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大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毛概大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毛概大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2015年毛概复习重点(含答案)

第一章

名词解释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P6

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P30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P27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P32

辨析题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35

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P4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P6

3、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P27

论述题

如何科学的来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四个全面”的内在联系。答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目标与举措的辩证统一,全局与重点的有机结合,“四个全面”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的共同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全面依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全面小康、焕发、增强观念、落实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不仅勾画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也勾画出了“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中的中国未来蓝图。(百度知道)

第二章

名词解释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P45

辨析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P47

简答题

1、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P52

2、简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3、简述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内容。

1)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2)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

3)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P59

第三章

名词解释

过渡时期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70

辨析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67

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P78

2、简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1)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3)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的伟大胜利

4)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

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P85

第四章

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P100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P102

3、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4)初步探索的其它理论成果P89

论述题

试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P100+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P102

第五章

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毛概大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P1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存在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但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P119

辨析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P108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中心。P122

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P116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毛概大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以经济建设为红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P122

3、简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相互关系。

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四项基本原则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P125

第六章

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P133

辨析题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P135

论述题

1、论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1)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重要意义1)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P133

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和实现途径。

答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P143

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P144

第七章

辨析题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新时期的一场伟大革命。)P150

2、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P159

1) 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2)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

3)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4)是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八章

名词解释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P182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P18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百度文库)P19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P193

生态文明建设:

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P202

辨析题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量的优势上。P171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P178

3、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P204

简答题

【二】:毛概要点整理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

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1)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2)全面依法治国是全国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由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推动实现。

4)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2、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明“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首先,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其次,实事求是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每个方面。在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中,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他们都形成了各自具有丰富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而贯穿这些内容中的那一条红线就是实事求是。

最后,实事求是事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实事求是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原则,它渗透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一切胜利,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

求是是思想路线,从而制定并贯彻了合乎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及意义?

必然性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主要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

2)中国之所以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

的。中国革命的敌人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的统治比较薄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

3)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为最后夺得全国政权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党在

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抄照搬我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

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4、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为中国后来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的基础。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改革在毫不动摇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使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四个全面”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体现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近日,由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个全面”学习读本》隆重推出,该书首次全面、完整地解读“四个全面”的内涵和精髓,告诉读者这个战略布局为什么对于当下的中国如此重要。以下是内容摘录:

计算专题答案

压强、功、功率复习卷答案 专题一 1.AEFG;BCD; 2.3×106;1.5×104; 3.4:1;8:1 4.=,< 5.×104;4×104;6×104; 6.30 专题二 1(1)>;(2)=;(3)<; 2.<;=; 3.800Pa;1.6N;1500pa 4.>;>; 5.>;<; 6.<;>;=;> 7.20cm; 8.0.2kg;10cm;b 9.等于 10.(1)1.2×103pa;(2)1.2N;(3)0.09kg 11.>;> 12.<;< 专题三 1.CDFG 2.B 3.500N;手心手背均受大气压力; 4.1.5×105N,人体内气压也约为标准大气压 5.龙卷风内部流速大压强小,小于外界大气压 6.A 7.8,9,10,11 8.(1)8×104Pa,不会(2)吸盘内部有空气 9.(1)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增大;(2)轮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3)高压锅内气体温度不断升高,气体的量不断增大,压强增大;(4)乒乓球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5)开水壶内气体的量增大,压强增大 10.充满水; 11.(1)水银柱到水银槽表面的竖直高度;水银柱升高;(2)不会;不会; 专题四 1.1000J;200w; 2.200; 3.无法计算;11J; 4.25J; 5.2000w,8000J; 6.(1)0J;(2)200J;(3)100J;0J;(4)200J;180J. 90w;8.1500J,300w; 9.6×106;3×103; 10.(1)W AB=W BC;P AB

《四个全面》重要试题及答案

《四个全面》重要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 (单选题)下列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党的十七大最早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改革开放的目标 C.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 参考答案: A【本题解析】【加入错题本】【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2. (判断题)“四个全面”理论是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吏是三大战略举措。()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 N【本题解析】【加入错题本】【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3. (多选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这体现了()。 A. 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 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辩证统一 D.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 参考答案: ABC【本题解析】【加入错题本】【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4. (单选题)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第一次将()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依法治国 C. 全面从严治党 D. 对外开放 参考答案: B【本题解析】【加入错题本】【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5. (单选题)()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A. “四个全面” B. “五大发展理念” C. “三严三实” D. “两学一做” 参考答案: A【本题解析】【加入错题本】【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