · ຫໍສະໝຸດ 显 微 手 术 和 改 良 Kessler单 线 缝 合 法 治 疗 手 部 屈 肌 腱 损 伤 的 效 果 对 比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 资料 选 取 2015年 8月 至 2016年 l2月 在我 院就 诊 的手 部屈 肌 腱 损 伤 患 者 60例作 为研 究 对象 ,本 次研 究经过 医 院伦理 委员 会 的批 准 ,事先 征 得患 者及 其家 属 的同意 并签署 书 面 同意书 。依据 患 者接 受 的手术 方法 不 同将 其 分 为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 两组患者人数均为 30例,其 中观察组 包括 17例男 性患 者 和 l3例 女性 患者 ,年龄 范 围为 18~51岁 ,平 均年 龄为 (35.25±2.52)岁 ,受 伤 部 位 的 具 体 情 况
为 :9例 拇指 受伤 ,7例 食指 受伤 ,5例 中指 受伤 ,7例 无名 指 受伤 ,2例小 指 受 伤 ;致 伤 原 因具 体 为 :l5例 玻璃 划伤 ,6例 刀伤 ,5例机 器伤 ,4例 车 祸 ;对 照 组 包括 16例男 性 患 者 和 14例 女 性 患者 ,年 龄 范 围为 20至 50岁 ,平 均 年龄 为 (36.73±3.14)岁 ,受 伤 部 位 的具体 情况 为 :9例拇 指 受 伤 ,8例 食 指受 伤 ,3例 中指 受伤 ,5例无 名指受 伤 ,5例 小指受 伤 ;致 伤原 因 具体 为 :11例 玻璃 划 伤 ,8例 刀 伤 ,6例机 器 伤 ,5例 车祸 。对 比两组 患者 的性 别 、年 龄 、受 伤部位 及致 伤 原因等一般资料 ,两组之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 以在研 究 中进行 对 比 。 1.2 研 究方 法 (1)对 照组 研 究方 法 :首 先对 患 者 进 行 常规伤 口处 理 ,包 括麻 醉 、清创 、清理残 留液体 、 准备 止血充 气囊 等 内容 。然后 对患者 的肌腱 断裂 损 伤情况进行探查 ,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术切 口的 适 当延 长 ,通 过 针头 将 断 裂肌 腱 和 周 围 软组 织 进 行 固定 。对 照组 患 者应 用 肉 眼下 改 良 Kessler单 线 缝 合 法进 行治 疗 ,术 中不 缝合 肌腱 断端边 缘 ,术后 采用 氯 化钠 注射 液对 伤 口进行 冲洗 ,用 5—0美容线 对 伤 口进行 间断 缝合 ,采用 无菌纱 布加 压包 扎 ,根据 患者 病 情放 置 引流 条 ,术 后 24h去 除 ,2~3d换 药 一 次 , 并 在术 后 1~2d进 行 抗 生素 治疗 和康 复训 练 。 (2) 观察组 研究 方法 :观 察 组 患者 采 用 显微 手 术 进 行 治 疗 ,术前伤 口处理和常规操作与对照组相同,在显微 镜 下对 患者 的断 裂 肌腱 和周 围软组 织 进 行修 复 ,注

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

共收集XX例患者的资料,应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后康复及观察。

结果显示,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具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结论表明该方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手术技术,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指导临床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改良Kessler缝合法、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疗效观察、手术方法、术后康复、并发症、临床价值、康复效果、改良技术、外科治疗1. 引言1.1 研究背景II区指屈肌腱断裂是指屈肌腱在近屈肘肌腱与伸肌腱之间狭窄的Ⅱ区断裂。

这种损伤多发生在手指关节的掌侧,是常见的手外科疾病之一。

由于手部的复杂结构和对日常生活功能的重要性,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性修复和保守治疗,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术后创伤大、康复周期长、功能恢复不佳等问题。

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

通过观察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和疗效,探讨该手术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为指屈肌腱断裂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通过系统的疗效观察和并发症分析,全面评价改良Kessler缝合法在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参考。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能够为提高指屈肌腱断裂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指定疗效观察,可以帮助医学界更全面地了解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效果和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观察1. 引言1.1 背景指自指屈肌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手部损伤,常见于运动员和劳动者。

而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着术后功能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探寻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Kessler缝合法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法,但在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论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观察,评估其疗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1.2 目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病例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总结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的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操作技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完善腱断裂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

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进行。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30-60岁。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格检查、X线片及MRI检查确诊为Ⅱ区指屈肌腱断裂,且均未接受过手术治疗。

患者排除标准包括合并其他腕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并符合Kessler缝合法手术适应症。

在手术方法方面,我们首先采用局部麻醉下行手术,患者采取俯卧位,将患侧行清洁、消毒,铺洞巾。

然后进行局部麻醉,作皮肤适度加排。

选择皮肤横切口,根据MRI示指屈肌腱断裂位置,在手术显微镜下鉴别神经、血管进行神经功能保护,再行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

缝合后将残余腱断端全部切除,配合背侧皮肤缝合,术后固定施加石膏最少6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kessler法修复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李潜慧柴绍强王双能
【摘要】目的了解改良kessler法修复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的效果。

方法对78例132指手部指屈肌腱断裂者采用改良kessler法以修复。

术后进行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

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半年,按TAM评价法评定患指功能,优72指,良47指,可13指,总优良率为90.2%。

结论用改良kessler法修复指屈肌腱具有抗张力强,缝合处光滑平整,操作简单,术后康复训练开始越早,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越高。

【关键词】腱损伤康复kessler法功能恢复
指屈肌腱断裂后的修复方法,目前常用的为kessler法。

改良kessler法[1]是在kessler法的基础上,肌腱缝合处加缝一圈连续缝合。

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抗张力强度大,缝合处光滑平整的改良kessler法结合术后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修复手部指屈肌腱78例,临床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132指,男59例,女19例。

年龄15~52岁,平均年龄29.7岁。

左手27例,右手51例。

损伤部位:II区(无人区)56指,III区35指,IV区41指。

致伤原因:切割伤23例,电锯伤17例,玻璃伤15例,机器伤9例,车祸伤8例,挤压伤6例。

全部患指均为指屈肌腱完全断裂,受伤后全部在8小时内接受手术。

1.2手术方法选择臂丛或全身麻醉,上气压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彻底清创后在原伤口基础上,采用侧方切口或锯齿状切口将原伤口扩大,将断面附近腱鞘作纵行切开,以减少对腱鞘血运的影响。

如遇A2、A4滑车注意保护。

在腱鞘内找到肌腱并修整两断端,用注射针头予以固定,采用4-0肌腱线对肌腱作改良kessler法缝合,肌腱断端四周外膜用6-0无损伤缝线作连续缝合一圈。

保持肌腱表面光滑平整,断裂伤的指深,浅屈肌腱要同时修复,能修复的腱鞘尽量用无损伤缝线修复。

肌腱缝合完毕后松止血带并彻底止血,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观察肌腱缝合口在腕关节、掌指关节、手指各关节屈伸活动下与腱鞘伤口的关系,确定石膏固定的角度。

然后缝合皮肤。

1.3术后处理
1.3.1石膏固定根据肌腱缝合口与创口的关系来确定石膏外固定的具体位置,腕关节屈曲30°~45°、掌指关节屈曲60°、近侧指间关节及远侧指间关节屈曲0°~10°位。

1.3.2物理疗法术后第1天开始选用微波治疗,每天2次,每次15分钟持续10天左右。

其主要作用为消炎、消肿及促进伤口早期愈
合。

3周后选用水疗,每天1次,每次20分钟,持续1周,主要作用减少粘连及增加手部血液循环。

1.3.3康复训练:术后第1天~1周,稍微被动屈曲,主动伸直锻炼,术后1周,近侧指间关节的活动度为10°,2~3周时增加到30°,3周后拆除石膏托,伤指加大范围进行主动伸屈活动,6周后进行患指灵活性的练习和渐进行性的练习动作,并开始阻力练习,9周后运用手指练习训练器和握力计,让患指进行主动活动练习,患指抗阻力主动屈指运动训练及各关节的活动度训练。

2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作为评定标准[2]。

优72指,患指功能正常;良47指,TAM大于健侧的75%;可13指,TAM为健侧的50%~75%。

总优良率为90.2%。

功能恢复为可的13指中,7指经肌腱松解术后,患指功能恢复达到良级,另6指经过长时间康复训练治疗后,功能恢复至良以上。

患指屈肌肌力评定:按lovett法测定,肌力分为0至5级,共6个等级,在132个患指中,121指屈肌肌力为M4~5。

占91.7%;11指肌力为M3,占8.3%。

3讨论
3.1改良kessler法的优点肌腱缝合方法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1)尽可能减少肌腱表面的损伤;(2)尽可能减少暴露于肌腱表面的缝线和线结;(3)尽可能减少暴露粗糙面;(4)不破坏肌腱的血
供[3]。

改良kessler法基本符合以上原则。

笔者用4-0无损伤尼龙线进行腱吻合用细针头贯穿离断端1cm左右处,牵引肌腱,减少对肌腱表面的损伤,断端四周外膜用6-0无损伤缝合线连续缝合一圈,减少吻合端过多的线结,使表面平滑,减少过多的暴露粗糙面,操作时操作准确,动作轻柔。

争取一次成功,减少对肌腱血供的损害。

3.2腱鞘的修复过去认为,肌腱修复后靠周围组织长入侧肢循环才能愈合,所以修复时切除腱鞘。

国内外学者通过尸体灌注方法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屈指肌腱在鞘内的营养主要来自滑液,以主动扩散和被动推进方式获得营养[3、4]。

有的学者证实即使在单一的滑液营养条件下,断裂的肌腱也能得到愈合[5]。

完整的鞘膜可促进滑液的生成及循环,更好的保证肌腱的营养,腱鞘对肌腱来说是一个理想的屏障。

可防止粘连形成,在肌腱横断后,肌腱两端的血循环能维持损伤段的营养,此时滑液对肌腱的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修复肌腱的同时,尽可能地修复腱鞘,腱鞘不能修复的,要注意保留或重建A2、A4滑车,以利于肌腱的功能恢复[1]。

3.3术后功能康复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不同时期康复治疗,对于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活动能缓解肌腱的粘连,抑制修复区的炎症反应,损伤和手术创伤产生的粘弹性力明显增加造成活动的阻力,此时抗炎、消肿,减少粘连为主要目的。

利用微波治疗,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瘢痕,改善肌腱滑动和关节活动。

3周后拆除石膏,配合水疗,并逐渐加大伤指主动伸屈活动的范围,预防手内肌的废用性萎缩,促进肌力的恢复。

参考文献
[1]王澍寰.手外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39.
[2]潘达德,顾玉东,侍德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130-135.
[3]张烽,侍德.屈指肌腱的血供研究与临床价值,手外科杂志,1991,7(1):35.
[4]PaulRM,Nutrientpathwaysofflexortendonsinprimates,HandJsu rg,1982,7:436.
[5]项舟,杨志明,郑光静.滑液营养条件下肌健愈合的实验研究,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6,12:96-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